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历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1

2012届高考历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012届高考历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12届高考历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十七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4C—18C)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工场手工业的世界,时间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又可以分为14-16世纪和17-18世纪两个阶段。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兴起的表现主要包括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思想上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又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英法美三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北美和拉美独立具有双重性质,同时期的亚洲逐渐落伍。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兴起,封建社会趋于衰落:
1、资本主义经济-工场手工业和重商主义
(1)14世纪前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2)从生产力上看,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早期的殖民活动,特别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从生产关系看资本主义处于原始积累时代,原始积累的手段包括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殖民掠夺等。这一时期,欧洲各国普遍奉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以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2、资本主义政治-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2)英法美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法国大革命扫荡了法国封建秩序,震撼了整个欧洲,北美资产阶级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具有双重性质。(3)欧洲大陆诸国进行了封建改革,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整体看,封建主义仍然处于上风。
3、资本主义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第一次思想解放,以人文主义为反封建和神学的思想武器,传播了资产阶级观念;(2)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3)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促进了革命的爆发,影响到全世界。
(二)殖民活动——早期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手段野蛮:
1、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地区: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后来居上,特别是英国成为殖民霸主。被殖民的地区主要美洲,印度,非洲沿岸。
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资本原始积累,方式比较野蛮,主要包括种族灭绝,贩卖奴隶,掠夺资源等。而英国的殖民方式相对具有开发的意义。
3、殖民争夺:经过激烈争夺,成为世界头号海上强国,殖民霸主,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4、殖民后果:对当地人民深重灾难,对于欧洲来说,则获得了大量财富,增加了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兴旺和发展。
(三)民族解放——北美拉美独立双重性质:
1、北美独立战争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影响十分深远;
2、拉美独立运动结束了西葡300多年的殖民枷锁,成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四)国际关系——从殖民争夺到拿破仑战争:
1、16-18世纪,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争夺殖民霸权,其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其胜利的原因归因于其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先进;
2、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是国际关系的核心,交织了封建势力和革命势力的较量,最终建立了大国均衡下的维也纳体系。
(五)全球化——世界走向一体化
1、新航路开辟导致发生了商业革命,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欧洲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启形成紧密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也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2、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鼓励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活动是这一时期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和形式。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特点.
(1)从革命背景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成熟;
(2)从革命过程看,具有相当曲折性;
(3)从革命结果看,只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
史实分析:
(1)背景--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时期,领导者除了大资产阶级,还包括新贵族,自由派贵族等,革命思想还有一定宗教性.
(2)过程--革命势力和反动力量经过反复较量,过程较为曲折,英法美三次革命都是如此.
(3)结果--革命确立的不是完整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包括立宪,共和制,内阁制等,其后才从政党,选举等多方面加以完善.
结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只完成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任务,完善资本主义要到工业革命以后。
三、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主要学说和继承发展关系?影响?
学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
继承发展关系:
(1)社会契约论:①霍布斯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来自契约,君权不是神授而是人民授予的,但人民不可违反契约,君主权力无限;②洛克发展了契约论,认为契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财产;③卢梭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了民意,撕毁契约,人民有权推翻他建立新的契约。
(2)三权分立学说:
①洛克提出分权学说,主张国家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属于国王.②孟德斯鸠将三权划分为立法,司法,行政;立法权属于人民,司法独立,行政权属于君主;指出三者之间“制约和平衡”,相互独立,互相监督.
(3)人民主权论:卢梭提倡人民主权论,认为人民有权修改和废除契约,任何人不能违反公共意志.
(4)天赋人权思想为启蒙思想家共有,认为人生来有生命,自由,反抗压迫的权力.
影响:批判了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为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做了理论准备.
四、一分为二评价拿破仑.(一分为二,史论结合)
(1)积极: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史实:①对内巩固革命秩序--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建立法兰西银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颁布法典确立了法律规范;重视科教。是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家;②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革命果实,防止了波旁王朝复辟;传播了革命思想,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是资产阶级的军事家。
(2)消极:独裁者,野心家。
史实:①建立帝制独裁,违背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②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主权,掠夺各国人民,激起了人民反抗,玩火自焚。
五、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和成因。
特点:彻底性,激烈,世界性。
原因:(1)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矛盾激化;(3)启蒙思想做了充分动员;(4)人民群众主动参加,推动革命发展;(5)革命引起欧洲范围内封建势力的反扑,两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使革命超出了预期目标;(6)拿破仑战争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

精选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2届高考历史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十九(电气)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1871--1918)
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电气时代的世界,时间从1870年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也即走向资本主义的成熟阶段的历史。从经济上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过渡到电气化重工业阶段,生产关系出现了垄断;政治上垄断资产阶级掌控了国家政权,主要列强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工人运动向新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列宁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发生了变化,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洲掀起了新式的革命风暴即亚洲觉醒;全球化有了重大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正式确立。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
1、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
(1)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在四大行业,具备新的特点,影响更加猛烈;(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出现了局部调整--垄断组织出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3)不平衡--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期的美德等国迅速超越了老牌的英法。
2、资本主义政治—-帝国主义阶段到来:
(1)垄断资产阶级掌控了国家政权,对内完善上层建筑,对外疯狂扩张,各列强纷纷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和国情的不同,六大帝国主义呈现不同的政治特征--英法美完善了民主政体,而德日俄等国具备较强的军事封建性。
(二)工人运动——工人运动总体和平发展,局部突破:
1、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工人运动向和平方向发展。
2、理论发展—工人运动的理论出现分化,一方面出现修正主义泛滥,另一方面俄国形成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3、组织发展—各国工人政党纷纷成立,第二国际成立,但大多受修正主义控制,唯有俄国诞生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
4、实践发展—十月革命成功和苏联的成立,既是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纪元,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三)、殖民活动——资本输出阶段,正式形成殖民体系:
1、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地区:六大帝国主义。全球。
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投资场所的意义更加凸现,方式是廉价商品,资本输出和瓜分全球。
3、殖民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殖民争夺的集中表现。
4、殖民后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也冲击了旧体制和旧思想;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正式形成,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加剧了列强矛盾,引起了世界规模的战争。
(四)、民族解放——亚洲觉醒新式性质:
亚洲觉醒是在列强殖民加剧情况下,在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形成和壮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具备新的领导,新的纲领,新的性质,新的目标。
(五)、国际关系——霸权争夺和世界大战:
1、原因:殖民争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殖民矛盾外化为霸权争夺,体现为英德,法德,俄奥三对矛盾,分化组合为两大集团。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全球性的战争,给帝国主义沉重打击,十月革命和苏联的诞生是这次大战最大的后果。战后出现了革命高潮。帝国主义建立了重新分割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六)、全球化——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世界全球化,帝国主义加强殖民扩张是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形式—-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更加严密,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更加紧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最终形成。
3、影响—-促进资国发展,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影响双重,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整体推动了世界进步。蕴藏深刻矛盾,争夺异常激烈。

2012届高考历史汽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汽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2届高考历史汽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十八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C初—19C70S)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蒸汽时代的世界,时间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真正战胜封建主义,在全球确立自己统治地位的阶段。从经济上看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政治上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在世界主要大国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思想上自由主义兴盛起来;工人运动开始独立并走向成熟;列强的殖民扩张发生了变化,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亚洲掀起了旧式的革命风暴;全球化有了重大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
(1)生产力: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发生,向欧美扩展,极大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世界;(2)生产关系:一种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经济主张,即自由主义兴盛起来;(3)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开始显露其弊端;(4)世界市场:资本主义通过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2、资本主义政治—资本主义国家体系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扩展,在世界主要大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国家体系。(1)19世纪20-30年代革命和1848年革命摧毁了封建的维也纳体系;(2)19世纪60-70年代欧美亚的主要大国以不同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包括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国和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的国家体系确立。
3、资本主义思想-自由主义兴盛起来:
自由主义是理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强调经济的自由放任,政治的个人平等,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等。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完善。
(二)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兴起并走向成熟:
1、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工人运动开始独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是19世纪30-40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包括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因为这些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本阶级独立的政治口号。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原因是多方面,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工人运动的联合组织,1864年成立于伦敦,推进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有组织,有领导,有理论的国际联合阶段。
4、巴黎公社是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工人运动的顶峰,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由于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而失败。
(三)殖民活动——商品输出阶段,初步形成殖民体系:
1、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地区:英法美俄等,英国殖民霸主巩固。被殖民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人口稠密的亚洲。
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方式是廉价商品和武装入侵并用。
3、殖民争夺:英国为首,法国追随,美国参与,英国居于首位。
4、殖民后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也冲击了旧体制和旧思想;促成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四)民族解放——亚洲风暴旧式性质:
(五)国际关系——殖民争夺和大陆霸权:
1、19世纪,列强在殖民争夺中发生了多次争夺,其中以英法和俄国为争夺黑海地区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局部性国际战争。
2、19世纪,俄,法,德三国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大陆的优势从拿破仑帝国转移到沙皇俄国,再到法兰西第二帝国,再到统一后的德意志。其中对于大陆霸权的制约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英国。英国先帮俄国等打击法国,后帮法国打击俄国,后中立坐视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这是其维护世界霸权,维持大陆均势政策决定的。
(六)、全球化——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原因—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世界全球化,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是推动,殖民扩张是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形式—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殖民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初步形成。
3、影响—促进资国发展,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影响双重,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整体推动了世界进步。
二、概述19世纪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特点。
情况:(1)19世纪初,工业革命进行,工人阶级掀起自发的破坏机器的运动,比较盲目;(2)19世纪30-40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已经觉醒,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发起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运动,但缺乏科学理论指引;(3)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4)19世纪50-60年代,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1864年成立了第一国际,推动国际工运进入新阶段;(5)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一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由于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而失败;(6)19世纪晚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出现第二国际,工人运动向宽广方向发展。同时,在俄国诞生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特点:暴力性;政治性;自发性。斗争质量不断提高。
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途径,成因,影响。
途径:革命类-英法美;民解类-北美拉美;改革类—俄日;统一类-德意。总体分为自下而上的革命民解(早期英法美)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统一类(后发德意日俄)
成因: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因素不同;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资产阶级力量不同;思想条件不同。
影响:自下而上类革命较为彻底,基本形成了民主政体;自上而下的方式则基本由原统治集团发起,保留较多旧制度,往往形成专制政体,如德日俄。
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殖民体系。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大国确立,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国家体系;列强对外加强扩张,初步形成了殖民体系;在工业革命影响和殖民扩张推动下,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也随之初步形成;这一切,标志了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即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复习专项教案


专题19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背景与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2010年全国Ⅰ.20)“我们要在这里下是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讲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B.葛底斯堡战役C.瓦尔密战役D.萨拉托加战役

(2010年全国Ⅱ.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欧洲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贡献;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概念

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第二次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进程

首先起于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中心在意大利。

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发展到欧洲,中心在法国,影响世界。

原因

根本:资本主义的萌芽;

思想:意大利较多的保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根本: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主义:呼唤用理性的阳光趋散现实的黑暗(欧洲封建专制制度)。要求批判专制、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代表人物

但丁:《神曲》承前启后的诗人;乔托:欧洲绘画之父;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人曲”的美誉;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莎士比亚;拉伯雷:《巨人传》;伊拉斯谟:《愚人颂》;塞万提斯:《唐吉诃德》。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饶太阳运行;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布鲁诺、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霍布斯:社会契约创造国家;不反对君主专制;宗教是无知和恐惧的产物。

洛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国家政权不干涉臣民财产;国家立法、行政和处理外交事务权应分属议会和君主。

伏尔泰:信仰上帝,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论法的精神》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立。

卢梭: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重视公共意志。

狄德罗:《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愚昧。

影响

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

对欧洲: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做思想准备;

对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

相同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思想、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多有建树;

影响:不同程度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革命的进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统治;《人权宣言》;吉伦特派统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督政府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的统治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

(2008年全国Ⅱ.19)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2009年全国Ⅰ.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4)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英属北美殖民地状况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英国压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成立;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海地的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葡属巴西的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历史意义。

(2009年全国Ⅰ.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2009年全国Ⅱ.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B)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2010年全国Ⅱ.21)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的国籍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D.荷属美洲殖民地

(2011年全国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1640年至1688年

1775年至1783年

1789年至1794年

条件

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根本: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经济: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直接(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根本:波旁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第三等级)力量壮大而等级制度森严;

思想:启蒙运动;

直接(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背景特点

时间最早;没有启蒙思想影响;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突出;形成新贵族;反对封建统治

启蒙思想影响;形成美利坚民族;存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种植园经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启蒙思想、美国独立战争影响;法国封建等级制度、专制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属于第三阶级

领导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

对象

斯图亚特王朝

英国殖民宗主国

波旁王朝

导火线

苏格兰起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

新议会的召开

莱克星顿的枪声

攻占巴士底狱

战役

马斯顿荒原、那西比

萨拉托加、约克镇

瓦尔密

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政体

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

三权分立合众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作用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推翻殖民枷锁赢得独立

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

1、议会斗争(1640-1642):限制王权;2、内战(1642-1648):王党军和议会军,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马斯顿荒原和纳西比战役;2、共和国(1649-1660):发展工商业,厉行清教法规,护国主;4、复辟时期(1660-1688):查理二世,辉格党和托利党,詹姆士二世;5、光荣革命(1688):威廉和玛丽。6、《权利法案》(1689):限制国王权利,君主立宪制形成。

1、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5.5):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3、建国(1776.7.4):《独立宣言》的发表;

4、转折(1777):萨拉托加大捷;

5、结束(1781.10):约克镇大捷;

6、独立(1783):英国承认。1、君主立宪派(1789.7-1792.8):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由制宪会议到立法议会;通过反封建决议;发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2、吉伦特派(1792.9-1793.6):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由立法议会到国民公会;颁布新的土地法;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3、雅各宾派(1793.6-1794.7):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国民公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颁布限价法令;通过惩治嫌疑犯法令;发布总动员令。4、热月政变(1794.7.27)

过程特点

议会斗争与内战交替进行;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封建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结束革命

大陆会议与战争战役;战场由北向南推进;荷法等国际援助;独立战争与争取外交援助

巴黎人民起义与资产阶级颁布法令;普奥等国干涉,反封建与反干涉同时进行;规模巨大波澜壮阔推向革命高潮

影响

1、国内:推翻封建专制君主制,确定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2、国际: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1、国内: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2、国际: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产生影响。

1、国内:结束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2、国际:动摇欧洲封建秩序,为各国革命树立榜样。

共同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特征: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联盟;过程曲折;大资产阶级掌权。

结果:取得成功,资本主义制度在少数欧美国家确立。最终以法律文献巩固革命成果。

其他1787年宪法

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利;规定国家职权的设置;确立民主选举制度;确立共和政体;允许奴隶制存在,种族不平等。

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

1789年,华盛顿,费城。

拿破仑帝国

背景:热月党人统治,督政府软弱无能,雾月政变,执政府成立。

建立:1804年12月,拿破仑程帝。

对内:(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进行财政改革,(法律)颁布《民法典》,(文化)法兰西大学。

对外:战争。

评价:前期:革命性,捍卫革命成果,巩固统治秩序;后期:侵略性,侵犯国家主权,掠夺人民激起反抗。

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的权利

掌握国家和实权

“统而不治”的虚君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政府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议会与政府关系

分权制衡

政府对议会负责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备考复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备考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七)──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战国秦汉

三国两晋

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

元明清

金属冶炼

从二里头文化(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开始。我国进入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南北朝时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生熟铁按比例配合,加热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

制瓷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往国外。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明清,彩瓷。

纺织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

商周时期丝织业产生并发展。

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是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棉布到明代后期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夏商周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

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大,官府提供上等原料,集中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春秋战国,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后,煮盐业、冶铁业、铸钱等行业,收归官办。

古代一直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私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

明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民间私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紧密,不断改善经营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进步。

家庭手工业

春秋战国,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十分普遍,“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下,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

资本主义

萌芽

1.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中叶以后出现,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

特点:(1)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如苏州)。(2)主要表现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手工工场的出现。(3)只在个别地区的个别部门稀疏出现,且发展缓慢而微弱。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部门增多;区域扩大,规模扩大。

3.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

1.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的影响。

2.自然经济的抵制。

3.统治者设立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4.手工工场主得来的钱财往往买田置地,而不是用于扩大生产。

1.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A.夏朝到春秋时期B.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从原始社会到战国D.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2.下列器物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器②铜器③铁器④钢剑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

3.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A.丝绸B.白瓷C.铜钱D.彩瓷

4、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一组关于魏征的镜头,其中哪一项符合史实?()

A.他身着朴素的棉质长衫

B.正聚精会神阅读《天工开物》

C.案几上摆设着一件精美的白瓷茶碗

D.墙上挂着一幅意境恬淡的文人山水画

5.宋末诗人艾可叔曾写道:“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这反映了()

A.宋代制瓷的高超技巧B.宋代丝织业的发展

C.宋代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D.宋代冶炼技术的进步

6.“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7.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8.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

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9.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不包括()

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官私合营手工业

10.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11.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

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

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

12.《国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13.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14.我国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②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③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④产品主要用于高价出售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官营手工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明代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占据人才、技术优势

C.规模较大,分工较细D.产品在市场中颇受欢迎

1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B.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

C.明以后在许多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1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1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③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④在我国古代社会,家庭手工业品主要用来出售,以换取生活必需品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9.私营手工业在诸多行业中已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是( )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0.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

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日工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国语·晋语》

材料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

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小匡》

材料四: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五: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材料六: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2)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官营手工业相比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七: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材料八: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从明朝中叶开始为什么会被民营手工业超越?

材料九:明中后期,在著名的纺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清朝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也增多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中后期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有何特征,出现这种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局限?

22.阅读下列材料:

上古时期,中国丝绸生产的产地主要在北方,秦汉以后养蚕缫丝技术才逐渐传到南方。唐宋以后,北方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上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北方再也见不到连片种植桑麻的景象了。

──余桂元《历史教育在环境教育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潜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丝织业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举例说明古代中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输出丝绸的情况。

(3)北方丝绸生产萎缩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A2.C3.D4.C5.C6.B7.C8.D9.D10.B11.A12.A13.D14.C15.D16.B17.B18.C19.C20.A

21.(1)优势: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劣势: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工匠劳动积极性低。(2)①官营手工业的压制;②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③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3)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②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扩大;经营方式变化);③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提供劳动力。(4)①新变化: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特征:机户与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③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局限性:局限于某些地域和行业;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22.(1)变化:唐代以前,我国北方丝织业发达;唐宋以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丝织品的数量和质量渐渐超过北方。原因:北方人口增加,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长江流域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桑麻的种植;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政治相对稳定,统治阶级重视等。(2)西汉时期出现“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的丝织品远销西亚、欧洲。(3)原因:北方环境恶化,减少桑麻改种谷物。启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人们必须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