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椭圆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2高中数学选修1-12.1.2椭圆的几何性质(1)学案(苏教版)。
年级高二学科数学选修1-1/2-1
总课题2.2.2椭圆的几何性质总课时第课时
分课题2.2.2椭圆的几何性质(1)分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梁靓审核人朱兵上课时间
预习导读(文)阅读选修1-1第31--34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三项。
(理)阅读选修2-1第33--36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三项。
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长轴、短轴等简单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以及的相互关系
3.感受如何运用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
一、预习检查
1、椭圆的长轴的端点坐标为.
2、椭圆的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1,它的一个焦点是,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3、已知椭圆,若直线过椭圆的
左焦点和上顶点,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二、问题探究
探究1:“范围”是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曲线所在的位置的范围。
椭圆标准方程中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其图形位置是怎样的?
探究2:标准形式的方程所表示的椭圆,其对称性是怎样的?能否借助标准方程用代数方法推导?
探究3:椭圆的顶点是怎样的点?椭圆的长轴与短轴是怎样定义的?长轴长、短轴长各是多少?的几何意义各是什么??
例1.求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焦点和顶点的坐标,并画出这个椭圆.
例2.求符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
(1)焦点与长轴较接近的端点的距离为,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长轴是短轴的三倍,且椭圆经过点P(3,0),求椭圆的方程.
例3.1998年12月1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摩托罗拉公司(美国)发射了“铱星”系统通信卫星,卫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是其焦点,地球中心为焦点,设地球半径为,已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离地面最近的点)距地面,远地点(离地面最远的点)距地面,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求卫星运行的轨道方程.
三、思维训练
1、根据前面所学有关知识画出下列图形
①.②.
2、在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关于轴、轴都对称的是()
A.B.
C.D.
3、当取区间中的不同的值时,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一组具有
相同的椭圆.
四、知识巩固
1、求出下列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定点坐标和焦点坐标:
(1);(2);(3);(4).
2、椭圆的内接正方形的面积为.
3、椭圆的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4、已知(3,0),(3,0)是椭圆=1的两焦点,是椭圆上的点,,当时,面积最大,则=,=.
相关阅读
高中数学选修1-12.1.1椭圆的标准方程(1)学案(苏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选修1-12.1.1椭圆的标准方程(1)学案(苏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年级高二学科数学选修1-1/2-1
总课题2.2椭圆总课时第课时
分课题2.2.1椭圆的标准方程(1)分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梁靓审核人朱兵上课时间
预习导读(文)阅读选修1-1第28--30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两项。
(理)阅读选修2-1第30--32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两项。
学习目标1.理解椭圆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
2.熟练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椭圆的草图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
3.能由椭圆定义推导椭圆的方程.
一、问题探究
探究1:手工操作演示椭圆的形成: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
固定在画图板上的两点,当绳长大于两点间的距离时,用铅笔
把绳子拉近,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在这
个运动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
探究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如何推导而得到的.
探究3: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分母的大小反映了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并且之间的关系是.
例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
(2)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2)和(0,2)且过(,)
例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轴上,且经过点(2,0)和点(0,1).
(2)焦点在轴上,与轴的一个交点为,到它较近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2.
例3.已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二、思维训练
1.已知椭圆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3,0),(3,0),椭圆经过点(-5,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则点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
3.已知两点在椭圆上,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若的内切圆半径为1,则△的面积为.
4.已知两个圆和圆,则与圆外切且与圆内切的动圆的圆心轨迹方程是.
三、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示椭圆,若是,求出的值
①;②;③;④.
2.椭圆的焦距是,焦点坐标为.
3.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是10,则动点所产生的曲线方程为.
4.椭圆左右焦点分别为,若为过左焦点的弦,则的周长为.
四、课后巩固
1.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2.椭圆的方程为,焦点在轴上,则其焦距为(含的式子).
3.椭圆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k等于.
4.椭圆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构成一个边长为正三角形,求这个椭圆方程.
5.点是椭圆上一点,是其焦点,若,求面积.
6.(理)已知定圆,动圆和已知圆内切且过点P(-3,0),求圆心M所产生轨迹的方程
高中数学选修1-12.3.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学案(苏教版)
年级高二学科数学选修1-1/2-1
总课题2.4抛物线总课时第课时
分课题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分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梁靓审核人朱兵上课时间
预习导读(文)阅读选修1-1第49--50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三项。
(理)阅读选修2-1第52--53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三项。
学习目标1.会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初步理解四种形式的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能简单应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有关抛物线的实际问题。
一、预习检查
1.完成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
焦点
坐标
准线
方程
范围
对称轴
顶点
坐标
离心率
开口
方向
2.过抛物线的且垂直于其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于两点,连结这两点间的叫做抛物线的通径。抛物线的通径为.
3.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4.求顶点在原点,焦点为的抛物线的方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1: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以得到抛物线的哪些几何性质?
探究2: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你能找出一种抛物线的画法吗?
例1.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求证: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例2.汽车前灯的反光曲面与轴截面的交线为抛物线,灯口直径为197,反光曲面的顶点到灯口的距离是69.由抛物线的性质可知,当灯泡安装在抛物线的焦点处时,经反光曲面反射后的光线是平行光线.为了获得平行光线,应怎样安装灯泡?(精确到1)
三、思维训练
1.如果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直线上,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2.若抛物线,过其焦点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且,则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3.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与双曲线的左焦点重合,则这条抛物线的方程是.
4.已知抛物线上两个动点及一个定点,是抛物线的焦点,若成等差数列,则.
四、课后巩固
1.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两弦和,其所在直线倾斜角分别为和,则的大小关系是.
2.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3.已知点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为抛物线的焦点,若以为直径作圆,则此圆与轴的位置关系是.
4.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点为抛物线的焦点,若△为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5.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以为直径的圆中,面积的最小值为.
6.已知是抛物线上三点,且它们到焦点
的距离成等差数列,求证:.
7.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轴的正半轴,设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不垂直于轴)且,线段的中垂线恒过定点.求此抛物线
的方程.
高中数学选修1-1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学案(苏教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中数学选修1-1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学案(苏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年级高二学科数学选修1-1/2-1
总课题2.3双曲线总课时第课时
分课题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分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梁靓审核人朱兵上课时间
预习导读(文)阅读选修1-1第40--43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三项。
(理)阅读选修2-1第43--47页,然后做教学案,完成前三项。
学习目标1.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
3.能利用上述知识进行相关的论证、计算、作双曲线的草图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预习检查
1、焦点在x轴上,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顶点间的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
4、设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和离心率,则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二、问题探究
探究1、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写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画出草图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探究2、双曲线与其渐近线具有怎样的关系.
练习:已知双曲线经过,且与另一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例1根据以下条件,分别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离心率.
(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双曲线上一点,且,,离心率为.
例2已知双曲线,直线过点,左焦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该双曲线的虚轴长的,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例3(理)求离心率为,且过点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三、思维训练
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经过它的右焦点,作一条直线,使直线与双曲线恰好有一个交点,则设直线的斜率是.
2、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是,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4、(理)设是双曲线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则.
四、知识巩固
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过一点(0,1),作一直线,使与双曲线无交点,则直线的斜率的集合是.
2、设双曲线的一条准线与两条渐近线交于两点,相应的焦点为,若以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则离心率为.
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最大值为.
4、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直线过、两点,且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5、(理)双曲线的焦距为,直线过点和,且点(1,0)到直线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选修1-12.1.1椭圆的标准方程(2)学案(苏教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中数学选修1-12.1.1椭圆的标准方程(2)学案(苏教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年级高二学科数学选修1-1/2-1
总课题2.2椭圆总课时第课时
分课题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分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梁靓审核人朱兵上课时间
预习导读(文)(理):完成教学案前两项。
学习目标1.能正确运用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解题;
2.学会用待定系数法与定义法求曲线的方程.
一、问题探究
探究1:方程是否可以表示椭圆?若能表示椭圆,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探究2:椭圆的标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确定了椭圆形状和大小,是椭圆的定形条件,我们称其为椭圆的“基本量”,除了还有那些量可以充当椭圆的基本量?
例1.画出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1)(2)
例2.已知椭圆的焦点是为椭圆上一点,且是和的等差中项.(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点在第三象限,且,求.
例3.(理)已知为椭圆的焦点,点在椭圆上,证明:以为
直径的圆与圆相切.
二、思维训练
1.已知是椭圆的焦点,点在椭圆上,且,
满足条件的点有个.
2.椭圆的焦点为,点在椭圆上,如果线段的中点在轴上,
那么是的倍
3.已知圆,为圆上的动点,由P向轴作垂线,其中为垂足,
则线段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
4.已知F是的右焦点,P是其上的一点,定点B(2,1),则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三、当堂检测
1.动点P到两定点(-4,0),(4,0)的距离的和是8,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
2.已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则的取值范围
是
3.已知对,直线y-kx-1=0与椭圆+=1恒有公共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顶点和,顶点在椭圆
上,则
四、课后巩固
1.已知椭圆,点在椭圆上,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是和,求两边的斜率的乘积.
2.已知椭圆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且椭圆过点(-3,2),求椭圆的方程.
3.已知的三个顶点均在椭圆上,且点是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的重心是椭圆的右焦点,试求直线的方程.
4.(理)设,为直角坐标平面内x、y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若向量,,且,求动点
的轨迹C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