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精品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四、续写故事。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小编推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暴”等8个生字,会写“洞”等13个生字,正确听读并书写“变成”等13个词语。

2.提取文章主要信息。能根据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的一些线索预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3.感受阅读中“预测”这个方法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暴”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暴”“准”等4个生字。

2.知道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从第一个故事中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感受阅读中“预测”这个方法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听音频故事,初识预测

1.今天,龚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仔细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2.播放《兔子的名片》第一部分

3.说曹操,曹操到!兔子用狼做挡箭牌,没想到狼向它走过来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大胆的猜一猜!

小结:像这样,对故事情节和结局进行大胆的猜测,这在阅读中叫做“预测”,(板书:预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用上预测这种方法,走进一个温暖的童话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板书课题。一起来读一读。看见这个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什么魔法吗?/这是一座有故事的老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轻打开书本,翻到第46页。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一找,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

2.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重点学习“凑”,这个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生读。读一读课文中这个词语,“往前凑”,读一读句子,“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

3.老屋已经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但老屋,还在热心帮助着大家。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板书:小猫、老母鸡、小蜘蛛)

4.这就是课文的三个小故事。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老屋帮助小猫。小猫到底遇见了什么困难呢?默读第2、3、4自然段,找出原因。默读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用手指着读。

三.品读课文,学习预测

(一)聚焦小猫的困境

1.交流小猫遇到的困难。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2.聚焦插图预测天气:小动物们对于天气的异常变化非常敏感,而我们也能够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和生活实际来进行天气预报。说一说,你从哪里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了?

预设:天黑沉沉的压下来;树枝、小草一动也不动。

3.如果你是小猫,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请求老屋,好让它答应你的请求?同桌之间试着读读。

出示:“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预设:急切和恳求

引导:你想强调什么,就把那个词读得轻一点或者重一点。

(二)聚焦老屋的心理

正在这关键的时候,小猫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老屋。出示老屋的图片。

这是画家给老屋画的肖像画:老屋就像你身边的谁?可是,这位慈祥的老人心里却很悲伤。

出示:“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悲伤、沉重)请你来读一读。

(三)预测老屋会不会倒下

1、老屋已经生无可恋,一心想要倒下。面对小猫的恳求,它究竟会不会倒下?原因是什么?

预测一:不会。因为题目就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评价:根据题目来预测故事,是最直接的方法。板书:题目

预测二.不会。因为小猫非常可怜,它没有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评价: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一些线索来预测故事,很好!板书:线索

预测三:不会。因为老屋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她应该会答应老屋的请求吧!

评价:根据书上的插图来预测故事情节。板书:插图

预测四:会。因为老屋已经一百多岁了,它随时会倒下。

评价: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霜雨雪,老屋会倒下也是意料之中的。

2、小结: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根据题目、线索和插图,来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2.牛刀小试:猜一猜这些文章或者书的题目,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躲猫猫大王、帽子的秘密、夏洛的网

四.寻找规律,生字书写

1.接下来,我们来学写生字。出示两句话:

(1)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2)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2.出示在田字格里的准和暴,说一说这两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能给它们组一个词语吗

4.学生书写

五.小结:(指板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预测的一些方法:根据题目、线索和插图,来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老屋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还会不会有别的动物来请求帮助?老屋还会不会倒下?下节课我们接着预测。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本文叙述了一间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很久没人住的老屋三次想要倒下却没有倒下的故事,赞扬了老屋的奉献精神。
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即:这间老屋在三次要倒下的时候,却没有倒下,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读——圈——猜——写的方法,感受老屋越来越老和它的无私奉献精神,文中对话要用心体会。
学前准备1.查找有关老屋的图片。(师生)
2.自读课文,预习生字、生词。(学生)
3.制作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读本课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屋乐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重点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体会并学习老屋的精神品质,续编故事。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学习字、词(用时:8分钟)1.播放一些老屋的图片,说说这些老屋给你留下的印象。
2.板书课题,猜一猜课文中的老屋是什么样的?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交流看图后的印象。
2.猜想文中老屋的样子,说一说。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凑、孵、偶”的读音,注意“暴、抓、晒”的笔画。1.给带点字注音。
暴雨()
孵化()
好饿()
偶尔()()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用时:20分钟)1.自读课文,说说文中描写的老屋的样子。
2.文中写老屋几次要倒下?又是因为什么而不倒的?
3.对照旁批,说说自己的猜想。
4.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说话的语气。1.齐读第1自然段。
“一百多岁”说明老屋的年龄大;“黑窟窿、破了洞、没人住”说明了老屋的破旧。
2.学生自读课文,老屋有三次要倒下,因为小猫要躲暴风雨,老母鸡要孵小鸡,蜘蛛要织网捕食而不倒,体现了老屋的奉献精神。
3.对照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猜想。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屋的“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屋为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而三次没倒下。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用时:12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
2.猜一猜老屋还会遇到哪个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小组交流老屋还会遇到哪个需要帮助的小动物?4.小练笔,仿照课文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重点抓住老屋与小动物的对话,以及表现它们说话时的不同神态和语气,体会他们不同的内心活动。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片段
◆体会老屋的无私,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教学重点)
师:残破的老屋挺过了暴风的夜晚
,让小花猫睡了一个安稳觉。熬过了二十一天,让母鸡安全地孵化出了小鸡。可正当老屋要倒下去时,蜘蛛又来请求老屋了,你们一定会猜到老屋会怎么做吧?
生:老屋还会热心地帮助小蜘蛛。
师:是这样吗?请同学们自读文章后部分内容。
师:谁想读一读老屋和小蜘蛛的对话?
(分别找学生朗读)
师:评价一下刚才两位同学的朗读。
生1:老屋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说话的声音低沉,语速要慢。
生2:小蜘蛛机灵,动作灵敏,说话的语速稍快一点。
师:你们能再读一遍吗?
(学生分别朗读)
师:是啊,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还要支撑着身体,会有什么感受呢?同学们想象一下。
生1:老屋的腿都站得酸酸的,只好用手来支撑。
生2:老屋的背都要驮下来了,但他还硬挺着。
生3:老屋的眼睛都不敢闭一会儿,他怕一不留神,自己会倒下,压到了小蜘蛛。
……
师: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啊!你觉得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呢?
生:有无私品质的老屋;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老屋;为了别人甘愿自己受苦的老屋……
赏析:这个教学片段,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体会老屋和小蜘蛛的情感。同时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老屋乐于奉献的精神。其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学生学习兴趣更高,理解也更深刻。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初步体验预测的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激发兴趣

出示课文词语,开火车朗读。齐读。

摘树叶,巩固本课的生字。

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大概内容。

二、听讲故事,自主学习预测

读第一、二部分,学习根据插图预测

学生自由读1-3自然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老屋是什么样的?画出文中描写老屋的句子和词语,细细品读。

谁在向老屋请求?它是怎么说的?应该怎么读?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小猫:躲雨)

请学生大胆猜测:老屋会答应吗?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插图,特别是老屋的神情,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老屋?它会不会答应呢?

出示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说说你猜测的结果是不是与文中一样?相机指导学生做动作理解“凑”这个动作,再次感受老屋年龄之大,感受老屋的慈祥、和善。

总结: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猜测,是阅读童话故事的好方法。

请学生两人分角色表演课文的第一部分。读前讨论:老屋和小猫的话应该怎么读?(老屋要读出慈祥的语气,小猫要读出请求和真诚的语气。)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读第三部分,学习联系生活预测

老师读第6自然段,学生猜测:老屋这次会倒下吗?“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1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画出来。

学生自由默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这次是谁向老屋求助?理由是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老母鸡:孵蛋)

老屋会答应老母鸡的请求吗?请你大胆猜一猜。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目标】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墙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预测故事,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墙壁”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1)图片——摇摇欲坠的老屋。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这是一座的老屋。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课件出示2)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3)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4)生字,读生字。

dònɡzhǔnbèibàoqiángbìèzhīzhūpiāozhuànɡbǎoshài

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晒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准、蜘、蛛、撞、晒”,后鼻音“洞、墙”等。

(2)(课件出示5)词语,读词语。

暴风雨往前凑喵喵孵小鸡叽叽好饿偶尔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凑”,三拼音节“喵”。

(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三、品读文章,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6)插图,谈谈自己的发现。

2.品读老屋的话。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老屋说的话,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老屋说的话。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老屋在别人提出请求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读老屋的话,注意读出老屋语气的变化。

(5)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再次看图,你想对老屋说些什么?

4.师小结。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7生字田字格)会写字:

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晒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2.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识字。如,“饱”,“饣”是表意的,和食物有关,“包”是表音的。另外,“洞、壁、饿、漂”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2)熟字比较。如:堆一准各一备洒一晒

(3)组词扩展:准备暴风雨暴躁撞到

3.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所读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①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洞、准、墙、饿、蜘、蛛、漂、撞、饱、晒”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备、壁”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宽下窄。

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准、暴、晒”:

“准”字左右结构,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个“隹”,不是“住”,中间的单人基本接近竖中线。

“暴”字,上中下结构,注意上面的“日”写得扁一些,最下面不是“水”。中间的“共”的第二横压住横中线上。

“晒”左窄右宽,右边是个“西”。

④学生再次练写。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写好字的做法。【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凑近còu()张开zhānɡ()

chòu()zānɡ()

偶尔ǒu()喵喵miāo()

yǔ()miāo()

二、看拼音,写词语。

pòdònɡzhǔnbèibàoyǔ

()()()

qiánɡbìchībǎozhuànɡdào

()()()

三、词语连线。

小小的声音

又大又漂亮的网

飞快地爬

叽叽地响

吱吱呀呀地叫着

参考答案

一、còu(√)zhānɡ(√)

ǒu(√)miāo(√)

二、破洞准备暴雨

墙壁抓虫撞到

三、小小的声音

又大又漂亮的网

飞快地爬

叽叽地叫着

吱吱呀呀地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2.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字检查,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认读。(课件出示9)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晒

2.口头组词。

二、品词品句,互动探究。

1.(课件出示10)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1)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2)互相交流,你感觉到老屋接下来会怎么样?(倒塌)

(3)教师小结,老屋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课件出示11)“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4)谈话过渡:就在老屋就要倒下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2.学习收留小猫。

(1)就在老屋就要倒下去的时候他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12)(“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板书:小猫:避雨)

(2)是谁在对老屋说话?老屋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13)(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3)指导朗读。

①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读老屋和小猫的对话,师生评议,说说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用请求的语气读小猫的话,读出老屋的热情。)

②教师小结,指名再读,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学习收留老母鸡。

(1)就在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老屋告别小猫,就要倒下去的时候他又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14)(“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板书:老母鸡:孵蛋)

(2)是谁在对老屋说话?老屋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15)(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3)指导朗读。

①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读老屋和老母鸡的对话,师生评议,说说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用恳求的语气读老母鸡的话,读出老屋的热情。)

②教师小结,指名再读,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4.学习收留小蜘蛛。

(1)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老屋告别他们,就要倒下去的时候他又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16)“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板书:蜘蛛:织网)

(2)是谁在对老屋说话?老屋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17)(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3)第二天,蜘蛛离开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18)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3)指导朗读。

①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读老屋和小蜘蛛的对话,师生评议,说说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用恳求的语气读小蜘蛛的话,读出老屋的热情。)

②教师小结,指名再读,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5.小蜘蛛的故事讲完了,老屋该倒下了吧!(学生自由交流。)

(1)(课件出示19)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2)学生朗读,交流感受。

三、读读旁批,学会预测

1.读读旁批,说说这些预测是根据什么做出的?

先读读课文,再对照旁批,想一想,这些推测是根据什么做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如下:

(1)“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这是根据文章的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根据自己以前读过的故事,而产生的推测。

(2)“图中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他应该会答应吧?”

这是根据文章中的插图,老屋的神态、表情产生的猜测。

(3)“我想老屋可能是不耐烦了。”

这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的推测,因为这只母鸡让老屋坚持21天,而老屋已经快坚持不住了。这是从文中的内容产生的预测。

(4)“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

这是根据对课文的行文内容的预测,每到这句话就会来一个小动物求助。

(5)“我猜到了老屋会怎么回答。”

这是根据对文中“老屋”的了解,他很热心,爱帮助别人产生的预测。

(6)“老屋可能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这是根据自己生活的常识,还会有许多小动物需要这所房子。

(7)“估计老屋不会倒了。”

这是对老屋的理解的预测,因为老屋知道还有很多动物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是不能随便就倒下的。

小结: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的内容,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预测可能会准确,可能不准确。当然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自身的知识的积累预测故事下一个情节的内容。

四、感受挚爱,拓展交流。

1.朗读全文,深入课文,理解“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座怎样的老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2.爱心寄语。

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心名言。

(课件出示20)

(1)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泰戈尔

(2)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罗曼8226;罗兰

(3)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冰心

(4)一个人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没有学会去关怀别人、去爱别人,那他的生命还有多少意义呢!——温世仁

3.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像老屋这样善良的人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吗?选一个你最想帮助的人,把你的爱心写下来,做一张爱心贺卡,写上你的爱心主语,交给老师,老师一定把你们的爱心转达给他们。

【设计意图:“接下来会怎么样?”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学会预测故事。】

【设计意图:读读旁批,研读旁批,弄清预测的根据。学会预测,善于预测,为编创故事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积累句子,拓展知识。深化了主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形近字组词。

洞()准()暴()

同()堆()瀑()

壁()撞()抱()

碧()童()饱()

二、注音。

暴雨()凑近()孵鸡()饥饿()

偶尔()喵喵()叽叽()老屋()

三、小小变色龙(给多音字组词)。

倒dǎo()行xínɡ()

dào()hánɡ()

觉jué()好hǎo()

jiào()hào()

参考答案

一、破洞准备暴雨墙壁撞到抱着

同学土堆瀑布碧绿儿童吃饱

二、bàoyǔcòujìnfūjījīè

ǒuěrmiāomiāojījīlǎowū

三、摔倒行走感觉很好

倒车银行睡觉爱好

【板书设计】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猫——避雨

母鸡——孵鸡总也倒不了

蜘蛛——织网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使学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进学习。

2.朗读感悟法,体现语文“以读为本”的教学特点,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内心情感,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方法,进行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学会预测故事的方法。师生互动法,通过读旁批,学会预测故事的方法。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的内容,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另外,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自身的知识的积累预测故事下一个情节的内容。

不足之处: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主要描写了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正准备往旁边倒去的时候,小猫请求他再过一个晚上,躲避晚上的暴风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老屋说正准备倒下的时候请求在老屋里孵自己的小鸡,老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出来,老屋说正要倒下的时候了小蜘蛛请求老屋再站一会儿,他要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老屋答应小蜘蛛再站一会儿。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给老屋讲故事,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课文赞扬了老屋的爱心和他的善良品质。

【作者介绍】

慈琪,女,1992年出生,16岁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现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09级学生。

籍贯安徽,2009年毕业于温州中学,作为中山大学唯一的B类考生进入中文系。入学一周后,经二次筛选进入著名学者甘阳创办的博雅学院,成为这个中国通识教育试验田的首届学生。大学四年无专业,文史哲兼修,一边学希腊语一边写文言文。2011年广东省“感动南粤校园”大学生年度人物;2012年中山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2013年获得直博资格,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2005年开始摸索着看图画书,此后一直处于看各种可以接触到的文字状态。2006高一休学期间开始写童话,2007年开始写诗歌,2008年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至今,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都有尝试。

2008年第二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2008年首届浙江省青春文学新势力8226;十大校园新锐写手金奖得主。自幼爱好读书,06年开始创作,从此走上文学之路。创作内容涉及童话、诗歌、散文、小说等方面。陆续在《儿童文学》、《意林8226;小文学》、《少年文艺》(上海)、《少年文艺》(江苏)、《中国校园文学》、课堂内外(高中版)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百余篇。

2010年获得冰心新作奖。

2011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童话故事

1.什么是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2.童话故事的特征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白雪公主(5张)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让心灵纯净。

3.童话故事的表现手法

1.夸张

夸张这种艺术手法也是一般文学作品所常用的艺术手法,但童话作品中的夸张又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它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夸张。如果我们说幻想是童话的灵魂,那么夸张就是童话的血肉,它使童话故事更加的丰满。“没有血肉,灵魂无以附丽;没有夸张,幻想则不能得到表现。在童话中,只有当夸张处于最能表现幻想的时候,它也才具有最大的存在价值。”

2.象征

象征手法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从而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是将童话中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结合的中介之一,也是童话故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3.拟人

拟人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使它们也具备人的基本特征。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一样。拟人是童话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拟人虽然是将不具备人的动作感情的食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但它们并不能脱离自身的本质属性,正是缘于这一点,使童话故事具有了亦真亦假,有虚有实的创作美感。比如格林兄弟的作品《猫和老鼠做朋友》故事结尾是猫把老鼠吃掉了,这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如果作者把结局写成老鼠把猫吃掉了,显然就违背了客观规律。

4.童话故事的主旨

童话故事的主旨是教人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坚强,反对卑鄙、怯懦、悲观、邪恶、虚伪、胆小。

5.童话故事的分类

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故事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以此类推,其它也是如此。

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大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两类。而平时所说的“童话”则默认为“文学童话”。

【其他资料】

世界童话名著

《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格林童话》和《伊索寓言》等.

中国童话

1.《大林和小林》

儿童文学在我国成为独立的文学门类始于五四运动以后,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

20世纪30年代儿童文学代表作家是张天翼,其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20世纪40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等。

2.《小布头奇遇记》

解放后的儿童文学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1949~1966年为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如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贺宜的童话《小公鸡历险记》,陈伯吹的童话《一只想飞的猫》,金近的童话《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孙幼军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等。

3.郑渊洁的童话

“文革”之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又一个黄金时代,为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7年,各个年龄阶段读者的各种体裁儿童文学佳作大量涌现,比较突出的有郑渊洁、孙幼军、周锐等的童话,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等的儿童小说,金波、圣野等的儿童诗,郑文光、叶永烈等的儿童科学文艺作品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漂壁准

飘臂堆

2.用上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2)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阅读能力大提升

3.重点段落品析。

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1)根据课文原文,加标点。

(2)面对蜘蛛的请求,你来预测一下,老屋会怎么回答?

思维创新大拓展

4.选一个你最想帮助的人,做一张爱心贺卡,写上你的爱心祝语。

参考答案

1.略

2.(1)妈妈一边洗碗,一边哼着小曲。

(2)妈妈边看电视,边织毛衣。

3.(1)“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2)“好吧,我就站一会儿。”

4.示例:肖华:放学后,你学习困难可以来找我。我会帮你复习功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语文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语文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四、续写故事。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板书设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 遇到了暴风雨

老母鸡 孵小鸡

蜘蛛 好饿助人为乐

教学反思:

在这个童话中,有几处写了“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但是要学生真正理解或者说说老屋给他们的印象,也许他们还体会不出来,也说不会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老屋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想象表演来体会,例如:第一次,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我让学生做出老屋将要倒下,放弃一切时的表情,学生做的还是不错的。在全文学完后,我和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故事情景表演,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学生和我一起朗读课文,在边读边演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容再现,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总也不倒的老屋》教学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总也不倒的老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它以合理的丰富想象,讲述了一间老屋与一只小猫、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蜘蛛之间的故事。每当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就依次出现,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以帮助他们,老屋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直没有倒下。故事塑造了一个慈祥的乐于助人的老屋形象。课文的文章体裁是童话,根据课标文章体裁的分类,应属叙事性作品,可按照叙事性作品进行教学。

2.课文是第四单元预测阅读策略学习的第一篇课文。阅读心理学上的“预测”,指的是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过程,是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会运用到的心理过程。“预测”主要有三种类型: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的相关要素。课后的两条学习训练题目,属于第三种类型,且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猜测文章内容。第一题,是询问是否有“预测”的心理状况,属于学习“预测”的“预热”,是为了引起学生对“预测”的注意,并不是要求学生去猜测课文的内容。第二题是了解什么叫“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并了解别人的“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学习如何进行预测。这是教学这一课文要把握准的目标水平。(其实,“预测”在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策略,因此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学习训练,例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根据人物或角色的行为表现想象其心理活动;又如:根据人物的描写把握人物的品质精神,等等。可能是考虑到小学三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科书才定位于猜测与推想故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初始阅读期待,促使主动思考,体验阅读乐趣。)这一题还可看作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训练,应设计好环节落实。

3.课文的两幅插图表现的是课文的两个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插图也是“预测”的依据之一。

4.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等是需要长时间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的能力,虽然没必要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都表述,但只要课文文体适合,就应该安排教学。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学习了大量学习童话故事,在本学期的前三个单元也学习了数篇童话,对这一体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童话丰富的想象,这是学习这篇课文,了解“预测”和进行实践的有利条件。

2.“预测”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知。因此,必须在学生充分感知后进行总结,讲授有关的知识,使之纳入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暴”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洞”等13个字和“变成”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能复述《总也不倒的老屋》大意。

3.能与同学交流读课文过程中有没有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

4.借助课后提供的例子和资料,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能照样子说说旁批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教学准备:

教师:“暴”等6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暴”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是需要我们边阅读边进行猜测和推想的课文。(追问:你们读读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题目,看看这三篇课文的插图,猜猜是什么文体的课文?指名回答。预设:这三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一边读一遍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让阅读充满乐趣;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3.小结:对了。在第一学段,我们学习了不少童话故事,在这个学期我们也学习了好几篇童话故事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单元课文仍然是童话,但是要求我们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故事的内容,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要尝试续编故事。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入释题。

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好吗?

1.板书课题:12总也不倒的老屋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根据题目,你们猜一猜,课文应该重点写屋子的“老”这个内容还是重点写屋子的“总也不倒”这个内容呢(在“老”和“总也不倒”下面标上不同的符号)?(指名回答。预设:根据题目,我猜课文应该重点写屋子的“总也不倒”这个内容。)

4.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阅读要从课题开始。那么,在《总也不倒的老屋》这个童话故事里,老屋为什么总也不倒呢?是不是重点写屋子的“总也不倒”这个内容,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还有,通过这个童话故事的学习要知道什么是“预测”和怎样“预测”。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思考:除了老屋,课文中的角色还有哪一些?主要角色是谁?老屋几次准备倒下?为什么总也不倒?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凑”“尔”。

(3)PPT出示会写字词“洞里、准备、墙壁、蜘蛛、漂亮、吃饱、晒太阳”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预习任务3。

4.反馈指导。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二)反馈预习任务3,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

1.反馈指导预习任务3。

预设:

问题1:除了老屋,课文中的角色还有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

问题2:主要角色是老屋。

问题3:老屋三次准备倒下。

问题4:第一次是答应小猫的请求没倒下;第二次是答应老母鸡的请求没倒下;第三次是答应小蜘蛛请求没倒下。

2.粗知课文大意。

出示任务:同桌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议一议,课文讲老屋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简单说一说。)

3.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讲一间百岁老屋答应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帮助总也不倒的故事。

4.小结:在初读课文后,能抓住主要人物,用简单句式说说主要人物干什么,这样做,就是略读课文,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了。同学们做的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

三、梳理课文条理,复述课文大意,感悟课文主题

(一)梳理课文条理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到哪里告诉我们老屋答应小猫的请求没倒下,从哪里到哪里告诉我们老屋答应老母鸡的请求没倒下,从哪里到哪里告诉我们老屋答应小蜘蛛的请求没倒下的?分别在它们的开始和结束处标上“‖”。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从开始到“‘我就再站一个晚上。’”告诉我们老屋答应小猫的请求没倒下。(板书:小猫请求再站)

从“第二天”到“‘我就再站二十一天。’”告诉我们老屋答应老母鸡的请求没倒下。(板书:老母鸡请求再站)

从“二十一天后”到结尾,告诉我们老屋答应小蜘蛛的请求没倒下。(板书:小蜘蛛请求再站还站着)

3.小结:同一个内容的自然段,可以合并成课文的一个部分,课文一个讲了三个内容,所以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请同学们看看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开头,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预设:他们都是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开头的。)对了,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告诉我们,这部分的内容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里,比如,第二部分的“第二天”,就告诉我们“老屋答应老母鸡的请求没倒下”的过程是发生在第二天里的;第三部分的“二十一天后”就告诉我们“老屋答应小蜘蛛的请求没倒下”的过程是发生在二十一天后的时间里。而根据“第二天”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可以判断出,第一部分“老屋答应小猫的请求没倒下”的过程是发生第二天之前的,我们可以在老屋自言自语说话前,补上“有一天”这个表示时间段的词语(板书:有一天)。有这样表示时间段的词语的课文,我们可以说它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写的。

(二)复述课文大意

1.导语:我们通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可以回答读课题时候的一个问题了:课文是不是重点写屋子的“总也不倒”这个内容?(指名回答。预设:课文是重点写屋子的“总也不倒”这个内容。)由于课文重点写屋子的“总也不倒”这个内容。所以,就用“总也不倒的老屋”做课题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复述课文大意了。

出示任务:读读课文,借助板书,用上表示时间段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做到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提示:把角色的对话概括地说。)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评价。

指名两个复述,以任务中的两条评议标准和提示要求进行评议指导。然后个体在参照评议练习,再指名反馈指导。(复述参考样本见设计后的附件)。

(三)感悟课文主题。

1.导语:通过梳理条理和复述故事大意,同学们对故事内容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了。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有什么对老屋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课文中的那些语句产生这样的说法的?

出示任务:读读课文,想一想你会根据哪些语句对老屋说些什么,给这些语句做上记号,然后用句式“我想对老屋说:……”说一说。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根据的语句:老屋答应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三句话。

说话:只要能说到老屋慈祥,乐于助人,就应予以肯定。

3.小结:这个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慈祥、乐于助人的老屋形象(板书:乐于助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总也不倒的老屋(乐于助人)

有一天小猫请求再站

第二天老母鸡请求再站

二十一天后小蜘蛛请求再站还站着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粗知课文《总也不倒的老屋》的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谁能说说呢?(指名回答。预设:答案见上一课教学过程。)我们还初步学习了给课文划分部分,并且按照同一内容划分为一个部分的原则,以及时间推移的顺序,把课文划分成了三部分,并且复述了课文的大意,谁能给大家复述一下呢?(指名回答。预设:答案见上一课教学过程。)

二、了解、学习“预测”

导语: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和学习“预测”了,有信心吗?

(一)认识“预测”

1.出示任务:在上一节课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有的话,是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猜的?猜到什么?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只要有猜测,不需要考虑具体内容,就应予肯定。

3.小结:刚才汇报交流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对故事接着的发展进行了猜测和推想,这样的做法,我们叫做阅读过程中的“预测”。“预测”的其中一个方面,指的是阅读过程中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猜测和推想。

(二)了解如何进行“预测”

1.导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对内容进行“预测”,上一节课有的同学就是这样做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预测”,预测会给我们阅读带来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PPT出示带有旁批的课文,旁批标上序号)看看课文,在课文的不同内容的旁边各写着一段话,这是什么呢?在文章旁边写上一段话,表示自己对相关的内容的看法,我们叫做旁批。其实,我们在学习中已经做过旁批了。课文中的七个旁批,是一个三年级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发展进行的“预测”,他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两个预测。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后预测示例)读读这个猜测示例表格,想一想,示例表格举了哪两个旁批作为例子说明怎样进行预测的?这两个旁批预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依据什么来预测的?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逐个旁批内容回答交流后两个问题。

预设:

问题1:示例举了旁批3和旁批5作为例子说明怎样进行猜测的。

问题2:旁批3,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旁批5,我猜到老屋会怎么回答。

问题3:旁批3预测的依据有:(1)课文内容:小猫刚离开,老母鸡就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2)生活经验和常识:不断地被别人打扰,可能会觉得很烦。旁批5预测的依据有:(1)课文内容:老母鸡走后,小蜘蛛又来请求老屋;(2)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应该会愿意继续帮助别人。

3.提问:根据这个示例表格,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预测?(指名回答。预设: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

4.导语:根据这个示例,我们初步了解了预测要有一定依据,那么,照示例的这个样子,你能说说课文中的其他旁批预测内容是怎样得出的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给出其他旁批预测内容的填空表格)照示例的样子,说说课文中的其他旁批预测内容是怎样得出的。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5.反馈指导。

预设:

旁批1:

故事里的内容:课文题目《总也不倒的老屋》;生活经验、常识:只有在神话中被施了魔法的屋子才会永远不倒。

旁批2:

故事里的内容:课文的插图,老屋样子很慈祥;生活经验、常识:慈祥的老人总爱帮助别人。

旁批4:

课文内容:老屋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就会出现请求帮忙;生活经验、常识:还有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旁批6:

课文内容:每次老屋帮助完了一种小动物,就会出现需要帮助的小动物;生活经验、常识:还有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旁批7:

课文内容: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生活经验、常识:喜欢、有兴趣做的事,一定会坚持做。小蜘蛛的故事永远讲不完,而老屋喜欢听小蜘蛛讲故事,就不会倒了。

提问:这位同学的旁批预测的内容哪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同的,哪几个是不相同的?(指名回答。预设:旁批2、4、5、7与课文内容相同的,旁批1、3、6与课文内容不相同。)

6.总结:(PPT出示课后猜测小结)在阅读过程中,一边读一边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进行预测,能让我们的阅读充满乐趣。虽然,预测的内容可能与阅读的文章内容不一样,但是“预测”可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是要依据故事的内容和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猜测、推想,而“故事的内容”除了内容线索外,还可以是故事的题目、插图。下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就要实践实践,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了。

三、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漂(漂亮)飘(飘扬)饱(吃饱)抱(拥抱)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例:“壁”,左上不要加多一点。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四、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五、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给家人讲这个故事,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2.阅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童话故事,一边阅读一边尝试进行预测。

附件:复述大意参考样本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已经很久很久没人住了。有一天,老屋准备倒下,一只小猫请求让他住一个晚上躲避暴风雨。老屋答应了再站一个晚上。第二天,老屋又准备倒下,一只老母鸡请求老屋不要倒下,让她在老屋里孵小鸡。老屋答应了。二十一天后,老屋又准备倒下,一只小蜘蛛请求老屋让他在屋里安心织网抓虫吃。老屋又答应了。后来,小蜘蛛一直给老屋讲故事,老屋就一直在听故事,没有倒下。

三年级上册《群众也在淋雨》精品教案(S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手段、方法:

以读代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也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一个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4.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试提问题

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2.交流问题。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什么叫“元首”

(2)周总理的右臂是怎么负伤的?

(3)周总理为什么不抬起左手?

(4)周总理为什么不让工作人员为他撑伞?……(1)

3.梳理问题。学生提问题的类型一般有:词语的意思不懂,如问题(1);资料背景不清楚,如问题(2);内容不理解,如问题(3)、(4)。

4.解决问题。问题(1)、(3)比较简单,教师稍加解释即可;问题(2)可查找有关资料;问题(4)可留在下一课时讨论。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看到课题后,你猜一猜作者会写些什么?

“致、志”为翘舌音,“宾”为前鼻音,“驱”的韵母注意与声母相拼的书写规则。字形由学生自主识记。

2.教师归类指导:“陪、祥、伤”要注意左大右小,“集、慈”笔画较多,要注意写得紧凑一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重点,深入体会

1.出示课后思考题:

①欢送外宾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根据思考题,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句子。

3.讨论交流。

交流问题①

⑴学生回答怎么做,出示有关句子: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收致意。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⑵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彬彬有礼、轻轻地、谢绝、.群众也在淋雨”等词句,体会周总理爱国的情怀、文雅的风貌和礼貌待人的亲切态度。

⑶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画面内容。

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交流问题②

⑴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

⑵从周总理的动作和话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没有忙着、赶紧”体会周总理不顾自己、关心群众的崇高品质。)

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朗读全文。读(要求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这是读课文的基本要求,读读试一试!(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四、布置作业

1.摘抄词句。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21群众也在淋雨

人民

周总理爱(语言、动作、神态)

祖国

教学反思:

在讲解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读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画下来,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课文的难点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总理要坚持和群众一起淋雨,而又不顾自己淋得湿透去关心群众冷暖,再将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抓住特殊环境下周总理的言行举止,感悟周总理的精神风范,达到敬仰周总理爱国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如“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让学生从“不时抬起”和“负过伤”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热爱。在“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中的“轻轻”和“谢绝”体会周总理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关心人民胜于自己的高尚品质。

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从美观和坚固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坚固、雄伟。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3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理解生词。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板书,既……又……]

(4)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出示投影片:

(1)赵州桥在________省________县。赵州桥也叫________桥,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预习提纲: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龙的几种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它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图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板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

(1)朗读全文。

(2)背诵2、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学习生字的字形。

布置作业

预习第4课《帐篷》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精品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精品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习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习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第二件事(自学)
过渡: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它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1、师: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生交流。
【媒体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2、师:“鬼”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机灵、聪明)板书
哪个词能表现出刺猬的“鬼”?(缩成一团)
刺猬只是把自己的身子紧紧一缩,就击退了大黑狗,说明它非常(聪明、机灵)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鬼,它的聪明、机灵。
这句句子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缩成一团的刺猬)比作(仙人球)。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
3、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媒体出示:展开合理想象: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图片展示),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嘿!你这只大黑狗想吃我,没门!)
4、怪不得文中的爸爸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大家还知道别的歇后语么?
5、到这里,刺猬已经把大黑狗击退了,怪不得小作者这么开心。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6、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你真是鬼啊!大黑狗在你旁边,竟然没有伤害到你,却把自己给伤害了!你真棒!真牛!以后再有动物伤害你,你要更加地保护好自己哦!)
说明:课文中写了大黑狗的过程,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习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2-9):高明
刺狗(10-15):鬼

三年级语文上册《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内容简析

本课通过记叙周恩来总理和人民群众一样淋雨欢送外国元首的感人情景,表现了周总理文明礼貌的精神风貌和胸怀祖国、关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课文是通过细致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故事生动感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设计理念

整体感知,重点体会;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思疑,互动释疑。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也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一个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4.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试提问题

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2.交流问题。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什么叫“元首”

(2)周总理的右臂是怎么负伤的?

(3)周总理为什么不抬起左手?

(4)周总理为什么不让工作人员为他撑伞?……(1)

3.梳理问题。学生提问题的类型一般有:词语的意思不懂,如问题(1);资料背景不清楚,如问题(2);内容不理解,如问题(3)、(4)。

4.解决问题。问题(1)、(3)比较简单,教师稍加解释即可;问题(2)可查找有关资料;问题(4)可留在下一课时讨论。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归类指导:“陪、祥、伤”要注意左大右小,“集、慈”笔画较多,要注意写得紧凑一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重点,深入体会。

1.出示课后思考题:

①欢送外宾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根据思考题,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句子。

3.讨论交流。

交流问题①

⑴学生回答怎么做,出示有关句子: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收致意。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⑵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彬彬有礼、轻轻地、谢绝、.群众也在淋雨”等词句,体会周总理爱国的情怀、文雅的风貌和礼貌待人的亲切态度。

⑶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画面内容。

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交流问题②

⑴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

⑵从周总理的动作和话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没有忙着、赶紧”体会周总理不顾自己、关心群众的崇高品质。)

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四布置作业

1.摘抄词句。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给老师以掌声,给听课老师掌声,以表示欢迎,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2、正是同学们的掌声,使一个女孩改变了,这个不幸却又幸运的女孩是谁?(英子)

二、文本对话,感受掌声魅力

1、请轻读掌声前的部分,画出有关句子和词语,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抓住重点词句)

(1)、她很文静……最后一个离开

(2)、英子立刻把头低下

(3)、英子犹豫……

2、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心理会怎么想?

3、你们心目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课文怎么写?

4、是什么力量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

5、采访同学们,你为什么给英子送去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6、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此时她一摇一晃走下讲台,这与刚才走上讲台感觉一样吗?如果你是英子,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如果没有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

三、总结升华

四、课外延伸

1、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快来读读,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给英子回信

3、老师赠言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荷花》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荷花》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①抄写生字词;②背诵课文;③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精品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