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7

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WwW.JaB88.Com

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4、学会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5、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2、用量筒和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估读的方法。
2、量筒读数时的注意点。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实验器材
教师: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学生: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木块、量筒、石块、水、细线
学生课前准备
透明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
让学生观察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挂图,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上台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要求学生看书第25页图,了解宇宙、地球、上海的金茂大厦、微粒的尺度。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二、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n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光年的长度。
三.正确使用刻度尺
对单位用单位的长度有所了解后,介绍几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分别介绍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说明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用于精确的测量,我们目前只需掌握普通刻度尺的使用。那么如何使用刻度尺呢?对于刻度尺的总结一下,有四个字,那就是认、量、读、记。
①认:就是认识刻度尺,认识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是多少?量程就是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是指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在以前叫做最小刻度值。
②量:就是如何测量,在测量是要注意两点,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如果零刻线磨损了,则应让其它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未端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就是被测物体长度。刻度线应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说明厚刻度尺的使用(图2-7)。
③读: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此外,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往往要求比较精确,此时,就要进行估读,即: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难点)。估读值不是一个精确的值,但也是一个有效值。
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都不对)。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可参照课本图2-7)。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利用课本图2-7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刻度尺应立着放正,不能歪斜。(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立着的说法。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近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有效数字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着重讲清最后一位估读数字是有意义的,因此,估读的数字及其前面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④记:测量完了,就要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是不行的,应懂得根据记录来判断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难点)。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四、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任何测量都存在着误差。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物体的末端恰好对着刻度线,测量的结果应是准确的。其实,任何刻度线都有一定的宽度,恰好对着刻度线也是估计的,这时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字是零。(估读数字为零,容易被忽视,要提醒学生注意。)由此可见,测量中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五、体积的测量
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积的测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对于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只要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或直径,就可以算出它们的体积。但是对于液体的体积,就要用专门的仪器测量,如量筒、量杯。并且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就要用特殊的方法间接测量它们的体积。
要求学生观察桌上的量筒,结合书第28页图2-9,认清量筒和量杯的结构特点。
1、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实际应用中还有分米3、厘米3、毫米3、升、毫升,它们的符号分别是m3、dm3、cm3、mm3、L、mL,1L=1dm3。并简单介绍体积单位的换算。
2、认识量筒的量程、分度值。
3、量筒读数时要注意视线要同凹形水面的底相平,或与凸形水银面的顶相平。
4、实验:让学生在量筒中到入一定体积的水,并正确读出水的体积。
明白了量筒的使用,再简单介绍量杯,强调量杯的示数特点与量筒不同,由于量杯的形状特点,所以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在介绍完量筒的使用后,提出问题:如何测出你们桌面上的不规则形状的石块的体积呢?(要求学生看书第28页的做一做,并思考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
教师讲解:我们只要借助排开水的体积间接测量出这个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到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用细线绑住小石块,慢慢放入水中(说明为什么要用细线绑着慢慢放入水中),此时水面上升,分别读出前、后两次量筒的示数,将两次的示数相减,就可以得到石块的体积。这种方法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以后在学习中将经常用到。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的操作提出更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器材)
六、课堂小结
1、我们学习了利用刻度尺和量筒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2、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和读数。
3、再次强调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重复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1、课文第28页作业第1、2、3题。
2、在家中利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物理书的长和宽,要求估读,并作好记录。

相关知识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导学案(十里铺中学)

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会使用这些工具测量长度和体积;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经历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估测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

1.物质世界的尺度,如图2.1-1

【例1】试就你已知的物体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图2.1-1物质世界的尺度/m

思路与技巧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其尺度应分别为:夸克(小于10-16)、质子(10-13cm)、原子核(10-10cm)、原子(10-8cm)、分子(10-5~10-7cm);西瓜(60cm)、地球(1.28×106m)、太阳系、银河系(十万光年)、宇宙.

答案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尘粒、西瓜、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2.长度(length)的测量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图2.1-2;

图2.1-2

(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meter,简写为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103m1dm=10-1m1cm=10-2m

1mm=10-3m1μm=10-6m1nm=10-9m

说明(1)1983年国际计算大会规定:米是在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

(2)光年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它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1光年=9.46×1015m.

3.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若用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

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4.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普通方法不能直接测量出来,可以间接测量.间接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得出被测量值.例如:测纸张的厚度、邮票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细铜丝的直径等;

(2)替代法:测量某个与被测量相等的量,用以代替对被测量的直接测量.例如:测量地图上某条大河的长度、铁路的长度、海岸线的长度等.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丝线与地图上的曲线重合,并在两端点做好记号,然后将丝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即可;

(3)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图2.1-3就是平移法在测量硬币直径时的两种应用;

图2.1-3

(4)滚动法: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子在被测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可得到曲线路径的长度,例如:测操场的长度、两个汽车站间的距离等.汽车的计程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例2】现有一个圆柱形封闭油桶,仅有一个钢卷尺(量程满足测量要求)、一支粉笔和一个重锤线,不许通过计算,不许打开油桶,要求直接测量出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说明具体方法.

思路与技巧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在油桶内部,但题中要求不许通过计算,不许打开油桶,因此必须把这一待测的距离想办法由桶内平移到桶外,这样就可以用卷尺直接量出它的长度了.

答案具体方法:(1)油桶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用粉笔在地上沿桶底画一个圆

(2)将油桶平移至与圆相切的位置,设切点为P(如图2.1-4)

图2.1-4

(3)利用重垂线找出切点P正上方桶边缘上的点Q

(4)用卷尺找出过P点的圆的直径,确定直径另一点M的位置

(5)利用卷尺直接量出M、Q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所求.

5.误差

(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者的观察不够细致等;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是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认真细心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尽量地减小.

【例3】小明在测量一木块长度的实验中,得到如下记录:l1=12.41cm,l2=12.42cm,l3=12.44cm,则木块的长度应为,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思路与技巧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减少误差,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为木块的长度.因为在记录测量值时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求平均值时最后一位也应是估计值,估计值的位数保留多了仍是估计值,并不会变得更准确,所以位数保留多了没有意义.木块长度l===12.423mcm=12.42cm.由于12.4cm是准确值,0.02cm是估计值,即准确到124m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答案12.42cm1mm.

6.体积的测量

(1)体积(volume):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

(2)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m3).常用单位:分米3(dm3)、厘米3(cm3)、毫米3(mm3)、升(L)、毫升(mL),其换算关系如下:

1dm3=10-3m31cm3=10-6m31mm3=10-9m3

IL=ldm31mL=1cm3

(3)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图2.1-5

说明使用量筒或量杯测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水面的底相平,或与凸形水银面的顶相平.

【例4】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灯泡(还没有制成成品)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出这只灯泡的容积是多少,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又去德国深造了一年,数学程度相当不错,他拿着这只梨形的灯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来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画了剖视图、立体图,还列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着急了,走近一看,哎哟,在阿普顿面前,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爱迪生微笑着说,何必这么复杂呢?然后告诉了阿普顿测量的方法,阿普顿恍然大悟,不到一分钟就测出了灯泡的容积,你知道爱迪生测灯泡的方法吗?

思路与技巧灯泡的形状不规则,很难直接计算出灯泡的容积.可转换成测量水的体积,即可间接地测量出灯泡的容积.

答案爱迪生测量灯泡的容积方法是:把水装满在这只灯泡里,再把水倒在量杯或量筒里量出水的体积,则水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

探究体验

收集资料图2.1-6是长度阶梯的一部分.请查阅相关资料将其余部分补上.并把原子、分子、人的身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地球的直径、月球距离等相关的典型尺度标记在线旁(Iy=9.46×1015m).

图2.1-6

分析与结论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表示长度阶梯的方法?

探究点拨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物理量比较是科学方法的体现,不同的内容应选择最直观的方法.

聊天室

话题:有趣的人体尺度

胖胖:老师,公安员和考古学家能根据脚印的长度确定一个人的身高,是不是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存在某种关系呢?

老师:人体各部分的尺度间有着特殊的规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肩膀最宽处约等于身高的,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8倍或7.5倍.拳头的周长与脚底的长很接近,所以买袜子的时候只要把袜底在自己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了.

用尺去量一下,你还能一发现什么规律?然后请教美术老师,画人体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图2.1-7

快乐套餐

1.小明发现周围同学在测长度时,刻度尺放置的位置有以下几种(图2.1-8).请你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图2.1-8

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B.读数时,估读的数位越多越准确

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减小误差

D.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3.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方法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出10个1分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求平均值,再除以10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1个硬币的厚度

4.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25.82cmB.25.82dmC.25.81mmD.25.816cm

5.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面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6.一般情况下,初三学生一扌乍(如图所示)的长度约是()

A.8cmB.18cmC.38cmD.48cm

7.按照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B.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C.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D.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8.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明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华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你认为.

9.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所说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经我国专家测量改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确度达到.

10.如图2.1-9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其中的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它的直径是cm,合m.

11.如图2.1-10中的螺丝全长为mm.

图2.1-9图2.1-10

12.英制单位有英寸(吋)、英尺(呎)、码、英里(哩)、海里(涅).l码=3呎=0.9144m,l呎=12吋=0.3048m,1吋=2.45cm.电视机屏幕的大小是用吋来表示的.请问:你家的彩电是多大?,合m.

13.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如图2.1-11所示,此图按实际尺寸缩小了20000000倍.用细线沿图上铁路线截取相同长度的一段,拉直后的长如图2.1-11中AB所示,请用文具盒中刻度尺(或三角板)量出图上郑州到上海的直线距离为mm,则郑州到上海的实际直线距离为km.

图2.1-11图2.1-12

14.小红家上月5日自来水表读数为344m3,本月5日自来水表指针的位置如图2.1-12所示,这时水表示数为m3,所以一个月来她家用去m3(读到m3即可).若每立方米水0.8元,则小红家这个月应交水费元.

15.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2.1-12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mL.

16.观察图2.1-13:

图2.1-13

(1)看一看;判断下列问题:

①图a、图b中的两条线段AB、CD哪条长?

②图c中的线段AB长,还是AC长?

③图d中三条线段AB、CD、EF,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④图e中PN和PQ平行吗?

⑤图f中的MN,PQ是直线吗?

⑥图g中,方框的四边形是直线吗?

(2)测一测:然后比较你的目测结果正确吗?

17.小明同学买了一盒自动铅笔用的笔芯,但包装盒上注明的笔芯直径看不清楚了,小明想用实验方法测出笔芯的直径,他只有分度值是1mm的三角板一块,小明能否测出笔芯的直径?如果能,请写出实验步骤.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2.C3.C4.A5.C6.B7.D8.正确的操作可减少误差,避免错误;实验中绝对精确是不可实现的9.长度;分米10.4.05;0.040511.45.0mm12.41.3;82613.356;1214.乙;6015.略16.略17.能;①把铅笔芯紧密排列在桌面上;②用三角板测出排列的长度L;③数出所列铅笔芯的个数n;④用d=算出笔芯直径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利用课本图1-6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刻度尺应立着放正,不能歪斜。(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立着的说法。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近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4.正确记录测结果

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5.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小结:(从板书中小结)

归纳

三.思考与作业

四板书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一.认识测量

二.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三.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实验室常用)

2刻度尺正确使用

①使用前认清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②使用时,尺要沿所测直线,并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四.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人为因素和测量工具本身。

3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常用)和用较精密仪器。

五简要说明


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一、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让学生看课文图11.3-1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2)阅读课文第2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8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3、阅读课文第28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3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达标自查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A、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B、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C、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能力提高

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

10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1、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