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椭圆的定义

高中椭圆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9

椭圆的定义。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椭圆的定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椭圆的定义(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探索科学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椭圆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教学过程:

情景设置:

教师:我们这节课讲的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哪位同学能说出几个椭圆在实际生活及自然界的例子?

教师: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而且要学会用我们的知识去分析和研究我们观察到的东西。

探索研究:

教师:椭圆在生活中这么普遍,那么哪位同学会画椭圆吗?(找学生回答)

教师演示椭圆的画法。

教师:哪位同学能用数学语言定义一下椭圆(找学生回答)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①平面内②两个定点③常数大于两定点间距离

教师:我们现在知道什么是椭圆了,可是我们数学要研究一个曲线这还远远不够吧?首先要求出这个曲线的方程,然后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教师:那么椭圆的方程怎么求呢?求曲线方程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a2
x2
b2
y2
+
=1(a>b>0)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由教师主笔完成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推导完成后,继续引导学生探索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是:

y2
a2
+
x2
b2
=1(a>b>0)

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是:

教师:在椭圆的标准方程形式上有何特点?方程中有几个参数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三个参数,两个关系”

“三个参数,a、b、c

两个关系,等量关系:a2-c2=b2

不等关系:a>b>0,a>c>0.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以下练习

16
x2
-9
y2
+
=1
3、
5
x2
3
y2
+
=2
1、
练习一、以下哪几个方程表示的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16
x2
16
y2
+
=1
4、

2、2x2+4y2=1

练习二

如果方程x2+ky2=2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

教师和同学一块儿完成解答。

教师引导,由学生自己总结一节课收获

教师小结:⑴注意观察生活,多思考,多分析,多研究

⑵知识①椭圆的画法

②椭圆的标准过程推导

③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探索性问题:当参数a、c变化时,将会对椭圆有什么样的影响?参数b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相关阅读

椭圆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


椭圆第一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
椭圆第一定义是圆锥曲线部分的重要概念,在解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将椭圆的第一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作以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利用椭圆第一定义求轨迹方程
例1已知中,C(-1,0),B(1,0),,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分析:用正弦定理将化为,由椭圆的第一定义知顶点A的轨迹是以C、B为焦点,长轴长为6的椭圆.
解析:由正弦定理及得,∴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知顶点A的轨迹是以C、B为焦点,长轴长为6的椭圆
∴,,∴=8
∴顶点A的轨迹方程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第一定义、正弦定理及椭圆的标准方程,利用定义求轨迹是求轨迹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利用椭圆第一定义解决焦点三角形问题
例2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是正三角形,求椭圆的离心率.
分析:本题关键在于寻找、间关系,结合图形,容易找到此关系.
解析:由△是正三角形,得是为的直角三角形,设=,则,则=,由椭圆第一定义知,=,又====.
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第一定义与椭圆性质,对焦点三角形问题,常用到第一定义.
例3已知椭圆()的焦点分别为,,P是椭圆上一点,=,
(1)求的最大值;(2)求的面积.
分析:涉及到焦点三角形问题时,根据题意,配凑出形式,再利用椭圆的第一定义,解决有关问题.
解析:(1)∵在椭圆上,∴=
在中,=,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又∵余弦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当=时,=;
(2)在中,由余弦定理知,==,
∴==
∴===.
点评:解决椭圆上一点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椭圆的第一定义,关键是配凑出的形式.
三、利用第一定义计算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问题
例4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弦AB=4,求的周长.
分析:本题涉及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问题,利用椭圆第一定义求解.
解析:因为,在椭圆上,所以=10,=10,
∴+=10,而,
∴,即的周长为20.
点评:凡涉及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问题,注意利用椭圆第一定义求解.
在解决椭圆问题要有应用椭圆第一定义的意识,见到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应想到其轨迹是椭圆,见到椭圆上一点应想到该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只有这样才能熟练运用椭圆第一定义解题.

§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1


§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轨迹方程。对于怎样列方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来进行教学。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焦点、焦点位置、焦距与方程关系;
②了解建立坐标系的选择原则。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图探究椭圆上的点应满足的条件;
②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突破带“两个根号的方程”的化简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识技能目标①②
【教学难点】:
知识技能目标②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1、动点轨迹的一般求法?
通过回忆性质的提问,明示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与原来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后面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作好准备。
二、引入
1、椭圆是常见的图形,如:汽车油罐的横截面,立体几何中圆的直观图,天体中,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等等(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行星的运动轨迹)

2、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的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一个圆。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铅笔,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1、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学习椭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计算机形成生动的直观,使学生印象加深,以便更好地掌握椭圆的形状
2、利用书本探究,使学生明确椭圆上的点满足的条件。
三、新课
过程
1、投影: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一般用2c表示)
常数一般用2表示。(讲解定义时要注意条件:)(思考:若没有该条件所表示的图形会是怎样的?)
2、提问:如何求轨迹的方程?(引导学生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板书: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略)
3、投影:椭圆的标准方程:
形式一:()
说明:此方程表示的椭圆焦点在x轴上,焦点是F1(-c,0)、F2(c,0),其中c2=a2-b2.
形式二:()
说明:此方程表示的椭圆焦点在y轴上,焦点是F1(0,-c),F2(0,c),其中c2=a2-b2.

4、例题
例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椭圆经过点,求它的标准方程。
例2: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是8,写出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是10的点的轨迹方程。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所求轨迹为椭圆;则只要求出、、即可)
5、巩固练习
P361、2、31、明确椭圆的定义。抓住几个不变:两个定点;一个常数。

2、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明确:
1)结合已画出的图形探索怎样建立坐标系;2)在推导过程中,思考“怎样消去方程中的根式”这一关键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3)其中焦点为F1(,0)、F2(c,0),;4)如果焦点在轴上,焦点为F1(0,)、F2(0,c),只要将方程中,互换就可得到它的方程)
3、讨论如何从标准方程中求出、、的值来。

四、小结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椭圆,椭圆是怎样的点的轨迹?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怎样的?
3、椭圆标准方程中a、b、c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能通过它们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吗?
五、作业P421、2、
六、补充训练1、焦点坐标为(0,-4)、(0,4),a=5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D)
A.B.C.D.
2、与椭圆共焦点,且过点(3,-2)的
椭圆方程是(D)
A.B.
C.D.
3、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则k的取值范围是(C)
A、-16<k<25B、-16<k<
C、<k<25D、k>
4、若方程表示的曲线是椭圆,则
k的取值范围是(C)
A.(3,5)B.(3,4)∪(4,5)
C.(-∞,3)D.(5,+∞)
5、、设,若方程x2sin+y2cos=1,表示焦
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的取值范围是(C)
A.(0,)B.(0,C.(,)D.,
6、若C、D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上
的两点,CD过点F1,则△F2CD的长为(A)
A.20B.16C.12D.10

§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1.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轨迹方程、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概念。本节课将主要通过例题、练习明确求轨迹方程的步骤,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焦点、焦点位置、焦距与方程关系;
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步骤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习题的评练结合,促使学生掌握求椭圆轨迹方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解求椭圆轨迹方程,使学生认识到辨证联系地看问题,学会在解题过程中抓住题目中条件与结论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识与技能①、②
【教学难点】:
知识与技能②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1、动点轨迹的一般求法?
2、请讲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3、讲出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b、c之间的关系
4、完成下面的题目(答案略)
①设a+c=10,a-c=4,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②动点M到两个定点A(0,-)、B(0,)的距离的和是,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
③与椭圆共焦点,且过点(3,-2)的椭圆方程是
④椭圆2x+3y=6的焦距是
通过回忆性质的提问,明示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与原来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后面的题目做好准备。

二、例题、
例1在圆上任取一点P,过点P做x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例2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求点M的轨迹方程。()
通过两个典型例题,使学生明确设点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步骤:(1)设动点(x,y);(2)根据题目的条件找到相等关系,并列出等式;(3)化简,得到所求方程;(4)注意不满足去掉不满足条件的点。
三、巩固练习
1、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直线AM的斜率与直线BM的斜率的商是2,点M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x=—3,(y≠0))
2、若P(-3,0)是圆x+y-6x-55=0内一定点,动圆M与已知圆相内切且过P点,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3、在面积为1的△PMN中,tanM=,tanN=-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以M,N为焦点且过P点的椭圆的方程。(+=1)
进一步巩固学生求轨迹方法的掌握。
四、小结
本节课重点是设动点求轨迹方程。要着重体会四个步骤:(1)设动点(x,y);(2)根据题目的条件找到相等关系,并列出等式;(3)化简,得到所求方程;(4)注意不满足去掉不满足条件的点。
五、作业P426、7*B1、2、3、
六、补充训练1.椭圆2x+3y=6的焦距是(A)
A.2B.2()
C2D.2()
2.已知椭圆经过点(2,1),且满足,则它的标准方程是(D)
A.B.
C或
D或
3若椭圆两焦点为F(-4,0),F(4,0),P在椭圆上,且
△PFF的最大面积是12.则椭圆方程是(C)
AB
CD
4.P为椭圆上的点,是两焦点,若,则的面积是(B)
AB
CD16
5已知是椭圆的半焦距,则的取值范围是(D)
A(1,+∞)B
CD
6.已知F1、F2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N两点,则△MNF2的周长为(B)
A.8B.16
C.25D.32

正切函数的定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正切函数的定义”,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正切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
年级高一学科数学课题正切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
授课时间撰写人
学习重点掌握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学习难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学习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正切函数概念;
(2)掌握正切线的画法;
(3)能熟练掌握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掌握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对于正切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观察:当从小于,时,
当从大于,时,。
(3)周期性:
(4)奇偶性:
(5)单调性:
2.作,的图象

二师生互动
例1.比较与的大小

例2.讨论函数的性质

例3.观察正切曲线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值的范围:tanx>0

三巩固练习
1.与函数的图象不相交的一条直线是()
2.函数的定义域是
3.函数的值域是
4.函数的奇偶性是,周期是
5.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指出它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并说明它的图象可以由正切曲线如何变换得到。

四课后反思

五课后巩固练习

1.以下函数中,不是奇函数的是()
A.y=sinx+tanxB.y=xtanx-1C.y=D.y=lg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y=cosx在第二象限是减函数B.y=tan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C.y=|cos(2x+)|的周期是D.y=sin|x|是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3.用图象求函数的定义域。

4.不通过求值,比较tan135°与tan138°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