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教学案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1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教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教学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教学案

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结合法德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分析法德两国民主政治的差异。

5.注意联系当今与英美法德相关的时政问题,分析四国政体的特点。

考点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光荣革命”(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

1.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进行了两次内战。1649年1月30日,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2)克伦威尔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后,新贵族克伦威尔凭其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在英国恢复了天主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

2.过程:1688年,应议会之邀,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统治结束。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就是“光荣革命”。

3.意义:“光荣革命”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旧贵族的妥协。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开辟了道路。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1.背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需要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

2.内容

(1)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BillofRights)。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做到“六不”:不废法律;不得征税;不组军队;不干言论;不拘臣民;不停议会。

(2)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即《嗣位法》)(ActofSettlement),对王权做了进一步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

(1)议会颁布这些法令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言立宪制的法律基础。(理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

(三)小密室的演变(密室即内阁,英文theCabinet)

1.内阁的出现

(1)“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2)“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便逐渐指称内阁。(3)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完善(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统而不治”=虚君)

(1)汉诺威王朝时期,乔治一世以外国人的身份入主英国,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成了惯例。(2)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内阁要对议会负责)。(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到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选举权扩大)

1.背景:(1)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英国的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有很大缺陷(衰败地区“水上投票”/新兴工业城市无权派代表)。(2)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参与国家政权。(3)对于选民和被选举人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了工人群众甚至是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他们进行了不懈斗争。

2.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方案规定:降低选举财产限制;调整议会代表名额。

3.评价: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这次改革使英国议会制度更加民主化,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权力膨胀)

英国上议院(即贵族院,由英王任命,权力较小)是第一院;下议院(即平民院,由选民选举,权力较大)是第二院;内阁(多数党组阁,后来权力最大)是第三院。

1.议会的“黄金时代”(权力鼎盛时代)

(1)时间:从“光荣革命”(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

(2)表现:议会拥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除立法、财政大权外,还行使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这体现了夺取政权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力需求。

2.议会渐弱、内阁渐强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

(2)表现: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①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占大多数。②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③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由内阁制定具体实行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④内阁还逐渐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如首相狄士累利擅自购买苏伊士运河股票)。⑤伴随着政党组织日益完善,首相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3.影响: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这种趋向是指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垄断资产阶级行政权力的膨胀)。

考点二:美国1787年宪法

(一)年轻美国的窘境(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只有青壮年,没有童年”)

1.邦联体制的确立(邦联:邦强联弱,地方强,中央弱)

(1)确立:1781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制定的《邦联条例》生效。

(2)内容:①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由13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②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权。

2.邦联体制的危机(即“窘境”的含义)

(1)贸易问题:①国际贸易,面对各国商品大量涌进美国市场,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②国内贸易,各州的关税壁垒以及纸币的滥发,也使国内的商品流通极其不畅。

(2)债务问题: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1775—1783)使美国欠下了大量的债务,各州每年向邦联政府上缴款项只能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无力偿还巨额债务。

(3)安全问题:英国、西班牙威胁边境安全,国内劳动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无权维持常备军的邦联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3.美国的迫切要求: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1.制定: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

2.内容

(1)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的权力: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总统和国会对立法有否决和反否决权)。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各州直接选举产生)。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拥有最高司法权)。

3.评价

(1)局限性(次要):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度,还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含有违背民主、平等、自由原则的因素。

(2)进步性(主要):①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②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它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④1787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成为欧洲近代反封建斗争的旗职(如影响法、德等国)。

(三)从“邦联”到“联邦”

1.联邦制政府的形成

(1)1788年6月21日,联邦宪法正式生效。(2)1789年1月,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第二任亚当斯,第三任杰斐逊)。(3)1789年3月,美国选出了第一届国会。

2.联邦制政府的措施(主要集中于立法、司法、金融、税收方面)

(1)总统和国会颁布了国会法令和司法条例。(2)整顿了货币,发行了公债,发布了税收法令,实行了关税保护政策等。(3)批准建立了国家银行。

3.联邦制政府形成的影响(集权、经济、军事、中央与地方关系)

(1)中央已集中了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2)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使美国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4)联邦制政府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四)两党制的雏形(美国实际上是一个两党制的国家)

1.形成过程

(1)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就有民主派和保守派之分,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党。

(2)建国后不久,美国出现了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两大政党(联邦党代表正在成长中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民主共和党代表西部小农和东部工人的利益)。

(3)联邦党在1816年解体;19世纪30年代,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自由党。

(4)19世纪50年代,民主党逐渐成为南部奴隶制种植园主的政党;于1854年成立的共和党(新党派)主张限制并最终消灭奴隶制度(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

(5)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

识记:凡是名称中含有“民主”的党派(如民主共和党、民主党)代表较小阶层或落后阶层利益;其余的党派(如联邦党、自由党、共和党)代表较进步阶层利益。

2.两党制本质:虽然两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在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民主党和共和党“驴象本一家”)

考点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震荡中的法国

1.大革命后法国政局频繁变动

先后经历法兰西第一共国(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第二共和国(1948-1852年);第二帝国(1852-1870年);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第五共和国(1958年至今)。(政权变动;执政变换;党派林立;人民斗争)

2.法国艰难的共和之路——“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

(1)法国内忧外患:巴黎公社失败后,外有德军入侵,内有人民武装和党派纷争。

(2)保皇派略占优势: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国民议会中,保皇派占多数席位;保皇派分为三个派系,但都想复辟帝制。

注:保皇派和共和派是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关于在法国实行何种政体的主张不同。

(3)保皇派复辟难成:①1871年,保皇派梯也尔就任总统,他既想恢复帝制,又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建立了一个“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假共和)。②保皇派不满他的软弱,共和派抨击他的保守,1873年梯也尔被迫辞职。③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由于人民反对及内部分歧,复辟计划难以得逞。

“震荡”一词如何理解(大革命后法国政局总印象):政局动荡不安,保皇略占优势,复辟不能得逞,共和之路艰难。

(二)“一票共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宪法的制定

新调整的国民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直到1875年1月,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2.宪法的内容

(1)总统有极大的权力(任期七年,元首统帅,任命官员,缔约大赦,众院同意任命内阁,参院同意解散众院)。(2)议会采取两院制(参院间接选举产生,可否决从院法律,内阁对参院负责)。(3)确定国歌、国庆日、政体和总统资格等(《马赛曲》;7月14日;“共和国形式”永不动摇;皇族成员不得当总统)。

3.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原因:(1)人民长期追求民主的斗争;(2)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根本原因)。

4.对1875年宪法的评价:(1)从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进步。(3)它存在着明显的妥协性:如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过大。

(三)脆弱的德国民主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不仅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也使容克贵族阶级占巨大优势,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在巴黎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3)1871年4月,帝国宪法通过,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内容

(1)确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以及帝国政府和各邦的权限(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银行、税收、立法等权限,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2)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体:①规定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内外大权。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作用很小(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但普鲁士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意义(评价)

(1)局限性:这部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

(2)进步性: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四)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欧美确立

1.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

2.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3.评价:(1)局限性(阶级本质和发展程度):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并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2)进步性(积极影响):①它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柱。②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③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本专题所涉及四个国家的代议制,考得较多的是在当今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英国和美国的政体,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出现。

2.本专题可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国近代民主化相联系命题,建议复习时多注意适当训练。

3.近年偶有对法德两国政体考查的选择题出现,复习时要注意冷点变热点的问题。

4.熟悉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内容及演变过程,理解代议制政体的多样性。

1.用两个“一二三”来加深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理解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2)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一二三”

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2.用列表法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不同

项目国家元首元首产生元首任期元首权利政府首脑政府产生权力中心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英国

美国

3.用列表法区分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和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的不同

项目政府产生办法元首议会政府关系国家权力中心国家元首地位实权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4.用列表法比较法德两国政体

项目议会产生方式元首议会政府关系国家元首元首产生方式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5.用列表法归纳英美法德四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项目形成时间宪法名称国家政体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权力中心元首实权政府产生政府负责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简要对比古代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

从民主的性质看,古代雅典的民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近代西方的民主是一种间接民主,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2.什么叫“代议制”?

“代议制”相对于公民直接参政形式而言,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如英国君主立宪制中的议会、美国共和制中的国会等。

3.共和制的含义

它是一种民主的国家管理形式,是与专制相对的。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的国家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和制,依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又可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半总统制。

4.容克的含义

容克是德文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即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他们从16世纪起就经营大庄园经济,并掌握着国家领导权。

5.对英国政治体制的易混认识

(1)英国议会与国王的关系:①中世纪的英国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不要误认为仅由上下两院组成议会。②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使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有些版本教材说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③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而不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3)封建社会里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与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不同: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英国在中世纪,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Jab88.CoM

6.怎样区分美国的联邦制共和制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7.英美法德四国颁布的宪法和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并以法律的形式将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美国:1787年美国宪法解决了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的问题。1789年,美国国会制定宪法的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通过了第13、14条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纲领性文件。1791年法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定法国为共和国。

(4)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元首,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实质上仍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1.克伦威尔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原因及“光荣革命”的原因

(1)克伦威尔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原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稳定政治局,阻止人民将革命推向深入,急需集权政治。(保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光荣革命”的原因: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没有按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设想去进行统治,而是积极复活革命前的一切反动措施,其后退幅度已经超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容忍范围,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经过革命取得的利益。

2.三权分立架构下的美国联邦政府制约与平衡

(1)总统与国会之间: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2)总统与联邦法院之间: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的法令违宪。(3)国会与联邦法院之间: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批准;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而无效。

3.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异同?

(1)不同点:

项目国家元首元首产生元首任期元首实权政府首脑政府官员权力中心

美国总统制总统选民选举任期制有总统总统任命总统

英君主立宪制国王世袭终身制无首相议会产生议会或内阁

(2)相同同: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央权力分配采用三权分立原则,两党轮流执政,议会(国会)实行两院制。

4.1787年宪法使美国成为一个总统制共和制国家,而1875年宪法使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两者各有异同:

(1)不同点:①政府产生办法及政党上台关键:法国由议会产生,关键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美国由当选总统组织,关键在总统选举中获胜。②国家家元首、议会和政府间的关系:法国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可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使政府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选政府;美国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对总统负责,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除非违宪),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③国家权力中心:法国是议会;美国是总统。

(2)相同点:都是民主共和制,议会和元首都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5.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之间的差别及形成原因

(1)差别:①国王的权力不同,德意志皇帝是拥有大权的国家首脑,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无实权;②内阁的职能不同,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③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各邦君主任命的联邦议会(上院)拥有实权,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下院)作用较小;英国普选产生的下院拥有实权,君主任命的上院作用较小。

(2)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在于: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而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并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王权。

1.从英国君方立宪制的特点出发看待2003年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的扩大;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2)2003年春,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怎样看待下列问题:

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赞同。这是行使行政权的内阁集体作出的结果。

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英国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如果议会中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三权分立”架构下美国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的主要权力

(1)美国总统的权力:外交权;人事任免权;执法权;否决权;军事权(不含宣战权,行使紧急状态权);特赦权等。

(2)国会的权力:立法权;宣战权;征税权;铸造货币权;弹劾总统权等。

(3)最高法院的权力: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有权解释包括联邦宪法在内的所有法律条款,它认为某些法律或条约有违宪时,可以宣布其无效。

3.美国总统的选举资格、选举方式和总统任期

(1)参选资格:必须是生来就是美国公民,年龄达到35岁;宣誓就职之时在美国国境内居住需满十四年。

(2)选举方式:由人民选出总统选举团,再由选举团来选举总统的方式(最终看选举团的选举人票)。

(3)总统任期:每届任期4年(1787年宪法中没有对连任届数加以限制),二战后有不成文的惯例为不超过两届。

4.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1)内因:①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②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③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④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容易。

(2)外因:当时欧洲大陆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安徽省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恶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B

:图6中“我们自由派绝不锯掉我们垂着的树枝”,是指德国的帝国议会无能力也无条件限制政府、限制元首的政治行为。A项是普鲁士“铁血政策”的反映,C项反映宗教改革,D项是英国代议制。

2.(2011年全国卷文综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洲权观念

:C

:按题中材料,这一建筑规划主要强调了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和最高法院(司法权)这三权的分立与制衡。

3.(2011年广东省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故排除A、C、D三项中“议会”权力较大。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

4.(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B

:“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宪法赋予皇帝国家最高权力、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说明A、C、D不正确。

5.(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选D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A得0分。

:选D看清了这两段的本质并且符合历史事实;选B对这两段话本质的表述不够准确;选C对这两段话本质的表述更加不准确;选A即使对现象都是错误的表述。

6.(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B.德国C.日本D.俄国

:A

:按题中材料,法案(决议)要国会(或州议会)议员五分之三以上同意可通过;本州州长由本州民选产生。这正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7.(2011年北京卷文综37—(2))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

(2)指出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4分),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4分)

(2)基本原则:权利制衡,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作用:否定君权神授和批判君主专制;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础。

(2)从分权与民权角度归纳这两个文献包含的基本原则;从“破旧立新”角度简述其历史作用。

8.(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2—(2))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阳,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来旦《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

(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2)应依据材料信息,总结出选民人数的增多——男性获得选举权——女性获得选举权——全民普选的递进过程,说明选举权的扩大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的进步是广大人民斗争的结果。

9.(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3—(2)、(3)、(4))

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推进政治变革。

(2)材料二中的时间限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期间(工业革命未完成时段),联系工业革命的前提回答“保守主义的政治”的建立途径;结合材料三,从当时英国的权力中心和权力分配角度回答其特征。

(3)首先明确19世纪3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和贵族进行的斗争是指1832年议会改革;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角度回答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和政治愿望的变化。

(4)从经济与政治的作用与反作用规定概括二者的关系。

延伸阅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通史概要:
在初中阶段,我们初步接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大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自17世纪后期起约两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和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它形式上代表着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一过程中,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激烈异常,民主制度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但总体上看,其本质是一样的,即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也就是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同时这对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进程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本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美国《联邦宪法》的颁布和共和政体的确立,以及法、德两国代议制度的特点等几个大问题入手,再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艰辛历程,勾勒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以及各国代议制度所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代议制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意愿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的发明,到现代才实现了与民主制度的结合)

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历程,理解“光荣革命”的影响;
了解英国国会和国王关系的演变,理解国会与国王进行权力的角逐是资本主义因素在英国各经济领域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解内阁制形成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从“光荣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分析“光荣革命”的意义;结合相关材料,理解议会与国王斗争的实质;通过网络、书籍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大量阅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本课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的丰富和理解,从而使学习内容生动起来、学生学习主动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有着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以及资产阶级与国王斗争的曲折过程,认识一种新制度诞生的曲折性;理解“光荣革命”的意义,认识新制度的诞生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建议教师对1640年至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适当的补充,如经济基础、阶级结构、政治状况等。特别是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方面,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英国的议会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①、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可以结合课文依照导火线(苏格兰人起义)、开始(新议会召开)、内战、共和、复辟、结束(光荣革命),以形成简单线索。
②、关于“光荣革命”,应结合革命过程来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如“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的态度,斯图亚特王朝得以复辟。复辟后的王朝不仅推翻了原先的诺言(见义务教育初中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布雷达宣言》),还实行反攻倒算,进行残暴的统治,使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逐渐地被否定甚至丧失,这种倒退使政治斗争又趋于尖锐……”
(2)、《权利法案》一目与其他子目可合并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从君主立宪制到责任内阁制全过程的认识。
①、关于1689年的《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议会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教师可补充适当的有关材料进行介绍,如“在1689年召开的议会上,请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也向威廉提出‘权利宣言’,谴责詹姆士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要求国王今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他们以法律形式逐渐取消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并限制王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
②、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所谓君主立宪,也就是说,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利法案》。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③、关于责任内阁制形成,建议教师可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进行介绍,让学生理解内阁制的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情况。

高一历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一历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历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学案
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复习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复习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实质和历史作用
自主学习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________为依托,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孕育了希腊文明。
2、城邦出现:①时间:公元前到前____世纪。
②含义: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③特点:____________和独立自主。
3、公民资格:凡_________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________、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___________,享有公民资格。
4、公民权利: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________权利。其中___________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
人物改革措施意义
梭伦

克里斯提尼

伯利克里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作用:


局限性: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衰落原因:

衰落时间:公元前_______世纪后半期,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
合作探究
1、爱琴海孕育了希腊文明,那么地理环境是否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为什么?

2、古代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如何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进程?

4、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权掌握在雅典全体人民手中。”你如何认识?说明理由。

5、雅典民主政治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财富,对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影响甚大。雅典民主政治文明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6、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是希腊城邦的典型代表,雅典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民主制度。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呢?
材料1“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丧礼上的演说词》
由此可见,雅典民主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请你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2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外国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又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请你用伯利克里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该特点。
材料3当我们处理某项争议时,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当我们要遴选某一人担任某个职务时,所凭借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它所拥有的能力。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因为贫穷而被排除在外。我们的政治活动是自由和开放的,人与人的关系亦是如此。……我们的私生活无拘无束而彼此宽容,在公共性为中又井然有序,不会越轨,因为我们尊重法律。我们服从上位人的领导,遵守法律,特别是那些对弱小人的保护措施,还有传统的惯例,这些我们都予以高度的尊重。在这里,每一个人不只是关心自己的事情而已,我们还视城邦的事务为己任。即使是那些最忙碌的人,对政治也了如指掌,这是我们的特点。——伯利克里《丧礼上的演说词》
材料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知识检测:
1、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B.使所有雅典公民都能够跻身统治阶层?
C.建立在对广大奴隶实行专政的基础上?D.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2、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都发生于公元前8世纪?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
C.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
3、十将军无职位津贴,且要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产生,这有利于()
A.下层公民充分行使选举权?B.防止贪污腐化现象发生?
C.十将军威信的提高和无私的形象?D.上层等级公民操纵选举?
4、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最高峰的是()
 A.希腊B.斯巴达C.罗马D.雅典
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首席执政官 B.城邦大会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6、在伯利克里时代,真正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全体城邦公民D.所有男性公民
 C.少数男性公民D.所有男性公民和部分女性公民
7、古希腊能创造如此灿烂的文明,原因有()
 ①奴隶的劳动②民主政治的实行③思想的解放④优越的地理位置⑤东方文明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8、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满足人们参政的需要 B.提高政治的透明度,更好地管理社会
C.最大限度地凝聚本邦公民D.提高人们的政治管理水平
9、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10、希拉里曾对希腊总理开玩笑说:“世界任何地方在进行民主选举的时候,希腊都应该收取版税。”能支撑“希腊都应该收取版税”的有力论据是()
A.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B.希腊颁布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C.雅典民主突破了公民群体,与现代民主无异
D.希腊开创了代议制的民主运作方式
11.(2011年安徽省文综36)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

知识拓展:
1、古中国与古希腊地理条件及影响对比
古中国古希腊
地形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
河流旁聚集人口海岸线曲折、多山多岛、地区彼此
独立隔绝
适合的经济活动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灌溉,适合
从事农业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商业活动

选择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小国寡民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摇篮
文明特征大河文明(黄色文明)海洋文明(蓝色文明)
2、民主政治:
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民主政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民主政治反映国家的阶级本质,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又有共同性和普遍性,必须遵循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多数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
3、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运行方式
机构产生的方式
或资格主要职责性质或地位
公民大会全体公民参加管理内政、外交、军事及防务;选举和任免官吏最高权力机构
五百人议事会抽签产生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陪审法庭抽签产生负责各种诉讼日常司法机关

2015届高考历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轮复习提纲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1.《权利法案》的制定
(1)背景
①议会的由来:13世纪初,英国贵族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以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传统上,英国议会有同意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收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②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取得胜利,斯图亚特封建王朝被推翻。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议会制定《权利法案》。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确保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4)《王位继承法》
1701年,议会又制定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5)意义:这些法令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后来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①内阁的名称来源于枢密院——国王直辖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小密室里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商讨国家大事,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②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就需要一个人来主持会议。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下议院多数党领袖的沃波尔(华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第一位首相。③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2)特点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多数派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②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③由于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握有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增;陈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不适应英国的现实,不少衰败城镇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力,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没有自己的代表。(2)内容: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了“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席位。(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民主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
4.议会中的“第三院”
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②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部分立法权,还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③内阁权利开始膨胀,被称为议会的“第三院”,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5.君主立宪制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①君主“统而不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权力。②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③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④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作用
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对社会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②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新的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这一模式。
(二)1787年美国宪法
1.制定背景
①1781年开始实施的邦联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州保留很大权力,国家权力极为有限,面对一些重大问题常常力不从心。②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成为美国统治集团的共识。
2.主要内容
(1)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出,每届任期4年,对宪法负责。对立法由否决权,但国会若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国会分参、众两院。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监督财政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和法律最高解释权。
3.评价
(1)局限性
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②黑人按五分之三来计算各州人口总数,印第安人则不计算在各州之内,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③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进步性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在权力结构上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大权中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防止了专制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③较好的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关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政府构成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肯定了联邦的权力高于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3)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5.两党制的形成
美国经历了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的发展历程,到19世纪后期确立起今天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政策也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曲折历程
法国政体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国(1804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5年,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第四共和国(1946年)—第五共和国(1958年到今天)。
2.政局特点
政局动荡不安,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3.共和道路曲折的原因
(1)内因
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斗争不断。②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③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根深蒂固。④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⑤保皇派分为三个派系,相互倾轧,不能形成合力。⑥广大工农群众、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
(2)外因:当时欧洲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背景
①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②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③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内容
①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③《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④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但共和之路并不平坦。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
(3)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保皇派势力,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全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还需进行长期的斗争。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宰相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实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完成统一大业。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建立。
(2)特点
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原因:①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近代化过程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普鲁士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①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②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③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④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所立法案须经皇帝批准才能有效。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作用较小。
(2)特点
①皇帝和宰相权利较大。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3)评价
①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德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点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两种模式分析
(1)民主化模式——英、法、美。基本特征:①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实行普选制。②实行真正的政党政治。③形成了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是真正的立法机构。
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扫荡了旧的统治势力,使人民接受了革命的洗礼;②以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启蒙思想为武器。
(2)专制主义模式——德、俄、日。基本特征:德国实行的是披着民主外衣的专制主义;俄国则一直坚持沙皇专制,整个近代根本就没有设立过真正的议会;日本实行的是天皇体制,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没有相对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领导,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②德国通过王朝战争、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经历革命的洗礼,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中国维权斗争教学案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指要复习:近代中国维权斗争教学案

1.列举1840年至1945年列强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注意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

4.注意区分列强在不同时期的侵华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结合必修2相关知识辩证地分析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

5.重点关注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这是这一专题高考的重点。

考点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中国和欧美的对比: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弱)(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强)(经济、政治、军事、外交)。

(2)直接原因(偶然性):中国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3)根本原因(必然性):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必然对外侵略。(引出战争性质: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的经过:爆发(1840年6月)——扩大(1841年)——结束(1842年8月)。

3.中国战败原因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与英法美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关税协商(“本质意图”的争论,有的说是开口岸,有的说是关税协商,但更多的人倾向于关税协商)。

(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①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一体均沾”条款)

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建立“租界”的法律依据)

(3)中美《望厦条约》:兵船巡查贸易,开医院建教堂。

(4)中法《黄埔条约》:天主教徒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清政府保护其教堂和坟地。

5.鸦片战争的影响

(四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革命任务变化:由反封建统治变为既反本国封建主义又反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4)思想文化变化(补充):中国人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新思想。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起因)

(1)根本原因(目的):英法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附:一鸦后输华商品滞销原因:自然经济抵制;不合中国人的习惯;买鸦片后购买力低。

(2)借口:“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性质)和扩大(危害)

2.战争经过及相关条约(经过)

(1)1856年10月袭击广州,战争爆发。(2)1857年英法联军组成,占领广州。

(3)1858年占领天津,签订《天津条约》(中国与英、法、美、俄)

口诀一:公开自传(要)赔款。

口诀二:公使进北京;十处开口岸;长江自由行;内地游经传;赔款六百万。

口诀三:营(口)烟(台)汕(头),琼(州)台(湾)淡(水),长江镇南和九汉。

(4)1859年借口换约,战争再起。

(5)1860年10月,占领北京,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与英、法、俄),战争结束。

口诀一:准许华工天(约)天(津)陪(赔)酒(九)。

口诀二:承认天津开天津,九龙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运出国,赔款一千八百万。

3.沙俄侵占北方领土(插曲)

(1)东北:爱妃(珲)北京,外黑里酷(库)约100万平方公里

(2)西北:北、勘、改约50万平方公里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半封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背景

(1)日本:为发展资本主义,急需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残余、市场、政策)

(2)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采取不干涉政策(默许或纵容)。(口诀:美望助手英牵俄,德法夺权俄未绪)

(3)中国:清政府腐朽妥协,寄希望于列强“调停”,不认真备战。

(4)朝鲜:东学党起义。(清军应邀派兵,日军不请自来)这是直接原因、导火线。

2.战争经过

(1)第一阶段:1894年7月—1894年9月(爆发标志:1894年7月,朝鲜丰岛海战)

①平壤战役:“先定守局,再图进取”;左宝贵英勇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走。

②黄海战役:北洋舰队护送援军后返航;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不许巡海迎敌;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2)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

①辽东战役:日军两路进攻;聂士成徐邦道率部抵抗;赵怀业龚照屿临阵脱逃。

②威海战役:“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中国战败原因:

(1)主观: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妥协退让。(根本)(避战求和政策的原因:中国领导阶层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慈禧怕冲击万寿庆典,怕削弱其统治地位;李鸿章要保住官场资本即北洋海军和淮军;帝、后两派分裂,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2)客观:日本制度先进、准备充分、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等)。

(3)具体:中日双方军队建设差异巨大。如:中国将领素质低下;中国军事装备落后;中国军费筹备困难等。

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内容:(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①割地:辽台澎湖割地;②赔款:赔偿白银两亿;

③开口岸:沙重苏杭通商,日本轮船入内;④设工厂:口岸开设工厂,运销内地免税。

(2)危害:

①危机加深:破坏主权,严重掠夺,刺激野心,危机加深。②控制命脉:加剧负担,大借外债,控制命脉。

③深入内地:口岸开放,深入内地。(重庆:长江上游)。④阻碍发展:在华设厂,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3)影响: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4)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的实质

反映出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一切以国家利益为转移。

(四)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发展不平衡使列强加紧争夺殖民地。《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的野心。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3)表现:列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强占的租地划分的势力范围

德国山东胶州湾山东

俄国辽宁旅顺和大连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香港“新界”地区和山东威海卫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提出时间:1899年。

(2)背景:当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无暇顾及中国。美国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3)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4)实质和目的:缓和列强间的争夺;消弭(减少)中国人民的反抗(表面宣称保障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5)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开始独立制定侵华政策。(总之,利于美国和其他列强,危害中国)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经过:

(1)一次进犯狼狈逃回。(2)二次进犯占领天津。(3)占领北京暴行累累。

2.《辛丑条约》及影响

(1)时间、签约国:1901年,11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荷西)

(2)内容:

口诀一:前(钱)进(禁)宾(兵)馆外商出新(辛)丑。

口诀二:赔款四亿五;划定使馆界;拆台驻沿线;禁止人民反;改设外务部;修订旧条款。

(3)危害:

①赔巨款→勒索搜刮人民困;②使馆界→使馆界是大本营;③派驻兵→控制清府压人民;

④禁民反→镇压反帝成帮凶;⑤外务部→外务使清行卖国;⑥修条款→扩大侵略更方便。

(4)影响:

①卖国到家: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深渊到底: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三元里抗英

1.背景:鸦片战争期间,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

2.经过:1841年5月,三元里附近103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大败敌军。

3.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俄都力图在新疆扩张势力。(2)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并与英、俄勾结。(3)1871年,俄国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2.经过:(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2)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从肃州(今酒泉)西征,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3)1877年,清军在各族人民支持下,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4)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破产。

3.意义:打击了列强侵略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

4.中俄《改订条约》签订:(1)1880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2)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在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5.在新疆设立行省:(1)时间:1884年。(2)目的: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中国古代对西北边疆的管辖机构:西汉西域都护;唐朝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爆发: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日在朝鲜交战,中国北洋舰队在护送清军返航途中,与日军舰队在黄海遭遇激战。

(2)经过:海军提督丁汝昌带伤督战;“定远”舰管带(舰长)刘步蟾、“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靖远”舰管带叶祖珪率军英勇杀敌。(四位管带记忆口诀:刘步蟾淡定(定远),叶祖珪平静(靖远),向邓世昌致敬(致远),为林永升念经(经远))

(3)结果:①以日舰率先逃离战场而告终。②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避战保船”。③日军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列岛给日本。

(2)概况:①时间:1895年5月—10月。②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当地义军)、刘永福(黑旗军)。③主要战役地点:新竹、台中、彰化、台南。

(3)结果: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台湾全部沦陷。

(4)意义:充分体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四)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兴起

(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客观原因:戊戌变法被镇压后,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责任。③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起源:义和团起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

(3)中心转移:山东——直隶(京津地区)。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镇压——招抚(利用)——铲除。

2.抗击侵略:(1)在河北落垡、廊坊一带抗击八国联军。(2)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并发动猛烈进攻。(3)清政府下诏对八国宣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3.败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从“扶清灭洋”的口号分析)。

4.意义:(1)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3)中国军民坚决抗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的主要原因。

考点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侵华的原因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既定国策)

(2)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危机影响)

(3)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发动了侵略战争。(趁机侵略)

2.主要侵华事件

(1)1931年九一八事变。(2)1932年一二八事变。(3)1935年华北事变。(4)1937年卢沟桥事变。(5)1937年八一三事变。(6)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3.日军侵华罪行

(1)在军事侵略过程中,在中国土地上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制造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2)在殖民统治过程中:①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如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如在东北“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清乡运动”)。②经济上“以战养战”,大肆掠夺中国资财和劳动力。③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蒙蔽、麻醉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同化)。

4.日本侵华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危害?

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对中国进行大肆掠夺,造成中国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失;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细菌战等。总之,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原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2.概况

(1)中共宣传和组织抗日:①“九二○宣言”(用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②“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④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2)东北人民自发抗日: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纷日伪军沉重打击。

(3)国民党爱国官兵抗日:①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上海抗战;②东北军安德馨营山海关抗战;③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抗战;④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⑤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放,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4)爱国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①工人罢工、募捐;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③青年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3.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①自发性、形式多样;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后发展为逼蒋抗日。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背景: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2)经过: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拉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②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③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接受改编(八路军、新四军),两党首先在军事上实现合作。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群众基础广);②采取党外合作方式;③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复杂(没有双方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共同组织);④处在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4)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因素);②日本侵华的扩大,使国民政府改变不抗日的政策(关键因素);③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主导力量)。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1)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人民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

(2)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战(四次会战一个结果有功有过)

①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②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斗)。③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④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⑤结果: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3)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继续抗战:枣宜会战(张自忠);豫湘桂战役。

3.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

(1)抗战路线: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2)抗战策略:①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②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3)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

①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

②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

③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在反“扫荡”中发展壮大。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2)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2.中共继续推动抗战胜利——中共七大

(1)背景: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共1945年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领导人民打败日本,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和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的进程

(1)国际:①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②《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③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④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⑤美英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2)国内: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4.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本专题高考出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偶尔涉及材料解析题,但难度不会太大。

2.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等知识经常联系起来命题。

3.选择题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解决问题时可采取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办法解答。

4.中日关系是高考的长期热点之一,因此,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这些知识,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

1.本专题中,不平等条约较多,可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记忆。

(1)对中英《南京条约》可以用口诀记忆:南约有五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2)对中国与英法美俄签订的《天津条约》,可以三个口诀进行梯次记忆:①口诀一:公开自传(要)赔款。②口诀二:公使进北京;十处开口岸;长江自由行;内地游经传;赔款六百万。③口诀三:营(口)烟(台)汕(头),琼(州)台(湾)淡(水),长江镇南和九汉。

(3)对中国与英法俄签订的《北京条约》,可以用两个口诀来记忆:①口诀一(谐音法):准许华工天(约)天(津)陪(赔)酒(九)。②口诀二:承认天津开天津,九龙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运出国,赔款一千八百万。

(4)如何简要区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可以谐音口诀记忆:爱妃(珲)北京,外黑里酷(库)。

(5)对中日《马关条约》可用数字浓缩法记忆:一厂二亿三岛四口。也可用口诀法记忆:辽台澎湖割地;赔偿白银两亿;沙重苏杭通商,日本轮船入内;口岸开设工厂,运销内地免税。

(6)对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的《辛丑条约》,可用两个口诀来记忆:①口诀一(谐音法):前(钱)进(禁)宾(兵)馆外商出新(辛)丑。②口诀二:赔款四亿五;划定使馆界;拆台驻沿线;禁止人民反;改设外务部;修订旧条款。

2.要联系世界潮流趋势,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要善运用相关的哲学原理,分析本专题的历史现象: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原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运用总体与局部关系原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4.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必然性,结合《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5.复习抗日战争的内容,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分阶段、分模块归纳课本知识。按模块可分为日本的侵华活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国共关系等。按阶段可分为抗战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注意战争局势的变化发展;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这三个区域的比较。

6.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理解:日本全面侵华的国际背景;解放区的困难及其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关系;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抗战取得胜利的国际因素。

7.运用列表法区分中国近代史上五次列强侵华战争(中法战争除外)

名称背景目的交战双方结果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不是英国为维护商业秩序,而是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军事准备,而是制度落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主要是消极危害,而不是积极促进。

2.俄德法等列强在甲午战前与战后对日本政策的变化,主要是列强自身利益的得失。

3.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正确评价。首先要明确,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在抗战时期这个特殊阶段体现出以下基本特点:坚持抗战,但又不放弃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始终抗日,但政策发生过动摇。

4.对抗战中两个战场的作用的客观评价,往往忽视正面战场作用。

5.对敦促日本投降,往往认为美国的两枚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忽视了中国人民自身的抗战。

6.蒋介石的两面性是由主要矛盾和阶级利益决定的。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一个独立国家,夺取侵略权益,从政治上、经济上加以控制,使其国家主权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虽有本国政府但主权已不完整的国家,这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一个封建国家的大门以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权益,输出商品和资本,掠夺原料,将这个封建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其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形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一部分,这是历史的进步。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鸦片战争,形成于《辛丑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的区别

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插手。

3.“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和列强的影响:

(1)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上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对列强: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对美国:列强各国开放了其“势力范围”让美国能“利益均沾”。实际上美国是该政策最大的赢家,它以“机会均等”为手段,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为美国参与侵略中国并取得侵华有时创造了条件。表明美国在侵华问题上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美国的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

(1)日本早就想霸占中国东北(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的辽东半岛因三国干涉而由中国赎回;1905年日俄战争攫取了中国东北的许多特权;1919年设立关东厅,建立关东军;1927年“东方会议”武力侵略占东北)。

(2)中国东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5.全民族抗战的原因(屈原?苏武?蒋干?共工?华佗?)

(1)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2)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3)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

(4)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团结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包含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组织机构和政治纲领,只是一次反抗力量的联合。

(3)国共双方在统一战线中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4)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

(5)中共的领导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7.正确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对日军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抗战,先后在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组织了大规模的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要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2)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它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3)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不敢主动寻机歼敌,往往造成被动挨打局面,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4)抗日战争中后期,由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日的主战场,敌后战场在全面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8.近代列强对华军事侵略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两次从广州北上,第一次打到天津白河口,第二次兵临南京城下。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将侵略触角伸向内地。1857年底攻陷广州,设立联军委员会进行殖民统治;1858年攻陷天津;1860年攻陷天津和北京,焚毁圆明园。

(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先后攻占旅顺、大连和威海卫等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先后攻占天津和北京,分别设立都统衙门和联军司令部进行殖民统治。

(5)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华南的大片领土;扶植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等傀儡政权;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9.近代列强对华政治侵略

(1)破坏主权:①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列强取得了公使驻京、北部沿海和内陆开放等一系列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马关条约》使日本取得割占大片领土、巨额赔款、内陆四口通商和开办工厂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辛丑条约》中列强要求建立领事馆、京畿要地驻兵、惩办反帝官吏等,对清王朝实施“武装监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⑤1915年,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干涉或镇压革命:①以《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发生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②1900年,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积极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帮助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④国民大革命期间,英美等武装干涉,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后又积极扶植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为代理人,支持其叛变革命,篡夺胜利果实。⑤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

10.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1)从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前,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便疯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如提供奴役性贷款、抢夺铁路修筑权、开办厂矿等),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的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劳动力等进行野蛮掠夺,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其附庸经济,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

(4)解放战争期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

11.近代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1)宗教麻醉:鸦片战争后,列强依据《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允许其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的条款,向中国派遣大量传教士;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的是文化侵略,为本国政府侵华出谋划策,起到了炮舰政策所起不到的作用。

(2)奴化教育: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摧残和消磨中国人民你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1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1)鸦片战争:1839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人民同清朝爱国官兵奋勇抵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清军在大沽重创英法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击毙了外国侵略者华尔,严惩洋枪队。

(4)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

(5)甲午中日战争中,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在廊坊等地抗击侵略者,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北伐战争期间,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8)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特点: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

(9)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进行了积极斗争。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打败了美蒋反动统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的结束。

13.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中期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有何异同

(1)相同点:日本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对外战争;都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两次战争中日本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南京);都进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

(2)不同点:主要是结局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全面胜利)。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①从领导因素看,前者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求和;后者国共两党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②从民众因素看,前者清政府极力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并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后者中共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③从战略战术看,前者李鸿章避战自保、消极应战,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者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协同配合,进行持久战,最后取得抗战胜利。④从国际环境看,前者列强对日本侵华采取默许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后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国抗战得到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14.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点

(1)斗争目标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的斗争目标是日本帝国主义。

(2)参加统一战线的力量不同。第一次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第二次包括了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及海外华侨,更具有广泛性。

(3)两党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只有小块根据地和不十分巩固的政权及少量军队,共产党既无政权又没有军队,两党共同为国民革命的胜利而奋斗;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两党团结合作并发动民众抗战,为取得抗日斗争全面胜利而斗争。

(4)组织形式不同。第一次合作时,采取了党内合作的形式;第二次则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没有形成共同纲领和固定组织。

(5)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合作时,虽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反对中国革命,反对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由于英美同日本矛盾日益尖锐,它们支持中国全面抗战,支持国共合作。

1.浅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分析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当时世界历史的主流,特别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为其征服世界各地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②资本主义本身极具扩张性,它需要足够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注定了它要征服世界。③英国具备成为侵略急先锋的条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对外扩张愿望强烈,又有印度作为其在亚洲扩张的基地。

(2)从中国角度分析

①19世纪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主要表现有:最根本的落后是以腐朽的封建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最主要的落后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标志的社会经济;最关键的落后是思想意识——“天朝上国”、“盲目排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所有这些都必然造成国家管理、社会发展、民族素质的全面落后。这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并且屡屡失败的根源。

②中国面积广大,物产丰饶,是主要的原料产地,而且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由此可见,西方列强的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的交锋是必然的,而中国的落后造成了中国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从原因上看: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从进程上看: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是英国军队,战火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天津和北京,破坏程度进一步扩大。

(3)从结果上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美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使中国众多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等国强迫清政府《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的主权和领土,中国半殖半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4)从性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都侵略性的资本主义殖民掠夺战争。

3.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思考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且侵略野心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舰船武器亦较先进,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者不思振兴,苟且偷安,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如此看来,一个老大的腐败封建帝国败给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不足为奇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4.“不抵抗政策”的真相

近年的研究表明,实际上“不抵抗政策”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在面对日本威胁问题上的共识。张学良之“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抵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结果只会是丢掉东北的领土和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而蒋介石之“不抵抗”,则是为了贯彻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路线。

5.抗日战争体制的民族精神(引自《胡锦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6.近代列强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及历史启示

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绝大部分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中国国门。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驱兵北京城。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恣意横行。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开始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队达1860多舰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也就是说,一部列强侵华史,就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必须从经济上确保海防经费的充足投入;必须变革旧制度,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更新落后观念,树立现代海权战略意识;必须立足实际,增强综合国力。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B

:1900年,清政府中央向列强宣战,南方的地方实力派却与列强勾结,这在本质上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项错在“有效遏制”;地方实力派也未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C;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列强的勾结是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不能说明“分庭抗礼”,排除D。

2.(2011年北京卷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B

:题中,“野蛮”行为不野蛮(正义),“文明”行为不文明(不正义),正是对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掠夺这一本质的揭露。

3.(2011年安徽省文综16)图五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B

:图5反映的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日,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战略物资支援,其它选项与中国远征军的作用无关。

4.(2011年福建省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5.(2011年四川省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

:A

:题中上谕“广开口岸”与A项“收回通商口岸”不一致,故按题目要求,选A项。

6.(2011年浙江省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C

:题中材料的关键句“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

7.(2011年重庆市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B.1895年C.1898年D.1906年

:C

:“焚我皇宫”是指火烧园明圆,排除A。“强迫开埠胶州”是指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排除B。“竟欲瓜分中国”说明是在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之前,排除D。

8.(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B

:注题本题关键词“滇西”、“边陲”,综合判断这是抗战时期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

9.(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影响: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