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教案

高中辛亥革命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17课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凯末尔和“凯末尔主义”。

理解奥斯曼帝国瓦解的原因。

理解凯末尔改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和归纳,帮助学生初步掌握20世纪前半期亚非民族运动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讨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民族独立”的实质,理解后发国家在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共性和多元化。

二、重难点

1、重点:奥斯曼帝国的瓦解的原因

2、难点:凯末尔革命和改革的普遍性借鉴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阅读第五单元“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序言,回答问题:

1、何谓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

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2、何谓半殖民地?何谓半封建?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3、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

4、序言概述了哪些内容?

(1)、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背景:一战后,国际新格局的形成。这个新格局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20世纪初对世界进行了重新瓜分,许多落后的弱国深陷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泥潭。

(2)、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两种斗争模式:一条是武装斗争的道路,采用暴力手段;一条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和平的手段。

四、小结

讨论问题:凯末尔主义对其它争取民族独立、实现现代化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尤其是宗教色彩比较浓厚的国家有没有它的普遍性借鉴意义?

答案:凯末尔改革是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一个成功典范。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凯末尔的宗教“世俗化”走向,这一举措是否可以为其它伊斯兰文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五、作业

1、练习与测评P85

2、探索与争鸣P85

3、预习第18课: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P86--89

相关知识

高二历史选修4“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高二历史选修4“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简史:土耳其发源地是中国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史称突厥。7世纪东、西突厥被唐所灭。8世纪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他们所定居的小亚西亚和巴尔干半岛先后成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中心,被成为文明的摇篮。13世纪建立政教合一的奥斯曼帝国,1鼎盛期版图扩及欧亚非三洲。20世纪初沦为英、法、德等国的半殖民地。1919年凯末

尔发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1923年10月29日成立共和国,凯末尔当选总统。

国徽:图案为一弯新月和一颗五角星,寓意与国旗相同。有时将月和星置于一个红色椭圆形中,其上方写着“土耳其共和国”。

国旗:红色象征鲜血和胜利;新月和星象征驱走黑暗、迎来光明,也象征幸福和吉祥,还标志土耳其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新月抱星象征进步,表示全体土耳其人民的团结与独立。

国歌:《独立进行曲》

首都:安卡拉(Ankara)

独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国日:10月29日(1923年)

由国父凯末尔于1923年10月29日成立,并订此日为国庆节,土耳其为世界上唯一全国99%信仰伊斯兰教,却实行内阁制、政教分离的国家,是亚洲第三大民主共和国。

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

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

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

1914年,土耳其参与了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与协

约国签订城下之盟《摩德洛斯停战协定》。

1920年协约国又把《色佛尔和约》强加给土耳其,对奥斯曼帝国加以分割,除首都外土耳

其仅保留小亚细亚中部一块不大的领土。

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1881-1938)的领导下,发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

于1923年10月29日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统治。

一、政治组织时期

1、凯末尔的出生和学生时代

①出生:1881年,出生在巴尔干半岛萨罗尼加(今希腊境内),生活在奥斯曼帝国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②父亲早逝,但他学业成绩突出;后毕业于伊斯坦布尔的军事学院。

——认清社会现状,萌发了民族意识和变革图强的思想.

3.在大马士革服役期间,组建”祖国与自由协会”,投入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中.

(二)军界崭露头角(指挥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1、背景:

一战爆发时,土耳其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作战。

2、经过:

凯末尔率领第19师,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击退英军进攻,为奥斯曼帝国赢得了唯一的胜利。

3、评价:

充分显示凯末尔的军事才能(崭露头角);

凯末尔被誉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

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革命

1、背景:

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被迫签订屈辱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20年《色佛尔条约》使土耳其只能保留原帝国领土的五分之一,也使土耳其丧失独立,沦为半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掀起了民解运动高潮,凯末尔为土耳其争取民族独立作出了哪些努力?

2、经过:成立组织、通过公约、召开议会、指挥作战、签定和约、建立国家。

①1919年议会通过《国民公约》,此公约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

②召开大国民议会,组织国民议会政府.亲自指挥战斗,击败外国入侵,取得了伊涅纽村战役和萨卡里亚河战役的胜利,成为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③1923年废除《色佛尔条约》,签订和平条约《洛桑和约》收回土耳其海峡的领土主权。

④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

1923年10月,首都设在安卡拉,凯末尔当选首任总统。

3.意义:

①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②鼓舞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探究思考:

凯末尔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他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之路?

三、领导土耳其(现代化)改革

1、改革原因:

凯末尔认识到,要巩固独立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振兴国家。

2、选择道路:

走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

3、改革内容:

1)政治改革:

①措施:

废除素丹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废除哈里发制度,国家政权世俗化;政教和军政分离.

②意义:

A.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B.保障资产阶级政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

2)经济改革:

①措施:a国有化政策b保护私有财产c废除农村的封建义务

②意义:为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文化教育改革:

①措施:

A.教育改革:关闭教会学校,推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

B.文字改革: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②意义:提高了国民文化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以后融入西方社会准备了条件。

4)社会生活改革:

①措施:

A.禁止一夫多妻制;

B.女子除去面纱,提倡男女同校,给妇女以选举权。

②意义:

废除了旧的习俗,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思考:凯末尔的改革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又有何局限性?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5.特点:世俗化、西化、全面彻底、影响深远。

6.评价:

①积极:促使土耳其走上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30年代,土耳其成为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它代表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使国民素质得到发展。

②消极: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限性。

五、评价凯末尔

1、功:

①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③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2、过:

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资产阶级局限性。

3、总:

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

第四单元第3课凯末尔学案


第四单元第3课凯末尔

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重点:凯末尔改革措施及评价。难点:凯末尔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

一、独立之路

1、青少年时代的凯末尔:

1881年出生于萨洛尼卡→12岁考入军校→24岁陆军大学毕业→放逐派遣至。

2、军事上崭露头角:指挥战役获胜,被誉为“伊斯坦布尔”。

3、民族革命:

①背景:协约国妄图肢解土耳其,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经过: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领导击败希腊武装入侵→签订《》。

4、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

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首都设在,当选首任总统,兼主席和总司令,国家从此诞生。

二、凯末尔改革

1、改革原因:凯末尔认识到,要巩固独立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振兴国家。

2、选择道路:走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

3、改革内容:

(1)政治:废除(封建君主)和(宗教领袖),实现政教分离,改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2)社会文化:颁布改革和其他象征物的法令,自己作为形象大使。

(3)文字:废止,用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4)教育:宗教与学校教育分离,全国的教育机构隶属。

(5)法律:采用西方法律,废止伊斯兰教法,废除多妻制和行为,建立的结婚和离婚制度。

(6)经济:以为师,经济领域推行国家主义

4、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5、改革特点:世俗化、西化、全面彻底、影响深远。

6、改革评价:

①积极:促使土耳其走上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30年代,土耳其成为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它代表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使国民素质得到发展。

②消极: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限性。

评价凯末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国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4)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第四单元第3课凯末尔

1、功:

①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③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2、过:

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资产阶级局限性。

3、总:

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

(1)法国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2)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3)独立、富强(或民主)。(4)增强军队战斗力,凝聚民族力量,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

《春末闲谈》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春末闲谈》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春末闲谈》教案

[教学设计]-----“闲谈”正说

[意图]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师的职责是动态地“导”,而不是被动地“教”。本文是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典范之作,正如季羡林指出的那样,“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优秀的散文家,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漫谈散文》)与鲁迅那些实有所指激烈抨击的杂文相比,《春末闲谈》寓意深广,态度也更为洒脱从容。引导学生从“读懂鲁迅”的角度,发挥教师激发、点拨、引领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辩能力,自发地分析、归纳,去透视鲁迅“闲谈”之中“正说”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

[切入点]“闲谈”是鲁迅借以传递深邃思考的载体。既有“闲谈”,必有“正说”。一九二五年春末,鲁迅在北京的这一番“闲谈”,要表达什么思想,这正是探究“正说”的目的。在探究“正说”内涵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再创作的审美享受。可设计三个切入点:

1、鲁迅在一九二五年春末,“闲谈”范畴涉及哪些话题?(引导深入探究本文的素材内容和结构特点)

2、昆德拉说:“对存在进行深思”。鲁迅时在北京,正值北洋军阀实行恐怖政策统治时期,鲁迅为何在此时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读?文中每一处“闲谈”,与当时现实社会有何联系?(引导联系时代背景材料和鲁迅其他作品展开议论)

3、用自己的话概况鲁迅“闲谈”的实质,为“正说”命名。(引导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鲁迅讽刺幽默艺术的魅力)

[操作]1、鲁迅“春末闲谈”范畴涉及的话题

[提示]《春末闲谈》写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北京春末,正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白色恐怖政策,所谓“特殊知识阶级”,鼓吹“特别国情”之时,鲁迅此时“闲谈”,从何处“开口”?

[讨论]文章开篇记叙故乡细腰蜂捕捉青蛙的“闲趣”,在“闲谈”中有何作用?

[点拨]鲁迅善于将深刻的思想借用具体平凡的事物和生动的形象加以表达,看似信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闲谈絮语之笔,实质是触发思考的导线。“细腰蜂神奇的毒针”,既是对蜾蠃这种寄生蜂独特功能的描述,也是对下文揭露旧时统治阶级精神麻痹术的形象比喻。

[讨论]文中所谓“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这里“黄金世界的理想”指什么?

[点拨和发散]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封建礼教和迷惑人民的精神控制术。课文中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语,可引导学生例举发散。

[板书](闲谈)细腰蜂à神奇的毒针à黄金世界的理想

[讨论]“闲谈”的范围近而扩大到历史和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娓娓谈开,最后提升到“特殊知识阶级”的国民的“精神文明”的高度。

[点拨]鲁迅笔力犀利,入木三分,属于让读者“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铁笔。用郁达夫的话说:“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这里所谓的“精神文明”,正是“闲谈”要害!

[板书]黄金世界的理想à精神文明

2、鲁迅为何此时此刻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谈?为何不去大声疾呼?

[讨论]上述问题可分组讨论,畅所欲言。

[点拨]联系一九二五年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课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武器。

3、用自己的话,概况鲁迅利用“闲谈”的形式,要真切表达的“正说”的含义。

[讨论和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去探究作品的思想内涵,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况,陈述理由。

[示例]1“细腰蜂的神奇毒针”à封建统治阶级迷惑民众的精神控制术终难奏效!百姓不是“小青虫”!

2“中国妇女的境遇是极其平等的”à看看《祝福》祥林嫂的下场就明白了!

3思想是禁止不了的!

4“造物主可恨”à倒行逆施者,枉费心机。

5“刑天不死”à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6“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à封建礼教及其卫道者及其形形色色的精神麻痹术,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

[板书]精神文明——精神麻痹术——历史唾弃(正说)

[明确]紧紧扣住文章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和鲁迅对社会黑暗面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完成上述课堂思维训练。

春末闲谈

[课文解读]1、笔墨趣味在“闲话”

文章开篇交代了一个特定的时空,“正是北京(一九二五年)春末”。作者由故乡盛夏细腰蜂捕

捉青虫的“闲趣”铺开,闲谈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联想到“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尽力施行的“各种麻痹术”,再联系现实中“治人者”的“治之之道”,对旧时统治者精神控制术的手段及其失败,于闲话漫笔之中,作了辛辣的讽刺。“闲话”是作者借以表达思想的载体,直面“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鲁迅不作“寸鉄杀人,一刀见血”的激烈的抨击,而是“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任心闲谈”,首先是作家主观心态的闲适与从容。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这也正是文章的意趣所在。

全文8个自然节可分三段:

一、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①②③)

二、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④⑤⑥)

三、治人者“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因此,“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⑦⑧)

2、思想是无法禁止的

鲁迅的文笔一向以辛辣尖锐著称,他曾说过他至死对一切黑暗势力“一个都不饶恕”。本文虽冠名以“闲话”,其实在洒脱从容的娓娓而谈之中,处处使人感到鲁迅思想的深邃和对治人者“精神文明”的控诉和鞭挞。正如作者在七天之后所写的《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春末闲谈》一文中所列举的“遗老的圣经贤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还有“特殊知识阶级”的“特别发见”,其实就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繁琐的条款。鲁迅由细腰蜂的毒针闲谈开去,抽茧剥笋,揭露旧时统治者所谓的“精神文明”,不过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各种麻痹术”,其结局必然是“覆宗绝祀”的。鲁迅的讽刺才能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鲁迅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旧时统治阶级迷惑人民的“各种麻痹术”和“不准集会,不准开会”等禁锢镇压百姓的权术,“实在比细腰蜂所做的要难得多”,是“不能十分奏效的”。

历代统治阶级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陶潜退隐田园尚有“金刚怒目”似的诗歌抒发心志,不甘忍受统治阶级精神奴役和政治压迫的百姓,即使“无头也会仍有猛志”,可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历史的必然!

3、不作“人肉宴席上”的“醉虾”

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如何认识鲁迅,如何理解鲁迅杂文的战斗力和“匕首投枪”似的艺术风格,如何引导高中学生通过阅读鲁迅磨砺透视现实的眼光,丰富人生的见识,滋润平和沉稳的心态,防止孳生偏激浮躁的情绪,是教学的难点。

读鲁迅,收获一份沉静,还是引发一腔激愤,属于截然不同的审美境界。

鲁迅在一九二七年九月《答有恒先生》一文中,沉痛地自责“中国的筵席上有一种‘醉虾’,虾越鲜活,吃的人便越高兴,越畅快。我就是做这醉虾的帮手……”。认真理解鲁迅的这些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层次,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可以提供新的视角。

磁场章末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磁场以及磁场的描述,并会利用安培定则处理相关问题。

2.进一步掌握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断的方法,

3.能综合f=qvB及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以及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

重点和难点:

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以及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利用力学知识、规律、方法

理带电

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及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是这一章的难点。

自主学习:

一、磁场及其描述

㈠磁场

1、产生:和的周围存在磁场。

2、基本性质。

3、磁现象的电本质--------分子环形电流假说

4、地磁场的特点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3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