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教学指导

高中历史选修二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01

高二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教学指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二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教学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历史必修3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课标内容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基本要求
知道“双百”方针的内涵;了解“文化大革命”摧残文化艺术的史实;了解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感受“双百”方针对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意义。
发展要求
讨论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说明
“‘双百’方针的提出”一目中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一目中的“体育事业成就”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本要求
了解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发展要求
认识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说明
教学本课内容,可联系本模块“学习与探究之二:‘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访谈录”,开展探究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基本要求
知道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发展要求
说明
可采用表格法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3课时教学。
1.要引导学生将本专题内容放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和世界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一时代背景下去考察,理解文化、教育、科技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可指导学生结合“专题小结”梳理知识线索,提纲掣领地把握整体;同时注意联系历史背景,分析不同阶段文化科技事业发展的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可指导学生用绘制表格、示意图,编辑小报和设计展板等方式来整理和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注意提示学生观察和关注“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与身边的生活”。
4.现代科技文化史的资料相对比较丰富,教师要重视相关课程资源,如优秀文艺作品和著名科学家、作家的回忆录等的利用;也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对学校、社区或街道中的文化、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课标内容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感受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说明
“人生而平等”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人性的复苏
基本要求
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发展要求
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说明
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教科书中没有提及,教学中要予以补充。“古典文化的‘再生’”,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基本要求
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
简述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
说明
教学本课内容时要注意结合本专题第四课的相关内容。
第四课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基本要求
知道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政治主张。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
了解康德及其主要政治主张。
说明
教学本课内容要注意与本专题第三课相关内容的整合。
“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4课时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本专题内容进行整合。
1.本专题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教师应在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资料,根据实际需要整合教科书内容,切实把握好教学的广度与探度,努力做到深人浅出。
2.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归类,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如比较智者学派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等。
3.教学中应注意运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将人文主义在西方的产生、发展进程与西方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进程相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4.应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如通过苏格拉底为真理献身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真理、重视人文精神的良好素质。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课标内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基本要求
知道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和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的主要内容,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史实;认识相对论提出的意义。感受伽利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不迷信权威、为科学而不断探索创新的进取精神。
发展要求
知道量子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把量子理论推广到光学中的史实。认识量子理论提出的意义。
说明
本课内容中的一些物理学概念比较抽象,可借助于中学物理课的知识来促进本课内容的教学。
“加勒与海王星”、“斯蒂芬与黑体辐射”、“德布罗意与物质波理论”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基本要求
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
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发展要求
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说明
“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人类文明的引擎
基本要求
知道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和大致时间;举出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的发明等史实,说明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爱迪生等科学家热爱科学和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发展要求
说明
“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一目和“纽可门蒸汽机”、“富尔顿与汽船”、“史蒂芬孙与火车”、“莫兹利与车床”、“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诺贝尔与诺贝尔奖”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向“距离”挑战
基本要求
了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概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间题。
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深对“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并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发展要求
说明
“立体交通的诞生”、“穿越大洋的电波”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4课时教学。
1.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史的资料和相关论述,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2.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科技成就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历史的巨大作用,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特别是物理、生物、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可根据学生情况和相关条件,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教科书内容中的不同科技领域分列不同课题,如“改变世界的网络”可分成“计算机史话”、“网络给我们带来什么”、“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等课题进行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展开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加以整合,用办板报、写小论文、开辩论会等方式加以展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4.可指导学生阅读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杰出科学家的传记,初步了解他们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并汲取科学巨匠成功的研究方法和创造精神。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课标内容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基本要求
知道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拜伦、雨果及其代表作,认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了解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贝多芬、舒伯特及其代表作,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文学艺术大师立足社会现实、献身事业、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感受音乐的魅力,认同音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发展要求
知道雪莱、普希金等浪漫主义文学作家。
说明
本课内容中的“济慈、霍夫曼、海涅、施特劳斯、舒曼”、“‘四大徽班’进京”等知识点和“向着自由前进”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碰撞与冲突
基本要求
知道19世纪中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司汤达与《红与黑》、列夫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认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知道俄国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及其代表作《天鹅湖》,理解其民族性特点。知道19世纪中期以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及作者:列宾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凡高与《向日葵》。了解这些绘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从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中体验历史的发展变化,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发展要求
说明
“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果戈理、马克吐温、陀思妥耶夫斯基”、“亚非拉地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德沃夏克与《自新大陆》”、“库贝尔、米勒、莫奈、罗丹及其代表作”、“塞尚和高更”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打破隔离的坚冰
基本要求
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海明威与《老人与海》、高尔基与《母亲》、鲁迅与《阿Q正传》、泰戈尔与《吉檀迦利》。认识这些文学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发展要求
知道现代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说明
“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德莱塞及其代表作,川端康成及其代表作”等知识点和“音乐的变奏”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基本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诞生与发展的历程: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及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了解20世纪兴起的现代主义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等。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感受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的魅力,体会影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发展要求
说明
“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4课时教学。
1.可引导学生结合必修1、2所学的相关内容来理解19世纪以来各文学艺术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影响;还可引导学生联系语文、音乐和美术课的相关内容来欣赏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
2.指导学生用列表法归纳整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出现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帮助学生理清并理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变化轨迹。
3.教学中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提供材料加以辅助。如: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司汤达和《红与黑》、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等资料,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采用“自学互论”和“鉴赏展示”等多种方式理解赏析作品。
4.教学过程中可借助相关的影像资料或美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鉴赏这些代表性美术作品的特色、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一次音乐欣赏会;可以组织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在班级举办世界美术作品展览。
5.本专题中有关电影和电视内容的教学,应当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做到有感而发,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分析影视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播放优秀影片的一些片段,将学生带人相应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电影的了解,自由发言,范围可涉及电影技术的进步、观看影片的感受等方方面面,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启发。jaB88.COm

相关知识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

第一节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过程与方法

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1861年2月19日宣言》”“俄国近代化进程”

1、幕府统治末期,由于_____________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_____________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日本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_________资本和__________资本发达起来;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普遍发展起来;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兴的阶级。

3、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而且城市中经常发生_______________事件,

______________起义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

4、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____________率领舰队驶入日本______________;1854年3月,日本被迫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而这一事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从此日本彻底结束了____________的状态。

5、面对民族危亡,日本国内出现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争论,幕府政权采取______________的高压恐怖政策,兴起了“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____________的幻想,并促使他们开始了武力推翻幕府统治的________________。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3、思想上:出现反对和的新思潮

4、军事上: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直接原因)

5、统治阶级:酝酿改革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概况:

1)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日,________________。

2)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宣言》、《________________》。

3)改革目的:

2、1861年“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1)政治上:废除________________,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________________由地主决定;份地须________________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建立“________________”加强对农民管理。村社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还实行连环保以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

3、改革评价:

(1)性质:是一场的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2)进步性:

①作用:使获得自由,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的发展和有利于的扩展。

②地位: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3)局限性:

①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②保留大量________________,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

③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剥和奴役。

改革的两面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两面性:农奴制改革具有性质和不彻底性。

(2)具有两面性的原因:

①从改革本身来看,改革的内容具有性质,对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农奴变为(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通过赎买份地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自然经济向转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的特点。

(比较改革前后生产关系的不同以及产生的新变化)

②从改革对封建制度的改变程度上看,改革是的:没有结束制度;没有彻底,没有完全变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农奴制残余还保留着;社会中阶级和阶级仍然是对立的两大阶级,所有制不变,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3)根本原因:这次改革仅仅是一场改良,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1、目的:

为了使专制统治适应发展需要。

2、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

措施

影响

政治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设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和自治局)。

司法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

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过去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设备,设立军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3、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

总体水平仍于欧美。(2)工业:

①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主要部门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

③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3)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P87-88)

(4)原因:

①农奴制的废除。

②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

③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术。

④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二节自上而下的改革

课程标准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何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为什么说改革是不彻底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的变化;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为什么说改革是不彻底的;探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1861年2月19日宣言》”“俄国近代化进程”

1.1861年3月3日,沙皇__________________签署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开始改革。

2.政治上:宣布废除____________,给农民____________,农民获得了自由权和____________等公民权利。

3.经济上:规定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____________和一块____________,但必须交纳____________和得到地主的同意,份地的____________要由地主规定。

4.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_________”,把农民纳入了____________的控制之下。

5.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的改良运动,是一场____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有了______________,使俄国逐渐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特征的帝国主义。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地方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后来在城市建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此外,还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改革等等。

7.19世纪末,俄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建立一些重要的石油产地和新兴的工业部门,形成了一些新的________________,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3、思想上:出现反对和的新思潮

4、军事上: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直接原因)

5、统治阶级:酝酿改革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概况:

1)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日,________________。

2)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宣言》、《________________》。

3)改革目的:

2、1861年“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1)政治上:废除________________,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________________由地主决定;份地须________________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建立“________________”加强对农民管理。村社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还实行连环保以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

3、改革评价:

(1)性质:是一场的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2)进步性:

①作用:使获得自由,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的发展和有利于的扩展。

②地位: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3)局限性:

①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②保留大量________________,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

③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剥和奴役。

改革的两面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两面性:农奴制改革具有性质和不彻底性。

(2)具有两面性的原因:

①从改革本身来看,改革的内容具有性质,对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农奴变为(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通过赎买份地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自然经济向转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的特点。

(比较改革前后生产关系的不同以及产生的新变化)

②从改革对封建制度的改变程度上看,改革是的:没有结束制度;没有彻底,没有完全变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农奴制残余还保留着;社会中阶级和阶级仍然是对立的两大阶级,所有制不变,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3)根本原因:这次改革仅仅是一场改良,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1、目的:

为了使专制统治适应发展需要。

2、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

措施

影响

政治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设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和自治局)。

司法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

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过去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设备,设立军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3、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

总体水平仍于欧美。

(2)工业:

①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主要部门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

③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3)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P87-88)

(4)原因:

①农奴制的废除。

②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

③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术。

④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

第一节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过程与方法

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幕府统治的冲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日本的幕府统治”“黑船来航”

1、幕府统治末期,由于_____________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_____________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日本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_________资本和__________资本发达起来;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普遍发展起来;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兴的阶级。

3、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而且城市中经常发生_______________事件,

______________起义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

4、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____________率领舰队驶入日本______________;1854年3月,日本被迫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而这一事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从此日本彻底结束了____________的状态。

5、面对民族危亡,日本国内出现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争论,幕府政权采取______________的高压恐怖政策,兴起了“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____________的幻想,并促使他们开始了武力推翻幕府统治的________________。

一、历史背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框题)

(1)原因:

(2)表现:

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____________。

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第二框题)

(1)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

①原因:中下级武士____________恶化,对现实不满,

②影响:③地位:(3)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

(4)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

3、民族危机:佩里叩关(“黑船来航”)。(第三框题)

(1)时间:(2)条约:(3)结果: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答案: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

①政治上:日本的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沦为,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上:

A.日本成为列强。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

B.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

③阶级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4、政治:幕府的腐朽统治。

(1)____________激化了阶级矛盾: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2)____________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____________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二、从“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第四框题)

(一)面对列强侵略,日本各阶层态度。

1、“开国”与“攘夷”之争;

(1)开国者认为:(2)攘夷者主张:2、德川幕府维护统治;

(1)对内:(2)对外:(二)倒幕运动的兴起。

1、原因:__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大名的幻想,使人们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推翻____________。

2、倒幕力量:3、领导力量:4、倒幕经过:

(1)1867年:

①倒幕派京都秘密会议,获得明治天皇讨幕密旨。

②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还”和辞去“征夷大将军”,却暗中伺机反扑。

③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

(2)1868年:

①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投降。(戊辰战争)

②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改名东京。

5、胜利原因:6、历史意义:

(1)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

(2)使日本免遭中国和印度的厄运,保卫了民族独立。

(3)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1)必然性——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社会矛盾尖锐,幕府封建统治动摇;

农民————受沉重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

工商业者——受严格限制和掠夺——日益不满

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滋生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大名————部分受到排挤————不满现状;

②外患:入侵,黑船事件(1853年)引发了民族危机。日本被迫和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遭破坏。幕府统治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2)可能性——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回答:

(1)材料一中柏利的访问为什么不受欢迎?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潜在的盟友”的含义。(3分)

答:材料二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回答:

(2)材料二说明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曾出现什么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3分)

答: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

第二节明治维新的举措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

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探讨明治维新成功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改革能够解放生产力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

1.1868年,日本新政府公布了__________,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

2.1871年,日本新政府实行_________的改革,在全国废除__________,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另外,日本新政府还废除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取消武士特权。

3.明治政府在经济上大力实行__________政策,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保护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4.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反对政府以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方针。

5.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认为只有依靠强大的__________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与发展,为此实行了__________政策。

6.__________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等,借以改造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运动,从而实现日本的资本主义近代化。

7.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__________,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1872年,颁布了教育改革的法令——__________。

8.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日本竭力推行__________,从而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严重阻碍。

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3、民族危机:佩里叩关(“黑船来航”)打破了日本社会闭关锁国的封

闭状态。

4、政治:幕府的腐朽统治遭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5、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6、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1、《五条誓文》:2、《政体书》:

三、维新内容;

(一)政治上:破除旧政治体制。

1、目的:

2、主要内容:

1)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3)派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

(1)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为后续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为________________扫清了道路。

(3)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相对于幕府时期的等级身份制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经济上:殖产兴业。

1、目的:

2、主要内容:

1)大力创办官营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3、意义:(三)军事上:富国强兵。

1、目的:2、方针:3、主要内容:

(1)建立新式军队;

(2)设立军事大学;

(3)改革军事机构;

(4)扶植军事工业;

(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3、意义:

(1)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

(2)为侵略亚洲各国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后盾,加速了日本的_________。

(四)文化教育上:文明开化。

1、目的:2、主要内容:

1)整顿旧的教育机构;

2)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3)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4)废除旧风俗和陈规陋习;

3、意义:

(1)教育改革促进和推动了日本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使日本教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培养了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促进了日本____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

(3)改造了旧文化,建立了新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符合世界潮流的日本近代文化)。

四、评价:

1、目的:

2、性质:

3、特点:4、评价:

1)积极作用:2)局限性:

探讨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1,3,5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3.5

回答:

(1)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向西方学习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

答: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3分)

答: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

第三节迅速崛起的日本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

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

教学难点日本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近代天皇制”“大陆政策”“甲午中日战争”

1._________________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以___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异常迅速;以_________为代表的日本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也迅速发展起来。

3.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行自上而下的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4.__________________(时间),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5.1889年2月11日,日本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基本上属于_______________性质的宪法,但是又带有浓厚的_________。

6.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寻求废除_______________,争取_________。

7.1910年7月,日本向11个欧美国家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通知,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_____________,实出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上的平等。

8.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了__

____________,正式吞并朝鲜;后又打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________;

1904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双方签订______________。

一、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框题)

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表现;

(1)工业化高潮的出现;

①时间:②行业:以__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分发展异常迅速。

③作用:

(2)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

①政策:对垄断资本采取________政策,把官营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②作用:

(3)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①垄断的特点:依靠________的扶持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垄断组织较早地产生。

②主要垄断组织:2、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及影响;

(1)局限:(2)影响:

3、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

(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二、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第二框题)

1、原因:2、《大日本帝国宪法》;

(1)颁布:

(2)内容:见书本第110-111页。

(3)性质:

(4)特点:

(5)进步性:

(6)历史意义: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三、军事上: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第三框题)

1、废除不平等条约;

(1)条件:(2)废除:①1909年,②1910年。

2、对外侵略扩张;

(1)吞并朝鲜;(2)中日甲午战争;(3)日俄战争;

3、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1)原因:

①外交上,废除了,取得了民族独立。

②军事上,三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胜利,树立了日本在东亚的强国地位。

(2)表现: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功,表明日本已成为区域霸权国家,成了帝国主义角逐行列中的正式成员,并大踏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图: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1、图2之间的因果关系。(4分)②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4分)举两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4分)

1、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2、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3、英国和日本政治制度的比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4分)

(2)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4分)

(3)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4分)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

第一节“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对欧洲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

2、结合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障碍的相关史实,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必要性。

3、通过探究“异端”一词的内涵,理解宽容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4、认识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对欧洲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结合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障碍的相关史实,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异端”一词的内涵,理解宽容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障碍的相关史实,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必要性。

教学难点了解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对欧洲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赎罪券、宗教“异端”、“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先定论、英国国教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1、11世纪末,天主教会内部进行了改革,首先建立了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__________制度;12世纪初又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__________,12世纪末,迫使英、法、德等国的________臣服于教会的权威;同时还组织________对近东地区发动侵略战争,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提高了________的威望。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控制了大量土地,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剥削方式,实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____________。3、中世纪天主教的落后性首先表现在教会宣扬的____________的教义教规上。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堕落。首先,教会成为特殊利益群体,加紧了对人们____________的控制;其次教士生活____________,道德败坏;最后,教会____________。为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天主教对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斥之为“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迫害传播之人。

4、____________的增长和____________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威胁;教会的__________引起了社会的各界的反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宣扬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资源;______________的产生,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导致天主教所宣传的那套陈旧的思想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

一、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1、背景:

(1)起源:基督教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2)发展:

①公元392年,成为帝国国教。

②教会实行教区制,其中罗马教区享有崇高声誉,后来其主教获得“”称号。

③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

④756年,国王的增地奠定了的基础。

(3)分裂:1054年,东西部基督教决裂。西部的基督教称天主教。

⒉确立: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

(1)制造邪说:

①提出“”,声称王权来自教会。

②提出“”,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教皇。

(2)整顿教会:

①11世纪末建立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制度;

②12世纪初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权。

(3)12世纪末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拨离间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

(4)组织十字军东征,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

3、表现:

(1)经济方面:

①天主教会控制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采取封建剥削方式,教会实际上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教会还向教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上:是教会组织的最高统治者。

二、天主教会的落后、堕落与野蛮

1、落后:

(1)思想方面:天主教的思想基础是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是。

(2)天主教的主要教义包括:一神说和创世说,原罪说,末日审判说,。

2、堕落:

(1)教会成为特殊利益群体,加紧控制人们;

(2)生活腐化,败坏;

(3)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3、野蛮:

(1)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

(2)表现:

①排斥一切不符合的思想,称为“”。

②设对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对传播“异端”的人进行野蛮残暴的迫害。

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必然性?

三、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

1、原因:

(1)在西北欧和意大利出现并发展;

(2)新兴资产阶级推动了的形成和的觉醒。

(3)新兴资产阶级要求重新认识人的价值,建立新的。

2、表现:

(1)政治上:随着意识的增长和专制的兴起,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力受到挑战。

(2)经济上:教会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

(3)思想上: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教受到思想的冲击,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更猛烈的冲击天主教会的传统思想。新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导致天主教所宣传的那套陈旧的思想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中世纪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宗教“异端”形式的原因。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一位西班牙官员

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请回答:天主教是怎样维护统治和维护奢侈生活的?答案:2、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处于怎样的地位?答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

第二节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

1、认识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

2、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理解卡尔文“先定论”宗教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卡尔文日内瓦教会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4、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卡尔文“先定论”宗教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卡尔文日内瓦教会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教学难点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生于德国,政治上_______________,15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现_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的要求,德国成为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1517年教皇特使到德国兜售________,马丁·路德公布《__________》,反对这一事件,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马丁·路德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而是崇拜____________;马丁·路德进一步提出“_________”的思想;之后又提出要建立一个______的教会;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教会。1555年德皇被迫签订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内瓦宗教改革的领袖是_______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__,主张建立_________。这一教派在___________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4、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__,宣布_________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教规____________。从此,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5、宗教改革是________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有助于人们的___________。新教为早期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思想武器;宗教改革还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改革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______________;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________手中,促进了欧洲___________的发展。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⒈“奶牛”的愤怒---德国宗教改革

1)原因:

(1)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3)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出卖赎罪券。

(4)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革新新教。

2)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要内容:

①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把《圣经》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提出“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简化教会仪式。

③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4)结果: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影响: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的烈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他悠然回答说:“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材料二赎罪券贩子的赦罪辞:“首先赦免受教士责难的人,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次赦免犯罪、犯规或过分无节制的人,不论他的过错多大。……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我都可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材料三“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他只能凭自己的权力或教会法加于人们的惩罚。”

“他们……说什么当钱柜中的银币丁当作响,炼狱中的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显然,当钱币在钱柜中丁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九十五条论纲”请回答:⑴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的区别。⑵说明《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⑶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⒉日内瓦的“教皇”------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内容:①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③主张简化教会仪式,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

3)结果:①1541年,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

②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卡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

 ③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

⒊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

1)背景:

(1)15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依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强化王权,到亨利八世时,王权已凌驾于议会之上;

(2)但英国教会仍然从属于罗马教廷。

2)内容:

①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②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称“安立甘教”或英国国教。

③以英语为做礼拜时的语言,保持天主教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

3)结果:由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不彻底,随即出现更激进的清教运动,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⒋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①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较早。

②卡尔文教流行。

③西班牙对尼德兰实行专制统治。

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的性质。

3)过程:

1566年,尼德兰人民起义,冲进教堂,捣毁圣像,强迫当局限制天主教活动,允许新教徒信仰自由。

4)结果:北部独立为荷兰共和国,南部仍处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

⒌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

1)背景:天主教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内容:

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③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破坏宗教改革。

3)影响:暂时摆脱了困境。

三、改革冲击波-----宗教改革的影响

1、性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影响:

①否定了天主教权威,建立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民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成长。

③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消极影响:带来宗教的局限性,如宗教迫害、宗教纷争不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卡尔文材料二财富本身决不象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卡尔文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卡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尔文是怎样批判“财富”的?由此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从上述材料看,卡尔文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高二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专题复习教案


高二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专题复习教案
中国近现代经济复习专题
近代中国(1840—1949)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该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开始形成和发展时期,该时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一、近代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概况
1、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存在的各种经济成分(1840—1919):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在整个中国近代史阶段,封建自然经济虽然不断瓦解,但始终占主导地位,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等封建反动势力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②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最早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由此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③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由此出现洋务经济。
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民族工业即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兴起,但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发展举步维艰。
2、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式。
①官僚资本主义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帝国主义而存在的落后经济,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发动派的统治基础。
官僚资本主义的消长概况:
A、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开始形成于1927年,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B、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依靠国家政权,推行战时体制,大肆搜刮,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C、解放战争时期,战争消耗了大量官僚资本,使官僚资本主义濒临崩溃。
D、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官僚资本由此消亡。
②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型的经济它从1927年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建立时开始出现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而退出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以及1949~1956年过渡时期的经济)。
二、外国资本主义在华消长概况:
(一)鸦片战争后(开始阶段)
1、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它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劳动人民。
2.影响:外商企业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最早的近代企业,其主观目的是侵略,但客观上为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技术与机器,造就了中国最早期的产业工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甲午中日战争后(迅猛发展阶段)
1.(1)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被迫在《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从而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取得合法地位。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大规模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方式包括: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大规模投资设厂),外国资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强。
2.影响:(1)中国的矿藏资源遭到掠夺,重工业无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新中国成立后(消亡阶段):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资经济重新出现,为中国现代化带来先进技术和资金。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概况
(一)曲折发展的进程与归宿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兴起的原因:(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外国资本主义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
2.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A、初步发展的原因:(1)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潮时期,实业家投资实业。
B、影响: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打下经济基础、此后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掀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3.20世纪初:进一步发展、并达到顶峰(短暂春天)。
进一步发展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2)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4)实业救国思想和利润的驱使。
4.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获得显著发展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5.1937-1945年抗战时期状况:日益萎缩
原因:①沦陷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区域),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国统区(国民党统治区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6.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①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②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③寻求美国的援助,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④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7.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
(1)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政策:允许并鼓励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措施: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打击投机倒把。
(3)实质: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纳入国家计划经济,改变经营权
(4)根据: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5)意义:促进了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8.1953~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政策:
通过“赎买”政策,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方式: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统购包销”等低级形式到“公私合营”高级形式)
(二)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解认识
1.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既具有革命性也具有软弱性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表现:地域分布不合理,集中在东南沿海;缺乏资金;部门分布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工业集中在轻工业的原因:A、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技术落后;B、帝国主义占有了大量矿山原料)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1)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从实践结果看:《资政新篇》的无法实施;“百日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诸东流。
从理论上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实践和理论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2)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3.如何认识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采取的不同政策。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采取了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了赎买政策,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是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对人民巧取豪夺而得来的,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政权后没收了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也带有剥削性,但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党的领导,愿意接受改造。所以,中国共产党采取赎买的政策实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
4、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①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竟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④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薄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四、建国后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原因:
一、1949—1952年:
1、建国时期经济状况:工农业产值下降、通货膨胀、物价暴涨、交通堵塞,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原因:长期战争破坏、帝国主义和四大家族的掠夺。
2、原因、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严厉打击投机倒把,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3、到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物价稳定、工农业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好基础。
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与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对比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历程,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中国近代化才能成功。
(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二、1953—1957年:
1、发展概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2、原因、措施:1953年颁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并执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八大”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方针。
3、成效: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1959—1960年:
1、发展概况:三年经济困难
2、原因:(1)“左”倾错误(表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2)苏联背信弃义(3)自然灾祸严重
3、措施: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
4、成效: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四、1966—1978:
1、概况:文革错误波及到国民经济领域,使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2、原因:文革错误波及到国民经济领域,使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
3、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原因: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积极解放干部
4、1975年国民经济发展原因:邓小平全面整顿,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纠正文革错误、人民群众和干部抵制“左”倾错误
五、1978年至今:
1、发展概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重大成就
2、原因、措施:
(1)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原因、背景:A、人民公社体制弊端B、农业是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C、全国还有一亿多农民的温饱没有得到解决
②措施:
A、经营方式转变: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管理方式改变: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C、流通方式改变:从统购包销到允许农产品自由流通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多种经营——作用: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③成效: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是农业真正开始了历史性变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向着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为农民致富、实现现代化开辟出一条新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背景、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政府管得过死,使企业缺乏活力,平均主义严重
②措施:
A、管理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到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B、所有制改革: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C、分配制度改革: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③成效:调动了各方面积极因素、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告诉发展。
(4)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为经济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以及广阔的海外市场,使中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5)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
五、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1)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决策。
(2)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建国后我国工业结构(经济体制)经历三次重大转变和调整
1、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政治斗争、革命斗争的影响;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行政干预,指令性生产,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唯一经济基础。
(3)结果、影响: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起了积极作用。但其严重的弊端在工农业等方面表现越来越明显,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2.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阻碍生产力发展;党中央及时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的经验。
(2)核心内容:工业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农业方面实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结果、影响: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3.进入90年代,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原因:党中央认识国情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七、建国后,党的三条基本路线或总路线
1、1953年过度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作用:引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指明的方向。
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作用: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阶段的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作用:为促进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八、建国后三次所有制(经济结构)调整
1、从1949年-1952年底: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
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从1956年-1978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公有经济占统治地位;
作用: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1978年以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作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九、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经验:党勇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犯了错误,就严肃对待,勇于正视,努力纠正,体现党对国家、人民的忠诚态度和负责的精神。
教训:①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基础。
②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⑤一定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⑥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 商鞅变法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 商鞅变法

第一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变法风潮兴起的根本原因。商鞅变法的性质问题;

教学难点从秦国改革前的有利条件看变法的成功。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候争霸,虽然泰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泰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当时泰国面临哪些机遇能够最终完成统一?

一、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变革时代

1、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

2、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3、大变革:

⑴社会经济的变化:随着使用和推广,井田制破坏,奴隶逃亡垦荒,逐步得到认可

⑵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

②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变法,之后楚国变法。

⑶思想意识形态变化:

①表现: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局面。

A.荀子:“”,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B.墨家:“”、“”、“”,反映平民阶层利益。

C.法家:“”,主张除外,都要受法律约束。

②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和。

二、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

(一)历史背景:

1、大动荡大变革是变法的有利外部条件

⑴诸侯争霸的推动:各国面临的重建。

⑵变法风潮席卷各国:首先国李悝变法,之后国吴起变法。

⑶百家争鸣的推动:第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当时的社会变革。

2、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是变法内部动因

⑴必要性:时代的要求;秦国摆脱落后,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

⑵可能性:秦国国君立志改变落后状况,推行社会改革。

①秦献公:废除的恶习;由雍迁都;允许活动。

②秦孝公:发布,吸引。

3、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

⑴游说:商鞅以之术游说,劝说他“,”,变法要坚决果断。

⑵辩论:与反对派辩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出“,”。得到秦孝公赏识。

⑶立信:,取信于民;并打击破坏新法的人。

4、变法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力量壮大。

(二)变法的中心、目的和性质:

1、人物:,商鞅(官职)2、中心:“”和“”。

4、性质: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3、目的:实现。

(三)变法的内容:强国之术

第一阶段:公元前年

措施

内容

作用

成效

实行什伍

连坐制度

五家为一伍,

十家为一什。

:一家犯法

余家告发,否则同罪。

加强管理,

有效行使

政府权力

新法推行

几年后,

逐渐成效,

秦国对外

战争不断

胜利。

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

①收粮多织布帛多

免除。

②凡从事工商业或

懒惰而至穷的,要受到惩罚。

③以优惠政策吸引

百姓来秦垦荒。

稳定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实力

奖励军功

按军功赏赐

①按功受爵,制定级爵,

即“”

②没有军功

③不再受爵。

对聚众乡里私斗

的人。

提高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第二阶段:公元前年

措施

内容

作用

废井田

开阡陌

废井田制度,

实行制度。

承认权

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提高生产积极性。

废分封

行县制

①县为地方行政单位,

县辖若干乡镇。

②县设(县令),

(副县令),(军事)

③在新兼并地区设,

负责郡政。

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统一度量衡

流传至今的“”。

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

塞私门之请”

移风易俗

①禁止私下,

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②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家

③有20男则分户的“”令

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刺激小农生产的积极性。

燔诗书,明法令

禁止,想要做官

就得,

加强专制统治。

课堂演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商君书·更法》

请回答:

根据材料说明商君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

(四)变法的评价

1、历史作用:

⑴政治上:

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的转变,使统治集团发生重大变化,

成为秦统治支柱,逐步建立起政治体制,形成的风气。

⑵军事上:

从“”到“”,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⑶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秦国实力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

⑷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对秦国以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历史局限性:

⑴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剥削压迫:如:刑法严酷。连坐法。

⑵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⑶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⑷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五)商鞅变法的结果和成功原因:

1、结果:“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2、成功原因:

⑴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历史趋势,合乎秦国的国情,这是成功根本原因。

⑵秦孝公大力支持: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得以坚决实行,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⑶商鞅的政治才干:敢于同反对派进行斗争,赏罚分明,取信于民。

⑷变法深得人心:变法施行十年,百姓有较长时间适应及接受。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特点: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

(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二 商鞅变法

第二节秦国的崛起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评价商鞅变法;

教学难点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贵族保守势力是怎样抵制和破坏变法的?而商鞅是怎样针锋相对进行斗争的?

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

1、世卿世禄制度走向消亡

⑴含义:是与宗法制和联系在一起的,按照等级世代沿袭高官,享受厚禄和特权。

⑵亡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力增强,要求废除世袭制,按照选任官吏

2、赐爵制的实行和作用

⑴实行:①战国时:和官制联系在一起,官爵基本一致,享有该官爵所对应经济和政治权益。

②商鞅变法时:

A.实行,制度级爵(也称“”)。

B.没有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贵族身份。

C.不得铺张,只有军功者才能享受荣华富贵。

⑵作用:

①统治集团发生重大变化,在君主之下,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

②废除了制,打破了制,创造了鼓励军民立功的灵活用人机制,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

1、变法前的秦国:“夷狄遇之”

公元前年被封为诸侯。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被各国“”,不能参加。

2、变法后的秦国:“虎狼之国”

⑴原因:商鞅变法后秦国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

⑵结果:使东方六国对秦国感到威胁,采取“”运动,但秦国统一的趋势已无法阻挡。

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1、商鞅的悲惨结局

⑴原因:

①变法侵犯贵族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②商鞅采用手段打击压制旧贵族,进一步加剧了与保守势力的矛盾。

⑵结果:

前338年死,(驷)继位,保守势力污蔑其“”,在封地()他及全家被害

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miao)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启示?

2、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

⑴在此后100年间基本建立起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形成的风气

⑵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由兼并战争演变为的战争。

3、商鞅变法的启示:

⑴大凡改革都会遇到阻力。⑵改革有时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⑶改革家的变革精神值得后人钦佩。⑷执政者的态度影响到改革的成效。

★☆商鞅变法前后的秦国

变法前

变法后

经济上

井田制为基础。

封建土地私有制,

统一度量衡。

政治上

分封制、世卿世禄制,

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

县制,军功爵制、军功地主

占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

军事上

秦兵不敢东向。

全国皆军、惟军为荣,

虎狼之国。

外交上

“夷狄遇之”不能

参加中原盟会。

第一强国,傲视群雄,

六国合纵联合抗秦。

文化上

百家学说。

以法为教,

法家思想统治地位。

生活上

陈规陋习。

移风易俗,分异令。

性质

落后的奴隶社会。

新兴的封建社会。

结合所学知识,对商鞅及其变法做一客观的评价。

商鞅变法的启示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谮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引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回答:

①材料一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影响?

②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③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④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阶级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