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迅速崛起地日本学案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0

迅速崛起地日本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迅速崛起地日本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专题八三迅速崛起地日本》导学案

课程标准:①、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②、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③、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②过程与方法: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
教学难点:日本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_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以___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异常迅速;以_________为代表的日本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也迅速发展起来。
3.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行自上而下的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4.__________________(时间),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5.1889年2月11日,日本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基本上属于_______________性质的宪法,但是又带有浓厚的_________。
6.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寻求废除_______________,争取_________。
7.1910年7月,日本向11个欧美国家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通知,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_____________,实出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上的平等。
8.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了__
____________,正式吞并朝鲜;后又打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________;
1904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双方签订______________。

课堂自主研习
一、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
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表现;
(1)工业化高潮的出现;
①时间:
②行业:以__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分发展异常迅速。
③作用:
(2)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
①政策:对垄断资本采取________政策,把官营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②作用:
(3)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①垄断的特点:依靠________的扶持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垄断组织较早地产生。
②主要垄断组织:
2、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及影响;
(1)局限:
(2)影响:
3、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
(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二、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1、原因:
2、《大日本帝国宪法》;
(1)颁布:
(2)内容:见书本第110-111页。
(3)性质:
(4)特点:
(5)进步性:
(6)历史意义: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三、军事上:踏上军国主义道路。
1、废除不平等条约;
(1)条件:
(2)废除:①1909年,②1910年。
2、对外侵略扩张;
(1)吞并朝鲜;(2)中日甲午战争;(3)日俄战争;
3、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1)原因:
①外交上,废除了,取得了民族独立。
②军事上,三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胜利,树立了日本在东亚的强国地位。
(2)表现: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功,表明日本已成为区域霸权国家,成了帝国主义角逐行列中的正式成员,并大踏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课堂合作探究
1、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

2、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3、英国和日本政治制度的比较。

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
课后巩固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

(2)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3)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

精选阅读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图片解读
新中国与以美国、苏联为代表的大国间国际关系的演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说过,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正是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中美、中苏关系也经历了曲折前进的历程。
图片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的照片,图中尼克松刚下飞机就快步走向负责迎接自己的周恩来总理,并且尼克松主动伸出手与周恩来握手。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这一专题内容的主线是新中国建国初的外交——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外交——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包括主要知识点有新中国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考情分析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的外交历史,开创了新中国独立外交的新局面。建国后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外交成就,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近几年对此知识点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2008年高考曾考查过建国初的外交方针、万隆会议的影响;2009年高考曾考查过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2010年新中国的外交成为考查的重点,上海卷、天津卷、新课程卷、浙江文综卷都曾涉及这部分考点,而且考查方式从基本的史实记忆到史实的比较分析和利用史实进行推理和分析问题,各种能力考查全面,反映出该部分内容在高考考查中的重要地位,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考向预测
2011年高考有可能通过创设材料情景考查以下知识点:建国初的“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美建交等。2011年高考对此部分的考查应该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也有可能以中美、中苏关系的演变为线索,设计一道综合型主观题。
◆即时训练
1.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2.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


图1(20世纪50年代初)图2(20世纪70年代初)图3(21世纪初)
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该题是一道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考点为新中国各时期的外交活动或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重复联合国是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所以正确的排序是A。
2.D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图一的解读是正确的,符合中苏关系发展的史实。对图二的解读②符合史实,③错在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对图三的解读是正确的,故答案为D。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倒幕前的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改革力量的出现;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维新

2.思想教育目标:

①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

②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3.能力培养目标:

①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正确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变动的科学方法。

②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2.难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史部分,我们曾经讲过: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

[导入新课]统治日本将近700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讲授新课]

一、倒幕前的日本(板)

19C中期,日本还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延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幕府。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土地的1/4,将军以下有大名,全国共有260个,大名的领地叫藩,为了加强对大名的控制,规定大名须隔年到江户参观,侍奉将军一年,妻子儿女留作人质,常住江户。将军和大名有自己的家臣——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统治阶级。

占日本人口80%的是农民,幕府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德川幕府主张将农民置于不死不活的境地,“不要让他们困难,也不要让他们自由,就是对农民的慈祥”。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交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象芝麻,越榨越出油”。正是由于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阪、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幕农民开垦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总之,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而一些大名和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了反对幕府的一支力量。可见,封建的幕府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众矢之的了。

日本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战舰。19C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思考一下,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不久,西方列强也敲响了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不满。内因和外因结合,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

二、倒幕运动(板)

早在1837年,下级武士出身的大盐平八朗,在大阪发动武装起义,反对幕府的暴政,有几百人参加。尽管在一天之内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成为打倒幕府统治的一个信号。从60年代中开始,日本人民掀起了斗争的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倒幕的主要力量。

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延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喜见势不妙,立即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政策略,辞去将军的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868年初,德川庆喜潜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结兵力,待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发了。在京都附近的伏见、鸟羽一带,倒幕军与政府军展开了决战。这场战役,幕府军队全线溃败,倒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倒幕军乘胜追击,直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

三、明治维新(板)

(P161大字)明治维新是日本天皇政府自1868年开始实行的一场资阶改革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②在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际上是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还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资阶的代表武士集团的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阶专政。同时,也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强迫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戳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本的不足。

[巩固小结]

本节课主要掌握一主题三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指:产生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因素;打倒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社会构成的影响。明治维新是在日本的封建制度日趋瓦解、民族危机沉重的背景下发生的,明治维新又是地主资阶为代表的倒幕力量通过军事手段摧毁幕府统治、建立新政府而实现的。明治维新不仅使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摆脱了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的强国。

(六)板书设计

第20课明治维新

一、倒幕前的日本

二、倒幕运动伏见、鸟羽战役

三、明治维新

1.内容

2.影响

(七)作业:P163练习

亚洲的崛起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亚洲的崛起”,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亚洲的崛起

考点1亚洲革命风暴

一、起因

19世纪上半期,列强加紧侵略,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性质

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三、史实

1、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

2、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4、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5、印度民族大起义。。

后三次起义将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

四、意义

1、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2、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考点2亚洲的觉醒

一、起因

19世纪末2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二、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特点

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史实

1、朝鲜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2、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4、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3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一、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1840—1842年),清朝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中国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1856—1860年),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1894—1895年),丁汝昌等抵抗,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美等八国发动(1900),清军和义和团联合抵抗,中国战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2、兴起

①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组织东北抗日武装斗争;领导一二九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②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③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抗日反蒋;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二、日本全面侵华的暴行

1、侵占领土:占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万同胞遇害。

3、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扶植汉奸政权、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4、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实行三光政策。

三、中国坚持抗战胜利:抗日战争三阶段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

2、相持阶段(1938.10—1945.8)

3、反攻阶段(1945.8—1945.9)

四、抗战中的两个战场

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比较积极,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是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②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②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③1945年8月,毛泽东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各解放区发起反攻,迅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5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

1、概况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原因:

①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

1、概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2、原因

①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3、弱点:过分依赖外资。

三、印度经济的发展

1、政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

2、成就:

①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③在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3、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四、西亚产油国经济的发展

1、前提:1960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将石油工业收归国有。

2、特点:基本特点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反差大。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3、方式: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措施:

①提高石油价格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5、结果:

①沙、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②两伊富裕程度仍低于海湾石油富国,战争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6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建国头30年的经济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并采取具体措施发展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近六百个重工业项目,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交通运输业成就很大,农业按计划完成。

3、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大批重大工程,现实石油自给,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宝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导学案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22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⑴幕府统治

①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无。

②将军: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和许多重要。

③大名:藩的首领,有,必须听命于。

④武士: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幕府的。

⑵日本社会分为等不同的身份等级。

2、对外关系上:推行

⑴目的: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⑵表现

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驱逐外国商人和出境,只允许同、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②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

3、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

4、社会关系上:统治阶级剥削与压迫沉重,日趋尖锐。

二、黑船事件

1、原因

⑴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侵略。

⑵日本,封建落后,给西方列强以可乘之机。

2、概况

⑴1853年,美国海军要求与日本建立和进行贸易。

⑵1854年,佩里同幕府签订了《》。

3、后果:日本陷入的危机之中。

三、社会危机加剧

1、原因

⑴外因: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

⑵内因

①大量失业。

②许多地方的和贫困发起动义。

2、影响

①消极方面:加剧了日本的发展。

②推动了日本的。

2、课堂识真

一、选择题。

1、关于17世纪30年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A.吸取中国的经验教训B.并没有完全隔断同外国的联系

C.导致了日本的落后D.造成了近代挨打的悲剧

2、“黑船中件”后日本被践踏的主权有()

①领土主权②司法主权③关税自主权④内河航运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①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②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动摇了幕府统治

③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先进思想的传入使者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明治维新之前,天皇被称为“京都囚徒”,主要是因为()

A.实际的统治权掌握在将军的手中B.失去了皇室应有的生活待遇

C.遭到囚禁,失去了自由D.被起义者俘获,囚禁在京都

5、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下列符合德川幕府统治的时期对外实行锁国政策内容的是()

①完全限制对外交往②只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③驱除外国商人和传教士④日本人不得出国,国外的日本人不准回国

⑤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7、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②全国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等级

③一般武士属“士”这一阶层,属统治阶级

④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阶层属“农”这一等级

⑤工商业者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8、在《日本亲善条约》中,即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要允许美国派驻领事的地点是()

A.箱馆B.江户C.下田D.长崎

9、日本黄金大最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欧美国家大量向日本倾销工业品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西方商人充分利用了日本市场和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差额

D.西方国家的掠夺

10、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国家的结构特点是()

A.居民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B.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封建统治体制

C.幕府将军实际上掌握统治权D.大名绝对服从天皇与将军

11、下列不平等条约,在性质上同《日美亲善条约》最为相似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日《马关条约》

C.中法《黄浦条约》D.中俄《瑷珲条约》

12、1853年前的日本与1840年前的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①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②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④面临本文殖民主义的威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课后见功

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请回答:

⑴说明材料一中佩里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⑵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日本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

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拓展空间

材料一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日本历史上的这种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称为幕藩管理体制。

材料二

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第22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课前导学

一、略

二、略

三、略

2、课堂识真

选择题。

1-5BCDAB6-10CCCCB11-12AD

3、课后见功

13、⑴闭关锁国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工场主、大商人;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级武士;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摆脱外来压迫。

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在长期受幕府排斥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一方面加剧了日本的社会危机;另一方面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日本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5、拓展空间

思路引领: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幕府统治实行等级制度,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各等级的社会地位、权利的不同。解答此题要注意图与教材内容的结合,明确天皇虽高高在上,但掌握实权的是将军;武士亦属统治阶级。

答案提示: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中。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是日本社会的封建统治阶级。大名是将军分封的封臣,他们从将军那里得到的封地叫藩。大名在自己的藩内拥有军事、行政和税收的大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武士是将军和大名豢养的家臣,从将军、大名那里得到封地或禄米。被统治阶级主要是农民。介于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是封建特权商人和高利贷者,各等级界限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