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复习专项教案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1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复习专项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复习专项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专题19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背景与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2010年全国Ⅰ.20)“我们要在这里下是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讲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B.葛底斯堡战役C.瓦尔密战役D.萨拉托加战役

(2010年全国Ⅱ.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欧洲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贡献;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概念

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第二次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进程

首先起于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中心在意大利。

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发展到欧洲,中心在法国,影响世界。

原因

根本:资本主义的萌芽;

思想:意大利较多的保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根本: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主义:呼唤用理性的阳光趋散现实的黑暗(欧洲封建专制制度)。要求批判专制、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代表人物

但丁:《神曲》承前启后的诗人;乔托:欧洲绘画之父;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人曲”的美誉;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莎士比亚;拉伯雷:《巨人传》;伊拉斯谟:《愚人颂》;塞万提斯:《唐吉诃德》。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饶太阳运行;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布鲁诺、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霍布斯:社会契约创造国家;不反对君主专制;宗教是无知和恐惧的产物。

洛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国家政权不干涉臣民财产;国家立法、行政和处理外交事务权应分属议会和君主。

伏尔泰:信仰上帝,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论法的精神》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立。

卢梭: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重视公共意志。

狄德罗:《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愚昧。

影响

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

对欧洲: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做思想准备;

对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

相同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思想、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多有建树;

影响:不同程度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革命的进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统治;《人权宣言》;吉伦特派统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督政府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的统治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

(2008年全国Ⅱ.19)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2009年全国Ⅰ.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4)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英属北美殖民地状况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英国压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成立;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海地的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葡属巴西的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历史意义。

(2009年全国Ⅰ.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2009年全国Ⅱ.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B)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2010年全国Ⅱ.21)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的国籍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D.荷属美洲殖民地

(2011年全国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1640年至1688年

1775年至1783年

1789年至1794年

条件

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根本: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经济: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直接(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根本:波旁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第三等级)力量壮大而等级制度森严;

思想:启蒙运动;

直接(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背景特点

时间最早;没有启蒙思想影响;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突出;形成新贵族;反对封建统治

启蒙思想影响;形成美利坚民族;存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种植园经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启蒙思想、美国独立战争影响;法国封建等级制度、专制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属于第三阶级

领导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

对象

斯图亚特王朝

英国殖民宗主国

波旁王朝

导火线

苏格兰起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

新议会的召开

莱克星顿的枪声

攻占巴士底狱

战役

马斯顿荒原、那西比

萨拉托加、约克镇

瓦尔密

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政体

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

三权分立合众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作用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推翻殖民枷锁赢得独立

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

1、议会斗争(1640-1642):限制王权;2、内战(1642-1648):王党军和议会军,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马斯顿荒原和纳西比战役;2、共和国(1649-1660):发展工商业,厉行清教法规,护国主;4、复辟时期(1660-1688):查理二世,辉格党和托利党,詹姆士二世;5、光荣革命(1688):威廉和玛丽。6、《权利法案》(1689):限制国王权利,君主立宪制形成。

1、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5.5):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3、建国(1776.7.4):《独立宣言》的发表;

4、转折(1777):萨拉托加大捷;

5、结束(1781.10):约克镇大捷;

6、独立(1783):英国承认。1、君主立宪派(1789.7-1792.8):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由制宪会议到立法议会;通过反封建决议;发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2、吉伦特派(1792.9-1793.6):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由立法议会到国民公会;颁布新的土地法;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3、雅各宾派(1793.6-1794.7):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国民公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颁布限价法令;通过惩治嫌疑犯法令;发布总动员令。4、热月政变(1794.7.27)

过程特点

议会斗争与内战交替进行;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封建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结束革命

大陆会议与战争战役;战场由北向南推进;荷法等国际援助;独立战争与争取外交援助

巴黎人民起义与资产阶级颁布法令;普奥等国干涉,反封建与反干涉同时进行;规模巨大波澜壮阔推向革命高潮

影响

1、国内:推翻封建专制君主制,确定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2、国际: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1、国内: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2、国际: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产生影响。

1、国内:结束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2、国际:动摇欧洲封建秩序,为各国革命树立榜样。

共同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特征: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联盟;过程曲折;大资产阶级掌权。

结果:取得成功,资本主义制度在少数欧美国家确立。最终以法律文献巩固革命成果。

其他1787年宪法

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利;规定国家职权的设置;确立民主选举制度;确立共和政体;允许奴隶制存在,种族不平等。

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

1789年,华盛顿,费城。

拿破仑帝国

背景:热月党人统治,督政府软弱无能,雾月政变,执政府成立。

建立:1804年12月,拿破仑程帝。

对内:(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进行财政改革,(法律)颁布《民法典》,(文化)法兰西大学。

对外:战争。

评价:前期:革命性,捍卫革命成果,巩固统治秩序;后期:侵略性,侵犯国家主权,掠夺人民激起反抗。

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的权利

掌握国家和实权

“统而不治”的虚君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政府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议会与政府关系

分权制衡

政府对议会负责

相关知识

2012届高考历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012届高考历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12届高考历史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十七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4C—18C)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工场手工业的世界,时间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又可以分为14-16世纪和17-18世纪两个阶段。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兴起的表现主要包括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思想上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又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英法美三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北美和拉美独立具有双重性质,同时期的亚洲逐渐落伍。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兴起,封建社会趋于衰落:
1、资本主义经济-工场手工业和重商主义
(1)14世纪前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2)从生产力上看,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早期的殖民活动,特别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从生产关系看资本主义处于原始积累时代,原始积累的手段包括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殖民掠夺等。这一时期,欧洲各国普遍奉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以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2、资本主义政治-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2)英法美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法国大革命扫荡了法国封建秩序,震撼了整个欧洲,北美资产阶级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具有双重性质。(3)欧洲大陆诸国进行了封建改革,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整体看,封建主义仍然处于上风。
3、资本主义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第一次思想解放,以人文主义为反封建和神学的思想武器,传播了资产阶级观念;(2)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3)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促进了革命的爆发,影响到全世界。
(二)殖民活动——早期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手段野蛮:
1、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地区: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后来居上,特别是英国成为殖民霸主。被殖民的地区主要美洲,印度,非洲沿岸。
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资本原始积累,方式比较野蛮,主要包括种族灭绝,贩卖奴隶,掠夺资源等。而英国的殖民方式相对具有开发的意义。
3、殖民争夺:经过激烈争夺,成为世界头号海上强国,殖民霸主,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4、殖民后果:对当地人民深重灾难,对于欧洲来说,则获得了大量财富,增加了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兴旺和发展。
(三)民族解放——北美拉美独立双重性质:
1、北美独立战争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影响十分深远;
2、拉美独立运动结束了西葡300多年的殖民枷锁,成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四)国际关系——从殖民争夺到拿破仑战争:
1、16-18世纪,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争夺殖民霸权,其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其胜利的原因归因于其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先进;
2、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是国际关系的核心,交织了封建势力和革命势力的较量,最终建立了大国均衡下的维也纳体系。
(五)全球化——世界走向一体化
1、新航路开辟导致发生了商业革命,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欧洲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启形成紧密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也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2、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鼓励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活动是这一时期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和形式。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特点.
(1)从革命背景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成熟;
(2)从革命过程看,具有相当曲折性;
(3)从革命结果看,只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
史实分析:
(1)背景--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时期,领导者除了大资产阶级,还包括新贵族,自由派贵族等,革命思想还有一定宗教性.
(2)过程--革命势力和反动力量经过反复较量,过程较为曲折,英法美三次革命都是如此.
(3)结果--革命确立的不是完整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包括立宪,共和制,内阁制等,其后才从政党,选举等多方面加以完善.
结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只完成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任务,完善资本主义要到工业革命以后。
三、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主要学说和继承发展关系?影响?
学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
继承发展关系:
(1)社会契约论:①霍布斯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来自契约,君权不是神授而是人民授予的,但人民不可违反契约,君主权力无限;②洛克发展了契约论,认为契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财产;③卢梭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了民意,撕毁契约,人民有权推翻他建立新的契约。
(2)三权分立学说:
①洛克提出分权学说,主张国家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属于国王.②孟德斯鸠将三权划分为立法,司法,行政;立法权属于人民,司法独立,行政权属于君主;指出三者之间“制约和平衡”,相互独立,互相监督.
(3)人民主权论:卢梭提倡人民主权论,认为人民有权修改和废除契约,任何人不能违反公共意志.
(4)天赋人权思想为启蒙思想家共有,认为人生来有生命,自由,反抗压迫的权力.
影响:批判了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为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做了理论准备.
四、一分为二评价拿破仑.(一分为二,史论结合)
(1)积极: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史实:①对内巩固革命秩序--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建立法兰西银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颁布法典确立了法律规范;重视科教。是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家;②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革命果实,防止了波旁王朝复辟;传播了革命思想,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是资产阶级的军事家。
(2)消极:独裁者,野心家。
史实:①建立帝制独裁,违背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②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主权,掠夺各国人民,激起了人民反抗,玩火自焚。
五、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和成因。
特点:彻底性,激烈,世界性。
原因:(1)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矛盾激化;(3)启蒙思想做了充分动员;(4)人民群众主动参加,推动革命发展;(5)革命引起欧洲范围内封建势力的反扑,两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使革命超出了预期目标;(6)拿破仑战争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复习专项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复习专项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专题2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等发明;法国、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2007年全国Ⅰ.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2008年全国Ⅰ.1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

(2008年全国Ⅱ.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2009年全国Ⅱ.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2009年全国Ⅱ.16)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2010年全国Ⅰ.18)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2010年全国Ⅰ.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其暴露的矛盾;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主要内容;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走向联合的趋势;第一国际的成立;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政权更替;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历史意义。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其评价;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林肯;美国内战过程及其意义;《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条件及其影响;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普鲁士发动的三次王朝战争;意大利统一的条件、过程及其评价;加富尔;加里波第;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的异同;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倒幕派的形成;武装倒幕;明治政府的成立;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得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原因根本: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废奴运动的高涨使南北的矛盾日趋尖锐;

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内战的导火线。必要性: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德意志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人民都要求统一。

可能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根本动力;普鲁士具备统一的能力;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为统一提供了保证。必要性:处于分裂状态,大多数地区被外国势力控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高涨。

可能性:撒丁王国在加富尔改革下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并采取灵活的外交方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

幕府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民族危机严重;

中下级武士武装倒幕成功。

目的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方式:王朝战争。方式:王朝战争和人民起义。巩固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建立近代化的国家。

内容

概况农奴在法律上有人生自由;

农奴可高价赎买一块份地。1861年内战爆发,北方在军事上处于劣势;

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战场形势得到扭转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开始掌握主动权;

1865年结束。1864年普奥对丹麦作战;

1866年普奥萨多瓦战役后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

1870年普法色当战役后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

1871年完成统一。1859年对奥战争,北部基本统一;

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后将政权交给撒丁王国;

后来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赶走了奥地利和法国势力;

70年代最终完成了统一。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军事:实行军事改革,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文化: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改造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促进了经济发展。结束了分裂状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结束了异族压迫和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落后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实现民族独立,成为亚洲强国。

局限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统一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的欲望强烈。封建残余势力仍很顽固,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随着经济势力的增长开始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

项目早期资产阶级改革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

条件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及早期资产阶级的壮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

任务推翻封建统治,确立资本主义道路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障碍

领导

主力资产阶级,新贵族,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

方式资产阶级革命三种途径(革命、改革、统一)

结果推翻封建统治,资本主义制度在少数国家确立清除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的确立

相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阻;(目的)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结果)都取得显著成效。

英美法俄日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道路

发展障碍走上发展的形式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

英国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没收一切封建土地,进行大拍卖

美国殖民主义制度双重性质的革命通过《宅地法》有偿分配西部国有土地

黑人奴隶制度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沉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

俄国封建农奴制度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农民获得自由后赎买份地

德国政治分裂自上而下的王朝统一战争——

日本封建幕府制度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废除土地买卖禁令,确认土地私有权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统治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政策措施强制推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全面有效实施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亚洲帝国主义时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变革影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比较

德意志意大利

背景国家分裂阻碍经济发展国家分裂阻碍经济发展并受异族压迫

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外交与战争相结合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外交与战争相结合,人民自下而上的革命战争、借助外力、利用国际环境

对奥态度普鲁士排挤奥地利掌握统一的领导权驱逐奥地利的民族压迫

性质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运动

过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人民群众发挥了很大作用,较多的借助了有利的国际形势。

相同(背景)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有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力量和核心人物;(任务)实行国家统一;(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方式;(结果)都在19世纪70年代实现了统一。

(2008年全国Ⅰ.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009年全国Ⅱ.19)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2010年全国Ⅰ.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者,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况D.调整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全球扩张的原因和条件;英国的侵略扩张及特点;法美的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建立;俄国的侵略扩张及特点。

(5)亚洲革命风暴

欧洲列强工业革命前后侵略亚洲的范围、目的、方式和主要危害;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及五次重大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密拉特事件;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工业革命前后列强扩张的比较

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获取商业利润工业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目的掠夺财富,积累原始资本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方式赤裸裸的掠夺经济、军事入侵相结合

表现荷英法为主英俄德美为主

范围世界局部地区全球

结果大量财富流入列强国内使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确立了统治地位,把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影响亚非拉贫困落后,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印度民族大起义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和高压政策;密拉特事件引发了民族起义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剥削;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灾害严重

发动方式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拜上帝教

领导者和主力封建王公领导的、土兵充当主力的民族大起义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起义

斗争对象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

失败原因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与分化并用的两手策略以及封建王公的叛变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009年全国Ⅱ.18)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了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选西方文化D.推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2011年全国卷.20)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专项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专项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专题2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美日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激化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参加国

美英德法日等,其中美英法首脑操纵和会

九国参加,美国占主导地位

主要内容

《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对德国领土、殖民地、军备和战后赔款问题)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了国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海军条约》限制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海权;《九国公约》多国支配中国

评价

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

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

(2009年全国Ⅱ.20)在20世纪,我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B.第三世界兴起

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

背景

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能为力,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获得广泛支持上台执政

国内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列宁开始进行改革

目的

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手段,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以扩大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特点

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

手段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主要内容

农业: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金融: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救济: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举办许多公共工程,提高了大量就业机会。

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回复私人小企业。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侧重点

侧重对工业的调整

侧重对农业的调整

作用及

影响

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

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同点

都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和经济出现违纪的情况下推行的。

都缓减了危机,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统治。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都对以后世界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启示

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应立足于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种社会形态的专有物,他们都应服从于经济的发展,并应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相互配合。

(2008年全国卷I.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西班牙内战

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侵略的绥靖政策;中朝军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复习专项教案


专题18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活动的地域和特点;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

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目的

开拓市场,攫取暴利。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性质

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及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

船队成员

探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官吏、水兵、工匠

扮演角色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外国使团

船队性质

私人航海探险队

皇家特遣船队

经费来源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国库支付

历史影响

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促进了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赐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导致结果

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的利益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国力逐渐增强

明初贡赐贸易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事业每况愈下,国力逐渐衰退,沦为挨打的境地

相同

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都对国家或世界历史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1年全国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007年全国Ⅱ.40)(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

答: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

答: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2009年全国Ⅰ.39)(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

答: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l2分)

答: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2)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但丁和乔托;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诸国;莎士比亚;拉伯雷;塞万提斯;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伽利略的天文学成就;数学、物理学的进步;卓越思想家布鲁诺、弗兰西斯·培根。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出现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出现于中国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时期

斗争方式

借助宗教“异端”和复兴古典文化

全面否定封建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涉及领域

文学、艺术和科学

思想文化

影响

把人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并扩展到西欧各国

彻底批判儒家思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相同

背景:兴起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后,资产阶级欲弘扬自己的文化;

内容:揭露批判传统文化,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实质: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深入开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08年全国Ⅱ.18)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2009年全国Ⅱ.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有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

评分标准:(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②对“亚洲古学复兴”论的看法;③分析两者异同;④总体评价。(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