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质量分数精品学案

小学分数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质量分数精品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质量分数精品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
【实验9-5】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g、2g无水硫酸铜,搅拌使其溶解,观察比较三种溶液的颜色。根据颜色判断浓稀。
试管
编号溶液颜色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溶液浓稀
1淡蓝色100.510.51∶21较稀
2蓝色101111∶11较浓
3深蓝色101.511.51∶7.7更浓
结论:①对于有颜色的溶液来说,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区分溶液的浓与稀,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相同质量的溶剂中,所溶的溶质越多,溶液越浓。
③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越大,溶液越浓。
对于没有颜色的溶液,无法根据颜色判断溶液的浓与稀。而且有时候,仅知道溶液的浓与稀是不够的,还必须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说明: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3)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越浓。已知公式中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可通过变形公式,求出第三个量。如: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状元笔记
在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应注意:
(1)溶质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2)溶液质量是该溶液中溶剂质量与全部溶解的溶质质量(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的和。
(4)若告诉溶液体积时,要换算成质量,换算公式为:
m=ρ×V,即质量=密度×体积。
(5)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四者之间的关系: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变增加增加减少
不变减少减少增大
增加不变增加增大
减少不变减少减少
成比例增减成比例增减增加或减少不变
【示例】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100g食盐溶液溶解有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解析:“10%”的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的食盐,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得到的溶液为100g。
答案:A
【示例】500g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里,含有葡萄糖_________g,含有水_________g;若从中取走250g葡萄糖溶液,剩余溶液中含有葡萄糖_________g,含水_________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解析:500g10%的葡萄糖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0g×10%=50g,溶剂质量为500g-50g=450g。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取走250g溶液后,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剂、溶质各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
504502522510%
二、溶液的稀释
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方法有:①加入溶剂,此方法遵循的等量关系是: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②加入低浓度的溶液,其等量关系为:原溶液的质量+低浓度溶液的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低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可以通过溶液的体积和密度进行计算。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cm3)×溶液的密度(gcm-3)
状元笔记
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二者的体积之和,但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二者的质量之和。
【示例】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则50g×20%=200g×x,解得x=5%。
需加水的质量为200g-50g=150g
答案5%150g
三、溶液的配制
1.用固体和水配制溶液
如用食盐和水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
①计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固体求出质量、液体求出体积)。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
需要水的质量:50g-2.5g=47.5g
需要水的体积:47.5g÷1gcm-3=47.5mL
②称量:称量是指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
用天平称出2.5g氯化钠,用50mL量筒量取47.5mL水。
③溶解:将溶质和溶剂在烧杯中混合,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
将2.5g氯化钠和47.5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状元笔记
在做化学实验时,固体一般用天平称质量,液体一般用量筒量体积。求液体体积的公式是:体积=质量÷密度。注意单位的统一。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如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cm-3的浓盐酸,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1)实验步骤:
①计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体积以及所需水的质量、体积。
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x
37%x=50g×5%
x=6.76g
则需要水的质量为50g-6.75g=43.25g
浓盐酸的体积为6.76g÷1.18gcm-3≈5.7mL
水的体积为43.25g÷1gcm-3=43.25mL≈43.3mL
②量取:用合适的量筒量取两种液体的体积。
用10mL的量筒量取5.7mL37%的浓盐酸,用50mL的量筒量取43.3mL水。
③配制:将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即得要求的溶液。
将量取的浓盐酸和水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所用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④装瓶保存: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写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3.实验注意的问题
(1)称量固体时,砝码应放在右盘,物体应放在左盘。若左右颠倒(1克以下用游码),则实际所取固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实际称量的物质的质量比要求的少了,配制的溶液变稀了。
(2)要用合适的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量取液体的体积少了;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量取液体的体积多了。
4.误差分析
(1)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①溶质的质量偏大:称量固体溶质质量偏多或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②溶剂质量偏少:用量筒量取水时,读数时俯视液面;或水量好后,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洒落。
(2)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①溶质质量偏少:称量固体溶质质量偏少;所用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②溶剂质量偏多: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内有残留的水。
状元笔记
天平和量筒是配制溶液时两种重要的仪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范操作,减小误差产生。
【示例】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扩展阅读

中考化学复习元素精品学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中考化学复习元素精品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自主梳理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有2000多万种,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水是由___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它们都含有相同的元素,即_________________元素。
3.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2.答案:氧氢氧碳氧氧
3.答案:氧硅铝铁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书写元素符号时要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_________________,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字母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氢:_________________;氦:_________________;碳: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Na:_________________;
镁:_________________;铝:_________________;硅: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
氩:_________________;钾:_________________;钙:_________________;
Fe:_________________;Cu:_________________;Zn:_________________;
银:_________________;钡: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符号的写法和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H”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P”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大写大写小写
2.答案:HHeC氮氧钠MgAlSi磷硫氯ArKCa铁铜锌AgBa
3.答案:氢元素一个氢原子磷元素一个磷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最重要的工具。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___________个横行,_________________个纵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都有一个编号,大小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_________________数。这个编号称为_________________。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_________________相等,例如,原子序数为11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18质子原子序数质子数钠23
师生互动
一、元素的概念
探究: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一类原子”就是指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之所以称为一类,是因为尽管它们的原子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理解元素概念时注意:(1)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分类的,只论种类,不讲个数;(2)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单质和化合物;(3)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氢元素有三种不同中子数的氢原子:氕(不含中子)、氘(含1个中子)、氚(含2个中子);(4)自然界中目前已知元素有112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例题1】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元素概念的理解。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等,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必须都是原子时才能根据质子数来判断。由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同种元素原子的质量也不完全相同。元素在原子的基础上,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与原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答案:D
黑色陷阱:正确使用元素的概念需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字:“同质子,类原子”。误选A是因为仅注意到元素的分类标准质子数,而忽视了元素要求的粒子特征是“一类原子”。误选B,是没有深刻理解“一类原子”的含义,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等。
针对训练:
答案:C解析:牛奶中的钙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钙原子的总称,即钙元素。
2.有四种粒子,其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如下表所示:
粒子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甲666
乙676
丙121210
丁111210
则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A.甲和乙B.丁和丙C.乙和丙D.甲和丙
答案:A解析:表中给出了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的数目,在这些粒子中,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甲和乙的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二、元素周期表
探究:元素周期表是一张多信息图表,充分利用,可以培养同学们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1)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作出了区分。(2)每一横行(周期):周期表中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3)每一纵行(族):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共有16个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在数值上相同。
【例题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你认为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B.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C.元素符号D.元素的原子序数
解析: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符号及原子序数,但无法查出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答案:A
绿色通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高中阶段还要有专门章节重点介绍,初中阶段只要求同学们有个大致的了解,如会从表中查出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所需要的数据,知道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的简单规律等。
针对训练:

中考化学复习离子精品学案



自主梳理
一、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_。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___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_______________的区域运动,它们是分而不离的家族。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3.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洁、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_______________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_______________,表示电子层,_______________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稳定性化学性质
金属<4不稳定易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4不稳定易______________电子
稀有气体8(He为2)稳定不易得失电子,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1.答案:电子层
2.答案:(1)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2)近远
3.答案: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弧线弧线上的数字
4.答案:失得
二、离子的形成
1.定义
离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2.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是用来表示离子的化学符号。在元素符号的_______________标明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_______________在前,_______________在后,当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
3.氯化钠的形成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的_______________,氯原子因得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_______________,就形成了化合物氯化钠。
如图所示:
NaClNa+Cl-
1.答案: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正电荷负电荷
2.答案:右上方数值正负号
3.答案:阳离子(Na+)氯的阴离子(Cl-)相互作用
师生互动
一、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
探究:原子中的电子绕核高速运转,电子按能量的大小分层排布,能量小的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较高的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上运动,先排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通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获得的信息是:(1)金属原子易失电子;(2)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3)稀有气体原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4)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例题1】现有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B.它们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C.它们都带有电荷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在化学上,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把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称为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可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粒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确定粒子是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即在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阴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可能是不同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或离子与离子。所以本题选D。
答案:D
黑色陷阱:本题常出现的错误有:一是认为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就是同种原子,从而导致错选A;二是错误地认为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都是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原子就应带有电荷,从而导致错选C。
针对训练: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
答案:D解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B、C正确;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D错误。
2.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锶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层,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38(圈内数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Sr2+,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金属385Sr2+
二、离子
探究:由于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同学们了解不多,因此对于离子的形成、离子所带电荷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认识离子的有关知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离子的形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产物。原子得到电子,自身带上负电荷,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形成阳离子,所以离子是带电的原子;(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核与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相互排斥),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才构成了物质。如氯化钠(俗称食盐)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可重新变成原子。
【例题2】填写下图中的空白。
解析:镁原子质子数为12,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答案:(1)Mg(2)2(3)失(4)Mg2+(5)MgCl2
绿色通道: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的形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得失后形成离子,得失电子的数值即为离子所带电荷数。
针对训练:
3.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可分的,它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D.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获得电子,变为阴离子
答案:C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A错;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错;原子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带正电荷,为阳离子,故C正确;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错。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肥料精品学案



一、化肥简介
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重要的三种化肥。另外,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1.各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示例】(2008福州)碳铵(NH4HCO3)能使作物枝繁叶茂。碳铵属于()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解析:根据碳铵的化学式可以看出,碳铵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属于氮肥。
答案:C
状元笔记
各种化肥对作物的生长所起的作用不同,氮肥主要促使茎叶生长;磷肥主要使果实饱满和根系发达;钾肥主要使茎秆健壮,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
2.使用化肥和农药要注意的问题
化肥和农药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但是不合理使用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因为化肥和农药中都含有一些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过量使用不但不会增产,还会带来环境污染。近几年出现的“水华”和“赤潮”等水污染现象以及食品污染事件也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有关。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既保证作物丰收,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活动与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1.比较外观和溶解性
氮肥磷肥钾肥
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
外观白色晶体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灰白色粉末白色晶体白色晶体
气味强烈气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
溶解性易溶易溶难溶能溶易溶易溶
2.用灼烧或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
氮肥钾肥
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
灼烧可燃烧,熔化或冒气泡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结论: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1)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2)加水:氮肥、钾肥都易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易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3)燃烧:氮肥可燃烧,熔化或冒气泡;钾肥不燃烧,灼烧时跳动或有爆裂声。
(4)加熟石灰研磨: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示例】化学肥料要合理使用,下列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A.NH4NO3B.KNO3C.Ca3(PO4)2D.K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