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

选修二第1讲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考纲明示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

(2)《人权宣言》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第一国际、第二国际课标要求知道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1)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定法律的准备阶段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3)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考点1欧洲的专制理论 1.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被称为“神学界之王”的托马斯·阿奎那就对教权至上论做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从根本说,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的创造物,是神授予的。

2.欧洲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王权强化的产物。国王是民族国家的象征,在事实和法律上握有最高权力。君主专制的形成,需要借助神权来维护它的统治。英王詹姆士一世正是借助“君权神授”的理论来神化和加强王权的。他鼓吹“王权至上”和“君权神授”思想,强调君权来自上帝,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考点2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

(1)斯宾诺莎强烈抨击和批判封建专制理论和神学经典,他用自己的思想为荷兰资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

(2)他发表《神学政治论》著作,明确提出了天赋人权理论,他认为天赋人权是自然权利,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们签订的一种社会契约。

(3)意义: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2.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背景: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为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690年洛克出版《政府论》。

(2)主要思想:主张法治,法律至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影响:洛克提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1)主要内容:人是生而平等的,国家的主权源于人民,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人民主权论;提出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斗口号。

(2)意义: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及美法两国的宪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罗伯斯庇尔看做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

特别提醒 天赋人权、分权制衡、主权在民的含义

(1)天赋人权是指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和安全等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

(2)分权制衡是指将原来集中于君主一人的国家最高权力进行分割,分割后的权力分别由不同的人或机构掌管且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以避免专制暴政。

(3)主权在民即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因此人民推翻暴君统治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

考点3法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2017选考部分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金版教程·历史(M)NEW1.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背景:法国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旧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使阶级矛盾逐渐白热化;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速了革命的爆发;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进入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4)革命发展:1792年8月巴黎人民再次发动起义,吉伦特派掌权,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处死路易十六。

(5)革命高潮:1793年6月巴黎人民第三次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掌权,实行“恐怖统治”。

2.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时代的开始: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2)帝国建立: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内外措施: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经济上,进行财政改革,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上,创办一系列的学校,建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法律上,颁布《民法典》;军事上,进行一系列的对内和对外战争。

3.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1)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第一次复辟;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彻底覆灭,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

(2)七月王朝建立:1830年7月,工人阶级掌握武装,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

(3)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考点4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 1.《独立宣言》

(1)制定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参与起草的《独立宣言》。

(2)内容

(3)意义

2.1787年宪法

(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成立的邦联政府,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2)1787年通过了1787年宪法草案,1788年生效,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规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联邦制和法治原则。

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成文宪法,它确立的联邦共和制和三权分立原则,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也为欧洲的反封建斗争树立了一面旗帜;1787年宪法也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考点5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1.第一国际

(2)成立:1864年,在伦敦成立;它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

(3)主要活动:领导工人运动,支持工人斗争。

(4)历史意义: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2.第二国际

(2)成立:1889年7月,在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

特别提醒 19世纪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基本条件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但各种条件并不成熟,资本主义尚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这是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工人运动虽未成功,但仍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推动资产阶级政府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

1.比较洛克与卢梭民主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①背景: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主义阻碍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内容:都批判封建专制主义,都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③影响: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并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构筑了民主蓝图。

(2)不同点

①背景:洛克的思想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捍卫革命成果的需要而出现的;卢梭的思想是在法国封建等级严重,封建统治根深蒂固,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启蒙运动兴起、发展的结果。

②内容:洛克主要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权力分立;而卢梭主要提出了“主权在民”。

(3)影响:洛克思想中的分权说后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说,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梭的思想成为指导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2.《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异同点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区别颁行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北美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为了确定资产阶级基本的政治原则内容侧重点侧重于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是一篇“战斗檄文”重在确立资本主义新制度,在将矛头指向封建旧秩序的同时,更重视对“自由”“平等”“法治”这些基本民主原则的阐释对世界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民主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规定的人权更具体、广泛,更具普遍性,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影响深远联系(1)《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它催生了法国的《人权宣言》

(2)都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启蒙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3)都是诞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宣言,既推动了革命的进程,又体现了革命的成果

(4)作为西方民主制度史上两个具有法律性、纲领性和理想性的重要文献,都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法制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3.如何客观评价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专政以及拿破仑时期的政策所起到的作用?

(1)君主立宪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当政期间,通过立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旧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初步的改造,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基本实现革命目标,为大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他们反对共和制、维护君主制而被赶下台。

(2)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政期间,在废除君主制、创建共和国以及进一步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措施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然而,在共和国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能暂时牺牲自身利益,无法稳定局势,遭到人民唾弃。

(3)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政期间,为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在摧毁封建制度的同时,实行“恐怖统治”,战胜了敌人,克服了危机。但危机过后,主要领导者用恐怖政策排除异己,导致内部分裂而垮台。

(4)拿破仑:在“雾月政变”后上台。一方面恢复了一些旧制度,另一方面也实行了很多维护大革命成果的政策,比如他制定的《民法典》。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了大革命的精神。但终因穷兵黩武而被赶下台。

4.19世纪70年代前后欧美工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1)自发性斗争减少,有组织的斗争增多。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的文化素质和组织程度大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工人政党和组织的相继建立,使工人运动从自发性向组织性方向发展。

(2)由以暴力斗争为主向以合法斗争为主发展。一方面因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扩大,进行合法斗争有了可能;另一方面工人政党和工会普遍建立,在它们的指导下工人运动比以前更讲究斗争策略。

(3)由以政治斗争为主向以经济斗争为主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发展,工人阶级取得了过去不曾有过的许多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已取得的政治权利进行斗争,争取经济待遇的改善成为大多数工人的要求,所以这一时期的工人罢工多以缩短工时、改善待遇、提高工资福利为目标。

5.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②都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③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第二国际运动前期的指导;④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不同点:①组成不同: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活动范围和内容不同: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的工人斗争结合在一起;③组织形式不同: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组织的上级组织,而第二国际不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政党指明方向。

真题典例1.[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9年,围绕着“人类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缔造自己的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正在六边形的国土上展开。在争论的双方中,一方打着维护历史传统的旗号,积极鼓吹神赋权利、等级制度和行业组合;另一方则宣扬人类的创造性,主张天赋权利以及理性和正义。这场涉及哲理的政治辩论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确认占法国人口2/3的第三等级拥有何种地位。

——摘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791年宪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它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为公民,又提出财产资格限制,“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者享有选举权,为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是消极公民。《1793年宪法》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划分。第二共和国时期,法国选民人数猛增至900多万。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材料一中大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焦点?

(2)材料二中法国是如何扩大民众选举权的?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

答案 (1)焦点:第三等级的地位。原因:国王实行专制统治,维护等级制度;第三等级占人口多数,是税收的主要承担者。

(2)扩大:法律保障;降低、取消财产等限制。

因素:启蒙思想的传播;多次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中的最后一句话可知大辩论的焦点是第三等级的社会地位问题;第二小问要结合法国大革命之前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第三等级的组成及各自的要求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可结合《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对选举权的法律规定与选举资格的放宽来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革命力量的推动等来说明。

2.[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

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答案 (1)印度:增强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

法国: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

(2)说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

分析: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答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宣言》。材料一反映了《独立宣言》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二反映了《独立宣言》对法国民主思想与法、美两国革命的影响。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被压迫地区”“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挑战”等信息中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题目已经给出了历史结论,考生要结合所学知识找到合适的史料。分析影响时,要把相关的史料联系在一起进行作答,如《独立宣言》与启蒙思想。

考向分析近五年高考中,本讲内容时有涉猎,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出现,预计2017年高考命题中,题型、分值、难度等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常常超越教材,备考时注意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结合起来复习。

仿真练习1.[2016·新乡模拟]材料一 英国的立宪政体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达到力量均势的历史结果。在英国社会内部,一方面,布尔乔亚阶级或市民阶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级为了保护市民社会和使民间社团组织的自主性不受专制国家的侵夺,并为了在政治上享有充分的权利与自由,起而与国君抗衡并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国君又仍然享有相当充分的权威合法性与尊严,这样,双方就……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材料二 明治维新的日本与1918年以前的德国,则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典型的立宪政体”。在这种体制下,立宪只是一种现代性形式的政治符号而并不具有真正限制君权的实质意义。尽管它们采取的是立宪政治的形式,但本质上仍然是权力集中运作的绝对主义国家。德国历史学家蒙森把它称为“伪立宪绝对主义”。

——以上材料均选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日本立宪政体及其确立方式的区别。

答案 (1)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旅的制衡;市民阶级和民间团体与政府的制衡;议会与内阁(首相)之间的制衡;党派之间的制衡。

(2)政体: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日本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权力的不同或议会权力的不同,言之成理即可)

确立方式:英国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确立。

解析 (1)根据材料中“英国的立宪政体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达到力量均势的历史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制衡;结合材料中市民阶级发展的影响,联系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约、不同政治派别的制约等回答。(2)回忆教材知识可知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日本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回答“确立方式的区别”。

2.[2015·东北三校二模]材料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的,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

——摘编自《独立宣言》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美国《独立宣言》的基本原则。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独立宣言》的历史作用。

答案 (1)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

(2)以政治纲领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人权原则;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政治愿望;推动独立战争的开展;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积极影响。

解析 (1)提取材料信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据此概括回答即可。(2)回忆教材知识,从《独立宣言》体现的原则、对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等角度回答。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5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为45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1.[2016·郑州质量预测](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国家的一切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任资格也不再是门第和财富……雅典宪法对公职人员的津贴作如下规定:公民出席民众会,或领取6个俄波尔;一次最高会议可领取9个俄波尔;陪审员领3个俄波尔;议事会议员领5个俄波尔;凡担任主席者另加膳食费1个俄波尔;9执政官每人领4个俄波尔。

——摘编自尹明明、鲁运庚《雅典民主政治中的

公职津贴制》

材料二 主权在实质上属于法兰西人民;所有公职人员都是受人民委任的人员,人民选举他们,也能罢免他们……为了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宪法要求靠自己劳动生活的公民响应法律号召而在人民集会中担任公共职务时,对其所花费的时间应给予报酬。

——摘编自罗伯斯庇尔《论代议制政府》(1793年)

(1)椐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发展民主政治的举措。材料一中雅典宪法对公职人员提供津贴的规定体现的理念与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相似?(10分)

(2)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材料二体现了卢梭的哪些主要思想?分析材料二中罗伯斯庇尔的主张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10分)

答案 (1)举措:取消门第和财富的限制,国家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给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观点:不使财产的不平等造成权利的不平等。

(2)思想:主权在民(人民主权);社会平等。

积极影响:鼓励下层民众参加国家管理(扩大雅各宾派专政基础);推动革命深入发展。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国大革命。第(1)问中“措施”归纳提炼材料即可。“观点”理解题意并与罗伯斯庇尔主张对照,容易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容易作答。

2.[2016·太原模拟](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独立宣言》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提出了新的政治思想或政府理论,而是标志着美洲和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学者王希在《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一文中说,这部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宣言,充满了革命精神。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原则。他宣布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享有不可转让的权利、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等原则,成为美国人的理想和信条,对美国政治生活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学者李道揆在《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认为,《独立宣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革命,直接影响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也给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以巨大推动力。

——摘编自《美国历史文献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的含义。(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两位学者观点的看法。(12分)

答案 (1)含义:《独立宣言》是这样一个开端,即将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产生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思想转化为现实政治原则。

(2)看法:王希主要从民族独立和将启蒙思想付诸实践的角度,肯定《独立宣言》代表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近代化潮流;李道揆主要从《独立宣言》的世界影响角度阐述了其反封建和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二者都充分肯定了《独立宣言》。

3.[2015·长沙模拟](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

——托克维尔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制度依然存在,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还没有确立……直到法国大革命,法国为欧洲树立了资本主义民主的榜样,又经过拿破仑战争的冲击,各国最终建立了新的政治经济框架,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占了支配地位。

——摘编自李世安《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中有关法国大革命原因的基本认识;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对此进行解读。(10分)

(2)结合材料二,法国在反封建方面是怎样为欧洲作出榜样和贡献的?(10分)

答案 (1)大革命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农民阶级不堪忍受沉重的封建剥削,要求变革;市民阶层对生活状况不满,要求变革;贵族阶层不满国王,不反对变革;资产阶级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要求变革;此外,其原因还包括启蒙运动对专制统治的冲击、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等。

(2)政治上:废除了封建特权,推翻封建君主专制,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经济上: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权利和义务,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颁布人权宣言、《民法典》,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它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可知,材料认为大革命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第二小问结合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说明旧制度的崩溃是必然的。(2)依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概括。

4.[2014·山东高考](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8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12分)

答案 (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卢梭。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解析 第(1)问,解读图文信息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回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有关文献回答。第(2)问,据图中肖像、革命符号等信息判断,迁移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史实说明理由。

5.[2015·濮阳二模](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三种方案的各自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异同,并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14分)

答案 (1)特点:英国重视自由胜于注重平等;法国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美国对平等和自由均等重视。

(2)相同:认为由君主进行渐进性变革是社会进步的最佳方式;君主的渐进变革以较小的破坏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反对人民以暴力革命方式进行社会革新。不同:托克维尔认为人民革命不可能催生自由民族;杰斐逊认为革命是君主缺少进步的调节而导致的。

原因:因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主导的变革实现了英国社会的平稳过渡,并使发展成为自由民族;而革命则使得专制像恶魔一样缠住法国,导致法国近百年的专制和共和斗争的动荡后才建立起来自由的民主共和国。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分别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从“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和“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概括相同点;从“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概括不同点;第二小问,应结合各国的国情进行回答。

扩展阅读

2015届高考历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轮复习提纲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1.《权利法案》的制定
(1)背景
①议会的由来:13世纪初,英国贵族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以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传统上,英国议会有同意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收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②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取得胜利,斯图亚特封建王朝被推翻。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议会制定《权利法案》。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确保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4)《王位继承法》
1701年,议会又制定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5)意义:这些法令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后来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①内阁的名称来源于枢密院——国王直辖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小密室里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商讨国家大事,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②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就需要一个人来主持会议。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下议院多数党领袖的沃波尔(华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第一位首相。③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2)特点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多数派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②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③由于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握有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增;陈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不适应英国的现实,不少衰败城镇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力,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没有自己的代表。(2)内容: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了“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席位。(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民主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
4.议会中的“第三院”
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②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部分立法权,还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③内阁权利开始膨胀,被称为议会的“第三院”,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5.君主立宪制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①君主“统而不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权力。②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③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④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作用
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对社会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②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新的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这一模式。
(二)1787年美国宪法
1.制定背景
①1781年开始实施的邦联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州保留很大权力,国家权力极为有限,面对一些重大问题常常力不从心。②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成为美国统治集团的共识。
2.主要内容
(1)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出,每届任期4年,对宪法负责。对立法由否决权,但国会若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国会分参、众两院。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监督财政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和法律最高解释权。
3.评价
(1)局限性
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②黑人按五分之三来计算各州人口总数,印第安人则不计算在各州之内,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③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进步性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在权力结构上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大权中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防止了专制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③较好的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关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政府构成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肯定了联邦的权力高于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3)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5.两党制的形成
美国经历了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的发展历程,到19世纪后期确立起今天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政策也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曲折历程
法国政体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国(1804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5年,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第四共和国(1946年)—第五共和国(1958年到今天)。
2.政局特点
政局动荡不安,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3.共和道路曲折的原因
(1)内因
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斗争不断。②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③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根深蒂固。④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⑤保皇派分为三个派系,相互倾轧,不能形成合力。⑥广大工农群众、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
(2)外因:当时欧洲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背景
①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②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③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内容
①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③《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④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但共和之路并不平坦。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
(3)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保皇派势力,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全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还需进行长期的斗争。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宰相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实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完成统一大业。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建立。
(2)特点
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原因:①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近代化过程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普鲁士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①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②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③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④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所立法案须经皇帝批准才能有效。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作用较小。
(2)特点
①皇帝和宰相权利较大。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3)评价
①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德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点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两种模式分析
(1)民主化模式——英、法、美。基本特征:①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实行普选制。②实行真正的政党政治。③形成了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是真正的立法机构。
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扫荡了旧的统治势力,使人民接受了革命的洗礼;②以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启蒙思想为武器。
(2)专制主义模式——德、俄、日。基本特征:德国实行的是披着民主外衣的专制主义;俄国则一直坚持沙皇专制,整个近代根本就没有设立过真正的议会;日本实行的是天皇体制,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没有相对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领导,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②德国通过王朝战争、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经历革命的洗礼,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

第2讲 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纲明示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考点1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工人农民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等)。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了社会危机。

(5)危机面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选择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特别提醒 克里米亚战争只是加速了1861年改革,并不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2.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性质

(1)时间:1861年。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3)主要内容

(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3.改革的影响

(1)积极性

(2)局限性

特别提醒 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改革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拓展深化 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因此,近代化在俄国出现是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

考点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2)外患:佩里叩关(“黑船来航”)

(3)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名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

2.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1)1868年新政府以天皇名义公布《五条誓文》,要求向西方学习,改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公布《政体书》:整顿、充实组织机构。

3.主要内容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先是采取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来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方针,后又改为“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方针。

4.历史影响

特别提醒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历史上也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日本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的标志,但是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缺乏民主宪政精神,为日后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基础。

考点3戊戌变法 1.背景

(1)社会基础: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

(2)发展:办学堂、建团体、创报刊。

主要内容进步性局限性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冗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经济提倡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军事裁汰绿营,西法训练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文教废八股、改书院、赴日留学等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人才—(4)结果

3.评价

(1)爱国: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政治运动。

(2)进步:是探索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3)启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4)结论:其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特别提醒 戊戌变法的特点

(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9世纪末发动的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运动。

(2)戊戌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只是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领导的政府,它对帝国主义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3)戊戌变法昙花一现,但它是一场资产阶级进行社会制度变革的尝试,同时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1.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及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1)影响

①经济近代化

a.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②政治近代化

a.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c.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③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④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⑤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2)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①从背景看,历史向前发展,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只能迎不可拒。

②从目的看,必须体现民生需求,获取人民的支持。

③从过程看,及时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④从结果看,成功的改革必须把改革看成系统工程,有序、稳定、协调开展。

2.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

(1)性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内容:洋务运动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以维护封建制度;而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对封建制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改造。

(3)方式:洋务运动主要靠少数地方实力派主持;明治维新在天皇的主持下进行了比较全面、广泛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是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4)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留有大量封建残余。

3.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主体明治新政府无实权的光绪帝具体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以接受新事物4.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1)相同点

①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②方式: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内容: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⑤影响: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2)不同点

①领导: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②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真题典例1.[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解析 第(1)问,提炼材料信息回答即可,如由材料一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自天皇以下”等可得出自上而下推行的结论,由“众人趋之若鹜”可得出国民竞相效仿的结论等。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信息“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可得出日本人认识到模仿虚饰的缺陷,开始理性对待西方文明的结论;第二小问,前者原因可从摆脱民族危机和改变落后的现状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后者原因可从全盘西化的危害等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由材料信息“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虚饰了一国之文明”等回答实质。

2.[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答案 (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俄国改革背景,从俄国与工业化强国英法的国力差距的角度作答。第(2)问,结合材料二评价俄国改革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俄国改革历史影响的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

考向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5年2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5年3考,在2017年备考中,我们要重视培养材料解读能力,关注无教材依托的改革的认识,总结改革规律。

仿真练习1.[2016·遵义航天高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统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它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了以欧洲的学风为基础的新学校,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他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出“百日维新”的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 (1)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学校;鼓励机器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建立西方式的新军。

(2)失败原因:军队不支持;顽固派实力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采取的方法与斗争策略不当(要求过急;幻想争取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支持);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问考查的是“百日维新”的相关措施,根据材料信息,依次展开即可。主要涉及到政治上,即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即鼓励发展机器大生产与工商业;教育上,即建立新式学校;军事上,即建立西式军队。第(2)问考查的是“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失败的原因”:A.主观原因;B.客观原因;C.根本原因等。结合相关史实,依次展开认识,所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2016·包头九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于他人。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

材料二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

答案 (1)①农奴依附地主,②地主占有并可以买卖(出租农奴),③农奴要无偿地为地主劳作,④农奴要给地主提交一定的费用,⑤地主对农奴负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⑥国家基本不干预地主与农奴之间的事务。

(2)理解: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符合史实(只是部分人对农奴解放的一种期望)。

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解析 (1)从材料中“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等信息分析地主与农奴的基本关系;从“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分析国家与农奴、地主的基本关系。(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有夸大之处。联系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变化等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1.[2016·日照模拟](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10分)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15分)

答案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2)“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照西方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带有一定的民主化倾向。“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结合所学可得出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从对内对外两方面分析: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对外,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第(2)问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影响,“一张脸孔望着未来”即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政治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带有民主化倾向;“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即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2.[2015·石家庄一模](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梁启超传》

材料二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渐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的认识。(16分)

答案 (1)原因:改革家威望不足;变法过急,缺乏成效;用人不当;失去改革时机。(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注重思想宣传、舆论鼓动;主张变法要迅速推行。(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一方面,梁启超的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迫切改变中国落后局面的愿望。但另一方面,他没有看到变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薄弱,缺乏经济基础;忽视了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的现实;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措施难以贯彻实施;仅限于上层,忽视民众力量。在变法过程中,不讲策略,没有成熟的可行性方案。

解析 (1)从材料中“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入手,结合戊戌变法期间用人不当和顽固势力的反对等知识回答。(2)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注重思想宣传,主张变法应快速实行。分析梁启超主张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联系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等回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2015·苏锡常镇四市调研](25分)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8年4月27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渝吉著)等。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

——吴廷

材料二 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4分)

答案 (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概括要点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日本的政治体制不难答出是君主立宪制。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并结合明治维新具体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信息来回答。第(3)问考查分析历史问题以及归纳材料的能力,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从开放与保守并存角度思考作答。

4.[2016·湖北八校联考](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所谓“武功”“文治”。这一时期中国文士集团由于受传统的价值标准的影响,忠君的士大夫在任何特定时期都不得不满足于清帝所给的回旋余地。经世派中的人物,凡是不能适应地主阶级所谓“治世”的新需要的,或是在适应地主阶级所谓“治世”的新需要中反应迟缓的,往往被罢官,不再叙用,或者是屡罢屡用,沉浮宦海。因此,官场中的领导者们奉行中庸之道,对内妥协,对外防守。

材料二 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虽然暂时制止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治年间“武功”“文治”的具体表现。(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同治中兴”的进步性。(13分)

答案 (1)表现:“武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文治”:崇尚理学;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2)进步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防实力,并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成立总理衙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同治中兴”推动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近代化,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解析 第(1)问,“具体表现”结合材料中同治年间的时间段限,回顾地主阶级在军事方面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即可。第(2)问,结合“同治中兴”在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进步性和对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回答即可。

高二历史教案:《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1、了解19C后半叶“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出现的背景、含义及评价。

2、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内涵及产生演变过程及实践。2.如何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3.理解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4.对比顽固派与洋务派、维新派与革命派思想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该思想的发展,演进的过程。学生自学,参与和教师点拔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以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揭开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第一页;从中体西用到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过程,就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过程。

教学重点:从中体西用思想到学习西方民主制度思想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洋务派与革命派对待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态度差异。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与西方相比,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可谓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尤其是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顶峰。这也意味着我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更漫长、更艰难。正因为这样,当我们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康庄大道上时,让我们再次向那些曾经为推动近代中国民主事业而殚精竭虑、义无返顾的志士仁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必修3,学生自学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 :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维新派 康梁维新派—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民主思想—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

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内容,概括分析中体西用思想的含义,产生背景,形成过程。选代表分别阐述各自观点,教师加以总结。

1,含义:全称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逐渐形成并完善的主要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系统理论。“中学”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西学”指的是西方先进的器物和技艺,也包括西方科技文教等。主要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传统文化。“体”是治国根本,是最终目的。“用”为“体”服务,是途径和手段。

2、背景: (1)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不断加强,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2)先进中国人逐渐改变传统的夷狄观念,倡导向西方学习,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思考:简要概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是如何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的?

3、思想形成的过程:

①、“西学为用”思想的产生

代表:林则徐、魏源/ 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问题:这种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的?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一:“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材料二:“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学躬”。

材料三:“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材料四:“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思考:上述材料都表达了一个什么共同的思想?

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谁说的吗?为什么是他们最早提出了这种思想?

②、“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代表一:冯桂芬《校分阝庐抗议》 /地位:第一次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

其它代表:郑观应、王韬等

材料一:“天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沈康寿(1895年《万国公报》上提出)

材料二:“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孙家鼐

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③、“中体西用”概念的正式使用

代表人物:沈康寿、孙家鼐

④、“中体西用”思想的完善

代表:张之洞《劝学篇》/ 派别:洋务派/ 地位:“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

《劝学篇》“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艺”

4、实践: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19世纪60-90年代)

清末新政(1901-1912)最初几年的指导思想

5、评价:结合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影响和相关重大事件去评价:进步性体现在?局限性体现在?

材料一: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奕訢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扰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问题:步入近代,用中学救亡还是以西学强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材料一、二分别代表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说明各自的不同主张和依据。

答案:顽固派:用忠信礼义救国(或中国传统文 化),因为礼义人心是国家根本。

洋务派:用西方技术救国(或西方文化),因为西学推陈出新,较为先进。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内容,分析比较:(分组代表洋务派与顽固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请一名同学担任记者,随机对各小组进行采访,对个小组代表回答情况由学生代表评判组给予评判,教师点评)

①洋务派和顽固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

不同点:是否用西方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学习西方以自强— 仁义礼信御辱 )

②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早期维新派:从洋务派分化出来,君主立宪思想

晚期维新派:比早期思想更系统;有政治实践

思考:为什么说革命派与维新派在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一、奋斗目标更高:民主共和制——最早体现在兴中会誓词里

二、宣传力度更大:民主反清革命思想——邹容、宋教仁等

三、思想体系有创新:三民主义——孙把西方政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四、政治实践更深入:辛亥革命——中国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态度:比维新派更进步(民主共和制)

体现: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从各自角度出发,主张向西方学习,虽然都失败但使历史在不断否定中得到发展和进步。

巩固练习:

1,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2,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①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4,阅读思考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四: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对唐代社 会有何影响?

答:民族和睦相处,华夷一体。加强了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社会繁荣。

(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天朝上国(华夏至上)。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由鄙夷到师夷。萌发新思潮,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学习西方工艺、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观念。

课后反思;课堂上通过访谈参与,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活动将学生通常认为呆板的历史生动化,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并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复习提纲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客观原因:列强入侵,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2)主观原因:理论来源——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基础——拜上帝教。
2.过程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1851年永安封王(初建政权)——18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军事全盛时期(1853年到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东征)——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治国方案)——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
(2)内容:①土地分配: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从而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实行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最能体现平均主义)。
(3)目标: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趋势。③空想性:平均一切社会财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
4.《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
(1)性质: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2)内容:①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②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鼓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③文教上,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④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3)评价:①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上战争环境,并未实施。
5.失败和功绩
(1)失败原因: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经验教训: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二)辛亥革命
1.历史背景
①清政府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特别是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④三民主义提供了革命纲领;⑤一系列武装起义提供了经验教训,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⑥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武汉新军中坚持发展革命力量;⑦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起义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
2.革命团体和政党
(1)兴中会:①成立:1894年、檀香山。②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③影响: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促进了其他革命团体的建立。
(2)同盟会:①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②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③意义: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过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部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史称“辛亥革命”。(2)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4)清帝退位: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5)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实质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②三权分立:确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③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历史意义
(1)功绩: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⑤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2)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失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4)败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真正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是将政权拱手让给善于伪装的袁世凯。
(三)新民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1)背景
①国际因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②国内因素: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混战不休;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使无产阶级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出现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过程
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上海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爱国主义是运动的主旋律;②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④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特点:五四运动与以往的革命运动相比,不同点在于:①领导者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②广大人民直接参与,包括学生、工人和市民,其主力先是学生,后是工人。③斗争态度坚决,毫不妥协。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③组织和干部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规定党的纲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3)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②制定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③意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伟大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②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国民革命(1924—1927)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力量强大而凶残。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都无法战胜敌人。辛亥革命和“二七惨案”的教训都表明了这一点。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二七惨案”的教训;孙中山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撮合;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
(3)合作的标志
①召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②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③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北伐战争
①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③进程: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北伐战争得到工农群众大力支持,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④结果: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5)革命失败
失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原因:①客观上:敌人力量强大;帝国主义干涉、破坏、扶植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②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功绩: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4.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
(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武装起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②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1927年9月,秋收起义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中共赢得农民的衷心拥护。
军事斗争:1930—1933年,红军先后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
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理论建设: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三者关系:党的领导是前提条件;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核心内容;根据地是战略基地。②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③理论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
(2)红军战略转移
原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过程: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②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保存一大批骨干,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5.抗日战争(1937—1945)
内容祥见专题二
6.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1)背景
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战争进程
人民解放战争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追歼残敌四个阶段。战争进程非常快,“一年一个样,四年大变样”。
①第一年(1946年6月~1947年6月)基本特点: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解放军防御。解放军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②第二年(1947年6月~1948年9月)基本特点:解放军展开反攻,国民党军队转入防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③第三年(1948年9月~1949年1月)基本特点: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战略决战,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④第四年(1949年春~1950年夏)基本特点:渡江战役、追歼残敌。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④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问题。(1)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而不是国民党单独领导,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在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则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噪冒进、急于求成,貌似“革命”,更容易迷惑人。两者都有危害性,“左”倾的危害性更大,中共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3)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没有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4))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是军事上的“左”倾错误所致,并不能由此认为中共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5)伟大的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