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05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章第一节分子”,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知识教学点

1.分子的概念。

2.分子概念的应用。

3.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2.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3.疑点:(1)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何区别?

4.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配以演示实验、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讨论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认识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牢固的认知基础和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分子概念的含义。

2.掌握分子概念的应用。

3.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描述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和存在状态;第二部分是运用有关分子的知识,从微观组成方面去理解和区分混合构与纯净物,并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通篇文字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性,再辅以实验及讲解、讨论、练习,极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以后的教学工作

做好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前一章所学《空气氧》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

[实验]: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及[实验2-1]碘的受热和冷却。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得出分子的概念。

[板书]:一.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

1.概念: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师生活动]:讨论并得出结论。

①“化学性质”不能扩展为性质,这里不包括物理性质。

②“一种”微粒不可理解为“唯一”的微粒,因为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如:原子、离子等。

③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

[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分子有哪些特征?

[板书]:2.特征:

(1)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分于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学生讨论]:水由冰→液态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理解分子的应用。

[板书]: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目的]: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用分子的观点以空气为例来讨论,形成和深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板书]: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划出两个概念。

[板书]:混合物和纯净物比较表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由多种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由同一种分子构成

性质

没有固定的成分,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具有固定的成分,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学生观察]:阅读课本,进一步理解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并填写二者的比较表。

(四)总结、扩展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也就是说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不只是一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2.分子改变,化学性质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变。特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解体,形成新的分子,也就形成了新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也就没有新物质生成。

3.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习题第1、2、3题。

延伸阅读

九年级化学下册《水和溶液 第一节 水》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九年级化学下册《水和溶液 第一节 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水和溶液
第一节水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天然水是溶液
3、明确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明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能通过计算得出水中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6、知道水是较稳定的化合物。水在通电或极高温度下分解。
7、能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水在常温下跟钠、钾、钙等金属反应。
8、知道水在高温下与铁、碳等反应
9、知道水能跟S02、SO3、CO2、Na2O、CaO等氧化物反应
[教学重点]
1、组成和结构
2、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用品]
烧杯、水、钠、镊子、滤纸、酚酞、投影片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当堂训练法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一段时间熟悉教学目标。
学生:看教学目标
教师:提问:请一同学回答一下水有哪些重要用途。
学生:回答
教师:水是一种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了解水的一些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天然水、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去离子水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处?
学生: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饮用水和实验室配制溶液用水纯的好还是不纯的好?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出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并要求学生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解水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一些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2哪一极产生氢气?哪一极产生氧气?你用什么知道?
3已知氢气的体积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则它们的质量比为多少?(氢气的密度为0.09克/升,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
4从上面计算可知,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能否据此再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5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则你能得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吗?
学生:学生讨论、思考、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回答。
教师: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写出水电解和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
教师:演示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现象说出来
学生:回答

教师:金属钙、钾同钠有相同的性质,请写出钙、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在高温下,水还能同铁、碳等单质反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节特殊的课》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节特殊的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

《一节特殊的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就是情感的互动、心灵的呼应和思维的撞击。同时阅读教学也是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是能力训练的过程。《一节特殊的课》这篇课文,是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课文。课文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人物描写生动形象。这节课教学过程以读为本,并设计了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这节课的特殊之处,唤起学生关心与孝敬父母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这节课的特殊之处。

教学难点:

体会孩子内心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我们班的同学中有谁的爸爸妈妈为你们祝贺过生日?请举手。他们怎么为你们祝贺生日呢?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文中老师说的话。

三、感受孩子内心的变化

通过老师说的话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体会孩子内心的变化。为理解主题作好铺垫。

1、教室里的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每张小脸上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说ABB式的词语,朗读句子。)

2、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理解“寂然无声”,朗读句子。)

3、在这一片沉默下面涌动着什么?萌生着什么?他们又似乎在忍受着什么,不安?歉疚?懊悔?我不知道……然而,我意识到了孩子们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A、默读体会孩子的想法。

B、孩子会不安什么?(生答)歉疚什么?懊悔什么?我不知道后面的省略号更省略了无数种可能,他们还会怎样想呢?(生答)

C、填标点朗读。

4、感受沉默后的热闹。讨论两次热闹的不同。

四、体会主题

1、出示: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理解稚拙,背句子)

2、再次读全文:说一说:这节特殊的课特殊在哪里?

3、在卡片上为亲人写一段祝福的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第一单元)



详细介绍:
2003年2月19日第一周星期三第一节识字1,像,又像。。指名读。2003年2月20日第一周星期四第一节识字22003年2月24日第二周星期一第六节识字3?齐读两遍。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较难把握。2003年2月25日第二周星期二第一节识字42003年2月25日第二周星期二第二节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教学后记: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练习1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2003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2003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二节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2003年2月27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一节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

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2003年2月27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二节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第一单元)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要点分析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2-3页例1及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立体图形。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二、展示交流,探究新知

1、想一想: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三、反馈与检测: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四、拓展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五、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二)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物体,发现它们身上存在的平平的面,然后在纸上把它们拓下来,从而得到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能够在找出它们,并能用这些平面图形拼组新的图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2课时

【教学课题】拼一拼。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2,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一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讨论交流: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检测反馈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第6页的第4题。

[(1)小题教师可示范对折方法,再让学生剪开,在引导学生比一比所剪出的两个图形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小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个正方形可以可以分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或三角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3.第6页的第5题。

[建议学生可以自己的选择用估计、画一画、摆一摆的方法探究出答案。缺了8块砖。]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板书设计】

拼一拼

对边相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拼组,使学生发现了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清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效果很不错。

第3课时看谁拼得多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重点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交流汇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

介绍七巧板,了解有关七巧板的历史知识。

[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摆图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案供参考,以激发孩子们拼摆的兴趣,便于他们不断地创新出新的图形。]

汇报。

三、巩固新知,检测与反馈:

1、第7页练习一第8题。

[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对左侧的图形进行“折叠”,再找出“4”对面的数字。]

2、思考题: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充分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园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一副七巧板去拼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孩子们动手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同桌合作,不断地拼出不同的图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兴致很高,学得快乐!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位置)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8页的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左右(第3页)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61页的第5题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计算机出示图)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点击电脑:出现7辆车
五、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位置(第5页)
教学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挂图了示第8页的第5题图
(1)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胆取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教学随感:

第一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6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6”,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j、q、x”三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难点:

“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哪些韵母家族的朋友:(a、o、e、i、u、ü)。认识了哪些声母家族的朋友。(b、p、m、f、d、t、n、l、g、k、h)今天我们一起再认识3个声母朋友“j、q、x”,你们愿意吗?(贴卡片)。

二、学习“j、q、x”的音形及正确书写

(一)学习“j”的音形

1.出示“j”的图: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1)教师范读,纠正学生的过失发音。

(2)学生练习读。

2.学生“j”的形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j”的形?

(2)编小儿歌:竖弯加点j、j、j。

3.书写字母“j”

(1)怎样写好字母“j”呢?请大家看看书,“j”是几笔写成的?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占什么格?

(2)学生边说教师边在四线三格中板书。

(3)学生抄写字母“j”。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学习字母“q”

1.出示“q”图

(1)问:这是什么呀!

(2)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字母?

(3)教师范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开火车读字母“q”。

2.学习“q”的形

(1)同桌同学说说怎么记住“q”的形?

(2)小儿歌:左上半圆q、q、q或9字q。

(3)区别“bpdq”的音形。

3.书写字母“q”

(1)看看书上的字母“q”是怎样写的?

(2)教师在四线三格中写范字

(3)自己试着在本上练习写1—2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及执笔方法。

(三)学习“x”的音形

1.出示“x”的图

(1)你能根据图画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2.学习“x”的形

(1)你们看看图中哪儿像x的形呀!

(2)读记忆小儿歌:一个叉子x、x、x

3.书写字母“x”

(1)认识“﹨”右斜、“∕”左斜。

(2)左斜、右斜先写哪一笔呢?看看书上的字母笔顺?

(3)教师强调先写右斜,再写左斜。

(4)教师范写

先在第三条线上点二个点,然后在第二条线上点两个点,注意与上边两点对齐,先连接右斜,再连接左斜。

(5)学生在本上练习写1—2个。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表扬写姿和执笔正确的同学并发奖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三、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三个声母“j、q、x”,同学们的音形记得真清楚,写得也不错!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字母卡片:“j、q、x”

2.背诵学过的声母。

二、游戏中学习“j、q、x”与“ü”相拼去点规则。

1.请3个同学带上“j、q、x”的头饰到前边来,小“ü”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戴上小帽子也到前边来,他只要见到“j、q、x”三个声母,马上就会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站在“j、q、x”的身旁就成了“ju、qu、xu”。

2.教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u,还是üüü。

板书:

j—ü→

q—ü→

x—ü→

3.请同学想想箭头后面应写成什么样的音节?教师补写板书:

j—ü→ju

q—ü→qu

x—ü→xu

4.自己读音节

5.同桌互读音节。

6.指名读

三、学习三拼音节

1.背三拼连续的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疾速。

2.自己练习试拼,体会和掌握拼音方法。

3.指名拼读,教师纠正。

4.同桌同学互相拼读、纠正。

四、看图拼读音节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图下音节

(1)自己试拼

(2)同桌互相拼

(3)指名拼。

五、读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找出你们学过的音节读一读:jīqī

3.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学生读儿歌。

4.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同桌互读。

六、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j、q、x”,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正确书写,而且学会了“j、q、x”与“ü”相拼去点的规则,同学们学得不错,老师奖励每个学生。


《中彩那天》第一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中彩那天》第一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拮据、梦寐以求、闷闷不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并结合在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矛盾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强调“中”的读音和“彩”的写法。

2过渡导入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三、创设情境,启发疑问

以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3~6自然段,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体会“我”中彩之后的兴奋与激动,并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2启发疑问:再读4、5自然段,试着提出问题,初步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3学法尝试:以第6自然段巧妙过渡,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提问。

四、渗透学法,边读边想

以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学习7~8自然段,引导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难题?

2针对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师生交流读书方法,帮助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

3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阅读,边读边想,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

4再读课文,并大胆质疑,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重点语句,深入探究

1在师生共同读书学习辩论的过程中,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2深入思考“父亲有没有理由留下这辆车?为什么又没有留?”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书,在学生思辨的基础上理解为什么是“道德难题”,从而充分认识父亲的高贵品质。

4“理解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和“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向学生推荐《三次逃票》《五次、七遍》等小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诚信,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三、疑难探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理解?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它出自“我”的母亲之口。尽管家里经济拮据,但她人穷志不穷,追求精神上更可贵的东西。

2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梦寐以求”说明了什么?

“梦寐以求”说明父亲对拥有汽车的渴望。

3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交代百货商店将以抽奖方式将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馈赠给中奖者,这是故事的起因。

四、想象写话

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说一说,再写下来。

五、学习生字(重点是字形)

如:“德”:用“十四人一条心”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强调“心”上有一短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创编记字口诀,使学生快乐识字、写字。

六、课外延伸

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彩票的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组合,通过查找资料、采访等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

《中彩那天》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虽失去了贵重的奔驰汽车却换回了诚实、守信的崇高品质。孩子们也同样对这篇课文兴趣浓厚。我在课堂上先是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般人中彩后的反应是什么?而父亲的反应又是如何呢——父亲神情严肃。把我赶下车。父亲怎么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呢?这些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马上从课文的第8自然段找到了答案:因为中彩的彩票是父亲帮库伯买的。我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父亲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孩子们想象的都非常好,有的说:“我怎么这么倒霉,中彩的怎么不是我那张呢?”有的说:“这辆车不是我的,我不应该要……”而后,我让学生看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接下来,又联系前面课文中介绍的我的家庭状况及父亲的心愿感受父亲的伟大。体会母亲的话的含义及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最后一句话在理解含义前,我先做了一个铺垫: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在打电话的那一刻,失去的是什么,但他又得到了什么。即便父亲在矛盾中徘徊,可他依然选择了将车还给库伯,品质是多么可贵。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中,就会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那么,理解开头和结尾这两句话就很容易了。在课后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还车之后,小作者一家人会是怎样的表情?又会说些什么呢?给学生又留下了一个更广泛的想象空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位置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一单元位置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但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因此本单元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在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在编写时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并依照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难易程度进行编排。其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课时安排

4课时

课题一上、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重难点

三个物体上下位置的比较由于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嘴巴下面有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举出生活中有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小朋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今天缪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展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

4你想问什么呢?学生提问,其余同学解决.

5打开书把第一页空白补充完整.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拍

2小组活动

组长发口令,期于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上.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小结

今天你学了什么/你还知道那些有关上下的知识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反思: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通过动手,学生兴趣较浓。整节课效果不错。

课题二前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重难点

明确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而且参照物改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三)、教学过成

一、谈话导入

今天聪聪和明明要带大家到展览馆看小朋友都在排队上车了.汽车马上要开了,可聪聪的后面还有3个人还没上车,谁能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前后.(板书课题:前后)

二、探究新知

1看图选两个人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打开书在书上完成填空.

3举出生活中有关前后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前后的例子吗?小组里互相讨论一下.

4汽车开到了游泳馆,小动物们正在进行游泳比赛仔细看一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在小组里用前后说一句话.

三、活动

1排队游戏.

请四个小朋友上来排队,其他小朋友用前后说一句

以小组为单位从高到矮排队,说一说我的前后分别有谁.

向后转在说一说现在我的前后分别是谁.

想一想为什么人的位置没动前后的人会不一样了呢?

2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前后广西的画.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知道的有关前后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课题三左右

(一)、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正式情境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初步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重难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三)、教学目标

游戏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我们认识了上下、前后下面我们做一个反动做练习的游戏

2、举手建立左右的标准。

喜欢做这样的游戏的请举手?你举的是那只手?(左手或右手)和他举的一样的请举你的左手(右手),其余的同学举的是那只手呢?

3、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左手和右手做什么?

4、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找一找我们身上还有这样分左右的好朋友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5、机器人游戏感知身体的左右

老师做遥控器你们当机器人比一比哪个机器人做的又快又准。

游戏二:找邻居,巩固练习

1学生找邻居游戏

谁先说说什么是邻居?在我们的教教室里谁是你的邻居?

任找一个学生A说:我的前面是(全班答B)如答对了B要说答对了。A可以问自己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邻居。

一四人小组为单位做找邻居的游戏。

2、老师找朋友

符合我的要求的都是我的好朋友。

如:第4排,第2个同学是我的朋友。

游戏三: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3、5排同学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右手和你对面的同学握握手。握住别放开,你发现了什么?你的朋友伸出的是右手吗?看起来好像不一样呢?为什么?

游戏四:左右相对应练习

举手游戏1和老师举的一样

2说出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老师先和学生一个方向,在和学生面对面。

游戏五:左右的应用

动物们排队做操(猫、狗、猪、松鼠、青蛙)。聪聪站在背后说从左数青蛙排在第一,明明站在前面说从左数小猫排在第一。他们谁说的对?

游戏六

1猜一猜

一排汽车,树从挡住了一部分,其中露出4辆,第4辆说:“从右数我排第2,猜一猜,我们这一排共有几辆车?

2左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第6页“生活中的数学”

小结:

通过游戏活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学生对空间概念掌握得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练习。

课题四位置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长空间观念.援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教育.

(二)重难点

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

1捉迷藏游戏

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做什么游戏?

课件出示小动物捉迷藏图(小鸭躲在写字台上书在左边小狗躲在写字台下面,小兔躲在床的后面,小猴躲在床的右面.

让学生找这些小动物(随着回答点击该动物闪烁)引出课题(板书:位置)

2让学生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到谁谁就起立招招手.

二、新授

1联系主题图,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看小朋友上课坐的多整齐啊数一数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

老师想学生介绍一位新朋友,叫乐乐.告诉学生他坐在第一组第二个座位大家找一找.

师完整的描述乐乐的位置”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座位.”让学生找.(点击闪烁出现第一组第二个)

说说自己还想和哪些同学成为好朋友(要说出位置先同桌说,在指明说)

2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从左往右数,请第一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第二组同学点点头……

同桌互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

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

开展”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的游戏

三、活动

1设计新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给新来的同学安排座位.

2找住址

这幢漂亮的新楼房分两单元,数一数一共有几楼?

老师要选几位小朋友到解放军叔叔家慰问(地址一单元3楼右室)

谁愿意到王爷爷家做好事啊(地址一单元2楼左室)

谁愿意把这封信送给音乐老师?(地址二单元4楼左室)

3找电影院座位

星期天乐乐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2排3号的电影票,走进电影院乐乐发现有”单号门””双号门”小朋友你知道吗?小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4模拟影院

把教室作为影院让一学生带大家从前往后数共几排.分组讨论座位上的号码是怎样排的(从中间开始左边是双号右边是单号,中间号码小两边号码大。)

学生排队进场找座位,鼓励互相帮助。

互相检查是否坐对了指名说自己的座位号其他同学检查。

(播放动画片片段)

结束语电影看完了,我们的课也结束了。

第一单元反思:

本单元主要有位子和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组成。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生基本已掌握了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计算,但在熟练程度上还有待于提高,下一阶段继续加强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连加连减的算式。在位置这块内容上,学生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左右时常要弄错。对于排队问题,学生失分率教高,只要原因是学生对纯文字的题目,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一场雪》第二课时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场雪》第二课时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一场雪》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及设计理念:

运用异步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自学、讨论、质疑,学习作者描写雪后景色的方法、分析作者联想的内容与作用,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通过引申使学生初步接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体会大自然之美并且受到爱国教育。

一、复习与回顾

1、谁来说说本文各段的段意以及节课主要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课文中的插图是课文中的哪个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研讨下列问题

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来写雪后景色的?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有关句子。

2、作者抓住雪后的哪些景物来描写?从什么角度、写出了哪些特点?

3、你最喜欢本段中哪些句子?为什么?

4、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

(一)投影出示自学提纲,教师读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三)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学生质疑、微观指导。

(四)强化与释疑

1、问题强化、完善板书

《第一场雪》第二课时教案

2、师生释疑

3、小结强化

本段文章,作者抓住了雪大、雪美、人欢来写雪后的景色,从动、静结合的角

度描绘了雪的形态美、声音美、色调美,从而展示了雪后无限美丽的风光

三、学习第四段内容

(一)投影出示自习提纲:自学第四段将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共同研讨。

(二)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

(三)学生自学、相互质疑、研讨问题教师巡视明了学情,微观指导。

(四)难点预测

1、“瑞雪兆丰年”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1、冬雪能冻死害虫;2、雪水能适应庄稼生长需要的水分;

3、厚雪能保护庄稼安全过冬。)

2、本段文章与全文的关系是什么?

(1、要了解时代背景,本文写于60年代初当时,我国连续几年灾害,粮食歉收,人们企盼丰收年的到来。2、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表达的是作者对这场预示丰收的大雪到来的喜悦之情。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展现美景,更是为表达预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五)小结强化:本段文章是写作者由第一场雪所产生的联想,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预见明年粮食丰收的喜悦心情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总结课文、文道结合、引向课外

学习本篇课文,一要学习有条不紊的写作顺序,本课按“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序来写;二要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动静结合地描写事物的形态美、声音美、色调美等;三要学习使用优美的语言写作,如本文就使用了比喻、夸张、引用等方法,增强了文章语言的美感;四要学会联想,深化文章的主题。当然,学习本课我们还应该知道,中国地域之大,风景之优美,即使遇上令人害怕的冬天,也壮丽无比。因此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都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看他是如何赞美中华儿女及北国风光的。(黑板出示《沁园春·雪》)

五、布置作业、学会运用

1、发挥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深秋的田野

阳光下

一阵风吹来

人们

2、造句:粉妆玉砌——

五光十色——

数学-人教第二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数学-人教第二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详细介绍:内容过多且设计不可显示内容过多,点击此处打开或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下载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

NO:1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8页的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NO:2

教学内容:前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NO:3

教学内容:左右(第3页)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61页的第5题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计算机出示图)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点击电脑:出现7辆车

五、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NO:4

教学内容:位置(第5页)

教学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挂图了示第8页的第5题图

(1)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胆取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数学-人教第二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要下雨了》全套第一第二课时教案1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要下雨了》全套第一第二课时教案1”,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

3、下雨了,自然界有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补上课题:要下雨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2、同桌同学互查生字读音。

3、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2、燕子、小鱼、蚂蚁都说了什么?分别请扮演这些角色的同学来朗读。

3、大家替他们想一想,这时候燕子什么心情?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3、小鱼、蚂蚁什么心情?请其他的扮演者再读课文。

4、通过听读,大家讨论一下,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

5、小白兔知道了吗?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吗?下雨前,小白兔自己有什么感觉呢?

7、请学生再分角色朗读。

8、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解释一下,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低飞,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

9、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实践作业

《语文教案-第一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6》


教学重点:

1.学会j、q、x三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难点:

j、q、x与相拼时,上两点省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哪些韵母家族的朋友:(a、o、e、i、u、)。认识了哪些声母家族的朋友。(b、p、m、f、d、t、n、l、g、k、h)今天我们一起再认识3个声母朋友j、q、x,你们愿意吗?(贴卡片)。

二、学习j、q、x的音形及正确书写

(一)学习j的音形

1.出示j的图: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1)教师范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2)学生练习读。

2.学生j的形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j的形?

(2)编小儿歌:竖弯加点j、j、j。

3.书写字母j

(1)怎样写好字母j呢?请大家看看书,j是几笔写成的?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占什么格?

(2)学生边说教师边在四线三格中板书。

(3)学生抄写字母j。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学习字母q

1.出示q图

(1)问:这是什么呀!

(2)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字母?

(3)教师范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开火车读字母q。

2.学习q的形

(1)同桌同学说说怎么记住q的形?

(2)小儿歌:左上半圆q、q、q或9字q。

(3)区别bpdq的音形。

3.书写字母q

(1)看看书上的字母q是怎样写的?

(2)教师在四线三格中写范字

 

(3)自己试着在本上练习写12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及执笔方法。

(三)学习x的音形

1.出示x的图

(1)你能根据图画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2.学习x的形

(1)你们看看图中哪儿像x的形呀!

(2)读记忆小儿歌:一个叉子x、x、x

3.书写字母x

(1)认识﹨右斜、∕左斜。

(2)左斜、右斜先写哪一笔呢?看看书上的字母笔顺?

(3)教师强调先写右斜,再写左斜。

(4)教师范写

先在第三条线上点二个点,然后在第二条线上点两个点,注意与上边两点对齐,先连接右斜,再连接左斜。

(5)学生在本上练习写12个。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表扬写姿和执笔正确的同学并发奖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三、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三个声母j、q、x,同学们的音形记得真清楚,写得也不错!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字母卡片:j、q、x

2.背诵学过的声母。

二、游戏中学习j、q、x与相拼去点规则。

1.请3个同学带上j、q、x的头饰到前边来,小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戴上小帽子也到前边来,他只要见到j、q、x三个声母,马上就会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站在j、q、x的身旁就成了ju、qu、xu。

2.教儿歌:小小有礼貌,见了jqx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u,还是。

板书:

j

q

x

3.请同学想想箭头后面应写成什么样的音节?教师补写板书:

jju

qqu

xxu

4.自己读音节

5.同桌互读音节。

6.指名读

三、学习三拼音节

1.背三拼连续的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

 

2.自己练习试拼,体会和掌握拼音方法。

3.指名拼读,教师纠正。

4.同桌同学互相拼读、纠正。

四、看图拼读音节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图下音节

(1)自己试拼

(2)同桌互相拼

(3)指名拼。

五、读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找出你们学过的音节读一读:jīqī

3.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学生读儿歌。

4.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同桌互读。

六、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j、q、x,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正确书写,而且学会了j、q、x与相拼去点的规则,同学们学得不错,老师奖励每个学生。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朵杏花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朵杏花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第一朵杏花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突破措施: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多遍,达到熟练。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竺可桢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从而突破难点。 四、导学准备:竺可桢研究科学过程及杏花图片的课件 五、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读拼音写词语 Yīzhūfànqǐyǎngtóuzhòuméi ()()()()zhǎngwòCéngjīngdíquèdàgài ()()()() MíngmèichéngdùzhànkāiZhèngzhòng ()()()() (2)比一比,再组词 古()曾()却()朱() 估()增()确()珠() 故()赠()缺()株() 2.导学案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杏花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杏花)生答。你们对它有多少认识呢?可能很多同学对它都不了解,想不想去认识它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块去研究研究这杏花, 出示课题:第一朵杏花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 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 指名读,齐读。 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竺可桢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竺可桢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师生交流 第一段中“走近”“数了数”“不同程度”说明了什么? “弯下腰来”这个动作,表现出竺可桢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习惯地问”说明了什么? “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兴冲冲地快步走”分别是对竺可桢爷爷哪方面的描写,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情? 从“郑重”一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新课标第一网 本课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六、课堂检测: 1.选词填空 (1)青皱绿鼓 春风吹()了柳梢,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杏树的花苞。 (2)郑重慎重严重 ①王阿姨做事一向谨慎,没有经过()熟虑,是不会轻率处理事情的。 ②这个问题很(),一定要立即设法解决。 ③爸爸()地说,从今天起不再吸烟,看来他戒烟的决心很大。 2.读下面的两句话,体会红色词语的作用 (1)“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七、课外拓展: 按要求填空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1.把课文补充完整。 2.用“—”画出文中描写竺爷爷动作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我会选 (1)迎仰 欢()()望瞻() (2)泛眨 广()()滥()眼 (3)曾赠 ()经()送馈() (4)皱披 ()纹()眉()挂 2.选一选,给句中的红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漂浮透出,冒出广泛,一般的泛滥 (1)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2)泛舟西湖上。() 3.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汉字。 mínɡmèiyìzhūfànchū (1)这是一个阳光()的中午,院墙旁的()杏树()一片淡淡的粉红。 dàɡàigūjì (2)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 和推断代替观察。 二、主题丛书阅读 1.自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中的《奔放的春》、《触摸春天》、《春到京都》。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认真读下面对话,体会语言环境,给对话双方加提示语。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啊?”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文中的对话描写非常精彩,你能仿照文中的例子写一段对话吗?试试看,相信你能行! 四、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竺精确观察 可 桢一丝不苟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第一节课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