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历史教案: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中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1-11-11

高二历史教案: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二历史教案: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建议:

①课前思考:什么叫"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有哪些优缺点?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从积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在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为维护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③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撰写一篇关于对斯大林模式评价和认识的小论文。可联系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建济建设的影响去探讨,如: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内容、作用、弊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题目自拟,字数1000字左右,在撰写论文时,要求学生注明引文出处、资料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等,以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避免学生大规模抄袭现象发生。

④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开一个以斯大林模式为题目的论文研讨会,学生在研讨会交流自己的论文,老师参与交流,以便能更深刻的理解斯大林模式。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100

相关阅读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案+试题试卷)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经验教训,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
教学方法:资料收集与整理;历史论文、习作与答辩。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入斯大林执政时期。新经济政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自身存的很多弊端和缺陷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遭受了重大挫折。
专题七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5.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了国家、苦了自己)。
6.苏联工业化的成就(1928—1932,1933—1937,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1)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工厂,拥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各种化学工业。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7.苏联工业化的问题:(1)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2)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见课本P137右下角“资料卡片”)。
苏联工业化的过程(三个五年计划):“一五”(1928—1932)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农业工业国;“二五”(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中断。
苏联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1)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仍然停留于个体小生产水平。(2)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3.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1)大规模、群众性的运动。(2)抢时间、争速度。(3)行政手段、强迫命令。
5.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成就:(1)到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户总数和耕地面积都占全国的90%以上。(2)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3)随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高涨,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6.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问题:(1)地位问题: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2)利益问题: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自愿和逐步改造的原则,损害了千百万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2)1930年,暂时整顿后又迅速发展。(3)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4)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积极: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联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话)。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或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计划、片面、包办)
①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它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计划就是法令”)。②为了实现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③这种模式存在明显弊端: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方面(集权、破坏)
①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只是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②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③(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治的稳定。
(3)思想文化方面(崇拜、干预)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②苏联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③“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维,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的压制。
3.对斯大林模式的辩证评价或认识(浓缩自教参P275—276的评价)
(1)积极: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特定历史条件产物;战争取胜战后恢复;落后国家现代启发。
(2)消极:经济体制不合规律;干部官僚脱离群众;个人崇拜风气盛行;阶级斗争政治高压;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斯大林模式:又称斯大林体制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特点: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也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父亲经常酗酒打母亲(留阴影)。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分领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评价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上: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文化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学案部分
第2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础导学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前提——“两化”的进行
1.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
①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
②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③斯大林时期,苏联仍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
(2)方针、特点及过程
①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②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③过程: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从1928年起,开始了有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建设。
(3)影响: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也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①为了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①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一些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②1930年,经过斯大林的整顿,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3)影响
①积极: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建设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消极:农业集体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开展了对富农的斗争,消灭了富农阶级。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内容和影响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国家对经济采取指令性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②评价
积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方面
①特点: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
②影响: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维系了政局;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破坏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方面
①特点:个人崇拜盛行,用行政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②影响: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问题研讨
1.斯大林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薄弱。
(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国家。
(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
(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请回答: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点拨
本题以农业为突破口,对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侧重考查两国农业政策的不同,即说明中国农业政策对苏联模式的突破。(1)问可从材料一归纳苏联农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问应注意从工农关系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评价;(3)(4)问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答案
(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练案部分
选择题
3.“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4.右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A.二五计划完成
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
5.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市场经济体制
6.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7.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名美国记者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的通。”当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B.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经济建设中
C.通过国家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D.实行计划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8.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

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途径的理由和依据。
(3)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必修Ⅱ教学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列举“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2.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①1924年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②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③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2)方针的确定: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3)过程:①1926—1928年主要是改建、扩建和新建。②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被取消。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③从1933年起,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于1937年提前完成。④到1937年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4)结果:①到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苏联不再是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而是世界工业强国;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③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④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5)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是一个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方针的确定: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方针。
(3)过程:从1929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
(4)结果: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5)评价:一方面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损害。
二、斯大林模式
1、概念:“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2、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形成了。
3、主要表现及影响
(1)经济方面:
A、表现: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它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B、影响:①积极: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②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方面:www.
A、表现:权力高度集中。
B、影响:①积极: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消极: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从实际出发,保证农、轻、重平衡发展。
3、要注意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4、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一、选择题
(D)1.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A.沙皇统治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体制时期
(A)2.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A)3.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A)4.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不同在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军工业D.优先实现农业机械
(C)5.1925年,苏联共产党(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总路线是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D)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A.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D.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7.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民主与法制
(D)8.导致苏联20世纪30年代“大清洗”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风盛行B.国际反苏势力猖獗
C.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的错误认识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A)9.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C)10.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时,苏联
A、在实施新经济政策B、在进行“二五计划”建设
C、在进行“一五计划”建设D、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

二、判断题
(A)1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模式,它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B)12、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答: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答: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答: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高度集中也破坏民主集中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

高二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096

高二历史教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逝世

苏联的缔造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他因病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幻灯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列宁的支持者。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开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请同学们看书,回答这样两个问题: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何时?②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答略)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标志着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