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学案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以及反应原理;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学会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性质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科学方法
【学习重点】1.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认识
2.学会发生装备与集气装备的选择
【学习难点】1.学会探究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学会发生装备与集气装备的选择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查:;
(2)装:(在试管口放);
(3)定: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后);
(5)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待气泡再收集);
(6)移:实验结束后先;
(7)熄:最后。
2、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探究步骤:
【新知导学】:
1.催化剂
2.双氧水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在双氧水分解过程是二氧化锰是,起催化作用。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步骤
1、药品: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为液体,它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家庭和医院用的消毒水常常是其3%的溶液,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加热或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O2)。实验室常用含%过氧化氢的双氧水与在常温下制取氧气。
2、原理: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对应的符号表达式。
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这种在化学
反应中能,但本身的在反应都
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的物质须满足:(1)能反应速率
(2)反应前后不变
(3)反应前后不变
活动二、3.发生装置
ABCDE
①指出下列各发生装置的名称,并说明用该方法制备气体应符合的条件。
A装置,;
BCDE装置,;
②制备氧气所用药品的状态和条件是:,
所以用药品抽取氧气的发生装备选择,
活动三、4、收集装置
指出各装置的收集方法,并说明用该方法收集的气体应符合的条件。
F装置,;
G装置,;
H装置,。
②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
所以氧气收集方法和装置是。
5.检验与检满

活动四、6、操作步骤(排空气法收集):(1)组装仪器(2)
(3)(4)(5)(6)
注意事项:(1)一般先装体,后装体
(2)分液漏斗液体放完后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作为催化剂的物质须满足:(1)能反应速率
(2)反应前后不变
(3)反应前后不变
2、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与集气装置的选择依据?

3、下图均可以用于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指出仪器的名称:a;b;c。
(2)哪一种装置更适宜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有什么优点?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先用手捂住试管,过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
B.用排水法收集,待导气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才能收集
C.加热时,先均匀预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用外焰加热
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3)如果用A装置制氧气,则需要作如何改进,
为什么要如此改进。
管口应略低的原因;
用外焰加热的道理是;
你认为该装置还有可能错误的地方?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催化剂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变化中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B.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B.催化剂必定加快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D.加入催化剂,放出氧气的速率增大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3.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原料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所示仪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D._______E._______
(2)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目的是防止装置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_______,然后再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
我们学习化学时间尽管不长,但已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
如:A.光合作用B.加热高锰酸钾C.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D.
(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获得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
器的名称①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试管,塞一团棉花,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
②步骤b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③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其原因是。
(4)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

扩展阅读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学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以及反应原理;
2.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学习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为何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乎不变?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并能放出。氧气具有性,是常见的剂。
【新知导学】:
工业上,制备氧气的原理是,它是根据氧气的不同分离出氧气的。具体的方法是将空气除尘净化,除去和等气体,然后温压,使空气变为态。再逐步控制温度液体空气,使沸点较的液态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的液态。以上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得到的液态氧气为方便运输和使用,一般存储在色的钢瓶中。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工业制氧气的方法与原理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原理
此过程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活动二、(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
(1)药品
问题讨论:下列哪些物质有可能用来制取氧气?说明理由。
KClKMnO4H2O2MnO2H2ONH3
归纳:没有氧元素的物质(填“可能”或“不可能”、下同)产生氧气,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产生氧气。
实验室中常用;或和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取氧气。
(2)实验室反应原理
①高锰酸钾(KMnO4)制氧气
高锰酸钾是色晶体,其溶液为色,是常用的消毒剂,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O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对应的符号表达式。
根据反应的原理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
(3)发生装置选

(4)收集方法及装置选

注意:决定收集方法的依据是
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可能过集气瓶口有没有气泡逸出判断气体有没收集满,但如果是排空气法如何知道所得气体有没有收集满?是不是氧气?
(5)检验方法:
将放在集气瓶中,若,证明是氧气。
(检验物质的一般方法:用什么→怎么做→什么现象→什么结论)
(6)验满方法:
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的边缘有向外冒出时(或当集气瓶中
已无水时),证明已收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
将放在集气瓶口,若,证明已收集满。
(7)放置方法:盖上毛玻璃片,(“正”或“倒”)放在桌子上。
倒放在桌面的原因:
[演示实验]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
归纳:1。实验步骤
(1)查:;
(2)装:(在试管口放);
(3)定: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后);
(5)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待气泡再收集);
(6)移:实验结束后先;
(7)熄:最后。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装置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其目的是为了。
(2)试管应放一小团,其目的是。
(3)导气管伸入试管内部只能稍出,否则
(4)铁夹应夹在试管的。
操作注意事项:(5)酒精灯应用对准加热。
(6)时开始收集气体,原因是
(7)实验步骤中的(6)(7)不能颠倒的原因是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如何对氧气进行检验和验满?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高锰酸钾C.空气D.液氧
2.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高锰酸钾B.氧气C.水D.氧元素
3.用线段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连接起来
潜水员需要携带供氧装置
供给呼吸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支持燃烧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太空飞行员需要携带供氧装置
炼钢需要氧气
4.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所依据的原理是,其中气体的沸点较低,首先蒸发,此过程
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课后训练】
1、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化物C、氧分子D、氧原子
2.在实验室在用右图装置也可以收集某些气体,有一名同学欲用它来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通入(用管口字母填空)。若在该集气瓶中先装满水来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通入。
3.右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将导管、橡皮塞和大试管连接后,进行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将
。如果装置不漏气,则导管口就
有,且松开手后,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4)反应完毕后试管内的残留固体是。
4、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室制氧气,可选用的集气装置是(填字母)。
(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用D或E装置,可推知氢气物理性质
(4)实验室用C装备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性质活泼的氧气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性质活泼的氧气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学案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师寄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知道其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法、催化剂
2、通过观察与实验,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习题。
1.催化剂:。
2、检验某一气体是否为氧气方法是
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4、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用什么装置、经过哪些步骤,什么方法收集?
课堂展示:
知识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探究一:
1、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ml~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物质操作现象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B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C几块沸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通过实验总结
你认为最适合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做法是、反应原理。
2、催化剂:。
注意:
○1改变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加快。
○2MnO2不是专用催化剂。
○3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4对于指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反应不能发生,只是反应速率较小。
○5催化剂要纯净以免影响催化效果或引起事故。
实验探究二、制取并收集氧气
1、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在方框内画出)

2、实验操作步骤(H2O2分解为例)
○1;○2;○3;○4。
3、收集方法:
a、排水集气法(原因);b、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4、检验方法:。
5、验满方法:
a、用排水集气法时,如果,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b、用向上排空气法时,用,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6、放置方法:盖玻璃片并正放(依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溶于水。在10lkPa,-183℃时变成淡蓝色液体,-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的名称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木炭

红磷(磷)


石蜡(主要含碳、氢元素)

部分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对比:
由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要比在空气中燃烧,甚至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能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化反应:。
拓展反思:
○1氧气有助燃性,而不是有可燃性。
○2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特别是火焰的颜色)是中考常考考点。
○3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烟、雾
火焰是可燃性气体或易气化的固、液体物质燃烧时的特征,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酒精、汽油、石蜡、木材、硫等物质燃烧均能形成火焰;铁、铝、木炭等物质,他们的沸点高,难气化,燃烧时只能发光,不能形成火焰。
烟是可燃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悬浮于空间而形成的。如红磷燃烧生成细小的五氧化二磷颗粒,形成白烟。
雾是小液滴分散悬浮与空间形成的。如打开浓盐酸瓶可见白雾,是由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液滴的缘故。
○4加热、高温、点燃与燃烧的区别
加热、高温、点燃是反应条件,一般认为加热不超过500℃,通常用酒精灯作热源。高温在700℃以上,实验室通常用酒精喷灯作热源。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反应现象,不是条件。故写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写点燃,而不写燃烧。
归纳总结:
1.制取氧气的方法:
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
制取装置:固液常温型
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据反应物、生成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性质选择收集方法、检验方法);
3.催化剂概念(强调“一变两不变”)。
当堂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溶液
C.过氧化氢溶液和碎瓷片D.二氧化锰
2、某气体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
A、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4、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在任何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
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
C、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D、在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不反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立即燃烧起来
C、用过氧化剂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凡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8、下图为小强同学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标号所指仪器名称并找出小强没有制得氧气的原因。
(1)仪器名称:
A,B,C,D。
(2)原因:。
9、(1)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无色气体吗?
(2)仔细观察一个完好的灯泡,你会发现灯泡内玻璃柱或支持钨丝的金属上有一点红色物质,它是红磷。只要看到使用过的灯泡内有这点红色物质存在,就可基本断定灯泡没有漏气,这是为什么?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性质活泼的氧气”,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红磷的燃烧实验。
【问题引入】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确认目标】这节课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问题讨论】描述氧气物理性质。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
【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
【问题讨论】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阅读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二氧化碳
【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铁缓慢氧化生成的红色的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问】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将小半截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中点燃
2.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剧烈燃烧,蜡烛很快就燃烧完了,集气瓶内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什么?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思考并回答】(更剧烈),(活泼)
【阅读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提问】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支持燃烧)。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抻入气体中,若木条燃烧复燃,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结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助燃)
【讲述】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他的用途,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木炭、硫、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三、氧气的获得
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教学意图: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阅读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教学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阅读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热的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教学意图:
学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
【阅读实验】待试管内不再产生气体时再加入少量氯酸钾并加热,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口内观察。
【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观察记录: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教学意图:
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催化剂):(2)加热高锰酸钾
教学意图: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文字表达式,知道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
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
答: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玻璃片。
教学意图:
从氧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的关系。
【问题】给试管中固体加热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操作?
答:(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试管。
(2)试管夹应夹持试管中上部。
(3)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
(4)先均匀加热,再将火焰固定在约品处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试管。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
教学意图:
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实验操作的关系。
【问题】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如何检验氧气?
3.操作要求4.验满方法5.检验方法
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记录并加深理解。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