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剃光头发微。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剃光头发微”,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因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文章借“剃光头”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所阐发的深刻道理。
2.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讽刺意味,逐步提高鉴赏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善用类比,联类引申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1、3、4段与课文主旨的关系。
2.品味本文语言幽默讽刺,富含深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杂文在立意选材上常常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谈重大的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看看作者从剃光头事件中发现了什么。
二、开掘主旨
1.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画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探讨,互相置疑,交流对文章主题的看法。
问题导引
①作者怎样结构全文?
②本文的主旨?
解析
①本文结构: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作者先从大处落墨,提出头发问题,小处着眼,提出理发师的社会地位问题,尽管在旧社会,“剃头的”在下九流,“连家谱都不能上”,但大人物(例如石达开)却并没有卑视理发师之意。“物与民胞”,对理发师够平等的了。
此段作者有待而提。先扬理发师。
第二段(第3~6自然段):陡起波澜,从正面扬了理发师,理发师却从反面出现(这当然是个别现象,但也有他的典型意义),以“剃头刀”这么一点不是权的权来对付“乡下佬”。
这一段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反面提出与第一段理发师相反的理发怪事:不给“乡下佬”“剃平头”,以“权”令人。
第二层,从历史上考证“剃光头”原是刑罚。
第三层,时至今日,剃不剃光头,应随“剃头客人”——也是“上帝”——之意,而且二位理发师竟认为“乡下佬”剪平头“模样”不够格,至此,作者愤怒起来了:理发师为什么这样为所欲为?他们有什么权力这样对待顾客?
第四层,点题:剃头刀在他手里。
这一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弄清本质,层层深入,环环扣紧,结构十分严密。
第三段(第7自然段):对“剃头刀在他手里”的社会思想的分析:弄权耍人。有一点蝇头小权的人,他也要耍弄一番,置人于“没门”境地。
这段是结论,也是中心。作者揭露得深刻,批评得尖锐,语言犀利。
第四段(第8自然段):劝告或警示有点权就弄的人别再胡来,否则就会下场不妙:“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②把握主旨:作者通过剃头事件,发微见著,分析其原因,就是“权”在作怪,从而指出要警觉和监督社会上“有权就耍”的现象。
3.学生试就“剃光头问题”展开讨论,形成自己有个性的认识。
三、品味语言
1.学生同位竞争,看谁能尽可能多的发现并分析文中有讽刺幽默意味的句子。
2.师生共同品味语言。
四、总结本文写作技巧
1.选材虽小,立意深远。
2.过渡自然。作者由“剃头”一事论及社会“有权者耍权”之现象,其间衔接过渡十分自然。“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承上之句,启下之论,为下文阔开思路做下铺垫。“这就是权”,一句同样承上启下,引人论“权”之路。
3.语言技巧:本文语言似谈天说地,十分自然,但其中讽刺之意却丝毫不减,反而借助这种自然幽默的语言更加加强了语言的讽刺力度。
教案点评:
1.通过梳理文章结构,体会本文因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文章借“剃光头”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所阐发的深刻道理。
2.品味本文语言幽默讽刺,富含深意的特点。
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祝福”的含义。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4.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1. 体会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2.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结合祥林嫂的形象,初步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三学时 展示课
小组成果展示:小组内自查,小组结对子互查。
小组疑点展示:小组讨论交流,针对疑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指正点拨。
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一 肖像描写
讨论 1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肖像是怎样的?
2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
3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怎么样?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小结:小说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表现人物的质朴与忠厚,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二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讨论:1祥林嫂都给哪些人讲了阿毛的故事?当时她的心理状况如何?
2文章中有关祥林嫂的行动描写有几处?分别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结: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三 细节描写
讨论:1本文有七处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从中你看出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如何?
小结: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她的眼睛。—鲁迅
人物形象小结:她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丁玲
合作探究:1.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祥林嫂态度如何?
柳妈的语言:恶毒、愚昧、杀人于无形。外貌:丑陋、令人厌恶。 行为:卑鄙无耻。
其他人短工淡然简捷的回答,四婶慌乱的语调。
女人们鄙薄厌烦的神情。
2.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
祥林嫂勤快能干而又善良,在一次次走投无路中苦苦挣扎到最后一息。
鲁镇的环境氛围:迷信麻木愚昧。
鲁镇的思想认识: 顽固守旧,尊崇礼教。
鲁镇的待人处事态度:淡漠而无耻
他们合谋杀害祥林嫂,封建礼教和礼教才是真凶。
3.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顽固保守、固守礼教、阴险歹毒封建礼教的忠实走狗.
拓展训练:祥林嫂之死谁之过?鲁四老爷和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
客观原因:饥寒交迫。
主要原因:祥林嫂无容身之所,立锥之地。
1地主阶级:鲁四老爷鄙视她,视她为谬种。四婶嫌弃她,不允许她祭祀。
2资产阶级:“我”虽同情她,但不能帮她。
3无产阶级:短工鄙弃她,刘妈嘲笑她,吓唬她。鲁镇的人们把她的痛苦当成“戏”看。
真正原因:吃人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
布置作业:请你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一个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字数150左右。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主要是完成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学生在前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对祥林嫂形象有了一些认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各学习小组表现很踊跃,只是能够做小结发言的学生在总结时不够全面,需要教师补充。在拓训练:祥林嫂之死谁之过?鲁四老爷和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这一问题时学生将主要原因的三个方面不能够准确全面的概括出来,所以今后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继续训练。
高一语文教案:《论语》
名著导读之《论语》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论语》作为高中名著导读之开篇,讲好它颇有必要。一者,孔子说他“十五志于学”,这与高一学生在年龄上大体相当。因此,通过导读引导学生像孔子一样“志于学”显得必要。二者,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学过《论语(十则)》,有一定的基础,对孔子和《论语》不存在生疏之感,有利于教学。三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论语》堪称经典,了解经典,学习经典,传承经典,义不容辞。
教学中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地方。其一,《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儒家经典,而学生普遍存在文言基础较差的状况,这样在阅读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其二,因年代久远,《论语》中所体现的政治理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民间习俗等不一定符合当代“90后”学生的胃口,学生或许存在个性化的现代式解读,值得鼓励也需要引导。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本导读课的时候,我进行了如下处理。在内容上,一是将孔子不作为教学重点。虽然讲《论语》离不开孔子,但毕竟是《论语》导读,不是“孔子”导读,多了有喧宾夺主之嫌。二是以课本中出现的句子作为讲解重点。高一学生鲜有读完《论语》全本的,对课本之外的句子不是很熟悉。课文中出现的句子都是经典句子,将其作为讲解重点,因利就便,有利于帮助学生疏通文意,了解经典。在教法上,主要学生课外自学和教师课内引导相结合。对于孔子及《论语》相关的背景资料,课本上有一些,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补充,这部分让学生课外自学解决,课堂上展示一下就可以。对于课文文本中所辑录的重要句子,通过查阅工具书,教师讲解引导,以疏通文意,帮助学生进行解读。通过课堂探讨,让学生明晓如何纵读和横读《论语》。总之,期望通过课内导读之“一发”,而牵动课外阅读之“全身”,真正达到“悦读”的目的。
文本解读
《论语》导读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共分两个部分,一是“背景介绍”,二是“作品导读”。
“背景介绍”部分共五段。首段说的是读《论语》的必要性,即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第二段简介《论语》,包括其成书时间、内容、为什么叫《论语》、意义等。第三至五段介绍孔子其人及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作品导读”部分共十四段,第一段就《论语》版本作说明。第二段简介《论语》,对其呈现的四种形式(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问答形式、交谈形式、夹叙夹议)作了举例说明。第三段说明阅读《论语》要注意的问题。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至第九段谈《论语》对后人的启发。第五至七段侧重谈《论语》中反映的儒家治国理论,“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二者相辅相成。第八段谈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精辟言论。第九段谈《论语》中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至今受用。第十至十三段介绍孔子的形象(孔子自我评价、理想、生平)及其带给我们的影响。第十四段总结,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语说明《论语》的作用和影响之大。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查找孔子与《论语》的有关背景资料;②理解、运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上网“百度”,学会自学,积累孔子与《论语》相关的资料;②通过幻灯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孔子高尚而光辉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②学生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①查找积累孔子与《论语》的背景资料;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③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论语》。
【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孔子和《论语》的文学常识。
2.归纳法。在了解文中出现的《论语》原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论语》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宋代赵普出任宰相时,有人说他只读过《论语》,宋太宗赵光义问他是否如此,赵普并不隐瞒,并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就流传开来。这话虽有些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它被誉为“博大精妙的智慧之言”。既然《论语》如此精妙,我们有必要读一读《论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该如何来品读《论语》。
二、说一说:要求学生课前网上搜索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归纳概要,课堂上能够说出对孔子和《论语》的初步印象。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那么首先有必要对孔子作个了解。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呢?
提问1: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呢?
课本83、84页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并分别幻灯展示关要点(关键词),以方便学生识记。
◆ 明确(幻灯展示):
孔子其人(关键词):称号(“四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圣人)、经历、思想核心(礼、仁)
提问2:关于《论语》你又了解多少呢?
课本84页的内容可作参考。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并分别幻灯展示关要点(关键词),以方便学生识记。
◆ 明确(幻灯展示):
《论语》其书(关键词):“论语”释义、涉及内容(学习、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艺术特色(口语简洁、人物鲜明、善用修辞等)
附相关资料:
l、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靠自学成才。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但其政治主张始终没有被采纳。暮年回到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其教学相长、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还有借鉴意义。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诗经》、《周易》等。他还将鲁国史书《春秋》加以修订,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的先河。
孔子政治思想学说的核心是“礼”和“仁”。“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孔子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仁”即仁爱,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自汉以后,孔子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深远。
2、《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约在战国时期。“论语”的“论”是编排、记录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师生的言谈记录下来的意思。全书共有20篇,每篇由数量不等的语段组成,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有492章。《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从内容上看,《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如重点涉及学习的主要篇章有《学而》《子张》等,重点涉及政治的主要篇章有《尧曰》《季氏》等,重点涉及伦理道德的篇章有《八佾(yì)》《里仁》《公冶长》《雍也》《子罕》《乡党》《颜渊》《宪问》《微子》等,重点涉及教育的篇章有《述而》《泰伯》等,综合涉及各方面思想的篇章有《为政》《先进》《子路》《卫灵公》《阳货》等。
《论语》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来描述孔子的思想和品格,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非常简洁。其中篇幅相对较长的,也只有两百多字。《论语》还特别擅长用语言来表现人物个性。《论语》不是小说,也不是人物传记,以记言为主,叙事为辅,但《论语》中人物的形象却很鲜明。孔子本人和蔼可亲的神态、诲人不倦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都呼之欲出。孔子的几大弟子,如颜回的虚心虔诚、子贡的智慧巧妙、子路的冒失莽撞等,语言风格无不与其精神气质相合。
《论语》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记载孔子的言行,宣传孔子的思想和主张。比较常用的有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这就比单纯空洞的说教更生动、更形象,容易为人所理解并接受。
三、忆一忆:学生温故——回顾初中所学《论语》。
学生凭印象记忆句子,教师归纳并幻灯展示,学生齐读。
◆幻灯展示: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课本中还有很多经典的句子,值得我们去品鉴。
四、品一品:学生知新——品鉴课本文本中的佳句
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划出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句子。
1、找出课文中有关孔子对自己描述和评价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1)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
译: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译: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
(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译: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4)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译:孔子说:“每十家必定有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而已。”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岁明辨是非,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违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够看出孔子的部分形象特征。比如,他幼年不幸,生活贫苦,但却少有志向;比如他热爱学习,好学不倦,自学成才;比如他讲究忠信,颇有自信等等。说到这,大家不难发现,《论语》中最多的是“子曰”,那么还有无“他人曰”呢?
《论语》中除了很多“子曰”之外,还有“曾子曰”“予贡曰”“颜渊曰”“子路曰”等等。这些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孔门弟子,第三是《论语》中的其他人物,这样把《论语》当孔子的传记来读。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一——以人物为线索,纵读《论语》”
2、找出课文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1)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译:孔子说:“对谁都进行教育,不分(贫富、愚智)的类别。”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开导他;不到他欲说无语时,不去启发引导。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教他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让人们受益无穷。除此之外,他在为政治国、为人处世等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精辟的言论。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还可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即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二——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
幻灯展示:《于丹(论语)心得》目录:易中天序、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论语》原文、后记
分析:于丹教授从七个方面,以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这七个方面,就是以概念为线索,来横读《论语》的。
3、除了上面我们所列举的句子之外,你还欣赏《论语》中的哪些句子呢?请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明确: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句分别出自不同的篇章。我们现在所读的《论语》共有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的两个字来做篇名。其中学而篇第一,尧曰篇第二十。《论语》因年代久远,有些句子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梳理文义,按章节顺序读《论语》。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阅读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书后附有《论语词典》,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另外,教师手中的《论语通解》(东北师大出版社),附有名师点评,也值得一看。
◆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三——梳理文义,顺读《论语》”
课堂小结:
好,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先对孔子和《论语》作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分析总结了读《论语》的三种方法,即“以人物为线索,纵读《论语》;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梳理文本大意,顺读《论语》。”
◆ 幻灯展示:《论语》阅读的三种方法。
四、结束语
无论是古人赵普留下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还是今人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解读,《论语》所呈现出的博大而精深的智慧不言而喻。《论语》不仅是记载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希望大家在课后认真地阅读《论语》。最后,我想用两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读孔子,见贤思齐;品《论语》,温故知新。
◆ 幻灯展示:读孔子,见贤思齐;品《论语》,温故知新。
高一语文教案:《前方》
一、导入: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节课我们一起研讨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二、分析课文:
1、师:文本共12节,由摄影切入,然后生发思考,最后回归画面。首先一起读第一节,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切入画面的?
生1: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
生2:作者想归纳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他们正在路上。便于下文由"路"展开议论。
师:同学们说得好,作者用语简洁,生动,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人在路上。这样便于由路生发议论。
2、师:全文重心在作者由画面生发的思考上,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要求找出提纲挈领的句子,哪位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见解?
生1:第二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开头"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第十节"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加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生2:还有第十一节写到的"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支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句子较长,暂归纳为"人的悲剧性实质"吧。
生3:我认为第九节"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不是关键句,因为这是作者的推论,这从上文可以看出,人因为"前方"的呼唤,迫不及待地离家,于是便有了路,那么,路有何作用?第九节的这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不是核心的观点之一。
师:你说得很好,肯动脑子思考。我们是不是归纳出这样三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查看全部请点击下载:高一语文教案:《前方》
高一语文教案:《家》
名著导读
《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自渎了解巴金与《家》的有关背景资料 。
2、了解《家》的故事梗概。
3、了解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巴金与《家》的有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四、重难点
1、了解《家》的故事梗概。
2、了解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3、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
家,在人们的眼中,都是爱的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但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幸福温暖的处所,它就是爱。
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二、作者简介及作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作品多以抒情笔调,描写新知识青年对旧制度、旧文化的强烈憎恨和大胆抗争,充满激情,语言清新流畅。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1982年获“但丁国际奖”,1983年又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三、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内容。
人物关系图介绍梗概。
四、内容分析
1.主题概括
三份爱情的毁灭,三个女性的死亡
觉新——梅、瑞钰
觉慧——鸣凤
2.人物赏析:
(1)梅
原名钱梅芬,觉新兄弟的姨表兄妹。与觉新青梅竹马,相互爱恋,因家长之间的矛盾而被拆散,后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因婆家对她不好,在娘家抑郁而死。
(2)瑞钰
家长们用抓阄的办法为觉新选定的妻子,善良贤惠,高老太爷死后因无法承担迷信的“血光之灾”的责任被迫到城外待产,最后难产而死。
(3)鸣凤
高家的婢女,7年前被卖到高公馆开始做苦事、吃打骂和流眼泪的生活,深爱三少爷觉慧,但高老太爷答应把她送给六七十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勇敢反抗,投湖自尽
(4)觉新
高家的长房长孙,觉民、觉慧的大哥,是一个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深受封建礼教制度的迫害,但又渴望幸福生活,具有“二重人格的人”。他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满旧礼教又奉行“作揖主义”,具有复杂而丰富的性格内涵。
(5)觉慧
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代表。封建大家庭“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觉新、觉民的弟弟。参加了具体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斗争,包括勇敢参与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坚决反对“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蔑视等级制度与丫头鸣凤相爱,反对包办婚姻支持觉民逃婚,大胆揭穿迷信的捉鬼、血光之灾等邪说,最后义无反顾地从封建大家庭出走。
3.问题“谁是凶手?”
探究:觉慧和觉新在爱情中的表现
(1) 觉新对于梅:
和梅表姐相爱,但是由于双方家长在牌桌上的一些小矛盾就扼杀了这段美好的恋情。觉新很痛苦,但是没有反抗,对于父亲为他 安排的与李家的婚事表示顺从,回房蒙头大哭一场,继续与李家小姐瑞钰完婚。
(2)觉新对于瑞钰:
高老太爷去世后,瑞钰产期将至,陈姨太因嫉妒怨恨瑞钰,以“血光之灾”为由要觉新把 瑞钰送到城郊外待产,觉新不想,但是没有反抗,照做了;四天之后觉新去看瑞钰听到瑞钰凄惨的叫声,但是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钰就这样叫着他的名字死去了,他们最终也没有见上一面。
(3)觉慧对于鸣凤:
与鸣凤相爱,又常常处于矛盾当中,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在鸣凤被安排嫁给冯乐山做小妾是他还一无所知,在鸣凤想要向他倾诉时他忙于自己的事业,最后鸣凤被逼得投湖自尽了他才后悔地追去,已经晚了。
4.假设:时光可以倒流,觉慧和觉新会怎么做
5.探究:是什么导致了觉慧和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明确:觉新:不满封建家庭的专制,但是他的长房长孙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个性。,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和平相处”,他凡是采取“不抵抗政策”。家对于他来说是精神炼狱,但是又难以割舍,所以他最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向封建势力一次次地妥协退让,甚至牺牲自己的爱人。陷在封建传统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觉慧:一个充满朝气的反抗者、家族的叛逆者,他体察到封建家族的虚伪黑暗和腐朽,决心要做自己的主人。但是在抗争的过程中,他也有一些大胆幼稚的行为,到外面寻找新生活。他冲破世俗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在矛盾中,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对于他祖父,觉得他们两个像敌人,但是当他祖父去世之后他又觉得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
6.时代背景:
明确:“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革命运动。它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旗帜唤醒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维护人的尊严, 追求人性解放, 在“五四”时期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吸引着无数新一代青年。
“五四”运动就像一场梦一样,迷住了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但随着这个梦逐渐地褪却其梦幻色彩, 其矛盾性就逐渐显现出来。
7作者的生活背景:长期的封建大家庭的生活
明确:李家是当地的殷富,数代都是书香人家。巴金等五个兄弟姐妹从小生活在五进三重的李公馆里。然而,随着父母亲的离世,他的家族开始了内部分化。在其后的分家过程中,家族内部的倾轧丑态毕露,巴金看到了人情世态和诗礼传家背后的龌龊。1920年,巴金的祖父也因病死去,遗产的争夺由此引发,巴金在这些事情上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这给了《家》丰富的创作素材。
8.小结: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要为青年写作,他写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要控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宣告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走上奔溃的道路,走到他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罪恶,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家》中的觉慧和觉新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矛盾性造成了人物性格的矛盾,人物的悲剧命运也是时代不可避免的,是无法被拯救的,唯一的出路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思想的影响,自己拯救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