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小学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3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们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从而得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和外国文化影响的产物的结论。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断发易服

1.服饰变革

(1)变化的表现

①民间的服饰变革: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间效仿之风兴起,和

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

②清朝晚期官服、军服的改革:民间服饰变革推动官定服饰制度变革,清政府被迫对传统的军服改革。

③民国时期: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新服饰迅速走向。中西合璧的和出现。

(2)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服饰传入的影响。

②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③政府政策的调整。

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1)剪辫

①清政府: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法令;

②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2)不缠足运动

①清政府的努力: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多次下令。

②维新派的推动:在西方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其后,与康广仁在广州正式成了并不断推广,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3)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但完成时间较晚。二者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二、报刊与电影—大众传媒

1.读报刊

①世纪初,出现近代报刊。

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报刊用大量篇幅报道时局和战况,一时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

③1872年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申报馆创办了《》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④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⑤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⑥新文化运动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内容。

2.看电影: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富于大众性。

①电影传入中国。

②《》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③《》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④《》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⑤电影院的普及: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一地就有30多所电影院,每日去影院的有10万人之多。

3.作用: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地传播信息,促进了科学事业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三、移风易俗

1.日常礼仪的革新

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和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等文明精神。

2.婚姻风俗的变革

①婚姻风俗的革新:和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发展不平衡,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及,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3.丧葬礼仪的变革: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瞩目。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特征:①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②中国近代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化色彩,③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影响:①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②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色彩。

2.19世纪中期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①“竞尚洋装”,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②“断发”和不缠足,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简洁轻松,更利于现代生活的节奏;

③读报刊与看电影,以丰富和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④礼仪的革新,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积极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②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例1.(2007广东单科,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带来的影响。材料中所示西洋风味的生活方式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1842年《南京条约》“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可得出。

 答案B

例2.(20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毛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是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化进程中,一些中国人不健康的心态和社会现象。准确理解打油诗的内容,是对当时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由此判断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

例3.(2007上海历史)“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

答案C.从民谣辫子灭,跪拜礼灭可以看出这是辛亥革命之后才有的风俗。

例4.(2007上海历史)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答案D。此题考查的视角很新,是大众语汇的变迁来反映历史。“吃洋教”,“吃洋火腿”都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例5.(08年山东文综,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札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解析:

本题立意是文明史观,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着重考查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思考角度应从现代化的角度入手,特别是第二问,分析家庭伦理观变化的原因时,需结合梁启超那个时代的背景,寻找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的具体因素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同时还要注意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即民族危机。第四问,则是凸现家庭观念的现实意义,通过设题引导考生认同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本题还考查了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2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例6.(2007山东文综)(10分)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妇观的哪些内容?(4分)

(2)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6分)

解析:

(1)根据材料的叙述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2)20世纪初正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年代,包括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知识分子的思想在整个社会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出现了在这些先进思想指导下的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答案要点:

(1)破除缠足陋习,提倡女子学文化。摒弃旧式结婚礼俗。婚姻自主

(2)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一、单选题wWW.JAb88.cOm

鸦片战争后,近代人们的服饰发生重大变化。请回答1~3题。

1.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制。说明了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②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会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

B.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

C.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

D.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

3.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①欧风美雨的影响②社会变革的推动③服饰质地的不同④服装款式的差异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4.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随身带有粮票

C.在西餐馆就餐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5.下面是一段民国初年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锐首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得很快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7.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在什么时候以后

A.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运动 D.义和团运动

8.“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9.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是

A.《难夫难妻》B.《歌女红牡丹》C.《舞台小姐妹》D.《渔光曲》

10.下列有关《申报》说法不正确的是

61558;A.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B.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

C.是近代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D.被誉为“中国的《纽约时报》

11.观察右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B.原因是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D.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12.观察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C.两个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D.最先废除缠足运动的城市是北京

13.《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一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教育的发展

C.近代西文思想的传播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14.(2007海南历史卷)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1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肖,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民谣的出现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图片反映的史实有关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ABC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宣发布示谕,痛斥下跪请安的礼俗:“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进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同年春,江苏巡抚陈夔龙也通令全省,在废除跪拜礼的同时,禁止在公札中使用“卑”字。此后,各省纷纷效法,废除跪拜请安礼风行全国。

材料二本月十四日(指1907年1月27日)下午5时,有陆军部某大臣自天津乘火车进京,在东站下车后,有铁路巡警某,见该大臣到来,身不觉其俯,腿不觉其弯,乃上前一步曰:“请大人安。”某大臣以其为巡警兵也,似不甚介意,但颔之而已。旁观者无不窃笑该巡警之旧习难改。

——————《大公报》1907年2月3日

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历史背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现象。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要求:①尽可能多方面分析原因。②分析原因时要有理有据。)(2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决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旌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

——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材料三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

2,4,6

——摘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四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着“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

——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提取有关广州近代社会生活的表层信息。(不得照抄原文)(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近代社会生活的特点。(2分)

(3)试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

(4)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3分)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BACBBCADAC11-15.DDDDD

二、非选择题:

16.评分标准:

①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合理分析。

②根据材料提出两个合理分析。

③根据材料提出三个以上合理分析。

④启示方面的回答合情合理的。

下列现象供阅卷教师参考:(根据材料言之成理就可给分)(16分)

①尽管在制度上予以废除,但等级尊卑的观念在许多人的心中仍根深蒂固。巡警见到大臣就自然如此。

②作为政府本身也持有很严重的尊卑观念,如军部大臣见有巡警给他下跪请安,他认为是理所应得,只是点头而已。

③废尊卑,求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尽管有军部某大臣、某巡警这样的人物,但作为广大旁观的群众,对这种现象是可笑的。

④废除跪拜请安礼的改革是从沿海省份开始做起的,《大公报》报道的事情发生在北京,可见当时京城的封建思想仍十分严重。

启示:思想变革的艰辛;思想变革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度的变革与思想的更新不一定同步;等等。(9分)

17.解析:本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材料,考查了近代广州社会生活的变迁。(1)(2)问主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3)问可从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分析归纳。(4)问,注意答出三种获取材料的方式即可。

(1)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出现了西式和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大量使用和仿制西方日常生活用品;重视广告宣传;西式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出现了报刊、杂志。(任答六点计6分,言之成理即可)

(2)开放与兼容(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重商与务实。(2分,其他的合理表述也可酌情给分)

(3)①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岭南文化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易于接受外来文化;②清代闭关锁国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鸦片战争后,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冲击;

④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⑤邻近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任答四点计4分)

(4)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调查访问等。(3分,答对3个就可以得3分。)

相关阅读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课题: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断发易服”

1.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

①民间服饰的变化:

②清政府:

③民国期间:

2.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带来的影响:

3.“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特点:具有鲜明的

①“断发”运动:

同治、光绪年间:

概况:

结果:

戊戌变法期间:

概况:

结果:

1910年清政府:

概况:

结果:

民国政府:

概况:

结果:

②不缠足运动先于,但是完成时间较晚

外国传教士:

措施:

维新人士:

措施:

二.报刊与电影

1.中国报刊业

①形成与发展

19世纪:

1815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72年:

1884年:

维新运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

②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2.电影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①1896年:

概况:

评价:

②1905年:

概况:

评价:

③1913年:

概况:

评价:

④1931年:

概况:

评价:

3.报刊和电影事业兴起的作用

三.移风易俗

1.日常礼仪的革新

①中国古代:

②民国之初:

2.婚姻风俗的变革

①变化:

②原因:

③变革情况:

3.丧葬风俗的变化

四.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1.中国近代服饰变化呈现出什么特征?2.据统计,仅湖南一地列名《湘报》的不缠足会员就达1060人,如果加上为不缠足会捐款的人达1132人之多。然而,列名该组织的无一女子,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

请问:为什么“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3.新旧婚姻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什么范围?

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

冲击,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具体原因:西方先进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合力影响。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这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由于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极大差别,各地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③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
A.“竞尚洋装”C.西餐馆的出现

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D.西式洋房的出现
2.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制。这说明:
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②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④

3.西式服饰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太平天国运动以后D.辛亥革命以后
4.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传教会的宣传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民族危机的影响

D.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5.下列关于“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B.二者同时被取消
C.“去辫”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的
D.放足受外国传教会的极力宣传
6.193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B.在西餐馆就餐

C.见一男士拖着长辫子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7.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
A.《申报》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中国丛报》D.《绍文新报》
8.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歌女红牡丹》
9.近代以来,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具体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太平天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10.读报刊与看电影说明了近代文化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报纸成为抢手货③近代

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民报》④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⑤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后,仍住在紫禁城内。遗老遗少们仍然向他行跪拜礼。1913年元旦,袁世凯派大礼官朱启向溥义拜年。溥义身穿龙袍端坐中央,朱启走进殿门,遥遥的向溥义鞠了一躬。然后,直立向溥义致新年贺词。贺毕,清宫内务府大臣绍英走上台,在溥义面前跪下。溥义取出一份写好的答辞交给绍英,绍英站起来向朱启宣读,读毕交给溥义。朱启再鞠躬,然后离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两种截然对立的新旧事物能否同时并存?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B

C

A

D

C

B

11.(1)现象:清帝退位后仍住在紫禁城;(2分)新旧礼仪并行存在。(2分)问题:辛亥革命存在局限性;(2分)封建残余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2分)旧习俗的废除并非一帆风顺。(2分)

(2)观点:短期存在。(1分)理由及举例(略)(只要符合题意即可。)(3分)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之发式的变化》教案岳麓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之发式的变化》教案岳麓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之发式的变化》教案岳麓版

课程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学情分析:
社会生活与每个人紧密相关,时尚而心仪的发式更是广大中学生的追求,许多学校严格规定使学生很难展示个性。发式变迁教学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易于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思考。此外,通过清代题材的影视作品,学生对当时人的发式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高中必修一学过辛亥革命一课,为探讨近代发式的变迁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结合所学过必修一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通过阅读和解读文学作品和各种史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和理解材料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阅读,分析小说和史料中蕴含的有效信息。通过分组讨论,对材料反映出的现象进行合理解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体会近代物资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探讨其变迁时代特点,认识其发生的必然性。体会个人在社会大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艰难变化,分析原因。
教学难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体验,对材料进行合理解读。
课前准备:阅读鲁迅小说《风波》和《头发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比较现代和清朝男人发式,直观感受两者的不同.
二、阅读以下材料
1、介绍鲁迅的《风波》.放录音,直观感受进入语境气氛.
(1)、使用小说摘选:
摘选1: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但文豪的话有些不合事实,就因为他们没有听到九斤老太的话。这时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着凳脚说:
“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
……
 摘选2:“好香的菜干,——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这机会,便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裹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
摘选3: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
-----选自鲁迅《风波》,见范曾绘《范曾插图鲁迅经典小说》,60-6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版
(2)、思考讨论:
A、总结小说描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参考答案:1917年。村庄。七斤、七斤嫂、赵七爷、九斤老太、六斤、八一嫂等。
B、小说描述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政治上:军阀统治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战争不断,政局动荡;经济上: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开展,西学进一步传播,但守旧思想顽固存在。
C、小说描述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围绕着男人七斤的发辫发生的故事
D、时人对辫子的态度?
参考答案:关乎全家生死。……
三、阅读史料:
1、介绍鲁迅的《头发的故事》
n先生是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的一位民主主义者,在纪念双十节时他大发感慨。为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故人们而深感悲凉.
这场革命使n先生感到唯一“得意的事”,便是早就在留学期间剪了辫子的他,“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然而最让n先生悲哀的也是,民众除了革去头上的辫子外,没有别的收获,社会状态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n先生的感慨让我们想起《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革命后的情形:“……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没有给民众实际利益,难怪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十分冷漠了。如n先生所述,再进一步追溯,其实民众并不了解什么是革命。这样,他们与革命十分隔膜就是很自然的事了。革命党人并未在国人中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结果,民众只是头上去掉了一根辫子,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同时也顽固地统治着社会。无怪乎n先生对现实十分失望、感慨万端。
阅读史料概括n先生关于剪辫子的认识
参考答案:除去了头上的辫子,社会状态没有改变。反思辛亥革命。
2、史料阅读: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阅读史料概括康有为主张剪辫子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利于同外国交往,不利于使用机器,不利于作战,不利于卫生,受外国人耻笑
3、史料阅读
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问题:(1)根据材料,分析剪辫法令颁布的背景。
参考答案: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成立;仍有不少人剃发蓄辫;有人虽已剪去辫子,但样式不符合要求。
(2)根据材料,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剪辫子的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剪去辫子;各级官员要切实重视;剪辫后的发式要美观大方。
4、史料阅读:
呜呼!吾民族蒙辫之耻,至于今已二百六十八年矣,习以为常,安之若素,几自忘固有之头颅,认胡尾为本来之面目矣。贤人杰士,严夷夏之分,抱种族之戚,宁尽去其,而不肯垂修修之尾以为汉族羞。世人论者,以为区区之,无与乎兴亡之故。呜呼!是不知夫之历史也。入关之初,令下,吾民族之不忍受辱而死者,不知凡几,幸而不死,或埋居土室,或遁迹深山,甚且削披缁,其百折不回之气,腕可折,头可断,肉可脔,身可碎,白刃可蹈,鼎镬可赴,而此星星之,必不可,其意岂在一哉?盖不忍视上国之衣冠,沦于夷狄耳。孔子存告朔之饩羊,穆生争呈设之酒醴,虽微,其关系甚巨。故老遗贤,于义师战败之余,目击夫犬羊满地,腥秽熏天,风景依然,举目有江河之异,惟此头上苍苍,犹足以系故国之思,表宗邦之望。推其不肯之心,直欲以一存汉族之河山也。固不重哉?或曰:“洪、杨起义而蓄,今则剪何也?”曰:“蓄者,还汉族之旧;剪者,从世界之同,士君子不为满奴已耳。蓄与剪,事同而时异也。”今者壮士振臂长呼,夷虏闻声丧气。我汉族四万万人民,行将尽举其束缚之而去之。而今而后,真可谓雪二百六十八年之耻而一洗之也。故老遗贤,精魂不灭,应亦含笑于地下也夫。
----摘自清人笔记《发史》序
阅读史料概括清人笔记中对于辫子的认识
参考答案:蓄者,还汉族之旧;剪者,从世界之同,士君子不为满奴已耳。
蓄与剪,事同而时异也。
5、史料阅读
夫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
----选自杨秀清、萧朝贵《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男人的辫子在那时候只有政治的意义
-----周作人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看到这条辫子在王国维身后“猪尾巴”似的摇着,也忍不住表示了自己的惊异和“滑稽感”:“曾经接触过西方新文明的先生,在壮年还顽固的留了发辫,即便是我也不能不感到有一点滑稽”。
----摘自于闵梅《一九二七:王国维的辫子—辫子、身体与政治》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
辛亥革命后,大家齐刷刷地把那条象征封建社会的辫子剪了,而在北京大学问已是名教授的辜鸿铭,却始终留着那条著名的小辫子。每次新生上课,下边总是一阵哄笑,辜不慌不忙的说:“我知道你们是在笑我的辫子,我头上的辫子只需一剪子即可解决问题,而要剪去你们心头的辫子就要困难的多了。”于是,一言既出,秩序顿时肃然,学生们面面相觑,危襟正坐。
----选自陈鲁民《辜鸿铭的“辫子”》,载《学习月刊》,1998年第2期
四、归纳:以上材料中人物对辫子的态度,并分析
下层民众:胆小怕事,愚昧,漠然不关心时局变化。
改革家革命家:反对留辫子。反对君主专制。
知识分子:反对留辫子,坚决留辫子。反对君主专制的旧制度,主张变革救国;个性使然。
五、综上材料,思考:
1、发式变化的特点
参考答案:具有不平衡性。……
2、发式变化原因
参考答案:清帝退位,民国成立,政权更迭。辛亥革命,强制剪辫子;留学生、开明士绅的身先示范……
3、小说作为史料研究的价值
参考答案:史料多元性;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求真;独特价值……
六、作业
辜鸿铭说:“我头上的辫子只需一剪子即可解决问题,而要剪去你们心头的辫子就要困难的多了。”根据本课所学二篇小说并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可从反思辛亥革命、社会习俗、国民素养、思想解放等角度出发)
板书:一、看见:21世纪我们眼中的发辫
二、体会:清末民初众人心中的发辫
三、反思:我们心中的“辫子”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二单元社会生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
[单元内容分析]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衣食住行可以被视为构成人类文明基础的最基本要素,满足社会生活需求的生产力是人类全部生产力中最基本而且最主要的一部分,社会生活在人类历史中与文化、生产力等其他各种文明要素有着长期的、相互的、变迁着的影响。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服饰的类别与功能、早期服饰的几种重要材料;人类饮食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同地区与不同文化下存在着的饮食结构与饮食方式的差异;居住建筑的四种类型;交通的几种主要设施及交通工具。
(2)理解中国服饰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饮食差异的历史文化因素;中国居住设施的历史文化因素;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生产力、文明交流等多种文明要素共同对社会生活发生长期的、变化着的影响,社会生活对这些文明要素也同样存在着反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师对服饰类别与功能、饮食方式、居住设施类型等的示范讲授与学生模仿归纳,使学生初步掌握史学归纳分类的方法。
(2)通过学生利用已知的文明史观点分析多种文明要素与社会生活在历史中的交互影响,从而初步掌握从文明史角度、从多种要素出发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
(3)通过对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材料和各种相关要素的分析、探讨,从而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的历史反映了先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变化中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而进行的艰难努力,体现了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求美好生活的纯真愿望,从而自然地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意并且激发对当今美好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习中国在社会生活中卓越贡献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重点
(1)社会生活与生产力的关系。
(2)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2.内容解析
(1)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因为其反复出现而成为文明结构的一部分,故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文明整体结构的变化。
(2)取得以及加工社会生活所需各种资材的能力是生产力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一能力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社会生活水平是反映一个时代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对社会生活的需求又制约或者刺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3)历史文化赋予社会生活五彩纷呈的特色,而创造出来的社会生活则又成为历史文化新的组成部分。
(4)社会生活在文明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内容,同时又反向促进文明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其中交通的发展尤其提供给文明交流更多的便利并使其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生。
(5)社会生活的沿革、变化与发展又是能动的,它反过来又推动着制约它们的要素的变化与发展。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表现:衣、食、住、习俗

(1)衣:①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

(2)食:1)传统饮食——中餐:南方饮食:米饭、海鲜;北方饮食:面食、肉类;满汉全席;中餐的八大菜系。2)变化——西餐: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的出现

(3)住:特点: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4)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和婚丧礼俗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

简单

丰富“菜篮子工程”

朴素

五彩缤纷,款式色彩多样

拥挤

追求舒适:1995“安居工程”

习俗

节约风尚兴盛

休闲娱乐多样

原因

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

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

中国政府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四、影响我国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因素:新中国处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的进行;党和政府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从吃、穿、住等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考点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铁路和公路

轮船运输: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垄断了中国的水运;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铁路交通:清末: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民国:进展缓慢;新中国: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公路交通: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等大城市出现,筑路技术也传入;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汽车制造厂、公路网、公路大桥、城市环线、轨道交通等)

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1949年有52条民航线;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三、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3:大众传媒的发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中国丛刊》《万国公报》;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发展

(1)在近代,报刊成为维新派、革命派和新知识分子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

(2)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诞生①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④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进步影片;A、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B、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1934年);C、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2)发展①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2.电视

(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的兴起和影响

兴起: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影响:称为“第四媒介”,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