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教学本课,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读、研读,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蚂蚁的美好品质,并谈谈读文后受到的启发。
学前准备1.自学生字,收集蚂蚁搬食物的资料。(学生)
2.教学相关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和蚂蚁们的美好品质。
3.学习蚂蚁大家庭同心协力,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并受到启发。
学习重点体会蚂蚁队长表现出的美好品质。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1.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搬运食物吗?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蚂蚁队长,看看它是怎样带领蚂蚁队伍搬运食物的?(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蚂蚁搬运食物的情景。
2.齐读课题,质疑。1.读了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识字(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生字圈起来。
2.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易读错的字。
犯(fàn)跺(duò)
豫(yù)
2.读一读带生字的词语。
3.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学生齐读课题。2.给加点的字注音。
诱人()聚集()
犹豫()宣布()
禁止()舔食()
三、研读感悟(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蚂蚁队长下达了什么命令?
(2)蚂蚁们是怎么做的呢?
2.研读第4~9自然段,思考:
蚂蚁队长和蚂蚁们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态度?
3.齐读最后一段。1.读第1段蚂蚁的命令。
2.从“争先恐后、抢着、不愿”等词体现了蚂蚁遵守纪律,同心协力的品质。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队长:丢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
4.“劲头比刚才更足”蚂蚁队长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品质更加激励蚂蚁们齐心协力地搬运食物。3.仿写词语。
争先恐后(含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这只蚂蚁队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对你的启发。
学生谈体会。5.读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习本课,学生通过自读、研读、探讨、交流,明白了一块小小的奶酪渣折射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品质,和蚂蚁队伍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

编辑推荐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精品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从本文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画面。同学们,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描述画面?

同学们,这群可爱的蚂蚁面对诱人的奶酪,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

【课件出示:什么是奶酪?围绕一块奶酪会发生什么事?】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发学生对蚂蚁和奶酪的认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疑问,为

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学。

同学们,请选择你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读,努力读对每一个生字。

同学们,请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同学们,请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读全文,边读思考课前质疑提出的问题,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识字学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1、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2、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3、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4、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同学们,你们正确、流利地读读这些句子吗?自己试试。同学们,谁来展示展示你精彩地朗读?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错、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拢】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现在PK,看看哪组读得更出彩?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1)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每一个词语的音。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请联系生活经历,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可以用上一个词语,也可以用上几个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不好记的字?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课件出示:

处——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hǔ,读chù时可以组词为:到处、处长。

稍——多音字,在本课中读shào,“稍息”是一种口令。读shāo时可以组词为:稍微。舔——对比识记。(舌头尝是舔,加上水是添)跺——对比识记。(身子活动是躲,脚的活动是跺)】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抓住字形特点和字音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有目的地实践,提高识字效率。

四、再读全文,体会感悟

同学们,请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蚂蚁队长的句子,再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小组内交流交流。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一:

【课件出示: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它能抵住奶酪的诱惑,不独吃奶酪。】同学们,谁来把你找到的描写蚂蚁队长的句子与大家分享分享?【课件出示:

1、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

2、蚂蚁队长生气了。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3、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同学们,小组老师扮演记者,你们扮演蚂蚁队长,进行情景对话:队长,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蚂蚁队长和小蚂蚁的头饰,你喜欢哪个人物,就戴上它的头饰,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此时的心情吧!

预设二:

【课件出示:我喜欢这位队长,因为它把自己特别想吃的奶酪渣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同学们,这块奶酪渣该怎么处理呢?自己先读读第12自然段,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找答案。

同学们,请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12、13自然段。

同学们,现在老师扮演记者,你们扮演蚂蚁队长和小蚂蚁,进行情景对话:

【课件出示:

1、队长,你那么想吃奶酪,为什么给小蚂蚁吃?

2、小蚂蚁,在这里,你是最小的,当你吃到奶酪渣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对蚂蚁队长说什么?

3、蚂蚁们,你们喜欢这位队长吗?说一说理由。】

同学们,请带着兴奋和愉快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人物的不同想法,逐步走近蚂蚁队长,了解他的情感变化,体会领导的表率作用,走进蚂蚁们的世界,体会严于律己带来的作用。

五、情感升华,作业延伸

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是怎样战胜诱惑的?

同学们,生活中人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可能是美食,可能是衣物,可能是钱财,但我们一定要铭记古话——【课件出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同学们,课外请把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成群的蚂蚁、蚂蚁觅食等图片。

2.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课件出示3新词:)

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

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纠正:

注意:翘舌音“处”,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另外,注意多音字“处”,在本文中读“chǔ”,组词为“处罚”,还有一个读音是“chù”,组词是“到处”。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读“shào”,组词为“稍息”,还有一个读音是“shāo”,组词是“稍微”。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4)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稍:shāoshào处:chùchǔ

(这双鞋子有点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错就该受到处()罚。

④这里到处()是石头。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

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豫、跺、舔”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较法:外—处,范一犯。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多音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其实我们对于奶酪这个词并不陌生,课件出示二上课题《狐狸分奶酪》,生读“奶酪”。

那么今天,主角不再是狐狸和熊哥俩,而是一群小蚂蚁,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教学目标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延伸阅读《谁动了我的奶酪》

板书设计: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优质课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优质课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优质课教案

设计说明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教学本课,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读、研读,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蚂蚁的美好品质,并谈谈读文后受到的启发。
学前准备1.自学生字,收集蚂蚁搬食物的资料。(学生)
2.教学相关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和蚂蚁们的美好品质。
3.学习蚂蚁大家庭同心协力,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并受到启发。
学习重点体会蚂蚁队长表现出的美好品质。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1.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搬运食物吗?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蚂蚁队长,看看它是怎样带领蚂蚁队伍搬运食物的?(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蚂蚁搬运食物的情景。
2.齐读课题,质疑。1.读了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识字(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生字圈起来。
2.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易读错的字。
犯(fàn)跺(duò)
豫(yù)
2.读一读带生字的词语。
3.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学生齐读课题。2.给加点的字注音。
诱人()聚集()
犹豫()宣布()
禁止()舔食()
三、研读感悟(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蚂蚁队长下达了什么命令?
(2)蚂蚁们是怎么做的呢?
2.研读第4~9自然段,思考:
蚂蚁队长和蚂蚁们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态度?
3.齐读最后一段。1.读第1段蚂蚁的命令。
2.从“争先恐后、抢着、不愿”等词体现了蚂蚁遵守纪律,同心协力的品质。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队长:丢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
4.“劲头比刚才更足”蚂蚁队长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品质更加激励蚂蚁们齐心协力地搬运食物。3.仿写词语。
争先恐后(含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这只蚂蚁队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对你的启发。
学生谈体会。5.读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习本课,学生通过自读、研读、探讨、交流,明白了一块小小的奶酪渣折射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品质,和蚂蚁队伍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随着文字走进蚂蚁们的内心世界,感悟体验蚂蚁群的自律,毅力,体验作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我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作为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哪个班呀?对,我们三(1)班是一个团体,我们的班长同学,我想问问你,作为班长你要给其他同学起什么作用呢?(作为班长在严格要求自己,要给同学们做榜样作用)在大自然中,生物也有自己的团体蚂蚁就是这样的生物,它们也有队长,也有纪律,也有人的公正和贪婪。今天我们来学习由一块奶酪引发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

2.正音:奶酪

3.出示图片奶酪和蚂蚁,让同学说说,看到这些图片,你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来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的方式由班级里的班长引出蚂蚁队长的这一形象,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同时,可以利用此机会培养班长成为更好的班级助手。

二.初读课文

1.那么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生字

①指名读(表扬)

②开火车读(组词)

③指导多音字

3.检查自读情况

教师出示:蚂蚁们一起搬运(一块奶酪),蚂蚁队长不小心弄掉了一块,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蚂蚁队长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了这块奶酪。

【设计意图】让学生默读童话,并且明确默读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读懂课文,理清课文内容,认识生字。

三.合作交流

【过渡语】通过同学们的预习,以及刚才的默读思考我相信同学们都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老师要问题大轰炸啦,你们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了吗?

1.蚂蚁队长宣布了一条怎样的禁令?可以看出什么?

(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只许,不许,处罚等词语可以看出蚂蚁队长是一位严格公正的领导。)

2.一只蚂蚁嘀咕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要是偷嘴的是您呢?)

(说明蚂蚁们有点不信任蚂蚁队长。)

3.听到蚂蚁的嘀咕声蚂蚁队长是怎样回答的呢?

(照样受到处罚。)

(照样一词说明蚂蚁队长能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4.当他们搬运一块大奶酪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

5.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认真阅读6-12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

奶酪刚掉下时

大家牵挂奶酪又不开时

支开蚂蚁后

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时

6.蚂蚁队长命令最小的一只蚂蚁吃掉奶酪渣,这个做法大家支持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支持。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7.你们知道蚂蚁们为什么干劲更足了吗?

8.你喜欢蚂蚁队长吗?理由是?找出相关语句。

喜欢:发布指令,纪律严明,一视同仁,关心弱小,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爱护同伴

不喜欢:过于威严,不够亲切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关键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读懂故事,让学生以问题挑战的形式进行学习,并且借鉴了谢老师的表格形式教学,让学生完成了本课的重难点。

四.总结升华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位以身作则的蚂蚁队长的故事。蚂蚁队长下令“搬运粮食,只许出,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当大家齐心协力搬运一块诱人的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大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奶酪渣子,包括蚂蚁队长。最后蚂蚁队长通过了考验,命令一位小蚂蚁吃掉了奶酪。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说到做到的精神感动了大家,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五.布置作业

1.角色扮演(改写成小话剧,演一演)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3.阅读童话《格林童话》

2022最新小学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


【导语】《一块奶酪》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教案网准备了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参考!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两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

4.进一步体会童话的特点和写法。

重点难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蚂蚁队长的可贵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童话故事《一块奶酪》,板书:一块在一块后面可以跟很多名词,谁来补充一个?(生交流),我们语文的学习就是这样和生活密切相关,出示幻灯片并读一读,你也可以用其中任何一个来编写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想编好自己的童话故事,就要好好拜读今天的故事,说不定里面藏着写作宝典呢!我要先检查同学们读得怎么样!

检查预习:

1、生分自然段读文,师相机指导读得更有感情!

2、读词语

3、读准生字,认识即可

4、认识生字

5、这些生字里有两个多音字,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

6、这些多音字你能准确运用吗?考一下你们。(下一张)

感知大意,理清层次:

1、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可以围绕课题思考一分钟。

生交流,师出示内容,生读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得是蚂蚁们搬运奶酪的过程呢?生观察,交流。那么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段。那么前面几段写什么呢?最后一段呢?

研读课文:

1、最后一段写蚂蚁们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一个又字告诉我们前面也写到了蚂蚁们干活,你能找到吗?这就叫“前后照应”(出示)

2、出示第一次干活的句段,争先恐后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大家这样争先恐后地干活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蚂蚁队长表示如果自己偷嘴,也要和大家一样受到处罚,他的这种以身作则的行动鼓舞了小蚂蚁们,所以大家才这样争先恐后的干活。)

3、出示第二次干活的句段,这次干活劲头比刚才还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你默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找到原因!

(因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把奶酪渣让给了最小的蚂蚁吃,他的举动赢得大家的爱戴和拥护,所以……)

那么,是不是蚂蚁队长从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呢?哪些地方写出了蚂蚁队长内心的矛盾、纠结和挣扎呢?

句段一: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心理描写更衬托出人物的真实性、合理性,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也可以去学着写写人物的心理描写。)

句段二: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蚂蚁队长在犹豫什么?你能仿照上面的写法写写此时蚂蚁队长的相反吗?)

蚂蚁队长犹豫了一会儿,心里想:---------------------------!

你喜欢蚂蚁队长吗?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

总结:

从本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编写童话的诀窍呢?

反思一

讲完这节课,我的心情实际上是特别不好的!感觉自己把这节课讲砸了!课堂上呈现的和自己设计这节课所设想的完全不同!如果一节课,学生的表现不好,那只能说是讲课人设计的不好!我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

首先我把课文处理得复杂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我却处理得像是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里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另一个问题是你喜欢蚂蚁队长吗?为什么?我在想,为什么这篇课文安排的是默读,而不是自由朗读?答案就是这篇课文不好读!我自以为让学生预习了,学生一定能够读好这篇课文,还幻想着学生能够读得非常精彩!于是我让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结果孩子们读得结结巴巴,声音还特别小!当朗读课文用了很长时间后,我就已经慌了神,底下的环节不用想也不会好到哪去!

我自以为设计了两个很巧妙的问题,抓住小蚂蚁们两次干活很卖力这个情节,引导孩子们去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悟蚂蚁队长的以身作则和爱护幼小,再相机去引领学生体会本文塑造人物所用的写作方法!但学生课文没有读好,理解自然肤浅,而且这些孩子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根本不可能长篇大论地讲述自己的见解,所以就显得整篇课文处理得支离破碎!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不尽如人意!

这篇课文虽然讲得令人遗憾,但我自认为在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精妙和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的这条道路上并没有跑偏!这算是一点安慰吧!比如开头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以一块为量词的名词,还有生字词、多音字的处理,以及用争先恐后造句等等,这些基础的字词知识还算是夯得实吧!引领学生感悟作者在塑造童话人物形象上运用的语言、动作描写,以及文章在整个结构上的前后呼应虽然是蜻蜓点水,但也算是教给他们在写作上的一点点技巧和方法吧!

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设计教法,还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学情基础!这一点,一定要牢牢记住!

反思二

《一块奶酪》是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节课,我的感受是:

成功之处:

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老师巧妙点拨的生字教学效果较好。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蚂蚁队长》中设计了“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不足之处:该放手就放手,略读课文,正是放手的好机会,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

2022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课文原文及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2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课文原文及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导语】《一块奶酪》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课文原文

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要就受处罚。”

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

蚂蚁队长叼着奶酪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子!”

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命令,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蚂蚁队长生气了。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

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您吃掉它吧!”

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到洞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辛勤,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篇三】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难点:

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提问:二年级时,我们学过哪个关于奶酪的故事?

是啊,在《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里,为了从小熊兄弟的手里骗走这块美味的奶酪,狐狸可真是费尽心机哪!

2.教师引导: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

①奶酪多诱(yòu)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tǎng)口水。

②他低下头,嗅(xiù)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奶酪的美味。

3.设疑激趣:看到这么香的奶酪,小蚂蚁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教师引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学习提示,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2)关注学习提示,明确自学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遍,完成“学习提示”的第一项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学。

2.学习字词。

(1)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宣(xuān)布诱(yòu)人犹豫(yù)跺(duò)脚

处(chǔ)罚稍(shào)息

①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强(qiáng)的纪律性啊!

②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许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办呢?

③当他们重新聚(jù)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组交流,自主识记生字。

如:熟字加一加:诱=言字旁+秀;跺=足字旁+朵;等等。

(3)多音字“处”“稍”据词定音。

出示“处”字两种读音的字典义项,引导学生发现:“处”在“处罚、处理”等词语中读chǔ;在“别处、到处”等词语中读chù。

强调“稍”在“稍息”中读shào,在其他词语中都读shāo。

3.梳理故事内容。

(1)问题引导,简述大意。

教师提问:故事主要写谁?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问题,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把一块奶酪搬进洞里。

(2)事件梳理,细化内容。

①默读思考。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

起因:宣布禁令。

经过:发现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开同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奶酪渣。

结果:干活劲头更足,奶酪很快搬进洞里。

(3)自主练说,全班交流。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每部分的内容串连起来,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角色表演,体会心理

1.师生合作表演课文第1-3自然段。

(1)师生合作表演。

请一名学生扮演蚂蚁队长,一名学生扮演小蚂蚁,其余学生扮演其他蚂蚁,教师读旁白。

(2)师生共同评议。

引导学生从文中画出相应依据,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3)根据评议再次表演。

2.学生自主表演课文第4-13自然段。

(1)小组合作表演。

①从文中画出提示语气、动作、神态的词句。

②分角色表演。

③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议、修改,再表演。

(2)上台展示表演。

请一至两组学生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学生欣赏评议。

3.教师采访,各抒心声。

教师采访时,适时出示相应语段,学生根据扮演的角色说说内心想法。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评

1.教师出示学习提示第二项要求: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2.学生简要交流对蚂蚁队长的评价。

预设一: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尽管他很想吃奶酪渣,还是以身作则,遵守不贪嘴的禁令。

预设二: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爱护弱小,让最小的蚂蚁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预设三:我不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发布指令时过于威严,不够亲切。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借以佐证自己的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可重点关注蚂蚁队长的言行和内心活动。

4.学生交流,阐述理由。

五、小结学法,推荐阅读

1.小结学法。

教师提示:学习童话故事,可以根据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推荐阅读。

一本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走进王一梅的童话《书本里的蚂蚁》,你会发现一只另类的蚂蚁,一个崭新的世界。

一块特别的石头


教学目标:

1.认识垛、哄、遗等生字,会写哄、爹、砸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冰川、考察、见多识广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导入谈话。(板书课题)要以从课题质疑谈话导入,而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特别的石头?

二、新授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自己认为难读的字音。

3.同桌互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错音。

4.检查认读生字词。(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7.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练习

1.识记生字。

①自主选择生字识记。先组内读一读,再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检查点拨。

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垛、哄;用造句的方法记准遗字:一件很贵重的东西掉在海里了,真可惜真遗憾呀!

2.指导书写。

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请你做小老师为大家示范。然后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

课后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一块特别的石头

特别 原因

展示自己的收集图片

你的收获是?

四年级语文上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教学

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地质学专业知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一块特别的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蒙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有的躲在草垛(duò)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句导读:“蒙”“叫”“躲藏”等动词的连用,说明了捉迷藏游戏的玩法,生动形象地模拟了做游戏的过程。][①从“每次都”可以看出什么?]

段导读:这段写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捉迷藏,他总爱藏在一块大石头背后。

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句导读:“兴趣”不是一次就产生的,而是需要有个过程,是长时间的积累。李四光从游戏中发现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一步步地探索,为下文的叙述作了铺垫。][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句导读: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这块石头体积非常大。]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③为什么说是“一块特别的石头”?]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④李四光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段导读:这段讲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小伙伴们哄(hōnɡ)笑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bei)!”

李四光对小伙伴们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陈二爹。陈二爹捋(lǚ)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⑤这位老人怎样解答李四光的疑问?]

段导读:这段讲李四光请教村里的老人来解答,老人没有正面回答。

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yǔn)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⑥“或许”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李四光又去问爸爸,爸爸也很难解答上来。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⑦你认为李四光分析得怎样?表现出什么?]

段导读:李四光进一步思考问题。

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⑧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爸爸摇摇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讲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村里的老人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

这块突兀(wù)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⑨从“一直缠绕”可以看出什么?]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句导读:“可是”表示意思的转折,即后面的句子语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自己的想法与外国学者的断言矛盾。][⑩找出李四光长大后是怎样做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这段主要是说李四光长大后,在英国学习地质学,仍不忘童年时未解的疑问。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说明了什么?]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lù)、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yí)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段话是写什么的?你从“考察、研究、发现、推翻”中感受到什么?]

段导读:这段写李四光经过考察明白了巨石是被冰川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讲李四光长大后,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到了祖国,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课的生字卡片。

一导入

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开时壶盖的样子,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外表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蕴含着神秘的科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又会从“一块特别的石头”上发现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新词,随时纠正读音。

草垛哄笑遗迹灌木捋着孤零零沙锅

陨石突兀缠绕甚至断言奠定

(2)书写指导。

缠:左右结构,右半部分不要少写一“点”。

(3)在学习小组内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集体交流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李四光和小伙伴玩耍时,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弄清楚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李四光,最终他发现了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遗迹。

4.老师简单介绍第四纪冰川的知识,使学生对其能简单理解。

5.根据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6.你觉得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上课时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搞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说说李四光给自己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样解决内心的疑惑的,教师带着这种思路把学生们引入文本,一般来说,学生们听得也很有趣味。

2.学习生字时,要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有组词法、结构法、会意法、动作法等。这些方法学生容易认识,也容易记忆,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3.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有关学生目前难以理解的地理、地质方面的名词,如“冰川”“太行山东麓”等,可以充分利用简笔画画出简易图形,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李四光工作中的一些故事。

一导入

李四光从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李四光是怎么发现这块大石头的?

2.在别的小朋友眼中它特别吗?李四光为什么觉得它特别?

(1)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交流感受。

学生甲:因为这块石头特别大。

①有多大?能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吗?

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

②请七八个学生张开双臂,手拉手,帮助学生体会石头的巨大。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学生乙:因为它孤零零的,和周围不相称。

①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

②周围是什么环境?

(3)再读第3自然段,别人都不能发现的问题,李四光却能发现,这是为什么?(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

3.李四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他们有什么反应?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哄笑”是什么意思?

(3)小伙伴们还会说些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4.面对小伙伴们的哄笑和回答,李四光又去请教了谁?

(1)指名读第5~8自然段。(去问见多识广的陈二爹和爸爸。)

(2)他们的回答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李四光更加疑惑了。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3)分角色朗读第5~8自然段。

(4)没有人能解决李四光的问题,他心中怎么想?他会放弃吗?

5.儿时的疑问一直在李四光的脑海里,他期待有一天能找到答案。

(1)自读第9、10自然段,问题解决了吗?

(巨石会不会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

(2)可是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考察研究)

(3)教师简介我国在李四光之前第四纪冰川上的研究。

(4)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李四光是怎样考察研究的?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5)想象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简介李四光的研究成果以及外国学者对他的评价。

2.从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在理解课文内容时,第一段以指导学生怎样读课文为主,先让其围绕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及他们怎么围着石头捉迷藏来读书,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然后进行角色朗读,表现出李四光的特点,让学生评出应读出李四光的什么特点、怎么读。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了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学生在对比的情况下体会出做事要多思考,不要轻易放弃没有解决的问题。

2.新课标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发表自己的高见,学生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学生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这堂课在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教师可以让他们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最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优化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阅读。

3.尔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出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或“我认为……”让学生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一般来说,尝试让学生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

1.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发现()考察()奠定()

推翻()研究()产生()

3.李四光为什么能够解开这块巨石的来历之谜呢?

4.为什么作者用“卧”字而不用别的字来形容这块巨石呢?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原名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他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做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他提出的地质力学理论在寻找我国石油等矿产资源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等。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话题是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课余生活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要引导学生根据记录来交流。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我的发现”使学生从五组词语中,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这次展示台的活动要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

【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交际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以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让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询问,互相评价;教师要参与其中,作必要的引导。最后,就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为习作做些准备。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因此,要求就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对习作的评改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引导法

【课前准备】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二、小组交流

1.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学生自读习作要求,师生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3.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二、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去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a.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b.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c.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d.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三、出示范文谈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4.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顺江而上”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写好自己,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快乐。

四、学生撰写作文

1.学生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2.各自修改。教师提议:自己自由朗读,想想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五、帮你积累

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七手八脚笨手笨脚探头探脑七嘴八舌

挤眉弄眼得意忘形笑逐言开欢呼雀跃哄堂大笑防不胜防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教学过程】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a.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b.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c.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三、修改誊写

1.再改自己的习作。建议同桌互读互改,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可与老师商讨。

2.誊写作文。(因为是初次习作,教师要巡视指导格式、标点等问题。)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假日(读jià,意思是照规定或经批准,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假装(读jiǎ,不真实的,跟原来不一样的,和“真”相反。)

问好(读hǎo,意思是安好。)好奇(读hào,意思是喜爱。)

发现(读fā,意思是揭露、打开。)白发(读fà,意思是头发。)

朝向(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朝霞(读zhāo,意思是早晨。)

摇晃(读huàng,意思是摇动、摆动。)晃眼(读huǎng,意思是光线强烈。)

4.齐读巩固。

二、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4.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5.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6.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三、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四、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3、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蒲公英不同的选择导致的最终结局,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准备:投影,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多媒体显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的植物是什么?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蒲公英的文章。(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

2、检查自读情况

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学习生字新词。

(1)正音:绒翘舌音;降后鼻音;伞平舌音。

指导朗读长句:一阵阵风吹过随风飘荡。

(2)相机理解嘱咐,联系生活实际:你出门时妈妈会嘱咐你什么?爸爸出门时妈妈会嘱咐些什么?

迷惑用亲切造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小节。理解波光粼粼你在哪见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词语练习:出示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银花朵朵,你能照样子说几个吗?

(4)理解茁壮

三、理清课文脉络

1、同桌互读课文,交流各小节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

(1)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扬。

(2)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的嘱咐。

(3)蒲公英对太阳公公的嘱咐产生的不同的态度和行动。

(4)落在不同地方的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

四、总结全文

说说文章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三题

板书:8、蒲公英

小降落伞随风飘荡

太阳公公亲切嘱咐

各奔前程

各有结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蒲公英》,相信学过课文后,你会从小蒲公英的经历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二、抓住可爱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你读明白了什么?

2、指名读,播放蒲公英飘扬在空中的情景。

3、你心情愉快吗?你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蒲公英的绒球?出示填空()的绒球。

4、再次欣赏图片

5、指导用可爱造句

过渡:可爱的蒲公英种子在蓝天中自由地翱翔,多欢快呀!它们从空中往下看,会看到什么呢?(随即出示相关图片:沙漠、湖泊、城市、花园等)

如果你是小蒲公英你想飞到哪儿去?你想放声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太阳公公的话

2、指导朗读太阳公公的话(读出亲切、疼爱又有点担心的语气)]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

3、你从太阳公公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4、多慈祥的太阳公公呀!让我们再次读出它的担心。(齐读)

过渡:如果你是蒲公英,听了太阳公公的话你会怎么回答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齐声回答的话

2、真是这样吗?太阳公公担心的事情有没有发生呢?自由读,画出两种种子的不同表现。

3、指名读第一种:体会话里的意思。(看不起泥土)你觉得它说这话时怎样的表情?指导朗读(评价)

4、指导表演(可以自己加台词,加动作)

5、另一颗种子又是怎样说的呢?指名读

6、出示波光粼粼的图片,理解波光粼粼。抓住得意想象种子会得到怎样的快乐?

7、拓展:其余还会有被事物表面迷惑的种子吗?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

过渡:种子们选择的道路不同,结局也不同。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他们各有怎样的结局?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沙漠干死

湖泊淹死

泥土茁壮成长

3、播放多媒体课件

六、揭示寓意

1、金灿灿的阳光下,那成熟的蒲公英也结出了许多美丽的绒球,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即将远行,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指名说,齐读太阳公公的话

3、蒲公英的孩子们会明白妈妈的嘱咐吗?明白妈妈话里的含义吗?

你明白了什么?(做任何事情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像这种通过一个故事来告诉读者一个深刻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之为寓言。

七、作业

想象两种种子的遭遇,写一篇想象作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用可爱亲切造句

1.指导用可爱造句。

(1)说说哪些东西可爱。

(2)告诉学生我们可以说什么东西可爱,也可以说可爱的什么怎么样。

(3)练习口头说话。

(4)学生练习写句子。

2.指导用嘱咐造句。

(1)引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嘱咐的意思及应用范围。

(2)练习说话,写句子。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要求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学生字字形。

(2)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相机点拨。

熟字加偏旁:付一咐公一翁

熟字换偏旁:呢一泥课一颗福一富

嘱:提醒注意禹的笔顺。

2.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的字:嘱、咐、泥

左右等宽的字:颗、数

上小下大的字:富、翁

3.练习描红。

四年级语文《一块特别的石头》知识点复习语文S版


四年级语文《一块特别的石头》知识点复习语文S版

【原文】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蒙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有的躲在草垛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小伙伴们哄笑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李四光对小伙伴们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陈二爹。陈二爹捋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爸爸摇摇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国外的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字词学习】

字:呗(bei)、捋(lǚ)、麓(lù)

词:草垛(duò)、哄(hōng)笑、陨(yǔn)石、突兀(wù)、遗(yí)迹

【重点句子】

1.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蒙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有的躲在草垛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2.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3.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国外的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4.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

《一块特别的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大石头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人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随冰川漂移而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