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生物课后考点复习教案: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高中环境保护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25

2012届高考生物课后考点复习教案: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生物课后考点复习教案: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创新预测)最新一期西班牙《趣味》月刊载文称,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弄清楚了为什么热可以有效镇痛:当温度达到40℃时,人体细胞内部接收器就“燃烧”起来,切断了让身体感到疼痛的化学介质的道路。这里“让身体感到疼痛的化学介质”是人体体温调节中的()
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
C.胰岛素D.递质
解析:痛觉的产生需要经过反射弧来完成。兴奋通过反射弧时必然要经过突触,经过突触就要由化学递质来完成。
答案:D
2.(创新预测)如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粗大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的是()
解析:当在图中刺激点给予电刺激时,首先b点先兴奋,电位变为负电位,而a点此时为正电位,所以电流表指针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导到a点时,b点已恢复到静息状态,此时电流表指针又向左偏转。
答案:A
3.(创新预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
A.Na+和K+的运输B.胞吐
C.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受体的分解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有电信号就有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运输,递质的分泌属于胞吐,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就是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突触后膜的受体与神经递质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如果受体分解则兴奋将不能传递下去。
答案:D
4.(创新预测)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该种调节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局限性
B.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分泌物是胰岛素
C.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下丘脑
解析:由图示可知,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调节物质)必须经过血液循环送至靶细胞发挥作用,所以该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但作用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但反应速度较慢;不同激素的靶细胞往往不同,如胰岛素的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等全身组织细胞,而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激素应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C
5.(创新预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米歇尔教授指出:“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某一特定的膜蛋白缺陷引起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80%的药物都是针对膜蛋白,通过与膜蛋白结合而起作用,只不过有的药物是活化膜蛋白,而有的是使膜蛋白失活。”以下可能属于膜蛋白失活实例的是()
A.淋巴T细胞分泌物能够促进靶细胞的自溶裂解
B.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的“生物导弹”能有效杀伤癌细胞
C.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尿液大量减少
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能钝化机体的免疫反应
解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它的作用机理是使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从而使水分子大量进入到细胞内。
答案:C
6.(高考变式)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解析:⑥过程表示寒冷刺激感受器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①代表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作用于垂体,②代表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甲状腺,③代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代表下丘脑发出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以上③④两种激素均作用于骨骼肌和内脏,促进产热过程,属于体温调节过程。⑤表示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由此可见,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所以C错。
答案:C
7.(创新预测)能够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是()
A.血清中的抗体B.皮肤细胞上的抗体
C.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D.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解析: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应该是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反应,血清中的抗体可以清除抗原,这是一种免疫反应;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是能够加强效应T细胞功能和T细胞功能的物质;而皮肤细胞上的抗体是过敏原进入体内形成并吸附的,当它与过敏原再次接触时,可产生湿疹、麻疹等病理反应。
答案:B
8.(创新预测)右图表示的是a与抗体形成的结合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图示中的a表示外毒素,那么抗体表示为凝集素
B.如果a是抗原,多数情况下图示的结合体会进一步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C.图示中的a通常情况下也可以表示为结核杆菌或麻风杆菌
D.如果图示中的抗体吸附在皮肤的表面,当a再次侵入时,可以引起自身免疫病
解析:A项错误:如果a表示外毒素;抗体表示抗毒素;C项错误: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均为胞内寄生菌;D项错误:如果抗体吸附在皮肤表面,当a再次侵入时,可以引起过敏反应。
答案:B
9.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关键作用。如图1表示下丘脑-垂体系统,1~4表示神经元,5表示神经中枢。图2是图1中神经元1和2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分析回答:
(1)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若图1中的5是大量出汗而脱水时兴奋的中枢,则5表示________;糖尿病病人也因多尿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__,引起该中枢兴奋。
(2)当处于相当寒冷的环境中时,人的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通过________调节,增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再通过体液调节使________的分泌量增加,最终通过甲状腺激素加速糖和油脂的氧化分解,以增加产热。
(3)图2放大了图1中神经元1和2之间的联系,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
(4)请以文字、箭头分别构建一个个体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①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以血糖调节为例)。
②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生态系统以水稻田生态系统为例,水稻田中的主要生物有水稻、食虫鸟与害虫)。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看图和神经—体液调节的知识联系。由题意可知,5为下丘脑的中枢神经部分。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以及激素调节中枢等。(1)大量出汗而脱水、糖尿病病人多尿都可引起细胞外液水分减少,渗透压增大,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2)人的体温调节过程为:温度感受器―→大脑皮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分泌腺、肌肉等),下丘脑受到神经的调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最终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细胞,促进代谢过程。(3)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4)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血糖调节中主要是血糖浓度和胰岛素之间的反馈调节,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浓度降低。生态系统中主要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关系的调节,比如食物增加可引起捕食者数量增加,捕食者数量增加则所需食物也增多,使得被捕食者数量又减少。
答案:(1)渴觉中枢 升高
(2)神经 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
(3)③―→②―→④
(4)①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以血糖为例)
②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10.(创新预测)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们通过实验陆续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学说”,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联系的。
(2)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由图可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以静脉注射环磷酰胺(能使抗体浓度下降)作为非条件刺激,口服糖水为条件刺激,观察动物对特定抗原的反应,发现一旦建立条件反射后,仅口服糖水就能引起抗体浓度的下降,这种条件反射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免疫应答。
(4)生长激素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两者的相互________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5)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某种防御作用。
实验材料:可封口的无菌塑料透明袋4个、表面消毒的新鲜苹果4个、腐烂的苹果肉少许。
实验器具:无菌棉棒、牙签、外用消毒酒精等。
小组同学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做如下表所述处理。在实验进行的一星期中,每天定时观察约15min,记录观察结果。请回答: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处理苹果1(没有与腐烂果肉接触)苹果2(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不破)苹果3(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没有进行处理)苹果4(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用酒精处理过)
①小组同学模拟的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________________的屏障作用。实验中腐烂果肉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三组实验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免疫防护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组中一位同学不慎外伤出血,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注射疫苗后第二周感染了破伤风杆菌,其体内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⑤将病毒灭活后,除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还可在细胞工程中用于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三大系统之间通过激素、免疫因子、神经递质相联系。(2)由图中信息可知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首先刺激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而最终易受病毒感染,可知是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这两者之间通过神经递质相联系。(3)本题只需根据“仅口服糖水就能引起抗体浓度的下降”,而抗体是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因此这种条件反射抑制了体液免疫应答。(5)①据图分析对苹果的处理有不划破果皮和划破果皮进行比较,相当于人体的皮肤正常和划破两种状态。用腐烂的果肉去接触苹果相当于抗原的入侵。②第三组苹果的浅表划破再接触腐烂苹果相当于人体皮肤划破后再用病原体入侵。所以病原体就容易冲破第一道防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皮肤划破应及时包扎处理以免病原体入侵。④人体产热有关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注射疫苗相当于初次免疫,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感染病原体后就属于二次免疫,体内就会快速产生大量抗体。⑤灭活的病毒可作为动物细胞融合的促融剂,但不可促进植物细胞融合。
答案:(1)激素、神经递质、免疫因子(或信息分子)
(2)通过神经递质影响免疫系统,使免疫能力下降
(3)体液 (4)拮抗
(5)①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病毒、细菌等抗原物质(或传染源、病原体、致病微生物) ②病毒、细菌等抗原物质(或传染源、病原体、致病微生物)破坏人体皮肤屏障保护,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③对于浅表的划伤或切伤,应及时消毒和包扎 ④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⑤诱导细胞融合

相关推荐

2012届高考生物课后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二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B.脑细胞缺氧而死亡是细胞的坏死
C.细胞分化受基因控制,但不同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解析: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等过程,都要受基因的控制,其中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癌变的细胞,代谢增强,其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周期相对变短;细胞凋亡过程中,代谢减缓,且细胞不再分裂,故不存在细胞周期。
答案:D
2..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解析: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增殖,c表示细胞分化。因为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无DNA的复制,所以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只有蛋白质的合成中的转录与翻译过程。
答案:C
3.(创新预测)分化中的两栖类动物细胞核中,RNA的合成非常旺盛,但将两栖类动物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后,RNA的合成立即停止。下列对这一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移植的核基因结构改变了
B.卵细胞内含有阻抑基因表达的物质
C.卵细胞内缺少合成RNA聚合酶的细胞器
D.实验中丢失了RNA合成的模板
解析:分化中的两栖类动物细胞核中,RNA的合成非常旺盛,细胞核中存在RNA合成的模板,移植后的细胞核的核基因没有丢失,基因结构也没有改变,去核的卵细胞内细胞质仍然存在合成RNA聚合酶的细胞器,故答案选B。
答案:B
4.(创新预测)图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①过程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周期?
B.②过程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③过程总是与机体的衰老同步进行?
D.④过程是由于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解析:人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分裂完成后的细胞可能继续分裂、暂不分裂或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不改变;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与机体的衰老并不同步进行,年轻的个体中有衰老的细胞,年老的个体中有新产生的细胞;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A
5.(高考变式)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解析: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应该和合成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一样的,所以排除选项A;而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有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其他的体细胞中也应该有,因为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排除选项B;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的概率是很低的,不可能每个体细胞都发生突变,排除选项C;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由于细胞的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端粒酶基因在生殖细胞中可以表达而在体细胞中没有表达。
答案:D
6.(创新预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携带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
解析:癌细胞之所以在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主要是由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的,该基因能够使癌细胞失去转移能力,可推测它是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了一种糖蛋白。
答案:A
7.(创新预测)据报道,德国Blasticon公司拥有一项专利技术:凭借该技术,从血管血液中萃取的成熟白细胞可以转变为具有可编程特性的细胞,并可进一步分化(再编程)为不同功能的细胞。下列对该项技术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有可编程特性的细胞类似于干细胞
B.可编程细胞与白细胞中mRNA不同
C.编程的实质就是改造细胞的遗传物质
D.再编程细胞使根治某些疾病成为可能
解析:在机体中已分化的成熟细胞失去分化能力,该技术将成熟白细胞转变为具有可编程特性的细胞,恢复分化能力,类似于干细胞,可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出不同的mRNA,合成不同的蛋白质。所谓编程改变的是表达的基因,并不改变遗传物质。再编程细胞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适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答案:C
8.(创新预测)移植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但移植前必须进行抗排异处理。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全身放疗和化疗以干扰细胞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处理能够消灭癌细胞并杀伤正常细胞
B.患者经治疗康复后血型可能发生改变
C.治愈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不会发生癌变
D.输入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
解析:人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治愈后的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癌变。
答案:C
9.(高考变式)癌症是由于细胞癌变引起的,任何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后可能被激活而引起细胞的畸形分化,从而导致细胞的癌变。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此外,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BCL-XI蛋白的合成,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表明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原癌基因被激活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期的癌症可以通过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中、晚期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组织中去了,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________的合成。
(5)癌细胞还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癌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16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h。
(6)细胞凋亡是指由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7)绿茶含有多酚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的作用。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致癌因子有三大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2)癌细胞不断进行增殖,需要合成大量的物质(蛋白质),故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明显增多。(3)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是因为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4)根据题题干信息癌症化疗与“DNA复制”有关,则作用时期为分裂间期;5氟尿嘧啶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而尿嘧啶可以合成RNA的基本单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5)稀释100倍后发现有16个肿瘤细胞,说明总数为1600,为原来的16倍,2n=16,n=4,故周期为24/4=6。(6)关键词“决定”可以想到“基因”。(7)绿茶抗癌作用的直接原因是具有多酚酶,根本原因是具有多酚酶基因。(8)判断药物是否对肿瘤具有疗效,可以观察其是否能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答案:(1)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2)线粒体、核糖体、(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3)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4)分裂间 RNA
(5)6
(6)基因 内环境
(7)有多酚酶基因(可促进多酚的合成,减少BCL-XI蛋白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
(8)第一步:将相同的培养液分为相等的两份,一份加入药物X,另一份不加,并分别标上甲、乙
第二步:将等数量的肿瘤细胞分别置于两份培养液中
第三步: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肿瘤细胞的分裂情况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加入新型药物X实验中的肿瘤细胞停止分裂,而空白对照组中的肿瘤细胞继续分裂,则药物X对肿瘤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②如果加入新型药物X实验中的肿瘤细胞与空白对照组中的肿瘤细胞一样继续分裂,则药物X对肿瘤的治疗没有疗效,为害人的假药
10.(改编题)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
(2)由A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则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分裂。
(3)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的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D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8)若D细胞发生癌变,则此细胞在体内易分散和转移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形成的B细胞仍然是干细胞,有分裂分化能力;由干细胞分化成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⑧是细胞核,在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因细胞内还含有其他生物膜,当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时,单分子层面积大于此细胞表面积的2倍。若D失去分裂能力,就不存在DNA分子复制过程,则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癌变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所以易分散转移,而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1)分裂和分化 基因
(2)有丝分裂和减数
(3)是。因为D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
(4)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答出其中两个即可)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只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7)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8)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2012届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课后考点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1.(2010广东深圳一模)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解析:所有的激素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对细胞代谢起一个调控作用;酿制啤酒时,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从而简化工艺、降低啤酒的成本;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及脱落,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是细胞分裂素;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但成熟果实中分布最多。
答案:B
2.(2010安徽合肥一模)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弯向上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盆栽植物横放实验示意图
A.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解析:燕麦横放,重力引起生长素向地侧多于背地侧,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背光侧多于向光侧,①上方照光以及重力影响都使向地侧生长素多促进生长得快,弯向上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说明重力与单侧光的共同作用使向地侧和背地侧生长素分布量差别不大;③只受重力影响;④中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影响弯向上生长,结合选项判断D对。
答案:D
3.(创新预测)下列生理现象中,不需要从其他部位获得生长素的是()
A.大叶木兰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西瓜子房的发育
D.水杉侧芽萌发的抑制
解析: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下部运输,使尖端下部弯曲生长。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部位运输,使侧芽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子房发育需要种子产生的生长素刺激。
答案:A
4.(2010山东淄博一模)图甲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④D.③和④
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单侧光照下,甲图中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a侧运输,使a侧生长素浓度升高,b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a、b处生长素浓度均应低于最适浓度10-10molL-1,故丙图中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②和④。
答案:C
5.(2010安徽合肥二模)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0.1~1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B.0.6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
C.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mmol/L
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解析:左图中,当横坐标为0时,纵坐标为4,当横坐标为1时,纵坐标为3,说明1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起抑制作用;当横坐标为0.6时,两图的纵坐标都高于没有使用NaHS溶液的情况,说明0.6mmol/L的NaHS溶液既能促进柳条生根又能促进其根的生长;从右图中只能判断在0.2mmol/L时,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效应较强,而不能确定是最适浓度。
答案:D
6.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给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若用此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果肉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从理论上分析,都授以二倍体的花粉,所得植株的果实依次为()
A.无种子、有种子B.有种子、有种子
C.有种子、无种子D.无种子、无种子
解析:本题测试的知识点是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获得原理、遗传与变异、组织培养等知识,该题综合性较强,将一些相近、相似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对比考查,同时考查考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学科内综合能力。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相关知识很难准确把握,易混淆,且出错率较高,在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应引起重视。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因为阻断其正常受粉,人为涂抹外源生长素,从而促进子房壁正常发育成果皮,但是因为未受粉,所以无种子,该过程不会引起果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任何变化,即果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仍为二倍体,所以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如果正常受粉,得到的果实是有种子的;而无子西瓜是根据染色体变异的原理获得的,果肉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所以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仍然是三倍体,如果仍授以二倍体成熟的花粉,得到的果实仍是无子的。
答案:C
7.(2010福建宁德3月质检)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解析:由图知,丙为对照组,甲和乙为实验组,甲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加快,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乙侧芽经细胞分裂素处理后,长度增大,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有关。
答案:B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促进生长,也可以抑制生长。如图所示,若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纵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①促进;②抑制B.甲:①抑制;②促进
C.乙:③促进;④抑制D.乙:③抑制;④促进
解析:利用假设法来判定,甲图中,若①促进、②抑制,则顺时针转90°来看,不存在最适浓度;若①抑制、②促进,则低浓度抑制生长,而高浓度促进生长,都不符合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乙图中,若③促进、④抑制,则顺时针转90°来看,不存在最适浓度,也不符合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若③抑制、④促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时,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而浓度太高时,则起抑制作用,符合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答案:D
9.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果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对照组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平均结果率(%)27100100100100
平均株产量(kg)0.160.730.920.910.72
平均单果重(g)186247277273243
浓度(ppm)未作处理1000850720630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和低浓度的2,4D抑制果实的发育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受粉的
解析:在表格中,将实验组2,4D在一定浓度时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从数据上看630~1000ppm浓度范围的2,4D处理后平均结果率、平均株产量、平均单果重都比对照组高,说明该浓度范围的2,4D处理都是促进作用,在630ppm、720ppm、850ppm和1000ppm中,850ppm时促进作用最强,而不存在抑制果实发育的现象。
答案:B
10.(2010东北三校一模)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
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现象。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__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解析:(1)与茎的顶端优势相似,主根的生长会抑制侧根的生长,因此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2)IAA的浓度较低时,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3)据图可知,纵坐标脱落的效应与横坐标IAA的浓度和不同曲线(IAA的施用部位)有关。(4)由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题中信息“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可知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较为关键的。
答案:(1)顶端优势 (2)浸泡 空气湿度较高 (3)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浓度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与稳态

理解内环境的知识;理解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是通过内环境而实现的;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


重点: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
难点:稳态的概念。


1、内环境
(1)内环境的概念
(2)内环境的组成和关系

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和内环境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又回到血浆中,小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液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中。
2、稳态的概念
(1)缓冲物质
概念
组成

作用
(2)稳态概念
(3)意义


一、体内细胞的气体交换
(一)单细胞动物的气体交换直接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二)多细胞动物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系统和内环境而实现的。
包括:1、外呼吸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
二、体内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四个系统是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系统。但其他各种器官、系统与新陈代谢也都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内分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调节作用。

三.尿液的形成:
⑴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将血液过滤,形成原尿(每日约150----180升);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物为尿液(含尿素、水和部分无机盐),排尿不仅是排出废物,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使内环境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四.排泄和泌尿的区别: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终产物是指含氮废物(如尿素、尿酸等)、二氧化碳、代谢中产生的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排泄有三条途径:人体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同时也排出了少量的水分;出汗也是一种排泄方式,可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并且出汗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由此可知泌尿是一种排泄途径,但排泄的概念远比泌尿为大。此外,粪便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故排粪不能称作为排泄,而称作排遗


1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液
2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液D.血浆
3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淋巴和组织液
4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细胞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淋巴、组织液D.血浆、消化道
5脂类物质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
A。①③②B。②③①C。①②D。②③①②
6下列各项中,是血液中一对缓冲物质的是()
A.H2CO3/NaHCO3B.NaHCO3/Na2CO3C.HCl/NaOHD.HNO3/NaNO3
7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指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①;②;③;④
.
(2)组成内环境成分的是图中标号.
8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E;
9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但血液中的PH值始终在7.35-7.45之间,请分析原因。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专题导学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专题导学复习:人体内环境稳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
编使用时间:2012.3

1.稳态的生理意义II
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II

1.请用以下关键词构建本节知识框架:稳态、体液、内环境、渗透压、体温调节、血糖平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探究一:稳态
1.体液是指什么?消化液是体液吗?

2.你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体液内部之间的关系吗?


3、内环境=细胞外液吗?细胞外液中有哪些成分?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哪些?酸碱度范围是多少?具体靠什么调节?

5、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和温度分别是多少?

6.哪些是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哪些是参与调节的系统?

7.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

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填标号)。
(2)若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等
(3)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填标号)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上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探究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与调节
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有哪些?


2.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分别主要有什么维持?

3.你能用文字和箭头写出吃的食物过咸体内水分调节过程吗?

补充: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保钠排钾

1.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饮水不进食,则()
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B.K+排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C.K+排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D.K+排出量等于零
2.在正常情况下,由尿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当给人以大量钾盐时,尿中K+排出量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表明()
A.肾脏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既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集合管既能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促进
探究三:血糖平衡
1、请写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请用文字和箭头画出血糖升高和降低的调节机制:

3.请分别写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人体在禁食和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
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
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中血
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探究四:体温调节
1.人体的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分别是什么?

2.请用文字和箭头分别写出寒冷和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过程:

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选填“”“”或“=”)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等功能


小结: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主要作用:


1.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
3.人体发生组织水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
选做题:
4.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
步骤A组B组
①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
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
②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③记录结果记录结果
预测
结果??
结论??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
(3)预测结果:
A组:。
B组:。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
1.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4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其中神经调节是主要方式。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对位训练一:
(1)①与③、②与③③④(2)CO2、尿素、谷丙转氨酶(3)①⑤
(4)如下图所示
对位训练二:CC
对位训练三:
①禁食初期,血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②来源: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去路:氧化分解;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对位训练四:
(1)神经有氧呼吸(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3)
(4)下丘脑水的平衡、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内分泌等其他活动
课后检测区:DCA
(1)等量蒸馏水(2)等量的乳酸(3)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