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3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第一朵杏花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8

第3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3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教学目标

识记明孝陵的建筑布局、特色、艺术成就

理解明清皇陵以至中国历代皇陵建筑所反映的封建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教学重点明孝陵的建筑布局与建筑特色

教学难点明孝陵古建的众多专有历史名词

教学设计

第一目明孝陵的兴建。

(1)明孝陵的选址

由学生朗读或自行阅读,自行提出问题,由教师对一些较为生疏的专有名词(如“风水格局”或不熟悉的历史、地理知识加以点拨和解释补充

教师补充:为什么明孝陵在南京,而不是像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十三陵都在北京?对朱元璋起义反元、定都南京并建明故宫过程作一简单回顾。

对课文中提到的明初开国功臣刘基、徐达、常遇春应作适当介绍。wWw.jAb88.com

(3)马皇后、朱元璋入葬和明孝陵的命名

注意以下几点:(一)明孝陵都有哪些人入葬,主要提到先为马皇后,后才是明太祖朱元璋。其实这个皇陵建筑群内,还葬有死于朱元璋之前的皇太子朱标、殉葬的40名妃嫔,以及明孝陵周围起“拱卫”皇上的功臣们的群墓。

(二)讲清为什么课文先讲明孝陵“基本建成”时间为5年,后面为什么又说“前后费时长达30年之久”?应讲明5年是指1376年至1383年,这是指孝陵大殿建成,是为陵墓主体工程完成。后来又补建一些附属工程,直至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才最后完毕,从1376年开始筹建,至1405年最后竣工,达30年。

(三)讲清明孝陵命名来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为1382年马皇后逝世时,谥号为“孝慈”,表示对马皇后的崇敬,称为孝陵。二则有更广的意义,取中国儒家重要思想“以孝治天下”之意,将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加之于陵墓的称呼上。

第二目 “明孝陵的设计理念”

(1)唐、宋皇陵的“上、下宫”制

讲述:自秦汉以来的我国皇陵建筑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前后有继承有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国陵寝史研究的观点认为,其相同点更同于不同点,在几条共同原则下,各朝不过继承地发展,各有特色而已。这几条共同特点,正如一本《中国丧葬史》所说的:“汉唐以来前有神道、后有陵寝及封土起坟的陵墓布局制度”,明清自明孝陵以来不过是在前代制度基础上的发展。除此而外,尚有“依山为陵”、陵墓石刻制度、后妃功臣陪葬制度等等。这些陵墓制度总的特点则是我国封建帝王集权制度在丧葬制度方面的反映,表现了绝对的皇权至高无上。

(2)明孝陵“前朝后寝”制度。

讲述:“前朝后寝”制度是明清时代我国封建皇权专制政治发展到顶峰的反映,从陵墓制度和建筑风格上更加体现“君主专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课文上说:“明孝陵的设计理念就由注重灵魂变为突出皇权”。

教师们在讲授此段课文时重点要放在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观点上。其次,要讲清什么叫“前朝后寝”,在建筑布局安排上和“上、下宫”有何不同。

第三目 “明孝陵的建筑特色”

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列出明孝陵陵宫建筑的前后布局图表,在制作图表中增强对孝陵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布局的感性认识。

(1)明孝陵前三碑

下马坊的“烈山碑”和“禁约碑”,以及原大金门高大碑亭里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简称“圣德碑”。

(2)明孝陵神道

(3)明孝陵陵宫

(4)明孝陵的鲜明建筑特色

讲述:明孝陵作为古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雄美壮观”、“金碧辉煌”、整齐对称、造型严谨,是世界少有的,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地。明孝陵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气派和理念,依山为陵的博大气魄,漫长壮观的神道,以及神兽和翁仲石刻,都显示了皇帝的权威,死后仍有神化了的人、兽为之服务。宝顶上“古木葱茏、浓阴蔽日”,陵寝周围的秀美山川,典型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知识结构

延伸阅读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向。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一、从秦朝到元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要点点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2.形成雏形:
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问题探究 “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大政局动荡。
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要点点拨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问题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
要点提示: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要点点拨 魏晋以来,三省已经成为当时中央统治机器的核心部分,但三省各自的组织规模、地位和作用都还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概括地说,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显要,门下也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朝三省长官大权旁落,但政仍出于三省。与唐代所确立的三省制相比,魏晋南朝的三省制尚未定型。
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概念解析 三省: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置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置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中书省亦被废。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概念解析 六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行机关。唐沿置,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附比《周礼》六官,排六部之序为吏、户、礼、兵、刑、工,至清不改。迨及元代无尚书省之设,六部隶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后,六部分别直接向皇帝负责。但自内阁权重后,六部行政,实受内阁变相指挥。六部首长均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唐、宋、元时期各部之下均设四司,故有六部二十四司之称。司之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明清时所设司数大增,并皆冠以清吏司名。此外,明代因太祖以南京为京师,成祖北迁后,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政府的官制,故亦有六部之设,但仅在南京留都所属地区行使职权。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已趋详备,故得延续达千余年,至清末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下才予以改变。
②作用:
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要点点拨 根据三省之间的运作程序,可推导出从决策到执行的过程是中书省拟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具体是六部)具体执行。
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要点点拨 三省把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4.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要点点拨 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力甚重。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概念解析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1.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A.原因:
a.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b.确保家天下的需要: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虽然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但仍出现了李善长、胡惟庸的专权。
★问题探究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加强专制皇权的原因
要点提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科举获取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
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
B.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C.评价: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要点点拨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②内阁的设立
A.设立
a.殿阁大学士的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热点链接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
建文帝时未设殿阁大学士,而由自己的亲信翰林院官,如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充当顾问。明成祖时,先后选拔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七人至文渊阁值班,后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充当自己的顾问,顾问之职又由翰林院移至内阁。同时,还授予他们参与机务的权力,“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谟画,率漏下数十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明政统宗》卷70)。杨荣曾记述此事说:“初建内阁于奉天门内,简任翰林之臣七人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诰命令诫敕之文曰夥,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居焉。”(《明经世文编御书阁颂序》)尽管此时阁臣的品秩仍是正五品,而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已基本具备了内阁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b.正式设立: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要点点拨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运作规则: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问题探究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制的区别
要点提示: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A.行政权力: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B.决策机构: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要点点拨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入关取代明朝以前,虽已建元立国,但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
②军机处的设立
A.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要点点拨 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B.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C.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热点链接 明朝后期,欧洲掀起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明清之交,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近代西方的以“人民主权、法治”为核心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随之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民主化成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而清朝统治者却昧于时事,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政治发展趋势,扼杀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与世界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
三、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

 


解析与探究
〖探究提示〗①汉哀帝把丞相看作股肱,放在与皇帝“共承庙宇”的高度来看待丞相的作用和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议进行裁决,从而有利于加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效地避免个人决断的局限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权,但是多数君主却不能总结秦朝设立丞相的教训。
②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主张虽然在对待宰相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一不从维护专制皇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③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弊端,造成皇帝制度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绝对君主专制,一切唯皇帝意志为转移,导致了整个官僚统治的僵化和腐败。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解析〗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1.皇权总体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来加强皇权。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是废除丞相制度。
4.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这时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解析〗仔细查找教材,梳理知识点,同学讨论来填充答案。


基础巩固
精心选一选
1.图A-图B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图A与图B,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隶属于兵部与吏部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协调解决各种利益集团间的矛盾,收揽人心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地主阶级内的决策民主权利
D.把相权一分为三,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3.北宋政府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是以下哪一矛盾的产物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官吏中文臣和武将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D.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类似于唐朝的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吏部
5.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最准确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B.设内阁,参与国家决策
C.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6.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尚书省的职能与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相同
B.明朝废除三省和六部
C.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D.元朝时期的中书省作用等同于隋唐时期的中书省
7.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专制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

用心想一想.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八年(1730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票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清史稿》卷288《张廷玉传》
材料二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廷寄》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综合应用
精心选一选
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为接近的是
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理藩院
10.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任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12.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A.设置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
D.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用心想一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晋、冀、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四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各承担何职能?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③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④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习题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B
解析:比较可以看出,唐朝的中枢权力结构相较于秦朝较为复杂。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就是把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同时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另外在尚书省下设立六部来具体执行政令。这样就以分权的形式把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2.参考答案:D
解析:要透过表象来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的调整,从根本上反映的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而对权力机构进行的重新配置。三省制下三省长官共同议政,这本身就反映了对相权的制约。
3.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中涉及的机构设置都是分化、瓦解原有的相权,考查的仍是宋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逆向分析其目的,答案不言而喻。
4.参考答案:B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保留的中书省主要负责行政权力,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联系三省的职权,应该与尚书省的权力相当。
 5.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认识。明朝废除丞相,增设内阁,其出发点都是服从于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6.参考答案:C
解析:要根据史实用排除法来选择。A项中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能主要是监察,而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排除A;B项中是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另外明朝保留了六部,排除B;D项中元朝的中书省应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也可排除D。
7.参考答案:B
解析:军机处的设置就是要加强皇帝的最高决策权,而且皇帝直接通过军机处遥控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因此前三个观点正确。皇权强化最大的弊端就是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8.参考答案:①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并保证皇帝直接决策前方的战事,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度。
②职能: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决策机构。
③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充当皇帝的传声筒。
解析:要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解答。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9.参考答案:C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来充当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这与秦朝的丞相权力较为相似。
10.参考答案:D
解析: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的权力中枢,不可能解决中央与地方权利之争,排除A;B项错在“解决了”的表述;C项是当时科举制的作用。
 11.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朝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且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根据清朝权力中枢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到军机处的设置并取代了前两者的决策权力这一条线索,再依据选项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12.参考答案:A
解析: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核心措施就是军机处的设置。
13.参考答案:①A.三省各自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B.作用: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
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A.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
皇帝直接控制。
B.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
进攻时的失败。
③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④A.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解析:本题围绕专制皇权的加强这一主线,旨在考查隋唐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明确各段材料反映的不同阶段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逐问回答设计的问题。
 

1.(2002年上海,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
解析:明太祖采取的废丞相,撤行中书省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分割权力,防止中央和地方官员权力过重。分割权力的目的是便于明太祖集中控制中央和地方大权。
答案:D
2.(2002年广东,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解析:汉武帝“推恩令”的内容是允许诸侯从王国分出土地建立侯国。
答案:D
3.(2004年老课程文综,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
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
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此时社会上存在的“书”大多反映的是秦朝建立以前的政治主张,“儒”心目中的制度规范是周礼。这一切都与秦朝的新体制有着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郡县制。
答案:A
4.(2004年文综,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答案:B
5.(2004年文综,18)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
解析:宋朝把全国划分为15路,每路设转运使,将一路各州县的财赋运输到中央。
答案:C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教案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丞相制度的废除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明设立处。
难点: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
教学方式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一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2.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知识,择优以墙报的形式(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史海撷英”栏目)展示出来。
3.预习本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教材涉及的知识提出疑点,并公布在“史海撷英”栏目。
4.引导学生编写历史剧《早朝》,从而体现皇帝万人之上的权威。
(二)导入新课
演出历史剧《早朝》,体会皇帝的无上权威。教师设问:“中国古代皇帝的这种权威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的?”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结构
一、秦:三公九卿制
二、隋唐:三省部制
三、宋:二府三司制
四、元:一省制
五、明:废丞相、设内阁
六、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一:请归纳本课大字部分涉及到哪些朝代。
提示:秦、隋唐、宋、元、明、清
课堂设问二: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分别是怎样设置的?
提示: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制。明: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设立内阁。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预习所得和课堂速读,对全课的知识结构和主体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1.秦:三公九卿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设问:结合第二课的内容,思考:秦代的三公九卿制是如何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
提示:学生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总说:三公九卿对皇帝负责;三公中,太尉一职在秦代虚有其位而无实人,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三公的职权划分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等。
2.隋唐:三省六部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提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封驳审议,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二府三司制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完成右图
课堂提问:二府三司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实质是相权的再分割,财权划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军政归枢密院管辖,行政归于中书门下,三省形同虚设。相权的再分割实质上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
4元:一省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采用侍御史高鸣的进谏,以中书省代替三省,而实行一省制。
课堂设问一:一省制导致了皇权的加强吗?
提示;没有
设计意图: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一省制是螺旋式前进中的回流。通过上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情境营造:阿合马(?--1282)元回回人,出生于中亚费纳克忒(今乌兹别克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中统三年(1262年),领中收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管理财赋。至元元年(1264年)升中书平章政事,以善于理财深受忽必烈的信用,而丞相安形同虚设。他执政十余年,采取各种手段聚敛民财,谋取私利,引起民怨。为把持朝政,联结亲属和色目人为党羽,排斥异己,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课堂设问二:你从材料中提炼出什么信息?
提示:相权扩大而产生负面影响。
课堂设问三:四个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课堂设问四:以上四个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丞相(宰相)权力最大?
提示:元朝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了实质:皇权与相权的争夺;弄清趋势;皇权逐步加强。
5.明:废丞相、设内阁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完成右图。
课堂设问一:你从右图中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它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情境营造:钱宰被征编纂《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课堂设问二: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明朝监察百官的厂卫特务无孔不入;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课堂设问三:原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被废除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天下如此之大,皇帝分身乏术,为此设立内阁。在明朝,内阁的职权有无变化?
课堂设问四:什么叫“标拟”和“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加以解释?
提示:标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6.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课堂设问一: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提示: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课堂设问二:历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不断相权,请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这道题可作为学生课余探究之用,不必非在课堂上解决,答案也必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教学总结
本课通过对秦、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的讲述,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教材是通过三大方面展现主题的。其一为三省六部制的演变:秦朝确立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隋唐时期形成的三省六部制以分割相权来体现皇权的加强;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架空三省上,以相权的再分割体现主题;元代出现历史的回旋,废除了三省,实行一省制,相权加重,但是元朝中后期这一体现己现弊端。其二为丞相制度的废除:相权的加重,影响到皇权,有鉴于元朝中后期因相权过重引发的政局动荡,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这样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其三为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明朝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以至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可以对各种奏疏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采用,地位变得重要,但所办之事是否算数,还要由皇帝最后定夺。清明的军机处重处在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但轻处在于“跪奏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3课国家


第3课国家[教学目标]
1.了解军事民主制、国家等概念;理解氏族社会解体的原因、国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国家的主要职能;理解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社会解体向国家演变的过渡形式,国家产生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教师提供材料,借助民族学和考古资料(包括传说、神话),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体会国家的出现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理解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分析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明进步、发展的大趋势,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社会进步的原因。
3.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理性地看待文明史中国家职能的两重性,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应引以为自豪。
[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家产生的重大意义及其作用。
难点: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
说明:
1.作为文明的标志,国家的产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国家的产生使人类跨入文明阶段。故为本课重点。
2.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引导其从生产力发展导致贫富分化,进而出现阶级,理解社会变革的经济根源;从文明进步的角度剖析从氏族到军事民主制再到国家产生的诸多原因。用史料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剖析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2.提问:是否从人类诞生起就有国家?思考国家产生的原因。3.简要了解军事民主制、部落联盟内部的管理架构及其作用。4.分析军事民主制瓦解以及国家诞生的原因。了解国家与氏族社会的区别。
5.了解不同文明国家产生的不同途径,进一步分析国家的职能。
6.思考、讨论国家出现的作用和对文明的影响。[资料附录]
材料一:国,邦也,从口从或。——《说文解字》。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列宁
国家是由很多人民组成的社会;永久占一块一定的领土;不受外来的统治;有一个为人民在习惯上所服从的有组织的政府。——J加纳。
国家以维持秩序和完全以及增进公民的福利为主要目的,它拥有以武力作后盾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来实现其目的,它在固定的地域内拥有主权,它行使权力限于这个地域内。国家的主权、领土、人口三个要素,是国家存在的前提。——《不利颠百科全书》。
材料二:17世纪易洛魁人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的描述
家户的任何一个成员无论从狩猎或捕鱼,或种植上获得什么东西,都是共有的。在房屋之内,人们吃的是共有的食物,每栋房屋有若干火塘,一般是每四间房共一火塘,火塘在过道的中间……每个家户受一个女家长管辖,她管理家户的经济。人们在这几个火塘上把每天只做一餐的饭做好以后,就把女家长找来,她的责任是根据各个家庭的需要把食物从锅内取出来分给他们。——摩尔根《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材料三:材料四:军事民主制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氏族制度的解体,出现了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是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和国家过渡阶段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即保留了氏族民主制的原则,同时又出现了军事首领的个人权力,所以称为军事民主制。通常也将这一阶段称为军事民主制时代。
部落联盟内部的管理架构及其作用:
(1)军事首领。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以掠夺土地、牲畜、财富和奴隶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发生,部落或部落联盟中的军事首领的地位也随之加强。军事首领皆有男子担任,最初是民众根据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指挥才能选举产生,与其血统出身无关;其权力有限,主要局限在军事方面;职务不得世袭,不称职者随时会被罢免。但随着部落之间的掠夺战争日益激烈、规模不断扩大,掠夺战争成了氏族成员的一种经常性的职业,战争和战争组织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军事首领的个人作用日益突出,权力也越来越大,其产生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民主选举变为家族世袭,当该职务出现空缺需要递补时,原先首领的儿子、兄弟和其他男性亲戚往往享有优先权。
(2)部落议事会。由各氏族酋长组成的部落议事会是全部落最高权威的体现,继续负责处理部落内部的公共事务。但其成员逐渐变为由氏族贵族担任并世袭继承,议事会也变为氏族部落内有势力的人操纵的权力机构。
(3)民众大会。民众大会的历史较部落议事会为短,由于战争基本上是男性的舞台,因此在战争以及有关问题上必须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原来由全体氏族成员参加的氏族议事会,逐渐演变为全体男性武装人员参加的民众大会。部落议事会的决议必须经民众大会通过才能生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众大会具有最后的决定权,它大体上保持了氏族的民主制度。
——甄修钰《世界上古中古史讲稿》。
材料五:关于中国夏朝建立的若干史料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夏后启是实现我国历史上“五帝”时期向“三王”时期深刻转变的关键人物。“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酋长的称谓;而夏、商、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虽然夏王朝的世系自禹始,但禹只不过是氏族社会最后一个最高首领,他为启建立王位世袭的奴隶制夏王朝奠立了基础。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正是后人追述夏王朝建立统治地位的情景。夏禹死,其子启继王位。这种废“禅让”而实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引起夏朝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夏启经过王位的激烈斗争,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Ⅲ》。
材料六: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雅典是古代希腊的一个城邦国家,从雅典国家的起源到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雅典通过一系的列改革实现了由氏族向国家的转变。
提修斯改革——雅典国家的起源
雅典位于希腊的阿提卡半岛。公元前17世纪左右,爱奥尼亚人进入阿提卡,同土著居民混居,过着氏族部落制生活。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南下时并未侵入阿提卡。公元前11—9世纪,雅典处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
阿提卡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有3个胞族,每个胞族有30个氏族。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互不相属,有时部落间互相作战。多利亚人南下,使迈锡尼等地的一些居民逃入雅典,他们成为氏族组织以外的居民;同时由于氏族内部分化,有的贫困的氏族成员也被排斥在氏族以外。氏族成员,其中包括氏族贵族,占有氏族土地。这类土地位于较肥沃的平原;而那些没有氏族关系的人只能耕种贫瘠的土地,或在沿海城镇经营工商业。由于居民混杂,氏族血缘关系受到破坏。这时,在阿提卡出现了传说中的提秀斯改革。相传提秀斯是雅典第十代王(巴赛勒斯),他废除阿提卡各城镇的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建立了以雅典城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提秀斯还把阿提卡的各部落成员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公职。这一在阶级分化的基础上由部落联合为国家的过程,显然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不可能是某一人在一次改革中所能完成的。提秀斯改革不过是这一过程的反映,通常被视为雅典国家产生的一个标志。
梭伦改革——雅典国家的发展
公元前6世纪初年,雅典的阶级关系极度紧张,平民为摆脱债务奴役正在酝酿武装起义。公元前594年,在平民压力下,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被指定为“调停人”。梭伦担任执政官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上一项重要改革是颁布了“解负令”,把卖到国外为奴的人赎回。取消以土地为担保的债务,并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债务担保,从而废除了债务奴隶制。除“解负令”之外,梭伦还实行了许多经济措施:为了防止土地集中,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提倡每个雅典人学会一种手工业技术,奖励外邦的手工业者移居雅典。
梭伦改革的第二项措施是,将全体雅典自由民,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一律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可担任低级官职;收入在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与四等级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第三等级担任重武器装备的步兵;第四等级构成轻装步兵,或充任海军。
梭伦对政治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提高了公民大会的作用,规定各等级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决定战争与媾和等国家大事,并选举官员。此外,还成立了400会议和陪审法庭。
梭伦改革沉重打击和破坏了雅典旧的氏族贵族和旧的氏族血缘关系,有力地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发展,为奴隶制的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雅典国家的最后形成
公元前6世纪末,平民领袖克里斯梯尼实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后,4个血缘部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还起着不小的作用,执政官和400人会议成员都是按部落进行选举的。贵族在部落中占优势,常操纵选举。克里斯梯尼新创10个地区部落,代替4个血缘部落。他把全阿提卡分为30个区,其中10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10个区在沿海,10个区在内地。每3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新的地区部落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摧毁了氏族制残余。
克里斯梯尼还建立了500会议,以代替400人会议。500人会议由10个地区部落各选50人组成,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并执行公民大会决议。五百人会议按部落分成小组,每组50人,轮流处理国家经常事务,每组任期为一年的十分之一。
在克里斯梯尼改革时期,雅典还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制定了陶片放逐法。十将军委员会由十个地区部落各选一人组成,一年一任,轮流统率军队,其中一人为首席将军。陶片放逐法规定公民大会可以投票决定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表决时公民在陶片上面写下应予放逐的人名,如对某人所投的票超过6000,则此人即须放逐国外,十年以后才许返回。
克里斯梯尼改革彻底肃清了氏族制残余,结束了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最后完成了雅典从氏族过渡到国家的历史进程,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一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在雅典这两个特征从提秀斯改革时起,即已开始逐步出现,至克里斯梯尼改革才具有完备的形式,从而使国家机构完全代替了氏族组织。
——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恩格斯把国家的产生归纳为三种主要形式,即:(一)雅典式。国家从氏族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直接产生,没有任何外来的暴力干涉,被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二)罗马式。国家在氏族内部的罗马人和外部的平民两大集团长期的斗争中产生;(三)日耳曼式。国家在日耳曼人不断征服其他民族的过程中产生。尽管国家产生的途径不同,但产生的前提是一致的,总是与私有制、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板书设计]
产生原因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私有
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国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产生过程社会管理:氏族民主制军事民主制国家统治
(以黄帝夏朝、社会成氏族首领部落首领部落联盟首领国王
家和希腊为例)员分化氏族成员平民或奴隶
对内:阶级压迫,管理社会,促进发展
文明
国家职能社会
标志
对外:防御侵略,维护安全,处理外交,发动战争
[训练设计]
来自课文的片段:
卢梭认为,私有制产生之前,人人过着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生活。私有制产生以后,贫富分化,人类进入了不平等的文明社会。人类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贫富的不平等。富人为了维护财产就欺骗穷人订立契约,制定法律。第二阶段,为了确保富人的财产,设立了强有力的政府权力机构,确认强者对弱者的统治。第三阶段,政府蜕化,政府的权力变成专制权力,出现了封建暴君的专横统治,使不平等发展到顶点。他说:“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哪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
问题:
1.私有制产生之前,人类生活得自由、幸福吗?为什么?
否,生产力水平低,处处受制自然环境限制,温饱和安全都难以保障,是没有自由和幸福可言的。
2.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私有制产生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产力发展,国家、法律、等级或阶级、政府出现。
3.卢梭认为国家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你认为国家政府的职能还有哪些
卢梭认为国家政府的职能是确认强者对弱者的统治,确保富人的财产。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公共需求的基础上,对内实施社会管理职能,调节国内社会矛盾、维持公共秩序,兴办公共工程、处理公共事务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等;对外履行维护国家的安全、防御外来的侵略、发动战争掠夺和奴役他国人民以及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外交联系等职能。
[课件]
见附件。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互相作用了;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过程设计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
思考: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①“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使用贝为货币。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尊为祖师。
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
思考: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3、隋唐商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通。(还包括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概况: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清明上河图》中的街市
4、宋元商业繁荣
两宋——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思考: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水陆交通的便利。
元朝——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5、明清时期商业发展
概况:①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②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A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D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乾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汇兑,为官府代理钱粮。)。
结论: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注意——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中国第一家票号
宋朝以前——概况:①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坊(居民住宅区)分开。②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如汉唐长安城设有东、西“市”等等。
宋朝时期——概况:①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A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②“草市”也更加普遍。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
表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扬一益二”。
(3)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活跃。
②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主要特点: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如郑和下西洋)
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走向衰弱:
原因: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表现: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出口商品仅占总量3%左右。
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早,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商业日益繁荣。
②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从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④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⑤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逐渐由盛而衰。
●作业布置
A,基础归纳型:按照课堂教学思路,理清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用表格形式展现。
B,能力提高型:结合课文,自主探究中国货币发展史,商业都市和城镇的发展史,海外贸易的发展史(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认购其一完成,可通过收集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