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2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粲、刘桢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于极度苦闷之中。阮籍的《咏怀》组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曹丕与七言诗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出身微贱,少时任侠放荡,好权术,喜刑名之学,为人简易无威重。年轻时曾被当时名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曾随袁绍伐董卓,后迎献帝迁都许昌,自任大将军和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曹操多才多艺,对书法、音乐、围棋都相当精通。于戎马倥偬之馀,不废吟咏,创作了不少出色的诗歌。王沈《魏书》说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曾收罗人才,对几乎失传的汉代音乐、歌舞进行了整理。曹操的诗,现存二十馀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写的是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诗歌如实地描写了义军由聚而散的情形,对袁绍等将领各怀私心、畏葸不前之态进行了揭露和批评。诗末六句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其中也体现了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欲整治国家、统一疆土的胸怀和抱负。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锺惺《古诗归》卷七)

曹操乐府较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度关山》,提出立君牧民,为之轨则,主张以法治理国家;同时还提倡要省刑薄赋,贵尚节俭。如《对酒》描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后者如《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以雄健的笔力,生动饱满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大海那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也正是诗人博大襟怀的影写。WWW.JaB88.COm

曹操诗是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他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比如汉乐府的《薤露》和《蒿里》本是挽歌,曹操却用来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如《陌上桑》本写罗敷的故事,曹操改为写求仙;《秋胡行》本写秋胡戏妻,曹操用来抒发欲乘时努力,早成就霸业而前路坎坷、时势艰难的感慨。他的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所以胡应麟说曹操《短歌行》等诗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诗薮》内编卷一)。他的诗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锺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评其诗跌宕悲凉,独致超绝(《采菽堂古诗选》卷五);冯班评其为慷慨悲凉(《钝吟杂录》)。如其《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接连用神龟、腾蛇和老骥三个比喻,从正反两面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主题,情怀慷慨,真气回荡。宋敖器之《诗评》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是对曹操诗歌风格的确切评价。就艺术形式而言,曹操的四言诗也为已经板滞僵化了的四言诗体注入了活力。

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一代诗风,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诚如曹植《与杨德祖书》所说: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曹植的话丝毫没有夸大,建安七子中,刘桢、阮瑀、应瑒、陈琳、徐干、王粲,都是建安年间先后归附曹操的。其馀如女诗人蔡琰、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李坚,学者邯郸淳、仲长统,诗人繁钦等,也都为曹操所用。曹操将天下英才悉集帐下,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文学才华的机会。这些文人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与曹氏父子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于公元220年代汉自立,是为魏文帝。现存诗给四十首,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宴游诗,如写夜游铜雀园的《芙蓉池作诗》,纪游玄武池的《于玄武陂作诗》等。这些诗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比较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第二类是抒情言志之作。如《黎阳作诗》三首,写曹军南征之事,既描写行军的艰苦,更突出了救民涂炭和志在靖乱的决心。《煌煌京洛行》则举出古人成改的各种事例,供后人借鉴,与他《典论》中的某些篇章用意相同。第三类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了曹丕诗的水平。如《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杂诗》二首等。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此诗写一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清人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卷五)曹丕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曹操是乱世英雄,所抒之情大都与历史命运感和平定天下的抱负有关,曹丕却更努力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他敏感而多情,在众宾欢坐的宴会上,他会突然体会到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善哉行》);而琴瑟满堂,女娥长歌时,他又会因为乐常苦迟(《大墙上蒿行》)而心悲;同样,日暖花开,谷水潺湲的自然景物,给他带来的却是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凡霞蔽日行》)的忧虑。他著名的作品《杂诗》,采用了《古诗十九首》的题材,然而他那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的体验,甚至超过了汉末游子自身的切肤之痛。他对人生中凄凉情感的体验,是超出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二是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曹丕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以谐和的音韵,表达他纤丽的情思。在艺术形式上,曹丕也勇于创新,他虽然仅存四十馀首诗,却是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具备。其中长篇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长达75句,三百六十馀字,三字至九字句都有,极尽纵横开阖之能事。王夫之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船山古诗评选》卷一)。

曹丕留守邺城时,常与文士们相聚宴游,诗酒竞豪。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回忆当时的盛况说: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曹丕与这些文人诗酒唱和,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已具备了文人集团的性质。

小编推荐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陈子昂与唐诗风骨”,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从小养成了豪家子弟任侠使气的性格。青年时期,他折节读书,21岁时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第西归,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永淳元年(682),他再次赴洛阳应试,得中进士,释褐将仕郎。由于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他被擢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拾遗。他曾慷慨从军,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跃马大漠南;后又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因言事被降职,愤而解职还乡。回乡后,他被县令段简诬陷之狱,于久视元年(700)去世,年仅42岁。

作为在武后时期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陈子昂与沈、宋等人同属于受重视的新进庶族士人,有着相同的被起用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然而,当馆阁诗人醉心于应制咏物、寻求诗律的新变时,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政治倾向。如武后时期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朝臣中往往有因一言失慎而被杀害者,以至人人自危。陈子昂在《谏刑书》和《谏用刑书》里对此加以劝谏,认为滥杀无辜将酿成祸乱。他的《感遇》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就是指斥这种现象的。《感遇》其十二: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则是用讽喻手法,表达对酷吏用诱鹿方式罗织冤狱的愤慨和忧虑。当然,他是从达则匡救于国的忠义立场进行创作的,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陈子昂是个具有很浓政治色彩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其所得。其失则在于,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辩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在《感遇》诗里,有一部分是表现作者侠肝义胆的述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如《感遇》其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此诗作于诗人第一次随军北征期间,亲临沙场,有感于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种兴寄方式,已突破了古诗美刺比兴的传统局限,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虽在表现形式上带有受阮籍《咏怀》诗影响的痕迹,但没有兴寄无端的苦闷,而是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四杰开始的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昂扬情调,在陈子昂的这类兴寄之作里更显激越,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

为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陈子昂再次从军。神功元年(697),他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军次渔阳。由于建议未被采纳而钳默下列,因登蓟北城楼,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的组诗,慨叹时光流逝,古人的不朽功业已成陈迹,而往时的种种际遇难见于今世,有种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在写这组诗的同时,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人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自悠悠天地而言,将与英雄业绩同其长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陈子昂较早地在创作中体认到这一点,并有十分明确的理论表述。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在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其次,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秋天到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秋季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秋季饮食有哪些禁忌呢?

忌暴饮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忌辛辣生冷的食物。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忌吃过燥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普通人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功能,要多吃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疗效。

忌吃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但同时也是带最多囊蚴的时节,这时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导致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

忌不按食物安全期吃。有些食物虽然有较好的养生作用,但在某些时间段里却不宜食用。如食物本身处于危险期,或我们的身体处于和某种食物特质相冲突的阶段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比如蜂蜜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要注意在农历七月时不要吃蜂蜜,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毒植物都在农历七月开花,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后,酿出的蜂蜜也会含毒。农历八九月份,正是秋冬养阴的补给期,应该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而生姜是辛辣食物,食用后易使人生秋燥,导致耗气伤神,所以最好不要吃。瓜类属于阴寒食物,吃多伤脾胃,因此秋天要少吃。

忌盲目控制饮食。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储备应全面而均衡,必须通过丰富的饮食提供。

忌盲目吃蟹。秋季正是蟹肥时,这个季节的螃蟹个大、体肥、味美,而且进入秋季,螃蟹会爬到岸上极易捕捉。因此,秋季成为了吃蟹的最好时机。蟹虽好吃,但却有许多讲究。蟹要洗净,蟹体内有大量细菌和污泥,如果不处理干净,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就可能带至体内,使美味蟹变成杀手蟹,对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养生

编辑

秋季,是养生的最佳时节,宜吃蔬菜。蔬菜不仅养生,还辅助治疗一些疾病。那么,在应季的蔬菜中,哪些是适合养生的蔬菜呢? 秋天干燥,所以要多吃绿色叶菜,因为维生素含量高,多吃有好处。菠菜、青菜、芹菜、茼蒿、苋菜、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它们和棕红色蔬菜一样,不仅维生素含量多,胡萝卜素含量更高。

秋天可吃点莲藕,藕是东方蔬菜之王,富含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抗衰老。另外,把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凉变温,虽然失去消淤、清热的性能,却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

秋季食物 (8张)

效。 秋天养生,还有一个讲究是健脾化湿。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秋天,人体必须先把脾胃养好了,才能为冬天做好准备。秋天的茄子性凉滑,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而吃南瓜就对脾胃很有好处。

白色蔬菜可养阴生津,如萝卜、花菜、百合、山药等。夏天津液损耗严重,入秋后,要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

《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病人、产妇粥养最宜。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如芝麻粥、大米百合粥、核桃仁粥等,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润肠通便。

秋季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应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忌食辛燥伤肺阴辛辣之品,主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酒等。

秋季小儿忌吃生枣。红枣色彩鲜艳,美味可口,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喜庆的红枣,是秋季佳果。但是,小儿忌吃生枣。中医学向来重视食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的某些疾病往往是由于不当饮食所伤,这就要求父母要高度重视,尤其不要投其所好,任孩子恣意贪食,即便是水果,也是如此。

新春到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春到”,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新春到》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上册一年级第九单元的最后一课。首先,我采用质疑激趣导入新课,说说新春佳节你最喜欢干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随即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过春节时的情景,学生非常的高兴,接着我安排了下一个环节,自己借助拼音去读课文,看着学生贪婪的允吸着课本上的知识,我感到开头是成功的。

在识字教学方面,为了让孩子们不是枯燥、机械地学习汉字,而是轻松、愉快地记住汉字,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我做了以下努力:

在字音上,我让同桌合作,一人把书放在中间,一人用手指着一起拼读文中带红色音节的字,边读边听,读错了就互相当小老师教一教;加入了卡片巩固难点字音,请小老师教读这一形式;还以老师和孩子一起玩识字游戏把孩子引向课外,争取认更多的字。每一步都力求做到富有实效。

在字义上, 节字,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过过哪些节日,来帮助理解;高字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形象地以两层楼来理解;用真字造句等,让孩子学以致用。坐和春字利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住。学生学起来非常带劲,感受到了学习的兴趣。

在书写这一环节,我是先让学生看整体,再看关键笔画,然后我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书空,然后自己在本子上按笔顺进行书写。然后对孩子写的字进行展评,让写的好的学生感到自己有所成就,写的不规范的慢慢地提高。

在课文这一环节,我比较注重孩子的阅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读中进行评价。

不足之处,写字方面,有些学生不能按笔顺正确规范的书写,这方面还要单独辅导。另外,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不能有感情地流利地去朗读课文,以后在教学中应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

冬天到,雪花飘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天到,雪花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脱产班的培训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期间我们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也观摩了一些优质课的光盘,还聆听了市区级骨干教师的现场课,接下来就是我们实际操练 的时刻了。我被分在第一轮低段教学实践组,也是第一个上实践课的学员。我执教的是《冬天到,雪花飘》一课,本课是北京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识字课,本单元以识字写字为主。这节课是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有6个词组,1个句子,都跟冬天有关系。前3个词组写的是冬天到来时气候及自然的变化,后3个词组是写冬天到来时植物、动物的变化。最后的句子写出了冬天最美好的景象:雪花漫天飞舞,大地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其中有些词语的意思学生多读几遍就能理解,不用做过多讲解,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经过了多次试讲,在班主任和同组学员的共同帮助下,我的这节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重点突出了以下几点。

1、趣味中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我精心的为《冬天到,雪花飘》这课做了幻灯片。在引入课题时,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很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识字的乐趣。

孩子在接受生字时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文的识字原则,把孩子带到一定的场景中。在学习到时,我就把孩子带到了雪的世界。 同学们看,雪花飘落下来了(出示动态课件),教师相机板书:飘。师接着问学生:这种现象,只有在什么季节才能见到?孩子们会回答只有冬天到了才能见到。教师相机板书:冬天到(到字是生字,和老师一起书空写),老师强调到是左右结构的,左边最后一笔横要写成提,右边是立刀旁,左宽右窄。这样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为学生更好地自学后面的生字奠定了基础。

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我还采用了从字的本义学习生字的方法,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样是在有趣的情境中、在学生的无意注意中进行的。例如,学习寒字时,我先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寒的金文和篆体(),然后说明寒的本义就是在一座房子里,一个人脚踩着两块冰,即使房子四周塞满了草垫子,也还是冷得不行,最后让学生根据字义进行扩词。追根溯源,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造字的,从中体会出汉字的悠久历史以及人类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轻松地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灵活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科学识字,应该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2、情境中品字。

要想读好这篇课文的六个词组,我想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词意,而理解词意的重中之重又是品析词中的重点字意。在梅花怒放大雪纷飞水仙飘香中,我抓住怒纷飘三字,通过两幅梅花图片对比,让孩子感觉到梅花怒放就是指开得气势盛;通过动态的大雪场景,让孩子体会出大雪纷飞就是指雪花多而乱的飞;通过一幅漂亮的水仙图片,创设水仙的香味已经飘到我们的身边,快深吸一口气闻一闻吧!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出飘的感觉最后,学生理解了词意,自然就能读出词语的意境,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原来词语也可以读出语气。

3、在示范中写字。

写字是低年级的又一重点,除了要求学生写对之外,还要写美观。书上的范字是学生学习的很好的例子,我觉得最好的例子的还是老师写的范字,因为这是活生生的在学生身边的例子,老师的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敬仰之情,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写的像老师的字一样漂亮的愿望。所以,我十分重视自己的板书,每次都向要求学生一样要求自己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我觉得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品字方面,文中有两个飘,一个是水仙飘香的飘,一个是雪花飘 的飘,这两个飘的含义是不同的,老师应让学生比较一下。再如练习说话时,老师只是安排了假如你置身于这银白色的世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一环节,到底有没有实效性没有考虑。如果把在这银白色的世界里,你最想做什么?改为在__的日子里,我最想__。前一横线要求能从文中六个词组(气候寒冷、河水结冰、大雪纷飞、梅花怒放、水仙飘香、青蛙冬眠)中选择一个说。这样既巩固了六个四字词语,又为说话练习拓宽了范围。

总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只要老师用心,也可以将枯燥无味的识字课上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2020到太空去


说教材:

《到太空去》以自然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宇航员乘坐航天飞机来到太空后,在机舱内的生活状况。因为是在失重状态下,所以与地球的生活截然不同,在孩子们看来显得格外特别和有趣。课文第三节一开头就概括介绍了太空生活的特点: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因此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其后课文又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从食、睡两方面介绍了太空生活的有趣之处。通过这种适合学生阅读的语言使他们了解了太空生活的一些常识,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说学情:

学生进入新教材二年级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在识字方面,他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生字的侧重点,凭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完成识字任务,老师只需作一些必要的点拨,已经不用在识记生字方面花过多的时间。在阅读方面,学生由读课文、了解内容阶段进入了读课文、圈划词句单元,在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圈划词句来理解课文,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现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指导,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正确圈划的能力及边读边想的习惯,只是在想的层次上各有不同。我校地处偏僻,学生的来源复杂,流动性大,学习中的基础和能力差异表现很大。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识字、阅读和朗读上的差距是较大的,因此我希望能通过老师课堂上有目的有层次的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语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说教学目标:

以教学目标的三维统一为指导理念,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乘、做、引、餐、具、糊、或、者、绑、否10个生字;积累文中及课外表示人的各种姿势的词语,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乘、或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标点正确停顿。

3.在阅读感知的基础上,了解太空中的有趣生活,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自由表达,感受其中的有趣之处。

4.能用直线划出表示太空中产生有趣现象的原因的句子,感受失重状态下的特殊性,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科学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除识字、正确朗读课文等常规目标外,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重点学写乘或这两个难写和易错的字以及积累课文中表示人的各种姿势的词语。这个目标的制定面向全体,集中而适切。对于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是结合单元目标采用圈划词句的方法进行。而在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的趣事这个说话练习时,对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最主要是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最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则让学生通过太空中生活常识的了解,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科学奥秘的兴趣。

说教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着眼于打破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状态,开放课本、开放学生、开放课堂,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课堂教学。在这种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此课中着力体现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

1.开放课堂。

重视生活资源在语文课中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课内阅读和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学生提高境界、加深感悟。如结合我国接连两次成功的载人航天之旅,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阅读的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

2.开放学生。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无论是在识字方法、朗读处理和理解感悟等方面都注重学生个性的释放。努力为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倾听学生的发言,注重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本课中我给学生创设想象、体验和观察的平台,如:学生个人的飞天梦想,对太空生活的感受等都以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为主。

3.开放课本。

开放课本,渗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信息,将课内外有机结合。如在本课中我带给学生一些世界和中国航天史上的历史性时刻,世界未来的航天蓝图,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让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太空趣事的认识等,既给了学生有效的信息,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开放作业。

开放式的作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的质量。在本课的作业中,我结合课文实际,设计了有层次性的作业,以课后说话练习和课外阅读、信息收集为主,希望通过不同的选择使学生的不同能力获得提高。

5.正确把握开放的尺度。

在讲究开放的同时,我很注重开放的尺度的把握,因为我想这是凸现语文课特点的关键。所以我在课上注重正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正确处理好教材和课外资源的关系:重视文本的阅读和感悟;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扎实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如:到位的识字、朗读、说话的训练。另外,虽然课文涉及的科学常识较多,但不可混淆语文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说学法:

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情景创设、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性,使他们自主的地参与整堂课的学习。字词教学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抓好重点字、词的教学,如生字侧重点的点拨和特定术语的理解。另外结合单元重点以学生读读、划划、议议为主,辅以一定的说话训练、信息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设计,本节课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通过资料的引入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调动学生学新课的兴趣。

2.初步感知,提升情感

通过美好梦境的引入,使学生直入文本,对太空生活有个初步的感受,提升学下文的兴趣。

3.圈划词句,学习课文

通过读读、划划、议议的方法学习课文,以太空生活的有趣表现及原因为主,配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和讨论中,理解课文内容,其中适时进行生字的学习、说话训练、信息交流等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活动。

4.观看录像,直观体验

结合我国最新的载人航空飞行,让学生对太空生活有一个更直接的体验,并结合相关的说话训练,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5.激发情感,文道统一

通过和课文开头呼应的形式,教师出示世界未来的航空蓝图,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科学奥秘的兴趣,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

总之,在整堂课中,我希望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在一个凸现语言文字魅力的天地中,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的心灵对话。

《新春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按笔顺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扩词练习,丰富词汇,体会本课的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新春欢乐的气氛,激发孩子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新春欢乐的气氛,激发孩子对春节的喜爱之情;学习本课8个生字,其中4个能按笔顺规则书写。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回忆家里是怎么过年的,并收集春节的相关资料。

3请音乐老师教唱《新年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媒体播放春节锣鼓喧天,鞭炮欢叫;龙腾虎跃,彩灯闪耀;合家团圆,举国欢闹;红梅映雪,神州欢笑的热闹场景,引起孩子们的美好回忆,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2谁来说说过年时,你最喜欢做什么?

老师也喜欢春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新春到》,让我们一起走进令人难忘的新春佳节。(板书:新春到)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读儿歌。

2送生字回家。

(1)媒体展示8个生字。孩子们,这些汉字娃娃迷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行吗?请大家再次读读儿歌,看见这些汉字娃娃就把它们圈起来,给它们一个家,比比看谁圈得又快又准。媒体相机展示课文中圈好的生字进行订正。

(2)哪些字是原来自己认识的?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反复拼读几遍,跟这些汉字娃娃交交朋友,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哟!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读准生字字音。

(1)通过和汉字娃娃交朋友,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如,春、真是翘舌,送、坐是平舌,真是前鼻韵等)抽生读,小老师教读,齐读。

(2)想把这些新朋友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吗?这样,你想读给谁听,你就去读给谁听。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全班齐读。

4抽生读、齐读儿歌,要求读通读顺。

三、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1看图,同桌互读。愿意读给同桌的伙伴听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注意看看插图,读的时候想想,这些小朋友在春节到来时,都干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意见。媒体展示贴对联、挂灯笼、看联欢会、放焰火、点鞭炮图片,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朋友读一读。

2男女生赛读。过年了,小朋友的心里挺高兴,你们能读出来吗?男同学和女同学比赛比赛,看谁读出了高兴的语气。学生相互评议。

四、美读课文,畅谈感受

1过年真高兴,谁来说说你家是怎么过年的?能把你收集的材料拿出来大家看看吗?如果是图片、图画之类的,能配上像书上一样的语言就更了不起啦!(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2教师引读,学生自由美读。

3齐读。我们一起来高高兴兴地、美美地读读,如果你能创造性地加上动作就更好啦!

春节真美呀!春节真幸福!可我们能把春字记住吗?

五、及时写字,巩固生字

1大家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春字记住?(三人看日落;三人过日子;三人看日出,春天就来到)能给春字找找朋友,组成新的词语朋友们吗?能用春节说句话吗?(我盼望春节早点到,快快乐乐地玩一玩)

2怎样才能把春字写得美美的?媒体展示春的动态书写,学生先观察并说说,教师范写后学生再写,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3春字大家能美美地写了,可是有的生字朋友还没去掉小红帽呢?我们给生字朋友去掉小红帽读读,好吗?齐读、打乱顺序读。

4猜字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对着老师,老师出示一张生字卡片,抽上来的孩子猜,如果猜错了,大家就说不是什么字,如果猜对了,大家边拍手边说:对对对,请回位。其余学生可以用动作、手势、口形来表示,但不能出声。

六、总结延伸

1学生小结这节课的收获。

2齐唱歌曲《新年好》,把新春的欢乐和美好祝福送给自己的好伙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回忆学法

1用卡片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回忆上节课识记春的方法和原来一些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运用学法,自主识记

1想方设法交朋友。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出生字中还没记住的字,运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牢还未记住的生字字形。

(2)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娃娃的?请把你学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①小组内交流。

②全班交流汇报。(如,坐可用两人坐在土堆上来记)

2给生字找朋友。选自己喜欢的生字口头自由组词或说话。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三、描描写写,感受形美

1观察要求会写的4个字,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美。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2集体交流:要写好这些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如,坐的两个人要写在横中线以上,注意人的捺变成了点等)教师相机指导。

3请翻开课后的描描写写,边观察边书写。写好后先自评,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打上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或自由选择某个伙伴的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共性问题,利用展示平台,师生共同评议,以点带面地加以引导。

4请把自己想写的字,自己认为还不够满意的字再写写。写完后,小组推荐,师生评议,写得好的奖给一颗书法星。

四、品读课文,自主积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美美地背一背。

2学生创造性地加上动作背。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再美美地读读、写写。鼓励学生用一二个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五、总结实践,加深体验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一课时)》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从克到吨(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表示较重的物体的轻重时一般使用吨做单位,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

2. 知道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回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通过换算,将不同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学生已有的关于克、千克的活动经验、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 之间的换算,丰富1吨米的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 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知 道克、千克、 吨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展示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 题,如果用以往所学的单位克,千克作单位很麻烦,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吨用字母t表示)

2.师: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 。

板书:『从克到吨』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通过生活情境,引 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一) 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

1.师: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2.介绍书P20的大型动物

师: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小结: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 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3.填合适的单位。

(1)1张报纸约重4( )

(2)小胖的书包约重 3( )

(3)1个苹果约重150( )

(4)1棵白菜约重1( )

(5)大象约重4( )

师:谁来总结怎样正确填写合适的重量单位?

(二) 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1.师 :“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多媒体出示: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 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2.师:一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列式解答

1吨=1000千克

10 00÷25=40(个)

答:要40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

3.师: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估算一下多少样这一物品能达到1吨。

(三) 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1.师:通过以上例子可以说明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2.师: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一次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说说你的理由吗?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 知: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

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 能力。

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练习巩固

(一)换算:

2吨=( )千克

5吨=( )千克

60000千克=( )吨

5吨+1吨=( )千克

12吨-6吨=( )千克

(二)判断题

1.粉笔长13克。

2.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3.一个皮球重2吨。

4.1吨铁比1吨棉花重。

(三)拓展题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1.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2.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二课时)》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从克到吨(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从克到吨(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表示较重的物体的轻重时一般使用 吨做单位,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

2.知道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回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通过换算,将不同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表示的两个量 之间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学生已有的关于克、千克的活动经验、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丰富1吨米的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 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进行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换算,不同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积累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重量单位, 请你回忆一下我们一共学习了哪 些重量单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t=1000kg

1kg=1000g

1t=1000kg=1000000g

学生回答

二、换算、加减法

(一)同一单位量的换算

研究书上25页第4题的前八题:师巡视

核对:选2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不同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例:8t-4500kg=( )kg

1.尝试解决

2.发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

3.组织汇报

4.归纳:将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的两个量之间的计算。

5.练习:剩下的5题

6.小结

独立完成

说理由

观察

尝试

质疑

讨论

独立完成

再核对

设计意图:

使学生会通过换算,将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的两个量之间的计算。

三、应用

1.进一题(题5)

(1)读题、审题

(2)试列式并计算

(3)交流反馈

(4)怎样写答句

(5)归纳:

2.去尾题(题6)

(1)读题、审题

(2)试列式并计算

(3)交流反馈

(4)怎样写答句

(5)归纳:

3.小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的题。

4.练习:针对班级情况出2题:

比较大小:

2700千克( )27吨

30000千克( )30吨

2吨( )1900克

7100000千克 ( )7吨

5.小船可载重58吨,大船的载重量比小船的327倍多24吨,大船的载重量是多少吨?

设计意图:

会处理简单的结果出现“进1”或“去尾”实际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练习:

1.填空

10kg = ( )g

75000kg = ( ) t

24000k g =( )t

80000000kg = ( )t

2.计算

9t-5600kg=( )kg

2400kg+5t=( )kg

9237kg-4t=( )kg

3100kg+400kg=( )kg

86000g-35t=( )kg

8635kg+83000g=( )kg

3.应用题

(1)粮店里有892吨大米,如果每辆卡车可装4吨,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把这些大米全部运走?

(2)一桶油净重1500g,货架上有8桶,一共有多少千克油?

建议:

1.练习中可以增加多个单位不同 的的量的比较。也可以有已知数据,填单位的开放题。

春到梅花山


4春到梅花山

教材分析:

《春到梅花山》一文描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课文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境。

课文着重描写的是早春时节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这挤挤挨挨的梅花足以让人想出梅花开放之茂盛,而“片片彩云”的比喻,则让人很容易想到像这样旺盛地开放着的梅花一树树,一片片,而且不止一种颜色,不然不能称之为彩云。如果说,这像是站在高处放眼远望到的画面的话,那么“那一朵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便自然地把目光凝聚在面前的一枝梅上。由于注意力从远处收到眼前,于是,梅花淡淡的清香也在不经意间沁入心脾,让人流连花间,不舍得离去。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文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月29日总第2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2.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读词“梅花山”,你能想想象梅花山会是什么样的吗?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谈小朋友熟悉的花儿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引入课本,激起了要读书的欲望。)

二、看图,认读课文

仔细观察

1.出示幻灯图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B.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读第一遍。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第二遍。

要求学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读第三遍。

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C.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haimeipianbaoxiuxijingying

还没有片片报春休息晶莹

涌动人流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流(liu)是边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D.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1.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国庆节、元旦时候大统华、司马坊步行街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多到什么样子,理解“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关键词。想象梅花山人流涌动的情景读出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3.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读书,读准,读正确.另外应该要求学生逐段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四、学习生字

1.学习二类生字,学生自己读,同桌互相对读。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个别读生字卡。

学习两个新笔画,学生自学生字的笔顺。

老师板书笔顺。

学生交流生字的笔顺。

学生在书上描红。

(设计意图:指导写字时,学生写“挨”时,这个字的右下部分容易混淆。反复指导,使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3月1日总第23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文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词。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学生响亮地回答“会”!)真的?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满山遍野的梅花):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早春盛开挨着

片片彩云晶莹透亮清香

报春涌动人流

(设计意图:第一、二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三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地理解词语做铺垫。)

二、细读课文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学生肯定会大声地说“好”,接着我就播放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录像,伴着舒缓的音乐、师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那刚才宣老师读的是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小朋友你看(出示图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教师引读)——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背景图仍为满山的梅花)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

(3)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4)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板书:满山的梅花

(5)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谁来读读这句话?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交流学习所得。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分男、女生读。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时词语变换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呀?那梅花——,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体会到梅花的多。)

(4)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

(5)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

(6)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呀?(渗透思想教育)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

(5)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5.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山成了——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

1)问答或引背。

满山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全体齐背。

4)用直线把可以搭配的词连接起来。

寒气开放散发人流

梅花退尽涌动清香

5)用……像……练习口头造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三、指导写字

1.小结与练习。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吗?你的心情如何?

2.课后拓展:查找有关梅花或其他春天开的花儿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等,同学之间课后交流。

3.布置学生自学,找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学生自学,看田字格中的生字。

4.老师出示生字卡,请学生说说关键笔画的位置。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引导学生用熟字不来记。书写时,“不”偏左些。

片: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要居中写。

休: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寒:认识新偏旁“宀”,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息:这个字谁来教?(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5.老师在黑板上逐个演示。老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学生逐个书写,注意运笔,要有起笔,收笔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观察字形,学着小怀素认真写字的样子,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本课所学的生字。)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教后反思: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在课上我只要让孩子能够抓住“早春”或“满山”来回答。学生一次次的朗读,老师的评价是及时多样的,当学生“早春”读得到位,老师评价“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当学生“满山”读得到位,老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等等,我就以此引导学生读书,学生读得较有感情。有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朗读,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话、朗读的权利还给孩子,达到自主阅读。

从森林里带走什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森林里带走什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其中掌握第、灵、神、俩、引、5个字,会认猎、沾、等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尾段的意思。

【情感目标】

体会小刚和爸爸的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理解内容,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了解父子俩进森林打猎,却什么也没带走的原因。

四、教具准备

CAI课件,电子白板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重点:

会写第、灵、神、俩、引5个字。

教学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有一天,一位小朋友和爸爸来到了森林里,他们在美丽神秘的森林里要做什么呢?又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从森林里带走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1.你听懂了什么?

2.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明白呢?

三、学生读文

想要解决以上的疑问,课文里有答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第一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记生字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他们从森林中带到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检查。

3.反馈汇报。

(1)全班齐读全文。

(2)指名回答问题。

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课文里没说出你想知道的问题呢?

四、学习生字

想要好好弄明白小朋友和爸爸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就必须掌握好课文里我们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来,让我们和它们交朋友。

1.读准字音。

(1)请小朋友在生字表上给生字标注拼音,反复认读。

(2)指名领读。

2.辨别字形。

讨论: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我们写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什么?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师范写,学生照样子描一个,写两个。

4.指名学生用这些生字组词造句。

五、巩固字词

1.辨字组词。

第()林()两()

梯()灵()俩()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和结尾段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父子俩进森林打猎,却什么也没带走的原因。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听写上节课生字。

2.师生齐读生字。

3.开火车轮读生字词。

二、进入课文学习

美丽的大森林里,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谁?他们要从森林里带走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从森林里带走什么》。

1.教学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跟爸爸去森林里干什么?(突出第一次)

(2)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一次来到森林里,他们的看见什么?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这时候,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读?

(3)指名学生用感情读文。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课件演示鸟叫声)正当他们失望的时候,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小朋友和爸爸在森林里听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小朋友听到百灵鸟在唱歌,百灵鸟是怎样唱歌的?(出示对比句子)

百灵鸟站在树枝上,翘着尾巴唱着。

百灵鸟站在树枝上,翘着尾巴快乐地唱着。

(指名读句子)请同学们闭着眼睛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耳边仿佛听见了什么?(百灵鸟快乐的样子和动听的歌声。板书:(百灵鸟的歌声)

(3)学习第四自然段。

百灵鸟动听的歌声不仅吸引了小朋友和爸爸,还吸引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呢,他们是两只可爱的小松鼠呢!

两只小松鼠在听百灵鸟唱歌,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两只怎样的小松鼠?

(4)学生自由说话,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结:是啊,可爱的小松鼠听到这么动听美妙的歌声,快乐级了,好像在说:听!多美的歌声!他们的心里一写充满了喜悦。(板书:松鼠的喜悦)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小朋友和爸爸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他们从森林里什么也没带走。既然走进森林打猎,为何什么也没带走呢?

三、体会内心,突破难点

1.分组讨论:小刚和爸爸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父子俩喜爱百灵鸟和小松鼠的心情)

2.探讨:他们这样喜欢小动物,为什么不把它们打下来带回家呢?

启发学生想象:他们当时心里会想什么?他们会说什么?

四、课外拓展

教师相机指导:其实,他们呀,带回了快乐,带回了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带回了他们不随便伤害小生命,不破坏大自然的心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练习背诵课文。

《到山下去看树》教学建议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到山下去看树》教学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到山下去看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理解战士们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对战士们的敬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高原地理情况的资料。

教学建议

战士的生活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以往的课文多展现他们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英雄事迹,而这一篇课文除了表现他们的高度责任心以外,还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战士们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战士是不是更人性化、更亲切、更能让学生理解呢?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段战士们的生活,他们是坚强的,他们也和所有人一样,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山下去看看树,多么平凡的话,但在那样的环境下,却让人深深震撼!

全文共有14段,可以分作3部分。第1部分是1~2段,写战士们驻守在高原上,那里的环境非常艰苦:连青草、飞鸟都看不见,山外打来的电话成了战士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第2部分是3~13段,在将军来视察的时候,一个战士提出了去看树的要求,他们实现了去山下看树的愿望。第3部分是14段,写那些日子让作者满怀眷恋。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感受战士们孤寂的生活和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建议本课用1课时。

《到山下去看树》教材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理解战士们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对战士们的敬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高原地理情况的资料。

教学建议

战士的生活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以往的课文多展现他们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英雄事迹,而这一篇课文除了表现他们的高度责任心以外,还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战士们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战士是不是更人性化、更亲切、更能让学生理解呢?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段战士们的生活,他们是坚强的,他们也和所有人一样,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山下去看看树,多么平凡的话,但在那样的环境下,却让人深深震撼!

全文共有14段,可以分作3部分。第1部分是1~2段,写战士们驻守在高原上,那里的环境非常艰苦:连青草、飞鸟都看不见,山外打来的电话成了战士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第2部分是3~13段,在将军来视察的时候,一个战士提出了去看树的要求,他们实现了去山下看树的愿望。第3部分是14段,写那些日子让作者满怀眷恋。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感受战士们孤寂的生活和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建议本课用1课时。

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课本P116例5,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且掌握新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同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0.35+0.55 0.87-0.47 4.8+5.2 10-4.2

7.4-6.5 8-0.08

2、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2+5○5+32

(47+26)+74○47+(26+74)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说根据什么,不用计算出结果就可以很快判断。

从而明确:第1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第2题是运用加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3、导入新课

上面两题是整数,用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把它改成小数:

3.2+0.5○0.5+3.2

(4.7+2.6)+7.4○4.7+(2.6+7.4)

应该填什么符号?(=)

由此看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知识新授

1、教学例5:计算0.6+7.91+3.4+0.09

(1)全班试做、比赛,看哪个小组作的最快。(巡视让学生板演不同算法)。

(2)二人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2、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第二种解法比较简便,先运用乘法交换律把7.91和3.4交换位置,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分别将0.6与3.4、7.91与0.09结合,最后求出结果。

由此看出,在小数计算中,同样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一要审清题目;

二要看清数字特征,选择简便算法;

三要认真计算;

四要检查:查数字是否抄错,查顺序是否正确,查每一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

三、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运用了哪 个运算定律:

(1)6.7+4.95+3.3=6.7+□+4.95

(2)(1.38+1.75)+0.25=□+(□+□)

(3)6.54+(9.7+x)=(□+□)+□

2、判断下面各题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85+3.64+6.36=2.85+(3.64+6.36)

(2)4.52+3.29+0.48+1.71=(4.52+0.48)+(3.29+1.71)

(3)8.74+(11.26+4.59)=(8.74+11.26)+4.59

(4)5.4-2.9+4.6-1.1=(5.4+4.6)-(2.9+1.1)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384+0.36+2.64 1.29+3.7+0.7+6.3

4、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算。

1-0.25+0.75 40-6.4-4.6

(1.8+7.6)+(2.4+8.2) 7.7-(2.54-2.3)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1~3题。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