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语文上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4

四年级语文上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四年级语文上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

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地质学专业知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一块特别的石头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蒙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有的躲在草垛(duò)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句导读:“蒙”“叫”“躲藏”等动词的连用,说明了捉迷藏游戏的玩法,生动形象地模拟了做游戏的过程。][①从“每次都”可以看出什么?]

段导读:这段写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捉迷藏,他总爱藏在一块大石头背后。

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句导读:“兴趣”不是一次就产生的,而是需要有个过程,是长时间的积累。李四光从游戏中发现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一步步地探索,为下文的叙述作了铺垫。][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句导读: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这块石头体积非常大。]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③为什么说是“一块特别的石头”?]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④李四光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段导读:这段讲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小伙伴们哄(hōnɡ)笑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bei)!”

李四光对小伙伴们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陈二爹。陈二爹捋(lǚ)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⑤这位老人怎样解答李四光的疑问?]

段导读:这段讲李四光请教村里的老人来解答,老人没有正面回答。

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yǔn)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⑥“或许”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李四光又去问爸爸,爸爸也很难解答上来。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⑦你认为李四光分析得怎样?表现出什么?]

段导读:李四光进一步思考问题。

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⑧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爸爸摇摇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讲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村里的老人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

这块突兀(wù)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⑨从“一直缠绕”可以看出什么?]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句导读:“可是”表示意思的转折,即后面的句子语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自己的想法与外国学者的断言矛盾。][⑩找出李四光长大后是怎样做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这段主要是说李四光长大后,在英国学习地质学,仍不忘童年时未解的疑问。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说明了什么?]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lù)、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yí)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段话是写什么的?你从“考察、研究、发现、推翻”中感受到什么?]

段导读:这段写李四光经过考察明白了巨石是被冰川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讲李四光长大后,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到了祖国,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课的生字卡片。

一导入

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开时壶盖的样子,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外表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蕴含着神秘的科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又会从“一块特别的石头”上发现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新词,随时纠正读音。

草垛哄笑遗迹灌木捋着孤零零沙锅

陨石突兀缠绕甚至断言奠定

(2)书写指导。

缠:左右结构,右半部分不要少写一“点”。

(3)在学习小组内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集体交流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李四光和小伙伴玩耍时,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弄清楚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李四光,最终他发现了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遗迹。

4.老师简单介绍第四纪冰川的知识,使学生对其能简单理解。

5.根据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6.你觉得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上课时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搞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说说李四光给自己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样解决内心的疑惑的,教师带着这种思路把学生们引入文本,一般来说,学生们听得也很有趣味。

2.学习生字时,要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有组词法、结构法、会意法、动作法等。这些方法学生容易认识,也容易记忆,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3.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有关学生目前难以理解的地理、地质方面的名词,如“冰川”“太行山东麓”等,可以充分利用简笔画画出简易图形,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李四光工作中的一些故事。

一导入

李四光从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李四光是怎么发现这块大石头的?

2.在别的小朋友眼中它特别吗?李四光为什么觉得它特别?

(1)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交流感受。

学生甲:因为这块石头特别大。

①有多大?能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吗?

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

②请七八个学生张开双臂,手拉手,帮助学生体会石头的巨大。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学生乙:因为它孤零零的,和周围不相称。

①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

②周围是什么环境?

(3)再读第3自然段,别人都不能发现的问题,李四光却能发现,这是为什么?(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

3.李四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他们有什么反应?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哄笑”是什么意思?

(3)小伙伴们还会说些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4.面对小伙伴们的哄笑和回答,李四光又去请教了谁?

(1)指名读第5~8自然段。(去问见多识广的陈二爹和爸爸。)

(2)他们的回答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李四光更加疑惑了。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3)分角色朗读第5~8自然段。

(4)没有人能解决李四光的问题,他心中怎么想?他会放弃吗?

5.儿时的疑问一直在李四光的脑海里,他期待有一天能找到答案。

(1)自读第9、10自然段,问题解决了吗?

(巨石会不会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

(2)可是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考察研究)

(3)教师简介我国在李四光之前第四纪冰川上的研究。

(4)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李四光是怎样考察研究的?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5)想象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简介李四光的研究成果以及外国学者对他的评价。

2.从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在理解课文内容时,第一段以指导学生怎样读课文为主,先让其围绕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及他们怎么围着石头捉迷藏来读书,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然后进行角色朗读,表现出李四光的特点,让学生评出应读出李四光的什么特点、怎么读。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了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学生在对比的情况下体会出做事要多思考,不要轻易放弃没有解决的问题。

2.新课标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发表自己的高见,学生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学生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这堂课在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教师可以让他们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最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优化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阅读。

3.尔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出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或“我认为……”让学生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一般来说,尝试让学生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

1.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发现()考察()奠定()

推翻()研究()产生()

3.李四光为什么能够解开这块巨石的来历之谜呢?

4.为什么作者用“卧”字而不用别的字来形容这块巨石呢?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原名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他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做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他提出的地质力学理论在寻找我国石油等矿产资源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等。

小编推荐

四年级语文《一块特别的石头》知识点复习语文S版


四年级语文《一块特别的石头》知识点复习语文S版

【原文】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蒙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有的躲在草垛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小伙伴们哄笑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李四光对小伙伴们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陈二爹。陈二爹捋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爸爸摇摇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国外的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字词学习】

字:呗(bei)、捋(lǚ)、麓(lù)

词:草垛(duò)、哄(hōng)笑、陨(yǔn)石、突兀(wù)、遗(yí)迹

【重点句子】

1.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蒙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有的躲在草垛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2.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3.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国外的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4.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

《一块特别的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大石头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人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随冰川漂移而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特别的作业》教案之一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别的作业》教案之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主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环保意识,加之语言能力有限,让他们了解怎样爱护不算难,但要了解为什么要爱护却不容易。但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好表现,情绪易于激动。因此,教师将生硬的说教安排于一个又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理解、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要求

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会区分昨与作的不同,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能力要求

1

、培养学生认字和写字能力。

2

、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1

、教师:小朋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以爱护为主题的单元。(板书:爱护)

2

、齐读单元课题,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喜欢;不弄坏;保护,不破坏。)

3

、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爱护?(学校、小动物、花草树木)

4

、引入课题:小朋友说得真好!生活中值得爱护的事物很多很多,怎样去爱护,这就值得思考了。老师今天介绍一篇好课文给大家,大家一定会明白很多很多板书:特殊的作业

二、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

、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2

、学生回答:A

、特别是什么意思?

B

、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C

、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3

、小结: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三、自主探究,互动感知

1

、自由试读

师:开书34

页,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小伙伴和老师、查生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

、小组学习。

3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汇报识字情况。(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

、学生识字。

5

、师:细心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带代的读音相同,怎么组词,怎么区分?

昨作两个字的样子、读音相象。昨天与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作业人来做作业,所以是单人旁。

6

、检测识字:春姑娘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送来了很多礼物。看识字卡片。(卡片在黑板上组成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

7

、师:小朋友在识字时最喜欢作什么游戏?(开火车、猜字)

(猜字游戏: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学生猜字是作字吗?不是作字。是业字吗?对、对、对,你猜对了。)

四、交流体验,探究感受

1

、教师:小朋友很开心。猜字游戏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我相信小朋友还会认识的。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喜欢用什么方式读就怎么读。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2

、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

3

、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

、我知道什么是特殊的作业,小丽画的画很特别,因为她爱护花草树木。(出示多媒体画面)

B

、小丽做得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C

、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小丽想到了,说明她爱动脑筋。

师:小朋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弄明白了吗?(明白了)

五、引伸创造,发展感悟

1

、师:小丽的特殊的作业是最好的,我想其他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错事,以后他们一定会改正的。

小朋友,如果罗老师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把春天带到学校里来,你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照出来、唱出来、说出来、画下来)

2

、小组活动:准备一下,表现你对春天的热爱。

3

、小组表演。

4

、多媒体:教师展示有关春天的照片、图片。

六、创设情境、指导行为

1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公园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多媒体画面)

2

、你看到了什么?(小草、小花、树、小动物)三块木牌子是干什么的?(写广告)写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小花说:千万别摘我,我怕疼!

●不要乱给小动物吃东西。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3

、小结:小朋友真不错!真正懂得了怎样去爱护大自然里的动物和植物。

七、板书设计:

爱护

特别的作业教案


一、教材依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册教材第六单元“爱护”第二课《特别的作业》

二、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这篇课文讲的是老师留下一项别开生面的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第二天,大家纷纷交来桃花、桑叶、柳枝等作业,虽说这些都具有春天的特征,但他们却不自觉地做了有损于春天美景的错事。小丽带来的这份“特别的作业”——自己亲笔画的一幅玉兰花的画,受到大家的称赞。

故事蕴含着这样的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但具体还不知应该怎样做。本课的教学内容很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文中的小丽保护大自然的做法正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3、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融入多媒体课件演示、听歌曲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4、设计理念:

播放有关春天美景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导入本课,帮助学生快速投入本课的学习;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用实际行动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最后,播放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结束学习,使本课的学习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作、业”等14个生字,会写“作、业”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睦相处。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等方法读生字的音。

(2)通过比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懂得热爱大自然就应该像小丽一样,不伤害花草树木,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读中感受大自然与春天的美以及人物语言与行为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1)通过播放有关春天的美景图片,将学生引入春天,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

(2)通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认字14个,写字8个。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五、教学难点:

注意句与句的联系,通过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制作的有关春天美景的课件。

2、多毁体课件《特别的作业》课文朗读内容。

3、歌曲《春天在哪里》。

七、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

1、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美景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

2、师:春天到了,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第二天,小朋友们有的手里拿着红红的桃花,有的手里拿着嫩嫩的桑叶,有的拿着细细的柳枝,还有的带来了青青的小草。只有小丽手里什么也没有……同学们,小丽怎么会没完成作业呢?她会不会挨批评呢?你们想知道吗?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小丽的特别的作业。

3、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后,老师总结学生的问题:

(1)“特别”是什么意思?

(2)“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3)“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5、孩子们,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不少。告诉你们吧,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下面我们一起去课文里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文识字

1、多媒体演示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听,了解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3、在读课文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呢?谁来介绍介绍好办法?

4、学生采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5、多媒体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6、同桌互读课文,要求做到“四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号。

2、通过自己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反馈:

(1)”特别”是什么意思?(与众不同)

(2)“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小丽)

(3)“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一幅玉兰花的画)(板书)

3、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同学们能帮我一起解决吗?老师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学生分组讨论:小丽画的画很美,她画的玉兰花还在树上,没有被破坏。(板书:关爱生命、爱护花草)

4、你认为小丽的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有什么地方一样?又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相同点:都爱春天

不同点:爱法不同,同学们摘花折枝是在破坏春天,而小丽是把春天画在纸上,是在爱护春天,她最懂得怎么去爱。

(四)、听音乐,感受春天的美。

1、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听后填空:()的春天

3、看到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得出:爱护花草树木从我做起。

4、你想对小花、小草、小鸟……说些什么呢?

5、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完成这项作业呢?

(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把春天的景色拍下来,带到教室给大家看;也可以写一首赞美春天的小诗,读给大家听;还可以把《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唱给大家听。)

师:看来,你们已经成为爱护大自然的小卫士了。

(五)、扩展延伸

你能写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话,提醒每一个人吗?

板书设计:

特别的作业

一幅玉兰花的画

关爱生命、爱护花草

沪教版四上: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沪教版四上: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中以读为主,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美,受到情感熏陶,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合作认识8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并会写其中8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要保护大自然,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要保护大自然,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情景教育法、以读促悟法

前置学习:

1.熟读课文,认识本文生字,并给每个字扩词。

2.边读课文边思考,①特别的作业是什么?②谁的作业最特别?

3.查找有关春天的资料。

4.自己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积累本文中的好词好句。

一、创境引思,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爱护)爱护是什么意思啊?(保护、不破坏)我们周围哪些东西需要我们去爱护呢?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爱护。但是怎样做才是爱护呢?学习了《特别的作业》这篇课文,你就会更明白了。

3、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生书空课题。

二、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师:看到了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

2、生回答:

⑴“特别”是什么意思?

⑵“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⑶“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⑷“特别的作业”特别在哪儿?

3、过渡:小朋友们真聪明,真爱动脑筋,那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过渡语: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想想你能解决提出的哪些问题。

生自由说。

汇报识字情况。

过渡语:春姑娘看你们这么认真,给我们一(四)班的小朋友送来了一些可爱的生字宝宝作礼物。

⑴快速抢读生字。

⑵开火车读词语。

⑶区别比较“作”“昨”两个生字并填空。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放回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个什么作业?(找春天)

2、小朋友们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吗,你从哪一段知道的?(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请读出春天的美丽和迷人。板书小朋友们带来的作业:有的……有的……有的……,并引导学生进行熟悉课文的口头训练。

3、轻松一下:播放《春天在哪里》,做手指操。

4、句式训练:

⑴小朋友们有的带来了()桃花,有的带来了()桑叶,有的带来了()柳枝……

⑵红红的()代表春天,嫩嫩的()代表春天,细细的()代表春天……

⑶被摘的桃花难过地对小朋友说:()

被摘的桑叶伤心地对小朋友说:()

被折断的柳枝抹着眼泪对小朋友说:()

分角色朗读课文3—5自然段。

过渡语: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能代表春天的作业,可是他们却伤害了植物的生命,破坏了环境。小丽也带来了自己的作业,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提问:小丽带来了什么作业?(一幅画)

一幅画能代表春天吗?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小丽的话:昨天,我看见院子里的玉兰花开了,刚要摘一朵,又想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就把它画下来了。)

小朋友们怎么评价小丽的作业?(有感情地读第七段: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评作业,大家都说小丽的作业最好。)

为什么大家说小丽的作业最好?(爱护花草树木,爱动脑。)

三、引申创造,指导行为。

1、(出示春天的画面)小朋友们,你们看春天多美啊!你想怎样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2、引导学生自由说,展示学生的作业,点题:这也是一份特别的作业。

3、你看到哪些爱护大自然的标语?你能试着说一句吗?

4、学生自由说。

5、小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就更懂得“爱护”这个词语的意思了,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公共财物,一草一木。如果你爱护大自然,春天就可以永远留在你心中。

6、(机动)你能自己写一句话提醒大家爱护大自然吗?

7、作业布置:

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板书设计:

特别的作业

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

(贴上桃花、桑叶、柳枝的图片)

找春天{

小丽:一幅画

爱护大自然

特别的作业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别的作业”,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3、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渗透教育,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

2、能用普通话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识字,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项和以前不一样的作业。老师直接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特别两字显示为红色)。手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特别的作业》

2、教认特别一词。师问:特别是什么意思?(特别就是和别的不一样。)

3、师:和别人不一样的作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3)不加字或减字。

2、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1) 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2) 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三、自学生字

1、回忆我们学过那些记忆生字的方法。

2、出示词语

(1)生字读词语。

(2)指名学生读词语,确认正确后再领读。

(3)齐读词语。

(4)检查词语识记情况:教师随意指词语,学生认读。

四、指导书写

1、 玉,兰注意两个字的三横距离相等。 让:注意指导言字旁书写横着提的横起笔是在横中线上。

2、辨析形近字:作 昨

(1)课件出示生字:作 昨

(2)学生认读生字:说出读音;选择作或昨填空,完成句子。

五、熟读感知 出示熟读要求。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读课文,或同桌互读。

2、检查熟读情况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回答问题: 提示: 这篇课文讲老师留下一项( )的作业:( )第二天,大家纷纷交来了( ),小丽带来的是 ( ),受到大家的称赞。

3、教师小结。

六、作业

认真规范的书写本节课的生字。

课时目标(第二课时 ):

1、熟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要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我们应当做它们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认读生字。

2、听写词语。

二、导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读文要求,生自读思考。 思考:大家是怎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

2、图片展示小朋友带来的作业。积累AAB形词语。

3、分组讨论:

(1)小丽交来的作业到底是什么?

(2) 小丽和同学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为什么小丽的作业最好?

4、小组内分读课文,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课件视频欣赏美丽的春天。(带着问题欣赏)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想对小花小草说些什么?

1)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8条和第37条,读读后讨论违法要受到什么惩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写以爱护为主题的宣传语。

3、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完成。

4、检查完成情况。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进自己的感悟。

1、朗读课文。

2、学生展示自己完成老师前一天布置的作业,并说出自己学完课文后,对自己完成的作业的想法,以及以后的行动。

五、布置作业。

1、填空, ( )的春天 ( )的小树 ( )的树木

2、提问:爱护花草树木和我们人类有关系吗?

六、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特别的作业》教案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第6单元主要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渗透性识字15个,写字8个。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15个生字。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它们的生命,自觉爱护花草树木。另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遇事要善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形成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写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特别”两字显示为红色)。齐读课题。

2.教认“特别”一词。师问:特别是什么意思?(特别就是和别的不一样。)

二、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师问: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问同桌、问老师、查生字表、

5.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画出了自己不认识的字,现在同桌两人运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两人研究一下不认识的字。再读一读课文。

6.生:一人指读,一人认真听。不认识的字两人讨论。

7.师:我们两个人合作得非常愉快,想不想到小组里去读一读。

8.小组合作读课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9.读完课文后讨论: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10.随文识字。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然后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11.师:检测生字。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抽取出来了,你还认识它吗?(把学生不太熟悉的生字贴在黑板上。)

12.小组内重点学习不认识的字。(都学会的同学奖励自己一个)

13.集体汇报交流,小老师讲解。

14.组词游戏:每小组一张词卡,用本课的生字组词,也可用以前学过的生字组词。并可以写下来。比一比那一小组组的词语多。

如:作业、昨天、手指、桌子、一幅画、代表、院子、玉兰花、爱护、评一评、带来、奇怪。

三、指导书写,完成自己的特别作业。

1.师;每人发一张不同的生活图片。图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象,并把自己今天学习的新生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完成自己的特别的作业。

特别的作业教案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特别的作业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主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环保意识,加之语言能力有限,让他们了解“怎样爱护”不算难,但要了解“为什么要爱护”却不容易。但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好表现,情绪易于激动。因此,教师将生硬的说教安排于一个又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理解、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要求

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会区分“昨”与“作”的不同,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认字和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1、教师:小朋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以“爱护”为主题的单元。(板书:爱护)

2、齐读单元课题,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喜欢;不弄坏;保护,不破坏。)

3、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爱护?(学校、小动物、花草树木……)

4、引入课题:小朋友说得真好!生活中值得爱护的事物很多很多,怎样去爱护,这就值得思考了。老师今天介绍一篇好课文给大家,大家一定会明白很多很多……板书:特殊的作业

二、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2、学生回答:A、特别是什么意思?

B、“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C、“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3、小结: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三、自主探究,互动感知

1、自由试读

师:开书34页,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小伙伴和老师、查生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小组学习。

3、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汇报识字情况。(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学生识字。

5、师:细心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带”“代”的读音相同,怎么组词,怎么区分?

“昨”“作”两个字的样子、读音相象。昨天——与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作业——人来做作业,所以是单人旁。

6、检测识字:春姑娘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送来了很多礼物。看——识字卡片。(卡片在黑板上组成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

7、师:小朋友在识字时最喜欢作什么游戏?(开火车、猜字)

(猜字游戏: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学生猜字是“作”字吗?不是“作”字。是“业”字吗?对、对、对,你猜对了。)

四、交流体验,探究感受

1、教师:小朋友很开心。猜字游戏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我相信小朋友还会认识的。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喜欢用什么方式读就怎么读。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2、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

3、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我知道什么是特殊的作业,小丽画的画很特别,因为她爱护花草树木。(出示多媒体画面)

B、小丽做得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C、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小丽想到了,说明她爱动脑筋。

……

师:小朋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弄明白了吗?(明白了)

五、引伸创造,发展感悟

1、师:小丽的特殊的作业是最好的,我想其他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错事,以后他们一定会改正的。

小朋友,如果罗老师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把春天带到学校里来,你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照出来、唱出来、说出来、画下来……)

2、小组活动:准备一下,表现你对春天的热爱。

3、小组表演。

4、多媒体:教师展示有关春天的照片、图片。

六、创设情境、指导行为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公园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多媒体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小草、小花、树、小动物……)三块木牌子是干什么的?(写广告)写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小花说:“千万别摘我,我怕疼!”

●不要乱给小动物吃东西。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3、小结:小朋友真不错!真正懂得了怎样去爱护大自然里的动物和植物。

七、板书设计:

爱护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多音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其实我们对于奶酪这个词并不陌生,课件出示二上课题《狐狸分奶酪》,生读“奶酪”。

那么今天,主角不再是狐狸和熊哥俩,而是一群小蚂蚁,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教学目标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延伸阅读《谁动了我的奶酪》

板书设计: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宣、处、诱”等12个生字,理解“争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难点: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的不同态度与其他蚂蚁的反应进行比较,感受蚂蚁们因为蚂蚁队长首先做到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才激发更多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还要借助其他关于遵守纪律的小故事进行补充感知,进一步树立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主观意识。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提纲挈领法,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师要抓住课文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这根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实现对故事内容及主旨的准确感知;质疑导学法,借助教师精心提炼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交流学习的突破口,引导他们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深刻主旨,从蚂蚁队长的身上受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学法:自主探究与交流延伸相结合学习法,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感知故事内容,并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不断深化对故事内涵的体会,再将从课文中获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实现认知的内化;想象体验法,感悟蚂蚁们面对诱惑时的表现,学生需要将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从而深入到蚂蚁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纪律性的可贵。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纪律的名言警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搜集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小故事。
课时巧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一:
一、谜语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忱。(打—昆虫)“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谜面的提示,试着猜出谜底。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谜底(补充出示“蚂蚁”),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谜语的理解,简单说说蚂蚁都具有怎样的精神。教师归纳(勤劳、团结),同时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劳、团结的小蚂蚁。孩子们,你们想了解故事的内容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本,翻到第11课吧。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指导读准“奶酪”(“奶”的声母是鼻音,“酪”的声母是边音)。
【设计意图】利用谜语创设趣味导入情境,不仅遵循了孩子的认知心理,也能够让他们在初步感知蚂蚁特点的基础上自然引出了要学习的童话故事。
导入二:
一、话题交流,引出课题
1.板书“奶酪”一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词语,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读准字音(“奶”的声母是鼻音,“酪”的声母是边音),同时出示一组奶酪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特别想吃、感觉非常诱人……)。教师适时激趣:不光你们想吃,小蚂蚁们见到奶酪也会馋得流口水呢。孩子们,小蚂蚁们面对这样美味的奶酪,他们会有怎样有趣的反应呢?接下来让我们到童话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2.补充板书,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再次强调读准“奶酪”的读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直接由关键词语创设话题交流情境,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也让他们瞬间产生了认同心理,进而渴望了解蚂蚁们面对奶酪时的反应。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边听边试着简单交流自己对故事都有哪些了解。教师及时肯定他们对故事的初步感知,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2.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字词的朗读提醒,重点范读指导生字:“诱”读“yòu”,不要读成了“秀”的音节;“舔”读第三声,同时引导他们借助动作理解词义;“禁”的韵母是前鼻音,且在文中读第四声;“稍”是一个多音字,在“稍息”一词中读第四声,教师同时用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明确词义。
3.指名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讲了由“一块奶酪”所引发的故事(重点讲清楚故事的经过、结果),并予以归纳(主要讲述了一只蚂蚁队长带领蚂蚁们在搬运一块奶酪时,面对美味的诱惑,他选择了遵守既定的禁令,从而赢得了其他蚂蚁的敬重的事),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对故事的了解,说说故事中的“禁令”究竟是什么,又是谁定下的。
4.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1-3自然段,找到“禁令”的具体内容,同时体会蚂蚁队长宣布“禁令”时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正因为如此,所有蚂蚁才能够争先恐后地参加到搬运粮食的活动中来(随文理解“争先恐后”:文中指蚂蚁们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自主读课,初步扫清了文章认读障碍,也整体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更感知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三、探究交流,感知人物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蚂蚁搬运奶酪的内容所在段落(4-13),同时认真朗读课文第4-13自然段,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奶酪?蚂蚁们面对奶酪时又是怎样反应的?
2.学生交流对奶酪的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第5、11两个自然段感知奶酪“味道香”,同时引导他们从蚂蚁队长以及蚂蚁们对奶酪的反应“多诱人啊、淌口水、趁机舔一下、趁机吃掉它”以及“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等词句,体会奶酪对他们充满了诱惑,他们每只蚂蚁心里都想偷着吃奶酪。
3.质疑: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文中的这位蚂蚁队长吗?简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喜欢,因为他虽然想吃奶酪,但是因为遵守纪律放弃了,还让一只年龄最小的蚂蚁吃了奶酪渣)。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引入:那么,这位蚂蚁队长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够坚持做到遵守纪律呢?孩子们,再认真读一读故事,相信你们会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4.引导学生再读故事第4-13自然段,看看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心情都有什么不同变化,找出最能反映其心理活动的词语,想一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什么,简单写出自己的理解。
(1)学生读画、思考,同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生:蚂蚁队长一开始特别想偷吃掉在地上的奶酪渣子,但又害怕犯禁令,所以心里十分矛盾。
师:你从哪个地方体会到他的矛盾心理的?
生:我从课文第6自然段对蚂蚁队长想法的描写中体会到的。
生:我还从第6自然段中“七上八下”这个词语看出他已经拿不定主意了。
教师板书(七上八下),引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并进行同类词语的拓展(忐忑不安)。同时想象自己面对奶酪时的反应,更好地体会蚂蚁队长的感受。
师:再找一找,看看蚂蚁队长的心理接下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导学生继续交流表现蚂蚁队长心理变化的词语,教师适时归纳板书(生气犹豫坚定),同时引导他们随文理解词语(犹豫:心里拿不定主意),引导他们想象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并朗读几次“下令”的话,读出语气所发生的微妙变化。
(3)引导学生说说,面对这样的蚂蚁队长,自己会产生怎样的感受?(敬佩)同时引导他们再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蚂蚁们对于蚂蚁队长的敬佩之情,更加团结)。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蚂蚁队长对于奶酪的态度变化直接影响着其他蚂蚁的态度,因而明了作为“领袖”人物对于团队战斗力的影响意义。
5.讨论交流:你觉得文中的蚂蚁队长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带头遵守纪律……)教师归纳补充板书:遵守纪律、严于律己。
6.深化巩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故事,然后再选择1-2组班内展示,师生评价,重点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抓主线”法,让学生重点抓住蚂蚁队长的心理及情感的前后变化进行品读感悟,不仅准确感知了人物,还深化了对文旨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1.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对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重要意义的理解(也可以说说不遵守纪律、不严于律己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课件适时出示关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名言警句(A.不要过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B.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恩格斯),学生齐读句子。
2.可爱的蚂蚁队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懂得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领袖!
板书设计:
11.一块奶酪
七上八下→生气→犹豫→坚定
遵守纪律、严于律己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精品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从本文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画面。同学们,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描述画面?

同学们,这群可爱的蚂蚁面对诱人的奶酪,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

【课件出示:什么是奶酪?围绕一块奶酪会发生什么事?】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发学生对蚂蚁和奶酪的认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疑问,为

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学。

同学们,请选择你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读,努力读对每一个生字。

同学们,请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同学们,请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读全文,边读思考课前质疑提出的问题,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识字学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1、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2、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3、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4、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同学们,你们正确、流利地读读这些句子吗?自己试试。同学们,谁来展示展示你精彩地朗读?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错、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拢】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现在PK,看看哪组读得更出彩?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1)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每一个词语的音。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请联系生活经历,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可以用上一个词语,也可以用上几个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不好记的字?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课件出示:

处——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hǔ,读chù时可以组词为:到处、处长。

稍——多音字,在本课中读shào,“稍息”是一种口令。读shāo时可以组词为:稍微。舔——对比识记。(舌头尝是舔,加上水是添)跺——对比识记。(身子活动是躲,脚的活动是跺)】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抓住字形特点和字音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有目的地实践,提高识字效率。

四、再读全文,体会感悟

同学们,请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蚂蚁队长的句子,再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小组内交流交流。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一:

【课件出示: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它能抵住奶酪的诱惑,不独吃奶酪。】同学们,谁来把你找到的描写蚂蚁队长的句子与大家分享分享?【课件出示:

1、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

2、蚂蚁队长生气了。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3、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同学们,小组老师扮演记者,你们扮演蚂蚁队长,进行情景对话:队长,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蚂蚁队长和小蚂蚁的头饰,你喜欢哪个人物,就戴上它的头饰,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此时的心情吧!

预设二:

【课件出示:我喜欢这位队长,因为它把自己特别想吃的奶酪渣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同学们,这块奶酪渣该怎么处理呢?自己先读读第12自然段,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找答案。

同学们,请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12、13自然段。

同学们,现在老师扮演记者,你们扮演蚂蚁队长和小蚂蚁,进行情景对话:

【课件出示:

1、队长,你那么想吃奶酪,为什么给小蚂蚁吃?

2、小蚂蚁,在这里,你是最小的,当你吃到奶酪渣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对蚂蚁队长说什么?

3、蚂蚁们,你们喜欢这位队长吗?说一说理由。】

同学们,请带着兴奋和愉快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人物的不同想法,逐步走近蚂蚁队长,了解他的情感变化,体会领导的表率作用,走进蚂蚁们的世界,体会严于律己带来的作用。

五、情感升华,作业延伸

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是怎样战胜诱惑的?

同学们,生活中人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可能是美食,可能是衣物,可能是钱财,但我们一定要铭记古话——【课件出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同学们,课外请把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教学本课,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读、研读,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蚂蚁的美好品质,并谈谈读文后受到的启发。
学前准备1.自学生字,收集蚂蚁搬食物的资料。(学生)
2.教学相关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和蚂蚁们的美好品质。
3.学习蚂蚁大家庭同心协力,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并受到启发。
学习重点体会蚂蚁队长表现出的美好品质。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1.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搬运食物吗?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蚂蚁队长,看看它是怎样带领蚂蚁队伍搬运食物的?(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蚂蚁搬运食物的情景。
2.齐读课题,质疑。1.读了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识字(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生字圈起来。
2.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易读错的字。
犯(fàn)跺(duò)
豫(yù)
2.读一读带生字的词语。
3.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学生齐读课题。2.给加点的字注音。
诱人()聚集()
犹豫()宣布()
禁止()舔食()
三、研读感悟(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蚂蚁队长下达了什么命令?
(2)蚂蚁们是怎么做的呢?
2.研读第4~9自然段,思考:
蚂蚁队长和蚂蚁们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态度?
3.齐读最后一段。1.读第1段蚂蚁的命令。
2.从“争先恐后、抢着、不愿”等词体现了蚂蚁遵守纪律,同心协力的品质。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队长:丢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
4.“劲头比刚才更足”蚂蚁队长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品质更加激励蚂蚁们齐心协力地搬运食物。3.仿写词语。
争先恐后(含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这只蚂蚁队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对你的启发。
学生谈体会。5.读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习本课,学生通过自读、研读、探讨、交流,明白了一块小小的奶酪渣折射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品质,和蚂蚁队伍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

特别的作业说课稿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蕴藏着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业”看似简单的一个词儿,在故事中却由于它的“特别”让我们走进小姑娘小丽的心田,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善良,充满爱意的心,使读者为之震撼,使我们自然而然地爱护身边的花木。故事浅显易懂,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相信读完故事,通过交流孩子们下意识地会爱护身边的花木,自觉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盛”、“摘”、“牌”等。

2、通过对故事内容的补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3、理解课题“特别的作业”,引导学生感悟爱护花木,遵守制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题“特别的作业”,引导学生感悟爱护花木,遵守制度。

教学准备:

课文第三小节内容的图画

教学过程

本课我准备用两课时的时间进行,先简单地谈谈我第一课时的教学。在第一课时中,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从音、形、意三方面有侧重地进行生字教学。如:盛在教学时侧重音的教学,在文中出现两次,“盛在碗里”读chéng,是往容器里装东西时的动词,“盛开”读shèng,是指繁盛。

下面具体谈谈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我的课堂结构为三大步:从身边谈起,走进故事——从平常到特别,凸显“特别”——回归生活,深化文本。

一、从身边谈起,走进故事

1、谈话:美丽的春天到了,孩子们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找春天吧!如果老师布置一项作业(板书“作业”),让你们去大自然找春天,并且要把找到的春天带回教室里,想一想:你会带来什么作业?

这个问题从学生身边谈起,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对学生的回答我不会从思想层面评价,只会从句子表达通顺上进行指导。

2、过渡走进故事:今天我们读的故事中的于老师也给他的学生布置了到大自然去找春天的作业,孩子们他们的作业是什么呢?

二、从平常到特别,凸显“特别”

第二大块我准备设计两个学习活动:1、图文结合,了解平常2、质疑对比,凸显特别

1、图文结合,了解平常

①出示课文第三小节内容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小朋友带来的作业。在说的过程中从易到难,先允许学生说简单的一句,逐渐要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用“有……有……“句式说几句。

②出示课文第三小节内容。

学生朗读后引导学生关注里面的动词,提醒学生这些动词的使用与容器相关,在碗里用“盛”,在铅笔盒里用“放”,在瓶子里用“插”,在塑料袋里用“装”,

③引导学生再次说话,关注第三小节结尾的……,引导学生想象还会有怎样的作业,注意把动词动准确。在教师的点拨后,我预设学生能说到“扎在辫子上的柳条,装在瓶子里的蜜蜂,握在小手里的鲜花……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对文本的内容感悟,而且对用词的准确性得到的提升。)

2、质疑对比,凸显“特别”

这一活动我准备用分角色朗读,走进人物心境的学习活动来感悟小丽心灵的美丽,培养爱护花木、自觉遵守相关制度的意识。

①4—6小结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后

②教师做小记者来采访小丽,学生再读小丽两处的话。

③画能代表春天吗?学生讨论交流。预设学生能答到a能代表春天,是把看到的画升下来了,同时理解课题“特别”一词,是指作业完成形式的特别。b能代表春天,代表了小丽爱护花木的善良的心,深层理解课题中的“特别”,是指小丽的一颗特别的心c第三层次估计学生难答到,这时教师就继续质疑,那些小朋友,去采摘花木的时候会不会看到相关提示语呢?他们遵守他的要求了吗?在这样的质疑后,学生能知道,这特别还指小丽能遵守规章制度的特别。

④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学生的疑惑语调,读出小丽自豪回答的语气。

⑤总结课文

三、回归生活,深化文本

学完此文,引导学生现在还是要完成到大自然中完成找春天的作业,你的作业会是什么?

预设学生受到文本的启发后不再会去采摘花木的举动了,他们的作业也许是:我把看到的美丽花朵用照相机拍摄下来,我也把看到的桃花画下来,我把蜜蜂装在瓶子里,过会放了他们……

板书

特别的作业

画花采摘花木

爱护花木

遵守制度

《特别的作业》教案之三


教材分析《特别的作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第6单元主要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认15

个生字。2、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爱护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爱护环境的认识。教学流程一、悬念导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美丽的春天来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春天美丽的景色吗?2、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第二天,小朋友们有的手里拿着红红的桃花,有的手里拿着嫩嫩的桑叶,有的拿着细细的柳枝,还有的带来了青青的小草。只有小丽手里什么也没有同学们,小丽怎么会没完成作业呢?她会不会挨批评呢?你们想知道吗?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小丽的特别的作业。3、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初读课文

学文识字1、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己试读课文,画下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完成。(2)同桌互读,仔细听听同桌有没有把字音读准,读对了就表扬他,读错了就帮帮他。(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4)用电脑课件出示本课带有生字的句子。边读边简单指导朗读。(5)开火车读词(6)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识字情况。四、理解课文1、指名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了一项什么作业?2、边看第1幅图,边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朋友都带来了什么作业?3、默读3-6自然段,(1)小丽准备了什么作业?(2)她的作业能代表春天吗?为什么?4、指导朗读小健和小丽的对话,注意读出为同的语气。5、大家都觉得谁的作业最好?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小丽的业最好?6、看课文的第二幅插图,请学生扮演小丽的老师或同学夸夸小丽。7、教师小结点题:小丽遇事会动脑筋,为了不伤害花草她把玉兰花画了下来,这份特别的作业,受到了老师同学的称赞。我们要学习小丽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好品质。五、听音乐,看课件,感受春天的美。(1)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听到了什么。(2)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3)你想对小花、小草、小鸟说些什么呢?(4)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六、扩展延伸你能写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话,提醒每一个人吗?

《四年级语文上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