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导学

高中曲线运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3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导学。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导学”,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导学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天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和直接原因;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来源、核心内容和目的;理论研究成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传教过程中形成的六个领导核心;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三次军事行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资政新篇》的意义;天京变乱及之后领导核心的重建;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

通过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阶级首先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任务。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新的特点。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

(3)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4)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5)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1课时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1、背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准备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理论准备

思想来源:

著作:

核心内容:

a.

b.

意义

(2)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组织准备

3、金田起义──运动爆发1851

二、发展 

1、前期:(1)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2)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3)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战略得当;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清军腐败无能。

2、全盛: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

措施

目的

过程

结果

北伐

西征

东征

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背景:

内容:土地分配

产品分配

实施目的

评价:

进步性:A.

B.

局限性:

产生的根源:

社会根源

历史根源

阶级根源

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

背景

内容政治

经济

文教

(2)评价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点。

共同点:都是农民阶级颁布的,最终都无法实行

不同点

《天朝天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产生的背景

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社会主张

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群众基础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作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

没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反映的特点

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

1、转折天京变乱

.天京变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过:

影响: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2、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

3、后期防御战

攻破江北大营

三河镇大捷---天平天国的局势暂时稳定

攻破江南大营

上海近郊---遭到英法联军和清政府联合镇压

安庆保卫战与陈玉成就义

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标志着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标志

原因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五、意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

六、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特点背景

起义形式

指导思想

革命任务

失败原因

2、具有这些新特点原因

社会性质

(2)社会主要矛盾

新思潮的萌发

亚洲革命风暴的影响

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到失败,其阶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阅读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深受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反抗压迫、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
(2)农民阶级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①经济上,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②思想上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从而形成了农民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因此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③政治上,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④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时代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尚未达到领导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失败。
(3)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胜,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视农民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或改革,争取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典型例题1: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却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典型例题2: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字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其领导人()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改革
2.比较太平天国的两个施政纲领(见下表)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产生背景定都天京,处于强盛时期经过天京变乱,处于衰落时期
主要内容①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②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③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圣库。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②经济:发展工商业,准许私人设厂,奖励科技发明;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④社会: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社会经济主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缺少群众基础
性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向西方学习,带有资本主义改革性质
特点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同时也反映出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作用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践
不能实施原因绝对平均主义方案缺少相应的生产力水平;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资本主义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典型例题3:
从内容上看,右图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②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A.①②B.①C.②③D.①④
●典型例题4: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孔子改制考》

1.(2009年,江苏单科,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
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
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2.(2010年,山东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
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呆如寒鸡”。这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
这条标语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中B.义和团运动中C.辛亥革命中D.北伐战争中
2.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反映时代潮流的是()
A.创立拜上帝教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永安建制D.颁布《资政新篇》
3.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4.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
史文献”“学习检测”四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曾国藩D.《天朝田亩制度》
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B.《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6.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②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
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中含有可贵的“抗灾救灾”思想,下面摘自这一文
件的内容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D.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2.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
窃喜,陆续完纳。”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
A.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B.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
C.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D.消灭地主,实现“耕者有其田”
3.有人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太平天国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深受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D.太平天国运动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显示出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的特征
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本质的区别是()
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
C.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不同D.颁布发行的机构不相同
5.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6.“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
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的封面

材料三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师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引自《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刻。这里指出版)”中的“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找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3分)

(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5分)

(3)材料三中,作者提出了怎么的观点?(2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原因有哪些?(3分)

(5)根据材料一、二、三,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2分)

专题二、三第二课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答案(006)

题号1234
答案BABC


题号12
答案AA


题号123456
答案ADABAB


题号123456
答案DACBDD
7.答案要点:
(1)1853年。(1分)主要依据:这个制度要求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社会,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是一种空想。(2分)
(2)主张: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近代交通业;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工商管理机构,征收关税。(4分)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1分)
(3)观点: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但不允许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2分)
(4)原因: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缺乏群众基础;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严峻的战争形势使得无法实施。(3分)
(5)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起“圣库”的公有制;《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2分)

太平天国运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太平天国运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测试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下列不属于洪秀全理论来源的是()
A.西方基督教义B.农民平均主义C.佛教思想D.儒家思想
3.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4.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主要在于()
A.太平天国起义有了稳固的根据地B.使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D.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6.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A.北伐打乱了清军的战略部署B.进入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的西征军战无不胜
C.太平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D.东征军和西征军汇合摧毁了江南大营
7.1853年太平军西征,主要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 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
C.断绝清政府财源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8.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促成这次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
A.拜上帝教宣传的平等自由思想对广大人民有很大号召力B.清政府统治的腐败
C.太平天国政权始终严格遵循人人平等、平均的原则D.太平天国的战略指挥基本正确。
9.太平天国运动中有这样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的出()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
10.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
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
11.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C.③④
12.关于《资政新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B.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
C.迫于形势没有实行D.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
13.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14.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1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6.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
A.不能维护民族权益B.农民阶级落后于时代的小农的封闭意识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手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二.材料题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引自《洪仁玕自述》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妖”是指什么?

(2)“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事?

(3)洪仁玕分析的天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认为正确吗?说出理由。

(4)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D6—10BDCBA11—16CBCBCD
二.材料题
(1)“妖”指清政府。
(2)洋人助妖指外国侵略者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3)不正确。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是天平天国失败客观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4)启示: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或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
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

二、教材要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
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
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赖汉英率领的西征也在进行,他们夺取了湖北和安徽的重镇,入湖南时遇到湘军进攻受阻。1855年,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取得了鄱阳湖大捷。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领太平军,夺扬州,破江北大营,后与石达开会师,摧毁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9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有平等,要有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1.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2.概况:(略)
3.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先后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
天京和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形势日益危急。

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
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因此革命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再有太平天国也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天京事变的起因就是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他们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在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秩序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战略上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洪秀全给予这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唯一的思想武器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改造了基督教,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思想,因而,这种宗教对于农民革命的发动虽然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论。由于宗教上的隔阂,太平天国不能联合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可能把革命斗争引向彻底胜利。
客观原因:
中外发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州、汉族地主这些封建反动的封建势力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3.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太平军占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地主官僚,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夹道欢迎。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除了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农民还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虽然不可能彻底完成,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确实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4.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本目重点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曲,进行导入
教学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史料链接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读史感悟:
①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
②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
2.洪秀全的准备活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史料链接:
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读史感悟: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
②这个新的组织体现了一个什么思想?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概况:(简要介绍即可)
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读史感悟:展示《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图,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图片反映了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基本目的:
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史料链接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也。——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小弟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经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佐施行。钦此 ——引自《太平天国》
材料三:出伪示,着族帅卒长按田造花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 ——引自《海虞贼乱记》
材料四:……伪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三百六十,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定纳。——引自《庚癸纪略》
读史感悟:
①材料一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②材料二实际上认可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材料三中“收租度日者”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甚属难过”?
④材料四说明的分田方式是什么?与《天朝田亩制度》分田方式有何差异?
⑤综合四个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与实际执行情况的距离,并说明原因。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史料链接
材料一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资政新篇》
读史感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
论从史出: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作用

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了席卷了中国南方大地。建立起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他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自己的革命纲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集团滋生了腐朽作乐的思想,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的出现,太平天国由盛而衰。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军的将士们进行了艰苦的防御作战,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运动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作为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然而,作为小生产的代表,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四、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金田村B、东乡C、永安D、天京
3、洪秀全宣传民众、组织民众的思想是
A、基督教B、儒家大同思想
C、拜上帝教D、佛教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A、宣传西方的基督教B、推翻清朝的统治
C、建立理想的共和国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
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6、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A、1853年B、1855年C、1856年D、1858年
7、太平天国前期天京突围的目的是
A、巩固天京大本营B、推翻清朝政府
C、断绝清政府的财源D、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8、从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道理,即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农民阶级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B、农民领袖间不能同安乐
C、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可避免
9、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质是
A、表明支持慈禧和变
B、为显示其军事实力
C、把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10、说太平天国运动仍是旧式农民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
A、其主力是农民B、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
C、其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仍是旧式的D、其斗争目标是反封建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1、阅读下列图片,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据此回答:
①《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②《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③《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找到其根本原因吗?

④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⑤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三、问答题
请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太平天国运动练习》,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 D.建立人间的天国
2.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3.太平天国在北上途中,先后牺牲的两位重要将领是
北王翼王南王西王
A. B.C.D.
4.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D.反对封建统治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7.太平天国东征军的将领是()
A..林凤祥 B..李开芳 C..赖汉英 D..秦日纲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9.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1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带有宗教色彩
11.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
A.苏州B.上海 C.杭州 D.安庆
12.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 ,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随着地位的变化,洪秀全难以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 
太平天国政权已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不正确正确 D.正确不正确
13.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4.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D.奋斗目标

15.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2“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3“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回答:
(1)材料1、2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材料3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今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四“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侯,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倘有托词延误,一经控迫,抵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
——太平天国1861年指示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2)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
(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
(4)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A2.C3.B4.D5.C6.C7.D8.A9.C 10.B11.D 12.D 13A 14C.15C
16.(1)1851年;1853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占永安,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2)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3)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负气出走。进一步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17.(1)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三:照旧交粮纳税;材料四:佃户照额交租,业户照章纳粮,抗租与抗粮同办。(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现实需要。(3)由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4)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农民阶级因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决定了其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8.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夺取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战略要地──中原地区,而是选择了不易防御的苏杭之地;二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证明洪仁玕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但洪秀全等人利用宗教迷信组织发动起义,占领天京后,进取心减退,严格等级制度,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日益腐化,后来发生了“天京变乱”,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斗争又使石达开负气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使其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太平天国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无法实现。诚然,太平天国没有选择正确战略要地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革命能否成功取决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无法克服的落后性和分散性等弱点,这些弱点,注定它必然失败。说明单纯的农民运动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