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7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时间第二十周7月4日本模块第24课时
教学
课题专题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单元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节题第三课时分子的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分子空间构型、键角、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手性分子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认识分子空间构型与极性的关系,能运用有关理论预测分子的极性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教学难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教学方法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三、分子的极性
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1)极性分子
(2)非极性分子
2.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
分子空间构型键角键的极性分子极性
O2、H2
HCl、NO
CO2、CS2
H2O、SO2
BF3SO3
NH3、NCl3
CH4、CCl4
CH3Cl、CH2Cl2
He、NeO3、P4
H2O2、C2H2

P65
讨论后口答

完成

理解




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3.分子极性的判断
⑴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⑵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⑶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的为极性分子。
注意:判断ABn型分子可参考使用以下经验规律:
①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CH4)
②若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则为极性分子,
若无孤对电子则为非极性分子。
③常见分子的极性
4.应用:
(1)相似相溶
(2)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偏转
[小结]
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形成原因
存在的共价键
分子内原子排列
理解

对称性
板书三、分子的极性
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2.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3.分子极性的判断
注意:判断ABn型分子可参考使用以下经验规律: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
2.下列四种分子中,只含极性键而没有非极性键的是()
A.CH4B.CH3CH3C.CH2=CH2D.CH≡CH
3.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CH4、CCl4、CO2B.C2H4、C2H2、C6H6C.Cl2、H2、N2D.NH3、H2O、SO2
4.下列现象不能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的是()
A.氯化氢易溶于水B.氯气易溶于NaOH溶液
C.碘易溶于CCl4D.碘难溶于水
5.下列物质易溶于苯的是()
A.NH3B.HFC.I2D.Br2
6.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CH4、CCl4、CO2B.C2H4、C2H2、C6H6C.Cl2、H2、N2D.NH3、H2O、SO2
7.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CBr2F2 B.CH3CH2OH C.CH3CH2CH3 D.CH3CH(OH)COOH
8.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带“*”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

该有机物分别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与NaOH水溶液反应
C.与银氨溶液作用只发生银镜反应D.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
9.已知氯化铝易溶于苯和乙醚,其熔点为19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氯化铝是电解质B.固体氯化铝是分子晶体
C.可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办法制取金属铝D.氯化铝为非极性分子
10.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下列溶剂可以用来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1)酒精(2)CCl4(3)液氨(4)苯(5)直馏汽油
A.(1)(2)(4)(5)B.(2)(4)(5)C.(1)(3)(5)D.(1)(3)(4)
11.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A.乙烯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
二、填空题
12.我们可把共价键按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而共价键产生极性的根本原因是,故此有人这样判断键的极性:凡是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属极性键,凡是异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属非极性键。另外,对于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可作如下总结:在双原子分子中,如果化学键有极性则分子;如果化学键无极性,通常分子。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果所有化学键都无极性,则分子是;如果化学键是极性键,且重合,则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13.有关手性分子的知识要点如下:
(1)手性分子的特点是:

(2)手性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一种手性分子有药物性,它的手性异构体可能就有反作用。生命科学上的药物合成所采用的方法是:

(3)有机分子是手性分子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如:。
12.(1)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结构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
(2)手性催化剂催化。
(3)含有的碳原子是否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14.请指出表中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其中哪些属于极性分子,哪些属于非极性分子,并与同学讨论你的判断方法。
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
O2HF
CO2H2O
BF3NH3
CCl4
三、简答
15.现有A、B、C三种物质,A为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H3,含R为82.4%,B是另一气态氢化物,A+B→C,C与碱液共热放出A。C的水溶液加入稀HNO3酸化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性的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A的名称和电子式,并指出它是否是极性分子?其稳定性比PH3、H2O如何?

⑵写出B的名称和电子式,并指出它是否是极性分子?其稳定性比HF、H2S、HBr如何?其水溶液的酸性比HF、HBr、H2S如何?

⑶写出C的名称和电子式,具体指明C物质中各部分的化学键。

⑷写出上述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二、填空题
12.电子对在两原子核间是否偏移、电子对发生生偏移、有极性、无极性、正负电荷中心
14.
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
O2直线型无HF直线型有
CO2直线型无H2OV型有
BF3三角形无NH3三角锥有
CCl4正四面体无
(3)氯化铵、、极性键、配位键、离子键
(4)NH3+HCl=NH4ClNH4++OH-=NH3+H20Cl-+Ag+=AgCl

延伸阅读

分子的性质


2.3分子的性质第4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学案(人教版选修3)
[目标要求] 1.掌握物质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2.知道分子手性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3.掌握无机含氧酸酸性的判断方法。

一、溶解性
1.“相似相溶”规律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从分子结构的角度有相似相溶规律。
(3)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________,则溶解度增大,且________作用力越大,溶解度越大。
(4)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________其溶解度,如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NH3与H2O反应生成NH3H2O等。
(5)相似相溶原理还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性,如CH3CH2OH中的____________与H2O中的____________相似,乙醇能与H2O互溶,而CH3CH2CH2CH2CH2OH中烃基较大,其中的-OH跟水分子中的-OH相似的因素小得多,因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二、手性
1.手性异构体
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一对分子,如同__________________互为________,却在三维空间里____________,互称手性异构体。
2.手性分子
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三、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之所以能显示酸性,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OH,而-OH上的________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够解离出________而显示一定的酸性。
2.无机含氧酸酸性的比较
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________,导致R—O—H中O的电子向________偏移的程度越大,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____电离出H+,酸性越____。如酸性:
HClO____HClO2____HClO3____HClO4,HNO2____HNO3,H2SO3____H2SO4等。
1.HCl比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A.大B.小
C.一样D.无法确定
2.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乙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HF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C.醇中的羟基数目越多,该物质就越易溶于水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3.下列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是()
4.判断含氧酸酸性强弱的一条规律是:在含氧酸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酸性越强;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少,酸性越弱。例如:
含氧酸分子式非羟基氧原子数酸性
HClO0极弱
H3PO41中强
HNO32强
HClO43最强
若已知亚磷酸(H3PO3)是中强酸,亚砷酸(H3AsO3)是极弱酸,试写出H3PO3、H3AsO3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基础落实
一、
1.非极性 极性
2.(1)温度 压强 (3)氢键 氢键 (4)增大
(5)分子结构 -OH -OH
二、
1.组成 原子排列 左手与右手一样 镜像 不能重叠
2.手性异构体
三、
1.H原子 H+
2.(HO)mROn 高 R 易 强 
课堂练习
1.A 2.D
3.B [如果一个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样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B选项中的物质不含这样的碳原子。]
4.
解析 根据亚磷酸(H3PO3)是中弱酸,结合信息可得到亚磷酸分子中有一个非羟基氧和两个羟基氧与中心原子磷原子相连,剩余的原子直接与中心原子磷原子相连,同理可推出亚砷酸的结构。

《分子的性质》教案


《分子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微观的世界,一起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提出问题】已知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那么1滴水中有多少水分子?请查阅课本、资料给出答案。
【学生回答】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教师引导】通过情境让学生感受“1.67×1021”这个数字的大小: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提出问题】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
【学生回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已知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提出问题】实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
【学生回答】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酒精和水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填充了彼此的空隙,因此总体积小于100ml。

【提出问题】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是有间隔的。氧气经过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变成液态,由此判断分子间间隔与物体状态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分子间间隔:气体液体。
【教师讲述】分子之间的间隔一般符合以下规律:气体液体固体。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教师提问】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酒精会蒸发,说明分子会运动。
【教师引导】接下来通过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1)实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教师实验1】取一烧杯,注入约20mL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浓氨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酚酞与浓氨水混合变红。
【教师实验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下图所示。观察一段时间,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一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该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可以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说明: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2)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教师提问】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学生回答】实验时闻到SO2的刺激性气味,炒菜可以闻到香味,桂花飘香……
【教师提问】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由此可知:分子运动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

【学生回答】分子运动的快慢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分子的三条性质,并且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四、板书设计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本章是继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学习之后,进一步从分子角度让学生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要章节,同时也对高中阶段所学元素化合物和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拓展和提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则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常见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续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辨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会判断共价键极性的相对强弱;
能辨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个别实例归纳、概括出一般模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由表及里地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通过分析、概括、建模活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在分析、推理、概括、建模过程中体会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极性键、非极性键的理解和辨识;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辨识。
教学难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辨识。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仍有欠缺,对抽象内容的学习则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大班授课,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客观上存在基础不一、程度不齐的问题,需尽量组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对比迁移、实例分析探究与模型整合相结合
学法:分析归纳、合作探究、思考交流、练习巩固
四、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出课题,激发调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复习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概念、特征、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模型;
填写表格、
合作交流、
分析、归纳、
得到结论: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是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建立模型:A-A型键为非极性键;A-B型键为极性键
在原有概念基础上进行拓展,从键合原子呈正负电性角度认识键的极性,建立模型增强学生对键的极性的认知能力。
共价键极性强弱分析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对极性键极性强弱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化学键极性的认识。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研究,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对共价键极性本质和原因的认识;通过对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共价键极性产生的原因和本质;
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引导学生对几种典型分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对分子极性进行分析、判断;
引导学生感受分子极性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提炼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练习
交流
分析思考
概括
提炼概念
体会分子极性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
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模型认知迁移、归类、合作交流、建立模型,引导学生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进行概括总结,形成方法;
练习
合作交流
建立模型
练习
建立模型,进一步深化对分子极性的理解;
增强学生模型认知能力。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整理收获;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学生整理,归纳,交流回顾、反思、提升,提升学生整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解释作业意图与要求:
1、完成学案作业题
2、阅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分子极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准备下节课进行交流。
巩固概念,
拓展知识,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五、板书设计
2.3分子的性质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2、分子的极性
1)产生原因:1)分类依据
共用电子对偏移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
2)模型:2)模型认知
A-A非极性键
A-B极性键
六、评价和反馈
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参与情况,及时予以肯定;
2、在师生互动环节及时给予学生激励;
3、利用作业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检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复习学案
一、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
 缺陷是:不能解决
2.四个量子数来源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主量子数:

(2)角量子数:
同一电子层中(相同),有多少个取值,则有多少个能级
电子层主量子数
电子亚层能级
K 

L

M

N

(3)磁量子数(表示轨道数)
①取值:
②对于相同电子能级,和确定,轨道数为个
③相同时
取值
符号取值
每个亚层上的轨道数(的取值个数)

0
1
2
3
电子层
电子亚层
每层上的轨道数(的个数)

K1
L2
M3
N4
④亚层上的轨道数:
 每层上的轨道数:
(4)自旋磁量子数ms
【练习】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
①,,②,,
③,,④,,
⑤,,⑥,,
【小结】决定能级
决定轨道
决定运动状态
排布规则
能量最低原则特殊:全充满(p3或p10),半充满(p3或p5)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2..鲍林近级能级图
(1)能级组数==
(2)能级组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3)主族元素价电子数===
(4)ⅢB-ⅦB中价的总数=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实质:取决于
2.电离能
(1)定义:
(2)变化规律:
3.电负性
(1)定义:
(2)变化规律中:
(3)应用:电负性差值大的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
4.写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F
P
Sc
Cr
Mn
Cu
Fe
其它规律:
主族元素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价电子数=
分界线:周期数=主族序数的线下金属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复习学案答案
一、1.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原因氢原子光谱的多重谱线问题
2.(1)1,2,3,4,5,6,7K,L,M,N,O,P,Q
(2)0,1,2,…,s,p,d,f……
电子层主量子数
电子亚层能级
K1
0
1个
L2
0,1
2个
M3
0,1,2
3个
N4
0,1,2,3
4个
(3)①0,±1,±2,…,±(或0,±1,±2,…,)②

取值
符号取值
每个亚层的轨道数
(的取值个数)

0s01
1p0,±13
2d0,±1,±25
3f0,±1,±2,±37

电子层
电子亚层
每层上的轨道数(的个数)

K101
L20,14
M30,1,29
N40,1,2,316

【小结】n,ln,l,mn.l,m,ms
1.排布规则:
2.1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
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洪特规则:基态原子的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选方向相同
2(1)周期序数主量子数(2)该周期所包含元素种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4)副族序数
三、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2.(1)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2)①电离能大的集中在右上角,小的集中在左下角,ⅡA和ⅤA由于半满,比较特特殊 ②同一元素I1<I2<I3……
3.(1)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从上向下,电负性递减
(3)离子键共价键
4.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F1s22s22p5
P[Ne]3s23p3[Ne]
Sc[Ar]3d14s2[Ar]
Cr[Ar]3d54s1[Ar]
Mn[Ar]3d54s2[Ar]
Cu[Ar]3d104s1[Ar]
Fe[Ar]3d64s2[Ar]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能量高于最外层的层上的电子数

文章来源:http://www.jab88.com/j/34703.html

上一篇:芳香烃 下一篇:声音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