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历史教案:《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1-12-28

高三历史教案:《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三历史教案:《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原因

(1)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政治经济新的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2)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及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的消极影响。

1.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特点变化的认识

一是在中国的资本输出代替了以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方式。这符合了帝国主义阶段向全世界输出过剩资本的特征,而且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更加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

二是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表明帝国主义国家选择共同瓜分中国的道路的。

帝国主义国家采用在中国输出资本和瓜分中国的方式,并不意味着侵略的放松,而是适应和更加便利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国家扩张的需要;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的领土,先后程度差异,甚至表现出的矛盾,并不妨碍在侵略中的一致利益和一致行动,这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

2.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形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

形式变化: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变化原因: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竞争,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加之殖民地日益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海外殖民地掠夺更加剧烈。②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掠夺中国的野心。

影响:

①在中国开设银行,这些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贷款,攫取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

②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争夺在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使他们不但能更大量地倾销他们的商品,掠夺中国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而且还便于运输军队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③取得设厂权,在中国开办许多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攫取了采矿权,从中国掠走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造成中国重工业极端薄弱和落后。

⑤资本输出对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也起了进一步瓦解作用。

3.关于资本输出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益对国外贷款和投资。这是帝国主义对外进行经济侵略的突出特征。资本输出包括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它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为主"的意思是指第一位,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同时,还存在着商品输出,但资本输出居第一位。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影响:一方面加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落后和贫困,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

(1)背景:①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②美国忙于美西战争,错过了争夺瓜分中国的时机,需要制定新的对华政策。

(2)内容:①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③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机会均等"费用。

(3)特点:"利益均沾"。

(4)影响:①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侵华的步骤。②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一致,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③使美在华势力大增,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

首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未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提出的,表明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尊严。其次,从内容上看,帝国主义同中国签订的条约都是不平等的,外国的既得利益都是侵略利益,美国既然不加干涉,其实质也就是默认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的现实;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维持中国的低关税率,把中国视为列强的产品销售市场;第三,美国提出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华商业利益,把中国变为完整的、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门户开放"后,中国成为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

(2)"门户开放"政策同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何区别?

前提不同:"门户开放"政策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时代,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的。

性质不同:

"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掠夺提出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潮流的。

结果不同:

"门户开放"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扩展阅读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二)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师:(引导学生回忆:英以往对西藏地区的侵略活动)

生:(概括、总结、回答)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67页大字上第2~3自然段,思考辛亥革命后,英侵略西藏有哪些活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手段)

生:(阅读,总结,回答)

师:在英国侵略西藏过程中,1913年,由英国主持,中、英、藏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开的有关西藏问题的会议是很重要的步骤。

1.西姆拉会议(1913年10月)西姆拉会议上,中、英、藏均在会议上提出了议案,请同学们在阅读这些议案的基础上分析中、英、藏三方在西藏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自目的及实质是什么?(史料见附2)

生:(阅读材料并讨论)师:中国政府对旨在使西藏置于英国控制之下的这一议案表示不能接受。1914年7月,一战的战火已到了一触即发的紧急时刻,英国无暇亦无力再与中国政府周旋,只与西藏地方当局签订了中国政府不予承认的《西姆拉条约》,并在条约的附图中,划定了一条所谓的中印东段边界,即麦克马洪线。

2.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生:(阅读课本第168页大字第一段内容和《中华民国全图》。图中察隅附近即为麦克马洪线的大致位置。明确此边界线划定对我国的危害)师:由于这条边界线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因此,当时及以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认这条非法的边界线。

三、日本侵占山东

师:请同学们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并参阅课本第168页第二自然段大字及小字内容,思考一战前后列强侵华形势有什么变化?

生:(思考并回答)

1.日本武力侵略山东

师:请同学们从课本第169页第一自然段大字中,找出日本侵略山东的借口;占领地区;结果;结合国际形势思考日本侵略山东的实质。请同学朗读第170页上材料——日本在山东平度张贴的布告,思考此布告说明了什么问题?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日本了为将侵略山东的事实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进一步扩大侵略。于1915年,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

2.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师:引用二十一条的核心内容(见附3),学生阅读后回答:有关山东的内容有哪些?日本达到了什么目的?日本为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内容有哪些?二十一条中对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侵华有损害的内容是什么?通过二十一条,日本想达到什么目的?哪些达到了?哪些不能够达到?为什么?

生:(阅读材料后回答以上问题)

师: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同时,它也触及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引起了帝国主义各国的不满,因此,二十一条始终未能执行。

师:请同学们根据此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史实,总结概括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加紧侵华的特点。

生:(概括总结)

师:历史表明,帝国主义是侵略成性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政治、经济状况,采取不同的侵略方式。布置作业:思考总结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状况。附1中华民国全图附

2西姆拉会议上三方代表议案内容如下。

西藏方面:

1.西藏独立

;2.西藏的范围应包括青海、理塘、巴塘和打箭炉等处;

3.由英藏双方商改1808年的印藏通商章程,中国不得过问;

4.中国不得派员、派兵驻藏;

5.中国须承认达赖为蒙古及中国佛教的教主;

6.赔偿西藏的各项损失。

中央政府方面:

1.西藏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中央可派驻藏长官驻扎拉萨,并得有卫队2600名,分驻拉萨等处,西藏的军、政、外交事宜,均应听候中央的指示;

3.被西藏地方政府监禁、封产的爱国官民,一律释放、发还;

4.西藏代表所提第5项条件,可以商议;

5.前订的通商条款,如需修改,必须由中印双方商议;

6.西藏的范围,不能包括拉岭、江达等处。英国方面:

1.把西藏、青海、西康用甘肃、四川、云南的藏区统称为西藏;并将其划为内藏(包括西藏一部、川边和青海全境)和外藏(包括西藏全部和西康一带),中国对西藏拥有宗主权并承认外西藏的自治权,所有外藏内政由拉萨政府掌握,中国不改西藏为行省,不得在外藏派驻军队和文武官员;

2.当中国政府与西藏有争议时,由英印政府裁决;

3.英人可以在西藏自由经商,中国不得加以限制;

4.西藏内政暂由英印政府监督;英国商务委员会必要时可随时带卫队的前往拉萨。——以上均摘自《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附3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如下。

1.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修路和通商的权利;

2.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享有各种经济、军事特权;

3.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和南满、安奉两路的期限延到99年;日本享有对中国汉冶萍公司及所属厂矿独有的合办权;

4.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

5.中国警队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

6.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历来是古今史家治学的重要方法,历史教学更是如此。本教案设计者抓住这一道理,中本节的教学中充分展示了运用协商地图语言,从时空两个维度揭示历史现象,收到了语言文字表达不易或不能获致的效果。《中华民国全图》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多种心理活动,图面也更有助于认清英、俄、日等国侵略和北洋军阀无耻卖国诸事件的内在本质联系。指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满铁路指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安奉铁路指安东(今丹东)至奉天(今沈阳)的铁路。

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


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原因

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

2.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及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的消极影响

二、对华资本输出

1.争做债主

数量大,归还期长,回扣重,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和政治

2.抢夺路权

路程长,争夺激烈,获取运兵、开矿等特权

列强控制交通大动脉,掠夺中国财富,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3.开采矿山

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成本低

掠夺矿藏,使中国重工业无法发展

4.开办工厂

拥有种种特权;居于垄断地位

占有市场,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1.列强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德国胶州湾山东

俄国旅顺、大连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新界、威海卫长江流域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福建

2.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和影响

实质:是中国向殖民地过渡的形式

影响:标志着列强瓜分中国的高峰

高二历史教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教学目标

1.学生应掌握: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其侵略扩张性;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日本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帝国主义特征,1889年宪法,日本的大陆政策,《江华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及影响,日本吞并朝鲜。

2.通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原因和特征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快慢、特征的不同,是正常的、绝对的,它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通过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及其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性的认识。

3.通过日本对朝鲜、中国侵略基本史实的了解与回顾,从而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刻警惕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扩张,激发学生为世界人类和平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自强自立、振兴中华的精神。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267

主要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人教版旧教材高二世界历史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教案(两个课时中的第一个课时)
(课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帝国主义过度
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帝国主义特征的讲述,培养学生结合史实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材料解析题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说明历史资料的能力。3、通过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向帝国主义过度过程中,资本主义得到高速发展,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是不平衡的,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帝国主义特征。4、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向帝国主义过度中,带有浓厚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日本垄断资本集团,为谋求其发展便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极力推行其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使中国和朝鲜遭受巨大的灾难。
二、重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三、难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
四、方法:启发教育法、对比法、史料论证法。
五、教具:地图
六、教学过程:
在上一节里,我们学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垄断。而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使控制垄断组织的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他们还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入扩展的步伐。
这里老师先提问一个同学,其他同学先思考一下,看一看你的思考与被提问的同学有何不同?认真听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问)(老师提问一位学生,学生答完后。老师再问有没有缺漏,最后把参考答案答出了)
应该是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生产关系(“垄断组织”)(板书)。我们刚刚学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刚好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典型事例。也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推动,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向垄断帝国主义过度。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帝国主义过度(板书)
我们先来学第一个大问题。
一、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板书)
1、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特征:高速、不平衡(板书)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前面二行注明一下。而那时的美国和德国就是高速发展最突出的代表。
2、美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板书)(提问)
(叫一位学生回答。回答后,问其他学生有没有需要补充)最后总结:叫学生在课本上注明五个观点,并做进一步的解析(同时挂上美国地图,依据美国地图来进行讲解):A、美国幅员(板书)辽阔(也可以说国土广阔),地理环境(板书)优越(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北边是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南部是弱小的墨西哥,没有邻邦对它产生军事威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个国家没有邻国的军事威胁,它可以减少军费的开支,把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上,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资源(板书)丰富(我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其实,我国在许多资源方面还比不上美国。哪位同学来说一说?那些资源方面中国比不上美国(提问)。学生回答后,可以叫另外一个学生补充,老师最后总结:铁矿、石油、耕地、森林等等资源,中国比不上美国。)
B、西部的开发(板书),为美国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我们前面学过,美国南北内战期间,通过了《宅地法》,加上美国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使美国的“西进运动”更快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样,中国要持续健康发展,也要注意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近几年,我国也大力制定一些政策,以便促进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从而扩大中国的国内市场,也使西部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利用。这里老师又提问一个学生,其他先想一想,然后对比一下自己的思考。问题是这样的:从美国的西部开发,中国政府应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板书)(提问)被提问的学生回答后,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老师总结:1、废除一些落后的管理体制,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板书)。美国废除奴隶制度也属于变革生产关系。2、给予西部发展的优惠政策(板书),可以吸引国内外资金,从而加快西部的开发。美国颁布的《宅地法》,就是这种情况。3、只有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板书),才能扩大国内市场,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4、西部的开发,要注意环境的保护(板书):美国西部的开发,注意到了环境的保护,使美国西部的发展得以更为健康持续发展。同样,中国要使西部健康持续发展,在开发西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否则,沙漠化、缺水等等可怕的因素就会随之而来。
C、源源而来的欧亚移民(板书),为美国的发展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也带来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同学们还记得(提问)哪些朝代,也是由于北方大量的移民南迁,也为江南带来了劳力和生产技术、经验,使江南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板书)(提问一个同学后),最后总结——有三国时期的东吴、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方、南宋等时期的发展,都于北方大量的移民南迁有关。当然,社会发展到现在,并不是越多的劳力越好,现在许多发达的国家,对移民的迁人比较严格了,往往只有高科技人才或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或可以为它本国带来大量资金的富翁,也只有这些人,发达国家才乐意接受。如现在中国向美国移民的,多数是一些科技人才,以至于现在美国流传着这样的口头语:“美国人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美国人的智慧藏在华人的脑袋里。”还有“没有华人的美国大学,不能成为一流的大学,没有华人的美国医院,不是一流的医院。”可见,中国人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每到华人过春节时,每一个在任的美国总统都会向华人进行节日的祝贺,赞扬华人对美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表示感谢。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自大,以为,没有华人,美国就发展的不快,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华人,数量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干苦力劳动的,如修铁路、挖金矿等。总之,从以上和教材上的史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移民对于美国的发展,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D、内战后的美国政治相对稳定,大量的欧洲资本涌入(板书):美国自建国以来,国内只出现过南北内战,除此之外,美国没有出现国内大乱的局面,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土上,也只是在珍珠港上遭到过日本人的偷袭,其他地方也没有落下一发炮弹。政治局面的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保障,外国企业家就会跑到这样的国家投资,才感到有安全感,要不,在动荡的地区投资,刚好建好的厂房,就被炮火摧毁,弄得血本无归,谁还敢去那样的地方投资。美国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与美国的政局长期稳定是密切相关的。就是现在,美国还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动荡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健康稳定地发展起来,也不可能吸引海外的资本大量的涌入。比方说,非洲中南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国家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安,频繁的内战和政变,使企业家望而却步。中国自“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来,政局稳定,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现在中国每年吸引外资的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从中外历史中,我们了解到国家稳定是国家发展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就应该更要维护稳定大局,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在世界提出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正因为以上这些原因,美国那时的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具体的经济发展数据,就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这里就不去多讲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板书),美国的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板书)。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3、美国为什么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板书)”?由于随着美国变成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又由于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所以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美国是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典范,那么当时的德国的发展又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4、德国经济飞速发展(板书),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为什么?先叫一个同学回答,随后问那些是关键的所要记住的要点,而后,老师再进一步分析。
A、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板书):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无论是路易十四改革以前的法国,还是南北内战胜利前的美国,还是统一前的德国,国家的分裂,都使国内的市场得不到统一,致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而统一以后,国家的经济往往能得以飞速发展。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前,有国外经济学家就预言:中国收回香港、澳门后,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内地利用它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力,而香港、澳门却可利用他们的资本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更加能促使香港、澳门和大陆内地的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如果统一了台湾,把台湾的高科技和大量剩余资本,充分用到中国内地,那么,中国的发展就更加如虎添翼。现在,香港、澳门早已回归了,那位学者的预言确实准确。虽然,现在台湾还没有回归,但是,台湾现在的计算机产业大量进入中国内地,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台湾大量的资本涌入内地,是中国内地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要是和平统一了台湾,那么,中国的经济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发展?所以,从历史中,从现实上,我们都可以得出这么一个道理,国家分裂,不利于国家社会的进步,国家统一,是民族之幸,人民之幸,德国当时能迅速发展,就是在国家统一后。那么,德国迅速发展的第二点又是什么呢?
B、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板书),为德国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资金(板书):一个国家要发展,有没有资金?肯定是一件重大的事情,1956年以前,新中国发展迅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苏联对中国给予了资金上的援助。现在,中国发展迅速,也离不开海外资金的大量涌入,当然,我们发展得来的资金是吸引别人的,而当时的德国得来的50亿法郎却来得不光彩,纯属于强盗行为。德国迅速发展的第三点是什么呢?
C、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工业的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板书):我们前面讲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发展,美国的工业革命也得以迅速发展,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两国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其工业生产的成本就大大降低,它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相对居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说,当时的美国和德国在工业产值上,赶超英、法,这一方面的原因不可低估。德国发展的第四个原因是
D、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板书),德国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板书):毛泽东曾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最亮的字体,好画最美最亮的图画。那么,当时的德国,就有点类似于毛泽东所说的一张白纸,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的工业发展较少,旧的工厂、旧的设备和技术与英国和法国相比,少得多;而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由于教育发展,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来发展经济,而比较少涉及到旧机器旧技术的变更。除此之外,还可以加上德国对教育科技发展的重视(板书),我们看看“第二次工业革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来自德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前,世界的科技中心在德国。请同学们把这一点因素加上去,既德国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也是德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这一点,再好的白纸,也画不出最美的图画。

5、德国为什么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板书):学生回答后,老师解析。这一时期的德国也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容克”在德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容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上的注解:“容克”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长期垄断军政要职,19世纪中期以后成为保留许多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化的地主。他们是德意志帝国右翼势力的支柱。(提问)那么,这里的“容克”与我们所学过的哪个阶层相似?学生回答后说明,“容克”与英国的“新贵族”相类似,因为都是资产阶级化的地主。只不过,“容克”更具有军国主义精神和扩张欲望。他们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联系密切,因此,德国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至于德国迅速发展的具体数据,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小字部分,这里就不必在讲了。
在同一时期,英国、法国的经济发展,与美国、德国相比,发展却显得缓慢,为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那时的英国、法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英法经济的缓慢发展(板书)
在向帝国主义过度阶段,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相继赶上和超过。但英国毕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他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叫学生在课本上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注明),这有些类似于我们俗话所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英国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但它在某些方面仍具有较强的实力。
1、英国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发展缓慢呢?(板书)
有以下二个重要原因,A、由于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掌握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力(板书),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也就是说,英国资本家不需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也可以获取巨额利润。这样,英国的工业生产效率,比起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德国、美国,就要落后的多了。
B、英国的纺织业等部门的设备陈旧,资本家宁愿把大量的资本输往国外,而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板书)。
邓小平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未来,那个国家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那个国家就可在世界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美国之所以一直保持强国的地位,与美国在科技上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要发展要进步,同样要在科技方面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中国的发展就更有成效。
2、英国为什么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板书)?因为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的意义,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在这一段时期里,法国的发展与英国有类似的地方,就是发展缓慢。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法国。
3、法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在美国和德国的后面,到19世纪末,降到世界第四位,为什么(板书)?
A、法国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板书)。这一方面,与我国现在的农业的收入增长缓慢和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影响到国内市场的发展有一些相同之处。党的“十六大”,中央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提出了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有了发展,国内市场才能进一步的扩大,才会使中国的经济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道理很简单,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贸的带动,现在中国的外贸增长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占了超过40%,而国内的市场需求的增长却相对缓慢,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依赖这么高的外贸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就是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发展主要也是依靠本国的国内市场为主。所以,中国要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要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启示,可喜的是,这一方面以引起国家的重视了。要不,生产这么多的东西,农民想买,口袋里却没有钱,而企业想把产品卖出去,却没有人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提高人民的收入。
B、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板书):我们前面讲了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大的企业,更有能力推动科技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或运用新设备,所以,在当时的美国、德国,由于垄断组织更多,他们采用新科技新设备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它们发展也更快一些。而法国则相反,由于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它们无力更新技术和设备,这样,它们的生产效率就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垄断组织要逊色的多。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很多,要使中国的企业与世界的大企业进行竞争,必须把中国的企业做强做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报纸上看过“抓大放小”的评论,其实的道理就在这里:就是国家对于大企业进行扶持帮助,使它们迅速崛起,使他们更有能力与世界大企业进行竞争。(提问)想想看,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出现“抓大放小”的事?学生回答后,再进行解释,我们南雄的烟厂并到韶关烟厂,也是在这种形势下进行的。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对国家的许多决策也会更容易理解了。
C、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和割地赔款(板书),给法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刚好与德国相反。这里就不再讲解了。
D、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生产领域,投资国外远远多于投资国内(板书)。有钱不等于会用钱,有些人有了钱,就知道去赌博吃喝,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好处;有的人有了钱,会把钱用在适当的地方,使钱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对社会的发展就更有帮助。所以,有了钱,不一定就能迅速发展。(提问)我们前面学了哪两个国家,就是有了钱,却没有持久地强大起来?学生回答后,再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把掠夺到的大量的金银,不是投资到工商业中,而是用来挥霍,致使这两个国家尽管最早进行殖民掠夺,但最终还是迅速地衰败下去。当时的法国,有许多资本家,把大量的钱用在放高利贷上,而不是投资到生产领域里,而且,他们投资到国外的远远多于投资到国内的。这就使法国的工业产量远低于德国、美国。
4、为什么法国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板书)?其实在法国发展缓慢的问题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便是上面所讲的第四点,由于法国每年收取巨额利息,成为欧洲的高利贷者,因此,法国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七、小结: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线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以及对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的态度不同,不同的国家,其发展的速度不一样,对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积极态度的德国、美国,发展得最快;对新技术新设备采用较为消极态度的英国、法国,其发展速度就慢了许多。从中我们再次理解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使我们更加坚信,要使国家发展富强,必须发展教育、发展科技。
八、布置作业:课本110页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