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导学案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导学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22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⑴幕府统治

①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无。

②将军: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和许多重要。

③大名:藩的首领,有,必须听命于。

④武士: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幕府的。

⑵日本社会分为等不同的身份等级。

2、对外关系上:推行

⑴目的: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⑵表现

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驱逐外国商人和出境,只允许同、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②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

3、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

4、社会关系上:统治阶级剥削与压迫沉重,日趋尖锐。

二、黑船事件

1、原因

⑴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侵略。

⑵日本,封建落后,给西方列强以可乘之机。

2、概况

⑴1853年,美国海军要求与日本建立和进行贸易。

⑵1854年,佩里同幕府签订了《》。

3、后果:日本陷入的危机之中。

三、社会危机加剧

1、原因

⑴外因: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

⑵内因

①大量失业。

②许多地方的和贫困发起动义。

2、影响

①消极方面:加剧了日本的发展。

②推动了日本的。

2、课堂识真

一、选择题。

1、关于17世纪30年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A.吸取中国的经验教训B.并没有完全隔断同外国的联系

C.导致了日本的落后D.造成了近代挨打的悲剧

2、“黑船中件”后日本被践踏的主权有()

①领土主权②司法主权③关税自主权④内河航运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①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②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动摇了幕府统治

③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先进思想的传入使者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明治维新之前,天皇被称为“京都囚徒”,主要是因为()

A.实际的统治权掌握在将军的手中B.失去了皇室应有的生活待遇

C.遭到囚禁,失去了自由D.被起义者俘获,囚禁在京都

5、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下列符合德川幕府统治的时期对外实行锁国政策内容的是()

①完全限制对外交往②只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③驱除外国商人和传教士④日本人不得出国,国外的日本人不准回国

⑤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7、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②全国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等级

③一般武士属“士”这一阶层,属统治阶级

④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阶层属“农”这一等级

⑤工商业者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8、在《日本亲善条约》中,即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要允许美国派驻领事的地点是()

A.箱馆B.江户C.下田D.长崎

9、日本黄金大最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欧美国家大量向日本倾销工业品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西方商人充分利用了日本市场和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差额

D.西方国家的掠夺

10、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国家的结构特点是()

A.居民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B.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封建统治体制

C.幕府将军实际上掌握统治权D.大名绝对服从天皇与将军

11、下列不平等条约,在性质上同《日美亲善条约》最为相似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日《马关条约》

C.中法《黄浦条约》D.中俄《瑷珲条约》

12、1853年前的日本与1840年前的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①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②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④面临本文殖民主义的威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课后见功

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请回答:

⑴说明材料一中佩里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⑵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日本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

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拓展空间

材料一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日本历史上的这种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称为幕藩管理体制。

材料二

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第22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课前导学

一、略

二、略

三、略

2、课堂识真

选择题。

1-5BCDAB6-10CCCCB11-12AD

3、课后见功

13、⑴闭关锁国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工场主、大商人;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级武士;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摆脱外来压迫。

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在长期受幕府排斥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一方面加剧了日本的社会危机;另一方面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日本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5、拓展空间

思路引领: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幕府统治实行等级制度,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各等级的社会地位、权利的不同。解答此题要注意图与教材内容的结合,明确天皇虽高高在上,但掌握实权的是将军;武士亦属统治阶级。

答案提示: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中。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是日本社会的封建统治阶级。大名是将军分封的封臣,他们从将军那里得到的封地叫藩。大名在自己的藩内拥有军事、行政和税收的大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武士是将军和大名豢养的家臣,从将军、大名那里得到封地或禄米。被统治阶级主要是农民。介于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是封建特权商人和高利贷者,各等级界限森严。

精选阅读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德川幕府的统治

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

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

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分析

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

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

情境再现,问题与分析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问题探究法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德川幕府的统治

(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2)幕府统治政策。

实行幕藩等级制度。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属于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居住都有区别。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同时幕府还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实行限制工商业政策。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把幕府统治限制工商业的政策与“工、商”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分析,进而理解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

(3)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第一,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封建统治,但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第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

第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新的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随之形成。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第四,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主为解决经济拮据,变本加厉地剥削农民,大幅度提高地租,增加各种捐税,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19世纪中叶,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法规的束缚,去做教师、医生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有的甚至投身为商人家中的养子,武士的特权和利益受到挑战,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看教材“武士”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增加学生感

分析农、工、商的位次,探究出等级制中隐含着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和封建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性认识。

学生阅读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地位开始举足轻重,中下级武士穷困潦倒,从幕府统治的基础转变成反幕府统治的力量,进而全面理解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简要解释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解题关键:封建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思路引领:德川幕府实行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等级的构成。

答案提示: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为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及“贱民”为被统治阶层,“农”的人数最多,为各种杂役、劳役的主要承担者,工商业者在当时受到统治者歧视,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同时也激化社会矛盾。

黑船事件

(1)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被纳入侵略目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其实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窥视日本,首先是沙俄。1711年和1804年俄国两次要求通商,遭到拒绝。列强的多次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在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后,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日本。

(2)“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领一支由4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强行闯入日本港口。代表美国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并约定将在第二年再来日本,听取答复。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

关于《日美亲善条约》得出以下认识:①它是“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②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③条约的不平等性;④条约的影响。随后,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同日本签订了所谓的“亲善条约”,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

(3)列强侵略日本的影响。

日本被迫开埠通商,列强同时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立租界等各种特权,最终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而引起整个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这种示威实际上是实力的挑战,是东西方发展差距的结果。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日本社会状况的变化。

思路引领:从消极影响和客观上的推动作用两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①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③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④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教师可补充相关的数据来说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

开国后,西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国家和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日本,如棉织品、毛织品、船只、武器等;日本的原料又源源不断运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一方面,外国工业品倾销,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同时由于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洋货大量输入、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农民起义次数剧增,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1867年平均每年发16.6起。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1860~1867年输入总值增加了5倍多;同时,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德川幕府的统治:识记俄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
2、黑船事件:识记“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
3、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识记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4、理解幕府统治的形成和锁国政策的影响,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了国门。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2、分析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阐述了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状况,即德川幕府的统治,黑船事件和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说明由于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基础,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和侵略的加剧,日本被迫从开国,各种危机进一步加剧,为维新变革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资料,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问题研讨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幕府统治的实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社会改革,才能实现富国强兵。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法导入:
日本是一个岛国,茫茫大海,造成了日本同外国交通的不便,也保护了日本免受外国的侵略。但19世纪中叶,日本“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锁国局面,很快就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不得不打开国门。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一,展示19世纪中叶日本形势图,认识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问题二,根据前面单元所学的相关内容理解日本国门被打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由此进入新课学习。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建立:
(1)时间:17世纪初德川幕府或称江户幕府
幕府一词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又把以将军为首的政权称为幕府。
镰仓幕府(1192~1333年):12世纪前后,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12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20多年。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对中央政权的控制。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夺取实权。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由于源赖朝的幕府设在镰仓,故源赖朝创立的幕府统治又称为镰仓幕府。镰仓幕府统治日本一百多年(1192~1333年),1333年灭亡。
室町幕府(1338~1573年):天皇政权掌握实权没有几年,由于武士首领足利尊氏叛乱,天皇被迫南逃;足利在京都扶立了一个傀儡天皇,日本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的局面。足利家族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力量壮大,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新址,并在1392年合并了南北朝,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室町幕府(1338~1573年)。
德川幕府(1603~1867年):1573年,织田信长的军队灭亡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死后,其部将丰臣秀吉掌握了政权,但丰臣秀吉没有设立幕府,而是利用天皇的朝廷行使权力。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没有取得胜利,不久去世。1603年,丰臣秀吉的部将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开设幕府,开始德川幕府(也称“江户幕府”,1603~1867年)对日本260多年的统治,共经历了15代将军。
(2)政治特点:天皇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而幕府首脑将军掌握实权;形成幕藩体制。
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朝廷设在京都,但并没有实权,而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是日本神道教的主要内容。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日本武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日本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改新之后,作为封建贵族庄园的护从而出现的。后来武士不断壮大,开始介入政治。它本身分化出将军、大名、家臣、足轻、乡士等20多个等级,成为日本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
封建时代的武士,以“忠孝”和“武勇”为最高信条,随时准备去为他们的主人赴汤蹈火,为了表示他们的忠诚,维护他们的荣誉,他们会切腹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日本的文化主体是输入中国文化和经中国输入的,带有中国文化的印度文化。但是,日本有选择地将其“日本化”。中国文化以“仁”为核心,日本文化以“忠”为核心。日本取了“义礼智信,忠诚孝悌”,唯独忽略中国人奉之为首的“仁”。在古代,中日两国社会顺序都是“士农工商”,但是中国是“文士”,日本却是“武士”。
武士道作为一种思想已达到了宗教的高度,它起源于中世纪对领主、藩主的绝对忠诚。对上级无限的忠诚,绝对服从。注重信、义、勇三条准则,崇尚武力和冒险,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集体观念高度深化。武士道从其发端之初起,统治了日本1000多年,其代表作是《地陶闻书》,它的主题十分明确:荣誉,慷慨赴死,对藩主的忠诚和修身。赴死的思想贯串全书。在危险的境遇中它不会去想怎样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会勇往直前,投入敌人阵中,迎接死亡。因此,武士道也被称为“战士之道”。
2、政策:
(1)幕藩等级制度:
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属于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居住都有区别。
注意:教材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森严的等级,重农抑商思想。
(2)闭关锁国政策:
●目的: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
●内容
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②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
③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日本幕府锁国政策与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
但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3)限制工商业政策:
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把幕府统治限制工商业的政策与“工、商”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分析,进而理解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
3、危机: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1)表现:
①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封建统治,但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新的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随之形成。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这一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建议教师点到为止,不宜大量补充教材。
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19世纪中叶,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2)影响: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学思之窗”,回答:这种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什么影响?
提示: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武士地位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下级武士尤其是下级武士,生活的贫困。迫于生计,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并逐渐滋生了反抗思想,因此冲击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说明了幕府统治开始危机。

二、黑船事件:
1、背景:(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欧美列强窥视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日本。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被纳入侵略目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其实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窥视日本,首先是沙俄。1711年和1804年俄国两次要求通商,遭到拒绝。列强的多次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在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后,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日本。
2、经过:
(1)1853年,佩里率舰队叩关,史称“黑船事件”;
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佩里准将率领4艘战舰驶入日本江户湾前,用武力威胁日本幕府停止“闭关锁国”的政策。佩里要求幕府接受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致“日本皇帝(将军)”的国书,结束锁国政策,并缔结通商条约。由于这些军舰船身都是涂上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人称这次事件为“黑船事件”。在美国人提出不开国就开火的威吓下,幕府被迫接受美国总统国书,但要求拖延到第二年答复。
黑船事件的实质:日本人把美国军舰称之为“黑船”,反映了日本的落后,因此它是实力的挑战,是东西方发展差距的结果。
(2)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签订:
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凡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等。
影响:①它是“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②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③对日本产生深远的影响。
3、影响:主权遭破坏,民族危机加深,迫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
日本被迫开埠通商,列强同时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立租界等各种特权,最终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而引起整个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三个“进一步”)
1、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表现:开国后,西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国家和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日本,如棉织品、毛织品、船只、武器等;日本的原料又源源不断运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
影响: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1)人民起义不断:外国工业品倾销,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同时由于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洋货大量输入、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农民起义次数剧增,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1867年平均每年发16.6起。
(2)幕府统治基础的动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1860~1867年输入总值增加了5倍多;
②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在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影响: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小结:导致日本社会危机加剧的根源主要有:内因:幕府腐朽黑暗的统治、经济发展对统治基础的冲击。外因: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
社会危机加剧的表现:西方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日本封建经济的进一步解体、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级结构的进一步分化等。

★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即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天皇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操纵在幕府的首脑将军手中;而幕府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幕府封建统治,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并且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定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冲击幕府统治。同时,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5)统治集团内部,幕府统治和苛刻的剥削,使广大人民包括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不满幕府统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开始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简要解释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提示: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为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及“贱民”为被统治阶层,“农”的人数最多,为各种杂役、劳役的主要承担者,工商业者在当时受到统治者歧视,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同时也激化社会矛盾。

2、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①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③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④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撰写介绍日本古代历史的小论文
提示:查阅相关资料可从以下的几方面介绍:①早期日本国家的形成。②大和国家的统一。③奴隶制度的发展。④古代中国对日本的影响。⑤幕府统治时期。

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提示:第一、日本封建社会经济特点即自然经济。第二、实行的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制度。第三、岛国的地理位置,加上推行严格的锁国政策,多次颁布锁国令,隔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第1课从琐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1课从琐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德川幕府的统治

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

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

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分析

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

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

情境再现,问题与分析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问题探究法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阐述了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状况,即德川幕府的统治,黑船事件和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说明由于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基础,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和侵略的加剧,日本被迫从开国,各种危机进一步加剧,为维新变革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目“德川幕府的统治”。

(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德川幕府统治的构成:

天皇: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

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

大名:藩的首领,(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武士:将军与大名养着的自己家臣。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国家的结构特点是幕藩体制(即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

师: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社会情况是如何的,我们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来分析。

(2)幕府统治政策。

(a)、实行幕藩等级制度。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统治阶级: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士

被统治阶级:农(占全国人口的80%)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

工(工商业者占人口的10%)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

贱民:处在社会最底层

工商在等级制度下的地位说明了政府对工商业的政策怎样?

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居住都有区别。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目的: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内容: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同时幕府还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但却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c)、实行歧视、限制工商业政策。

内容: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

影响: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3)经济在缓慢发展,19世纪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著名的商业城市:大阪、江户、京都,出现了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师: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阅读材料)?

(4)19世纪前期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指出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最后总结。

第一,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封建统治,但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第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

第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第四,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封建主为解决经济拮据,变本加厉地剥削农民,大幅度提高地租,增加各种捐税,

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

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

19世纪中叶,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法规的束缚,去做教师、医生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有的甚至投身为商人家中的养子,武士的特权和利益受到挑战,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师:让学生阅读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地位开始举足轻重,中下级武士穷困潦倒,从幕府统治的基础转变成反幕府统治的力量,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归纳总结探究出: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国家,然而当时的西欧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何事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二目“黑船事件”。

(1)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

(2)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被纳入侵略目标。其实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窥视日本,首先是沙俄。1711年和1804年俄国两次要求通商,遭到拒绝。列强的多次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在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后,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日本。

(2)“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黑船事件”的概念: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领一支由4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强行闯入日本港口。代表美国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并约定将在第二年再来日本,听取答复。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

这种示威实际上是实力的挑战,是东西方发展差距的结果。

“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签定《日美亲善条约》,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条约的内容:开放港口:下田和箱馆。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等,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条约的内容条约的不平等性;

条约的影响。随后,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同日本签订了所谓的“亲善条约”,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

(3)列强侵略日本的影响。

师:日本被迫开埠通商,列强在日本取得了哪些特权?

取得了开放港口、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立租界等各种特权,

师:西方的侵略对日本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三目“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师:西方列强的侵略对日本造成了哪些影响?

一、使日本的社会危机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消极)

(1)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开国后,西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大量工人失业。

(3)另外,由于日本国内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

物价暴涨,洋货大量输入、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农民起义次数剧增,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1867年平均每年发16.6起。

二、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下为积极的影响)

(1)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1860~1867年输入总值增加了5倍多;

(2)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

(4)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5)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三、客观上促进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

长期受幕府排挤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

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

四、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这种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商人的地位。武士地位的变化。

思路引领:幕府统治阶层的构成和等级制度。

答案提示: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武士地位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下级武士尤其是下级武士,生活的贫困。迫于生计,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并逐渐滋生了反抗思想,因此冲击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说明了幕府统治开始危机。

(一)本课测评

1.简要解释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解题关键:封建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思路引领:德川幕府实行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等级的构成。

答案提示: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为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及“贱民”为被统治阶层,“农”的人数最多,为各种杂役、劳役的主要承担者,工商业者在当时受到统治者歧视,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同时也激化社会矛盾。

2.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日本社会状况的变化。

思路引领:从消极影响和客观上的推动作用两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①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③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④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提示:第一、日本封建社会经济特点即自然经济。第二、实行的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制度。第三、岛国的地理位置,加上推行严格的锁国政策,多次颁布锁国令,隔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走向世界的日本导学案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25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

识记理解运用

1889年日本

宪法1889年日本宪法的制订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

崛起为东方

强国开始实现“富国强兵”;废除不平等条约

踏上对外扩

张之路对朝鲜的侵略;对台湾的侵略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背景

⑴明治维新期间,负担沉重,发动暴动。

⑵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

⑶1885年,日本实行,出任第一任内阁首相。

2、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颁布:1889年,明治政府以名义颁布钦定的《》。

3、内容

⑴宣布日本实行,但又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⑵规定日本国民称,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⑶规定议会分为和,议会权力很有限。

⑷规定设产内阁和,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实际上成为。

5、评价

⑴局限性:带有浓厚的。

⑵进步性

①承认了人民的和参政权。

②形式上确立了的国家体制。

③标志着日本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④巩固了日本。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1、原因:明治政府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2、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3、表现

⑴经济上

①9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初步实现了。

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发展迅速。

⑵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的军队并不断加强。

⑶国际地位上:20世纪初,完全废除了,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侵占琉球

⑴1872年,日本把变成自己的藩属。

⑵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

2、侵略朝鲜

⑴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

⑵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鲜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3、侵略中国

⑴1874年侵入,后获清政府50万两白银赔款。

⑵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

⑶参加。

2、课堂识真

一、选择题。

1、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2、明治维新后,日本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最先侵略的国家或地区是()

A.台湾B.朝鲜C.菲律宾D.琉球群岛

3、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4、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

5、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明治维新中,天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将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员直接管理

③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④将大名集中东京居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造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和积极对外侵略扩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日本国内市场狭小B.周围邻国衰弱

C.藩阀长期垄断政权D.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9、日本在近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不是靠经济手段。其主要原因在于()

①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国内市场狭小③资源不足④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英国《权利法案》

11、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2、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开明皇帝相互妥协?

C.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

3、课后见功

13、阅读下列材料题。

材料一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天皇制——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政体来体现。日本自古至今,其国体经历了奴隶主政权、封建领主政权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阶段,但其政体表现形式—天皇制却延续未变,天皇制因此成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日本天皇制经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及现代天皇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归纳《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并据此指出该宪法的局限性。

⑵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天皇制的形成原因。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一、1889年日本宪法

探究1: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明治维新主要是解决经济问题,将日本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向近代化工业国转变。自由民权运动是明治维新后期开始兴起的运动。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旧的政治体制。明治初年,德川幕府奉还版籍,结束了六百多年的将军架空天皇的政治体制,建立天皇大权独揽的新政体。在明治维新后期,由于日本的文明开化,很多日本人接触了西方列强的各种政治体制,一些知识分子萌发了要求政治民主化改革的愿望。同时由于明治维新时期社会转型导致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还有工业化建设时期为了筹款而增加的大量苛捐杂税,都引发人民不满。因此有了自由民权运动,要求日本模仿西方建立民主政治。

回答:⑴明治政府为什么要制定宪法?

⑵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并指出这部宪法具有什么突出特点?影响?

对象特点

天皇

国民

贵族院

众议院

内阁

法官

枢密院

政体

⑶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

不同点

君主权力议会与君主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掌握实权者

英国

日本

⑷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探究、阅读材料

材料一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提炼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特点。

⑵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25课走向世界的日本)

1、课前导学

一、略

二、略

三、略

2、课堂识真

一、选择题。

1-5BACAB6-10DCBCD

3、课后见功

11、⑴认识到中国衰败是由于不能抵抗外侮,日本要避免衰败就要反抗外来侵略;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⑵思想转变:要避免西方列强侵略,不能盲目攘夷,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改革,才能改变日本现状。活动:1865年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

⑶西南强藩控制地方政权,联合力量壮大;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动摇幕府统治;天皇的秘密支持等。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一答案提示:⑴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⑵突出特点:主张“天皇主权论”,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影响:标志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日本天皇制度。

对象特点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有广泛的统治权

国民“臣民”,有一些基本权利(受限制)

贵族院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

内阁行政机关,辅佐天皇,对天皇负责

法官天皇任免

枢密院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决策机关

政体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

不同点

君主权力议会与君主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掌握实权者

英国统而不治议会权力大于君主内阁对议会负责资产阶级

日本至高无上(神权色彩)天皇解散议会内阁对天皇负责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

(4)

二答案提示:⑴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工业技术,大力引进人才,实行殖产兴业;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不同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未全盘西化,出现了分歧。

⑵目标: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的强大的日本。结果: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