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选编

小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0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选编。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选编》,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选编

1.声现象基础填空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传声。

2.人靠喉咙里的发声,蝉(又名:知了)靠腹部的和共鸣腔发声。

3.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和气体,声音在150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读着。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气体中的。

4.外界传播的声音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其及它组织传给,再把信号传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5.声音通过、也能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6.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这是人们判断声源的基础。

7.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人的听觉频率的范围是Hz—20000Hz,把低于Hz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声波。

8.声音的音调跟有关,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不仅与有关,还与听者离声源的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也就不同。声音的三个特性是、和。

9.乐音是物体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声源作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

一切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0.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的声音会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11.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是:、、。

12.工厂里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13.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冰山、鱼群;医生利用超声波诊断病人的病情等,是利用了声音可以。用超声波洗牙;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用超声波清精密仪器等,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相关阅读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人教版

1、乐音: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3、频率: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频率单位是:次/秒,又记作Hz.
4、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其中20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Wave).(蝙蝠、海豚等可发出)
6、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Wave).(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可发出)
7、超声波的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
8、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Loudness).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在相同距离下,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9、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Amplitude).
10、音色:物理学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Quality).由物体本身决定,就是说: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或区分不同的人.
11、乐音三要素(或三特征):音色、响度、音调.
12、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13、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14、三种乐器改变音调的方法:
(1)要使打击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打击乐器的材料、大小、形状;
(2)要使弦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弦的材料、粗细、长短、松紧程度;
(3)要使管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管的材料、长度、粗细、形状.
15、了解几个数据:
(1)人类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85-1100Hz之间;
(2)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约在20-20000Hz之间;
(3)一般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20-4000Hz之间;
(4)狗的听觉范围约在15-50000Hz之间.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热机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热机”,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的运动方向。
2、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
1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2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3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2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内能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