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历史教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1-12-28

高三历史教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三历史教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考点清单】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苏联的改革相对是高考的冷点。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评价;对"苏联的改革"认识其背景、了解过程及结果,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

【知识梳理】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

(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3)商贸:禁止商贸;配给必需品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

(1)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扞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给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二、新经济政策

1、实行原因

(1)连年战争破坏,苏俄经济濒临破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战争结束后,共产主义政策不但不能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还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3、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径。

4、成效: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体制确立的过程

(1)工业化

(2)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

(3)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2、斯大林体制在经济方面表现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在斯大林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局限:斯大林体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四、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2)措施:

①农业

a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

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c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d将拖拉机卖卖给集体农庄

②工业

a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给予企业调整工资权力

c推动物质利益原则

③影响: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只在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不切实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工业--推行新体制,运用价值律,扩大企业自主权

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副业限制

(2)结果:军备竞赛加剧,消耗人力物力,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2)方针: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3)内容: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

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4)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

【要点透析】

1、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1)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后者则是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后者则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经济效果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4)两种政策的实行,除了当时形势的需要外,还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关系密切。

(5)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苏维埃政权能够根据国情,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精选阅读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直接目的:

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评价:

原因:

开始:
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

实质:

作用和影响:

形成基础:

形成原因:

表现:

斯大林模式

评价:

背景: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评价:
失败原因:
二战后苏联
的经济改革
背景:

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

教训:


1.(09海南历史)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10年江苏卷)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1.(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2分)
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4分)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分)
2.(11分)(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三历史教案:《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课标解读】

1.文化大革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具体表现。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掌握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和基层民主选举的方式和意义,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理解民主法制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大体现,而基层民主选举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实施情况

教学难点

“文革”发生的原因;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练习法、对比法等相结合

教学策略手段(教学过程)

师: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公民的合法权利做了怎样的规定?

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合法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

但在1966-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却没有得到法律保护。“文革”期间处处可见违法行为,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

讲授新课: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文革,1966-197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2.“文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和“资产阶级复辟”。

(2)直接原因:、等人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左”倾错误。

(3)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3.“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践踏人权

(2)冲击社会秩序

(3)破坏民主法制

(4)破坏党内民主:

3.“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1)、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国家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新时期开始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拨乱反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指导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民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3.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1)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相继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颁布《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的保证(民主政治建设一大进步)

(5)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必要性。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证人民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概况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

上级政府指派

(前)

城镇居委会

干部

农村村委会

(后)

根据选举法由人民选举

思考:根据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性质、职能转变?

基层民主选举之后,城镇居委会、农村村委会成为居民、村民自治组织,2、职能: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民服务。

3.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4.意义: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正得到进一步普及,这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课堂小结: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民主法制,文化,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文化大革命也坚定了我们国家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的决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功。这也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具有极强的纠错能力和活力。虽然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会越来越成熟。

板书设计: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2.原因;3.“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4、教训

(1)践踏人权(2)冲击社会秩序(3)破坏民主法制(4)破坏党内民主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新时期开始的标志;2.指导思想;3.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举措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必要行;2.概况;3.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4.意义

课堂练习

1.建国初期,我国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革”中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

2.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的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经济法

4.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并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是

A.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5.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直接目的:

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评价:

原因:

开始:
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

实质:

作用和影响:

形成基础:

形成原因:

表现:

斯大林模式

评价:

背景: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评价:
失败原因:
二战后苏联
的经济改革
背景:

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

教训:


1.(09海南历史)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10年江苏卷)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1.(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2分)
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4分)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分)
2.(11分)(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第3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3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拨提示:1、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个时期:(1)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时期;(2)1921~1925,国民经济恢复时期;(3)1926~1941,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关于列宁:

(1)逝世:1924年1月21日;(2)评价:①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②苏联党和国家的缔造者;③捍卫、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3)活动:①1903年领导创建社会民主工党,1912年布尔什维克党;②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斗争;③提出《四月提纲》;④领导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⑤领导粉碎了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⑥制定了新经济政策;⑦创建了共产国际;⑧倡议建立苏联。3、社会主义建设总概貌:

(1)内容: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步骤:先工业化,后集体化;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历史背景:(1)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2)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3)国际形势严峻,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2、主要目的:(1)用现代技术改变落后的工业农业;(2)增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3)为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主要目的:使苏联发展为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国家;4、方针制定:联共(布)十四大(1)时间:1925年12月,(2)内容: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意义:标志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5、基本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6、主要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1)原因:①帝国主义包围、威胁、封锁苏联,苏联必须建立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改变工业落后面貌;②增强苏联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2)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工业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最大区别;7、具体建设:实施五年计划建设;(1)实施概况:①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②卫国战争前,苏联共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其中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2)突出成就:①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②1937年,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历史背景: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方针制定:联共(布)十五大;(1)时间:1927年12月;(2)内容: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3、基本任务: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核心内容)4、基本形式:实施集体农庄;5、主要措施:(1)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2)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3)消灭富农;6、实质: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是对小农经济的强制性的社会主义改造;7、历史作用:(1)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2)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8、面临问题:(1)违背了农民自愿的意愿;(2)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3)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农业长期落后;(4)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9、基本认识:(1)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保证工业化的实现,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特点;(2)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标志苏联放弃了列宁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1、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3、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为积累发展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四、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1936年苏联新宪法:(1)历史背景:

国家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实现

经济结构(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

阶级结构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联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主要目的:从法律上巩固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果,全面反映苏联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即把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3)制定通过: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①时间:1936年;②内容: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亦称《斯大林宪法》)(4)主要内容:①国家性质: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②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③政治基础: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5)历史意义: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宣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根源是1936年新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②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2、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体制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2)形成因素: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②内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③斯大林等领导的个人因素;(3)体制特点:高度集中;

项目

主要特点

经济

方面

①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本质特点)

政治方面

①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②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4)体制评价:

项目

基本评价

表现

积极性

在以后的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①短时期内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②建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为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奠定了基础;

消极性

①经济管得过死,缺乏动力活力,导致经济效益十分低下;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专断,压抑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日益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形势;②制定经济政策要依据国情;③经济政策要适时调整、与时俱进;

(5)斯大林体制下的恶劣事件:

事件

项目

基本概况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时间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30年代相当严重;

表现

①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和真理的化身;②斯大林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③过分夸大斯大林的功绩;

①斯大林的个人威望空前提高;②小生产经浏览农民意识是温床;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根本原因)④沙皇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历史根源)

1935~1938年苏联的肃反运动

时间

1935~1938年;

概况

①大批无辜的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遭到清洗;②普通干部和群众被以各种罪名遭到清洗;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导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②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等问题的错误认识,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直接)③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集体领导制度遭到破坏;(根本原因)④国际反苏势力猖獗,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险恶;(客观原因)

后果

①使个个崇拜更加盛行,体制更加僵化,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②严重破坏了社会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③导致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归纳总结:1、斯大林体制、个人崇拜和肃反运动之间的关系;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935~1938年肃反运动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更加僵化

更加僵化

更加盛行

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