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复习: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艺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复习: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艺。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复习: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艺”,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考纲要求] 1.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2.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1 近现代西方科技成就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科学技术产生形成阶段(16~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

(1)创立: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2)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3)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海王星、冥王星)。1.《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

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谁?

答案 牛顿。

2.“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这段话评论的是什么?

答案 达尔文的进化论。

3.“它曾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它的发展而建立的热力学和机构学为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

答案 蒸汽机。

4.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存《世界:一部历史》中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新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

这种“认识”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 打破了人们对绝对时空观的认识。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阶段

(18~19世纪)1.生物进化论

(1)诞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2)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

2.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就

(1)蒸汽机的发明:1785年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

(2)电气技术的发明: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后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爱迪生发明电灯等电气产品。

(3)影响:前者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后者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科学技术重大突破

阶段(20世纪以来)1.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1)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2)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2.现代信息技术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年互联网问世。

(2)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3)消极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新问题。

归纳总结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历程。

(1)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不仅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而且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引发了一场物理学革命以及科学思维革命,从而开辟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局面。

(2)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这一突破性成就使人类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作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并得了实践的验证。

(3)近代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促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带来了一场科技革命,促使了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技术特征。

1.牛顿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3)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2.比较“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时代动力(能源)信息传输方式

工业革命前人力、畜力等马车

“蒸汽时代”蒸汽机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电力、石油电话、留声机、

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原子能(核能)互联网

3.近代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之间的联系

(1)近代思想解放是近代科技产生、发展的条件,二者相互促进、推动。

(2)文艺复兴从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潮流,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之后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为人们思想的解放及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3)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思想解放。

例题 (2016天津文综5)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问题

诊断解答本题时,考生往往不敢选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因为考生们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科技方面比西方要落后的多,实际上他们混淆了应用与研发的区别。材料中明确提到中国进口马可尼无线电报机与英国建立无线电报是在同一年,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中国在这一技术上的应用与西方同步,我们的研发当然比不了西方,这是进口的西方的技术。

方向

研判高考题的设置在措辞上越来越精雕细刻,考生在阅读选项的时候,如果不仔细体会,阅读速度过快,很可能就把正确选项快速封杀。

答案 C

1.(立意:近现代科技革命的综合考查)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对应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A

解析 根据“当旧的范式……就取代了它”可知新范式要能够解释旧范式不能解释的新事实。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领域,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领域,两者不存在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并且普郎克在1900年提出量子理论,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早,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达尔文的进化论发展了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万有引力定律发展了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立意:英文与近现代科技革命的结合)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是谁()

A.MichaelFaraday

B.JamesWatt

C.RichardArkwright

D.JamesHargreaves

答案 B

解析 MichaelFaraday(法拉第)的主要贡献是电磁感应,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知是JamesWatt(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故B项正确;RichardArkwright(阿克莱特)发明了的是水利纺纱机,利用的是水利,故C项错误;JamesHargreaves(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故D项错误。

3.(立意: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反映出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B.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

C.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

D.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习惯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使得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说明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材料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合作,与时空观念、信息保密性、人民的生活习惯无关,选择C项符合题意。

考点2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主线

时间背景文学美术音乐史料实证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雨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雪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大卫、安格尔

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贝多芬1.“现实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多么可爱。”

上述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是什么?

答案 浪漫主义。

2.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哪种文学流派符合恩格斯这一观点?

答案 现实主义文学。

3.一位画家曾说过:“殊不知我并不着力谋求准确表现我眼前所见的事物,我是在相当随心所欲地运用着色彩,我是在更有力地表现自己。”

这位画家属于哪种画派?

答案 印象画派。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尖锐现实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的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安徒生、易卜生、马克吐温,20世纪的萧伯纳和罗曼罗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勒、列宾

印象画派,代表人物:莫奈、塞尚、凡高歌剧,代表人物:意大利的威尔第、法国的比才

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

20世纪中期以来两次世界大战,深刻的社会危机,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海明威、贝克特

苏联文学,代表人物: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亚非拉文学,代表人物:泰戈尔、鲁迅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现代主义,代表形式:爵士乐、摇滚乐、蓝调乐

归纳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具有典型的阶段特征。

(1)19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文学艺术领域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和发展,逐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和弊端,使文学艺术领域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地理上的界限,各种文化在碰撞中加强了交流与融合。

(3)20世纪初期,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不少反映时代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

(4)20世纪中期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文学艺术也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在传承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取得了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1.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1)描写对象: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再现剖析社会现实。

(2)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有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则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思想内容:浪漫主义文学抨击封建专制,鞭挞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对欧洲社会弊端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对现实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强烈批判。

2.科技革命对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影响

(1)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2)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和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成果的印象画派出现。

(3)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

(4)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响艺术发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问题

诊断本题对考生来讲,是心理的极大超越,把演唱与“冷战”、争霸等结合起来,一般考生想象不到。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

方向

研判当前高考题的设置惯于打破考生的正常思维,本题把演唱艺术与政府行为目的结合起来,可谓是用心良苦,它反映了一定时期的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永恒的考查主题。

答案 D

1.(立意:对文学流派的判断)屠格涅夫在评论法国文学时指出:“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材料中“少数作品”包括()

A.《西风颂》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D.《毕加索自画像》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法国文学”以及“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可见强调的是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作品,故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故B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故C项错误;《毕加索自画像》是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故D项错误。

2.(立意:综合考查各种文学艺术风格)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对应的作品都完全符合的是()

序号创作风格作品

①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②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格尔尼卡》《星月夜》

③向色彩的奥秘进军《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④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野玫瑰》《巴黎圣母院》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

答案 C

解析 “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反映的是现实主义,《红与黑》《战争与和平》都是现实主义作品,故①正确;“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反映了立体派绘画,《星月夜》属于印象派绘画,故②错误;“向色彩的奥秘进军”反映了印象派绘画,《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故③错误;“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属于浪漫主义作品,《野玫瑰》《巴黎圣母院》都是浪漫主义作品,故④项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3.(立意:根据画派的特点判断画派的属性)《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

A.《格尔尼卡》B.《日出印象》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自由引导人民》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目中“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得知描述的是浪漫主义作品,《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作品,故A项错误;《日出印象》属于印象画派,强调的是色彩,故B项错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D项正确。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当初有科学家认为所有涉及的物理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变的引力和斥力,因而只要把自然现象转化为力就行了。结果到后来,“力”成了对现象和规律缺乏认识的避难所。把当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都冠以各种不同力的名称。这一事实表明经典力学的创立()

A.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有得也有失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C.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D.使人类在思想上获得了彻底解放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力’成了对现象和规律缺乏认识的避难所。把当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都冠以各种不同力的名称”可知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有得也有失,A符合题意。

2.作为20世纪初物理学界年纪最大的明星,它的悄然诞生说明世界不再是“连续的”。玻尔研究者戈革做了有趣的解释:“原子‘吃’辐射,它不是像吃牛奶那样地吃,而是像吃米粒那样地吃,每个饭粒就是食物的最小单位……”这个“年纪最大的明星”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

C.量子论D.相对论

答案 C

解析 从“原子”“辐射”“食物的最小单位”等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年纪最大的明星”是量子论。A、B、D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3.美国学者马文佩里等人在《西方文明史》中描述道,“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现在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B.促成了启蒙运动的发生

C.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D.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答案 B

解析 由“自然世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现在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可知,材料中对自然的认识主要受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A项是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的影响,排除;B项与题干材料“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相符合,展现了18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内容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C项;D项是进化论的影响,排除。

4.有经济学家认为,从有机物经济(其所有的能源都来自于风力、水力和生物)向无机物经济(其生产、运输所需要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于无机资源,无机资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转变之一。人类发展无机物经济()

A.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B.结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C.加快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D.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A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煤;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对煤的使用,A项符合题意;人类直至今天仍然在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无机资源,B项错误;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大规模的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C、D两项错误。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这一潮流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技术更新

B.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

C.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了制度障碍

D.贸易与货币全球化的推动

答案 A

解析 分析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还是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变革,无不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根本推动力量,因此A符合题意。B、C、D都不是根本推动力。

6.下图是一幅1879年的漫画,其意在说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由此可以看出进化论()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遭到漫画作者的讽刺

C.推动艺术发展进步D.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可知,这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误解,是漫画作者对进化论的讽刺,故选B。讽刺漫画的出现说明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引起了思想混乱,而不是解放了思想,故A项错误;C项是对题干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D说法本身没错,但与漫画无关,故排除。

7.《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时指出:“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

D.《老人与海》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可知作家注重剖析与批判社会现实,这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B项正确。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C两项错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D项错误。

8.下图《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是画家乔治修拉的代表作,作为“点彩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他的作品注重以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融合()

A.浪漫主义的感性热烈

B.印象主义的光色试验

C.现实主义的细节刻画

D.现代主义的变形夸张

答案 B

解析 《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是修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在世界美术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修拉把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试验结合起来,把最新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幻象透视空间以及在色彩和光线的知觉方面的最新科学发现结合起来,对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有很大的影响。综合修拉的作品特点可知答案为B项。

9.现实主义是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也指艺术的具体表现手法,它以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为旗号。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列宾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他的成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深刻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同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答案为C。

10.著名画家莫奈在其系列画作中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异于常理,伦敦人为此特意到大街上仔细观察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由于莫奈的系列画作中如实地记录了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重要依据。上述材料说明()

A.莫奈观察仔细入微、画作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B.莫奈画作表现真实严谨,其艺术风格属于现实主义

C.艺术家的作品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

D.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污染就很严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雾确实是紫红色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奈属于印象画派,A正确,B错误;C说法错误,艺术家的作品对研究历史的价值要看该作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印象画派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D错误。

11.工业化的发展,对19世纪中期强调艺术创作以真实生活为依据的现实主义画派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化()

A.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

B.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

C.导致了艺术创作的地位下降

D.使传统绘画的人文价值下降

答案 A

解析 工业化引发了贫富悬殊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实主义画派在这种情况下兴起,它剖析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故A项正确;工业化不会直接改变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艺术创作的地位并未下降,故C项错误;工业化与绘画艺术的人文价值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2.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

B.《大独裁者》又是一部无声片

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可知,好莱坞的态度跟随纳粹分子立场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德国市场对好莱坞意义重大,故A项正确;《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可知,美国政府虽然反对但最终也没能阻止成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纳粹分子控制好莱坞影评圈,只是影响了其对卓别林评价,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会在哪个国家兴起呢?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远离战场,未受战火波及,经济反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同英法苏相比,美国有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同德国相比,美国还有吸引科学家的民主制度,这使美国比任何国家有条件发展科学……还应指出美国的人力(科技人员)条件……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才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忍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锢而前往美国。结果形成了世界科技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趋势……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犹如一对孪生姊妹。

材料二 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代价惨重。世界历史不幸告诉我们,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现代化一旦在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出现,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生存和自保,就必然采用现代化之道。因为现代化作为一种理性化和效率化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动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物力。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任何想要自立的民族,只有迎头赶上。在现实版本中,这一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被缩减为工业化,进而再被简化为诸经济要素的重组,社会和政治变革也经常服务于这一经济目的。纵使今天的世界已全然不同,但这一得自历史的记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忽略。它仍在深层推动着中国人的集体行为,尤其是在其精英阶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战后世界科研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请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加以说明。作者指出“任何想要自立的民族,只有迎头赶上”,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迎头赶上的?

答案 (1)原因: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远离战场,未受战火波及,而欧洲却处在战火之中;美国抓住战争的有利时机,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大批欧洲科学家涌入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影响: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力量;为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2)说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获得廉价原料和广阔市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获得大量侵略权益,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以美德为代表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了加紧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侵略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言之有理即可)

史实:完成了“一五”计划,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中共八大的召开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社会、经济和人才等方面来归纳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史实从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和影响方面来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史实来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代的十九世界末的网络时代的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材料二 产生印象派的直接原因是官方沙龙对青年人的压抑和压制,这是表层的原因。实际上,社会原因才是内在的原因。首先是市民阶层的兴起,艺术审美趣味的变化,市民家庭对有装饰性或有形式美感绘画的需求。印象派绘画的画幅基本上为中小型,可以让资产阶级作为装饰悬挂。——李倍雷《西方美术史》

材料三 印象派艺术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促进了

绘画色彩的变革,给艺术家以启发。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可以说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在于光和色彩学上的发明和创造。——马晓琳《西方美术史》

(1)欣赏材料一中的三幅美术作品,试就不同时代不同人笔下的《蒙娜丽莎》呈现不同的艺术形象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印象派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示例: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图片一: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压抑人性,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的兴起,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反对宗教神学统治的文艺复兴运动。达芬奇笔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解放,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图片二:19世纪末,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否定“上帝创世说”,引起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反对。图片二展示的《蒙娜丽莎》形象反映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的巨大影响。

图片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图片三:展示的《蒙娜丽莎》形象正是网络时代高度互动,信息双向传受的反映,也是网络时代人们宣泄个人情感、自娱自乐的表现。

(2)原因:青年人受官方画派的压制,因此要求反对传统保守的思想;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迎合日益增多的市民阶层的需要;受外来绘画技法和当时科技成果的影响。

相关知识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文明专题复习


[考纲要求]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3)十月革命。

考点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复兴阶段

(14~16世纪)文艺复兴——以人权反对神权

(1)背景: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

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

(5)历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6)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1.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年)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

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学界出现了什么思潮?

答案 人文主义思潮。

2.“他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他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

“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实际上否定了谁的作用?

答案 教会和教皇。

3.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于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

判断这个社会群体是哪个社会群体。

答案 启蒙思想家。

发展阶段

(16~17世纪)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

(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清教。

(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意义

①欧洲的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熟阶段

(17~18

世纪)启蒙运动——理想社会的政治设想

(1)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2)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3)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4)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康德倡导人权、自由、平等。

(6)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蓝图。

归纳总结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复兴与成熟两个阶段。

(1)复兴阶段:文艺复兴时期,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等人冲破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发展了基督教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2)成熟阶段: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德国思想家康德等人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之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之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1.多元史观理解西方人文精神

(1)唯物史观: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2)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如: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人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3)革命史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本身,也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他们只是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赶出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2.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1)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

(2)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3.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

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

③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

例题 (2016浙江文综39,节选)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问题

诊断本题有两小问,难度不大,但是要想得满分也不是太容易。第一小问难在私有制和不平等的关系,是私有制导致了不平等,不是不平等导致私有制;第二小问难在回答不出“反对封建王权”。

方向

研判对于概括类试题,根据题干材料分层概括,一个分号或一个句号力求归纳出一个要点;对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试题,要想“结合准”,就必须审准设问。

答案 观点: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探索: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1.(立意:宗教改革具体内容的综合考查)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下列内容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的是()

A.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B.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

C.基督徒须知,赒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

D.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刻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

答案 A

解析 “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体现了教会的中介作用,与路德的思想相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项、C项和D项反映了路德反对购买赎罪券和倡导因信称义的思想,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立意:从法律角度看宗教改革)孟德斯鸠说:“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忍。一切受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因为当一种宗教侥幸而

脱离了压迫的时候,它就要立即攻击曾经压迫它的其他宗教。”这段话()

A.论述宗教自由在法律上的必要性

B.探讨宗教信仰和法律的相互依存关系

C.论证宗教迫害存在的必然性

D.主张法律要为宗教服务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忍”可知,孟德斯鸠主张法治下的宗教自由,并不赋予任何一种宗教特权,故A项正确;孟德斯鸠探讨的是法治下不同宗教之间要相互容忍,故B项错误;宗教迫害可以通过宗教自由避免,故C项错误;孟德斯鸠主张法制,故D项错误。

3.(立意:对启蒙运动观点的把握)按照卢梭的理论,“社会契约”由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加以确定,而不是在上者和下者之间的一种规定。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是指()

A.民主自由B.法律至上

C.主权在民D.公共意志

答案 D

解析 “社会契约”是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因此这个“大我”是指公共意志,民主自由、法律至上、主权在民不能体现“大我”,选择D项符合题意。

考点2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

答案 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

答案 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

这部宪法是哪一部宪法?

答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

近代世界史上与材料中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部宪法是什么?

答案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

(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

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②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

1871年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国统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推动了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

(2)《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宰相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但不享有完整的立法权。

②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归纳总结 (1)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17~18世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政体。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四个国家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2)国王角度: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议会角度: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4)内阁角度: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独立平等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2)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其中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3)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是联邦制,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内部事务的权力。

(4)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

3.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1)法国共和政体历经曲折和反复最终确立,是一种不太完善的代议制。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特征。

4.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5.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及历史作用

(1)共同特点

①议会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②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或政府。

(2)历史作用

①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统治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例题 (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

(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

(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

(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问题

诊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是否有美国1787年宪法形成过程中的妥协这种知识储备,二是是否能从图表中看出最终方案实际上是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折中和妥协。方案一涉及的是人口比例问题,方案二涉及的是大小州的问题。

方向

研判近年来各地高考题对所谓的“妥协”问题考查较多,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把这些“妥协”问题列为一个小专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答案 C

1.(立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议会)1657年,英国议会想通过法案,要加冕克伦威尔为英国国王,但遭到军方的反对而最终未能实现。这表明()

A.军方希望维持共和政体

B.军方与议会矛盾已十分尖锐

C.议会希望限制克伦威尔的权力

D.议会希望恢复君主制

答案 C

解析 军方反对是为了要继续推行军事化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军方与议会矛盾已十分尖锐,故B项错误;议会要加冕克伦威尔为英国国王是为了用《大宪章》等文献对克伦威尔进行权利限制,结束他的军事统治,故C项正确;议会是希望用法律来制约克伦威尔,并非希望恢复君主制,故D项错误。

2.(立意:法国1875年宪法的复杂性)“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

A.说明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还不如英国和美国

B.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C.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D.反映出法国国内、国际战争频繁影响了宪法的制定

答案 B

解析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不可能不如英国和美国,故A项错误;根据“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无理论说明”可知各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无法达成广泛的一致性,从侧面反映出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故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875年,此时法国国内、国际均无大规模战争,故D项错误。

3.(立意:民主制度的局限性)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答案 C

解析 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限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显然是评价民主制度的不足,故B项错误;民主的发展,出现限制国家权力的有限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民主开始得势之后”得出民主制度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

4.(立意: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把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

C.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答案 B

解析 材料未突出德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皇帝、宰相行使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享有司法权,体现出明显的分权色彩,故B项正确;依据宪法“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表明尚未形成责任内阁制度,故C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D项错误。

5.(立意:从比较的角度考查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种传统被继承了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或公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雍正七年(1729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噶尔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以亲王、大臣充任。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雍正十年三月,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尔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在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尔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英两国在政治形态方面各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变化:中国:由皇帝权力受到限制到皇帝独揽大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由满族贵族把持朝政到满汉大臣共同参政;由议政王大臣会议专权到军机处集中枢机构职能于一身。

英国:内阁成为法定组织,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议会政党制度出现并逐步发展;君主权力不断削弱,逐步形成了“统而不治”的局面。

(2)影响:中国:强化了君主专制;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形成了文化专制;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答出四点即可)

英国: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繁荣;加紧了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考查的是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回答的具体方法是先通读两段材料,然后精读材料一,分开层次,找出要点,做出标记,接着带着这些问题细读材料二,读材料二时,每一句话都要考虑与材料一相比较,最终逐渐找出要点。

(2)第一小问中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消极两大方面分析,积极方面从政治(维护统治稳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消极方面从内部(经济、文化专制)、外部(落后于世界潮流)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英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部(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主线

历史阶段核心知识史料实证

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空想到科学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三大工人运动奠定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

(2)历史进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历史影响: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19世纪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1.“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什么?

答案 空想社会主义者。

2.“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为,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来到。”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 巴黎公社革命。

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是什么?

答案 和平、面包、土地。

19世纪后期巴黎公社——由理论到实践

(1)历史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

(2)历史进程:建立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3)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0世纪初十月革命——由理论到现实

(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3)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

(3)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变为现实。

1.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1)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进行科学研究的社会条件。

(2)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多元史观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1)革命史观: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给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明史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4)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例题 (2014海南单科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问题

诊断本题考生易错选B项。因为彼得格勒苏维埃就是无产阶级政权,但是为何B项不对呢?是因为题干中的关于士兵的规定与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无关。很多考生首先排除的可能会是A项,因为什么呢?因为考生认为当时行使中央政府政权的是临时政府,不可能是苏维埃。

方向

研判冲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是高考考查的方向。考生在复习中不能形成固化的思维模式,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要能灵活地运用,针对新的题干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 A

1.(立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

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答案 B

解析 材料并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具体内容,无法揭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故A项错误;马克思认识到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具有“阶级觉悟”,并且进行了阶级对抗,这使马克思对阶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材料并没有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工人运动对马克思的影响,没有涉及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故D项错误。

2.(立意:对巴黎公社的认识)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随时可以撤换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B.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C.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D.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可知,公社委员来源于选民,对选民负责,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性质的政权,而非社会主义政权,故C项错误;赢得社会广泛支持,材料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3.(立意:对十月革命的过程的把握)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 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从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故①错误;从“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可知②正确;从“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可知③正确;从“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可知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4.(立意:马克思主义的综合考查)当前欧美兴起的重读马克思主义潮流反映出人们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头脑来思考现实生活中迷惑的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三项具体理论成果。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公社”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显示出由人民掌权的趋势?

(3)材料三所说的“试验”的结果如何?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归纳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答案 (1)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巴黎公社。

因为它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3)取得胜利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趋势:由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解析 第(1)问的命题立意在于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比较容易,第二小问需要结合巴黎公社的意义作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对以上材料进行抽象概括,得出结论性的东西。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称赞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时说:“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的修道院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之一。”普列汉诺夫此语主要是肯定了()

A.拉斐尔无愧于艺坛三杰的称号

B.拉斐尔的画突出了圣母的慈爱

C.拉斐尔的画主要以宗教为题材

D.拉斐尔的画突出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 D

解析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与普列汉诺夫的评论“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的修道院”相对应的只有D项,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突出人性的现实主义风格。

2.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人文主义者……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可得出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运动具有反理性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在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故A项错误;路德教、加尔文教属于教会中的新教派,而人文主义者受到新教和旧教的共同排斥,故B项表述错误;新教主张“因信称义”,故D项表述错误。

3.宗教改革家加尔文认为:“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上帝是万能的救世主B.你的信仰我做主

C.我的信仰我做主D.我奋斗我成功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由上帝预定”“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得救与否”“选民”“弃民”等可以判定其体现的是加尔文的“先定论”,该理论的实质是要求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来证明自己属于上帝的“选民”而不是上帝的“弃民”,D项符合题意。

4.一位西方思想家写道:“我们的时代在特殊的程度上就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受到批判。宗教想通过它的圣洁,立法想通过它的最高权威,企图避免受到批判。但是这样一来,它们只是唤起正当的怀疑,不可能要求得到真诚的尊重。”其中“我们的时代”是指()

A.古希腊文明时代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答案 D

解析 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宗教”“立法”并存的状况,可知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发展到启蒙运动时期,民主法治已经成为思想家们着重宣传的内容,答案为D。

5.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的权力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880年”,当时法国刚刚确立共和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了以上政策,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不可能借助工人阶级的力量;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D项错误,议会没有特赦的权力。

6.《联邦党人文集》讨论政府结构的第五十一篇说:“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符合以上观点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分权与制衡原则

D.确立联邦制

答案 C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体现了权力的分配与制约,故C项正确。

7.一位代表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的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表明()

A.保守派认为1787年宪法的民主原则会威胁社会稳定

B.大小州之间关于如何分配权力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C.美国独立初期的邦联体制不利于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化

D.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美国建国初期资产阶级领导人对松散的邦联体制下各州民主力量强大的担忧,主张通过联邦宪法来强化中央权力以抵消各州的民主力量,故选C项。材料所反映的时间是在制宪会议上说明1787年宪法还未出台,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大小州之间和中央政府内部权力分配的问题,故B、D两项错误。

8.《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可知法国人信仰的不断变化是导致法国民主政治确立过程曲折的重要原因。故选A。

9.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实践上述思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B.领导了十月革命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D

解析 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领导十月革命的是列宁,并非马克思,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D项正确。

10.“每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共产党宣言》序言中的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

A.社会发展理论B.社会不断进化理论

C.资产阶级革命论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可知,此处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由此可知是社会发展理论,故选A。

11.巴黎公社诞生后,“马克思热情地向公社社员致意”,但公社很快以失败告终。巴黎公社的失败说明()

A.欧洲工人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

B.只有取得农民的支持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尚未成熟

D.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国际联合组织

答案 C

解析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说明了欧洲工人阶级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力量,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强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尚未成熟,故C项正确;1847年已经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故D项错误。

12.《全球通史》中写道:“李沃夫公爵及其部长们坚认,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但在政治上却是自杀性的。”材料所述相关内容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二月革命B.《四月提纲》

C.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成立

答案 A

解析 从“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可知俄国政府还没有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发生在二月革命后,故选择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话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知”(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他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对话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对话主题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的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不同,分析两国思想家关注问题的不同角度。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家们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对话题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答案 (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2)角度:古希腊思想家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其思想的哲理性较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思想的实用性较强。

(3)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解析 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知(智)……天下之达德”“美德即知识”即可作答。第(2)问,解答时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关注问题的不同角度”,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主要考查中外启蒙思想的比较,其“原因”要从经济、传统文化的影响等角度综合分析。

14.美国1787年宪法创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直到今天,这部宪法依然是美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77年到1996年,美国联邦政府曾关门17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此次关门至少已给美国造成经济损失240亿美元。——据央视网新闻频道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专题新闻

材料二 在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在新政期间,罗斯福采取主动行动,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定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完全被突然增大的总统立法权代替了。这是美国宪政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美国宪法部分修正案和最高法院部分判例

1791年,第一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司法权真正成为足以抗衡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权力。

1810年,弗莱彻诉佩克案,最高法院推翻了一项州法律,从而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的立法违宪。

1820年,第十九修正案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1)依据材料一和1787年宪法等相关知识,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政期间美国总统权力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宪法实践的认识。

答案 (1)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国会参、众两院同样实行分权,可否决对方通过的法案;美国实行两党制,政治生活受两党利益争夺的影响。

(2)变化:总统权力扩大,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力。

原因: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罗斯福政府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作用:提高了立法和行政效率,缓和了经济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

(3)在实践过程中,1787年宪法不断作出补充和修正;美国的宪法实践过程包含了立法、司法、行政之间,联邦与州之间,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权力冲突与斗争,各种力量之间相互妥协;美国的宪法实践发展、完善了三权分立体制,巩固了联邦制度,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保护公民权利,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但美国的宪政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由于两党的利益纷争,有时会影响政府的有效运转,造成“关门”现象。

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从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原则以及规定实行两党制等方面来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信息“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在新政期间,罗斯福采取主动行动,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定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可知总统权力扩大,并有一定的立法权;第二小问,原因从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角度回答;作用从行政效率提高以及缓和经济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的角度回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回答时要从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以及对美国民主贡献的角度回答宪政的积极作用,从两党利益纷争的角度回答宪政的局限性。

2017高考历史知识专题: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19世纪中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关税收入的大幅增加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2.“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

上述材料可能与洋务运动中的哪一措施相关?

答案 建立轮船招商局。

3.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据史料记载,从1893年到1911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

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案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

4.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

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答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国民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的兴起

1.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2)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送留学生

(3)影响: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1)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2)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

20世纪

2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1)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但欧洲列强在一战后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概况: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0世纪4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1)原因: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制

(2)概况:抗战时期,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商品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陷入绝境

归纳总结 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发展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1.多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知识角度

①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其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②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并存。

③近代企业: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史观角度

①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

②从文明史观看,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

③从近代化史观看,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2.洋务企业的性质

(1)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属于近代企业。

(2)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

(3)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佣劳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1)先天不足(发展艰难):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发展不平衡)

①主要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

②侧重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就近代工业而言,外国资本主义占优势地位。

4.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不利因素

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力量薄弱。

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中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发展艰难。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受时代潮流的冲击,为巩固统治的需要,当政者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实业救国的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5.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2)从政治上看:它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30)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问题

诊断结合文字信息时间“1932年”和图片上的信息可进行判断。根据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再结合图案“抗敌”“挽回利权”等文字可知是反对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因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6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且图案上也没有体现出火柴工业举步维艰的信息,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提倡国货运动就已经采用了这种营销方式,因此不是新的营销方式,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方向

研判图文结合题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既然是图文结合,解答时既要看“文”,也要看“图”,最接近图文信息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

答案 D

1.(立意: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办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答案 D

解析 洋务运动属于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企业,不存在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洋务企业不属于资本主义企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官僚资本,故C项错误;从材料“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说明当时中国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故D项正确。

2.(立意:从表格数据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下表显示了1865~19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部分),该表反映了()

年代进口(万两)出口(万两)平衡(万两)

1865年55715410-161

1875年97809890+110

1895年1716914329-2840

1905年4471022788-21922

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

B.列强不断增加工业品倾销并减少原料输入

C.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深刻影响中外贸易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表,1865年~1905年中国进出口都在不断增大,说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故A项正确;这期间中国出口额也在增加,故B项错误;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说法错误与1875年左右出口大于进口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3.(立意:从经济数据看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状况)1941年7月,国民政府明令田赋征收一律由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改成实物,田赋税额法币每元折征稻谷2市斗或小麦1斗5升。1942年又将折征标准提高到每元税款折征稻谷4市斗或小麦2斗8升。此变化表明()

A.国民政府持久抗战决心

B.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加剧

C.人民群众负担变相加重

D.正面战场抗战日益困窘

答案 C

解析 材料仅论述了国民政府田赋征收的变化,并未体现抗战决心,故A项错误;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前后折谷数额大增,与通货膨胀事实相背,只能反映百姓负担加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国民政府田赋征收的原因,而且根据所学,1942年敌后战场变为抗日主战场,与史实也不符,故D项错误。

4.(立意: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与全国卷41题形式的结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康有为于1898年上书光绪皇帝,更明白说道:“自东师辱后,泰西蔑视,以野蛮待我,以愚顽鄙我。昔视我为半教之国者,今等我于非洲黑奴矣。”从利娅格林菲尔德对民族主义兴起之感情动力的论断来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可以说已经略具刍形,呼之欲出。

——摘编自《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史实,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等展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中国各阶级、阶层逐渐联合起来反侵略,求民主。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从“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器物变革,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的制度变革,再到“民主科学”“学习苏俄”的思想变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救国之路。

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倡导“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联系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史实,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分析,政治上结合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史实分析,经济上结合实业救国思潮分析,思想上结合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分析。

考点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主线

时期历史背景表现史料实证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出现了洋布、洋装、西餐、欧式洋房、自行车等1.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以上现象反映了政治变革与社会习俗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

2.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

这一评论反映出什么问题?

答案 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辛亥革命前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称呼、婚丧仪式逐渐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落后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归纳总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深度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变迁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2)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3)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4)运用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与中国衣、食、往、行、通讯、习俗等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例题 (2016海南单科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问题

诊断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

方向

研判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近年来成为高考重点命题区域,这与党的政策引领,强调民生密切相关。这部分试题难度在不断加大,不单纯考查社会生活变化本身,而是与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紧密结合。

答案 D

1.(立意:从女鞋看女子地位的变化)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男女平等问题,而非生活水平的问题,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与材料“1930年代以后”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其他方面男女尚未真正平等,故D项错误。

2.(立意:婚姻习俗的变化)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

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

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不难看出从“婚前梳辫,婚后梳髻”到“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与社会习俗的近代化(中国社会习俗近代化具有个性化、仿西性、爱国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不符,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是指思想对社会习俗的影响,与主要原因不符,故B项错误;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是从经济角度分析社会习俗变化,是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故D项错误。

3.(立意: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减,共盟鸳鸯之誓。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

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B.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

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

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

答案 B

解析 民国三十六年为1948年,此为解放战争后期,白话文运动是在1917~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婚姻是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仪式为三拜九叩,未有结婚证和婚姻自由,此结婚证即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故C项错误;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未被推翻,故D项错误。

4.(立意:从社会生活变迁的角度看中国的近代化)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材料二 

清代长袍马褂中山装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四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 (1)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任答两点)

(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若答维新变法或辛亥革命也可)。

(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阅读材料一获取有效信息,把握材料主旨,从军事、外交、卫生等方面归纳。第(2)问,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由此可知,由传统至现代化之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分析回答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第(3)问,据关键信息:“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回答新变化其认识基于批判与继承的原则阐述。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答案 A

解析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使得农业的商业化程度大大提高,故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曲折发展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清政府始终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项错误。

2.下表是中英直接贸易中运销英国丝茶数量估计(单位:磅/年)。

丝茶

1845~1849182000052000000

1850~1854286000067000000

1855~1859441000074000000

这数量估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

D.中国已沦为英国的经济附庸

答案 B

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大量的丝和茶被运往英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B项正确。

3.自明初至清末,全国总人口不断增加,但城市化水平却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衰退B.城市规模的限制

C.西方势力的冲击D.经济结构的制约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现象是全国总人口与城市化水平相背离的倾向,这一时期农村人口增长迅速,这是由中国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造成的,故D项正确。A项属于偷换概念,“城市经济的衰退”与题干材料所说的城市化水平下降并无直接关联;B项并非主要原因;C项涉及的时间段仅仅是近代,与题干时间不符。

4.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主张与西方“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纾也”。据此可知,郑观应()

A.对洋务运动的失败进行了深刻反思

B.主张发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C.认为中西之间的主要差距在于经济

D.应把经济发展作为军事战争的后盾

答案 B

解析 近代以来,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故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同时又意识到初生的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十分微弱,故主张发挥政府的力量来予以辅助。这种想法已经彻底抛弃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而主张政府应与商人合谋,这是非常巨大的转变,故答案为B。

5.1861年前,清政府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主要是理藩院和礼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以处理外交事宜。该变化说明清政府()

A.天朝上国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已具有近代化性质

C.总理衙门取代了旧的外交机构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已经萌生

答案 D

解析 设问中的“变化”是指清朝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由礼部、理藩院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转移,注意“礼”“藩”与“国”的差别,“国”意味着近代世界平等的民族国家,而这是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体现,故选D项。A项“根本”一词表述错误,此时中国政府的“天朝”观念并没有多大变化;B项本身叙述有误,此时政府的政治体制并不具有近代化性质;C项错在“取代”一词,总理衙门与礼部等国家机构是并存关系。

6.19世纪中后期洋务企业创办期间,政府不得不聘请的很多外来技师不但工资高昂,如“岁支薪俸六千两”,而且“机厂是伊专司,机匠皆伊信任”。这说明此时期()

A.洋务企业的技术依赖严重

B.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本质

C.洋务企业具有半殖民性质

D.洋务企业管理权的独立性

答案 A

解析 题干的主旨是:外来技师工资高且独断性强。由此可推知,洋务企业在技术上并不具有独立性,需要依赖于西洋技术,故此题选A项。

7.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1913年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他的经商之路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

B.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

C.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D.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不难判断出该时期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仍有发展,故选B项。A项“普及”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错误,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D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

8.下列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某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企业发展过程的艰难曲折

B.说明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

C.第一幅画反映的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D.封建主义应是该经济形式的最大阻力

答案 B

解析 漫画中的四幅图片整体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夏、秋、冬”,最终民族资本主义在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挤压下奄奄一息,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宿命,故选B项。A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并无直接关系;D项错误,帝国主义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力。

9.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用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这主要表明()

A.妇女较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颠覆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民国初期妇女到各个行业工作,表明当时妇女较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故答案为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B不符合题意;C、D不符合当时事实。

10.1937年8月14日《申报》上登载了一则广告(如下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申报》的营销方式十分独特

B.实业和救国是矛盾的统一体

C.发国难财的制烟公司不道德

D.广告内容增添了时代元素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作为上海地区影响最大的报纸,原本商业性极强的《申报》,抗战意识大增,图中生活用品广告增添了战争因素,故选D项。A项错误,在报纸上做广告属于正常的营销行为,谈不上独特;B项表述也不严谨,实业和救国本身就是统一的,谈不上矛盾,而且从图片中也体现不出来;C项表述明显错误。

11.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即政治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12.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可见这一时期的上海()

A.消费观念制约工业化B.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

C.汽车制造业尚未出现D.城市化发展受到制约

答案 D

解析 “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反映了消费水平低影响城市化,与消费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仅从出行方式的变化不能说明上海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一直没有汽车制造业,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消费水平低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3年上海开埠至1894年甲午战争发生,这是上海近代工业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外资势力为适应其对华贸易扩张的需要,船舶修造工业首先出现。接着,以掠夺我国廉价资源为目标的出口加工工业和其他各种轻工业随之出现。受其影响,洋务派官办的江南制造局和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相继在上海设立。这时,由于外资势力擅自在华设厂日渐增多,朝野上下要求从外商手中收回利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上海的私人资本从19世纪80年代起。由原来主要附股于外资企业转向独立创办民族资本的新式工业企业……虽然,上海民族工业的兴起在甲午以前已进入新的阶段,但外资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更为迅速的扩张趋势,无论是行业的分布还是企业规模的大小,外资工业比之民族工业已具十分明显的压倒优势。——摘编自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

材料二 上海最早的华商机制面粉厂是安徽寿县孙氏家族开设的阜丰面粉公司。该公司创立于1898年,股金为白银30万两相当于41.7万元……创办人孙家的祖老太爷孙家鼐,是咸丰九年的状元,后来做了光绪帝的老师,也是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人。有副对联讲孙家:“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按说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后代中应出大学问家才是,然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孙家子弟大都走向了实业。孙氏之所以创办阜丰面粉厂,其起因是见1894年外商在杨树浦建立的增裕面粉厂生意发达、面粉盛销沪上而决定仿而效之的。阜丰所购置的机器是我国第一套从美国进口的制粉机器,设备先进,留用美国技师指导生产、培训技术人员。阜丰厂的另一优势是总董孙多森是孙家鼐的嫡亲侄儿,他利用与官场的特殊关系,获得了五年免税优惠,以后又延长五年。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阜丰厂能够具有如此“质量和声誉”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上海民族工业的发展在甲午战争以前遇到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3)以上海阜丰厂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进步作用?

答案 (1)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孙家特殊的官场背景等。(回答其中3点即可)

(2)主要障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西方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此外,本国封建势力和一些陋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工业起到严重阻碍作用。

(3)进一步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解析 第(1)问,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将题目转换为甲午战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列强侵略、政府的政策、实业救国等方面予以分析,最后对材料提供的相关原因予以归纳,对答案进行补充。第(2)问,根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前提,提取“外资工业比之民族工业已具十分明显的压倒优势”“阜丰厂的另一优势是总董孙多森是孙家鼐的嫡亲侄儿,他利用与官场的特殊关系”等有效信息,可从外国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两个角度归纳。第(3)问,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归纳。

14.有学者提出,“服饰的变迁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

——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材料二 下图为民国初年的男女流行服饰——中山装和改良旗袍。

材料三 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装,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装、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毛式短上衣。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人们的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瞩目和尊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明代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服饰的变迁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印记”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左右)

答案 (1)基本特征: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谦谦君子”风范。

原因: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理学思想的影响。

(2)论证: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国,随后中山装、西装以及改良后的旗袍流行,凸显了人们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

建国初,中山装、列宁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象征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中苏友好关系的开创。

“文革”时期,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体现了极“左”的革命色彩。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并日益和世界接轨,反映了中国主动、全面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及明代的时代特征,概括回答。第(2)问,围绕“服饰的变迁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印记”的观点,从民国初期、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几个阶段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专题五现代西方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


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专题五现代西方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

第二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原因:①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不存在,加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使美苏关系破裂,同时苏联实力的增强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③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2)形成:①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②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成立“经互会”和“华约”。

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关系发展的影响

(1)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

(2)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分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

(3)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①原因:抗衡美苏的需要;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资源共享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经过: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③作用: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提高西欧国家政治地位,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发展,加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日本经济的崛起:①原因: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和民主改革;美国的援助;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等。②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③影响:加强了同美国在全球市场的争夺,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开始推行自主的外交政策,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中国的振兴。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原因:新兴独立国家所面临的维护国家独立和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美苏的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他们不愿意卷入美苏间的斗争。②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③影响:形成了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面貌,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1)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2)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

(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4)俄罗斯军事可与美国抗衡

(5)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等。但多极化仍只是一个趋势,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

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化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专题内容有时代感、现实感。在历届高考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及影响,欧共体、日本、美国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美国霸权政策的演变,多极化的形成及影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等。又因这部分内容与当今国际形势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紧密相连,所以两者往往结合起来考查

1.研读本专题考纲要求,指导复习思路和教学

2.围绕考纲要求,整合下列专题问题

(1)二战以后,两极格局是如何演变的?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二战以来,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是怎样演变的?

(3)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3.注意热点的处理

(1)“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2)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随着欧共体的成立,西欧崛起,美国对西欧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同样,随着中国实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美国为什么要改变对西欧和中国的政策?说明了什么问题?

1.(08年广东文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B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色人种”、“首届洲际大会”提示这次会议应该是二战后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是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召开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A、C、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这些会议均有西方国家参加

2.(08年广东文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①对付苏联威胁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③抵消美国优势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B

考查基础知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对付苏联的威胁和抵消美国的优势。②④的说法明显错误

3.(08年广东)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B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复兴,法国拥有原子弹,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这对原来的两极格局是一个冲击

4.(08江苏历史)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D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5.(08年山东文综)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两极格局受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本题的立意在于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

7.(09江苏历史)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C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

8.(09年海南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B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9.(09年福建文综)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B

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且为不定项,故需要逐条判断,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与美国无关,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是1949年70年代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从越南撤军,访华并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故选B.②④。

10.(09年安徽文综)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

D

它们主要是指战后初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由此可知,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互相对峙

11.(09年广东文基)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A

欧盟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项错在“消除了贸易障碍”;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于2001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12.(08年全国卷1)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D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应为柏林,题中两个时间分别是柏林墙修建和拆毁的时间,反映的分别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的必然产物和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13.(09年全国卷一)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今全球一体化相关论述的理解。20世纪随着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解体,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今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而且世界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本题难度不大,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然后可以逐项排除。答案A是对材料的误解,题中并不是强调一体化令人担忧。答案B表述错误,国家之间的对抗应该是缓和答案D也表述错误,世界某些地区民族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变得紧张。

14.(09年广东历史)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级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

A、B选项与题中“经济力量是多极的”观点不相符,C选项与题中“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不相符。从军事、经济、政治不同的角度(维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选D。

15.(09年广东文基)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D

当今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由两级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任何一大国,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欧盟、日本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6.(08上海历史)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该题考查了冷战的表现、影响等知识点

(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17.(09年广东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经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

(1)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1)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1)问考查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解答这一问关键是从材料中“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这句话推断出材料所述的事件应该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此一时期国际上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冷战格局第(2)问的第一小问考查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相关的关键词语如材料一中“武装斗争”“沉重打击”、“粉碎”等看出是侧重于政治斗争。材料二中“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平”等侧重于经济发展。第二小问则要注意回答背景时要分别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着手,否则会失之片面。材料一,国内:左倾错误,文革动乱,国际;美苏争霸冷战,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对抗等材料二,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际:和平发展是主流,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强,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1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1.“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吾帝禹之子也’。”

史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

材料反映了哪种政治制度?

答案 分封制。

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贾母的这种思想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 宗法观念。

夏朝王位世袭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

商朝方国联盟:商王对各地方方国控制能力有限。

周朝(1)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

(2)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

(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归纳总结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时期,夏朝时期,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子制度正式开启。商朝时期形成方国联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体系,统治效果加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

1.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2.用唯物史观理解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

(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问题诊断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与商代相比,更加重视历史的传承,答题时,要把题干中的这句话与“历史传承”联系起来。

方向研判近年来的高考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题干材料只是提供了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东西,联系并不大,考生不能凭借记忆回答,要基于对材料的理解回答。对于本题,只需把握住关键语句与选项的联系,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 B

1.(立意:关注生活中的历史)以下对右图所示邮票《燕侯盂》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系甲骨文 ②它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历史事实 ③此盂象征着燕侯的政治权力与地位 ④该青铜器由私营作坊精心制作而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图片中“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为篆体,故①错误;《燕侯盂》中的“燕侯”一词说明了当时实行了分封制,故②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往往是权力的象征,故③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为官营手工作坊制造,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2.(立意:山东历史文化的渊源)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

3.(立意:周代政治制度的作用)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答案 D

解析 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所提及的制度是指宗法制,故A项错误;宗法制带有血缘色彩,不是神秘色彩,故B项错误;“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不是指天理,指C项错误;“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说是由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说明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项正确。

考点2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秦朝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 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

2.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 君主权力的加强。

3.据《宋史》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二府”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成祖即位……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这说明内阁实际上是什么机构?

答案 皇帝的内侍机构,秘书机构。

汉朝中朝: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相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朝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废丞相: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内阁: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南书房:康熙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归纳总结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逐渐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从秦汉至明清,中枢权力体系几经变化,从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及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全面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国家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问题诊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找到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意思是如果君主出现过失,史官一定会记录在史册之中,反映了宋代的重史传统,这也正是“我所以不乐也”的原因。也就是说,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本题迷惑性较大的选项是D项,它属于“偷换概念”: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不是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方向研判全国卷试题最大的特点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解答问题,根据题干推敲即可,不要过分依赖所学知识。同时迷惑选项的设置,往往通过“偷换概念”的方法,考查考生在极度紧张的高考中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去伪存真。

答案 A

1.(立意:透过最高统治者尊号的变化看本质)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借助于天王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处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的词语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相适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立意:客观认识北宋中枢机构变革的利弊)“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知此题目不是单独强调财政收入问题,重在强调三者关系,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见强调的是三者之间关系,不是冗官问题,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故财已匮而枢密

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可知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不在中书也”可知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3.(立意:认识明内阁制的特征)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答案 B

解析 内阁属于皇帝助理机构,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的信息说明内阁为了保护自己不愿承担责任,即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故B项正确;材料中明显体现内阁官员懈怠,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内阁的设立明显出现官浮于事的现象,并不能弥补丞相被废除之后的职能缺失,故D项错误。

考点3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秦朝郡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答案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为解决它带来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答案 郡国并行制。实行推恩令。

3.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 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实行这一制度导致王国问题产生,出现“七国之乱”。

推恩令:汉武帝推行该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节度使: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通判: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上的权、钱、兵收归中央。这些措施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开始,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行省制度: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这里的家国变化主要反映了秦汉时政治上的哪一变化趋势?

归纳总结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紧密相连。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初衷往往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秦朝开始,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势力不断衰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1.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沿革

制度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诸侯国相对独立,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加明显

行省制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对中书省负责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问题

诊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能够统筹全局,前瞻后顾,理解“这一变化”前后的情况。“变化”之前是: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直属六部;变化之后是:皇帝派遣的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很显然,从权力的分散到权力的相对集中,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方向

研判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实际上是全国卷一直追求的方向,解题中,我们要始终相信,高考题中没有废话,所给的材料都是信息,要基于这些信息回答问题。本题最后的设问是“这一变化”,找到变化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就找对了命题者的意图,做到了“对症下药”。

答案 B

 

1.(立意:封建与郡县的优劣)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因此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郡县制依然存在弊端,不能实现大治,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可知不能重新恢复分封制,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作者强调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天下才能大治,故D项正确。

2.(立意:从史料记载理解北宋的通判制度)《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通判()

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

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

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答案 A

解析 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通判与地方守臣相互制约,而且还有监察权,故B项错误;通判在宋代出现,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判不可能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故D项错误。

3.(立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史料观点)《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

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不是体现行省的权力,而是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表明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尽管行省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

4.(立意:综合考查古代中国地方体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 (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制度:郡国并行制。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任免权集中于中央”得出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得出郡县官员分工负责;据“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得出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据“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得出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可看出是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等几个角度说明即可。

(3)从材料三中“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来概括,并结合所学,从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演变线索、行省制概念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

(4)必须综合以上材料谈,根据问题(2)“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问题(3)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知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从材料中“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来概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考点4 古代选官制度的不断成熟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 察举制的弊端。

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文中的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答案 科举制。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有哪些?

答案 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总结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问题

诊断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往往会忽略“科举制更有利于”中的“更”字。“更”字也包含着这是一道最优选择题,科举制相比较其他选官制度来说,选出的官员“优秀”,同时也能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科举考试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

方向

研判注意关键词的设置,通过题干中某一两个字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近年来高考题的命题方向。

答案 D

1.(立意:寻找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的差异性原因)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答案 D

解析 “世家子弟”只适用于九品中正制,故A项错误;“考试成绩”是科举制的标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才德具体化”只适用于察举制,故C项错误;察举制的反面是,已经上任的官员推荐出来的名单是他的“自己人”,如子弟、亲戚、门徒等,容易结党营私,九品中正制的反面是,荐举者只从世家大族中推荐人选,妨害了人才来源的广泛性,由此可见,两种选官制度走向其初衰的反面,共同的原因是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故D项正确。

2.(立意:从数据变化看历史趋势)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实质,故A项错误;依据表格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可知科举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此结论,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3.(立意:古代选官标准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该官制选官标准来看,该选官制度属于察举制。察举制实行于西汉,世家大族的没落于魏晋之后,故A项错误;该官制提出了选官标准,明确了士大夫做官途径,故B项正确;察举制实行于两汉时期,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来隋唐科举制兴起,才为历朝沿用,故C项错误;察举制实行官府征召和地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科举制才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故D项错误。

4.(立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综合考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

(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补吏,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和所学知识从汉代的选官制度也就是察举制这个角度,回答察举制的内容和作用即可。

(2)依据材料一中“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和材料二“开列各地区人才”得出都是选拔人才;据材料一“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和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得出都呈现制度化趋势;据材料一“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和材料二中“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得出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依据材料三中“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得出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据材料三中“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得出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据材料三“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得出科举制日益完善。

(4)从材料一至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在整个演变过程中选官制度越来越成熟,而且选官的权利逐渐地收归中央,也就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 D

解析 学生应注意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故选D项。A项错在“开始”;B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主要体现的不是宗法制,C项不符合题意。

2.《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大意是:先王为诸侯立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据此可知,A项错误,诸侯每五年朝见天子一次;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C项符合材料意思;D项错误,分封制以礼乐制为维系统治的工具,而非基础。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D.促使礼崩乐坏

答案 B

解析 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背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4.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的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看出,汉、唐、明时期监察官的品级都低于监察对象的品级,故B正确。材料所述的是监察方式的特点,不能体现专制制度的完善、监察体系的制度化和吏治的发展,故A、C、D错误。

5.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宰相专权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D.三省分权

答案 C

解析 门下省负有审核诏令的权力,且门下省给事中并非宰相,不能说明宰相专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敇,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不能说明皇权独尊,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体现出分层决策,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中书省和门下省,未涉及尚书省,无法体现三省分权,故D项错误。

6.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发布政令“分置二十四都督府”,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设置十道按察使,后罢;开元二年(714年)复置十道按察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主要说明唐朝()

A.最高统治者忽视对地方的行政治理

B.地方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C.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地方权力

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心理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可知,唐代统治者为解决地方治理的困境,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这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州县的矛盾心理,故选D。从题干看,统治者非常重视地方治理,排除A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宋代通过分化事权来削弱地方权力,排除C项。

7.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收敛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A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设内阁是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内阁并非决策机关,而是顾问机构,故排除C;D说法错误,清朝时内阁和军机处是独立存在的,军机处并没有取代内阁。故B符合题意。

8.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

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这是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下,君主为了维护独裁专制而采取的手段,故选D。

9.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期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已经威胁到皇权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D.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答案 D

解析 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它对皇权的威胁,故A项错误;考成规制规定了内阁对六科的稽查,与行政权无关,故B项错误;考成规制仅仅规定内阁稽查六科,不能据此推断出它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故C项错误;六科辅助皇帝处理奏章,而内阁可以稽查六科,可见内阁权力较大,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故D项正确。

10.朱元璋利用杀掉飞扬跋扈的丞相胡惟庸的机会下令废掉丞相职位,并“敕谕群臣”奏请恢复者“论以极刑”,但不久后就哀叹“群臣未起朕已起,群臣已眠朕未眠”,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这一事例()

A.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说明朱元璋非常后悔废除丞相制度

C.说明丞相对皇帝专权具有制约作用

D.体现了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丞相制度的矛盾。根据材料中“朱元璋……下令废掉丞相职位”“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可知,君主专制无法解决庞杂的政务,这就印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A项符合题意。B项曲解材料内容,排除;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1.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答案 B

12.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丙乙甲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正”可以判断甲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从摧毁门阀,拔擢人才”“参加策试”可以判断乙是隋唐科举制;从“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可以判断丙是汉代察举制;从“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可以判断丁是明清的八股取士。因此排序正确的是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五年(公元前242)……初置东郡……十七年(公元前230)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国郡县制度推行的基本情况。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官任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

答案 (1)特点:注重血缘关系。

(2)基本情况:秦国在新征服的领土上设郡县实行管理;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已占主导地位。

(3)特点:地方官正职由蒙古人担任,副职由其他民族人员担任。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第(1)问,解题关键是依据材料一中“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的信息来归纳。第(2)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可以从材料二中“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等信息来概括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三中“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的相关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思考作答。

1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举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

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特点:平民性;综合性。

影响: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推动了“平民政治”的形成;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2)观点一: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并非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导致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局面。(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近代由于废除了科举制,不仅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也使一些手握重兵的强势力量能够割据一方,从而加剧了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平民政治”“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可概括出特点;据材料一中的“打破了……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扩大了……基础”等信息可概括出影响。第(2)问,首先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然后指明对此观点的态度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