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5届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轮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5届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轮复习提纲。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届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轮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二十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科技战略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1949年1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1956年制定实施十二年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许多知识分子回到祖国,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②“文革”时期,科技事业遭受严重破坏。③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科技事业迎来新的春天。1985年,中央做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6年,制定并实施“863计划”。④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⑤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2)“两弹一星”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妄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打破美国和苏联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国防力量。②含义: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③成就: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④意义: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
(3)载人航天
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开始,“神舟”号飞船进行了4此成功的无人飞行。①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经过21小时飞行后,成功返回地面。我国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②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绕月飞行,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三次飞跃。中国完成了从地球卫星上天、载人航天飞行到月球卫星成功绕月的巨大跨越,中国航天迈进“探空时代”。历经37年的时间,我国空间技术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70年)、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和月球卫星成功绕月(2007年)。③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翟志刚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人太空漫步的梦想。
(4)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受到启发。①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②意义:国际上把这一发明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和“东方魔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③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8年8月20日,据CCTV报道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平均达900公斤,两亩超级杂交水稻的产量相当于过去三亩的产量。
(5)“银河“系列计算机
1983年我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计算机诞生。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2.“双百”方针及经验教训”
(1)提出
①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②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学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③贯彻“双百”方针,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其中,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④意义:“双百”方针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文化艺术的关系,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长期方针。④巨大成就: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电影艺术生机勃勃;戏剧园地百花争艳;学术争论热烈。
(2)曲折
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政治批判扩大到学术领域,知识分子被错化成右派。“双百”方针被扭曲,“样板戏”独占舞台(“文革”时期:“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②“文革”结束后,迎来文学艺术的春天。1979年,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3)经验教训
①贯彻“双百”方针,才能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正确处理好科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尊重科技和文艺的客观规律;③坚持“二为”方向,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开创基业时期
①制定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③在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④确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位为首要任务。⑤结果: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即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业余和半工(农)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2)逆转曲折时期
①1958年的“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②十年“文革”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大中学校停止招生,工厂停止招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工农管理学校,在校内大办工厂、农场;学制缩短。
(3)新时期的教育
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领导教育事业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12月16—18日,570多万人参加高考),倡导尊师重教。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③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④《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的颁布,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⑤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⑥2007年秋季开始:江苏率先全面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秋季开始,国家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点拨〗新中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2)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发出向科技进军的口号,制定科技远景规划。(3)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4)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5)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发展的规划。

相关阅读

2015届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轮复习提纲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关系
1.背景
(1)当时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2.外交政策和内容
(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内容: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③“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3.重大外交成果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1)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2)最突出的成就是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赴苏访问,并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友谊,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思想。据此,周恩来于1953年12月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这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②联合国中亚、非、拉国家的会员逐年增多,要求恢复中国席位,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③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无力阻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恢复中国席位。
(2)意义:是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最主要标志;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打破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2.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1)过程:①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同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②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8年12月,两国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④1979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⑤1982年,两国签署“八一七公报”。表示“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从而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苏联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④根本原因: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
(3)意义:①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有利于两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发展。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③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背景: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③日本国内友好党派、团体的不懈努力(“以民促官”)。④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2)过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3)影响: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②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重要意义。④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①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3)具体表现:不结盟政策。
2.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①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地解决;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③积极参与联合国裁军问题的谈判;④倡导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9月)。
(2)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外交活动:①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②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
(3)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①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在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关系,中国已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双方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这是一个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对加强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2015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一轮复习提纲


专题二十四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经典力学
(1)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
①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②主要贡献:天文学方面:自制天文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物理学方面: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确立了匀速和匀加速运动的概念,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者
①物理学方面: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在这本书中,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②数学方面: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创立了微积分。
(3)历史地位:
①牛顿的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它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②适用于整个太阳系、一切天体运动和宇宙中的所有物体,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也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如: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③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④局限性:经典力学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物体之上,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不变的,无法解释物体的高速运动和微观世界。19世纪,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也催生了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诞生。
2.相对论和量子论
(1)量子论
①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认为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的变化。②1905年,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③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德国的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理论。标志着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相对论
①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狭义相对论。主要内容是: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增大而增加,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②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主要内容是: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
(3)意义
①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形成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相对论和量子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量子理论也标着人类对客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4)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
①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但前提是物体在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注意:不是否定牛顿力学),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开发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③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它所提出的力学概念至今仍是物理学的重要思想。
3.进化论
(1)产生背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2)创立过程
拉马克: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达尔文: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主要观点: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物种不断变异,新物种不断产生,旧物种不断灭亡;③物竞天择、生存竞争、自然选择是自然界的规律。
赫胥黎: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一步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观点,进化论逐渐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3)意义
①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界的“神创论”,是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使生物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②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对欧洲思想界、科学界和宗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①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②神学、宗教、传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③近代科学尚未产生。主要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受宗教神学的影响。
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①背景: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发展孕育了蒸汽动力技术。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②过程:英国人瓦特对纽克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18世纪后期),使蒸汽机的动力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1785年首先用于纺织业,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③意义: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电力的广泛应用
过程: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②1867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蒸汽动力之后的一种新能源。③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他发明了电灯、电话等,对电力的广泛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进,汽车、飞机相继问世;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的发展。
意义:电力提供了便捷而又强大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5.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1)网络技术的发展
①1946年,美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②1969年,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ORLDWIDEWEB)。③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虚拟社会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都有消极影响;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痴迷网络甚至走向犯罪。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提纲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2)政治上: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3)组织上: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2)内容: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定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确立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3)意义: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为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3.新政协的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2)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3)内容: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确立了国名、首都、国旗、国歌。(4)《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5)地位:暂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4.成立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2)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又一重大事件,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
(1)主要议题:制定宪法。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3)意义:①一届人大的召开,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过渡状况。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③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共“八大”(1956年)x
(1)内容:健全国家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2)影响:“八大”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但一系列“左”倾错误使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贯彻执行。
3.“文化大革命”时期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连续8年没有召开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4.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文革”结束后,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强调必须解决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3)1982年修改的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4)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确定下来,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6)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
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协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职能变化
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3.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严重被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一切活动。
5.发展壮大
“文革”结束后,政协制度得以恢复,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发展壮大。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协制度进一步完善。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和地位
(1)原因:①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政策: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②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重要政治制度。
2.过程
(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我国共有5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1947)、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3)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意义
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形成过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和实行“三通”的呼吁;(2)同月,邓小平访美,宣布我们再也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全国人大的呼吁和邓小平的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这一构想,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内容
(1)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2)目标:实现祖国统一。(3)目的: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4)关系: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和平相处。(5)意义:“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是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3.港、澳回归
(1)时间: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2)意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3)回归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港澳实际;港澳同胞热爱祖国;英、葡两国放弃传统的殖民政策,顺应了时代潮流。(4)基本原则:“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严格遵循香港、澳门行政区基本法。
4.台湾问题
(1)过程:①打破坚冰: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②“汪辜会谈”: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③江泽民“八项主张”: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④《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为遏制“台独”提供了法理依据。⑤“陈江会”:2008年11月初,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赴台访问,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四项协议,包括两岸实现直接空运、海运、邮政。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举行空运、海运、邮政首发式。历经30年后,“大三通”基本正式实现。
(2)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①有利因素: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制定了《反国家分裂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特别是2008年5月国民党执政后,两岸政党对话和协商机制已经形成;港澳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和范例。②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

2015届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轮复习提纲


专题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服饰: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中国服饰开始发生变化。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的特有景观。②西装的流行,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改良。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改良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③新中国成立,人们的穿着比较单调。50—60年代,苏式服装列宁装和连衣裙流行;“文革”时期,绿军装和“干部服”(中山装)盛行。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单调走向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从封闭走向开放。
(2)饮食:①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开始出现由外国人经营的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②西餐由沿海进入内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票证供应,食物比较简单。④改革开放后,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食物品种日益丰富。⑤特点:受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饮食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
(3)建筑:①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典型民居,南方则是石库门和里弄住宅。②鸦片战争后,西式住宅最早在租界开始出现。③一些商人和官员建起高级公寓和花园式洋房,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④特点:变化主要出现在大城市,内地和农村几乎没有变化。
2.社会习俗的变化
(1)推动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婚丧礼俗:变化最为明显。①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式的新式婚礼。③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3)丧葬礼俗:①趋于简化,并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一些城市建立殡仪馆和公墓。农村仍实行传统丧礼。②新中国成立后,土葬向火葬改革。
(4)其他习俗:①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②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③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和禁止缠足等法律,当时的“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社交礼仪用握手、鞠躬等取代跪拜礼,称呼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等。辛亥革命后,增添了元旦、国庆等节日。④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文明的精神。
(二)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自行车: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大街小巷。50年代后,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21世纪以来,家庭汽车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2)城市公交: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出现较晚,上海是在1924年,北京在是1935年。
(3)水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
(5)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火车由蒸汽机车发展到今天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
2.通讯工具的进步
(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2)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3)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4)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4)新中国成立后,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到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1.报刊
(1)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热潮,中国出现近代报刊,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3)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通俗性报刊受到民众的欢迎。(4)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都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5)影响: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发挥着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同时,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广播
(1)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均由外国人开办。(2)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3.电影
(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电影。电影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2)《定军山》(1905年)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歌女红牡丹》(1931年)是第一步有声电影;《渔光曲》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电影《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国歌。(3)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4)改革开放后,电影走向一个辉煌时代。
4.电视
(1)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3)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图象,传播了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5.互联网
(1)发展: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中国在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2)特点: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被称为第四媒体;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交流;人们可以更便捷、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3)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实施信息的及时沟通;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更大限度的获取信息;互联网也催生着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对其负面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