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专题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小学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04

专题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专题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专题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一、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在中曲折发展
1.理解三大改造
2.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过程:
a.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建立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政策,采用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3)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
(1)背景:随着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主要内容:
①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表现:
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刮“共产风”,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与规模)
结果给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困难(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2)失误原因:
中共“左”倾错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又急于求成。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1)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3)对外开放的决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经营方法和管理方法。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经济体制改革
1.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先锋:安徽凤阳,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川广汉,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
(3)意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和作用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作用
(2)作用: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城市经济得到发展。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创办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广东省)和厦门(福建省境内);
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开放连云港、南通、上海等14个海港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成为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5)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到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理解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中共十四大
(1)时间:1992年10月
(2)内容:
a.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五大
(1)时间:1997年
(2)内容:
a.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b.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经济形式可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精选阅读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概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⑤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制定的史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的福州。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

5、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平测试讲义(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1)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集中于重工业方面和东北地区)

(2)意义: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

2.理解三大改造

(1)时间:。

(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农业、手工业实行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政策,实现公私合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创举。

(3)实质:生产资料由的社会主义革命。

(4)意义:标志:

标志标志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时间:年

(2)主要内容:

①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根源:“左”倾思想的泛滥。

主要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

开始时间()年

内容或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评价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损害农民积极性,束缚生产力发展。

③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④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是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纠正措施1960实行“”的八字方针。到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补充理解: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中:①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②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能超越生产力实际水平。③必须从国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时间:年12月

(2)内容:

A重新确立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战略决策;作出以为中心,实施的决策。

(3)历史意义:

6.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2)主要史实: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包产到户;1980年,广汉的一个公社取消人民公社;

(3)主要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4)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重要推动因素

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

(3)主要内容

改革前改革后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以

(根源: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经营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十四大以后努力建立

和现代企业制度。)

产品分配形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快速发展。

8.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综述

原因:世界是开放、联系的,中国需要融入主流,抓住机遇;闭关自守只会使中国落后。

目的: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前提: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原则:平等互利。

(2)主要史实

①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②1984年,开放大连、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其中位于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秦皇岛和湛江。属于江苏的有。)

③1985年起,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④1988年,划定为经济特区。

⑤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这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浦东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格局: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9.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中共十四大()

①主要决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②意义: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①主要决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起基础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②意义: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具体化,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中共十五大(年)

①主要决定: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

了解: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程内容标准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程内容标准分析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巨变。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紧接着,进行“一化三改”,即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到1956年,我们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说明,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内容标准要求通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二十年可以分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从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我们党在处理这两大问题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重大的失误。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56年秋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4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开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6月8日党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但在反右斗争中,我们党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年初到1960年秋,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是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20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路线,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会议针对过去的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会议指出:现行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大力精简各级行政机构;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解决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问题,从而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整个经济普遍地蓬勃发展。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审议并通过了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根据一些地方农民的创造,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肯定包括“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在内的多种具体形式。这样,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蓬勃开展,随后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标准要求通过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发展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的谈话,对消除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但对其性质仍未作结论。文件还进一步放宽政策,认为凡是有利于鼓励生产者最大限度地关心集体生产,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在文件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各种联产责任制迅速发展,特别是“双包”责任制很快发展成为各种联产责任制形式中的主要形式。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会议纪要》对“双包”责任制的性质给予明确的结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责任制形式,它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农村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其主要形式就是人们所总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底,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80%以上。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每一个经济细胞都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长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年到现在。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再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4.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其要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经济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内容标准要求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是我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有效地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地建立起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并举的外向型经济。创办经济特区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金、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以及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试验。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区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浦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增光添彩。这一切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英明的、正确的。让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979年11月,邓小平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概念。在1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从三个方面着手的。一是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把各种经济活动建立在等价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使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逐步由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过渡。三是逐步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使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融为一体并覆盖全部经济活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有效的管理。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我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知识梳理

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

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至1952年为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方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56年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由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提出了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结果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造成各生产部门比例失调等。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由于党和人民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各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949年到1953年的主要经济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8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进入90年代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

认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但成绩是主要的。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重点问题理解

1.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第一,以上两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对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矛盾作了正确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在不断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第四,这一时期的探索是成功的,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经济基础的局部调整,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保持上层建筑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之所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3)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角度来认识: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这些政策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三、精题范例

例1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线索的再认再现、历史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力。回答时要紧扣“1949~1956年”、“农村生产关系变化”两个要求。A项在时间跨度上与题干不符,可先排除;C项是经济形态而不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亦可排除;D项是农业改造的三个步骤,虽然能反映生产关系的变化,但并不能反映1949~1956年农村生产关系的整体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土改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后来又经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所以B项答案正确。

答案:B。

例2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解读、理解历史材科,阐释历史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理解一般“革命”的根本目的:即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目的也是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要结合选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明显与题意不符,可直接排除;C、D两项则是改革内容的一个方面,但没有揭示出改革的实质,亦可排除;A项的表述和革命的根本目的──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完全吻合,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四、同步精练

(一)选择题

1.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关键性作用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土地改革

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D.镇压反革命

2.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国营企业中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的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实行民主改革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实行生产改革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一五计划”期间的哪一项建设成就?()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B.大庆、大港油田建成

C.南京长江大桥通车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4.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的是()

A.农业互助合作化B.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个体手工业合作化D.没收官僚资本

5.中共八大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①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②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③首次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的总任务④强调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必须适合实际情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6.既符合中共八大总任务的要求,但又违背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是()

A.整风运动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七千人大会D.“文化大革命”

7.党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原因包括()

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②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③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④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8.以下表格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1996-199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

比上一年增长-9.6%-4.2%-9.2%11.9%

A.“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时起时落

B.“文革”对文革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开始迅速回升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原因是()

A.克服小农经济的落后性B.为解决工业化原料

C.克服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发展农村生产力

10.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共“十四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①社会阶段的认识②工作重心的转移③产业结构的调整④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B.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生产积极性

12.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并经过艰苦谈判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据此回答13~15题。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4.清朝后期中国开埠通商和当前对外开放的相似之处是()

①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②由沿海向内地推进③深入到中国的西北内陆④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5.清朝后期中国开埠通商和当前对外开放、加入WTO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关税税率不同B.国家行使主权程度不同

C.对外开放地区不同D.外资投入规模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龙江,我国最北的一个省。20世纪50年代,它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过去的日子里,这片黑土地为国家累计提供了全国近1/2的原油、1/3的木材、l/3的电站成套设备、1/10的煤炭、1/2的铁路机车以及大量的商品粮。

材料二: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材料三:振兴东北,专家建双:1.发展混合经济是关键。2.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3.装备工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并存。4.抓住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进行调整、改造和创新。读后请回答:

(1)抗日战争中,东北人民最早开始了反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试举出一些具体事例。

(2)东北地区曾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举出1953~1966年期间,东北地区工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至少三个)

(3)结合材料,指出东北地区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4)结合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振兴东北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三)问答题

17.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有新思路。

(1)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初的美国都面临着大的社会动荡,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俄、美解决问题时各有什么“新思路”?

(2)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怎样“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产生了什么作用?(4分)

(3)从上述各国的发展中,你有什么感悟?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B 5.D6.B7.A8.D 9.C10.A11.A 12.C 13.D 14.C 15.B

(二)材料解析题

16.(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2)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大庆油田等。(3)体制性矛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构性矛盾: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今天面临资源危机。(4)建议: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展旅游业;发展教育等。(不必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问答题

17.(1)大动荡表现:俄: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经济濒于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的形势。美:受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巨大;经济危机加深了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胡佛政府软弱无力。新思路: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用固定的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自由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民的市场交流。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农业,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手段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之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无序竞争,达到渡过经济危机的目的。(2)邓小平采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作用:1978年以后中国对内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3)感悟: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等(不必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