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4

高中集合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2

高二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4。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二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4”,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2课时集合的运算

一、集合的运算
1.交集:由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
2.并集:由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
3.补集:集合A是集合S的子集,由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记作,即=.
二、集合的常用运算性质
1.A∩A=,A∩=,A∩B=B∩A,A∪A=,A∪=,A∪B=B∪A
2.=,=,.
3.,,
4.A∪B=AA∩B=A

例1.设全集,方程有实数根,方程有实数根,求.

例2.已知,或.(1)若,求的取值范围;(2)若,求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A=B=当m=3时,求.

变式训练2:设集合A=B
(1)若AB求实数a的值;(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WwW.JAB88.com

1.在解决有关集合运算题目时,关键是准确理解题目中符号语言的含义,善于转化为文字语言.
2.集合的运算可以用韦恩图帮助思考,实数集合的交、并运算可在数轴上表示,注意在运算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3.对于给出集合是否为空集,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否确定,都是常见的讨论点,解题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

相关阅读

高三数学集合的运算


课题:集合的运算

教学目标: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能利用数轴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进一步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交集:;并集:;
补集:若;
2.,;
3..;
4..,。

(二)主要方法:
1.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文氏图的作用;
2.含参数的问题,要有讨论的意识,分类讨论时要防止在空集上出问题;
3.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化常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三)高考回顾:
考题1:(2006安徽理)设集合,,则等于()
A.B.C.D.

考题2:(2006安徽文)设全集,集合,,则等于()
A.B.C.D.

考题3:(2006福建文)已知全集且则等于()
(A)(B)(C)(D)

考题4:(2006辽宁文)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

A.1B.3C.4D.8

考题5:(2006全国卷I理)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
()
(A)(B){x|0<x<3}
(C){x|1<x<3}(D){x|2<x<3}

考题6:(2006陕西理)已知集合P={x∈N|1≤x≤10},集合Q={x∈R|x2+x-6≤0},则P∩Q等于()

A.{2}B.{1,2}C.{2,3}D.{1,2,3}

(四)典型例题:
例1.设全集,若,,,则,.

例2.已知集合,,则,

例3.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值.

说明:区间的交、并、补问题,要重视数轴的运用.

例4.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5.已知集合,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的几何背景是:抛物线与线段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五)巩固练习:
1.设全集为,在下列条件中,是的充要条件的有()

①,②,③,④,
个个个个

2.集合,,若为单元素集,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六)课后作业:
1.设全集I={1,2,3,4,5},若AB={2},={4},={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2.已知M=,N=,则MN=()
A.B.MC.ND.R

3.设A=,B=,C=,且AB=C,则a=
b=。

4.设含有4个元素的集合的全部子集数为S,其中由3个元素组成的子集个数为T,则=。

5.集合A=,B=,若AB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则r=。

6.设集合A=,B=,求集合C,使其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2)C有两个元素;(3).

7.设集合P=,Q=
I.若PQ,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II.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III.若,求实数a的值。

高一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


一.课题:集合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能利用数轴或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进一步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

2.,;

3.,.

(二)主要方法:

1.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文氏图的作用;

2.含参数的问题,要有讨论的意识,分类讨论时要防止在空集上出问题;

3.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化常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三)例题分析:

例1.设全集,若,,,则,.

解法要点:利用文氏图.

例2.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值.

解:由得,∴或,

∴,又∵,且,

∴,∴和是方程的根,

由韦达定理得:,∴.

说明:区间的交、并、补问题,要重视数轴的运用.

例3.已知集合,,则;

;(参见《高考计划》考点2“智能训练”第6题).

解法要点:作图.

注意:化简,.

例4.(《高考计划》考点2“智能训练”第15题)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答见教师用书第9页.

例5.(《高考计划》考点2“智能训练”第16题)已知集合,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的几何背景是:抛物线与线段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由得①

∵,∴方程①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首先,由,解得:或.

设方程①的两个根为、,

(1)当时,由及知、都是负数,不合题意;

(2)当时,由及知、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正数,

故、必有一个在区间内,从而知方程①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二:问题等价于方程组在上有解,

即在上有解,

令,则由知抛物线过点,

∴抛物线在上与轴有交点等价于①

或②

由①得,由②得,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四)巩固练习:

1.设全集为,在下列条件中,是的充要条件的有(D)

①,②,③,④,

个个个个

2.集合,,若为单元素集,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五.课后作业:《高考计划》考点2,智能训练3,7,10,11,12,13.

集合的运算


数学必修1:集合的运算(三)
教学目标: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能用文氏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用文氏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集合的概念、子集的概念、集合相等的概念;两集合的交集,并集.
(二)讲述新课
一、全集:在给定的问题中,若研究的所有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子集,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为全集.
二、若A是全集U的子集,由U中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在U中的补集,记作,
三、基本性质
,,

注:是否给出证明应根据学生的基础而定.
四、补充
1、分别用集合A,B,C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
2、已知全集I=,若,,求实数
3、已知全集,集合,
,其中,若,求
4、已知全集I={小于10的正整数},其子集A,B满足,,,求集合A,B
课堂练习:第19页练习A、B
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补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文氏图对理解集合概念有重要作用
课后作业:第20页,第8题
第21页,第5题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能够使用Venn图表达两个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像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体会类比的作用
(2)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并集与交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全体作为一个集合,按学科兴趣划分子集,让他们亲身感受,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用Venn图表示(阴影部分)

2,探究新知
(1)通过Venn图,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引出并集的含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
记作:A∪B,读作:A并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
(2)解剖分析:
1“所有”:不能认为A∪B是由A的所有元素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即简单平凑,要满足集合的互异性,相同的元素即A和B的公共元素只能算作并集中的一个元素
2“或”:“”这一条件,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3用Venn图表示A∪B:

(3)完成教材P8的例4和例5(例4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例5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通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4)思考:求集合的并集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那么,集合间还有其他运算吗?(具体画出A与B相交的Venn图)
(5)交集的含义: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6)解剖分析:
1“且”
2用Venn图表示A∩B:

(7)完成教材P9的例6(口述)
(8)(运用数轴,答案为)

3,巩固练习
(1)教材P9的例7
(2)教材P11#1#2

4,小结作业:
(1)小结:1并集和交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
2并集与交集的区别(符号等)
(2)作业:
1必做题:教材P12#6#7
2选做题:已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