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信息和观察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氧气与木炭、蜡烛、铁丝、红磷和硫磺的反应现象,认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二、教学准备
◎教具:木条、五瓶氧气、木炭、铁丝、蜡烛、硫磺红磷、火柴、镊子、燃烧匙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氧气用途的资料。
三、教学方法:活动引领、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已有知识】
空气中各气体的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He、Ne、Ar):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0.03%。
【问题】为什么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含量几乎保持恒定?
消耗氧气: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
生成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堂训练】
例题.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活动二】学会研究物质的方法
1.化学研究什么?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组成和结构、用途和制法。
【已有知识】
氧气的组成元素是;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2.系统研究物质的方法
(1)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
(2)化学性质
(3)用途
(4)制备(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
【活动三】探究氧气的性质
教师展示一瓶氧气,学生观察
【观察】一瓶氧气,结合生活经验你能归纳出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联想医院病人吸氧,水中的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现象
1.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液态氧、固态氧为淡蓝色)
(2)密度比空气略大(寻找证据)
(3)不易溶解于水(寻找证据)
2.化学性质
教师:你们已经知道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学生:回忆并回答
(1)铁在常温条件下——生锈
(2)铜在常温条件下——生锈
(3)动植物的呼吸
(4)镁条在空气中点燃——燃烧
(5)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变黑
(6)蜡烛在空气中点燃——燃烧
(7)红磷在空气中点燃——燃烧
(8)天然气在空气中点燃——燃烧
【归纳】
这些物质都是与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21%)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设疑】物质在纯氧中,反应情况如何呢?
【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观察的内容: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
3.物质燃烧的现象——“一光、二热、三生成”
(1)放出大量的热;
(2)生成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的产物
(3)固体直接燃烧发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体、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
【演示实验】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表述实验现象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木炭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讲解实验细节:
(1)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的作用?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
(3)若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失败,原因是什么?
提示学生从铁丝的情况和燃烧条件两个方面去思考
【归纳】氧化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火药爆炸等
2.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
【小结】
1.共同点:都属于氧化反应,需要消耗氧气,都放热
2.不同点:
(1)剧烈氧化:剧烈、速度快、放热多,伴随着发光、发热
(2)缓慢氧化:不易被察觉,速度慢,放热少。
【活动四】性质决定用途
许多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广泛应用。
【阅读】课本P53—54归纳用途
【用途一】支持燃烧——助燃剂
【用途二】供给呼吸
【课堂小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课堂检测】
1.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A.我不易溶于水B.我具有可燃性
C.我能供给呼吸D.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过低温加压,可以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课后作业
学习与评价P15-161-9.12
【教学反思】
能够依据课程标准教给学生学习具体物质的方法,能够借助演示实验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关注学生实验现象的语言描述训练,能够从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视角组织教学,框架意识比较强。
本节课不足之处:教学容量偏多,个别知识点拓展过深。实验细节的强调还不够。

精选阅读

性质活泼的氧气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性质活泼的氧气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学案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师寄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知道其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法、催化剂
2、通过观察与实验,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习题。
1.催化剂:。
2、检验某一气体是否为氧气方法是
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4、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用什么装置、经过哪些步骤,什么方法收集?
课堂展示:
知识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探究一:
1、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ml~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物质操作现象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B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C几块沸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通过实验总结
你认为最适合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做法是、反应原理。
2、催化剂:。
注意:
○1改变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加快。
○2MnO2不是专用催化剂。
○3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4对于指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反应不能发生,只是反应速率较小。
○5催化剂要纯净以免影响催化效果或引起事故。
实验探究二、制取并收集氧气
1、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在方框内画出)

2、实验操作步骤(H2O2分解为例)
○1;○2;○3;○4。
3、收集方法:
a、排水集气法(原因);b、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4、检验方法:。
5、验满方法:
a、用排水集气法时,如果,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b、用向上排空气法时,用,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6、放置方法:盖玻璃片并正放(依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溶于水。在10lkPa,-183℃时变成淡蓝色液体,-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的名称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木炭

红磷(磷)


石蜡(主要含碳、氢元素)

部分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对比:
由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要比在空气中燃烧,甚至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能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化反应:。
拓展反思:
○1氧气有助燃性,而不是有可燃性。
○2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特别是火焰的颜色)是中考常考考点。
○3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烟、雾
火焰是可燃性气体或易气化的固、液体物质燃烧时的特征,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酒精、汽油、石蜡、木材、硫等物质燃烧均能形成火焰;铁、铝、木炭等物质,他们的沸点高,难气化,燃烧时只能发光,不能形成火焰。
烟是可燃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悬浮于空间而形成的。如红磷燃烧生成细小的五氧化二磷颗粒,形成白烟。
雾是小液滴分散悬浮与空间形成的。如打开浓盐酸瓶可见白雾,是由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液滴的缘故。
○4加热、高温、点燃与燃烧的区别
加热、高温、点燃是反应条件,一般认为加热不超过500℃,通常用酒精灯作热源。高温在700℃以上,实验室通常用酒精喷灯作热源。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反应现象,不是条件。故写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写点燃,而不写燃烧。
归纳总结:
1.制取氧气的方法:
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
制取装置:固液常温型
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据反应物、生成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性质选择收集方法、检验方法);
3.催化剂概念(强调“一变两不变”)。
当堂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溶液
C.过氧化氢溶液和碎瓷片D.二氧化锰
2、某气体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
A、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4、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在任何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
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
C、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D、在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不反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立即燃烧起来
C、用过氧化剂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凡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8、下图为小强同学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标号所指仪器名称并找出小强没有制得氧气的原因。
(1)仪器名称:
A,B,C,D。
(2)原因:。
9、(1)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无色气体吗?
(2)仔细观察一个完好的灯泡,你会发现灯泡内玻璃柱或支持钨丝的金属上有一点红色物质,它是红磷。只要看到使用过的灯泡内有这点红色物质存在,就可基本断定灯泡没有漏气,这是为什么?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分析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分析
课题二氧气的性质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课型:探究式
课时:二课时
实验准备:
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识:
1)空气的组成是什么?
2)什么是空气污染,如何防治?
3)什么是物理性质
2、情景导入
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和氧气应用的图片
3、探究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出示一瓶氧气,指出它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比空气(1.293g/L)略大。
3.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气。
4.在压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实验2-3]、[实验2-4]
通过实验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
在空气中点燃
在氧气中点燃
表示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木炭
C
不燃烧
发红光,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白光,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O2
点燃

S
不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产生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S+O2SO2
点燃

Al
不燃烧
不燃烧
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Al+O2Al2O3
点燃

Fe
不燃烧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
Fe+O2Fe3O4
点燃
结论:
1.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说明: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是跟其中的氧气反应。
练习: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回顾旧识:
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
探究新课
分析讨论
1:填写下表:
实验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的物质
反应表达式
炭燃烧
木炭
氧气
二氧
化碳
C+O2CO2
点燃
硫燃烧

氧气
二氧
化硫
S+O2SO2
点燃
铝燃烧

氧气
三氧化二铝
Al+O2Al2O3
点燃
分析讨论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结论:
1.在这三个反应中,都有新的物质(与原来物质不一样的)生成。
2.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3.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分析讨论3: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在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哪些现象发生?
结论: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2.常伴随的现象是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发生能量的变化,常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4.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分析讨论4:上述三个反应中还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结论: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
特点:多变一
分析讨论5:三个反应还有没有共同的特征?
结论:它们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氧化反应
定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反应物:有氧的(氧多的)是氧化剂,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

反生成物:氧化物
应剧烈氧化:燃烧
分类
缓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
总结:
1、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
2、物质性质的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直接被感知(色、味、态)被测量的性质(熔、沸点;硬、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3、化学反应的两种分类
从反应形式上分类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化合反应
从是否与氧反应: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
练习: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4课时学案(沪教版)


第2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4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2.催化剂的特性用其作用探究
【学习重点】催化剂的特性用其作用探究
【学习难点】催化剂的特性用其作用探究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原理:

2、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3、作为催化剂的物质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4、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新知导学】
如何探究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以及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其它因素?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1、催化剂的概念及特点
作为催化剂的物质须满足:(1)能反应速率
(2)反应前后不变
(3)反应前后不变
活动二、2、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的探究
【提出问题】:
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提出猜想】:
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或不是)
【设计方案】:探究方案:
⑴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一根较长的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试验,木条不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准确地说,是分解放出氧气速度太慢。)如图7-1。
结论:证明了双氧水在没二氧化锰时不能分解出足够氧气使木条复燃
⑵将上述溶液在酒精灯上微加热一会,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如图7-2。
结论:说明加热可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同时也说明,过氧化氢本身可以分解,以此说明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3)、另取一支试管,在其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不复燃后,立即加入0.5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如图7-3。
结论:证明二氧化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反应结束后,将残渣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质量为0.5克
结论: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5)、取(4)中所得二氧化锰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在管口放
一带火星木条,带火星木条复燃。
结论: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进行实验】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与数据】
【得出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论综合得到,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
【反思评价】
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最终确定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总结判断气体发生装置和集气方法与装置的依据

2.判断物质是否是某反应催化剂,你认为应把握哪些要点?谈谈证明某物质是反应催化剂的实验思路。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当堂检测】
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共热来制取氨气,氨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问:①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一样
②由题意可知氨气的物理性质有
2、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E装置可以代替B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E装置?。
【课后训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b。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填标号);但有个装置错误,如何改正?为什么要改正?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其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填标号)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02、CuO外,Fe203也可以作KCl0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①KCl03580
②KCl03、Mn02(质量比1:1)350
③KCl03、CuO(质量比l:1)370
④KCl03、Fe203(质量比1:1)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反思】
(1)若要证明Fe20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提示:【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与数据】【得出结论】

4、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总结
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