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6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向。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一、从秦朝到元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要点点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2.形成雏形:
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问题探究 “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大政局动荡。
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要点点拨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问题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
要点提示: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要点点拨 魏晋以来,三省已经成为当时中央统治机器的核心部分,但三省各自的组织规模、地位和作用都还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概括地说,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显要,门下也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朝三省长官大权旁落,但政仍出于三省。与唐代所确立的三省制相比,魏晋南朝的三省制尚未定型。
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概念解析 三省: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置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置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中书省亦被废。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概念解析 六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行机关。唐沿置,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附比《周礼》六官,排六部之序为吏、户、礼、兵、刑、工,至清不改。迨及元代无尚书省之设,六部隶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后,六部分别直接向皇帝负责。但自内阁权重后,六部行政,实受内阁变相指挥。六部首长均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唐、宋、元时期各部之下均设四司,故有六部二十四司之称。司之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明清时所设司数大增,并皆冠以清吏司名。此外,明代因太祖以南京为京师,成祖北迁后,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政府的官制,故亦有六部之设,但仅在南京留都所属地区行使职权。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已趋详备,故得延续达千余年,至清末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下才予以改变。
②作用:
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要点点拨 根据三省之间的运作程序,可推导出从决策到执行的过程是中书省拟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具体是六部)具体执行。
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要点点拨 三省把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4.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要点点拨 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力甚重。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概念解析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1.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A.原因:
a.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b.确保家天下的需要: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虽然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但仍出现了李善长、胡惟庸的专权。
★问题探究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加强专制皇权的原因
要点提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科举获取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
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
B.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C.评价: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要点点拨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②内阁的设立
A.设立
a.殿阁大学士的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热点链接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
建文帝时未设殿阁大学士,而由自己的亲信翰林院官,如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充当顾问。明成祖时,先后选拔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七人至文渊阁值班,后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充当自己的顾问,顾问之职又由翰林院移至内阁。同时,还授予他们参与机务的权力,“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谟画,率漏下数十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明政统宗》卷70)。杨荣曾记述此事说:“初建内阁于奉天门内,简任翰林之臣七人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诰命令诫敕之文曰夥,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居焉。”(《明经世文编御书阁颂序》)尽管此时阁臣的品秩仍是正五品,而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已基本具备了内阁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b.正式设立: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要点点拨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运作规则: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问题探究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制的区别
要点提示: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A.行政权力: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B.决策机构: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要点点拨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入关取代明朝以前,虽已建元立国,但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
②军机处的设立
A.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要点点拨 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B.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C.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热点链接 明朝后期,欧洲掀起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明清之交,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近代西方的以“人民主权、法治”为核心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随之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民主化成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而清朝统治者却昧于时事,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政治发展趋势,扼杀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与世界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
三、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

 


解析与探究
〖探究提示〗①汉哀帝把丞相看作股肱,放在与皇帝“共承庙宇”的高度来看待丞相的作用和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议进行裁决,从而有利于加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效地避免个人决断的局限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权,但是多数君主却不能总结秦朝设立丞相的教训。
②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主张虽然在对待宰相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一不从维护专制皇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③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弊端,造成皇帝制度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绝对君主专制,一切唯皇帝意志为转移,导致了整个官僚统治的僵化和腐败。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解析〗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1.皇权总体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来加强皇权。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是废除丞相制度。
4.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这时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解析〗仔细查找教材,梳理知识点,同学讨论来填充答案。


基础巩固
精心选一选
1.图A-图B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图A与图B,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隶属于兵部与吏部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协调解决各种利益集团间的矛盾,收揽人心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地主阶级内的决策民主权利
D.把相权一分为三,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3.北宋政府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是以下哪一矛盾的产物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官吏中文臣和武将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D.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类似于唐朝的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吏部
5.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最准确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B.设内阁,参与国家决策
C.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6.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尚书省的职能与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相同
B.明朝废除三省和六部
C.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D.元朝时期的中书省作用等同于隋唐时期的中书省
7.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专制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

用心想一想.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八年(1730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票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清史稿》卷288《张廷玉传》
材料二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廷寄》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综合应用
精心选一选
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为接近的是
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理藩院
10.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任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12.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A.设置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
D.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用心想一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晋、冀、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四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各承担何职能?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③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④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习题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B
解析:比较可以看出,唐朝的中枢权力结构相较于秦朝较为复杂。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就是把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同时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另外在尚书省下设立六部来具体执行政令。这样就以分权的形式把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2.参考答案:D
解析:要透过表象来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的调整,从根本上反映的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而对权力机构进行的重新配置。三省制下三省长官共同议政,这本身就反映了对相权的制约。
3.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中涉及的机构设置都是分化、瓦解原有的相权,考查的仍是宋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逆向分析其目的,答案不言而喻。
4.参考答案:B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保留的中书省主要负责行政权力,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联系三省的职权,应该与尚书省的权力相当。
 5.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认识。明朝废除丞相,增设内阁,其出发点都是服从于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6.参考答案:C
解析:要根据史实用排除法来选择。A项中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能主要是监察,而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排除A;B项中是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另外明朝保留了六部,排除B;D项中元朝的中书省应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也可排除D。
7.参考答案:B
解析:军机处的设置就是要加强皇帝的最高决策权,而且皇帝直接通过军机处遥控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因此前三个观点正确。皇权强化最大的弊端就是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8.参考答案:①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并保证皇帝直接决策前方的战事,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度。
②职能: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决策机构。
③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充当皇帝的传声筒。
解析:要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解答。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9.参考答案:C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来充当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这与秦朝的丞相权力较为相似。
10.参考答案:D
解析: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的权力中枢,不可能解决中央与地方权利之争,排除A;B项错在“解决了”的表述;C项是当时科举制的作用。
 11.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朝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且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根据清朝权力中枢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到军机处的设置并取代了前两者的决策权力这一条线索,再依据选项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12.参考答案:A
解析: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核心措施就是军机处的设置。
13.参考答案:①A.三省各自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B.作用: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
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A.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
皇帝直接控制。
B.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
进攻时的失败。
③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④A.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解析:本题围绕专制皇权的加强这一主线,旨在考查隋唐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明确各段材料反映的不同阶段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逐问回答设计的问题。
 

1.(2002年上海,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
解析:明太祖采取的废丞相,撤行中书省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分割权力,防止中央和地方官员权力过重。分割权力的目的是便于明太祖集中控制中央和地方大权。
答案:D
2.(2002年广东,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解析:汉武帝“推恩令”的内容是允许诸侯从王国分出土地建立侯国。
答案:D
3.(2004年老课程文综,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
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
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此时社会上存在的“书”大多反映的是秦朝建立以前的政治主张,“儒”心目中的制度规范是周礼。这一切都与秦朝的新体制有着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郡县制。
答案:A
4.(2004年文综,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答案:B
5.(2004年文综,18)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
解析:宋朝把全国划分为15路,每路设转运使,将一路各州县的财赋运输到中央。
答案:C

扩展阅读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注意把握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两条线索。具体内容应包括汉代中枢机构的变化和郡国并行制、魏晋南北朝中枢机构的变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地方节度使制度、北宋从中央到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兴盛制度。教材中对七国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北宋的极贫积弱的讲述,是对上述问题的深化,应分析理解。
2.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是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表现。应该掌握上述史实,了解明清中枢机构的变化,理解君主专制的特征及其影响。

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西汉专制集权的加强
(一)背景:七国之乱
1.原因:汉初,刘邦在推行,逐一铲除和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但和之间矛盾激化。
2.经过:前年,吴王借口“清君侧”,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
3.结果:汉景帝平定七国叛乱,诸侯王的和权力被收归中央。
(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目的: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在中央建立;地方上实行,设置。
3.意义: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集中导致了外戚和宦官专权,政局动荡。
二、唐末五代的割据混战
(一)藩镇割据
1.成因:平定后,唐代宗将及封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膨胀。
2.后果: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和延续。
(二)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
①政权:更迭频繁。
②政局:南方相对稳定。
③经济: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目的: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
(二)措施
1.军事上:
统兵权归,调兵权归,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政治上:
①中央:削夺宰相的权力,设和;
②地方:削夺、和的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3.经济上:
中央掌握地方上大部分财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维护了和

(三)影响:
1.积极:改变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
2.消极:造成了“”、“”、“”的国家财政危机。
四、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元朝后期,丞相位高权重,引起政局动荡。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
2.废除:1380年,裁撤,废除丞相,皇帝亲掌,直接管理国家政事,皇权、相权合二为一。
3.影响:在中国实行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设置
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事务繁多。
2.设立:明太祖时设,明成祖时正式设立。
3.职责:明太祖时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明成祖时开始参与的商讨,后来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三)军机处的设置
1.背景:清初设立处理日常事务。负责军国大事。
2.目的:处理。
3.职权:处理军务,后来可参与处理、制定、审理等机要政务。
4.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高度发展。

1.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着那两对基本矛盾?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受到牵制削弱、分割,最终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控制,地方权力逐步缩小,地方服从服务于中央。
2.试比较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制的不同点
①性质上,英国为资本主义性质,中国为封建性质。
②产生过程上,英国内阁首相选举产生,中国内阁首辅由皇帝任命。
③地位上,英国为法定必设机构,国王无权解散;中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皇帝可以随时解散。
④权力上,英国行使国家决策和管理权力;中国主要是备皇帝顾问。
⑤作用上,英国进一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完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是君主专制的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例1.(2007山东,9)服饰是—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中得到的却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栝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解析:从图片看三种男子帽式都含有统一之一,结合明初的政治状况,朱元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皇权,它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也带有这一意图。
答案:B
例2.(2006江苏单科,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解析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隐含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秦始皇确立丞相制度,丞相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后,每当皇帝软弱,相权就直接威胁着君权,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组织史实时要注意能揭示总体趋势、语言简练。君权的空前加强,必然导致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这就是影响。
 答案要点(共11分)
①史实:
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专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②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③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一、单选题:
1.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汉高祖)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镇)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二城。”又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2.下列各项制度,属于汉朝在秦朝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A.刺史制、封国制B.三省制、封国制
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D.一省制、刺史制
3.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4.《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5.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要调动一个实力较大的地方将领,事先总是调兵遣将防备其反抗,如临大敌。这反映出
A.地方将领会发动兵变B.皇权专制制度已趋没落
C.地方将领反对封建专制D.皇权与割据势力矛盾尖锐
6.西汉初和北宋初都面临制度上的问题是
A.地方与中央争权B.郡县与封国并存C.皇权与相权矛盾D.内朝与外朝并存
7.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明太祖
8.王彦超及诸藩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据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9.北宋出现“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而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政府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强D.政府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10.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11.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
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B.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D.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枢密院
12.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13.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墇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墇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提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5.以下是中国古代皇帝对丞相的看法:“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
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
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这样的言论只能产生于
A.隋唐时期B.宋元时期C.明清时期D.中国近代
16.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②明宣宗后地位日益提高;③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一级决策和行政机构;④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17.皇帝对丞相的礼仪:由赐座、探病到站着奏事,由站着奏事到必须跪着奏事,实质可以反映出
A.皇帝对大臣要求提高B.皇帝与大臣隔阂不断加深
C.朝廷礼仪的完善D.皇权的加强,大臣地位的不断下降
1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9.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以下政制既加强皇权,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的是①剌史制②通判③三省六部制④军机处设置
A.①③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以天下广之、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至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四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阘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及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之已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语
材料五关于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当代学者有这样的看法: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个关键时代。宋代宰相不仅失去了兵权和财权,而且连用人之权也被剥夺了。故宋代的中央集权已可谓是集于帝王之一身。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是有意要削掉宰相的用人与司法之权。从这种发展的趋势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相之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之至材料四,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何区别?又无本质区别?结合史实说明。(12分)

(2)材料四对明朝废除丞相追溯到宋朝,你同意吗?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1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它具体又有哪些制度构成?(3分)

(2)图二体现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3)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明初中央行政部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什么矛盾的激化?(2分)

(4)图四中的机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2分)如何评价该机构的设立?(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6分)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BCD 6―10 ACDDC11—15CCBBC16—20CDABB
二、非选择题
21.(1)材料一、二认为有宰相帮助可以治理好天下。材料三、四认为设宰相威胁君主的权威。两种态度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唐太宗设三省六部制,降低三省长官的级别,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际上也加强了皇权。(12分)
(2)宋代为了吸取历史上地方割据的教训,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已经使宰相不能处于总领的地位。从发展趋势上看,明代废除宰相之举是必然的。(11分)
22.(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分)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3分)
(2)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王权独尊。(6分)
(3)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进一步加强。(2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2分)
(4)雍正(2分)军机处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使君主专制发到了顶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4分)
(5)一方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6分)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明太祖时: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废除,权分六部,,加强君主专制.力不从心后,设
明成祖时:设立“”——是皇帝的顾问、咨询、内侍机构。
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权压众臣。
评价:始终不是的中央一级的机构;它是的产物,不可
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分析内阁制与丞相制的不同:
*分析比较古代中国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的不同:

皇太极:仿明制,设,置,并使用“”,皇权受制约
康熙帝: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三足鼎立。
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雍正帝:设军机处职能:
意义:军机处的设立,。
*
1、包含的两对矛盾:
2、形成的原因:、、
3、核心(本质特征):
4、发展趋势:
5、作用与影响:



评价检测

一选择题: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重要矛盾之一,明朝建立后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急待解决。
1.朱元璋为解决这一矛盾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三省,分割丞相权力B.废除丞相,由六部分掌其权
C.设置军机处,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D.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2.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分散地方机构权力
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拔管理的方法,实行八股取士
3、内阁制作为明朝集中央权力于皇帝的重要措施,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时期B.明成祖时期C.明宣宗时期D.明宪宗时期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君主专制也空前加强。
4.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军机处设置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C.八股取士的实施D.严酷的文字狱
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臣”“重臣”组成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6.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这说明
A.康熙帝精明干练,勤于政务B.清初加强君主专政
C.康熙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D.清初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清王朝建立后把建立一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及至。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
7.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了从明朝到清朝()
A.皇权与相权在斗争中协调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深
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日益加强
8.我国古代丞相这一官职从设立到最后被废除的演变历程,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B.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政令统一的需要
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不断加强,导致这一现象的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权欲的膨胀B.地主阶级的要求
C.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法家思想的启示
二.材料分析:
10
材料一:明太祖忌大臣权重,自洪武十三年杀胡惟庸后,不设宰相。
材料二: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
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
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于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诸殿
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1)材料中所说的是明朝何种官职的产生?

(2)明太祖创立这一官职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职责?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
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大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
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回答:
(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23456789
BBBADBDBC
10(1)内阁大学士。(2)丞相废除后,国家政务都由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职责: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后参与机务。明中叶以后,职权渐重,兼领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决策机构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1(1)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皇帝决断和集体讨论应结合起来。中央政府各部门只管办事,皇帝一人决策即可。
(3)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因为唐太宗要求“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后“方可奏行”,最后的决定仍在皇帝一人手中,二者都坚持专制制度,但唐太宗要求将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统一起来,明太祖将宰相制与君主专制绝对对立起来看待,因此得出不同结论

高一历史《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


高一历史《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案

一、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的设立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单了解汉朝初期、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的史实。

2、掌握汉武帝和宋太祖的集权措施及影响

3、掌握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及影响

4、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情境教学法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片和易懂的材料,导入并教授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2、问题探究法

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关史料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专制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中央集权强化,以及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地方分权和分裂割据的辩证关系,从而明白统一局面的来之不易,明白维护国家统一认识,反对分裂势力,仍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大义。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领悟到高度集中的专制制度在促进国家发展的同时,实际上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衰败的因素,从而体会到我国民主制度确立的曲折与艰难,明确维护民主制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归纳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难点:论从史出地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专制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及影响

四、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

1、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2、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知识,择优以墙报的形式(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史海撷英”栏目)展示出来。

3、结合学案预习本课,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思考课后解析与探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并记入学案。

(二)导入新课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线索简单进行阐释并导入新课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

唐末五代割据分裂与宋太祖集权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三)师生互动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

导入:多媒体展示以下图片

图片一:七国之乱图片二:安史之乱图片三:杯酒释兵权

设问;三幅图片排列在一起,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政权之间的什么关系?

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借学生的回答状况如:斗争、战争、平叛、缓解等,导入中央集权过程的曲折与坎坷,点明授课意图。

1、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图示)

 王国问题产生——刘邦:郡国并行

汉景帝:直接削藩、平定叛乱

解决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等

设计意图:第一目的重点内容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汉高祖和汉景帝的内容是它的铺垫,不能不讲,所以设计两段情景,使学生既增加学习兴趣,理解课文,又能节约时间。

(1)汉高祖巩固政权——打出汉高祖画像和《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衣锦还乡。他大宴家乡父老乡亲,并组织120个小儿“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 高祖本纪》)。

课堂设问: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打出西汉前期形势图便于得出结论)

 (2).汉景帝平息叛乱

课堂设问: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

情境营造二:(打出贾谊、晁错的建议引导学生)贾谊上《治安策》:……晁错上《削藩策》:……过渡到七国之乱与汉景帝平息叛乱

(3).汉武帝的集权(重点)

课堂设问一:汉武帝即位后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课堂设问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此知识点进行着重处理,可依据课本进行知识点的重点落实)

2、唐末五代的割据分裂局面

大举分封进一步发展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设计意图:本部分依据教材简单介绍即可,但是应突出的是此时期的社会特征,体会国家分裂的痛苦与国家一统的重要性。

小结设问:、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本质是什么?

提示: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目的、措施、评价)

设计意图:本部分属于重点内容,应做重点讲述。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辨证的对待历史问题

情境营造: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课堂设问一: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可以打出宋朝中央机构示意图进行直观了解)

课堂设问二: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试加以评价

课堂设问三:与历朝开国之初“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课堂小结:借中央PK地方的斗争及结果导入第二目《皇权的不断加强》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君权和相权的斗争

课堂设问一:请归纳第三课及本目涉及到的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史实

提示:秦、隋唐、宋、元、明清(可设置表格进行填写)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预习所得和课堂速读,对全课的知识结构和主体内容有整体的了解,之后通过问题探究法、情境教学法重点讲述明清知识点。

1、明:①废丞相

课堂设问一:阅读课文材料《皇明祖训》。思考明太祖为何要废丞相?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

课堂设问二:明太祖废丞相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可结合以下材料更好的理解教材

情境营造:钱宰被征编纂《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提示:明朝监察百官的厂卫特务无孔不入;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课堂设问三:原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被废除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天下如此之大,皇帝分身乏术,该怎么办?导入内阁相关知识点的设置

②设内阁

提示:可设置表格更清楚的了解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的史实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中期以后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课堂设问:有人说明朝的内阁首辅大学士位高权重,是变相重新设置的丞相,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权利地位皆有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2.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设计思路:简单了解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职能,将重点放在军机处的设置上,结合教材细化处理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特点、基本职责、作用等基本史实,后进行思考探究。

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参考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面面相觑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陶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与,即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经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回答:(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指出军机处最初的名称、设置的时间、所在的地点和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

(4)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综合探究与课堂小结

1、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2、历史阅读与探究材料(一)

材料一: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亦可说中国民族性擅长政治,故能以政治活动为其胜场。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历史学家钱穆

材料二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人民处境的恶化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妨碍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大落后与西方。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孟德斯鸠

思考: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和你的理解思考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设计意图::这道题可作为学生课余探究之用,不必非在课堂上解决,答案也必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与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探究能力,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高三历史教案:《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设计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教案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走进多彩课堂】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向。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名师细说教材】

一、从秦朝到元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要点点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2.形成雏形:

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问题探究 “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大政局动荡。

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要点点拨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问题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

要点提示: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要点点拨 魏晋以来,三省已经成为当时中央统治机器的核心部分,但三省各自的组织规模、地位和作用都还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概括地说,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显要,门下也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朝三省长官大权旁落,但政仍出于三省。与唐代所确立的三省制相比,魏晋南朝的三省制尚未定型。

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概念解析 三省: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置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置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中书省亦被废。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概念解析 六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行机关。唐沿置,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附比《周礼》六官,排六部之序为吏、户、礼、兵、刑、工,至清不改。迨及元代无尚书省之设,六部隶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后,六部分别直接向皇帝负责。但自内阁权重后,六部行政,实受内阁变相指挥。六部首长均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唐、宋、元时期各部之下均设四司,故有六部二十四司之称。司之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明清时所设司数大增,并皆冠以清吏司名。此外,明代因太祖以南京为京师,成祖北迁后,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政府的官制,故亦有六部之设,但仅在南京留都所属地区行使职权。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已趋详备,故得延续达千余年,至清末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下才予以改变。

②作用:

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要点点拨 根据三省之间的运作程序,可推导出从决策到执行的过程是中书省拟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具体是六部)具体执行。

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要点点拨 三省把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4.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要点点拨  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力甚重。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概念解析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1.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A.原因:

a.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b.确保家天下的需要: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虽然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但仍出现了李善长、胡惟庸的专权。

★问题探究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加强专制皇权的原因

要点提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科举获取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

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

B.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C.评价: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要点点拨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②内阁的设立

A.设立

a.殿阁大学士的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热点链接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

建文帝时未设殿阁大学士,而由自己的亲信翰林院官,如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充当顾问。明成祖时,先后选拔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七人至文渊阁值班,后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充当自己的顾问,顾问之职又由翰林院移至内阁。同时,还授予他们参与机务的权力,“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谟画,率漏下数十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明政统宗》卷70)。杨荣曾记述此事说:“初建内阁于奉天门内,简任翰林之臣七人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诰命令诫敕之文曰夥,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居焉。”(《明经世文编·御书阁颂序》)尽管此时阁臣的品秩仍是正五品,而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已基本具备了内阁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b.正式设立: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要点点拨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运作规则: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问题探究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制的区别

要点提示: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A.行政权力: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B.决策机构: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要点点拨 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入关取代明朝以前,虽已建元立国,但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

②军机处的设立

A.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要点点拨 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B.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C.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热点链接 明朝后期,欧洲掀起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明清之交,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近代西方的以“人民主权、法治”为核心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随之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民主化成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而清朝统治者却昧于时事,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政治发展趋势,扼杀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与世界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

三、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

【合作梳理知识】

【课后习题对话】

解析与探究

〖探究提示〗①汉哀帝把丞相看作股肱,放在与皇帝“共承庙宇”的高度来看待丞相的作用和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议进行裁决,从而有利于加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效地避免个人决断的局限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权,但是多数君主却不能总结秦朝设立丞相的教训。

②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主张虽然在对待宰相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一不从维护专制皇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③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弊端,造成皇帝制度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绝对君主专制,一切唯皇帝意志为转移,导致了整个官僚统治的僵化和腐败。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解析〗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1.皇权总体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来加强皇权。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是废除丞相制度。

4.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这时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解析〗仔细查找教材,梳理知识点,同学讨论来填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