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人教实验版【典型例题】

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06

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人教实验版【典型例题】。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人教实验版【典型例题】”,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典型例题】

例1.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1)~(5)题。

(1)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

(2)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

(3)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本地化B.全球化C.城市化D.工业化

(4)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

A.快速交货,及时应变市场变化B.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相关阅读

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6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6》,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学案导学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分类
标准类型含义举例
生产
对象采掘工业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采煤工业、水电工业
加工工业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产品
性质重工业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轻工业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2、工业的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2、区位因素:
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一、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鞍钢宝钢
煤炭来源早期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陕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铁矿供应安山铁矿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
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市场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
交通因素铁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便捷
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
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3、科技进步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主导因素原因区位特点举例
早期煤炭资源早期冶炼单位钢铁消耗煤炭较多靠近煤炭产地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铁矿资源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靠近大铁矿中国的鞍钢、武钢、攀钢等
“二战”后消费市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中国的宝钢、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
5、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举例
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处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扶梯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

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社会
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政策
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
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决策者
行为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要因素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的工业联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关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
2、工业集聚
概念优势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在柜挂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
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
举例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上海金山为石化工业区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
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结果引发了工业低于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
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心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
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
地位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发展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2、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3)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4、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
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
海洋运输便利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
公有制结构单一水资源不足辽中南工业区交通运输便利鲁尔工业区内河航运发达
市场体制薄弱消费市场广阔水资源充足
大量廉价劳动力市场体制健全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3、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发展条件内容作用

区位优势廉价劳动力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
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
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生产
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新工业区兴起的自己保障;鲤鱼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5、新工业区特点:
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工业小区: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7、温州乡镇企业
(1)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2)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3)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冰箱品牌经济过渡
8、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小噢内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
9、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10、工业生产与分布的发展变化
历次技术革命时
间标志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技术革命对其位选择的影响
第一次18世纪60
年代蒸汽机纺织、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英国曼彻斯特纺织中心,伯明翰钢铁中心钢铁复合体型动力指向工业由河流峡谷、森林茂密区向煤、铁产地及交通便利地区集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次19
世纪
70
年代内燃机
电气化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和飞机制造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料地指向输电、冶金技术提高以及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工业区位选择受能源地限制减小(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


次20世纪50年代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狗工业日本沿太平洋工业地带、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钢铁中心市场指向
(临海型)超高压输电技术、超级油轮、巨型货船、集装箱运输等运输方式出现,大大减少了运费,核电技术、能耗少的电子工业发展,使工业区位选择进一步摆脱能源地核原料地限制
美国硅谷、日本硅岛、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斯图加特1.人才和技术
2.快速便捷的交通(机场-高速公路)
3.清洁优美的环境
在新原料地核燃料地出现的新工业中心:美国休斯敦(石油化工和航天中心)、中国大庆、攀枝花等,英国阿伯丁(北海油田)

高一地理工业地的形成45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地理工业地的形成45”,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学案导学

1、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认识。
2、了解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4、了解工业分散形成条件,带来的结果,工业分散产生的原因;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工业联系

二、重难点突破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分类:由于工业之间存在着生产工序上的和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为了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隆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利润、取得规模效益,或者为了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而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的聚集,这样就形成了工业地域。其形成方式有自发形成的和规划建设形成的。由于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其中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又往往发育成工业城市。

1.工业集聚与分散
原因表现形式结果
工业集聚
工业分散

2.两种工业地域的比较
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区域特点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区域
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区域

例1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1)—(5)题。
(1)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
(2)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A、海港B、航空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
(3)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本地化B、全球化C、城市化D、工业化
(4)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
A、快速交货,及时应变市场变化B、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5)要吸引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以集群的方式布局工厂,应当
A、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B、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提供广阔的市场D、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
解析:(1)解答该组选择题的切入点是根据所给材料判断该企业生产的是什么产品。“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将产品运到欧洲”这一句话说明该产品的生产速度较快,同时该产品应具备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快速运输的特点。因此可以排除化工产品和建筑陶瓷等两类产品,“生物药品”有一定迷惑性,生物制品可以快速生产和发货,但生物药品不需要材料提示的所谓“零部件”,所以可以确定该产品为电子产品。(2)从其运抵欧洲所需时间仅为一个晚上来看,应利用航空运输方式,这也是电子工业产品的常用运输方式之一。(3)该企业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是为了提高其企业自身的生产水平和能力,不属全球化范畴,是本地化的一种表现。(4)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快速交货,及时应变市场变化,并可节省交通费用。(5)电子产品所需原料少,且从题意可知市场在欧洲,据此排除A、C;欧洲企业选择我国建厂,目的主要是利用我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因此也需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研究开发新产品。
答案:(1)B(2)B(3)A(4)AB(5)BD
例2下列各组工厂,每组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生产上的联系,而是地理空间可以联系在一起的是
A、钢铁厂、汽车厂、气门厂、棉纺厂B、塑料厂、织布厂、汽车厂、印染厂
C、服装厂、制鞋厂、制伞厂、包带厂D、机械厂、石灰厂、造船厂、水泥厂
解析:(1)汽车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钢铁,而气门是汽车的零部件,因此汽车厂与钢铁厂、气门厂在生产上有密切的联系。故A错。
(2)塑料产品可作为汽车的零部件,因此,塑料厂和汽车厂之间存在着工业联系。织布和印染是生产过程中两道重要的工序,二者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工业联系。故B错。
(3)服装厂、制鞋厂、制伞厂、包带厂等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工厂,这些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生产上的联系,而可以建在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存在空间上的联系。故C是对的。
(4)机械厂与造船厂有密切的生产联系;石灰厂和水泥厂有生产上的联系。故D错。
答案:C

1、现代工业集中布局的“集聚效应”,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劳动力因素B、环境因素C、社会协作因素D、技术因素
2、关于图4-2-2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3、下列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C、工业地域的扩展往往形成工业城市D、钢铁工业区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4、以下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B、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C、与获得利润的多少无关D、增大能源消耗
5、体现工业形成逻辑关系顺序的是()
①工业地域②工业城市③工业集聚④工业联系⑤工业地带
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⑤③②C、④③①②⑤D、⑤①③④②
6、有关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
B、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简单
C、生产工艺越来越全面
D、工艺日益简单化
7、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上海的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8、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②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序低③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其工厂间只存在地理空间上的联系④钢铁工业是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从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汽车厂—化纤厂化纤厂—石油加工厂钢铁厂—水泥厂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纺织厂最有可能是
A棉纺织B毛纺织厂C合成纤维厂D麻纺织厂
10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产生的影响是()
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②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
③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④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1.图4-2-3表示某国工业公司在异国发展的过程。a、b两国为发展中国家,c、d两国为发达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I阶段,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B、原料C、市场D、动力
(2)在Ⅱ阶段,该公司考虑其厂址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B、原料C、市场D、技术
(3)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Ⅱ阶段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最主要的优势是()
A、品牌优势B、成本优势C、管理优势D、技术优势
(4)该公司经过合资、新建、收购、兼并等手段,完成了生产布局的本土化向化转变。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与分散
原因表现形式结果
工业集聚获得规模效益①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
②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
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2.两种工业地域的比较
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区域特点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区域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经济较落后,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势力较小
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区域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工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面积广,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1、C2、C3、B4、A5、C6、A7、A8、D9B10B
11(1)A(2)C(3)A(4)全球化

高二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001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了解工业联系与集聚,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了解并掌握工业生产产生的资源、能源供需矛盾,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提示:工业的联系引起了工业的集聚,工业的集聚导致了工业地域的形成。不同的工业地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的基本线索。这节内容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工业生产活动为什么会产生集聚或分散,要用上一节的区位原理来解释;这节课的结论又为分析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提供理论依据。)
学习主题一、工业联系
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工业联系主要有两种情况:
1.产品方面的联系:
2.基础设施方面的联系:
3.信息方面的联系:现代工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如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较多产品的产销信息。
1.从产品方面的联系看,应该集聚的工厂是
A.食品厂—木材厂B.汽车厂—化纤厂
C.自行车厂—电视机厂D.钢铁厂—水泥厂
学习主题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工业的集聚:
读课本相关内容:什么是工业集聚?工业的集聚有哪些好处?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集聚的弊端又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2.工业的分散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这些工业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这些工业往往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企业,进行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建立各个协作工厂,以最终获得较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各地区出现的许多“三资”企业,就是这种工业分散的表现。
说说工业的分散原因?

学习主题三、传统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有几种类型?

传统工业区的概况
1.代表性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等。
2.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等。
3.特点: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代表工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5.存在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提示:用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根据鲁尔区资源状况完成下列工业部门联系图:
鲁尔区形成了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体系,重工业集聚的长期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重工业集聚会带来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鲁尔区在二战后由于工业结构单一而面临冲击,导致衰落,有什么原因,请从其核心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进行思考?
煤炭工业衰落的原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钢铁工业衰落的原因:世界性钢铁过剩。
面对经济的衰落,应该如何进行综合整治?(提示:从鲁尔区存在的问题,逐一得出整治的措施。)
①工业结构单一→调整工业结构;
②工业布局不合理→调整工业布局;
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第三产业;
④环境质量恶化→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利用教材中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资料,从上述角度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区位因素、基本特点,以及其出现的问题和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借鉴鲁尔区经验)(1)丰富的煤铁资源。(2)便利的水陆交通(3)辽河水源充足(4)劳动力资源丰富。
(5)本地区农业基础好
(1)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2)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为企业提供人才
(4)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中,引进资金,技术,设备。
(5)调整工业布局,使工业布局趋向更加合理。
(6)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
例:(2004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试题第39题)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4)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区域图,来分析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图示地区为我国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分析图中煤炭、铁矿石等资源分布以及河流、交通状况,结合下面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关联图,即可对第(3)小题作答。
由于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开发较早,70年代以来,工业区位因素的显著变化是煤炭资源相对枯竭,能源、水源不足。所需煤炭需从山西等地调入。同时高速公路、港口码头、铁路支线的建设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参考答案:
(3)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原料(铁、煤)。
(4)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对案例本身,我们并不要求进行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案例给出的材料、数据、图表,进行分析,得出我们的结论。对于传统工业地域,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工业地域发展的区位因素(条件);
②工业地域发展的基本特点;
③传统工业地域面临的共同问题;
④针对问题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学习主题四:以高技术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地域
教材(P68)“知识窗”亚洲硅谷班加罗尔崛起的因素?

我们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几年来发展也较快,尤以北京的“中关村”为代表。请大家结合以下材料来解释“中关村”发展的原因。
北京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所在的马池口镇地势优越、交通发达,距首都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距北京市中心30分钟车程,距天津海港120分钟车程,距八达岭高速路2公里,距北京六环路2公里,距昌平火车站仅0.5公里,距2008北京奥运场馆也仅20分钟的车程。
园区位置北依昌平卫星城,南接北京市海淀区,属燕山山脉山前暖湿带,为冲积平原。它三面环山,地下水资源极为充足,矿物质含量丰富,水质清澈甘甜。由于多年不懈的努力,林木覆盖率达4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2平方米,三季赏花,四季踏青,成为北京的后花园。空气质量每年五分之四以上的时日均为一级,被誉为北京少有的天然氧吧。
园区所处属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西区范围,昌平全区人口已达62万,仍以每年2万人的速度在递增。它紧靠中国高科技企业及世界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集聚之地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随着城市发展及卫星城镇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大专院校,正在向工业园附近集聚。现在本区域内已经汇聚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分校及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院等40多家科研机构。现已有400多名博士、1000多名硕士、万余名大学生,40家跨国公司在此工作和落户。
基础设施完善,现代、信息化服务全面、到位;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办公、生活、生产、仓储有机组合,运转高效;大面积绿化使人赏心悦目;单体建筑设计新颖,体现国际化、现代化;封闭性管理以保证安全性;建筑布局既符合现时需求,又为长远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区内已建成较为完备的道路、水、电、气、热、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
昌平园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昌平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下列优惠政策:减税按15%税率征收所得。企业出口产值达到当年产值4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核定,可减按10%税率征收所得税。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三年内免征所得税,第四至第六年可按前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所得税。凡在昌平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五年享受政府奖励津贴。在园区内的扩大再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园区承担现投资总额的50%贷款担保。凡进入昌平园产业基地企业免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征用土地道路代征费、绿化补偿费、自来水厂建设费、煤气厂建设费、供热厂建设费、污水处理厂建设费。昌平园为企业无偿代办项目的各种手续,负责为高新技术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代办户口进京,北京市工作寄住证、子女入学入托、职称评定等手续。

学习主题五: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回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学习主题六:巩固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集聚可获取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
B.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后吸引投资者建厂
C.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内
D.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完成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联系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所有的工业部门都会发生集聚现象
B.由于交通等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工业不会发生集聚现象了
C.不同的工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工业适合集聚,有的工业适合扩散
D.在工业化后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形成了很多工业地域
3.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A.电风扇厂B.机床厂C.手表厂D.化工厂
4.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5.在一座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它们之间()
①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②基本上无生产上的联系③存在紧密的空间联系④无任何空间上的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工业联系的是()
①纺织厂、印染厂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③造纸厂、化纤厂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钢铁工业城市的有()
A.武汉、上海、南京B.重庆、包头、昆明
C.本溪、唐山、大同D.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8.工业集聚可以()
①提高生产成本②降低运输费用③提高环境质量④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下列关于工业地域的正确叙述是()
A.北美工业区域是世界上形成最早、最发达的工业地域
B.西欧工业区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地域
C.东亚工业区域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工业地域
D.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自发形成的分散化的工业地域
10.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影响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11.下图为欧洲某跨国公司在我国某地设立的分厂,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采用何种运输方式?说明选择该运输方式的原因。

(2)该地区吸引跨国公司在此设厂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跨国公司在此设厂对该地区的工业布局产生了哪些影响?试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航空运输;产品具有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产品升级换代快,周期短。(3分)(2)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工业基础好,工业联系方便;劳动力素质高;地价比较低。(5分)(3)工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交货快速,及时应对市场变化。(3分)

1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读“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分布图”及“2006年1~10月广东汽车出口情况分析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2006年1~10月广东汽车出口情况分析图
(1)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年来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主要原因是什么?

(2)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有何特点?这样布局的好处是什么?

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火暴,轿车正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3)大、中城市大专门经营汽车的“汽车城”,其地址多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试分析其有利区位因素。

(4)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能促进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弊端。简述我国汽车消费迅猛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5)根据图二反映的问题,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①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②土地租金低③劳动力廉价④制造业基础好⑤绕开贸易壁垒(3分)(2)集中分布于三大汽车整车厂附近(集群分布)便于整车厂与汽配厂的联系与协作,降低运输成本(3分)(3)交通便利、地价较低(2分)(4)①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②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③加剧石油能源的供需矛盾④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占地多(答对三点给3分)(5)适当集中布局,创造规模效益;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2分)
13.读我国中部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试从资源方面分析该地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图示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是__________,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利因素是______,现在该市的钢铁企业有些分厂向城外迁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有利区位:有色金属矿种多,储量大;附近地区有大量廉价的水电作能源,开发成本低。
环境问题:①开发矿山,破坏地表形态,易导致水土流失。
②冶炼有色金属,排放酸性气体,产生酸雨酸雾。
(2)武汉(1分)附近能源缺乏(1分)缓解城区用地和环境污染的压力(2分)

高一地理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地理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反思
1.总体教学效果自评
大部分学生能联系工业区位因素,根据实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正确途径的资料搜集,联系实际,自己举例,在课堂上交流,较好地实现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工业区相关资料的搜集,较好地达成了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2、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思想能基本落实,学生能联系光泽工业园区,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
3、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与创新
本设计最大特点是体现新课程人文地理课程标准强调的案例教学:讨论案例在于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从案例中抽取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如鞍山钢铁生产、泉州产业园区,光泽工业园区就属于讨论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工业联系的形式、工业集聚的意义等。运用案例在于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这样,演绎与归纳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原理规律内化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其意义更有:(1)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2)真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思维力度,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能将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提高等合为一体,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4、存在问题或有待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以案例教学为主,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可再作适当的调节,让学生从案例中充分理解本节知识点,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