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学案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3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与实验探究,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
2.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通过探究影响物质溶解的可能因素等实验,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溶解的现象。
【学习难点】溶液的特征的微观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纯净物是由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是由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种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2、高锰酸钾溶液呈______色,硫酸铜溶液呈______色,硫酸亚铁溶液呈现______色
氯化铁溶液呈色,氯化钠溶液呈色,碘酒溶液呈色
【新知导学】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请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到下表中
实例应用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洗涤衣服
2、物质以______或______的形式______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3、在溶解过程中,除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外,还伴随着______的变化
3、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其阳离子为Cu2+阴离子为SO42-,下列物质也是由离子构成的,试写出其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物质名称氯化钠硝酸银氯化铁硫酸亚铁氢氧化钙
阳离子
阴离子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物质在水中分散
实验1: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和食用油,分别放入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放到试管架上静置,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①味精加入水中,振荡
②食盐加入水中,振荡
③蔗糖加入水中,振荡
④食用油(2-3滴)加入水中,振荡
⑤粉笔灰加入水中,振荡
小组合作:
1、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消失的原因吗?
2、食用油和粉笔灰能溶解在水中吗?为什么?
3、你认为以上物质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体系可以怎样分类?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完成下表明白其中的道理。
实验序号分散微粒特征共同点
4、你看到或用到过哪些溶液?联系生活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活动二、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
学生先独立思考,写出自己方案,小组交流并发言
实验一实验二
1
2
3

知道设计对比实验对探究相似问题的重要性。
总结: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

活动三、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设计实验:现有试管、玻璃棒、温度计,探究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t的变化(与水相比)注意
水/固体用量:约一药匙,
水的体积:约15ml。
溶解硝酸铵
溶解氯化钠
溶解氢氧化钠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如何将一大块冰糖,平均分给全班的每位同学?你有哪些方法?
设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设想?设计实验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某溶液的上层的密度为ag/cm3,下层的密度为bg/cm3,则a和b的关系()
A、a=bB、a﹥bC、a﹤bD、无法确定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NaCl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NaCl将()
A、会沉降下来B、不会分离出来C、会浮上水面D、不能确定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食盐D、硝酸铵
4、向右图U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蔗糖
C.硝酸铵D.食盐
5、以下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A、用洗涤剂清理油污B、将冰块放入啤酒中使啤酒冰镇
C、将泥土放入清水中D、自制冰激凌时使用稳定剂使各种成分均匀分散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均匀、稳定、透明的液体B、物质只有分散于水中才能形成溶液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多种物质不能分散到一种物质中形成溶液
【课后训练】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白醋C.啤酒D.汽水
2、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石灰乳B.生理盐水C.泥水D.墙体涂料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4、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碘I2
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
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A.水B.酒精C.汽油D.苯
5、把下列物质:①面粉②面碱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锰酸钾⑥酒精⑦细沙⑧汽油
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乳浊液的有。
6、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D.加热高锰酸钾
7、溶液的特征颜色,为我们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物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小聪同学为探究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取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颜色变浅;②比较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③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溶液为无色.其中,能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原因的方案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8、用下列化学用语填空:
溶解乳化过滤煮沸缓慢氧化结晶吸附
(1)降低水硬度的方法;(2)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
(3)用活性炭除去毒气;(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9、今年世界各国地震频发.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
(1)采取的净水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A.③①②④B.④②③①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一般在过滤前还可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3)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若要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应该进行操作。
(4)再将得到的水蒸馏就可得到蒸馏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填序号).
A.粉笔灰B.硫酸铜C.蔗糖D.食用油.
(5)现在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物质有很多,ClO2就是其中一种,Cl的化合价是,
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是

扩展阅读

九年级上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一课)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一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不同物质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认识物质溶解的本质,并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3、知道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学习重点】溶液的概念、特点。
【学习难点】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及其运用。
【自主预习】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如食盐是由构成的;金刚石是由构成的;蔗糖是由构成的。
【学习过程】
活动1: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物质
名称
实验现象
外观透明
均一
稳定
不溶解
外观浑浊
不均一
不稳定
高锰酸钾

食盐
蔗糖

泥土
植物油

讨论:1、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2、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活动2:多媒体(或投影)演示:NaCl溶解的微观过程
展示已配好的CuSO4、FeCl3、碘酒等溶液。
归纳溶解和溶液的概念:
溶解:。
溶液:。
溶液的特征:。
均一:溶液各处完全一样(性质、浓度、密度)。
稳定:条件不变(温度、水的量),溶液中各物质长期不会分离。
讨论: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之间的区别?
被分散的颗粒
外观
特征
相同点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练习:1、观察填写下列溶液的颜色:
高锰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
可见,溶液(填“一定”“不一定”或)是无色的。
2、判断对错,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⑴溶液都是无色的液体
⑵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⑶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⑷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判断哪是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⑴面粉放水里⑵蔗糖放水里⑶氯化钠溶于水中⑷冰溶于水中⑸豆油滴入水中振荡后
的液体⑹澄清的海水⑺液态氧⑻啤酒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活动3:往试管中加入5ml水再滴1-2滴食用油和几滴洗洁精,用橡皮塞塞紧试管,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与前面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实验
振荡后现象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2-3滴洗洁精
归纳:叫乳化剂。
称为乳化作用。(拓展视野P5)
讨论: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
活动4:探究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操作:1、取3只烧杯,各注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入上面的3只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测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

溶解硝酸铵
溶解氯化钠
溶解氢氧化钠
归纳: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有________变化。有些物质(如氢氧化钠、、)溶解使溶液的温度________,有些物质(如硝酸铵)溶解使溶液的温度_______。有些物质(如氯化钠)溶解使溶液的温度。
讨论:人们往往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怎样才能较快地溶解固体物质呢?请各小组提出建议并利用实验来验证你的设想。
建议1:
建议:2:
建议3:
【自主检测】
1.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纯水B.矿泉水C.澄清的海水D.汽水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食盐B.烧碱C.硝酸铵D.熟石灰
3.下列液体长时间放置,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豆浆B.生理盐水C.泥水D.鲜牛奶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医用消毒酒精属于溶液
6.化学反应多在溶液中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A.反应的速率较快B.操作简便C.不需加热D.便于观察
7.下列方法中,能把餐具上的油腻洗得最干净的是………………………………………〔〕
A.只用冷水洗B.用冷水加几滴洗洁精,洗后再用清水冲
C.只用热水洗D.用热水加几滴洗洁精,洗后再用清水冲
8.下列固体适量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A.硝酸铵B.蔗糖C.氯化钠D.氢氧化钠
9.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10.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巩固提升】
一、判断题: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3.将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下半部分溶液的比上半部分溶液咸。()
4.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5.碘酒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
二、选择题:
1.溶液一定是………………………………………………………………………………〔〕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D纯净物
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水银B.蔗糖水C.液氧D.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的液体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
4.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豆浆B.浑浊的泥水C.石灰浆D.蔗糖水
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C.用沐浴露洗澡
6.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A.NH4NO3固体B.生石灰C.KOH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
7.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
A.不同B.相同C.只有上层是相同的D.无法判断
8.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能是………………………………………〔〕
A.硝酸铵B.熟石灰C.蔗糖D.浓硫酸
9.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各部分的浓度和密度完全相同B.凡是溶液都是澄清无色的透明溶液
C.溶液各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有固体析出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自来水C.蒸馏水D.汗水
11.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12.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C.凡是溶液都是混合物D.mg食盐放入ng水中,形成的食盐水一定为(m+n)g
三、填充题:
1.不能用冷开水养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菁优网2.将①乳化②溶解填在空格中
⑴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_______________
⑵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______________
3.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请回答:
⑴该注射液里被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⑵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物质的组成(第1课时)学案


第3章第三节物质的组成(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式的概念;
2.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3.能说出化学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4.能写单质的化学式
【学习重点、难点】化学式的含义及化学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氢气氮气
铜铁镁
水二氧化碳氯化钠
2.说明下列物质或微粒的构成
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预习导学】
1.化学式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p81-82,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3.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一种纯净物只有个化学式,一个化学式可以表示多种物质,如C可以表示、。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物质化学式的含义
1.从微观微粒到宏观物质化学式
自主学习:观察水、铁、氧化铜的微观微粒与各物质化学式的对应关系。
小组讨论:H2O能反映出哪些微观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化学式可以反映物质的微观构成
2.从化学式看物质的宏观组成
自主学习:通过H2O可以看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总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分类意义以H2O为例
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①

微观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①

活动二化学式中右下角数字和前面系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1)2H2O中的2的含义:前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
后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2CO3中前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当化学式前面出现数字时,该符号就没有宏观含义了!
活动三书写单质的化学式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p79中的“联想与启示”你对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有怎样的认识。
小组交流: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总结:①、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用其来表示。如铁的化学式是,氦气的化学式是,碳的化学式是;
②、非金属元素气体、液体、少数固体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的数字,如H2、O2、N2、Cl2;碘为固态,化学式为I2.
三、总结、反思、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三。
2.谈谈你对Cu元素符号的认识。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反馈】
1、下列有关水的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B、水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关于它们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B、都含有1个氢分子
C、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D、都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2B、OC、HD、Fe
4、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O2___________________②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CB、OC、2CD、CO
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下列有关C60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B、它由60个碳单质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D、它是一种化合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
A、CaOB、Al2O3C、SiO2D、Fe3O4
4.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A、HClOB、O3C、NO2—D、H2O
5.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Cl2B.2N2C.CuD.CO2
6.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B.H20C.H2D.2H
7.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2个氧原子
8.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9.(1)下列四幅图中分别用“”、“”、“”表示核电荷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用来表示3H2的是;(填图下字母,下同)能用来表示某种金属单质的是:;能用来表示氧化物的是:.

(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10.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1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4个二氧化碳分子;②3个钾原子;③氢气;④一个氢分子。
12.甘油在印刷、化妆品等工业中常用作润滑剂,也可用来制造医药和炸药。根据甘油的化学式C3H8O3,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①;②;
③;④.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一课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情境导入:
镇上有一家洗衣店,有一天,化工厂的一名工人拿了一批工作服来清洗。工作服上的污渍主要有氯化钠、蔗糖、润滑油、碘等。假如你是洗衣店的工作人员,你打算怎样清洗这批工作服呢?
学生讨论,交流答案。教师总结。
衣服上的氯化钠、蔗糖,很容易洗去,但油污和碘却不容易清除,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怎么清除这些物质,对这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明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些问题了。
二、明确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分辨典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质溶解的过程。了解电离的概念。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热爱化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依标导学:
同学们在家里都洗过衣服吧?洗衣服时,你用到的最主要的物质是什么?(水)
你认为水起到什么作用呢?(溶解)
我们回到故事情境中,进行——→活动探究一。
工作服上的污渍主要有氯化钠、蔗糖、润滑油、碘等。这批衣服上的污渍都能用水洗去吗?(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实验一:
我们来进行一组小实验,同学们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分别将食盐、泥沙、植物油、蔗糖和硫酸铜五种物质溶于水中,并认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
食盐、蔗糖和硫酸铜这三种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植物油浮在水面上,形成上下两层;泥沙不溶于水,沉淀在试管底部,也形成上下两层。
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工作服上的哪些物质可以用水洗去呢?
(氯化钠和蔗糖能够用水洗去,它们都能溶于水。)
食盐、蔗糖和硫酸铜能够溶解在水中,它们是怎样溶解的呢?我们从微观角度来观察一下。
——→并由此引导出电离的有关知识。
刚才的小实验,我们还可以发现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也就是说工作服上的润滑油和碘不能用水洗去。用水不能洗去的污渍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进行活动探究二: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润滑油能够溶解在汽油中,碘能够溶解在酒精中。
学生实验二:
小组实验,分别将植物油溶解在汽油,碘溶解在酒精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将植物油溶解在汽油,碘溶解在酒精中,它们溶解后形成的是和食盐、蔗糖、硫酸铜溶于水后一样的液体。
引导学生总结——→溶液的两点性质。
总结出溶液的概念,特征及组成。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了解实验室及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液。
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分辨典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及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知识小结:——→总结溶液的有关知识。
活动探究三:
污渍中的泥土、碘、润滑油用水清洗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清洗它们后得到的是溶液吗?
结合刚才的学生实验一,总结浊液的有关知识及特征。
活动探究四:
通过开始的探究,我们知道植物油能够溶解在汽油中。可是衣服上沾染了油污,我们都是用汽油来清洗的吗?除了汽油,我们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
家里厨房中的油污,都是如何清除的?
学生实验三:
将第一个分组实验中的植物油和水形成的浊液,加入几滴洗洁精,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
了解洗洁精等乳化作用。
思维拓展:
(1)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振荡,植物油溶解在水里了吗?
(2)用汽油擦除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剂清洗盛过植物油的试管,分析二者原理是否相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假如你是洗衣店的工作人员,你现在知道如何来洗这批衣服了吧?
小结:
本节课的收获一——→自理能力
完成挑战自我
本节课的收获二——→化学知识
完成学以致用
课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