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6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二、教材要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赖汉英率领的西征也在进行,他们夺取了湖北和安徽的重镇,入湖南时遇到湘军进攻受阻。1855年,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取得了鄱阳湖大捷。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领太平军,夺扬州,破江北大营,后与石达开会师,摧毁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9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有平等,要有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1.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2.概况:(略)

3.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先后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

天京和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形势日益危急。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

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因此革命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再有太平天国也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天京事变的起因就是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他们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在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秩序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战略上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洪秀全给予这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唯一的思想武器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改造了基督教,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思想,因而,这种宗教对于农民革命的发动虽然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论。由于宗教上的隔阂,太平天国不能联合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可能把革命斗争引向彻底胜利。

客观原因:

中外发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州、汉族地主这些封建反动的封建势力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3.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太平军占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地主官僚,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夹道欢迎。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除了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农民还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虽然不可能彻底完成,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确实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4.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本目重点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三、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曲,进行导入

教学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史料链接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读史感悟:①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②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2.洪秀全的准备活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史料链接:

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读史感悟: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

②这个新的组织体现了一个什么思想?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概况:(简要介绍即可)

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读史感悟:展示《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图,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图片反映了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基本目的:

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史料链接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也。——引自《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小弟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经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佐施行。钦此 ——引自《太平天国》

材料三:出伪示,着族帅卒长按田造花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 ——引自《海虞贼乱记》

材料四:……伪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三百六十,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定纳。——引自《庚癸纪略》

读史感悟:

①材料一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②材料二实际上认可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做?③材料三中“收租度日者”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甚属难过”?④材料四说明的分田方式是什么?与《天朝田亩制度》分田方式有何差异?⑤综合四个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与实际执行情况的距离,并说明原因。《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史料链接

材料一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资政新篇》

读史感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论从史出:

相同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作用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了席卷了中国南方大地。建立起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他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自己的革命纲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集团滋生了腐朽作乐的思想,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的出现,太平天国由盛而衰。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军的将士们进行了艰苦的防御作战,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运动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作为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然而,作为小生产的代表,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四、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金田村B、东乡C、永安D、天京

3、洪秀全宣传民众、组织民众的思想是

A、基督教B、儒家大同思想

C、拜上帝教D、佛教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A、宣传西方的基督教B、推翻清朝的统治

C、建立理想的共和国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

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6、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A、1853年B、1855年C、1856年D、1858年7、太平天国前期天京突围的目的是

A、巩固天京大本营B、推翻清朝政府

C、断绝清政府的财源D、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8、从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道理,即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农民阶级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B、农民领袖间不能同安乐

C、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可避免

9、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质是

A、表明支持慈禧和变

B、为显示其军事实力

C、把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10、说太平天国运动仍是旧式农民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

A、其主力是农民B、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

C、其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仍是旧式的D、其斗争目标是反封建

二、问答题

请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

精选阅读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
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

二、教材要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
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
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赖汉英率领的西征也在进行,他们夺取了湖北和安徽的重镇,入湖南时遇到湘军进攻受阻。1855年,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取得了鄱阳湖大捷。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领太平军,夺扬州,破江北大营,后与石达开会师,摧毁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9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有平等,要有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1.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2.概况:(略)
3.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先后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
天京和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形势日益危急。

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
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因此革命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再有太平天国也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天京事变的起因就是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他们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在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秩序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战略上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洪秀全给予这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唯一的思想武器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改造了基督教,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思想,因而,这种宗教对于农民革命的发动虽然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论。由于宗教上的隔阂,太平天国不能联合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可能把革命斗争引向彻底胜利。
客观原因:
中外发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州、汉族地主这些封建反动的封建势力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3.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太平军占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地主官僚,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夹道欢迎。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除了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农民还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虽然不可能彻底完成,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确实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4.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本目重点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曲,进行导入
教学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史料链接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读史感悟:
①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
②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
2.洪秀全的准备活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史料链接:
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读史感悟: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
②这个新的组织体现了一个什么思想?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概况:(简要介绍即可)
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读史感悟:展示《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图,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图片反映了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基本目的:
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史料链接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也。——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小弟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经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佐施行。钦此 ——引自《太平天国》
材料三:出伪示,着族帅卒长按田造花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 ——引自《海虞贼乱记》
材料四:……伪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三百六十,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定纳。——引自《庚癸纪略》
读史感悟:
①材料一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②材料二实际上认可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材料三中“收租度日者”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甚属难过”?
④材料四说明的分田方式是什么?与《天朝田亩制度》分田方式有何差异?
⑤综合四个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与实际执行情况的距离,并说明原因。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史料链接
材料一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资政新篇》
读史感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
论从史出: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作用

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了席卷了中国南方大地。建立起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他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自己的革命纲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集团滋生了腐朽作乐的思想,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的出现,太平天国由盛而衰。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军的将士们进行了艰苦的防御作战,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运动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作为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然而,作为小生产的代表,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四、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金田村B、东乡C、永安D、天京
3、洪秀全宣传民众、组织民众的思想是
A、基督教B、儒家大同思想
C、拜上帝教D、佛教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A、宣传西方的基督教B、推翻清朝的统治
C、建立理想的共和国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
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6、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A、1853年B、1855年C、1856年D、1858年
7、太平天国前期天京突围的目的是
A、巩固天京大本营B、推翻清朝政府
C、断绝清政府的财源D、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8、从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道理,即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农民阶级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B、农民领袖间不能同安乐
C、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可避免
9、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质是
A、表明支持慈禧和变
B、为显示其军事实力
C、把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10、说太平天国运动仍是旧式农民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
A、其主力是农民B、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
C、其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仍是旧式的D、其斗争目标是反封建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1、阅读下列图片,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据此回答:
①《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②《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③《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找到其根本原因吗?

④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⑤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三、问答题
请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五、天京变乱(板书)

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板书)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

2.经过(板书)

师:关于天京变乱的过程,初中知识和上节的课前演讲都已涉及。请同学们看投影,随老师一起来回忆。(投影:《永安封王表》复合投影片)

生:(随老师一起回忆)

师:这是永安建制时洪秀全分封的诸王。其中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在前期斗争中先后牺牲;(在相应的位置盖住)剩下的领导人都卷入了天京变乱中。变乱的焦点和起点是洪杨之争。洪秀全借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盖住)但韦昌辉在执行中肆意滥杀,继而被处死。(盖住)接着,石达开主持政务时被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在四川大渡河边全军覆没。(盖住)

3.影响(板书)

师:经过这场变乱,领导层就只剩下洪秀全一个人了。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此时,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并封为英王、忠王,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复合投影)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小字来了解这三位将领。

生:(阅读教材)

师:这三位将领中陈玉成、李秀成年轻有为;干王洪仁玕的政绩则在于,他提出了很有名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投影:《资政新篇》书影)《资政新篇》提出的改革方案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各个方面。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六、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

师:太平军在这一阶段进行了哪些斗争?请阅读第25——26页有关内容,同时在书上做出标记。(准备《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形势图》)

生:(阅读并思考)

师:请一位同学用概括的语言,以标题形式将几次重大斗争写在黑板上。同时,请同学们在地图上迅速寻找涉及的地名。

生:(按要求在黑板上写出这一目的几个子标题,其余同学阅读地图)

师:(修改并讲解)

1.破江北大营。

2.三河镇大捷。

3.破江南大营。

4.上海战役

5.安庆保卫战

6.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距离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它留给我们后人很多很多的思考。现在再来看历史上的这一幕,我们应如何来评价呢?

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性质(板书)

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请同学们看第27页注解。史学界有三种观点。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注意,你的观点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在这里给一个提示,性质的判定可以从斗争目标、纲领、口号、任务、成果等方面来考虑。同学们的见解不同可以辩论。

生:(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派一名代表进行辩论)

师:(适时停止辩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只要能够以史实说话,且你的史实能够与论点一致,那你的观点就能立住脚。现在看来,不管哪一种观点,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是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即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有了这点共识,我们再分析其失败原因时就容易一些了。

2.失败原因(板书)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材已经做出了分析。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并作出标记。

生:(阅读并作标记)

师:从书上的分析你能否看出,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应怎样入手?

生:(思考并做答)

师:分析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也就是书上提到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我们先看主观方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其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一起找一找局限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思考并作答)

师:(归纳)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分析的《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狭隘、保守、自私、分散)。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没有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和保持内部团结。

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再如前面分析的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族、汉族地主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不可抹杀。

3.历史功绩(板书)

师:教材将反封建作为首要的历史功绩。你们对这一点怎样理解?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因为推翻封建统治是历史的潮流,而太平天国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太平天国革命是顺乎历史发展要求的。所以其反封建性是首要的历史功绩。

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又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相关史实。

生:(翻阅教材)

师:(总结并引导)开展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是反抗的一个重要内容,前面在讲上海战役时曾经谈到过。除了武装斗争外,还有没有其它斗争的形式?(投影。材料“太平军占领宁波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档案中记载:连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得出去。”“英商满载生丝的轮船经过角直镇,不肯向太平天国税局纳税,被扣压。英国领事强为干涉。太平天国提出抗议:太平天朝定制,商货经过税局,有一定之税金,今贵国商人之行为,既违定制,而贵国官长强为干涉,于国际交谊甚不合。特此告之。”)

生:(阅读并思考)

师:从材料中能看出太平天国在对外贸易时所持什么态度?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小结)太平天国主张对外通商,平等贸易,否认外国侵略者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侵略特权。太平天国一方面严禁鸦片贸易。当鸦片贸易的消息传到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后,鸦片贩子哀叹:“上等鸦片不断跌价!”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规定外商货物同样交纳税金。这样,外国侵略者原想把中国变为第二个印度的企图破产了。

无论是武装斗争,还是经济斗争,太平天国都使侵略者强烈感到中国人是不可侮的。太平天国坚持正当贸易,反侵略,以及维护民族尊严等主张是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

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还在于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同学们所熟知的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从小就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诩。

太平天国提出的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一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进步意义。它所主张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还具有世界意义。请同学们回忆世界近代史上,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其中哪几次起义影响较大?

生:(回忆并作答)

师:这几次起义中,又以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参加群众最广泛。这些斗争虽然缺乏联系,但反对的却是共同的敌人——欧洲资本主义的殖民势力。太平天国和这些国家的革命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推动。

至此,我们对太平天国革命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书籍。其中有一本书值得一提,就是上海上民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这部书提供了有关太平天国的比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呤俐是当时一个少有的“不顾个人利害并且怀着博爱精神来研究广大中华帝国的幸福和前途的欧洲人”。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这场伟大农民运动,或许你会有更新更客观的认识。

师:今天课后的练习内容是请同学们据自己的认识和逻辑思维方法设计一个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结构图。形式不限,但要让别人一下就能看清知识的脉络,了解这一运动的概况。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太平天国运动练习》,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 D.建立人间的天国
2.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3.太平天国在北上途中,先后牺牲的两位重要将领是
北王翼王南王西王
A. B.C.D.
4.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D.反对封建统治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7.太平天国东征军的将领是()
A..林凤祥 B..李开芳 C..赖汉英 D..秦日纲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9.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1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带有宗教色彩
11.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
A.苏州B.上海 C.杭州 D.安庆
12.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 ,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随着地位的变化,洪秀全难以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 
太平天国政权已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不正确正确 D.正确不正确
13.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4.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D.奋斗目标

15.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2“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3“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回答:
(1)材料1、2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材料3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今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四“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侯,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倘有托词延误,一经控迫,抵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
——太平天国1861年指示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2)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
(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
(4)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A2.C3.B4.D5.C6.C7.D8.A9.C 10.B11.D 12.D 13A 14C.15C
16.(1)1851年;1853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占永安,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2)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3)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负气出走。进一步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17.(1)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三:照旧交粮纳税;材料四:佃户照额交租,业户照章纳粮,抗租与抗粮同办。(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现实需要。(3)由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4)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农民阶级因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决定了其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8.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夺取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战略要地──中原地区,而是选择了不易防御的苏杭之地;二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证明洪仁玕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但洪秀全等人利用宗教迷信组织发动起义,占领天京后,进取心减退,严格等级制度,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日益腐化,后来发生了“天京变乱”,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斗争又使石达开负气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使其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太平天国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无法实现。诚然,太平天国没有选择正确战略要地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革命能否成功取决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无法克服的落后性和分散性等弱点,这些弱点,注定它必然失败。说明单纯的农民运动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