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

高中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1-11-20

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知识结构

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50

精选阅读

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引言简单介绍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反对孝文帝改革,于496年接踵发动了两次叛乱,都被孝文帝严厉镇压的史实。旨在通过史事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究,并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大义灭亲,坚决改革精神的钦佩情感。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契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实施情景教学。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前期改革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后期改革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本课教材在整个课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孝文帝改革每一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和作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场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49

高二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反思
《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课可以说是一节看似简单但却复杂的课。简单是指这一课的线索比较清晰,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但就是这么一节看似简单的课却比较难上,那是因为:第一,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学习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的内容;第二,这一时期历史更替频繁,教材交代有限,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第三,这一课又是第四主题的最后一课,有总结性的意义。这一课的关键词是民族融合和改革,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做了一下几点创新:
1、大胆地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做了自己的设计:按《教师教学用书》的设计,这节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影响,难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部分内容(如新制度)。但根据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迁移都城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难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因为《教师教学用书》的重点太过于广泛,就变成没有重点,而措施中的新制度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太过于复杂,只需点明即可,不应是重点。而设计迁移都城为重点是因为其在改革中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和教材中丰富的小字材料可以利用。
2、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这节课的线索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那如何来处理教材少数民族内迁这一目的内容呢?从知识的角度上看,这一目其实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藉此,本人就把这一目内容与改革的具体背景合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3、精心设计,突破难点和重点:为突破迁移都城这一措施中的重点,本人安排了一个材料分析的问题,来解决迁都原因问题。关键是在教材上的材料外,假如一些补充史料,通过平城和洛阳的对比,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为突破孝文帝改革影响这一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很难理解融合一词真正内涵的现象,特设计了体验历史这一环节,从具体的交流出发,结合充足的资料,让学生切身体验孝文帝改革所带来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变化,由此再来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利于学生理解。
4、充分利用视频材料:历史课堂利用视频资料不是目的,目的是视频资料能促使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为此,本人,精心制作和选择了三段视频资料:一个是开头的《敕勒歌》,为创设课堂氛围;二是导入中关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视频,精辟简洁地对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作了系统的描述,使学生有直观而又形象的认识;第三是最后本人制作的一段总结性的视频,这不仅是知识上这节课的总结,也是第四主题内容的总结,同是更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激化和升华。
5、注重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历史教育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教育,而是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习得,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特征,本人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首先,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第四,通过学生分小组的体验历史活动,来培养学生体验历史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本课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发了本课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均田制

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和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制定官吏傣禄制,整顿吏治

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迁都洛阳

原因:

(1)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4)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影响:

(1)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2)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革除旧俗——移风易俗

(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措施:①易服装;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定门等等级;

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3)意义:①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

②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③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471---499

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前期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时间: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1.关于民族融合的基本理论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个“汉化”或封建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少数民族接受汉族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必然随之调整;随着整个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思想观念和某些生活习俗)必然随之改变,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马克思的观点)

第二,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

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3、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4、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徒、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5、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6、关于均田制:

(1)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无宁日,农民离散,田地荒芜。这时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三.

1、便于北魏接受汉族思想文化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②迁都③尊儒崇经④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

3、下列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B.实行府兵制C.汉化政策D.颁布均田令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7、孝文帝改革对汉族文明的影响不包括

A.恢复和发展经济B汉人胡食C.士族制度形成D.汉人胡装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封建王室B.汉族地主C.鲜卑贵族D.广大农民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11、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12、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3、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B.鲜卑贵族C.汉族地主D.封建国家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④

1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8、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9、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20、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22、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DDABDDCCABCCD

题号14151617181920

答案BBADABA

二、非选择题

21.(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22、不同意这一观点。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高二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评价孝文帝改革,培养和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学习,培养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起到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民族融合的进步作用。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认识民族融合是一股不可抗绝的潮流,在积极顺应历史潮流的同时,应该注意保持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作用。
教学设计:
1、学法:讨论法。
2、教法:讲解法、辩论法、谈话法、比较归纳法、图表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数字故事导入。
(二)、进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我们从视屏当中了解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北魏孝文帝的一生充满坎坷)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北魏孝文帝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老师将孝文帝看成一位智者,当落后的游牧文明和中原汉人先进的农耕文明发生碰撞时,智者孝文帝该何去何从。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第十六课的学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智者的童年是不幸的,他两岁丧母,五岁登基为帝,十岁丧父。年幼的他只能依靠祖母冯太后。但这位太后似乎不喜欢他,有一次,冯太后将小皇帝关在屋子里面,三天不给吃喝,还准备废掉他。幸好有大臣劝阻,他才保住了皇位。就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小皇帝学会了小心谨慎,形成了隐忍的性格。小皇帝从小在冯太后的引领下,对汉文化爱不释手。冯太后去世之后,之前隐忍的儿皇帝终于翻身做了主人。之前隐忍的压力,也就成了他改变陈规旧制的动力。正所谓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智者孝文帝的那个年代,跟随他的改革步伐。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P93-P96,带着问题(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孝文帝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洛阳)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在这里老师问大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空穴来风吗?说今天心血来潮,想起了,就改革,明天心情不好,就不改革。是这样吗?一场重要的社会改革,必定事出有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智者孝文帝不得不进行改革的背景。首先来看一下这样一段材料:
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鲜卑拓跋贵族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当时鲜卑贵族看不看得上汉人(看不上),这说明当时鲜卑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是怎样的(歧视)当时的真实状况是这样的(继续展示材料),一个相对落后的民族统治一个相对先进的民族的政策是民族歧视,这必然遭到其他民族的反对,导致其他各民风进行了风起云涌的反抗。因此,智者孝文帝不得不进行改革背景之一就是:落后的统治方式激化了社会矛盾,面临着统治危机。
而当时北方的社会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看到书上93页,总结一下当时北方的民族状况(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少数民族散居边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内迁,即五胡内迁;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标志北朝开始)鲜卑贵族就的统治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因此,智者孝文帝不得不进行改革的第二个背景就是: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以上两点就是智者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当时北方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而处于统治地位鲜卑贵族却依然采用老旧的方法统治其他民族。面对这种局面,身为最高统治者的孝文帝,又该作何选择呢?他选择了亮剑,厉行改革。同学们在书上快速的找出智者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实施新制度,现在同学们找出他又实行了那些新制度呢?(...)改革的第二个内容就是迁移都城。一个国家迁移都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当时孝文帝坚持迁都就遭到大臣的反对。好,好在我们就来模拟一下当时朝臣议论的画面,我来扮演孝文帝,你们扮演众大臣,就要不要迁都来一次廷议(...)。改革的第三个内容就是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同学们在书上找出北魏孝文帝都推行了哪些文化(...)如果说我们把一个国家比作成一栋房子,改革之前的北魏已是大厦将倾,但是智者孝文帝力挽狂澜。首先推行汉族制度,从整体上稳住了即将倒下的大厦,然后又学习汉族文化,从而使得这栋房子表面上看更加光鲜。智者孝文帝不论是从制度上还是从文化上,都是学习的汉族。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实际上是一次全面汉化的改革。
智者孝文帝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他的改革收效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同学们,首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材料: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胜,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人安可不重?《洛阳伽蓝记》
当时南方人自认为自己才是汉文化的继承人,视北方为荒土,说明改革之前北方贫穷;视北方人为夷狄,说明改革之前北方落后。但后来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人宁南方人刮目相看。于是百姓殷富,年登俗乐,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因此他的改革的第一个意义就是(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再来看一下这样一幅图片()北方人定居,成为了农耕民,生活已经完全汉化,而我们汉族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再来看看这样一则材料:
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经过孝文帝的主动融合和以后的发展,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葛剑雄。
这则材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就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就包括以上三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就是我国浩瀚的历史长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但是天不假年,上天只给了他33年的时间。就这样,一颗耀眼的明星就此陨落,他是带着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为是么这样说呢?待会儿见分晓。今天我们学习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结合老师所讲,你们心目中的孝文帝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智慧、坚持不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孝文帝力排众议,厉行改革;力挽狂澜,振兴民族。因此,老师说他是智者。智者精通汉学,留下两句著名诗句: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这句话表达的就是他一心要统一天下,但壮志未酬身先死。孝文帝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三)、课堂小结
(四)、轻松一练
(五)、板书设计:文明的冲突智者的选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一、智者---不幸的童年
二、智者---少年勤奋,志在改革
三、智者----隐忍的张力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改革的背景
(二)拔剑出鞘显神威改革内容
(三)千秋功过任评说改革的影响
四、天妒英才---智者早逝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wbr张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