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尊生导学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7

尊生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尊生导学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课题《尊生》
石油中学樊金梅
学习目标:
找出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直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认识庄子不要让生命沦为工具的思想及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张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技巧。
明确自学目标:
(1)、清理字音障碍。(2)、了解故事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分析个别句子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并结合分析结果直译句子。结合寓言故事和生活实际分析庄子的“尊生”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自主学习
一、教师检查自学成果: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栎树(lì)絜(xié)棺椁(guǒ)液樠(mán)柱蠹(dù)见梦(xiàn)果蓏(luǒ)掊击(pǒu)
(2)、提问:本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人物——匠石栎树事件——匠石认为长寿的栎树是无用的,栎树托梦向匠石证明自己是有用的。结果——无用乃为大用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翻译全文
明确目标:
(1)、逐句梳理其大意。
(2)、找出重点文言语法现象,并作思考分析。
2、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文言现象,作以解释并对句子进行翻译。
(1)、匠石之齐——之,动词,到,往。翻译:匠石到齐国去。
(2)、其大蔽数千牛——大,形容词作名词。翻译:这棵树大的树冠可以遮蔽数千头牛。
(3)、其高临山——高,形容词作名词。翻译:这棵树的高度可以俯瞰大山。
(4)、匠伯不顾,遂行不辍——不顾,不回头看。辍,停止。翻译:匠人连看也不看,只是不停地向前走。
(5)、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定语后置。翻译:从来没见过像这样壮美的木材。
(6)、以为柱则蠹——蠹,名词作动词。被动句。翻译: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
(7)、是不材之木也——材,名词作动词。翻译:这是不能成材的树木。
(8)、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翻译:你将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将拿有用的树木和我相比吗?
(9)、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剥,辱,折,泄皆为被动用法。翻译:果实成熟后就会被击打,被击打后就会被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干被拽下来。
(10)、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能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宾语前置。苦,终,使动用法。于,被。翻译: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受苦的例子,所以常常不能终其天年而中途夭折,是自己使自己被世俗打击。
(11)、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物,名词作动词。翻译;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为什么把对方看成是物呢?
(12)、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恶,哪里。你这个快要死的无用之人,又哪里理解无用之木呢!
二、师生研习课文
1、明确目标:对故事情节极其所反应的思想有所把握。学生思考
(1)、曲辕有一棵怎样的栎树?提示:外形——影响——
(2)、匠石作为一个爱木之人,对这棵人人仰慕的奇树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3)、栎树托梦给匠石,告诉匠石它之所以长到今天这样一棵奇树的原因,这原因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讲出来的?
(4)、“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包含了几层关于如何看待生命之物的意思?
2、学生回答
3、教师点拨
(1)、外形——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影响——被人当做土神祭祀;观者如市。
(2)、匠石不肯视,行不辍。原因—虽若是之寿,但为不材之木,无所用也。
(3)、因无所用于世,乃不使生命受苦,能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不自掊击于世俗者也。方式——与有用之瓜果作对比
(4)、第一层——有用和无用之物皆为物第二层——不能以暂时的有用和无用来判断物的好坏善恶,应平等看物

引领探究
1、明确目标:对寓言中的哲理有深一步的思考。
2、学生思考、讨论
(1)、匠石这种以有用和无用的标准判断物好坏的做法,实际上是把物当成了什么性质的东西?存在即为物,那么匠石是不是忽略了自己也是如此之性质之物呢?设想,假如以如此的性质的关系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庄子的这样一种避其苦而生的生存方式,有何积极意义?
3、学生发表意见
4、教师点拨
(1)、工具性的人际关系——自身异化为工具;将他人工具化。危险无处不在,呼吁人性,呼吁人性平等。
(2)、第一,承认暂时的无用而保存长久以后的有用(惠子种大瓠的故事)。第二,用不只是“形”的用,更是“神”的用,“神”的用为最终归宿。(磨刀不误砍材工)第三,对个人修养有很大的好处。(养形不足以养生)
训练检测:
阅读下面两则寓言故事,思考其寓意。
(1)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做人要有自信!
(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周变为蝴蝶步入极乐,乃人生大幸;蝴蝶变为庄周步入喧嚣,乃人生之不幸!周变蝶乃脱俗成仙,蝶变周乃堕落红尘!这则故事穷尽了自然造化和自由人生的真谛,所以后人总是以庄周化蝶作为实现人生自由的典范。
总结升华
人是世界的主宰,我们不能把自己归为工具,更不能把别人当工具来使用。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给人性一次莫大的关怀。人人和睦相处,让世界的阻碍减少,游刃有余的逍遥境界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形象而有余地,这也是庄子的高深之处。

作业反思:
1、课本完成练习二、四
2、完成《导学》本课练习
3、预习《墨子》选读——《兼爱》,思考: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与我们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什么联系?

相关知识

4.4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4.4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4.4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

1.识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物种灭绝的原因。

2.理解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

1.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1.生物多样性包括①________多样性、②__________多样性和③____________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3/4生活在④________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⑤__________中的物种最为丰富。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的平均寿命约⑥________万年,地球历史最近2亿年来,每⑦__________年平均有90万个物种灭绝,平均⑧______年灭绝一个物种。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人类早期⑨________和采集加剧物种灭绝,现今则是由于污染和⑩________生态系统加速物种灭绝。

2.措施

严禁乱砍滥伐。重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严禁滥捕乱杀。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处理生活垃圾,防止“三废”污染。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

原因表现

自然原因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为原因人类社会早期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农业生产活动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全世界损失的物种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而且相当一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形势严峻

工业生产活动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

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当前物种灭绝加速的主要原因。

C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

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离地保护

四个选项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A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为()

①遗传多样性 ②物种多样性 ③生态环境多样性

④食物多样性 ⑤生态系统多样性 ⑥形态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C.③④⑤D.④⑤⑥

2.世界上物种主要分布在()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高山地区D.寒带地区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

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种灭绝是一种不幸的偶然事件

B.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600万年

C.地球历史最近两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D.迄今人们还未能确切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少,但生物学家估计有5亿种

5.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物多样性减少

6.下图是“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__变化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做工作?

(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成三大类:综合生态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其划分依据是()

A.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B.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C.自然保护区的级别D.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

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体现

C.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对此不必过于关注

D.地球上物种丰富,所以多样性的减少对人类影响不大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些物种的分布范围较大,这样就加大了保护的困难

B.物种灭绝将使人们抵御危机的可能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胁

C.人类的一些技术发明得益于生物的器官和行为

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3.我国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是()

A.为人类保护各种珍稀动物创造条件B.保护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

C.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D.为发展旅游业提供观赏内容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4~6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气候更干旱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

6.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读下面一组漫画,回答7~8题。

7.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8.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二、综合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杨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能适应当地的恶劣条件,且生长迅速,因此,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老百姓清一色地选择杨树。

材料2: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种叫天牛的树心虫在西北地区蔓延成灾,使许多杨树枝枯梢断,空心烂肠,宁夏90%以上市县受害。在喷药救治无效之后宁夏砍了8000万余株杨树,占1.4亿株林木总量的50%多,他们引以为豪的绿色长廊已不复存在。

材料3:痛定思痛的西北人在他们对杨树过分偏爱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宁夏的二代林网,改变了单一树种结构,多树种、多层次、多林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林带结构。

(1)根据材料分析杨树是怎样适应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的。

(2)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当地杨树虫害成灾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库区有144个植物群系,6388种高等植物,3418种昆虫,500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36个植物群系受到部分或全部淹没影响,4种地方特有植物的野生种群遭到淹没(1种全淹,3种部分淹没)。

(1)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2)三峡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特别是一些珍稀水生生物如中华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不可逆转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对于受淹的陆生珍稀植物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课前预习]

①遗传 ②物种 ③生态系统 ④热带 ⑤珊瑚礁⑥500 ⑦百万 ⑧1.1 ⑨狩猎 ⑩破坏

[基础达标]

1.B2.A3.C4.C5.D

6.(1)加快 (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 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的生物生存的环境

(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今后人类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离体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

(5)A

[拓展提升]

1.B2.A3.C4.A5.A6.A7.C 8.A

9.(1)抗风沙、耐干旱。 (2)树种的单一 (3)必须多层次,改变单一树种结构,注重生物的多样性,乔灌草、多树种、多层次结合,形成稳定的林带结构。

10.(1)水库淹没使一些陆生动物的栖息地丧失、活动范围缩小,使许多动物在蓄水时被淹没或被迫迁移他处;使一些陆生植物被淹没;水库建成后,从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变为水库湖泊生态系统,破坏了水生生物生长、产卵、繁殖所必需的水文条件和生长环境。大坝建成后,阻断了中华鲟等珍稀鱼类洄游产卵,影响它们的繁殖。

(2)建立中华鲟、等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在中游自然繁殖中华鲟,采取人工繁殖投放措施,解决其洄游产卵问题,建立长期的生物监测站等。

(3)采取移植,人工培育及建立植物园和保护区等措施加以解决。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导学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液的组成: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
○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组成:
________(约90%)
________
血浆________(约10%)
________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
○1定义:
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PH为___________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
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二)预习自测
1.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A.组织液B.内环境C.血浆D.淋巴
2.(1997年上海)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3.(2004年上海)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
4.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浅黄色的液体是______,它来源于______。()
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血清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十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C.纤维蛋白原、Ca2十、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6.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D.血浆中得到
7.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①血浆②淋巴③组织液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D.③②①③
8.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A.血浆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组织液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提示:不同点从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所含的化学成分来比较)

3.阅读课本P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图示表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4.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5.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二.课堂巩固:见学案的第三页
三.学后记: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堂巩固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乙酰胆碱
2.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38.5C.6D.10
3.(2005年江苏)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
4.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5.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B液为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D液为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
(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_病的发生。

高三生物总复习导学案:细胞增殖


高三生物总复习导学案:细胞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变化。
3、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能力目标
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一、知识梳理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有:①细胞与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②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决定了细胞不会无限长大。
2.细胞增殖
2.1细胞增殖的意义:①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②多细胞生物要经过和逐渐发育成为个体。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增加细胞数量,动植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的多少。生物体内细胞不断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的基础。
2.2细胞以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3.有丝分裂
3.1细胞周期
的细胞,从时开始,到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它有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和。
3.2间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这期间为分裂期进行,完成和,同时细胞有。
3.3分裂期
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又分为:、、、。
3.3.1前期
①染色质变成;②解体,消失;③从发生许多纺锤丝,进而形成;④染色体在纺锤体中央。
3.3.2中期
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板)上。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便于观察。
3.3.3后期
①每个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②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和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3.3.4末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②消失,、重新出现;③(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的;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3.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
①动物细胞由发出形成纺锤体;②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而是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成两部分。
3.5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经过之后,精确地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因而在细胞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有重要意义。
4.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和的变化。例如:。
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5.1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5.1.1解离:上午时至下午时,剪取洋葱根尖,立即投入盛有的玻璃皿中,在下解离min,目的是用药液使。
5.1.2漂洗:待根尖后,取出放入盛的玻璃皿中约min,目的是。
5.1.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或的溶液(或液)的玻璃皿中染色min,目的是使。
5.1.4制片时要用镊子把根尖弄碎,还要再加载玻片用拇指轻压的目的是使,有利于观察。
5.2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征是:细胞呈形,排列。
二、难点精析
1、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变化(二倍体生物)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DNA数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曲线:
3、细胞器与细胞有丝分裂的关系
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作用时期生理作用
核糖体动物、植物整个时期,但是主要是。的合成
中心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的形成
线粒体提供
提醒:在细胞分裂中,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复制时发生在间期。
4、对细胞周期理解
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如植物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成熟细胞不分裂,无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
②分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
③理解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各期在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关联性。其生物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线段描述、表格数据描述、坐标图描述、圆形图描述等。
说明:选择观察细胞周期的材料时最好分裂期较长且整个细胞周期较短的物种。因为各时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显微镜视野中相应时期的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所以是分裂期相对越长的细胞,越容易观察各期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三、课堂检测(见教材96页书后习题)
1.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伴随着核膜的解体和重建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在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2.如下图所示,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B.处于图甲a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
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
3.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5如图所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是()
6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答案:CCABBA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学习重点: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一.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一方面要控制对_________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理由要适度,不应超过__________;
(2)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__________的协调。
(二)预习自测
1.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A.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B.能量可以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其他营养级生物代替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2.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D.提倡狩错,扩大放牧数量
3.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罩起来,结果却使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破坏了
A.生态系统B.生存环境C.生态平衡D.食物链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出畜产品的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
5.利用电子仪器产生的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声音。当蜜蜂感受到这一信息后,就会飞到花园采蜜,这是利用什么信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
(三)合作探究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的理解
(1)包括两个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稳定决定功能稳定。
特别提醒: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靠生物群落内生物间的关系,主要是捕食及种群内的种内竞争实现的。
b.结构相对稳定是指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功能相对稳定是指物质输入与输出及能量输入与输出的相对平衡。
2.生态系统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稳定性表现之间的关系:反相关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非生物环境无机环境
结构稳定分解者
生态系统决定生产者消费者生物群落
稳定性功能稳定能量流动
渠道食物链(网)生物物理化学
物质循环降解降解降解
净化作用
构成抵抗力决定自我调节能力
恢复力决定
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1含义: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其中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2负反馈调节
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和稳定。
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实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鸟数量增加
鸟数量下降
鸟食物增加鸟因饥饿死亡鸟吃少量害虫鸟吃大量害虫
害虫减少
害虫增加
○3正反馈调节
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实例: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食虫鸟和害虫的捕食关系曲线可表示为:

种a

数b

时间
A代表害虫两者相数量相
B代表食虫鸟互制约对稳定
(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1自我调节能力
越多
越少
特别提醒: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大有小,抵抗力有高有低,恢复时间和速度各异。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其自我调节能力会丧失,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5.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影响因素

联系
图示如下:


定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二.课堂巩固
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来分析下列短文说明了什么?
澳大利亚为发展畜牧业,从欧亚大陆引进大批黄牛,但清除牛粪的蜣螂却没有引入。因此千万头牛每天排出的几亿堆粪污染了草场,使绿色草原出现一块块秃斑,苍蝇滋生,危及家畜,草原生态系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后来生物学家立足于改善食物链,从其他国家引入了若干种蜣螂,在草原上放养。这些蜣螂将牛粪滚成球团,推运到地下,清除了污染,肥沃了土壤,促进了牧草的生长。几年后,草场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三.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