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等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影响战争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养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英勇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昂,调动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胜利在于意志”。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示图片)福煦——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正是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智慧,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胜利。其实,他还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讲授新课

请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归纳二战在全面爆发阶段的大概进程。

结合形势图,学生作出回答。

一、德国入侵波兰(东线)

1、经过

(1)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9月底,华沙沦陷。

2、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9年的军事问题可以综合为为两句话。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的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诸实践。同时,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

材料二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英法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根本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找死!”

结合教材内容(包括“历史纵横”),分析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波兰: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采用闪电战。

链接:何谓“闪电战”?

概念:

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

特点:奇袭性、进攻性、速决性。

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二、法国的沦陷(西线)

1、经过

(1)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2)1940年5月,德军攻占荷兰、比利时;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33.8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3)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2、法国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教材P62“学习延伸”,分析法国速亡的原因。

解题关键:从材料中全面提取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

思路引领:结合作者观点,参照本课内容,说明个人看法。

答案提示:作者观点: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德国在装备和战术上的先进性;法国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

个人观点: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三、不列颠之战(西线)

(播放视频“不列颠之战”)

材料:对于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9月20日的演讲中以这样的名句来赞誉:“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

请问: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毫无疑问,这么少的人当然是指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地勤和指挥通信人员,当时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人员,从飞行员、地勤到指挥通信,仅区区3000人!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国人民,而且还包括所有不愿忍受纳粹暴政的人民。英国空军挽救了英国!

阅读教材,结合以下材料(展示图片),分析英国胜利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抗战的决心!必胜的信心!奉献精神!

设问:英国不是实行绥靖政策的吗?这个时候抗战的态度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坚决了?

引导学生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阅读教材,了解北非战场的激战情况。

相关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美军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

2、理解: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的原因以及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获胜的原因。

3、运用:通过对二战的转折,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二战中各大战场如欧洲战场、亚太战场和非洲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剖析这些战役对二战胜利的影响。

2、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和前课内容,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开胜利之门的原因。

3、论从史出:引用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献身精神。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战场上完成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阶段(1942年6月~1943年6月),主要战场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本阶段在各大战场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战略转折,随着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本节教材叙述的即为战争转折阶段的重大战役。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导入:

伏尔加格勒市中心一座多层商夏的墙上挂着一块纪念牌,上面写道:1943年1月31日德军第6野战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及其司令部人员在这座楼的地下室被俘,这块牌挂得实在太高,几乎很难看清上面的字。

这件事要推溯到1943年1月10日,苏军以50门大炮向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第六集团军猛轰。德军开始全线崩溃。1943年元月8曰,苏军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第6集团军劝降。保卢斯请示希特勒,被希特勒严词拒绝。1月22日,苏军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元月26曰,德军第六集团司令保卢斯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请求希特勒投降,未获同意。希特勒为给保卢斯打气,于30日下令授予保卢斯元帅军衔,给第六集团军的117名军官以各晋升一级等奖励。希特勒还把元帅肩章通过空投送到保卢斯被围的斯大林格勒近郊。然而,也就在这一天,保卢斯及其部下9万人作了苏军的俘虏。由于当时根本不可能把肩章送到元帅手中,所以他被俘时戴的是上将的肩章,当苏军按肩章叫他的军衔时,他连忙作了纠正。

那么,33万被围德军如何最后只剩下9万残兵败将?希特勒又是如何从一个战争狂走向坟墓的?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莫斯科战役:

(1)德军的战略意图: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

(2)概况:1941.9~12

对阵双方:苏军:朱可夫←→德军:包克

战役结果:德军被歼50万,仓皇后退。

1941年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德军投入的兵力有74个半师,180万人,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1.4万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德军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苏军方面总共有95个师,125万人,990辆坦克,677架飞机,7600门大炮和迫击炮。希特勒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10月2日,德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到10中旬的两周之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在这三个包围圈作战中,德军共俘虏66.3万俄国人。面对这危急关头,苏军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约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组织了防线,阻止德军推进。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将为西方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15日,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保卫成,10月19日,国防委员会宣布莫斯科戒严,号召首都人民誓死保卫莫斯科。三天之内,全市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到10月底,德军被阻止在加里宁--土耳基诺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罗霍沃--纳罗--佛敏斯克--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线。希特勒妄图在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1941年11月7日,苏军在英勇保卫莫斯科的同时,红场依然进行着阅兵式。斯大林向全国军民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第二次疯狂进攻。11月23日,德军占领克林,27日,又占领了离莫斯科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腊。莫斯科处于德军大炮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几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顶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莫斯科军民誓死保卫首都,苏军第316步兵师(后改名为潘菲洛夫第8近卫师),表现了苏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阻击德军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续战斗四个小时,击毁敌人十八辆坦克,为保卫莫斯科,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从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军损失官兵15.5万,坦克777辆,而莫斯科岿然不动。

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一百五十万双军靴,一万零五百吨制靴皮革。随后又运去七百万双军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100到350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83万多人。在冬季战局中,德军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擅自退却、违抗军令等罪名给6.2万名官兵判刑。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3)影响:

①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赢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援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苏联红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从苏军看: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②苏军情报准确,及时东兵西调,加强莫斯科防御;

③有利的自然环境(俄国的严寒);

④美英盟军的援助。

从德军看:①缺乏冬季作战准备;

德军冻死8万人,冻伤15万人,主要原因是不适应严寒的恶劣天气;其次是德军统帅部轻敌,认为冬天之前能拿下莫斯科,没有准备冬装。这和拿破仑兵败莫斯科是一样的,西欧的军队不能适应那种天气,即使再强大的军队和再厉害的指挥官,都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

②德军骄傲、狂妄,对形势估计不足;

③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时间。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

(1)德军的战略意图:占领高加索,夺取顿巴斯的煤炭、库班的粮食和高加索的石油;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1925年前称“察里津”,1925~1961年改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因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这里被更名为“伏尔加格勒”。位于东欧平原的东南部,伏尔加河下游。其南部与卡尔梅克共和国相连,西南和西部与罗斯托夫州连接,西北与沃罗涅日州接壤,北连萨拉托夫州,东连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连接阿斯特拉罕州。到19世纪,这里已经是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和商业中心:全俄罗斯第三大铁路枢纽,木材、盐、石油的集散地,伏尔加河下游最大的商业和工业城市。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这里成了苏联重要的重工业中心,粮食、石油和煤炭的主要产区,和铁道、伏尔加河运集散中心。北高加索的粮食,巴库的石油,中亚的棉花,都要通过这一工业铁路枢纽和伏尔加河的港口,才能提供给苏联的中心地区。

2、战略概况: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1942年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起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了顽强的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才突破顿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斯大林格勒。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于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求苏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

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德军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德军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烈的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高加索调来大量军队、飞机进行强攻和轮番轰炸。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攻入城中的德军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各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为了对抗这种战术,苏军指挥官采取了贴身紧逼的策略,尽量将己方的前线与德军贴近。这样导致了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德第6集团军的一位叫汉斯德尔的军官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到:“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能相比。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在近两个月的斯大林格勒争夺战中,苏军击退德军700多次冲锋,使德军始终无法攻占全城。

战争进行到11月中旬,德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苏军的积极防御战术,再次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并为苏军全面反攻赢得了时间。由于德军伤亡过重,苏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开始超过德军。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组织力量进行反攻。1942年11月19日拂晓,苏军开始大反攻(代号“天王星行动”),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22日夜间,苏军强渡顿河成功。23日,几支苏军在卡拉奇会师,形成了对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包围。

1943年1月10日,苏军以50门大炮向包围圈内的敌人猛轰(代号为“指环”行动)。德军开始全线崩溃。苏军指挥部命令被围德军投降,但遭拒绝。1月22日,苏军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德军第六集团司令鲍卢斯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请求希特勒投降,未获同意。希特勒为给鲍卢斯打气,于30日下令授予鲍卢斯元帅军衔,给第六集团军的117名军官以各晋升一级等奖励。希特勒对约德尔说:“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但是,无论希特勒怎样封官晋爵,也无法挽救德军的败局。2月2日,苏军生俘德军9万人以上,被围的33万德军全部歼灭。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至此结束。德军在会战中伤亡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4。让苏军大为惊喜并同时让德军极为失望的是,战俘中包括22名将军。希特勒对这位新陆军元帅极为失望,并公开说“保卢斯差一步就要跨入光荣的殿堂,但是他还是选择了退却。”而被俘的9万多人也大部分死于苏军战俘营,能活到战后的,不过几千人而已。由于苏联与1946年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了大面积农业减产,致使战俘食物不足,大量的日德战俘被饿死,相传当时的战俘营中,战俘和负责看管的红军战士的每日仅配给3个土豆,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日德战俘受到严重的虐待导致大面积死亡。但是,据统计降的91000名战俘中,只有6000名得以生还,并回到了故土。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德军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60万人,其中包括:30万德国军队,15万罗马尼亚军队,7万意大利军队,5万匈牙利军队和5万左右的苏联投降部队。德军伤亡人数中阵亡和俘获的比例非常之高(96000人左右被俘)。苏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军具体伤亡人数为:474871人死亡,974734人受伤.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而在整个战役中牺牲的平民人数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为了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座城市在1945年被命名为“英雄城”。60年代,苏联在城外的山丘马马耶夫岗,树起了高达52米的“俄罗斯母亲纪念碑”。塑像中就包括当时战斗时被炸毁的废墟。大谷物仓库和巴甫洛夫大楼等见证了非常激烈的战斗的场所,至今仍接待后人的参观。

3、意义:

①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极大地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德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②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胜德败的原因:

⑴苏联: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②有盟国的支持。

③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

④苏军的兵力优势。

⑵德国: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

②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

③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

④德军制空权的丧失;

二、中途岛海战

1、日军战略意图:诱歼中途岛美国太平洋舰队,确保太平洋制海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太平洋和东南亚的大片地区。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仍对日本构成威胁。1942年4月,从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6架B-25飞机轰炸了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等城市,日本举国震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决定夺取中途岛这一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前哨基地和珍珠港的重要屏障,迫使美舰队为保卫中途岛应战,日军可凭借占绝对优势的兵力聚歼美舰队,确保自己在太平洋上的有利地位。

2、战役概况:美军仅以微小代价重创日本舰队,抱珍珠港事件一剑之仇。

1942年6月初,日本联合舰队为歼灭美太平洋舰队,向中途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于是爆发了被称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的中途岛海战。在这次战役中,日本投入了它所能调集的最大兵力,包括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65艘、潜艇21艘等200余艘舰艇,飞机约700架。而美军只能出动包括3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3艘舰只,飞机陆基机121架,舰载机233架。虽然实力对比悬殊,可战役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日本遭受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惨败,4艘航空母舰和1艘重巡洋舰被击沉,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受重伤,损失飞机332架。美国只付出1艘航空母舰和1艘驱逐舰被击沉,飞机147架的代价。此战日本损失了一半的大型航空母舰和大半的优秀舰载机飞行员,对未来的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役经过:日本为占领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并进一步引诱美国太平洋舰队出战以消灭之,将舰队分为6个战术编队,分别于5月26日至29日从各基地出发。美太平洋舰队的两支特混舰队分别于5月28日和30日从珍珠港出发,6月2日到达中途岛东北地域待机。6月3日凌晨,日本北方编队对阿留申群岛发动空袭,用以吸引美军注意,但美军不予理睬。6月4日凌晨,为了为登陆作战提供火力准备,日本南云忠一中将的第一机动部队的第一波舰载机对中途岛发动空袭。美军已经发现日本舰队,岛上飞机除战斗机迎战外,其他飞机都在空中躲避。日本未能达到歼灭岛上美军空军力量的目的,遂要求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打击。本来南云为了以防万一,第二波飞机是用来攻击军舰的。当时未发现美国舰队并且连续遭到中途岛陆基飞机的攻击,南云遂决定将鱼雷改换为对陆攻击炸弹,用来攻击中途岛。不久,日本侦察机突然发回报告,发现美国舰队,同时第一波的飞机也返回。南云命令向北撤退,回收飞机,同时将炸弹再换回鱼雷,在准备好后再攻击美国舰队。美国特混舰队趁机派出所有飞机攻击南云舰队,鱼雷机先赶到战场,虽然攻击没能奏效,41架鱼雷机只返航了6架,但它们将日本护航战斗机吸引到了低空,为后来的俯冲轰炸机创造了条件。当日本航空母舰开始逆风直线行驶起飞攻击机时,美国俯冲轰炸机从云层中冲出,投弹命中了日本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号,炸弹在加好油装好弹的飞机中爆炸,引起连续诱爆,三舰立即失去战斗力,不久相继沉没。仅存的“飞龙”号航空母舰对美军特混舰队发动了报复攻击,派出两批飞机重创美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后此舰被日本潜艇击沉。美军又出动俯冲轰炸机炸沉了“飞龙”号。6月5日下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承认失败,命令部队总退却,同时日本北方舰队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至此,战役结束。

3、影响: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中美胜日败的原因:

①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战场主动权。

战役发动前,美国海军情报局在与英国以及荷兰相关单位紧密的合作下,开始成功的解读日本海军主要通讯系统JN-25的部分密码。到了五月上旬,联军在破解JN-25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因此得到了窥探日本海军计划的能力。JN-25让联军得悉‘AF方位’将会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然而联军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一些美军的高层将领认为‘AF方位’便是中途岛,另外一些则认为是阿留申群岛。然而任凭联军解码科技多么的先进,也仍然无法破解‘AF方位’的正确位置。正当美军高层在伤脑筋的同时,一名年轻军官却想到了一个能够确认‘AF方位’是不是中途岛的妙计。他要求中途岛海军基地的司令官以无线电向珍珠港求救,说中途岛上的食水供应站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中途岛面临缺水的危机。不久后,美国海军情报局便截夺到一则JN-25信息,内容果然提到了‘AF方位’出现缺水问题。结果‘AF方位’便证实为中途岛,也就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

由于要从JN-25得到情报非常费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到了最后一刻才掌握了能够用来埋伏日本舰队的可靠情报。他立即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舰企业号(CV-6USSEnterprise)、大黄蜂号(CV-8USSHornet)以及因为参与珊瑚海海战而正在珍珠港进行重大维修的约克城号(CV-5USSYorktown)。任命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少将代替患病的哈尔西中将指挥第16特混编队。尼米兹就准备以三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五十艘支持舰艇,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方向,攻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

当时负责密码破译的莱顿中校向司令部预报:“日本机动舰队将从西北方来,方位325度,将在离中途岛175海里的地方被我们发现,时间是中途岛时间6时。”当在准确的时间发现日本舰队后,尼米兹向莱顿中校说:“祝贺你,与你预报的只差了5海里。”反观日本,他们在战前没有搜集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预定的侦察行动也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因此对敌情作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双方一明一暗,使美国享尽了先机之利。

②美军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

③日军分散了占绝对优势的兵力。

日本犯了分散兵力的错误。日本的舰只虽多,却被分为相互不能直接支援的六支,将2艘航空母舰用于遥远的北方,使得在中途岛方向主要靠南云舰队的4艘航空母舰,这4艘航空母舰上共有舰载机261架。美国集中了自己的力量,全部可用于中途岛方向的飞机达到354架,在数量上反而占了优势。

④日军战术陈旧,仍想通过古老的舰炮攻击的战术来消灭美军,而日本海军的精锐部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被置于诱敌的位置。

美国在珍珠港被击沉了所有的战列舰,反而使他们放开了束缚的手脚,建立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其他舰只都围绕保护航空母舰。而日本虽然运用舰载机取得了偷袭珍珠港的胜利,可海军中“大炮巨舰”政策的拥护者还大有人在,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在内的战列舰队被保存在柱岛锚地,用来将来决战之用。它们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珍珠港被击沉的美国战列舰大。日本海军不愿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混合编组为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让战列舰为航空母舰提供对空掩护,致使南云舰队只得靠自己的巡逻机来保护自己。当遭到中途岛飞机攻击时,日本舰队只得将第二波飞机中的掩护战斗机起飞迎战,造成得到美军舰队的情报后已经准备好的俯冲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掩护,南云目睹了没有战斗机掩护的美国战机失败的下场,不愿自己重蹈覆辙,决定重组部队后再进攻美国舰队,使得战机延误。而且为登临作战作火力准备的任务完全可以由战列舰队担任,这样就能放开南云舰队的手脚。

⑤日本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既想攻占中途岛,又想同美国舰队作战,使其作战手段(即用炸弹攻击还是鱼雷攻击)出现矛盾,装备的更换使日军错失战机。

在给南云舰队的任务是两个根本矛盾的任务。一个任务是6月5日空袭中途岛,为登临作战作火力准备。这就严格限制南云舰队的行动自由。可另一个任务确是与敌人舰队接触并歼灭之,这又要求南云舰队根据情况完全机动行事。由于没有指明哪个优先,使南云舰队无所适从。被迫在两个波次的飞机上装载了完成不同任务的弹药,后来因为更换弹药延误了时间,延误了战机,遭受灭顶之灾。

⑥两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实力的差异。

日本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美国,一个明显的证明就是雷达技术的应用。当时美国舰队已经装备了雷达,在日本机群没有到来就发现并预先做好准备,而日本舰队没有装备雷达,所有警戒全靠目测,当美国俯冲轰炸机借云层的掩护攻击时,无法及时作出反应。而双方的工业经济实力也起了很大作用。在中途岛海战前发生了珊瑚海海战,日本的航空母舰“翔鹤号”受伤,需要一个月的修理时间,“瑞鹤号”由于人员损失太大也无法执行战斗任务。美国的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沉没,“约克城号”受伤。美国为了让“约克城号”参加中途岛海战,集中全力对“约克城号”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抢修,终于使它重上战场,为胜利的取得立下了汗马功劳。双方在这里就能比较出水平高下,日本减少了2艘航空母舰,美国却增加了1艘,双方航空母舰的对比变为4:3,大大减少了双方的差距,为美国获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阿拉曼战役:

1、时间:1942年10月~11月

2、对阵双方:蒙哥马利(英国第八集团军)←→隆美尔(德意非洲军团)

3、战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4、影响:北非战场转折点,盟军掌握主动权。

阿拉曼战役是二战中非洲战场战局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使盟军获得了对具有重大战略和军事意义的地中海埃及亚历山大海港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打破了同盟国军队与轴心国军队在非洲战场处于对峙的“拉锯战”局面,从此完全掌握了非洲战场的主动权。

阿拉曼是埃及地中海沿岸一个偏僻的小镇,位于亚历山大以西105公里处。1942年10月23日夜,由蒙哥马利率领的同盟国军队英国第八集团军在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后,在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西部约100公里的阿拉曼沙漠向有“沙漠之狐”称号的德国隆美尔统帅的轴心国军队德意联军非洲军团防线发起反攻。当时参战的英军达23万人,德意军队有9万人。经过激烈的战斗,盟军凭借优势兵力和制空权于11月2日攻破防线,对德意军队形成围歼之势。最后在11月4日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经12天激战,英军伤亡1.35万人,损失坦克500多辆;德意联军伤亡约2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坦克300多辆,火炮1000多门。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开始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

温斯顿丘吉尔在1942年11月10日发表了他对这场战役的著名评论:“这场战役不是战争的结束,甚至不是战争开始时期的结束,而可能是战争结束时期的开始。”这是蒙哥马利最光荣的成就,他被授予爵位时获得了“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的称号。

今天,战争遗患仍在殃及埃及。在意大利墓旁有两块标牌触目惊心:“前面是英国雷区!”、“前面是轴心国雷区!”。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双方军队在阿拉曼近1000平方公里的地带,布下了1000多万枚地雷等爆炸物。这些爆炸物范围广、密度大,而且种类繁多。英军撤走时,只留给埃及一些布雷简图,德国则销毁了全部的布雷资料。几十年来,埃及已清除了近一半的地雷,但也付出了上千人的生命代价。

阿拉曼战役中英军胜利德意军队失败的原因:

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③英军破译了德意军的密码,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德军在北非失败的另一个较重要原因是,他们的通讯密码被英军破获。在这场决定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战役中,英国人利用这一密码机,破译并获悉了隆美尔的全部作战计划细节。胜利的天平再次倾向了英国。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部分内容:苏德战场上的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亚太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与旧人教相比,新教材内容变动不大,个别内容只突出细节,如中途岛海战中提到了美军破译日军的作战密码。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是由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的转折性战役构成的阶段。这些战役在规模、特点和作战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共同特征:其作用和意义都是独有的和至关重要的,是任何其他战役所不能代替的。这就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是由各国军民在不同的战场上共同完成的,而不能只依靠某一战场的某一战役而单独实现。

上完本课后,教师可作如下小结:

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

二战全面爆发:1939.9.1;德军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1941.6.22;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1942.1,《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场转折点:1942.10,阿拉曼战役

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出现的根本变化:

①苏联红军于1943年2月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转入反攻;

②1943年5月,美、英盟军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北非战事结束;

③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④中途岛海战后,美军掌握了主动权;

⑤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的时期。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本课和上节课的内容,回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答案提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

⊙本课测评:

1、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苏方: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苏军将驻防西伯利亚的部队调往莫斯科加强防御;俄罗斯的严寒;德军缺乏冬季作战准备,非战斗减员大量增加,机械化装备威力锐减,战斗力大大下降;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入侵巴尔干以及战争初期希特勒对打击重点的转变,都延误了向莫斯科发动进攻的时间。

2、中途岛战役中美军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提示:美方: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使日军对中途岛奇袭的效果未能达成;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日方:分散兵力;战术陈旧;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且互相矛盾。

⊙学习延伸:

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答案提示:斯大林格勒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天气因素;德军制空权的丧失;苏军的顽强抵抗;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苏军的兵力优势。②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答案提示: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因此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性战役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三国军事同盟的形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新《中立法》和《租借法》;《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2、理解: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

3、运用:通过德国突袭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使苏美卷入二战,表明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结合第3、4、5课史实,综合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战局到全面、直至达到最大规模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树立整体意识。

2、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探究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以及探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德、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是无止境的,为了称霸世界,挑起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使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搁置分歧、联合行动的结果;是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获得胜利的保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难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阶段(1941年6月~1942年6月),主要战场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本阶段,德国于1941年6月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苏、美等世界大国先后卷入战争,同英、中等国并肩作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本课教材叙述的就是战争扩大阶段的重大事件,即苏德战争的爆发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把苏联和美国卷入了二战,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争取二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导入:

1940年12月,希特勒发布了第21号训令——“巴巴罗萨计划”,企图动用规模空前的兵力对苏联进行“闪电战”。希特勒狂妄地叫嚣:“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全世界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与此同时,日本也妄图利用德国的胜利抓紧时间南进,并于1941年11月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两个法西斯国家无止境的扩张野心,把置身事外的两个最后的大国——苏联和美国最终拖入了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的规模。同时由于美苏的参战,也加速了法西斯国家走向最后的坟墓。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德国入侵苏联:

1、德国入侵苏联的目的和准备:

(1)目的: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宣称,要取得新土地“只有在东方才有可能……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主要是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就是说,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法国败亡后,希特勒认为英国不肯屈服是寄希望于苏联参战,因此必须摧毁苏联。1940年12月,他批准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作战计划。

(2)准备:

①正式结成军事同盟(1940年11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此后,德国又迫使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三国加入轴心国,成为法西斯集团的仆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为扩大侵略战争而缔结的军事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又称《柏林公约》。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订并立即生效,有效期10年。至翌年6月,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克罗地亚等也相继加入该约。

条约共6条,主要内容是: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三国保证如缔约国一方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上述条款毫不影响各缔约国与苏联现存的政治地位。此外,在三国谈判期间,德日还通过互换照会秘密商定:一旦日英发生战争,德国将以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援助日本;德国同意将其由日本委任统治的太平洋地区前殖民地仍由日本管辖,其他地区则在战后先由德国收回,然后再与日本讨论其归属问题,尽可能照顾日本利益,日本为此应向德国提供相应补偿。

1941年12月11日,三国又签署《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该条约是《反共产国际协定》和《德意同盟条约》的进一步发展,它标志着德、意、日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加速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德国投降后,“三国轴心”崩溃,日本于1945年5月15日宣布废止该条约。

②德国又进军巴尔干,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腊。

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计划中,第一步骤即巩固他在巴尔干的地位,这样就可确保其右翼和后方安全以及重要的罗马尼亚油田。到1941年2月28日,一切准备都已完成,在那天,获得国王鲍里斯的同意,德军占领了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成为《三国公约》的成员——这是在上一年9月27日由德意日三国签订的。接着德国就向南斯拉夫和希腊施压,而希腊也向英国求援。3月24日,南斯拉夫政府表示屈服,可是三天之后,当德国部队正打算进入南斯拉夫国界时,西莫维奇将军发动政变,并收回该国对希特勒的承诺。希特勒还是表现出其惯有的敏捷,4月3日命令部队越过南斯拉夫国界,十一天之后南斯拉夫陆军投降了。这时,英国部队于3月7日在比雷埃夫斯登陆,但是他们刚刚赶到前线与希腊军会合,4月8日就受到攻击,到21日,希腊即已退出战争。一个月后,德军对克里特岛发动了空降攻击,到5月27日,这个岛已落入德国手中。

③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已经先后全部或部分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2、苏联的备战:

(1)建立“东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3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纳粹德国侵略的威胁,力图改善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遂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通过1939年10月—1940年3月的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获得汉科半岛租借权。1940年6月,苏联分别照会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提出改组政府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得到同意。7月,三国举行选举,成立苏维埃政权,要求加入苏联,被接纳。同年6月,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西南边界的安全等理由,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把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罗马尼亚政府接受苏联要求,苏军占领上述地区。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2)战前的“肃反”政策:

1937年到1938年,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肃反运动,重点是对军事机构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进行大规模清洗。这次清洗是斯大林一个时期内实行极左路线的表现,对苏军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苏军中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惨遭杀害。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叶果罗夫元帅、布留赫尔元帅都先后被捕并被处决。红军总政治部主任马尔尼克是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创建人,他在安全部人员逮捕他的时候开枪自杀。《铁流》一书中,著名的科茹赫师长的原型科夫丘赫,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团司令,于1938年7月被枪决。苏联著名元帅朱可夫所热爱的上级雅基尔(当时任基辅军区司令)、乌鲍列维奇(当时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和老军长塞尔基奇都先后被枪决。就连在西班牙任军事观察团团长的扬.别尔津将军也被押回国内执行枪决。许多高级将领对自己的“罪行”和死因毫无所知。基辅军区司令员兼中央委员雅基尔将军写信给斯大林说:“我是一个诚实的战士,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献身给党、国家和人民。自我记事以来,我一直在党和领袖们面前老老实实地忘我的工作……我将怀着对您(指斯大林),对党和对国家的热爱,对共产主义的无限信心死去。”斯大林看过后在信上批道:“恶棍和娼妓。”伏罗希洛夫加批道:“绝对确切的评语。”莫洛托夫在伏罗希洛夫的名字下签了名,卡冈诺维奇加上批语说:“死刑是对这个叛徒、猪猡和(不堪写出)的唯一应得的惩罚。”几天以后雅基尔就被枪决了。(以上这段资料记载于谢列平在苏共第二十二大上发言的记录中)

清洗规模之大,苏军损失之惨重是骇人听闻的,约有3.5万苏军指战员成了“肃反”扩大化的牺牲品。历史已公正地作出结论:这确实是斯大林不可饶恕的过失!首先受害的是军区司令员,他们几乎被消灭的只剩1个人。然后就是对其他指挥人员的清洗:约有70%的军长,60%的师长,50%的团长,20%——25%的其他指挥人员遭到清洗。

这场大清洗产生的后果在后来关键性的几年中逐步体现了出来。在苏芬战争中的惨败,在1941年6月遭到德国进攻时一触即溃就是证明。权威的《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武装部队建设(1918——1941年6月)》一书中写道:“红军准备不足,不能打退这个强大而又狡猾的敌人(指德国)的突然进攻,原因之一是叶诺夫和贝利亚这帮罪犯给我们的军事干部特别是高级指挥员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战前几年毫无根据的镇压,苏联武装部队失掉了很大一批有经验的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大战开始时,军队中许多职务都由年轻干部担任,他们缺乏在复杂环境中统帅军队的充分知识和经验。而且无故镇压造成的局面也不利于培养干部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

埃里克森对清洗后的红军统帅机关评论说:“除了沙波什尼可夫,最高统帅部的人不是平平庸庸就是缺乏经验。”也正是由于这种平庸和缺乏经验占了主导地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朱可夫和沙波什尼可夫关于组建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建议未被采纳,而且连现有的机械化部队也化整为零改组掉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大清洗中有几位有才能的将领得以保留,比如: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等,这些将领的起用,使红军在大战初期遭受重创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3)战备落后与迟缓,对德进攻时间估计错误,主力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

在全国总兵力和兵器的总数上苏军是超过德军的。但是苏军防守边境的只有220多万人,而德军出动了330万人,德军对苏军形成了兵力优势。就兵器方面来说,苏军轻武器和火炮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德军相差不多。苏军防守西部的四个方面军拥有坦克8878辆,德军拥有坦克3350辆。从坦克数量上看苏军占优势,但德军还装备了大量的自行式突击炮,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坦克数量的不足。苏军大量装备的是T-26轻型坦克,这种坦克装甲薄、火力弱、通讯手段十分落后,根本不是德国广泛装备的Ⅲ号或Ⅳ号坦克的对手。苏军拥有1000多辆性能十分优异的T-34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但由于在战争中没能集中使用,加上坦克部队通讯手段十分落后,指挥水平低下,使这两种坦克往往被训练有素的德军用坦克和反坦克炮击毁。除了在局部地区迟滞了德军进攻并给德军造成了一定心理威慑外,这两种坦克在战争初期没起多大作用。空中兵器方面,苏军防守西部的四个方面军拥有飞机6213架,但只有5474架可投入使用,其它的或是在维修,或是没有配备飞行员。德军拥有飞机2770架。从数量上看还是苏军占优,但开战第一天苏军就损失了1800架飞机,使飞机数量比变为3674:2692(德军当天损失78架)。在其后的战斗中这个比例进一步缩小,苏军的数量优势已不是那么的明显。德军此时装备的战斗机主要为Me109和Fw190,这两款战机是公认的二战优秀战机,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了伊-15和伊-16,并略优于苏军的三款新型战斗机。轰炸机方面苏军大量装备是SB和DB系统轰炸机,这些飞机外型古老,速度缓慢,缺乏自卫火力,普遍没有无线电,作战时只能首尾相连,排着纵队飞行。结果成了德军战机和高炮的靶子,一架架地被击落,光是德军51战斗机大队在6月30日一天中就击落了114架苏军轰炸机,连德国空军元帅凯瑟林都惊呼:“击落苏军轰炸机的战斗简直就是在屠杀婴儿。”相比之下,德军此时装备了大量的JU-88A轰炸机和JU-87俯冲轰炸机,它们在性能上远胜过苏军轰炸机。更为重要的是德军许多飞行员都参加了入侵北欧、西欧和巴尔干的战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这些也是苏军所不具备的。综上所述,苏军在局部兵力上处于劣势,兵器数量虽多但其质量远逊德军,加上德军是突然袭击,苏军数量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使兵器整体实力处于劣势。由此可见,苏军在兵力和兵器方面与德军相比都处于劣势。

战前,苏联对于德国的进攻准备很不充分的。虽然认为苏德之战不可避免,但还在一相情愿地幻想尽量推迟战争爆发时间。德国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出台半年后,苏联还浑然不觉,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国际劳动节,虽然英国等国和苏联间谍多次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在1941年夏进攻苏联,但斯大林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战争见分晓之前,德国还没有能力进犯苏联。他甚至怀疑,这是英国间谍为了将苏联拉入对德作战的陷阱而捏造的。

3、苏德战争的爆发:

(1)德国突袭苏联:

时间:1941年6月22日

特点:闪电战

影响: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会上希特勒宣布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作战计划:突然袭击苏联,一举将这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摧毁,尽管当时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为实施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德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拟订对苏联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该方案于12月底完成,并被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有: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二、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希特勒不无得意地说:“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将大惊失色!”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190个师又三个独立旅、共约550多万人,47000门火炮,4500架飞机,4500辆坦克,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群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德军就象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北方集团军目标为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的目标是苏联首都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的目标是基辅和高加索油田,而苏联方面毫无防备。德军航空兵猛烈轰炸了苏联西部的,66个飞机场,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铁路吊车厂,陆海空军基地及正在像国界线开进的部队,苏军在半天内损失1200多架飞机。苏军面对敌人猛烈突袭在一个月内损失60多个师,160万人,战线全线溃退。

巴巴罗萨计划是在极其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故计划在完成后仅印制了9份文件。该计划第一号文本呈报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第二号文本呈报德国的海军总司令部。第三号文本呈报德国的空军总司令部,其其余的6分文本由德国的最高的统帅部参谋部档案室封存。其中的5至9号文本曾归德国的最高的统帅部作战分部负责管理和使用。

(2)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及原因:

失利:战争初期,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被摧毁于地面。德军很快突破防线,开战仅三个月,北路军包围了列宁格勒,南路军占领基辅,中路军进逼莫斯科。到11月,德军对苏军实施了六次大规模包围战,苏军被俘人数超过200万。苏联在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欧洲部分失去150万平方米土地,居民达7000多万。

原因:

①战争准备不充分,德军达到了战略和战术突然性;

②兵力部署过于分散,武器装备落后于德军;

③大清洗运动导致指挥员经验不足,素质不够,部队战斗力不高;

④反坦克作战无方,对德军坦克集群闪电进攻束手无策。

小结: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的“代号”

白色计划——德军突袭波兰的计划;

黄色方案与曼施坦因方案——德国进攻法国的方案,“黄色方案”是一战时“施里芬计划”的翻版,因过早泄密,希特勒改用“曼施坦因方案”。

海狮计划——德国法西斯进攻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代号。

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野心:占领中国,征服东亚

(1)确立南进计划:

在日本军部内部,对外扩张的目标始终存在分歧。陆军以能对抗远东苏军为目标,主张同德国夹击苏联,被称为“北进派”;海军以能对抗美国、确保太平洋的制海权为目标,被称为“南进派”。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连续召开政府和大本营会议,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进行讨论。由于日本陆军大部分被困于中国,无法抽调兵力同苏联作战,北进便成泡影。此前,日本注意到在东南亚拥有大片殖民地的法国、荷兰等国先后在欧洲败亡,英国也坐困本土,无力顾及本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日本军方认为德国的胜利为南进提供了天赐良机,“不要误了公共汽车”。为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并切断英美援华的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上确定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具体规定了南进的方针和政策。

(2)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妄图在亚洲、澳洲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计划。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宣言,欲树立“中日满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提出此基本政策构想的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的“近卫声明”,大东亚共荣圈,以日本与东亚与东南亚以“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

1940年8月,近卫文麿首相首度明白指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名称及指明中国、朝鲜、日本、满洲国、法属中南半岛、荷属印尼、新几内亚等大洋洲,及澳洲、纽西兰、印度及西伯利亚东部等地为大东亚之范围。大东亚共荣圈中,日本本国与满洲国、中国为一个经济共同体。东南亚作为资源供给地区。南太平洋为国防圈。而且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在内阁设立大东亚省,并且于1943年11月5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与满洲国(代表:首相张景惠)、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行政院长汪精卫)、泰国(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菲律宾(总统劳威尔)、缅甸(总理巴莫)、自由印度临时政府(首席代表钱德拉鲍斯)等共同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在会后发表《大东亚宣言》揭暨其目标。

大东亚共荣圈随着日本的投降而结束,虽然日本被认为是侵略者,但是日本军队排除东南亚殖民地宗主国的势力,并且企图建立现代化体制,同时也让菲律宾、缅甸等国独立,许多如苏卡诺、劳威尔等独立运动领袖也多与日本方面联合。至今关于这方面的正反讨论仍持续不断地进行。

日本“南进”战略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方针加剧了它与英、美的矛盾,因此日本加紧与德、意法西斯勾结,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2、美英对日本的制裁:

(1)起因:1940年9月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由于德国迅速击败了西欧各国,日本陆军开始对西欧国家在亚洲的殖民地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陆军认为:一旦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地区(即现在越南北部),可以压制滇越铁路,从而断绝从越南到中国的粮道,进而加快解决中国战线。1940年6月24日日本陆军派遣以西原一策少将为代表的监视团200余人前往河内。近卫内阁上台后发表声明,提出要建立包含法属印度支那、荷属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大东亚共荣圈”;美国迅速做出回应,宣布停止对日本输出航空汽油、润滑油、上等铁屑等物资。9月6日,日军第5师团步兵第21联队的森本大队却擅自穿越了国境线,武力侵入了法属印度支那。9月23日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即现在越南的北部),加之9月27日缔结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引起日本和英美的彻底反目,可以说,法属印度支那进驻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导火线。

(2)表现:

美国: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后,立即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其中包括日本急需的钢铁、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

日军进驻印度支那南部后,又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

英、荷等国:也采取一致行动。

(3)影响:贸易禁运和冻结资产,加速了日本的军事报复。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现役陆军大将东条英机组阁,决心在12月初对美、英、荷等国开战。

3、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1)时间:1941年12月7日

(2)结果:

①日军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②日军占领东南亚及太平洋和大洋洲的许多岛屿。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位于美国夏威夷州瓦胡岛南岸,因水域内曾盛产珍珠而得名。首府檀香山西郊10公里处,是美国海、空军的主要基地之一,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檀香山地处太平洋中心,是太平洋海、空交通的枢纽和重要港口,被喻作“太平洋的十字路口”。珍珠港因此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941年12月7日清晨7时55分,日本舰队在秘密航行12昼夜后,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两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太平洋舰队。此役,日军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1760磅重的炸弹击中沉没,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零式战斗机9架,97式鱼雷机5架,99式轰炸机15架),1艘潜艇,5艘袖珍潜艇。

(3)影响: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表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对日: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

对美:损失重大,卷入战争

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整个战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国的加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珍珠港上空的滚滚硝烟和美国士兵的鲜血使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一夜之间销声匿迹。12月8日中午,因行动不便而一向深居简出的罗斯福总统,作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亲自前往美国国会,而且没有坐轮椅,而由他的长子扶着走进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了为时6分钟的讲演。罗斯福开门见山地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部队的蓄意进攻……”最后他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懦怯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不出1小时,参、众两院一至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

国首相丘吉尔对此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想不到日本人帮了他大忙。曾几何时,为了把美国拖进战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搞到一个《租借法》,而日本人的行动却使美国人不得不痛下决心投入一场全球战争。当天,英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而希特勒却对此大为恼怒,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希特勒始终没忘记美国干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德国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介入。因此他尽量不给美国以参战的借口。他在1939年9月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潜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但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参战的借口,希特勒的世界性战略可能要功亏一篑。

从日本的角度,珍珠港行动只是一个支援行动,目的是保证日本南进获取南太平洋的石油不会受到美国的阻碍。而日本以29架飞机的代价换取了美国主力舰船19艘、飞机200余架,并使美太平洋舰队在一段时期内难以进入南太平洋,这无可争议地是一个战术胜利,也完全实现了日本的战略意图。但再看远一点就可以看到日本战略问题——看错了对手,以为美国象中国那样软弱可欺,或是象俄国一样打败了就跑。如果日本认识到这一点,首先就不该开战,开战就不应该将袭击珍珠港当作支援任务,也不应在珍珠港打得如此保守。在袭击结束后,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将击沉的军舰打捞出水,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修理好,并且进行了改装,使这些军舰的战斗力上升到新的水平。山本在接到胜利的电文后,丝毫没有大胜的喜悦,对前来祝贺的部属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只不过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1941年12月9日,中国正式对日本宣战,10日又对德、意宣战。接着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也相继对日宣战。11日,德意作出反应,对美宣战。美国同样也对德、意宣战。至此,战争名符其实地打成了一场世界大战。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原因:

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②为了反对法西斯的侵略,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捍卫独立与自由。

2、过程:

(1)美国对战争态度的转变:

①修改《中立法》(1939年11月):

内容: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

影响:这实际上为掌握制海权的英法购买军火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对海军和海运力量远远超过中国的日本是有利的。

(建议:关于美国的《中立法》,请参阅第三单元第3课“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②通过《租借法》(1941年3月):

内容: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

影响: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

美国的《租借法案》

1940年底,英国虽在邓苟克和空战中得以幸存,但已快要支持不住。英国唯一的生路就是依靠美国,可是《中立法案》规定交战国对美国的物资必须偿付美金,运输自理。英国却已经没有能力偿付谷物和石油的美金,更不用说偿付船只、飞机和枪炮弹药了,而这些东西,英国自身早已无法生产。他们缺少劳力、原料和工厂,再加上空袭,情况更是不断恶化。

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严重,反对美国参与欧战的意见占上峰。为了说服美国人民,罗斯福用几句典型的奥古斯都式的煽动性言词,用花园浇水管这一著名的比喻,把这计划兜售给头脑单纯、漫不经心的美国人民。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邻居的房子着了火,你当然是不会为了出卖或租借给他灭火所需的花园浇水管而同他讨价还价。你会高兴地先把浇水管借给他,以免大火烧着你自己的房子。等火熄灭后,邻居会把浇水管还你;万一损坏了,那时会有足够的时间再算账。主张用贷款或租借武器的办法援助正在与纳粹德国激战的英国。他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增强美国防御法案》,即《租借法案》。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辩论,两院分别表决通过。3月11日,罗斯福总统签署《租借法》。第二天,《租借法》开始正式实施,历时4年半。

首先获得援助和获得最多援助的是英国。到1945年8月31日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联邦所得的租借援助共三百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其中英国受援最多,为二百七十亿美元。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自1941年10月1日实施,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一百零二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一百零九亿美元(苏联的统计为九十八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八亿多美元。“让别人去流血,让我们来统治。”这就是《租借法案》对美国的意义。

③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9月):

内容:表示美英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和平的决心。

影响:宪章具有欺骗性,“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在当时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签署的联合宣言。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8月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于9月24日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

(2)美英苏三国的合作:

④美英苏三国领导人举行莫斯科会议(1941年9月),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

1941年9月29日—10月1日,以哈里曼为首的美国代表团、以比弗布鲁克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和以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三国部长级会议,讨论如何有效地援助苏联作战的问题。

会议于10月1日签订对苏供应议定书,规定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美、英两国每月向苏联提供飞机400架(100架轰炸机和300架战斗机)、坦克500辆和其他武器、军用物资;苏联则向美、英提供军工原料;美、英还承担协助运送供给苏联的武器和军用物资的义务。11月7日,罗斯福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无息贷款。

会议签订的议定书未能满足苏联的全部要求,但这些援助仍然是对苏联的重大支持。会议也未能解决盟国协同作战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但对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促进苏、美、英三国战时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⑤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宣言。亦称《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由对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作战的26个国家,即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占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南斯拉夫于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前4个国家为美、英、苏、中,其余国家按国名第一个英文字母排列。这是中国在形式上第一次获得四大国之一的地位。至1945年5月1日,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埃及、埃塞俄比亚、法国、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利比里亚、墨西哥、巴拉圭、秘鲁、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等21国陆续加入本宣言。

宣言由序言和两条正文组成,主要内容是:签字各国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各国政府保证对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共附从者使用其军事或经济的全部资源,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加入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的组成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盟国与轴心国的经济实力对比:

美国的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的。有数据显示,1940年时美国的GDP即达到2000多亿美元,钢产量达到2800万吨,居当时的世界之首。当美国参战之后,它那潜藏着的巨大的工业能量被瞬间释放出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整体力量对比。有这样一些数据可供参考:到1945年时,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而同期的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15艘(也有17艘一说)、战列舰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63艘、潜艇126艘。

德国在十九世纪末期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头号的工业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1940年8月2日,德军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制订装备180个陆军师的军备计划。到1941年2月,半年之内德国军火生产增加近60%,其中弹药增加100%,坦克增产25%,德国及其占领区的钢产量达到3180万吨,整个西欧还有4876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军火。1944年7月德国武器生产量比1939年扩大5.3倍,飞机厂从1943年的80家增至550家,全年飞机产量39870架,其中战斗机30511架,是1941年的6.6倍,坦克产量增长33.9%,达到2.7万辆,火炮增加50.3%,达到8.7万门。然而德国一直没有足够的燃料让这些可观的装备充分投入到战场上,同盟国的战略轰炸以及境外燃料来源的丧失最终使得德国的军工生产在战争后期几乎失去了意义。从军工厂生产出来的成千上万架的飞机、数千辆的坦克、为数众多的潜艇都只能如废铁一样摆在地面上或泊在港口里,因为没有燃料可供它们前往战场。

苏联的工业体系在二战中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钢产量为1830万吨。这个数字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从表面上看,苏联西部的工业在战前仍然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东部工业区的存在为苏联提供了宝贵的战时工业储备,为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挫败后继续抵抗德军提供了后续的支撑力。当德军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入苏联、苏联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丢失了西部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相当于英法两国国土面积之和的两倍)时,斯大林大大加速了重工业东迁的工作。工业东迁是苏联战时动员的重要措施,根据《三联生活周刊》所载《苏德战争经济学》一文的数据,到1941年下半年苏联从西部搬迁了2593个工业企业的设备和大量物资。1942年5月,基本完成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企业的转移,第二阶段又疏散了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区企业。不少内迁企业平均不到两个月就在新址开始运转,有些甚至在中途或露天就部分开工。到1942年夏,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战争转轨,有1200家东迁的工厂和850家新建工厂投产,东部地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40年的28.4%上升到70%。1944年,苏联飞机年产量达到40300架,坦克28983辆,火炮122500门。有数据显示,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其中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德军击毁)、82.5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英美的外援及时补充了这些损失。

英国的情况较为特殊,它是老牌的西方工业列强,拥有较强的工业制造能力。但是在二战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的主要战场局限于海上和空中,因为它只需确保自己在海上和空中的相对优势,就可以自保,因此其工业生产的重心自然倾向于海空装备方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1943年7月登陆意大利以前),英国对德作战的陆上战场仅限于北非,而北非对德国来讲只是个很次要的战区,德国投入到这个战场上的兵力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里只有4个不整齐的师),所以英军的陆上压力较小,陆军装备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其生产在三军装备生产计划中并不占有优先的位置。总的来讲,英国具有很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严重依赖于海外资源的大量输入,在这方面,来自美国的援助和英帝国众多海外殖民地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日本在二战中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这须用比较的方式才能直观地体会到。譬如日本的飞机生产量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略强。数据显示:日本的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1941-1945年,日本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至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只生产了1065辆中型坦克(需要指出的是,二战中日本装备的主战坦克普遍轻薄,日本自己称为“中型坦克”的坦克实际上只相当于其他主要交战国的轻型坦克,譬如日本在战争期间生产装备并投入实战使用的最重的坦克不过15吨重,而同期德美苏英等国的中型坦克全重都已超过30吨,而像德国装备的“豹”式中型坦克全重甚至已经超过40吨)和1024辆轻型坦克,而美国却生产了24997辆中型坦克和4052辆轻型坦克。海军装备的生产量对比前面已经介绍过。总体来看,日本的国防工业生产重心侧重于海军,其空军和陆军的装备生产能力相对较弱。最致命的是,日本比德国还缺乏资源,几乎所有的战略物资均要依靠进口。当美国人掌握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绝对制海权和制空权后,日本的工业体系便在严酷的封锁和令人窒息的战略轰炸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

意大利二战时的工业显得非常的脆弱,战争的实际进程表明,它甚至没有能力满足本国军队的基本作战需要。尽管墨索里尼对外把意大利吹嘘得无比强大,但事实上,倘若没有德国有力的军事援助,意大利恐怕早在1940年底其北非殖民地被英军轻易扫灭之时即已经崩溃了。1940年意大利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十分缺乏,且陈旧不堪,当时在亚平宁半岛、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59个两团制意大利师中,由于武器装备不足,只有20个师达到战时编制的70%,另20个师只达到50%。如要进行总动员,一切都缺乏,陆军甚至无法让所有后备人员穿上鞋子。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部分内容:德国入侵苏联、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旧人教相比,新教材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因而,在教学中比较得心应手。

本课三部分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正是由于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把苏美卷入了世界大战,从而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又正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同盟国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最终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的胜利。

上完本课后,教师可以把第2~5课的内容作一归纳,即世界大战是如何逐步打起来并最终达到最大规模: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并于次年占领;直到1941年5月,埃塞俄比亚复国;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而德意武装干涉,最终导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覆亡;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开始全面抗战;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1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答案提示:⑴同意。

⑵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⑶说它是战略上的失误:是因为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了大战,加强了对手的力量,为日本法西斯失败埋下祸根。

⊙本课测评:

1、你认为苏军在战争初期作战失利的原因是什么?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答案提示: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侵苏蓄谋已久;苏军编制落后,部署不当,指挥不力,对德国进攻疏于防范。但苏方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可留待下课学习中探讨该问题)。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何意义及作用?

提示:同盟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优势;轴心国之间缺乏必要的战略配合,如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同盟国有统一的战略,如英美确立的“先欧后亚”的原则。

⊙学习延伸:

上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作者对珍珠港事件的起因和主要责任者的看法与其他观点有何不同,并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观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作者观点:①美国政府和军方高级决策者的玩忽职守;②罗斯福有意让日本袭击珍珠港以使美国尽快参战。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及课外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判断,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观点特别是第二种观点目前缺乏必要的充分证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瓜岛战役;北非登陆和北非战事的胜利结束;意大利退出战争;库尔斯克战役;二战后期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即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和德国的投降;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日本投降。

2、理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意义和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3、运用:通过对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二战后期召开的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及其影响,剖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加强合作、取得二战胜利的过程。

2、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取得胜利的,重点分析日本投降的原因。

3、论从史出:引用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重要会议加强了盟国的合作,对打败法西斯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2、第二战场的开辟是二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

3、德、日法西斯的投降是盟国互相配合、合力打击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盟军的反攻;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难点:日本投降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教材叙述的即为战争胜利阶段的重大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年(1943~1945年)是战争的胜利阶段。在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通过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了合作,并对战后世界事务进行了初步安排。随着第二战场的开辟以及柏林战役等重大胜利的取得,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投降;在亚太战场,由于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苏联的出兵,再加上美国的原子弹等因素,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建议教师重点讲解二战后期召开的四次重要国际会议以及反法西斯联盟彼此加强合作的表现,从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应对危机的可能;同时需要解决的五个概念(瓜岛战役;北非战役;库尔斯克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导入:

利用多媒体打出两幅图片:

图片一:1945年5月9日莫斯科时间零点43分,柏林时间22点43分,德国正式投降书的签定仪式在柏林南部的卡尔斯霍斯特市的一所军事工程学校的饭厅里举行,苏军元帅朱可夫主持了受降仪式。代表德国签署投降书的,是陆军元帅凯特尔。5月9日莫斯科时间零点43分,凯特尔脱下了他那双白色小山羊皮手套,用草体在投降书上签上了他的名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图片二: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走向胜利的?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盟军的反攻:

1、太平洋战场:

(1)瓜岛战役(1942年8月~1943年2月):美军从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瓜岛战役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美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役。瓜岛位于西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南部。瓜岛在日语的发音中和“饿岛”一样,瓜达卡纳尔岛在日本人心目中代表着太平洋战争中由于军部的胡乱指挥而使得下层士兵挨饿受难的代名词。

1942年6月,日军开始在该岛修建机场,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亚以及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赶走日军,8月6日美军向该岛发动进攻,8日将其占领。日军大本营对美军在瓜岛的兵力判断一直有误,最初认为美军人数不会超过2000人,实际上美军在瓜岛有1余万人,在附近的图拉吉岛有6000人,共16000人。因此日军认为夺回瓜岛易如反掌,第一次上岛仅一木支队的先头部队1000人,初战失利后,再增兵上岛,第二次上岛约1500人,再战失利之后,第三次增兵约3500人,形成逐次添兵的“加油”战术,以致兵力分散而攻击一再失利。到10月下旬,日军判断瓜岛美军约7500人,实际上美军高达23000人,虽然投入了第2师团主力2万人,但因兵力不占优势,火力则远远不及美军而失利。最终由于日军战线过长,补给困难,死于饥饿和疾病者甚多,战斗力大减,舰只和飞机损失过大,无法弥补,暴露出脆弱的战争经济难以经受消耗战的弱点。日军败局已定,于1943年2月7日被迫将残余部队全部撤离瓜岛。

日美双方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海战三十余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海战就有六次,双方损失的驱逐舰以上的舰只各24艘,美国海军阵亡约3300人,伤约2500人;日本海军的伤亡则高达2.5万人。

在瓜岛的地面作战中,美军参战兵力最多时达到6万人,阵亡1592人,负伤4200余人,日军投入瓜岛的陆军兵力约3.6万,战斗中阵亡约1.4万人,因伤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余人,合计死亡近2.38万人,还有1000余人被俘。

为争夺瓜岛制空权而进行的空战中,美军仅驻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先后就有六个战斗机中队参战,涌现出十大著名的王牌飞行员,尤其第121战斗机中队的福斯上尉,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间共击落日机26架,成为二战中美军战斗机飞行员第一个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头号王牌瑞肯巴克的战绩,荣获国会勋章,并回到美国本土巡回演讲。他的26架战绩在所有海军陆战队航空兵战斗机飞行员中排名第二。在六个月的空战中,日机被击落427架,美军损失仅118架。加上被高射炮火击落的,日军共损失飞机892架,飞行员2362人。美军共损失飞机约250架。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美军共阵亡约5000人,伤6700人,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3艘,飞机约250架。日军共有约5万人丧生,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16艘,飞机892架(也有资料说600架)。日军不仅海军、航空兵损失惨重,甚至开战以来从未失利的陆军,最精锐的第2师团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日军的大型军舰、飞机和技术熟练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的损失,更是日军所难以弥补的,战役结束时日军兵力上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双方的战略态势也随之改变,——中途岛海战日军的失败是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战局开始向着不利于日本而有利于美国方面发展,日军战略主动权逐步丧失;而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其军事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最终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从此后,日军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直至战败。而美国则通过瓜岛战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战略态势,赢得了动员人力、物力的时间,为太平洋战场上即将开始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2)马里亚纳战役(1944年6~8月):日本完全丧失了太平洋战争的制空制海权。

马里亚纳战役

马里亚纳群岛位于台湾和菲律宾以东,北望小笠原群岛,南临加罗林群岛,是日本“绝对防御圈”的中心环节。守岛日军为第31集团军(司令为小畑英良中将)、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司令为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所属海军部队,计陆军2个师、2个混成旅及海军3个警备队等,共7.2万余人。

1944年2月美军攻占马绍尔群岛后,决定绕过加罗林群岛,直取马里亚纳,打开通往菲律宾的道路,并建立攻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参战美军兵力为海军第5舰队(司令为RA.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第58特混舰队及3个陆战师另1个旅、陆军1个步兵师,共12.7万余人、644艘舰船和近2000架飞机。

6月11日起,美军对马里亚纳群岛实施航空和舰炮火力准备,摧毁日军大量飞机和大部表面阵地。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丰田副武海军上将命令驻菲律宾的海军第1机动舰队(司令为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赶往马里亚纳群岛海域,与美舰队决战。斯普鲁恩斯命令第58特混舰队迎战。6月19~20日,日海军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损失惨重,丧失制海、制空权。6月15日,美军在塞班岛西岸登陆,遭日军火力杀伤和多次小规模反击。26日,美军攻占中部制高点塔波乔山,尔后向北发展进攻,7月9日占领全岛。日军大部被歼,南云忠一等将领自杀。7月21日,美军南部突击编队在关岛西岸两个地段登陆,在滩头遭微弱抵抗后与日军展开激战,将其各个击破。8月10日,美军攻占全岛,歼灭日军1.7万人;小畑英良自杀,残部遁入丛林和岩洞。7月24日,美军北部突击编队在提尼安岛北部海滩登陆,当日占领滩头阵地。经激战,粉碎日军反击,26日将日军压迫到南部高地和悬崖,8月2日占领全岛。此役,美军伤亡约2.2万人,日军伤亡约6.5万人。日本海军受到致命打击,其“绝对防御圈”被突破,并导致东条内阁垮台。

(3)菲律宾战役(1944年10月~1945年7月):切断日本掠夺南洋战略物资的海上运输线,为盟军进攻日本本土创造了条件。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于1944年10月~1945年7月在菲律宾群岛对日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1944年夏美军占领马里亚纳和新几内亚后,决定首先夺取莱特岛,尔后占领整个菲律宾,以切断日本本土与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的海上交通线,建立进军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

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美军航空兵连续空袭菲律宾、台湾和冲绳等地,炸毁大量日机,夺得制空权。10月10~15日,美军先后从马努斯岛和荷兰迪亚(今查亚普拉)出发,17~18日夺取莱特湾口3个小岛。20日,美军以第10、第24军各两个师组成北部和南部突击集团,分别在莱特岛东岸的塔克洛班和杜拉格登陆,向守岛日军(第35集团军第16师及勤务部队,约2万人)发起进攻。日军集中飞机几百架攻击美军登陆舰船,但收效不大。10月23~26日,双方海军在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海战,美军以较小代价取得重大胜利。10月底起,日军第1、第26师和第68旅等部增援莱特,至12月初岛上兵力达7.5万余人,并有舰艇79艘和飞机几百架配合作战。此时,美军已上陆2个军共17.4万余人,并有约700艘舰艇和4700架飞机负责输送和掩护。日军在纵深顽强抵抗,并使用特攻飞机和特攻艇攻击美军舰船,战局一度出现胶着状态。12月7日,美军第7师从西海岸奥尔莫克湾登陆,在海空军配合下东西夹击,终于突破日军防线。25日,守岛日军大部被歼,结束有组织的抵抗。

美军占领莱特岛后,山下奉文将驻吕宋岛日军28.7万人编成3个集团,分别驻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区,企图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约20万人在海空军支援下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尔后一路(第1军为主)向北吕宋进攻,另一路(第14军为主)向马尼拉方向推进。以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的圣安东尼奥和马尼拉湾以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在美军包围下,日军供应断绝,疾病流行,大批减员。与此同时,美第8集团军还先后夺取菲律宾南部的巴拉望、棉兰老、班乃、内格罗斯等岛屿。至7月上旬,菲律宾群岛的大规模战斗行动结束。

此役,日军被歼45万人,损失舰艇68艘、飞机约7000架(其中特攻飞机700余架);美军伤亡6.2万余人,损失大型舰只21艘、飞机900余架。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切断日本掠夺南洋战略物资的海上运输线,为盟军进攻日本本土创造了条件。

2、北非地中海战场:

(1)北非登陆战(1942年11月):使德意军队处于东西两线夹击之中,为最后消灭德意在北非的军事力量创造了条件。

1942年10—11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争中,美英军队在北非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一次登陆战役,战役代号“火炬”。此次战役目的是:夺取北非登陆场(在维希政府控制下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境内),随后,登陆部队与在埃及和利比亚作战的英国第8集团军协同行动,歼灭非洲大陆上的意德军队。

美英军队为进攻北非,动用了13个师、45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其中有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7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64艘),编成西部、中部、东部3个特混舰队,共10.7万人。

1942年11月8日“火炬”行动正式开始。“东部”特混舰队由英国海军少将布罗斯指挥,8日1时在阿尔及尔地域登陆,德意守军稍作抵抗便投降了,于当天下午6时45分签订了停战协定,盟军控制了阿尔及尔地域。中部特混舰队由美军少将弗里登指挥,8日1时在奥兰登陆,受到德意军的猛烈反抗。10日,德意守军宣布投降。“南部”特混舰队由美军少将巴顿指挥,于8日凌晨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的费达拉、利奥特港和萨非登陆。11日,德意守军宣布投降。到11月底,盟军已占领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并进入突尼斯境内。

11月8—13日,盟军共损失2225人。法国人死亡490人(包括居民中的蒙难者)。英美海军和空军共击沉驱逐舰9艘、潜艇10艘、其他船只14艘。北非登陆战役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大批登陆舰艇实施“由舰到岸”的渡海登陆战役,为尔后西西里岛、诺曼底等登陆战役提供了有益经验。北非登陆战的胜利,使德意军队处于东西夹击之中,为最后消灭德意在北非的军事力量创造了条件。

(2)北非战事的结束(1943年5月):1945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二战中最先结束战争的战场)

1943年3月17日—5月13日,英美法三国军队联合实施突尼斯战役。战役的目的是粉碎德意“非洲”集团军群,攻占突尼斯领土,从而把德军全部赶出北非。

防守突尼斯的“非洲”集团军群(司令阿尼姆上将)辖德坦克第5集团军和意第1集团军,共17个师(德7、意10)和2个旅。参加战役的盟军有:英国亚历山大上将指挥的第18集团军群,下辖英第1、第8集团军和美第2军,共18个师(英12、美4和法2)另2个旅,盟国空军作战飞机3241架和盟国地中海海军(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40艘、扫雷舰23艘、14个小型战斗舰艇区舰队)。盟国远征军总司令美国艾森豪威尔上将任战役总指挥。与德军对比盟军居优势:步兵多1倍、火炮多2倍、坦克多3倍。仅德国潜艇对盟军稍有威胁。

3月17日,美第2军分两路发起进攻。3月20日,蒙哥马利指挥英第8集团军进攻马雷特防线,3月26日,梅塞被迫率意大利第1集团军从马雷特防线向北撤退。4月6日,蒙哥马利突破加贝斯隘口,并于4月8日与从加夫萨东进的巴顿会师。4月10日,英第8集团军又占领了斯法克斯。到4月中旬,盟军完成了对德意军的合围。隆美尔的继任阿尼姆率非洲装甲集团群共14个师20多万人退守突尼斯北部,他的3个装甲师仅剩下120余辆坦克,作战物资异常匮乏,没有补给。

4月16日,亚历山大下达了代号为“铁匠”的总攻令,安德森的英第1集团军担任主攻,突入敌军的中央防线,直取突尼斯城;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在南面,对敌军左翼发动攻击;布莱德雷的美第2军在北面,打击敌军右翼,以夺取比塞大港为目标;法第19军在蒙哥马利左侧和安德森右侧伺机参加攻击而扩大战果。

4月19日下午9时30分,蒙哥马利首先在南面发动攻击。4月22日,安德森指挥英第1集团军在中央战线发起主攻,阿尼姆集中其装甲兵力的大部分来进行激烈抵抗,英第1集团军进展缓慢。亚历山大遂从蒙哥马利那里调来第7装甲师、第4印度步兵师和201警卫旅给安德森,以增强英第1集团军的打击兵力。5月6日,在400门火炮和战术空军的支援下,英第1集团军全力猛攻,德意部队终于招架不住,向后溃退。同时,在美第2军的不断压迫下,在北面的德意军防线也开始向内凹入。5月7日,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攻入了突尼斯城,接着不久,布莱德雷指挥的美第2军也攻占了比塞大港。以后的情形,英国人莫尔希德在其《非洲的末日》中说:“德国人已经完全吓慌了,当他们看到英国人的坦克扬长而过,简直感到手脚无措。德军将领已经无法下达命令,因为他已经与其部下丧失了联系。在恐惧之中,德军纷纷奔向滩头,但他们发现既无船只,又无飞机,于是军队就完全崩溃了。”

5月13日,阿泥姆上将和梅塞元帅相继向盟军投降,约10万德军、15万意军被俘,只有633人从海上逃走。突尼斯会战以盟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经过2年零8个月的拉锯战,北非战争至此终告结束。盟军在北非的胜利,使地中海航道从此畅通,为下一步进攻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重返欧洲创造了条件。

(3)西西里岛登陆战(1943年7月):美英盟军虽然没能消灭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但达到了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政治目的。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于1943年7月10日至8月17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的大规模登陆作战。

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英首脑便决定在突尼斯战役结束后立即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以扫出地中海交通线上的主要障碍,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为此,盟军制定了代号为“爱斯基摩人”的登陆计划。负责实施该计划的是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下辖英军第8集团军和美军第7集团军,共13个师(包括10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两个空降师)又3个独立旅,总兵力达47.8万人,作战飞机4000余架,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约3200艘。

盟军在实施登陆前,实施了代号为“肉馅”的欺敌计划。一具看起来像是一名盟军参谋军官的尸体携带有关攻打撒丁岛和希腊的文件漂浮在西班牙海岸。希特勒接到德军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后,对盟军可能登陆的地点作了错误的判断,把德军主力调往撒丁岛和希腊。但德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依然意识到盟军极有可能进攻西西里岛,于是将德军戈林装甲师和第15装甲步兵师派往西西里岛,增强了该岛的防御力量。1943年6月,防御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第6集团军已辖有9个意大利师和2个德国装甲师,兵力共约25.5万人,由意军将领古佐尼指挥。

1943年7月10日凌晨2时40分,空降部队首先发动攻击,美军第82空降师和英第1空降师的5400名官兵搭乘366架运输机和滑翔机从突尼斯出发,飞向西西里岛。10日凌晨3时45分,巴顿和蒙哥马利指挥的16万美英登陆大军分乘3200艘军舰和运输船,在1000架飞机掩护下,在西西里岛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实施登陆。敌军人数虽然以2∶1超过盟军,但此时战斗力已经大大削弱,而且有半数是所谓“海防部队”,也就是说是上了年纪的士兵。当英军开始在锡拉库萨以南登陆的时候,他们没有认真抵抗,因此盟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许多滩头阵地。到7月12日傍晚,盟军又向纵深推进了50公里。在东海岸的盟军由于遭到德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在中部和西部的美国军队没有遇到抵抗,迅速向西北方向挺进。7月22日,美军占领了巴勒莫后,又继续向东挺进,到7月底已经进抵尼科西亚地区。8月17日,盟军完全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国和意大利军队的残部从墨西哥海峡撤向意大利南部。

在西西里战役中,德国和意大利军队损失了16.5万人,其中包括13.2万俘虏,美英盟军官兵伤亡和失踪者共3.1万人。西西里岛登陆战,美英盟军虽然没能消灭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但达到了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政治目的。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从此在地中海往来无阻,打开了登陆欧洲的大门,从而加速了意大利的投降。

(4)意大利的投降(1943年9月):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二战中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

1943年7月初,16万盟军部队在西西里岛东南部强行登陆,8月初,西西里全岛被盟军控制。意大利在北非、地中海战场屡战屡败,激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意大利国内以及意德两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在意大利法西斯党内部也出现了分裂。意大利于1943年7月25日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墨索里尼本人也被软禁。

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意大利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但由于在是否“无条件投降”问题上双方讨价还价,一再延误,使希特勒获得了充足的时间来加强其在意大利的兵力。希特勒在墨索里尼垮台后的次日便下令占领德意边境和法意边境的阿尔卑斯山的所有山口,并从法国和德国南部迅速集结了8个德国师,称B集团军群,由隆美尔元帅任司令,做好进军意大利的准备。8月初,隆美尔率部越过边境进入意大利北部,以支援驻守在意大利南部的凯塞林元帅的8个德国师。

9月3日,意大利代表和盟国代表秘密签订了停战协定,当天凌晨,英第8集团军从西西里渡过峡窄的墨西拿海峡,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登陆,向意南部快速挺进。9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了意大利投降的正式文告。9月9日凌晨,由克拉克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在萨勒诺湾登陆。已有戒备的德军闻讯立即将80万意军解除武装,逮捕了大批意军军官,并于9月10日占领了罗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大利本土。意国王和巴多格利奥等仓皇乘潜艇逃到南端的盟军占领区。9月13日,希特勒派党卫军突击队将囚禁于大萨索山顶旅馆的墨索里尼营救来,随后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扶持下,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傀儡政府,与巴多格利奥政府对抗。10月13日,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退出“轴心”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1944年6月4日罗马解放。1945年4月,西线盟军和苏军同时对德国发起强大攻势,德军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意大利战场也再度活跃。4月9日,英第8集团军和美第5集团军先后从东西两翼发起攻势,德军士气低落,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接着,盟军渡过波河天险,于26日攻克曼图亚和维罗纳,27日进占热那亚。当天游击队在科摩湖抓住了企图逃往德国的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在美国人尚未赶到之前便将他们枪毙。第二天他们的尸体被运到米兰,倒挂于市中心广场示众。4月29日,美第5集团军进驻米兰,英第8集团军进驻帕多瓦。同日,德C集团军群司令菲廷霍夫的代表在卡塞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并于5月2日生效。至此意大利战役全部结束。

美英盟军在整个意大利战役中,共伤亡32万多人,歼灭德军65.8万人,并一直牵制着德军1个集团军群的兵力,这对其它战场上的盟军作战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3、苏德战场:

(1)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8月):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德军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标志着苏德战场转折的完成。

希特勒于1943年7月向苏联库尔斯克地区调集了50个师的精锐部队,包括1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总兵力达90万人,近1万门野战火炮,2700辆坦克,2000架飞机,企图重新夺得在苏的进攻权。朱可夫采取以防御来削弱和疲惫德军,然后调集兵力转入进攻的策略。苏军最终在库尔斯克地域集结了260万人的兵力,5万多门火炮,8000辆坦克和6900余架飞机。

德军发动进攻的最好时间应是5月,此时苏军尚未调集足够的装甲兵力。但因新一代5号豹式坦克和6号虎式坦克,月产量分别只有50辆和25辆,数量上与苏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希特勒坚持要等到拥有足够的新型坦克才发动攻击。结果等到7月才决定攻击,先利之机已经丧失殆尽。而虎式、豹式坦克虽然比苏军的坦克更具技术优势,但新武器新故障难以一时熟悉掌握,在近战中就被苏军的“老家伙”T-34坦克老练地踢出局。

时间到了7月4日夜,在突出部南部的苏近卫第6集团军捕获了德军第168步兵师的一个士兵,他供认德军即将在第二天开始进攻,7月5日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苏第13集团军俘虏了一个德军德国第6步兵师的中士,他也供认德军将在几小时之后发动进攻。为了打乱德军进攻步骤,7月5日凌晨,苏军抢先实施了炮火和航空兵的反击,库尔斯克大会战开始了。由于受到苏军强有力的阻击,德军经过7昼夜才勉强向前推进不到40公里,十分疲惫。7月13日苏军调集总兵力22个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6个空军集团军,与德军在普罗霍罗夫卡进行大规模的“坦克肉搏战”。两军装甲主力相遇后,很快就绞杀在一起。浓密的硝烟弥漫了战场,坦克行进和射击扬起的沙尘更阻碍了两军的视野,两军的士兵也混杂在其中互相厮杀。炮声、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和哀号声响成一片。坦克手侥幸的从燃烧的坦克里爬出后,拿起步枪像步兵一样的作战,有时双方的坦克手甚至用匕首肉搏。8个小时血战后,德军和苏军损失的坦克都超过350辆。

随后德军不断支援,共投入了154万人、16000门火炮以及5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因英美联军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形势恶化,希特勒不得不在库尔斯克收兵。

一个多月的血战,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坦克师被击溃,其余的遭受重创。损失兵力50多万人,损失坦克约1,500辆,损失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损失飞机3,700架。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损失坦克6,064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1,716架。但会战的胜利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最终使苏军不仅在数量上超过德军,在质量上也超越了德军。前西德历史学家格利茨说:“库尔斯克大会战对于德军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2)苏军的十次突击(1944年1~11月):基本收复苏联的全部国土。

经过1943年的一系列成功的进攻战役,德军损失了400万左右兵力。到了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的德军只有490.6万,而苏军却有610万。武器上苏军有8500架飞机,491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8900门火炮迫击炮,德军只有3070架飞机,5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4000门火炮迫击炮。而且由于资源等各方面原因,德国的武器生产能力已不如苏联了,另外德军运输线过长,苏军则刚刚相反,再加上苏军士气高涨,预备队充足,进行连续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苏联最高统帅部因此决定在1944年实施一系列迅猛突击,肃清在苏联境内的德军并把德军打回德国本土。这就是著名的10次突击。

第一次突击(1944年1月14日——3月1日)

苏军虽然在1943年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可并没有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列宁格勒随时都有再被围困的危险。德军统帅部命令“北方”集团军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地区,以保障德国舰队在波罗的海的自由行动以及同瑞典芬兰的畅通,保持德军对列宁格勒和苏军北翼的威胁。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下辖48个师,共74.1万人,10000门左右火炮迫击炮,3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70架飞机。德军利用围困列宁格勒27个月的时间构筑了大纵深的防御工事,目的是长期坚守。为了彻底解决威胁列宁格勒的德军并歼灭北翼德军集团,苏军的3个方面军在波罗的海舰队和远程航空兵的支援下,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展开了强大的进攻,经过1个多月的激战,歼灭德军3个师,重创23个师,同时苏军向西推进220~280公里。

成果:彻底解除列宁格勒的危险,为进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消灭卡累利阿地峡和斯维尔河地区的芬兰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次突击(1944年1月24日——4月7日)

德军统帅部为了达到以战略防御拖延对苏战争的目的,扼守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地区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里不仅是巨大的粮食和原料基地,而且掩护着克里木和巴尔干半岛的接近地,为此德军在这里集中了96个师,180万人,其中坦克师占苏德战场德军坦克师的70%以上,摩托化师近半数,装备有火炮迫击炮16800门,坦克自行火炮2200辆,飞机1460架,此外在雅西有1个集团军的预备队。德军统帅部称能否坚守这一地区将决定德国在整个东线战场的命运。苏军为了彻底歼灭战场南翼的德军集团,解放整个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地区,并为以后向巴尔干进攻和从南面歼灭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创造条件,集中了乌克兰1、2、3、4方面军兵力为200万人,其中包括火炮迫击炮28654门,坦克自行火炮2015辆,飞机2600架。这次突击是在广大的地域展开的,地形极为复杂,况且当时正直早春,融雪、降雨、河水泛滥、地面泥泞,德军根本没有料到苏军会在这种不利于作战的季节发动大规模战役。苏军的突然袭击使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受到重创。此次突击歼灭德军10个师又1个旅,重创56个师,同时苏军在400公里的正面上前出到国境线,把德军防御分割成2个部分。

成果:解放了整个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战争已经开始转移到敌占领土上进行。

第三次突击(1944年3月——5月12日)

德军统帅部认为敖德萨地域和克里木半岛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境内的港口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只要能坚守住,就能缩短海上交通线,并给苏军黑海舰队造成困难,另外德军在克里米亚设置的机场网,能从空中控制苏联南部地区,威胁苏联南线和后方登陆场。敖德萨地域和克里木半岛同时可以阻挡苏军向罗马尼亚挺进,为此德军利用这一地区的江河障碍修建了防御工事,部署重兵21个师,还有2个航空队,700架飞机,此外德军在黑海有100余艘军舰。苏军由乌克兰2、3、4方面军和独立濒海集团军实施此次突击。3月26日至4月14日实施了敖德萨战役;从4月8日开始实施克里木进攻战役。在这两次战役中苏军歼灭德军第6、第17集团军及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夺回黑海沿岸两个重要的海军基地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

成果:解放了整个克里木半岛,充分保障了苏联的黑海控制权,为以后的进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第四次突击(1944年6月——8月)

苏军完成以夺取克里木半岛而告终的春季攻势后,东线德军尽管受到很大的削弱,但是希特勒于5月中旬仍然责成东线德军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扼守所占领的地区”。6月6日,盟军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军处于两面夹击的困境,这时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减少到430万人,兵力武器只有苏军的60%,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开始了1944年夏季及以后的进攻战役,连续实施了7次袭击。苏军在1944年6月至8月,在北冰洋芬兰湾的宽大正面上对芬兰军队实施突击。这次突击有2个战场:卡累利阿地峡战场和卡累利阿战场。由于苏军兵力比芬兰军队多一倍,火炮坦克多5倍,航空兵多2倍,并有波罗的海舰队的支援,因此进攻顺利,8月25日芬兰政府要求与苏联和谈,9月15日苏芬停止军事行动,9月19日签订停战协定。

成果:不仅解除了列宁格勒北面的威胁,而且保证了以后向西挺进的右翼安全。

第五次突击(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

苏军的第五次突击就是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对苏军来说解放白俄罗斯对于迅速进入波兰、攻占东普鲁士和开辟通往德国本土的捷径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德军来讲白俄罗斯是在苏联境内的最重要的一块立足之地,企图不惜一切代价固守白俄罗斯。德军在这里配置了66.5个师,共计120万人,火炮迫击炮近1万门,坦克自行火炮1000辆,飞机1400架。为了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集团,苏军参战4个方面军140万人,火炮迫击炮31000门坦克自行火炮5200辆以及5个空军集团军的5000架飞机。1944年6月23日发起进攻,至8月29日全歼德军17个师又3个旅,使其50个师损失过半,约2000架飞机被击毁(德军后期有增援兵力)。德军整个“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

成果:解放了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以及拉托维亚与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在卢布林至华沙方向上解放了波兰的大片领土,在东普鲁士方向上越过涅曼河进入德国境内,苏军在德军防线上打开了宽500公里深550~600公里的巨大突破口,远远隔开德军南北两个集团军,为以后苏军在南北两翼对德军连续实施歼灭战创造了条件。

第六次突击(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

苏军的第二次突击使德军整个防线在喀尔巴阡山前被分割,现在喀尔巴阡山防线以北的防线又被苏军在白俄罗斯突破,这样就造成了苏军在喀尔巴阡山至白俄罗斯一段西乌克兰地区进攻的有利条件,德军固守西乌克兰,企图阻止苏军的进攻,为此德军修筑了三道完备的防御地带,纵深达40~50公里,担任防御的德军有40个师又2个旅,除后勤部队外有60万人的兵力,配备火炮迫击炮6300门,坦克自行火炮900辆,飞机700架。苏军进攻部队共计120万人,火炮迫击炮13000门,坦克自行火炮2200辆,飞机3000架。苏军于7月13日发起进攻,27日收复利沃夫城,8月18日攻占散多梅希,8月底在维斯拉河西岸建立登陆场,击溃德军23个师,全歼15个师,战役结束。

成果:解放了乌克兰西部和波兰的东南部,为以后苏军在罗马尼亚实施突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七次突击(1944年8月20日——9月末)

德国非常重视对苏、罗边境的防御。德军一旦在罗马尼亚失败,不仅会失去石油、粮食和供应基地,而且希特勒的反动联盟也会土崩瓦解,因此德军在苏、罗边境的雅西——基什尼奥夫地域部署了实力强大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共50个师,90万人,火炮迫击炮7600门,坦克自行火炮400余辆,由德、罗810架飞机支援。苏军参战的兵力有乌克兰2、3方面军和第4方面军的一部,计有125万人,火炮迫击炮16000门坦克自行火炮1870辆,作战飞机2200架,并有海军舰队支援作战。苏军于8月20日发起进攻,仅8天战斗就歼灭20个师,击毙俘虏士兵25.6万人。这样致使罗马尼亚的安东尼斯库的亲纳粹政权下台。8月23日罗马尼亚民主政府成立,25日对德宣战。9月5日苏军前出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边境,苏联宣布对保加利亚处于战争状态。当日保加利亚人民在共产黨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建立了祖国阵线新政府,并立即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同时对德宣战。

成果:不仅解放了摩尔达维亚,而且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脱离德国的反动联盟,并对德宣战。另外,苏联打开了通向德国在欧洲最后一个盟国匈牙利的通道,也为援助南斯拉夫人民的武装斗争创造了条件。

第八次突击(1944年9月14日——11月24日)

对德国来说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既掩护着东普鲁士又保护着德国舰队在波罗的海行动的安全,同时还可以从这里与北欧各国保持联系,因此德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坚守这一地区,担任防御的是德“北方”集团军群,拥有50个兵团,70万人,装备了火炮迫击炮7000门,坦克自行火炮1200辆,作战飞机约400架。苏军方面,参战兵力有4个方面军共计90万人,有175000门火炮迫击炮,3080辆坦克自行火炮,2060架作战飞机。苏军于9月14日发起进攻,11月底结束,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大部分被歼。

成果:解放了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

第九次突击(1944年9月28日——1945年2月13日)

苏军在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人民武装力量的配合下,开始第九次突击。主要战场是匈牙利境内的蒂斯河与多瑙河之间。苏军于1944年9月28日开始进攻,10月20日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1945年2月13日解放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成果:使德国失去了在欧洲的最后一个同盟国,因而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苏军则因此取得了从德国防御最薄弱的南部直捣纳粹老巢的通道。

第十次突击(1944年10月7日——11月1日)

苏军第四次和第八次的成功突击已使战场北翼的战略形势有利于苏军,德军从1944年9月开始把军队撤向挪威北部,并建立了完备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有三道防御地带组成。正面宽约60公里,纵深达150公里,左边临海,右边暴露。苏军根据战场上形成的有利形势,决定抓住战机在北极圈内实施一次进攻战役,歼灭这一德军集团。参战的是第14集团军,人员比德军多0.8倍,火炮多1.8倍,坦克多1.5倍,飞机多5.3倍。战斗于25日结束。

成果:完全解放贝辰加地区,并进入挪威,为挪威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总之,1944年的十次突击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共歼灭德军136个师,解放了苏联被占的全部国土,将战线向西推进1100公里,德军在东线已退至本土,苏军在大部分地区已逼近德国边境,部分军队已经进入德国境内。此外,由于苏军的强大打击,德国的法西斯国际联盟彻底崩溃,其盟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建立民主政府,并对德宣战,这样,德国失去了宝贵的战争资源,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最后战胜德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开罗会议:

(1)时间:1943年11月

(2)参会国及领导人:美——罗斯福;英——丘吉尔;中——蒋介石

(3)内容: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4)意义:《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的公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W.L.S.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三国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会议发表的公报,史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2、德黑兰会议:

(1)时间: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2)参会国及领导人: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3)内容:

①决定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②还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②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③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④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⑤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这里的“第二战场”是指欧洲相对于第一战场(苏德战场)而言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直接对德军进行打击。

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忱”(这些表示在日后的历史中都被证明不过是一席冠冕堂皇的逢场空话)。此次会议是反法西斯联盟三大盟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直接会晤,对维护和加强盟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协调军事战略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在会议期间为自身利益达成的一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和默契,又给战后的国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

3、诺曼底登陆:

(1)时间:1944年6月

(2)指挥:艾森豪威尔

(3)影响: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之中,加速走向灭亡。

诺曼底登陆战

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巴巴罗萨作战),苏联红军便一直单独地在广大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战,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纳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响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迪耶普战役)。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立即开始制定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千米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再进一步比较,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最先被否决。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最近,仅33千米,而且靠近德国本土;缺点是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公里。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于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体计划,以君主为作战方案的代号,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的代号。

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为此,盟军的空袭由轰炸德国的工业区转变成轰炸德国的交通线(后期根据德国的记载,由于盟军对德的轰炸,是修建大西洋堡垒的进度一再变慢,甚至有些修建大西洋堡垒的工人被迫去修建铁路)在D日前夕这些轰炸机又轰炸了海滩的防御设施,只是由于探路人的失误使这些轰炸没起到什么作用。1943年8月,英美魁北克会议批准“霸王”计划。1943年11月,英美苏德黑兰会议确定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行动。

1943年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于1944年1月2日抵达伦敦就任。艾森豪威尔阅读了摩根计划,认为突击正面太窄,在最初攻击中缺乏足够的突击力量,提出修改意见,把登陆正面扩大到80km,第一梯队由3个师增加到5个师,登陆滩头也从3个增加到5个(新增“犹他”,“剑”滩头),空降兵从2个旅增加到3个师,这一意见得到最高司令部三军司令的支持。

1944年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了“霸王”计划大纲和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但是随之对登陆舰艇的需求也增加了,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登陆舰艇,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决定将登陆日期推迟到6月初,并且将原定同时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

由于登陆日(代号D日)推迟到6月初,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科学拟定符合各军种的方案,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五个滩头的潮汐不尽相同,所以规定五个不同的登陆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一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陆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后选用第一组的第一天,即6月5日。

为保障登陆顺利实施,盟军还采取了战略欺骗行动。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同时,还找到一个和蒙哥马利长得极像的叫詹姆斯的人在北非冒充蒙哥马利,使得隆美尔以为蒙哥马利一直在北非。

1944年6月6日晨,代号为“霸王计划”的登陆行动正式实施。6时30分至7时45分,第一批登陆部队分别在5个登陆地段突击上岸。登陆过程中,奥马哈海滩的争夺最为激烈,盟军伤亡惨重。9时,盟军突破德军防御阵地,夺取并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立足点。6月7日至12日,建立了联成一体的登陆场。至7月5日盟军上陆部队达100万人。7月24日形成一个正面150公里,纵深13至35公里的战略登陆场。至此,盟军完成了预定计划。

与此同时,盟军于6月5日二十时,出动2775架轰炸机,在诺曼底海岸96公里登陆正面投弹9267吨,进行长达两小时直接航空火力准备。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空降作战中,共空降35000余人,其中伞降17600人,还空降了504门火炮,110辆轻型坦克,1000余吨补给。使用运输机2400余架次,滑翔机1130架次。在战斗中空降兵伤亡约8200人,占空降总人数的23%,大大低于战前预计。运输机被击落42架,击伤510架。美第82师占领圣曼伊格里斯和梅特勒河上的渡口,美第101师控制了海滩后的四条通路和杜佛河上的渡口,英第6师夺取了奥恩河上的大桥,而且都很快与海上登陆部队会合,并作为步兵师继续作战。

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万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万人,被俘4.1万人,共损失11.4万人。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是战略性的战役,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

4、法国巴黎光复:1944年8月25日

1944年6月6日,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这次盟军登陆集结了287.6万人,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8月15日,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维希政权崩溃。8月19日,巴黎人民在巴黎解放委员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数万名内地军是起义的核心力量,12000名民警队的官兵也参加起义。当时,巴黎城内有2万多名德军和80多辆坦克。起义者浴血奋战,8月24日,几乎全歼在巴黎的德国守军。24日晚,盟军第二装甲师开进巴黎,与内地军相配合共同消灭德军残余据点。1944年8月25日,戴高乐的法军第二装甲师从巴黎的南门和西门进入首都。这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尔将军奉艾森豪威尔之命,在巴黎接受德军投降,巴黎全部解放。戴高乐将军以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的身份进入巴黎。1944年8月30日,戴高乐宣布法国临时政府在巴黎成立。巴黎的解放也标志着整个诺曼底战役的胜利。

三、德国法西斯的覆亡:

1、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

(2)参会国与领导人: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3)内容: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安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2、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苏军←→美英盟军

1945年3月,美英等国盟军强渡莱茵河,向德国腹地挺进。4月,美军在取得鲁尔战役胜利后,以每天50—80公里的速度于11日进抵易北河畔。18日,美军第9集团军占领易北河畔的马格德堡。19日,英第2集团军进抵易北河畔的劳恩堡,美第1集团军占领莱比锡。与此同时,东线的苏军于4月16日从奥得河边向西面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实施攻占柏林的战役。4月25日,美第1集团军第69师的一部在柏林南部120公里处易北河畔的托尔高地区与苏军会师。

美苏双方商定,两军沿易北河及其支流穆尔德河一线会合。易北河会师,把德军截成南北两段,反法西斯德国的东、西两条战线从此联接。为庆祝盟军易北河会师,斯大林命令莫斯科鸣放礼炮,并发表《告红军和盟军书》,向红军和盟军致敬。

33、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2日

1945年1月至3月,在东线,在粉碎了东普鲁士、波兰和苏德战场南翼的德军重兵集团后,苏军进抵德国中部地区,并于4月初到达离柏林60公里处,他们的目的是准备攻占柏林,彻底打垮德军,结束纳粹第三帝国的疯狂而且黑暗的统治。

德军统帅部在柏林地域部署了“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和6个装甲师,共约10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3300架作战飞机,并将陆军总部的8个预备师也用于柏林防御,此外柏林市内还有守备队20万人。为了坚守柏林,德军在柏林外围的奥德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了纵深达20至40公里的三道防御地带。柏林市区防御围廓沿环城铁路构筑而成。市内设置了大量的街垒防御阵地,甚至在临街房屋的窗户上都修筑了坚固的射击孔,使整个柏林城变成了一座巨型掩体和射击阵地。希特勒声称:“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战斗下去,正如菲德烈大帝所说,要一直打到那该死的敌人中有一个精疲力竭不能再战为止”。

为了先于美英盟军攻占作为德国政治中心的柏林,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从1945年4月中旬对柏林发起总攻。为此,苏军调集了3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共计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共约250万人,42000门火炮和迫击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架作战飞机。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综合多方面因素可以看出,柏林战役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的行动,柏林战役还是一个典型的军事服从并且服务于政治的军事行动。

1945年4月16日,苏军打响柏林战役,午夜4时,2万多门火炮开始齐射,4000余架飞机相继升空。苏军向柏林倾泻了25万吨炮弹,摧毁了大批德军阵地。20分钟后,140多个探照灯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把德军阵地照得通明,德军士兵们目旋眼花,苏军乘机向对方阵地冲去。很快,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在柏林外围的第一道防御地带。与此同时,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亦于4月16日晨在尼斯河畔发起进攻,迅速渡过了尼斯河。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御地带后,当天中午即进抵到德军第二道防御地带,但是,当苏军推进到该防御地带的枢纽泽洛夫高地时,却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经一番苦战,4月18日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继续向柏林城挺进。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至4月20日夜间,第3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4月25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北面迂回柏林的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近卫第5集团军西进到易北河,在托尔高地与西线美军第1集团军会师。

4月26日清晨,在柏林上空,苏军数千架飞机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汽油弹。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门的各种火炮集中射击,柏林转眼间成了一个昏暗的世界。轰炸和射击结束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

4月28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属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守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崔可夫上将指挥的近卫第8集团军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守敌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29日凌晨1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12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30日下午6时,苏军士兵向这国会大厦发起冲击。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5月1日凌晨3时55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克莱勃斯对崔可夫说:“我想告诉您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您是我通报此事的第一位外国人,希特勒已于昨天自杀了”。克莱勃斯接着要求苏军先停战,然后等到德国组成新的政府后再进行谈判。崔可夫立即用电话将情况向朱可夫做了报告。十几分钟后,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了最高指令:“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9时45分,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苏军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给戈培尔等人,戈培尔见到通牒后,知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傍晚便与妻子及六个孩子自杀了。

5月2日7时,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守军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此役苏军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而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牺牲的代价。

柏林战役的影响:

柏林战役对德国的意义:柏林保卫战的失败,宣告了纳粹第三帝国的灰飞烟灭,纳粹主义成为非法理论,纳粹党被取消,而曾经不可一世的元首——-希特勒,从此成为历史的罪人,作为一个肆意斥诸威力的战争狂人这样的反面教员而被人类经常地进行废物利用。柏林保卫战的失败,给重建一个全新的德国建立了基础。

柏林战役对于苏联的意义: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和苏德战争及二战欧洲战争的结束。攻克柏林还意味着苏联东欧霸主地位的形成,在可以预见将来,欧洲没有国家敢于挑战苏联的国家利益,正因为没有了西顾之忧,在攻克柏林后不久苏联就发动了对占领中国东北领土,长期地威胁苏联远东地区安全的曰本关东军的大规模全面打击。同时战后的苏联在西方划分势力范围时更有筹码,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可以二战后在与西方的讨价还价中,给自己划分到更多的势力范围。

4、德国的投降: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终结。

1945年5月7日的凌晨2时41分,德国已经向盟军四方,其中包括美、英、法、苏,递交了投降书。各方同意在5月8日15时正式宣布这一消息。投降书上只有4个签名:德军陆军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代表第三帝国),盟军参谋长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将军(代表盟军),少将伊万苏斯洛帕罗夫(代表苏联),法国将军斯瓦兹(作为证人)。但是,苏联方面坚持投降仪式应该在柏林再办一次。于是,原本打算有条件投降的德国方面,无奈只好再向苏联单独投降一次。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尔斯特举行。仪式由朱可夫元帅主持,英国空军上将泰德、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和法军总司令德塔西尼出席仪式。陆军元帅凯特尔、海军上将弗里德堡和空军上将施通普夫代表德国在投降书上签了字。投降书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当时已是5月9日凌晨,而在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因此,美、英、法等国把5月8日定为欧洲胜利日,苏联则确定5月9日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宣告结束!

从战争初期的节节失利,到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后转入反攻,再到攻克柏林,苏联军民经历了1418个日日夜夜的残酷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写下了苏联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战争中,苏联共有2700万人英勇牺牲,其中军人866万,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镇遭到破坏,成千上万个工厂变成废墟,一些珍贵的文化古迹荡然无存。

60年来,苏联及其继承国俄罗斯联邦一直把5月9日这个难忘的胜利日作为全国的盛大节日来纪念。每年这一天,人们通过多种形式悼念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同胞。1995年4月19日,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通过了永久纪念胜利日的法令。法令规定5月9日为全民性节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这一天,俄罗斯都要举行阅兵式,鸣放礼炮,并在莫斯科的无名战士墓长明火旁设立固定哨位。

四、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1、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东京轰炸

硫黄岛战役:硫黄岛位于西太平洋的日本火山群岛。面积20平方公里(8平方哩)。硫磺岛虽是弹丸小岛,却处在战略要津。它正当东京与美军新占领的塞班岛之间,距二地各约1200公里。美军占领塞班岛以后,一直以塞班岛为基地空袭东京。但因硫磺岛的报警作用,美军对东京的空袭一直效果不佳。驻硫磺岛的日军战斗机还不时升空拦截,冲散美国机群。为总攻日本,美军势必要夺占硫磺岛。1945年1月3日开始,美军对硫磺岛实施轰炸。2月16日开始硫磺岛战役,美军出动舰艇200多艘次,飞机400多架次,对硫磺岛日军3个机场和滩头阵地进行炮击和轰炸。19日,美海军陆战第4师和第5师在600多架次飞机和舰炮火力掩护下,以250多艘登陆艇和500多辆水陆坦克、装甲车组成5个登陆波,在硫磺岛东南部登陆。经过两周激战,残余的3000多日军退进山洞死守。3月8日,日军师团长栗原中将与800余名残兵在山洞内集体自杀。此战役日军被击毙2.2万人,被俘1000人;美军为攻占该岛阵亡7000人,负伤1.9万人。1951年属美国管辖,1968年归还日本,属东京都。

冲绳岛战役:冲绳岛为琉球群岛第一大岛,位于日本本土和中国台湾之间,北距九州约340海里,南北长105公里,宽3~31公里,面积约1176平方公里。1945年春美军占领硫黄岛后,为掌握琉球群岛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建立进攻日本本土的基地,决定攻占冲绳岛。日军决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于冲绳岛附近海域,同时以陆军部队坚守冲绳岛,为本土决战争取时间。守岛日军总兵力为10万余人,其中包括第32集团军的2个师和1个混成旅约8.6万余人,以及海军基地部队和由岛上居民编成的特编团等,由牛岛满陆军中将统一指挥。冲绳岛及其邻近岛屿还有1个鱼雷艇中队和600余艘特攻艇。美军参战兵力为45.2万人、舰艇1500余艘(含英国远东舰队的舰只)、飞机约2500架,由第5舰队司令R.A.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统一指挥。担任登陆任务的第10集团军(司令为S.B.巴克纳陆军中将)由第3陆战军和第24军组成,辖7个师18.3万人,其中第27、第77、第81步兵师为预备队。由美英联合航母机动部队和美第20、第21战略轰炸部队负责掩护和支援。从3月18日美军航母编队袭击九州开始,至6月22日冲绳岛战斗基本结束,共历时96天,其中在冲绳岛上的激烈战斗就有82天之久。战役以日军失败告终。日军死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岛上居民死亡约10万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被击沉16艘、击伤4艘。美军伤亡7万余人(含非战斗减员2.6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被击沉36艘,击伤368艘。这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重也是最后一次战役。此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战役,因此英国首相邱吉尔认为冲绳战役将以史诗般的战斗,列入世界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斗而流传后世。美军占领冲绳岛后,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达到了为进攻日本本土建立战略基地的目的。

冲绳战役和前不久进行的硫黄岛战役,使美军深深明白,如果要在日本本土实施登陆,将面对怎样的疯狂抵抗,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估计,日本本土登陆,美军将付出一百万人的伤亡,因此促使美国最终决定对日本使用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以尽快结束战争。

东京大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两次轰炸)。这一空袭史称“李梅火攻”。

早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曾派出16架B-25轰炸机袭击日本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的油库、工厂和军事设施。但这次攻击主要上是象征性的任务。而且在将近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军都没有条件组织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

当美国成功发展B-29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后,美军便有能力对日本作出有实质作用的战略轰炸。B-29轰炸机的时速达563千米/小时,飞行高度超过1万米,续航里程为6430千米。打击距离达到2,400千米,并能携带9,000公斤的炸弹。美军的首轮使用B-29的袭击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从中国成都起飞,轰炸位于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但这次攻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68架飞机中,只有47架命中目标,有4架未能起飞,有4架坠毁,有6架因机件问题要在途中弃置所带的炸弹,有一架被击落,其余的大多只轰炸了次要的目标。

美军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的岛屿后,美国第20航空军被编配到第21轰炸司令部,并开始筹备使用B-29对日本本州岛的大规模轰炸。1944年10月第73轰炸机联队进驻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首次来自南方的袭击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军派出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意欲进行一次白天的精准轰炸。飞机在10,000米高空投弹,结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约10%命中预定目标,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了轻伤。这是自杜利特空袭东京以来美军首次轰炸东京。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少将被任命为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2月23日晚174架B-29轰炸机在东京抛下大量凝固汽油弹,把东京约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毁。3月9日至10日,美军派出334架B-29轰炸机从马利亚纳群岛出发,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轰炸,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共投下了超过2千吨燃烧弹,产生的高温足以使区内所有可燃物(包括人体)烧着,造成近4万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毁,主要是皇居以东的地区,东京约有四分之一被夷为平地,其中18%是工业区,63%是商业区,其余是住宅区。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摧毁,26万7千多幢建筑付之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83793人被烧死,10万被烧伤或呛伤。空袭中有9架B-29被击落,5架负重伤并在海面迫降,42架其余受伤飞机返回了基地。3月9日的轰炸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这比二次大战中任何一次军事行动都造成了更多的伤亡,破坏力可以和后来的原子弹爆炸相比。大火之后日本政府花了二十五天的时间才将烧焦的尸体清除完毕。

火攻东京后不到30小时,317架B-29轰炸机又夜袭名古屋,使该市的飞机制造中心化成一团火焰。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了300架B-29的轰炸,使用了1700吨燃烧弹,约20.7平方千米的市区在3小时内焚毁。16日,美军又轰炸神户,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毁。美军于四、五、六月又大举空袭日本各大中小城市。4月13日,皇宫与宫殿一部分被焚烧,明治神宫焚毁。7月4日时美军宣布当时日本已遭受10万吨炸弹的轰炸。其后美军在5月26日再一次派出470架飞机轰炸东京,造成7415人死伤,22万间房屋被焚毁。四十平方千米城区化为废墟。

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也引起了对使用燃烧弹的道德讨论,策划轰炸行动的柯蒂斯李梅后来也指出如果美国战败,他本人肯定会被控犯下战争罪行,但他也认为这次轰炸提早了战争的结束,从此减低了人命伤亡。后来,据日本官员说,燃烧弹空袭使工业“生产严重受损”。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也曾指出,东京大轰炸使日本开始考虑停战。

2、波茨坦会议:

(1)时间:1945年7~8月

(2)参会国及领导人:苏——斯大林;美——杜鲁门;英——丘吉尔(艾德礼)

(3)内容: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投降以后,为了解决处置德国和战后欧洲的一系列问题,苏联、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于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代号为“终点”的会议。这是战争期间三国首脑举行的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以及三国的外长等。罗斯福已于4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杜鲁门第一次代表美国参加会议。会议进行中正值英国大选,因此丘吉尔半途回国参加大选,落选后由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及新外长贝文于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的会议。

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确定了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和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会议规定,彻底铲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消灭垄断组织,在民主基础上重建德国政治生活。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确定“苏联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没收德国境内苏占区的资产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此外,苏联还可以从西方占领区所拆迁的工业设施中无偿得到10%和以商品支付的15%作为赔偿。“美国、英国以及有权获得赔偿的其他国家的赔偿要求,将自西部各占领区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会议还决定,把原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及其邻近地区让予苏联。

会议在讨论波兰问题时,三国决定承认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对波兰西部边界,认为最后划定应待和平会议解决,但“三国政府首脑同意,在波兰西部边界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由波兰政府管辖,不得视为苏联在德占领区的一部分”。

波茨坦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会议期间发表了“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史称《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会议就意大利和原德国附属国问题、西班牙问题、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申要审判主要战争罪犯。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日本投降:

(1)日本法西斯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胜利结束。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但现在回顾历史,发现天皇裕仁广播的《停战诏书》以及任何现有公布资料都没有“战败”之类的字眼。事实上,此时的日本已经无力再将战争延续下去,遭到了“一顿拳脚受了伤,两颗子弹送礼命”的伤害(“一顿拳脚”指亚洲各国的反击,“两颗子弹”指美国的原子弹轰炸——日本民间流传说法),不得不投降。

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2)日本法西斯迅速败亡的原因:

①《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广岛和长崎原子弹;

1945年秋,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总统杜鲁门和美国政府想尽快迫使日本投降,也想以此抑制苏联,于是杜鲁门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根据计划,美军将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轰炸地点:广岛、长崎或小仓。其中,参与南京大屠杀、在侵华战争中首先使用化学武器、制造了多次屠城惨案的日军第五师团的主要兵员就是由广岛人组成的,因此也被称为广岛师团。

1945年8月6日早晨8时整,3架B-29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9点14分17秒,其中一架装载着原子弹的美机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装置被打开了。60秒种后,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45秒种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

但是,广岛的悲剧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还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但8月8日,日本从苏联领导人那里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进行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的建议已失去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对联合国的义务,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对日宣战。就在苏联出兵这天的上午11时30分,美军又出动B-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日本人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在过去一年中,广岛又有5221人死于由原子弹爆炸而引发的各类疾病。迄今为止,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53008人。

③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三国外交部长,聚集于雅尔塔。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磋商和讨价还价,1945年2月11日,苏、美、英三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秘密签订的《雅尔塔协定》规定,苏军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对日宣战,其条件是:

一、外蒙古(即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现状应加以保存。

二、苏联应恢复前俄罗斯帝国因1904年日本进攻而受破坏的权利;库页岛南部及其毗邻各岛归还苏联;大连辟为国际港,苏联拥有优越权利;旅顺定为由苏联租借的海军基地;中苏双方共同经营中东及南满铁路。

三、千岛群岛归还苏联。

英国政府则得到了战后继续占领香港、恢复二战前在远东地区权益的承诺。美、苏、英三国为各自的利益,以中国主权为交易筹码,既严重地违背国际法准则,又充分暴露了国际外交的强权本质。

到1945年8月,苏联从9000至12000公里外的欧洲战场,迅速向远东地区和后贝加尔运送了136000节车皮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在远东共集结了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两个战役集群、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航空军集团和三个防空军集团、四个独立航空兵军,总兵力为l577700万人,有26137门火炮,5556辆坦克,3446架飞机,此外还拥有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地区舰队。并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远东苏军总司令。

斯大林原定8月11日发动进攻,后因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而提前。8月8日下午5时,莫洛托夫向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宣读了苏联对日本的宣战书。8月9日零点10分,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经过近一周的激战,8月14日,苏军各集团军迅速向东北腹地推进。就在这天,日本政府向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发出照会:“天皇陛下已就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事发出诏书。”8月16日,日本大本营向关东军发出命令,停止作战并同苏军交涉。8月17日下午5时,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大将致电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说关东军“奉天皇之命停止军事行动”,向苏军缴出武器。18日下午,关东军司令部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投降命令。19日下午,苏军进入沈阳,还在这里俘虏了末代皇帝溥仪。8月22日,哈尔滨日军向苏军投降。同一天苏军进入大连。

④中国抗日军民也发起大规模反攻。

小结:原子弹和苏军出兵是加速日本法西斯灭亡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战争结局的因素。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则始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产生着重要影响。综合上述因素,结论只有一个: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才是打败法西斯的关键性因素。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四部分内容:即盟军的反攻、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德国法西斯的覆亡、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与旧人教相比,除第一子目“盟军的反攻”中提到的“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苏联的库尔斯克会战等内容新增外,新教材内容变动不大。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繁杂,跨度大,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但也要量力而行,不然内容讲得过多,影响教学的进度。教师在上完本课后,有意识、有目的地作好总结,如:

(一)法西斯国家的投降:

①意大利的投降:1943年9月;(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②德国的投降:1945年5月;(欧洲战事结束)

③日本的投降: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二)日本法西斯败亡的原因(是不是原子弹最终决定了战争的结局?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参见教案)

(三)二战末期召开的著名国际会议:(列表掌握)

会议名称时间参会国及首脑主要内容

开罗会议1943.11中(蒋介石);美(罗斯福);英(丘吉尔)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德黑兰会议1943.12苏——斯大林

美——罗斯福

英——丘吉尔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等。

雅尔塔会议1945.2加快战争进程(如苏联出兵东北)、战后对德国的处理、确保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波茨坦会议1945.7苏(斯大林);美(杜鲁门);英(丘吉尔、艾德礼)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了哪些重要会议?其各自的内容、影响如何?

答案提示: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国人民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德黑兰会议:决定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并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意见。促进了战争进程,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有利于战后世界和平的实现。雅尔塔会议: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加快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决定了战后世界事务的重大问题,但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波茨坦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对战胜日本和维护战后欧洲和世界和平产生积极作用。

2、二战期间,英美盟军相互配合的登陆战役有哪些?各有什么重要作用?除教材上提到的之外,你还知道有其他战役吗?

提示:北非登陆:与北非东路英军遥相呼应,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完成了北非战场的转折。西西里登陆:直接导致意大利投降。诺曼底登陆:使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中,预示着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经为期不远。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战役:如1944年9月盟军在意大利萨勒诺登陆;1945年1月盟军在意大利安齐奥登陆;等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①请思考: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提示: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优势;同盟国之间军事配合密切;各国人民为自由、民主而战,士气高昂,作战英勇。

2、百家争鸣: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而故意拖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无法开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提示: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第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特征:大危机使世界走和战争。

一、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点1、历史背景(1)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①时间:1938年3月;②提示:这是德国在欧洲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③影响:使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增强了法西斯的势力;(2)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割占苏台德区;主要借口: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主要原因:①苏台德区经济发达,战略位置重要;②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本性决定;英法态度: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以图祸水东引苏联;2、慕尼黑会议

项目

基本概况

时间地点

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主要

代表

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不在场;(禁止当事国参加,违背了国际惯例)

主要内容

订立《慕尼黑协定》,强行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实质

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3、慕尼黑阴谋的影响(1)损害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2)是西方大国绥靖政策和法西斯侵略政策相配合的产物,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3)慕尼黑协定严重恶化了国际局势,造成严重的后果:①暴露了英法的软弱,为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创造了条件;※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1939年;

☆影响:△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速了德国侵略扩张的步伐;

②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大后果)③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合作;※链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

原因

苏联与英法构建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时间

1939年8月,苏联为自身的安全同德国签订;

内容

双方互不侵略,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主要

影响

①使德国发动战争避免了两线作战之苦;

②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攻击,赢得了战备时间;

③使苏联放松了对德国的警惕,导致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

④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苏联的暂时和平,是大国强权的表现;

⑤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野心;

⑥其实质是中立自保,是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纵容;

⑦使英法与苏联联合抗德已无可能,导致战前国际反法西斯战线没有形成;

※链接材料:材料1:苏联认为:《苏德条约》是成功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的典范,是苏联外交的重大胜利;材料2:西方国家认为:《苏德条约》是魔鬼的联盟——(因《苏德条约》“炸毁了慕尼黑阵线,英法‘祸水东引’美梦破产”)。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二战全面爆发(1)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战争最先从东线打响)(2)波兰亡国之因:①德军强大,闪电突袭,波兰措手不及;客观原因②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苦战;③苏联出兵波兰,向西扩展疆域,构建“东方战线”;④波军装备陈旧,战术落后;主观原因(3)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备注

具体原因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惩治和压制极为不满;②30年代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催化作用

③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

直接原因

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客观

原因

⑤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促使世界大战的爆发;⑥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孤立无援,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无法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2、西线“奇怪战争”“静坐战争”(1)概况:英、法对德宣而不战,在西线坐视波兰灭亡;(2)材料:材料1:大战爆发后,德军在西线仅23个师,而英法联军有110个师。初期三个月中,英军仅损失1人;

材料2、英国认为: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明显英国希望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3)实质:英法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3、苏联“东方战线”(1)构建时间: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2)构建概况:向西部拓展疆域;①扩展疆土:芬兰东部大部分领土,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部分领土;②战线范围: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3)基本认识:①践踏了国际公法,体现了大国强权主义;②实质上是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三、西线战事1、德军西线进攻(1)开始时间:1940年四五月,西线“闪电战”;(2)战争概况:①侵占北欧诸国:丹麦、挪威;(1940年4月)②侵占西欧诸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1940年5月)③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2、敦刻尔克大撤退(1)概况:1940年5月,被德军逼到法国敦刻尔克的40多万英法军队,经过拼死奋战,大部分撤到了英国。(2)认识:①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②丘吉尔评价:“援救中孕育着胜利”;3、法国沦亡(1)德国总攻法国:1940年6月,德军总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2)法国灭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南部成立贝当为首的维希政府;(3)自由法国运动:戴高乐等爱国者流亡英国,坚持抗德斗争;(4)法国沦亡之因:①根本原因:追随英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①英国“扶德抑法”,削弱了法国的相对地位;②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英国无反应,损害了法国的战略地位②长期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民众普遍追求和平,害怕战争;③法国军事思想落后①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落后,军事指挥失当;②自恃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以致战备不足;4、英国军民的抗战(1)绥靖政策破产:1940年5月,绥靖首相张伯伦下台,抵抗首相丘吉尔就任;(2)英国抗战政策:面对德国进攻,丘吉尔坚定地执行“抵抗政策”;(3)不列颠之战:★概况:1940年7–10月,为迫使英国投降,德国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战和潜艇战;

★结果: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认识:不列颠之战是二战以来希特勒德国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提示:不列颠之战时中国正在进行百团大战;※知识综合:(1)二战初期德国侵占的国家:

时间

国家

区域

1938年

奥地利

中欧,二战前侵占;

1939年

捷克斯洛伐克

中欧,二战前侵占;

波兰

东欧;

1940年

丹麦、挪威;

北欧;

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

西欧;

(2)二战初期德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①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②英法长期绥靖政策导致战备松懈;③小国国力太弱或存依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