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6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节选的主要内容。(3分)
17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3分)
18从哪些方面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3分)
19体会下列语句包含了怎样的情感?(3分)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20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说出你评价的理由。(3分)
研读《我的母亲》(节选,作者胡适)完成17-21题。(15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甚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浮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7.文中有四个加横线的词,有一个用词不当,跟原文不符,请选择。()(2分)
A.教训B.责备C.轻浮D.责罚
18.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并说出这件事对应了母亲怎样的个性。(3分)
概括:(2分)
母亲的个性:(1分)
19.前文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后文又说“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这样说是不是矛盾的?请做一分析。(1+2分)
20.选文既写了“母之严”,又写了“母之慈”,请找出表现“母之慈”的句子,并结合生活说出你对“母之慈”的感受。(2+2分)
句子:
感受:
21.结合文中母亲形象,写出几句评价母亲或赞美母爱的话,其中要引入一句名言或格言。(3分)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穈先生(mí)广漠(mò)捞着(lāo)嬉戏(xī)
B.掷铜钱(zhì)厌恶(wù)摹画(mó)管束(sù)
C.眼翳病(yì)抽屉(tī)容忍(rónɡ) 泡茶(pào)
D.文绉绉(zhōu) 绰号(zhuō)牢骚(sāo)锁匙(shī)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A.卑劣,不道德。()
B.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C.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3.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_______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_______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_______我,然后_______,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 教育 责备 惩罚B.严肃 教育 责骂 惩罚
C.严肃 教训 责骂 刑罚D.严厉 教训 责备 行罚
4.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句的一项是()。
A.穿上吧,凉了。B.于是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C.到了后半夜,快要“封门”了。D.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
5.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_________。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6.对文中第一句中“野蛮的孩子”一语,我们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高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文绉绉:
庶祖母:
8.第一段画线句中,“我”“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段中说“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可后文又写到十一二岁时做戏的情景,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描写“组织戏剧班”一段中运用“居然”一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标题是“我的母亲”,可文章开头只字未提母亲,只写了童年生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热点考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必经的小河。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匆匆忙忙赶往学校时,河上的冰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教室里,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砌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稳稳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湿了一片,惊问她为什么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砸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那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2.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三段中“我”产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末加点的“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藤野先生》选择题
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的确(dí)解剖(pōu)不逊(xùn)邮差(chāi)
B.泄漏(xiè)瞥见(piē)捕获(bǔ)教诲(huǐ)
C.绯红(fēi)芋梗(ɡěnɡ)发髻(jì)系住(jì)
D.匿名(nì)霉菌(jūn)畸形(qí)诘责(jié)
2.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A.感激涂改脱漏纠正B.激动涂改遗漏纠正
C.感激添改遗漏订正D.感激添改脱漏订正
3.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4.加粗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爱国青年也很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D、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3.结合句意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坐在教室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件。)
B.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是在讥讽我了。(毫不介意: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不逊:不虚心。)
D.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模胡:马虎,不讲究。)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的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②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③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④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⑤那字也在讽刺我了,犹如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⑥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①句既用了夸张,又用了比喻。B.②③句都用了比喻。
C.④⑦句都用了反语。D.⑤⑥句也用了比喻。
5.画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B.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
C.实在标致极了。
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6.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B.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的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C.大峪乡的粮食专业户为了取得来年的大丰收,自觉的扩种了绿肥的面积。
D.这时要防止以偏概全、一叶蔽目的片面、急躁情绪。
1《藤野先生》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的意思是,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
3、本文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和进行描叙,表现了作者的的思想感情,其中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它运用的修辞是。
4、本文段描述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恶灵魂。
5、从本文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
6、文段最后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2题。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的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很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另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7、鲁迅去仙台的途中谈及日暮里、水户这两处驿站,用意是。
8、物以稀为贵具体表现
9、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的这样的优待具体指
10、本文段写在仙台受到优待,作用是。
11、本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著名的、、。
12、本文段在全文内容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22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3、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14、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答](1)(2)
(3)(4)
16、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
17、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
;我又因何感到一种不安?

18、实物是那样,我们没法改换它这句话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和对科学的态度。
19、由上文段可以反映我对藤野先生相处的前两件事的态度是
(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20、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后两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①和②
的高贵精神。
21、本文段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22、本文段的记叙顺序是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3-30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3、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
25、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
这一声指;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
26、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义是;其中“何尝”的词性是,对表达句义的作用是。
2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
表现了鲁迅的精神。
28、“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的感情。
29、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
30、这段文字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1-37题。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1、文段第1段第1个“为”的正确读音是,意思是;第2个“为”的正确读音是,意思是。
32、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述其原因。
[答]
33、为什么为中国,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是“小而言之”;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是“大而言之”?
[答]
34、本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35、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是、、。
36、“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的含义是。
37、“正人君子”具体指,它所用的修辞是,表现作者
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3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2自然段写了什么事情?
上文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0、结合全文分析,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文学作品语言品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总结记叙文语言品析的方法。

2.体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归纳总结记叙文语言品析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考要求:

A.体会和推敲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

C.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文学作品语言的品析,常常通过作品中一些最能体现作品特点的关键句考查,由此确定我们这节课的专题,中考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语言品析。

二、怎样进行语言品析

文学作品语言品析大概包括两类:一、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品味句子的含义。

板书

文学作品语言品析

什么叫有表现力?

一般指语言简洁准确、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凝练、朴素等。

很多时候这种表现力是因为它使用修辞方法实现的。

(一)、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抓修辞方法

⑴、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重重细细的波纹。(教会方法)——2010南京市中考《天窗》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

答题步骤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③表达作用(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客观描述)和我听雨的沉醉(主观情感)。

提醒:

谈表达作用时,不宜脱离句子,空谈主旨.

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

这个句子用比喻与排比连用的句式(修辞手法),语势强劲豪迈,有着鲜明的韵律感(表达效果),就像安塞腰鼓的鼓点声铿锵有力(客观描述),表现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叹(主观情感)。

作业试批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⑴、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实战演练)

——2009南京市中考《蔷薇几度花》P98-99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表现作者对那一丛蔷薇花的赞美。

⑵、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2009杭州《向一棵树鞠躬》P115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榆树对雨水的渴望和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对于一些没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如何品析呢?

2、抓关键词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等。

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⑶、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重重细细的波纹。(可以抓什么样的词语对赏析这句话有帮助?什么是叠词?有什么作用?)

答题步骤①找出赏析的词语②表达效果③表达作用

运用叠词,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写出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

小试牛刀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2008南京市中考《田野上的白发》

“跪、爬行”这两个动词突出了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了母亲此时太累了,体力不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二)品味句子含义

主要指文中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深刻含义的句子。它们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或升华主题的作用。(学生做后,总结方法)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2010南京市中考《天窗》

A抓有比喻义或象征义的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围绕文章的中心作答

答案:

“生活的根”指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成长的基础。这句话指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2分,意对即可)

B抓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如有些词语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或是正话反说等

特殊含义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背影》

“聪明”本是褒义词,在这里褒义贬用。这是作者事后省悟过来时对自己的责备之词。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迂腐,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爱子之情,真是太不聪明了。

答题步骤①找出有特殊含义的词,确定用法②表达效果兼作用

小试牛刀

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3分)——2008重庆《别踩疼了雪》P117

答案: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1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1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1分)(意合即可)

答这类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围绕文章的中心回答问题,切不可断章取义或作孤立的分析。有时候,指定赏析的语句会有多个答题点,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赏析。

做语言赏析类试题时,注意答题的步骤。

三、综合练习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2分)——2008南京市中考《田野上的白发》

2、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3分)————2009南京市中考《蔷薇几度花》 

3、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2010河北《最美的善举》

答案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思对即可)

2、“甜”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老人的手工灶糖给人们带来了甜甜的滋味,还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

3、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四、作业《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P102十一(2)

P109二(3)

P113八(2)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21《与朱元思书》

(1)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描写水时,抓住了水的清,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抒写了自己身临其境的内心感受。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树是什么意思?(密而绿的树,让人看了产生寒意.)为什么用寒树来称树?(寒字突出了山树的浓密,树叶绿得发暗,产生寒意.这样写突出了观景者的心理感受,更易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6)文章在写山水之奇异时着重从视觉落笔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文章在写山水之奇时,写听觉感受的语句又是哪写呢?(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

(8)文章怎样写山之奇异的?(夹岸高山~~千百成峰)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和壮美)

22《五柳先生传》

1写出文中描写五柳先生家贫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

2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宅边有五柳树)

3五柳先生的吃,住,穿是怎样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4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如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5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我们可以看出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6文中写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3《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运用设问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8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9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愚妄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24《送东阳马生序》

1、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的内容有: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4、“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27《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①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表现洞庭湖“胜状”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⑨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⑩《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⑾、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⑿、“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28《醉翁亭记》------欧阳修(宋)

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6、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8、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9、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0、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⒀、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

⒁、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