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对数函数教案
发表时间:2020-02-193.2.1 对数(2)。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3.2.1 对数(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3.2.1对数(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
2.通过法则的探究与推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思想,渗透化归思想及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法则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胆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对数的运算法则及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
对数的运算法则及推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复习对数的定义.
2.情境问题
(1)已知loga2=m,loga3=n,求amn的值.
(2)设logaM=m,logaN=n,能否用m,n表示loga(MN)呢?
二、数学建构
1.对数的运算性质.
(1)loga(MN)=logaM+logaN(a>0,a≠1,M>0,N>0);
(2)loga=logaM-logaN(a>0,a≠1,M>0,N>0);
(3)logaMn=nlogaM(a>0,a≠1,M>0,nR).
2.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与证明
由于aman=am+n,设M=am,N=an,于是MN=am+n.
由对数的定义得到logaM=m,logaN=n,loga(MN)=m+n.所以有
loga(MN)=logaM+logaN.
仿照上述过程,同样地由am÷an=amn和(am)n=amn分别得出对数运算的其
他性质.
三、数学应用
例1求值.
(1)log5125;(2)log2(2345);
(3)(lg5)2+2lg5lg2+(lg2)2;(4).
例2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位小数):
(1)lg12;(2);(3).
例3设lga+lgb=2lg(a-2b),求log4的值.
例4求方程lg(4x+2)=lg2x+lg3的解.
练习:
1.下列命题:(1)lg2lg3=lg5;(2)lg23=lg9;(3)若loga(M+N)=b,则M+N=ab;(4)若log2M+log3N=log2N+log3M,则M=N.其中真命题有
(请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2.已知lg2=a,lg3=b,试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列各式:
(1)lg54;(2)lg2.4;(3)lg45.
3.化简:
(1);(2);
(3).
4.若lg(x-y)+lg(x+2y)=lg2+lgx+lgy,求的值.
四、小结
1.对数的运算性质;
2.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五、作业
课本P79习题3(5)、(6),P80第6题.
六、课后探究
化简:(1);(2).[76范文网 Fw76.COm]
精选阅读
生物:3.2.1《认识基因》例题与探究(中图版必修2)
生物:3.2.1《认识基因》例题与探究(中图版必修2)
例1基因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80%相同。则人与小鼠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A.20% B.80%C.11%D.无法确定
思路解析:基因相同指的是它们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或功能相同,并不代表这些基因中的碱基序列相同,如基因中内含子、非编码区的碱基序列就可能不同。
答案:D
黑色陷阱:不甚理解“基因约80%相同”的含义,忽略基因是断裂基因,基因中内含子、非编码区的碱基序列就可能不同,是本题答错的主要原因。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基本组成单位
B.基因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
C.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基因是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有关概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每个DNA分子可以分为许许多多的片段,其中有的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有的却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特定片段称为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就是一个基因,它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以C选项正确。因为有的DNA存在于细胞质或拟核中,故B选项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C
变式训练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
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
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
D.以上叙述均对
思路解析:原核细胞中的DNA、真核细胞中的叶绿体、线粒体都是单独存在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故A选项错误;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的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分子,故B选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上,所以,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是一致的,故C选项正确。
答案:C
例2完成下列问题:
(1)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__________,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__________。
(2)一般来说,如果你知道了某真核生物的一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你能否确定其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为什么?
思路解析: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中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因此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实际上是由编码区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直接决定的,与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无关,更与这个基因中的非编码区无关。
答案:(1)外显子 内含子 (2)不能。首先,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其次,一般地说,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的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内含子的核苷酸序列不可能由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来确定。
黑色陷阱:基础知识不扎实是答错第一问的主要原因;将所学的与内含子相关的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欠佳,是不能顺利解答第二问的原因。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一个基因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相同
B.不同基因的内含子长度相同,外显子长度不同
C.不同基因的编码区长度相同,非编码区的长度不同
D.不同基因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长度均不相同
思路解析: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它的编码区含若干个外显子和内含子,而且外显子比内含子多一个。不同基因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长度均不相同;不同基因的内含子长度不相同,外显子长度不同;不同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不相同,非编码区的长度也不同;每一个基因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也不相同。
答案:D
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变形虫细胞内基因结构的认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编码区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经加工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②在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③非编码序列只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和下游 ④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思路解析: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其基因组成中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然后控制合成蛋白质,同时,在其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断裂基因往往由一些交替存在的内含子和外显子构成。
答案:D
问题探究
问题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是什么?
导思:染色体、DNA和基因对于生物遗传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构成上来看,三者也是密不可分的。
探究:首先,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这些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而一条DNA双链则包含成百上千个基因,它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构成染色体。因此,我们不难总结出如下关系:
对数函数(2)教案苏教版必修1
3.2.2对数函数(2)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初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2.运用对数函数的图形和性质.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图象的变换.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2.问题:如何解决与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有关的问题?
二、学生活动
1.画出、等函数的图象,并与对数函数的图象进行对比,总结出图象变换的一般规律.
2.探求函数图象对称变换的规律.
三、建构数学
1.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
得到;
2.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系是;
3.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系是.
四、数学运用
例1如图所示曲线是对数函数y=logax的图象,
已知a值取0.2,0.5,1.5,e,则相应于C1,C2,
C3,C4的a的值依次为.
例2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与函数y=log3x的图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y=log3(x-2);(2)y=log3(x+2);
(3)y=log3x-2;(4)y=log3x+2.
练习:1.将函数y=logax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2.对任意的实数a(a>0,a≠1),函数y=loga(x-1)+2的图象所过的定点坐标为.
3.由函数y=log3(x+2),y=log3x的图象与直线y=-1,y=1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例3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与函数y=log2x的图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y=log2|x|;(2)y=|log2x|;
(3)y=log2(-x);(4)y=-log2x.
练习结合函数y=log2|x|的图象,完成下列各题:
(1)函数y=log2|x|的奇偶性为;
(2)函数y=log2|x|的单调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3)函数y=log2(x-2)2的单调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4)函数y=|log2x-1|的单调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1)函数图象的变换(平移变换和对称变换)的规律;
(2)能画出较复杂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
六、作业
1.课本P87-6,8,11.
2.课后探究:试说出函数y=log2的图象与函数y=log2x图象的关系.
对数
§2.3.1对数(一)
——对数的概念及对数的运算性质
【学习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进一步熟悉对数定义与幂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3.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假设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005年时的2倍?(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
二、新课讲授:
1.对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的次幂等于N,即,那么就称是以的对数,记作,读法:
思考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54=625(2)2-6=(3)3a=27(4)
思考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2)log2128=7(3)lg0.01=-2(4)ln10=2.303
注意①: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注意②:概念的理解: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及相应各数的名称排列如右:
式子名称
abN
指数式
底数指数幂值
对数式
底数对数真数
思考3:求下列对数的值:,,,
注意③:有关性质:;;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2.两种常用的对数:
(1)常用对数:通常将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简记为
(2)自然对数:通常将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简记为
思考4:①②③④⑤
3.对数恒等式:若,则,
指数与对数对比表
式子
名称a---幂的底数
b---幂的指数
N---幂值a---对数的底数
b---以a为底的N的对数
N---真数
运算性质①
②
③①
②
③
4.对数运算性质:
三、典例欣赏:
例1.求下列各式中的x:
(1)(2);(3)(4)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lg(3)log535-2log5+log57-log51.8(4)
例3.已知,求的值.
【针对训练】班级姓名学号
1.求下列指数与对数式互化不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
(1)100=1与lg1=0(2)与(3)(4)
2.对于a0,且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若M=N,则M=N;(2)若M=N,则M=N;
(3)若M2=N2,则M=N;(4)若M=N,则M2=N2
3.把下列各题的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_____(2):________(3):_______
(4):_____(5)25=32:_______(6)2-1=:
4.把下列各题的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
(5)log39=2:________(6)log5125=3:________
(7)log2=-2:________(8)log3=-4:________
5.已知,则
6.以6为底,的对数等于
7.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525(2)log2(3)lg100
(4)lg0.01(5)log1515(6)
(7);(8).
8.计算:
(1)loga2+loga12(a>0,a≠1)=;(2)log318-log32=;
(3)lg14-lg25=;(4)2log510+log50.25=;
(5)2log525+3log264=;(6)log2(log216)=.
9.计算:
(1)log3(27)(2)lg
(3)lg0.00001(4)
10.已知lg2=m,lg3=n,求下列各对数的值(用m、n关系式表示):
(1)lg6(2)lg4(3)lg12
(4)lg(5)lg(6)lg32
11.已知x的对数,求x:
(1)lgx=lga+lgb(2)
(3)lgx=3lgn+lgm(4)
对数与对数函数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对数与对数函数》,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学案14对数与对数函数
一、课前准备:
【自主梳理】
1.对数:
(1)一般地,如果,那么实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记为________,其中叫做对数的_______,叫做________.
(2)以10为底的对数记为________,以为底的对数记为_______.
(3),.
2.对数的运算性质:
(1)如果,那么,
.
(2)对数的换底公式:.
3.对数函数: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____________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
4.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a10a1
图
象
性
质定义域:___________
值域:_____________
过点(1,0),即当x=1时,y=0
x∈(0,1)时_________
x∈(1,+∞)时________x∈(0,1)时_________
x∈(1,+∞)时________
在___________上是增函数在__________上是减函数
【自我检测】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2.化简:.
3.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对数的换底公式计算:.
5.函数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_.
6.对于任意的,若函数,则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
(2)比较与的大小为___________.
(3)如果函数,那么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4)函数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
【例2】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例3】已知函数满足.
(1)求的解析式;
(2)判断的奇偶性;
(3)解不等式.
课堂小结
三、课后作业
1..
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
3.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
4.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5.设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6.设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7.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8.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9.已知.
(1)求的定义域;
(2)判断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
(3)求使的的取值范围.
10.对于函数,回答下列问题:
(1)若的定义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的值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在内有意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四、纠错分析
错题卡题号错题原因分析
学案14对数与对数函数
一、课前准备:
【自主梳理】
1.对数
(1)以为底的的对数,,底数,真数.
(2),.
(3)0,1.
2.对数的运算性质
(1),,.
(2).
3.对数函数
,.
4.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a10a1
图
象
性
质定义域:(0,+∞)
值域:R
过点(1,0),即当x=1时,y=0
x∈(0,1)时y<0
x∈(1,+∞)时y>0x∈(0,1)时y>0
x∈(1,+∞)时y<0
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
【自我检测】
1.2.3.
4.5.奇函数6..
二、课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3.
(2).
(3)0.
(4)奇函数.
【例2】解:由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0,1).
因为,所以,当时,,函数的值域为;当时,,函数的值域为.
【例3】解:(1),所以.
(2)定义域(-3,3)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所以为奇函数.
(3),所以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三、课后作业
1.2.
2..
3..
4..
5..
6..
7..
8..
9.解:(1)由得,函数的定义域为(-1,1);
(2)因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
(3)
当时,解得;当时,解得.
10.解:(1)由题可知的解集是,所以,解得
(2)由题可知取得大于0的一切实数,所以,解得
(3)由题可知在上恒成立,令
解得或解得,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