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从中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6.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一、三维目标要求 1.1.知识与技能 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2.2.过程与方法 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W/t=UI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
透镜教案二一、难点分析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
第一学期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教案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探索发现,感悟实验的方法,从而建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
详细介绍:(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沪粤版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沪粤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节 (需要一个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探究课,探究是科学的灵魂,...
一、引入 (1)演示实验:展示如图1所示T型管(仪器自制)。 A端接水源,C端去水槽,D管插入装有色液体的容器E中。实验开始前设问:水从A端流入,流到D管上端B处时会怎么流?让学生讨论后进行实验:结果...
详细介绍: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1...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
详细介绍:第四节重力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镜中像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凸、凹透镜,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成...
《电能》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第一节《电能》.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教材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八...
设计理念 “探究串族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这节课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本节课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争全面体现教学方法...
详细介绍: 力的图示常见的错误作法及分析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李巧琴一、标度选择的错误分析:该同学在作图时忘了选择标度,即使力的作用点与方向画对,这种力的图示也是错误的。在此,提醒同学们在画力的图示,...
详细介绍:第四节汽化之蒸发[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手指上蘸了些酒精,我在黑板上写下个“水”字,请同学们猜猜看,酒精会如何变化呢?[生]黑板上的酒精会变少,直至消失。[师]减少的酒精跑哪儿去了?[生]由...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
教材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常识性地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原理。本章节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
详细介绍: 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1.练习正确、灵活地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并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2.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严肃认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教具刻度尺、细铜丝...
详细介绍: 重力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线发生折射的条件。 2.通过探究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3.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学习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难点:根据...
§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3)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记...
详细介绍:(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要求1.知道利用浮力使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的原理。2.知道轮船、气球、气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三)教具:铁块、木块、废牙膏皮、...
光的传播(学案) 组别:姓名: 一、课前练习 1、光在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km/s.在其他透明介质的传播速度____这个速度 2、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看到...
详细介绍: 力的测量教案示例之二(一)教学要求: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二)教具:拉力器,弹簧秤。学生实验器...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条件 (三)教法选择 教材难度适中,适宜用探索法展开教学,由于摩擦实验用文具可以进行,本课以实验探索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悬问征解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有什么...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知道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图示方法教具 排球、海绵、乒乓球、塑料尺、铅笔、条形...
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 学习方法:仔细研读教材22页 2、合力与分力有什么的关系? 学习方法: A、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1)把一袋牛奶上挂两个测力计,用两只手分别拿着一个测力计保持测力计竖直,...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状态 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种形态的不同特征及原因;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态可以发生变化. 2...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产生的电动势叫做感应电动势。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
详细介绍:第二节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习题一一、是非题1.托盘天平比较简单,使用前不必调节.()2.每架天平都配有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砝码.()3.天平用来测物体的质量.()4.天平没有测量范围...
详细介绍:惯性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3.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二)教具惯性球、...
第一学期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教案课题: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探索发现,感悟探究实验的方法,从而建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的形式。 2.通过演示实验,得出计算电功的公式并使学生掌握公式。 3.对电功的单位焦耳的大小有具体的认识,知道生活中电功的单位是度。 4.知道用电能...
第六节复习和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能的来源,电能的单位及电能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会读电能表,知道家庭电路中电能表的作用,会利用电能表粗测用电器的功率.3.理解电功率的意...
详细介绍:二力平衡濮阳市第五中学卜德民(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
《功的原理》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知识功的原理 二、能力教学点 1、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2、动手实验能力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导学案(十里铺中学) 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会使用这些工具测量长度和体积;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经历测物体的长度和体...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电学实验,笔者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中发现:尽管在实验前老师指出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但学生在实验时仍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实验所用的...
详细介绍: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二)教具水电站剖面挂图。(三)教学过程1.复习利用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的事例,分析能量的转化。(1...
--思想:水是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发生各种物态变化形成水循环,使淡水自然不断的得到补充。但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水资源出现很大的危机,爱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社会的热点问题...
详细介绍: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要求(l)常识性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会应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教具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导学案 【课前预习】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至之间,我们把它叫做。 2、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的是高于Hz的,和低于Hz的。 3、动物与人的听觉是不一样的比如蝙蝠、海...
学 目标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
三、电流的强弱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会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上的读数。 2、过程和方法 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教具 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
详细介绍: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具运动会奖牌1枚,形状不规则的铁或铝制机器小零件1个,铝电线1卷,...
热门栏目更多 +
小学教案
初中教案
高中教案
相关栏目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