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化学上3.2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2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

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九年级化学上3.2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2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3.2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2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的制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迫切需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这节课满足学生学生的这个心理需求,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认识分解反应。

(4)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6)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难点

认识分解反应

教法学法

指导

实验法

教具

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学生上黑板板书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请大家写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还有没有其它的药品制取氧气呢?今天我们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学生上黑板板书。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1、示范制氧气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边引导学生回答课本上的思考与讨论。

2、介绍氯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及原理。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异同点。

工业上是怎样获得较多的氧气的?与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新课

1、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是什么?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要注意这些?

3、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是什么?

4、氯酸钾制氧气的方法是怎样的?

5、工业上怎样制取较多的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强调查、装、定、点、收、移、熄。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原理:

收集方法:

练习册22页

必做题:第11题

选做题:第10题

扩展阅读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氯酸钾(另加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
[
(3)发生装置:给固体加热装置。
[来
(4)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瓶口向上排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骤然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2用瓶口向上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导管在集气瓶内应接近瓶底。
(5)验满:
用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其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6)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末端先入水,手握容器看气泡)。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如以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
3固: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要夹在试管中上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试管有药品的部分加热)
5收:收集气体(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水中)
6移:把导气管移出水面(防止先熄灭酒精灯,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7熄:熄灭酒精灯。
(7)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一”变“多”。可表示为A=B+C,与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8)催化剂、催化作用
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要理解“改变”的含义,它包括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既不是“万能”的,又不是“惟一”的。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的分解中是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反应的催化剂。氯酸钾的分解中也可以用氧化铁代替二氧化锰。
2.氧气的工业制法:

九年级化学上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2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1、初步认识化合反应,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析学生在上节课已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复习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同时推出化合反应和用途,学生应该不成问题。





标1、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
2、能区别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3、能举例说明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通过讨论与比较,区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重点能区别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难点能举例说明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法学法
指导观察法、归纳法
教具
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1、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
2、学生板书。目标:复习旧课。

1、氧气与铁丝、碳、石蜡反应的现象。
文字表达式

程1、通过观察归纳相同点、不同点。
2、阅读教材理解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
3、找出两种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阅读并回答1、刚才你们写出了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几个文字表达式,那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2、阅读教材后指出那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
3、谁能找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4、归纳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氧气还有什么用途呢,阅读课本71页新课
一、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1、概念是什么?
2、有什么区别?

二、氧气有什么用途?

结1、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学生小组归纳
2、今天有那些收获。学生回答


一、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定义
二、氧气的用途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必做题:练习册17题18题
选做题:18题第2问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氯酸钾(另加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
(3)发生装置:给固体加热装置。
(4)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瓶口向上排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源
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骤然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2用瓶口向上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导管在集气瓶内应接近瓶底。
(5)验满:
用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其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6)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末端先入水,手握容器看气泡)。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如以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
3固: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要夹在试管中上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试管有药品的部分加热)
5收:收集气体(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水中)
6移:把导气管移出水面(防止先熄灭酒精灯,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7熄:熄灭酒精灯。
(7)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一”变“多”。可表示为A=B+C,与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8)催化剂、催化作用
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要理解“改变”的含义,它包括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既不是“万能”的,又不是“惟一”的。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的分解中是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反应的催化剂。氯酸钾的分解中也可以用氧化铁代替二氧化锰。
2.氧气的工业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