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相遇问题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10-29

相遇问题。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相遇问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准备题及例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其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及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2.每个学生两个剪贴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张华从家向学校走去,每分60米,3分走多少米?

学生列式解答。说出数量关系。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1)通过电脑演示了解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多媒体演示三种运动方向,学生依次答问。

说明:面对面的走就是相向而行,或者称相对而行;背对背的走就是背向;一起向同一个方向走就是同向。(屏幕显示"相向""背向""同向")

(2)通过电脑演示探究两个物体在相向运动中出发的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出发的地点:两地

出发时间:同时或不同时

运动结果:相遇、相距或相遇后相距

(3)揭示课题:两个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情况,其中也包括相遇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2.学习准备题。

(1)出示准备题。

(2)学生填表,全班检查。

(3)全班讨论:www.jAb88.CoM

①出发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

②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距离有什么关系?

③1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130米是怎样来的?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出2分两人所走路的和260米呢?390米呢?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求出260米和390米,还知道了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等于两地之间的距离。

3.教学例5。

(1)出示例5: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如下图)。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提问: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这道应用题讲了两个物体的运动,当两个物体运动时,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2)启发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尝试解答例5。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65×4+70×4 还有不同的解法吗?(65+70)×4

=260+280 =135×4

=540(米) =540(米)

(4)分析解题思路。

①通过线段图来分析"解法一"的解题思路。

提问:65×4表示什么?70×4呢?把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又是什么?

谁能说说这种解法的思路?

②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析"解法二"的解题思路。

提问:65+70求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讲想法,教师以电脑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每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然后提出:4个每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电脑演示)

(5)检验作答。

(6)比较两种解法。

(7)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相遇问题)在解答这种应用题时,首先,我们耍弄清两个物体运动的哪些问题(方向、地点、时间、结果),再灵活运用我们刚才学的这两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①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自己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到"迎澳门回?quot;展览馆去参观,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3分两人在展览馆相遇,他们两家的距离是多少米?

②用第二种解法只列式,不计算。

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综合练习。(抢答)

①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求两人每小时行的路程和?

②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___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8+52)×3

③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走来,甲每分走45米,乙每分走54米,经6分后两人相遇,?

(45+54)×6

④只列式不计算。

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思考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每分行50米,乙每分行40米,行了5分两地相距多少米?

下面哪个答案正确?

1.50+40×5 2.(50+40)×5 3.无法解答

四、课堂总结。

教学设想:

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物体的简单行程问题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有关两个物体运行的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其中体现了"运动方向"、"出发时间"、"运动结果"等新的运动要素,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以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让学生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设想如下:

1.铺垫导入。首先复习"速度×时间=路程"这一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同时从一个物体运动过渡到两个物体的运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两个物体在同一段路上在运动的方向、地点、时间和结果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这样学生观察起来直观、易懂,兴趣容易调动起来,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再通过准备题中两个物体运行时间、路程变化表的填写,并对表内数据进行观察、讨论,让学生理解260米里面有2个130米(2个速度和),390米里面有3个130米,为例5的解法二作好孕伏,同时让学生理解 "张华走的路程+李诚走的路程=他们两家的距离",为例5的解法一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由于准备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老师将例5的分析和解答权交给学生。学生审题后,让学生运用准备题中所学的知识尝试解答例5,当学生探究出两种解法后,教师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然后教师再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quot;小强走的路程+小丽走的路程=两家的距离",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识"速度和",理解"4个每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是相等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答方法。

3.巩固练习。探究新知完成后,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其中基本练习中的两道题有效地巩固了"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综合练习中的4道题,采取了抢答的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思考,以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总之,让学生经过多层次的练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编辑推荐

相遇问题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 题。 i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相遇问题,初步认识相遇问题求路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用不同方法解答,并认识两种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 i

教具准备:男学生和女学生的人像、学校图片,复习题的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做第36页复习题。

小黑板出示。 ]

让学生依次提出问题,老师用卡片贴出问题卡片,并让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结合前两题解答提问:

前两题是已知两个什么数量,可以求什么问题?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解答的?

结合第(3)题解答说明:

第(3)题求的是两人每分行的总米数,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两人的速度和。(板书:速度和) 1

追问:什么叫做两人的速度和?第(3)题小明和小芳的速度和是多少?

2.演示相遇问题。 ]

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今天开始,我们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现在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一段路程,两名学生同一时间从路程的两端出发,(演示)这叫“同时出发”;(板书:同时出发)面对面走来,(演示)这叫做“相向而行”;(板书:相向而行)(继续演示)请大家看,两人在途中怎样了?(板书:相遇)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两名学生从两地怎样出发的?是怎样行走的?结果怎样了?

说明:像这样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结果在途中相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两个物体运动中的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评析:先通过演示明确相遇问题里物体运动的特点,可以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习下面的例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例5,同时贴出男、女学生人像和学校图片。

提问:从图上看,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他俩的行走有什么特点?在哪里相遇?

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在线段上表示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表示出问题)

提问:从图上看,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是哪两部分路程的和?求两家相距的米数就是求什么?

要求两人4分所走路程的和,要先求什么?这道题要分哪几步来做?

让学生在课本上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同时指名两人板演,分别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

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问:这样解答是怎样想的?

(2)教学第二种解法。

提问:按照刚才的复习题,根据题里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可以求出怎样的数量?线段图上指的哪两部分的和?

(用红色在线段上表示)他们经过4分相遇,两人4分走的路程就是几个这样的速度和?(用手势在图上表示)

按照这样的分析想,要求两人4分所走路程的和,就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让学生在课本上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口答综合算式与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提问:这里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为什么乘以47这样解答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速度和x时间=路程)

指出:速度和是两人每分一共走的路程,乘走的时间,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速度和,这样就可以求出两家相距的米数,也就是路程。

(3)解法比较。

想一想,这两种解法各是怎样的数量关系?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2.小结。

这里第一种解法是先算每人4分走的路程,再加起来就是两人一共走的路程;第二种解法是先求每分的速度和,再乘以时间就是两人4分一共走的路程。两种解法的算式正好符合乘法的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学生读题。

提问:第一种解法可以按怎样的数量关系来算?第二种解法可以按怎样的数量关系来算?

指名两人各用一种方法解答,其余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在练 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2.做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读题。

提问:这里的题目和刚才做的有什么地方不同?从图上看,求两人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什么?根据线段图上表示的题意,求两人4分所走的路程和可以怎样算?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是相遇问题里求什么的应用题?(接相遇问题板

书:求路程的应用题)怎样解答相遇问题求路程的应用题?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八第1、2题。

家庭作业:练习八第4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相遇问题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相遇问题”,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 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 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 创设情境

1. 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 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习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 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 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 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良好状态下去发现数学知识。]

2、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 3 2 5 10

2 6 4 10 5

3 9 6 15 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两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运动规律:①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为0,即相遇了;②相遇时,两者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③因为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时,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学生在活动中把直接经验内化为知识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

3、 应用规律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学设计]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 自己选择学习方式

A 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 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 请教同学

(2) 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让学生借助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屏弃了过去的整齐划一的教法,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好的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对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让他们向同学请教;对乐于借助教材的学生,让他们看书,依提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 巩固深化

1、 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钟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 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习题。

(1)练习十八 1、2

(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 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 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1.复习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数量关系。(口答

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40米,1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5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根据题意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辆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卡车和轿车同时行了x小时,问:卡车行了多少千米?

轿车行了多少千米?

两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二、结合实例,探究新知

1. 出示例题1

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2. 学生读题,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1) 你可以从题目中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 学生介绍,教师画线段图。

(3) 分析: 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那么客车行的路程可以用80x千米表示,轿车行的路程可以用100x千米表示。

(4) 寻找等量关系:客车行的路程+轿车行的路程=沪宁高速公路全长。

(5) 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80x+ 100x = 270

180x = 270

x = 1.5

答:经过1.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检验)

三、巩固深化,灵活应用

1. 练一练

(1) 小亚和小巧同时从相距路程为96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亚平均每分钟走58米,小巧平均每分钟走62米,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反馈交流)

解:设x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58x+ 62x = 960

120x = 960

x = 8

答:8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检验)

(2) 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为40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客车行的路程+货车行的路程=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解: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44×4.5+4.5x = 405

198+4.5x = 405

4.5x = 207

x =46

答: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6千米。(检验)

2. 看图解题

分析比较,与例题比较,哪些题用方程解容易想?为什么?

3. 补充练习。(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路程为2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2)小巧和小胖合作打一篇1850字的文章,小巧平均每分钟打36个字,小胖平均每分钟打38个字,完成这篇文章需要多少分钟?

(3)甲乙两人同时从路程为546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6分钟后在途中相遇,已知甲平均每分钟走50米,乙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四、全课总结

行程问题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程问题”,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的这一重要方式。

一、动手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都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本堂课,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尝试新问题这一问题上,在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看线段图边思考边填表,然后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讲解。学生动手列出了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的式子,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实践。再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动手实践,解决万泉河大桥主桥的长度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积极性甚高,思维活跃,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例如,在设疑激趣,引导探索部分,老师引出了两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出发问题后,就让学生去自主思考探究,自主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老师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相向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求解小强和小丽两家相距多少米。学生经过思考、合作探索、尝试列式求解后,终于自行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只作积极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不作任何的解答。又如,联系生活实际,解决万泉河大桥主桥的长度问题,也是学生自主探索、自行尝试列式解决的。从课堂的学习氛围看出,学生的自主探索,确实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如是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是很有效的方式。因为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优于个体的独自的学习。让学生合作交流,这堂课做得比较扎实。例如,在尝试新问题部分,老师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通过合作交流,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又如,同桌二人用一把尺子,两块橡皮合作演示小强和小丽的行走的路程。这一堂课,学生的合作交流,有自由组合合作交流,有同桌合作探究,有小组合作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讨论认真活跃,交流颇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搞花架子,流于形式。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做到了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植树问题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树问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了解同一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情况,能阐述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解决逆向思维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植树问题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对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我以学生的小手为载体引入本课

【以学生身体的一部分为游戏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爱玩的天性,使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心理,顺利解决植树问题中的间隔含义,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例和亲身实践中,直观地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3月12日植树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先出示引例: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一边,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使学生明确:间隔数+1=棵数。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在这一环节我还原例1,让学生解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会填,让学生现一次巩固总长,棵数,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两端都种的情况。如果路长是10米、15米、25米、3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各要种多少棵树呢?先想一想,再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画一画,验证一下! 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 路长(米) 画一画 间隔数 棵数

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

路长(米) 画一画 间隔数 棵数

(1)反馈交流:可以种几棵?你是怎么种的?

(2)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概括规律(板书规律)。

两端都种时: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总长间隔

2、我会算,设计两旁都要栽的练习。出示119页做一做

3、智力大比拼,通过两端都要栽的情况顺理成章地使其明白另外两种植树问题。联系生活,完善建构。

(1)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

看课件三种情况。(两端种、两端都不种、一端不种)

(2)想一想,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植树问题吗?请举例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2(两端不种)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基础上,引出另外不同的种法,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4、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海油许多现象和植树问题相似。)如

(1)垃圾箱问题. 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3)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在笔直的跑道一旁插彩旗。跑道全长100米,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都要插)。需要多少面彩旗?

(4)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题。教师追问思考过程。

(5)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多远?

(6)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练习紧扣中心,拓展情境,让学生运用规律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完成了建构,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如此设计是基于学生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说说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收获,进一步深入总结,给学生留有回味和发展的空间。】

2、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还有更多更有挑战性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比如小朋友们排队,如果排成个圈儿,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会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就留给大家课后去思考吧!

利息问题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利息问题”,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利息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本课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本金和利息、利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本校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

2、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一般,有十几位同学基础较好,但也有个别同学需要加油;

3、大部分同学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极个别同学完全不感兴趣;

4、学生对有关利息的数学知识了解不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在教学方法上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来让学生探索新知.以教师归纳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突破重难点.在学习方法主要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通过观察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迁移的方法获取新知。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利用计算公式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利息计算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那到底什么叫利息?怎样计算存款利息呢?

2、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有关利息的问题。学生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利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了解储蓄知识

3、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4、出示教材中的定期存款利率表

5、通过引导交流让学生得出计算利息的公式

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

独立完成例题8

6、指导学生利用课件进行学习试一试以及练一练自由组合进行联系

7、书本100页第5和第6题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数学因素

数学是抽象的,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它就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在创设情境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开发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选择学生较熟悉的银行存款利率表和储蓄存单为教学情景,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利息的学习这一课,我希望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学生自己创设条件,让其他同学判断依据给出的条件是否能够求出利息,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谢谢!

《太阳》问题探讨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太阳》问题探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上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王艺强同学说,除了数字法外,还运用了比喻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问。太阳很大,很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把太阳比做大火球。王艺强刚说完,还没有等我开口说话,陈爻马上站起来说:这不是个比喻句。太阳本来就是一个大火球。王艺强也不甘示弱,说:这个句子虽然没有像、好象等比喻词,但是它有两个事物,太阳和大火球,老师说了,比喻句把一个事物比做另一个事物,我想,王艺强还真行,能够用比喻句的特点来分析句子。我边听边赞许地点点头。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对,对。。还没有等王艺强说完,陈爻着急的说:不是有没有比喻词的问题,是因为太阳本来就是大火球。我查了资料,说辐射光谱。太阳是个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可达6000K,它以辐射的方式不断地把巨大的能量传送到地球上来,哺育着万物的生长。哎呀,这个知识我事先还真的不知道。同学们知道陈爻喜欢看书,知识面广,也都相信他说的话没有错,但是仍然将信将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我,希望我能作出判断。我知道此时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悱不启的时候。据已有的经验,我知道这句话肯定是个比喻句,但是我觉得如果陈爻查找的资料正确,他所说的也有道理。到底是不是个比喻句呢?我决定采取延迟评价策略,把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我觉得是比喻句。因为我们原来写的比喻句都是太阳是个大火球,月亮是个大玉盘我觉得是。老师曾经说过,是,也可以成为比喻句,比如,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对同学们得意的看着陈爻叫着。陈爻似乎明白同学们说的有道理,但是他又坚定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却无法说服大家,于是满脸委屈,无可奈何地一屁股坐到座位上。我首先肯定陈爻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能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增加对课文的理解,其次能认真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且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太阳是个大火球,这句话到底是不是个比喻句,我想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再请教更多的人,查找一些资料,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可以吗?

下课后,我把这个问题带到老师们中间讨论,大家也认为这是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经过议论,还是一致认为太阳是颗恒星,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太阳比做火球,形象地说明太阳热的特点。晚上,我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我看到了以前从没有看过的有关太阳的,有关星球的很多资料;我查到了如何判断一个比喻句的知识此时我觉得知识海洋的浩淼与自己知识的渺小。我将自己认为可以具有说明力的资料的网址收藏在博克里。

再次走进教室,我问学生:同学们,通过两天的思考,你们认为太阳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呢?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最后发展成一次激烈的辩论会了。这次他们手上有更多的资料,辩论起来还有理有据。我索性不理睬,任凭他们说去。因为我也查看了很多资料,所以,他们所说的我基本了解一些。但是,他们辩到如果说太阳是个大火球,是是个比喻词,那么,我是个小学生,也是个比喻句了?这个涉及到比喻的一种形式,暗喻。我顺势给学生讲清楚比喻的三种格式:1、明喻,2、暗喻,3、借喻。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听的特别认真。

在这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参与进来的同学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另一部分没有参与进来的学生却很茫然。我觉得有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学习以及学习的途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番话语:同学们,从陈爻的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思考太阳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是不是个比喻句。我们通过找资料、分析、判断、辩论,你现在想说什么话?学习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对,有了问题还要想办法弄清楚。这就是学习。学习不仅是课堂上,也不仅上老师教。还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比如,查找资料,跟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甚至辩论。这次的活动应该感谢陈爻,如果没有陈爻的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我们也许不会知道这么多知识,大家说对吗?

看到学生手上的资料,我想到自己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一张电子报,让我深受启发,能否让学生也通过电子报或手抄报的形式,把自己找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于是我打开自己收藏的电子报的网址,让学生欣赏一个初中生制作的色彩艳丽,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学生非常兴奋。在欣赏之余,他们有了新的问题怎么找图片?怎么交作业?于是我教他们找图片,注册博克,发送文件下课后一群学生以空前的热情围住电脑,在陈爻同学的的帮助下,纷纷注册博克。

第二天,谢恒、龚昀等同学把电子报用磁盘带来,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开并保存在电脑上。胡佳慧、彭肖正杰也给我博克留言,更多同学带来的是有关太阳的手抄报。看到这些一点也不逊色的电子报、手抄报,和同学们在博克上的留言,我觉得语文教学已经深入到学生生活,延伸到课外,我感到很欣慰。

有关太阳是个大火球,是不是比喻句的问题,虽然延续了几节课,但是留给我的深深思考远远不止是否为比喻句这么简单。首先,知识浩瀚无穷,老师不可能知道成为百科全书,老师也不可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因此,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内在潜力,鼓励学生超越自己,超越老师,超越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材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树立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三是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甚至在可以向学生请教,向学生学习,在互动中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面对新课改下语文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我们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大胆地去实践。让我们一起品味教学,享受课堂吧!

《影子》问题探讨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影子》问题探讨”,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林林:在《影子》这篇课文里而有一个偏旁,是友字去掉又,这该称什么?

聂在富:下面几点意见不知道是否对您有点参考价值,请您指正。

一、识字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字形、了解字义部首和字典的检字部首(一般称某某部,如:丶点部)不同。字典的检字部首不能作为识字教学中分析字形的依据。如亮在字典的部首检字索引中归入亠部,除去这个检字部首,余下的部分既不成字也不是部件。字典为了检字方便可以这样确定检字部首,但是在识字教学中分析字形,就不能这样拆分,因为这样拆分既不便于称说,又不符合字源,无助于记忆字形、了解字义。识字教学中如果要分析亮字,只能说上面是高字少个口,下面是个几字。

再如容字,《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把它归入穴部,除去部首,余下的部分就成了不成字的。这样拆分,在教学中既难以称说,又不利于了解字义。许慎说:容,盛也,从宀、谷。宀表示房屋,房屋中空,可以住人容物,谷是山谷,也有中空的意思,所以容的本义是中空能纳,引申为宽容、允许等义。如果把容字拆分为宀和谷两部分,则不但便于称说,也有利于了解字义。

二、有些字的某一部件没有通用的名称,这个部件如果为两个以上的字所共有,就可以根据其中最常用的一个字确定部件名称。如在和存这两个字有共同的部件,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就学了在字,到学存字时就可以把叫做在字旁。这样做可以充分体现利用旧知识、以熟带生的精神。带有这类部件的合体字还有:

有、左、右、友、布──共同的部件

,可以叫做有字旁;

营、莹、萤、荧、莺、萦、荣、劳──共同的部件,可以叫做营字头;

亲、条、杀、杂──共同的部件朩,可以叫做亲字底;

青、表、麦、素──共同的部件,可以叫做青字头;

卷、眷、拳、券──共同的部件,可以就做卷字头;

弄、异、弃、卉──共同的部件廾,可以就做弄字底。

有些合体字,两个部件中有一个是独体字或通用的部件,便于称说;另一个既不是独体字也不是通用部件,不便称说,可以采取变通称说的办法。如善字,可以这样分析:上下结构,下面是口字,上面是羊字加点、撇、横。羊字加点、撇、横就是变通说法。再如复字,可以说:上下结构,下面是折文底,上面是撇、横加个日字。撇、横加个日字也是变通说法。

如果我们心里不必老挂着考试,那么,怎么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就怎么教。如果考试要考这些东西,而且还有统一的答案,那可要小心了。

解决问题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解决问题,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是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难点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

2、文字题的列式计算:【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

☆友情小提示

(1)这里的结果是表示什么?(差)

(2)什么数与什么数的差?(商与0.9的差)

(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练一练

(1)25.16除以3.7的商,减去乘20的积,结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4.8减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减去100.95,结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从以上练习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题中数学术语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除法中

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着重掌握。

【例如】ab可以读作:(1)a除以b;(2)b除a;(3)a被b除;(4)b去除a

【可以看出】a被b除与a除以b是一样的;b去除a与b除a是一样的。

二、知识应用:列式计算

1、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1)200的3/5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减少4/7后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4/9,乙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1/6,乙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4/9,乙数比甲数多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决问题

1、自学P82例2,说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2、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这里的1/4表示什么?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②看懂线段图,并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③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1/4)

④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1/4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1/4是多少。

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知识梳理

1、交流讨论: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不必统一,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友情小提示:①认真读题,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③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④计算;⑤验算。

2、归纳总结:四则混合运算要认真审题,观察题目里的运算符号,决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简捷算法。对于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审题时要注意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列式时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合理地使用括号,以及注意题目中的叙述,如除与除以等。

五、巩固训练

独立完成P82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六、拓展提高

P83练习十四第5、6、7题。

七、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春晓》问题探讨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晓》问题探讨”,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在冬天,由于外界气温很低,人体为了抵御严寒,皮肤长时间处于收敛含蓄状态,血管收缩,减少了体热的散发,以维持体温。因体表血管的收缩,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增加,供给大脑的血液也相对增加,使大脑细胞供氧量充足,所有人们往往在冬天感到精神焕发,头脑清醒。但到了春天,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变暖,气压往往较低,人体生理机能也随之变化,皮肤血管和毛孔逐渐扩张,皮肤里的血液循环旺盛起来,而供给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就相对减少,导致了脑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降低,人的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因而显得反应迟钝,易感疲劳。再有,春天太阳直射点逐步北移,白昼变长,黑夜缩短,所以人们常有困意之感。

据科学家分析,有人认为:春天到来,人们的活动时间明显增多,人体内的维生素B1就显不足。维生素B1担负着刺激神经活动的重任,其量不足,神经则怠惰。还有人认为:生物钟节律的变化,是春困的主要原因。欲战胜春困,并不一定需增加睡眠时间,而应该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特别应注意坚持体育锻炼,经常到室外参加各种活动,以提高人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的能力。

《军神》问题探讨


《军神》一文,在谈到刘伯承说出割了七十二刀这一环节时,不少教师未能作更深入的分析,学生从中得出的刘伯承的意志很坚强只是口头上的,并没有从情感上真正体会到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如果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时,头脑是很混乱的,教师应先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应先认识七十二刀对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的作用。

对于此,笔者不成熟的看法是:

教师在讲到这里时,可以把自己当作沃克医生,用自己的语言一边描述动手术的过程,一边配上动作:这里肉烂得厉害,得割一刀,伤得太严重了,一刀还割不干净,得再来一刀,这里已经长了新生的息肉,这里不割不行,来一刀,哦,我手有些发抖,没切中要害,再来一刀,我的汗都冒出来了,护士在帮我擦汗,接着干割过几次之后,问学生:我刚才割了几刀?学生肯定没几个能说出来的。然后问:三个多小时的手术,刘伯承能说出刀数,说明了什么?

接下来也可以联系学生的运动会:你有参加过1000米或是更长的距离赛跑的经历吗?比赛时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是200

米跑道)比赛过程中你还记得自己跑了几圈吗?喊加油的同学记得吗?你看,你跑步时的痛苦同刘伯承动手术的痛苦相比,你跑步时头脑一片空白同刘伯承清楚地说出刀数相比,看出了什么?

本部分的教学同样是重点,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动手术中两人的表现,但是这部分更不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是难点。学生对此部分的理解,其实是顺着前一部分的水漂来的。教学这部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上有充分的认识,知道伯承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头脑清醒,而不是口头上说了算。

《翠鸟》问题探讨


小学语文第六册《翠鸟》一文中的课后有这样一个题目:把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用哪一个词语合适。(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有的同学换了一个登,当时我说登和蹬的意思是相同的,不能换。后来我觉得不大对劲,查《现代汉语词典》,蹬有两个读音(dēngdng),读dēng时与登的第一个义项相同,指腿和脚向脚底方向用力。那么,这个作业题中能把蹬换成登吗?为什么这个句子中要用蹬而不用登?

浙江省平湖市解放路小学

朱丽芳

首先,这个作业题要求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旨在让学生体会到换上去的词不及蹬好。比如换上踩,就不如蹬确切。如果换上登,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因为登与蹬在表示腿和脚向脚底方向用力时是一对异形词,是同一个字的两种不同写法。

其次,这个句子中用蹬是规范的。国家语委正在着手编写现代汉语异形词的规范扁,在1998年已经出版了一本《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这两本辞书在对单音词的处理上是一致的。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蹬的第三个义项是腿和脚向脚底方向用力;登的第四个义项是同蹬。这样表述的取向是:在表示腿和脚向脚底方向用力时,蹬是选用词,登是异形词,倾向于淘汰。

顺便说一说,朱丽芳老师所查的《现代汉语词典》是1978年出版的旧版本,如果查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就不会产生困惑了。

《赵州桥》问题探讨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州桥》问题探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问:《赵州桥》(第五册)课文后面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指出下面的句子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灵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撞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教学参考书上问是围绕哪些词语来写的。请问:这项练习的答案应当是什么。

答:明确答案的关键是要弄清楚这个句子的结构层次和全句的主要内容。这个句子是一个解说型的二重复句,后面的三个小分句(有的;有的;还有的)并列在一起解释说明第一个分句(桥面两侧)的意思。也就是说,第一个分句同后面的三个小分句之间是解说与被解说的关系,三个小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全句的内容是表现赵州桥栏板上龙的图案精美而生动。既然三个小分句都是为了说明第一个分句的,那么,不论哪个词语还是哪些词语,都是第一个分句里同全句内容紧密相关的词语。词语是词和短语的统称,既可以指一个词,也可以指一个简短的短语。因此,回答哪个词语的问题,答案可以是精美,也可以是精美的图案;哪些词语的答案宽一点,可以是精美的图案,也可以是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相遇问题》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