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函数的应用教案
发表时间:2020-02-19高一数学上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人教B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上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人教B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上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人教B版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5.函数的模型
检验
收集数据
画散点图
选择函数模型
求函数模型
用函数模型解释实际问题
符合实际
函数过程中的这些语句用于完成某些有意义的工作——通常是处理文本,控制输入或计算数值。
相关推荐
高一数学上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知识点人教B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数学上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知识点人教B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数学上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知识点人教B版
一.课标解读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课程中明确指出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2.重点:子集的概念
3.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二.要点扫描
1.子集的定义
如果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的元素,则集合是集合的子集.也说集合包含于集合,或集合包含集合,记作或(注意: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2.空集的定义
空集是任意一集合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意集合,都有.
3.两集合相等
如果,则等于,记作=;反之,如果=,则.
4.真子集的定义
如果,且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那么集合是集合的真子集,记作.以上条件还可概括为:如果,且,则.(注意: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真子集.
6.维恩图
这种图在数学上也称为文(TohnVenn,1834年~1923年英国逻辑学家)氏图.它仅仅起着说明各集合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的作用(就像交通示意图只说明各车站之间的位置关系那样),因此,边界用直线还是曲线,乃实线还虚线都无关紧要,只要封闭并把有关元素或子集统统包在里边就行.决不能理解成圈内的每一点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事实上,这个集合可能与点毫无关系);至于边界上的点是否属于这个集合,也都不必考虑.
三.知识精讲
知识点1区分
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当把视为集合时,成立;
当把视为元素时,也成立.表示元素,表示以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不能混淆它们的含意.
知识点2区分与
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如:;
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如等.
四.典题解悟
----------------------------------------------------基础在线----------------------------------------------------
[题型一]子集与真子集
如果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的元素,则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如果,且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那么集合是集合的真子集.
例1.满足的集合是什么?
解析:由可知,集合必为非空集合;又由可知,此题即为求集合的所有非空子集。满足条件的集合有,共十五个非空子集。
此题可以利用有限集合的非空子集的个数的公式进行检验,,正确。
答案:15
例2.已知,试确定A,B,C之间的关系。
解析:由题意可得:A={0,1},B={,{0},{1},{0,1}},C={1}
答案:A,B,C之间的关系是
[题型二]区分
是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不是空集,它是以一个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而非不含任何元素,所以{};{}也不是空集,而是单元素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可见{},{},这也体现了是集合还是元素,并不是绝对的。
例3.判断正误
(1)(2)=(3)
(4)(5)(6)
解析:表示以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当把视为集合时,成立;
当把视为元素时,也成立.表示元素,表示以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不能混淆它们的含意.
答案:(1);(2);(3);(4);(5);(6).
[题型三]集合的相等
例4.,若,求。
解析:,即两集合的元素相同,有两种可能:
解得;解得
∴或。
答案:或。
例5.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集合也可表示为集合,求.
解析:从集合相等及集合元素的特征入手.由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及集合相等,得
=-----①,从而有,因为,所以代入①,得-----②,由②易知.当时,与集合的互异性不符,从而,,故.
答案:
1.有关子集综合问题的解法
⑴在解子集的综合问题时,首先要注意集合自身的转化,能够用列举法表述的,尽可能用列举法,这样时的集合中的元素清晰明确,使问题简单化。其次,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如即可分两类讨论:⑴⑵,而对于⑴又可分两类讨论:⑴⑵,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需注意这种情况易被遗漏。注意培养慎密的思维品质
⑵解决子集问题的又一常用方法是数形结合。首先还是集合的自身转换,根据题意,用最适合的方法来描述集合,进行转换,然后利用数轴来体现子集的含义,即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再由图示找出相应的关系式,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6.已知集合,,若,求实数满足的条件。
解析:由于集合可用列举法表示为,所以可能等于,即;也可能是的真子集,即=,或=,或=,从而求出实数满足的条件。
∵,且,可得
⑴当时,,由此可知,是方程的两根,
由韦达定理无解;⑵当时①,即=,=,,解得,
此时,符合题意,即符合题意;
②,,解得,
综合⑴⑵知: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
例7.已知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此题要分和两种情况讨论。
⑴,即,依题意,有,在数轴上作出包含关系图形,如图:有解得;⑵,即,解得;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错解点击-----------------------------------------------
例8.⑴已知集合用列举法写出;
⑵已知集合用列举法写出。
错解:⑴=
⑵=
正解:⑴=
⑵=
分析:认识一个集合并非十分容易,集合本身也可以做另外集合的元素.
⑴由已知条件注意到中的元素的属性是,即是的子集,可以是,∴=
⑵由已知条件注意到中的元素的属性是,即是的元素,可以是,∴=
五.课本习题解析
习题1-1A(课本第118页)1.2.
高一数学上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上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数学上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xD),把使f(x)0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xD)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实数根,亦即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基本初等函数的零点:
①正比例函数ykx(k0)仅有一个零点。k(k0)没有零点。x
②反比例函数y
③一次函数ykxb(k0)仅有一个零点。
④二次函数yax2bxc(a0).
(1)△0,方程ax2bxc0(a0)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ax2bxc0(a0)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ax2bxc0(a0)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⑤指数函数ya(a0,且a1)没有零点。
⑥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仅有一个零点1.
⑦幂函数yx,当n0时,仅有一个零点0,当n0时,没有零点。
5、非基本初等函数(不可直接求出零点的较复杂的函数),函数先把fx转化成,这另fx0,再把复杂的函数拆分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函数y1,y2(基本初等函数)个函数图像的交点个数就是函数fx零点的个数。
6、选择题判断区间a,b上是否含有零点,只需满足fafb0。
7、确定零点在某区间a,b个数是唯一的条件是:①fx在区间上连续,且fafb0②在区间a,b上单调。
8、函数零点的性质:
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f(x)0的实数;
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1x若函数f(x)的图象在xx0处与x轴相切,则零点x0通常称为不变号零点;若函数f(x)的图象在xx0处与x轴相交,则零点x0通常称为变号零点.
9、二分法的定义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满足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0、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度;(2)求区间(a,b)的中点x1;(3)计算f(x1):
①若f(x1)=0,则x1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f(a)f(x1)14、根据散点图设想比较接近的可能的函数模型:一次函数模型:f(x)kxb(k0);二次函数模型:g(x)ax2bxc(a0);幂函数模型:h(x)axb(a0);指数函数模型:l(x)abxc(a0,b0,b1)
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5.函数的模型
检验
收集数据
画散点图
选择函数模型
求函数模型
用函数模型解释实际问题
符合实际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函数的性质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函数的性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
判定方法有:定义法(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
导数法(适用于多项式函数)
复合函数法和图像法。
应用: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
奇偶性: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x)与f(-x)的关系。f(x)-f(-x)=0f(x)=f(-x)
f(x)为偶函数;
f(x)+f(-x)=0f(x)=-f(-x)f(x)为奇函数。
判别方法:定义法,图像法,复合函数法
应用:把函数值进行转化求解。
周期性:定义: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满足:f(x+T)=f(x),则T为函数f(x)的周期。
其他: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满足:f(x+a)=f(x-a),则2a为函数f(x)的周期.
应用:求函数值和某个区间上的函数解析式
平移变换y=f(x)→y=f(x+a),y=f(x)+b
注意:(ⅰ)有系数,要先提取系数。如:把函数y=f(2x)经过平移得到函数y=f(2x+4)的图象。
(ⅱ)会结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m,n)平移的意义。
对称变换y=f(x)→y=f(-x),关于y轴对称
y=f(x)→y=-f(x),关于x轴对称
y=f(x)→y=f|x|,把x轴上方的图象保留,x轴下方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y=f(x)→y=|f(x)|把y轴右边的图象保留,然后将y轴右边部分关于y轴对称。(注意:它是一个偶函数)
伸缩变换:y=f(x)→y=f(ωx),
y=f(x)→y=Af(ωx+φ)具体参照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
一个重要结论:若f(a-x)=f(a+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