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动物的类群》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检测题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5

《动物的类群》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检测题。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的类群》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检测题”,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物的类群》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检测题
第一章 检测题(动物的主要类群)
(检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动物中,哪个是线形动物动物?
A.水螅B.蚯蚓C.涡虫D.蛔虫
2.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A.海龟、鱿鱼;B.海蜇、青蛙;C.蜘蛛蟹、章鱼;D.鲤鱼、河蚌。
3.鲫鱼在水中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A、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B、尾部和尾鳍的摆动C、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D、胸鳍、腹鳍和尾鳍的摆动
4.观察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后,小青同学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做了下列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B.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C.身体腹面粗糙有刚毛;D.体表不湿润。
5.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
A.气管;B.肺;C.体表;D.头部。
6.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但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
A.作中药材;B.作蛋白质饲料;C.提高土壤的肥力;D.前三项都对。
7.下列哪一组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A.蜥蜴和大猩猩;B.喜鹊和斑马;C.海龟和虎;D.眼镜蛇和狮。
8.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的作用是
A.可减轻身体比重;B.有利于双重呼吸;C.有利于散热降温;D.以上都对。
9.课堂上,许多同学对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做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鸟类所生活的环境温差不大;B.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C.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D.羽毛有保温作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没有肛门;B.水螅的内胚层和外胚层都有刺细胞,但外胚层刺细胞最多;
C.蛔虫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D.华支睾吸虫、绦虫、钩虫、血吸虫、蛔虫、绕虫都是寄生虫。
11.小孙同学家养了五条漂亮的金鱼。在观察金鱼时,他注意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的张开、闭合,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你帮小孙同学解释,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的意义是:
A.进行呼吸;B.排出废物;C.交换体内外的水分;D.摄取食物。
12.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D.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
13.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同学们发现蚯蚓的体表是有黏液的,这有利于蚯蚓:
A.吸收营养;B.保持水分;C.进行呼吸;D.在土壤中运动。
14.下列动物中,不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A.鲸和家兔;B.家鸽和虎;C.猫和狗;D.狮和家鼠。
15.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
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 B.向水域中排放各种工厂污染物;
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水体; D.以上三项都是。
16.鱼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是
A.鱼离开了水就不能游泳B.缺少水分会使鱼体表干燥
C.鱼要不断喝水和吐水D.缺少水分会使鱼鳃丝粘连,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17.水由鱼的口流入,由鳃孔流出,水中成分的变化
A、氧浓度上升,二氧化碳浓度下降B、氧浓度上升,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C.氧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下降D.氧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18.下列动物都生活在水中,其中属于鱼类的是
A.娃娃鱼B.鳄鱼C.鲨鱼D.甲鱼
19.下列动物,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乌贼B.海蜇C.缢蛏D.鱿鱼
20.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A.蜘蛛B.蜈蚣C.家蚕D.河蟹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21.两栖动物是指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
22.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 )
23.生物圈中的许多动物都可以跨越多种环境生活。( )
24.蛙的皮肤和鸟的气囊都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但是原理不同,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蛙的皮肤能。( )
25.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生活的。( )
26.蚯蚓的呼吸器官是体表。( )
27.蚯蚓生活环境是温暖、湿润、富含氧气的疏松土壤中。( )
28.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 )
29.鸟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明显的内部结构特征是前肢变成翼。()
30.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
三.、填空题(39分,每空0.5分)
31.(10分)动物种类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经知的动物大约有种;这些动物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动物(占%)和动物(占%);分类的依据是以它们体内有无来划分的;种类最多的是节肢动物动物,有万种以上,其中昆虫占万种以上,占第二的是动物,有万种以上。
32.(8分)腔肠动物身体呈对称,体表有,有无;扁形动物身体呈对称,腹背,有无。
33.(9分)线形动物身体,呈形;体表有;有有。环节动物身体呈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组成;靠或辅助运动。
34.(7分)软体动物身体,体表有,大多有,运动器官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和都分节。
35.(6分)鱼生活在中;体表大多有覆盖;用呼吸,通过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36.(6分)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中中,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上(也有终生生活在水里的,如,它还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用呼吸,也可以辅助呼吸。
陆地生活动物普遍具备发达的和,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37.(6分)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或;用呼吸;在产卵,卵壳;但是它体温不恒定,仍然属于动物。
38.(18分)家鸽身体呈型;体表被覆;前肢特化为;骨骼、、,长骨;
肌发达;视觉,食量,消化能力,直肠,不贮存粪便;呼吸作用,能辅助呼吸;心跳频率,体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殖方式是生。
39.(8分)哺乳动物体表,生,哺乳;牙齿有齿、齿和的分化,分别具有、
和作用。
四、识图题(31分)
41.(5分)下面是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2)鸟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________,可以辅助呼吸。
42.(9分)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 ]内填数字,上填名称)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图中[ ]_____是它的飞行器官,有____对,它有____对足,对触角;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43.(8分)下图是鲫鱼的形态图,根据图示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的名称。
①鳍,②鳍,③鳍,④鳍,⑤鳍;其中调节身体平衡的主要是鳍和鳍,决定前进方向的主要鳍。





44.(9分)上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是兔的牙齿,是狼的牙齿。
(2)写出图中数码所示的名称:12345。
(3)牙齿分化不同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不同,兔和狼分别是食动物和食动物
五、探究题(3+2=5分)
45.黎明时常常会出现鱼浮在水面的现象,天亮后就不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3分)
46.蚯蚓是穴居动物,大雨过后,常有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2分)
Www.JaB88.coM

扩展阅读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一节

1、细菌—分裂繁殖;种子植物—种子繁殖;孢子植物、真菌—孢子繁殖;哺乳动物—胎生哺乳;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卵生

2、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雌蕊的子房里面有胚珠,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3、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由于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4、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总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如扦插、压条、嫁接,由于无性生殖的遗传物质全来自母方,所以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5、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到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6、扦插时茎段上方切口是水平的,可减少伤口水分散失;下方切口是斜向的,可增加吸水面积。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

7、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

8、组织培养的优点:①繁殖速度快;②受季节影响小;③容易诱导变异;④茎尖培养可以有效脱去病毒。

9、组织培养流程: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10、用嫁接的方法可以使一棵植株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或结出不同口味的果实)。

第一章第二节

1.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变态发育的前提是有性生殖。

2.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

3.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家蚕、蚂蚁、蝇、蚊、蜂、蝶。此类昆虫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4.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如:蟋蟀、蝼蛄、螳螂、蝉、蜻蜓、蚜虫。此类昆虫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5.幼虫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蝗虫的若虫又叫跳蝻)

6.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生长,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若虫经过五次蜕皮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第一章第三节

1.两栖动物的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雌雄蛙抱对能提高卵的受精率;

3、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4、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5、两栖类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这是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主要原因。

6.保护两栖类应该保护其生活环境,禁止捕杀。

第一章第四节

1.卵壳与卵壳膜的作用是保护。卵白里面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2.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主要营养成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其表面中央有一个小白点称为胚盘。

3.胚盘的特点是含有细胞核;已受精的鸡蛋中,胚盘可以发育成小鸡。

4.未受精卵的胚盘色浅而小,受精卵的胚盘色浓而大。

5.卵黄的周围有一些白色的带状物质,叫做系带,作用是固定卵黄

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6.人们平时所食用的鸡卵可能是受精卵,也可能是未受精卵。鸡的胚胎发育开始于母体。

7.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必须有求偶、交配、产卵行为)。

8.“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句诗揭示了鸟类繁殖行为的育雏阶段

9.“几处早莺争暖树”反映了莺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了燕子的筑巢行为。

10.“梁上有双燕,翩翩雌与雄”反映了燕子的求偶行为。

11.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使后代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照顾,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动物主要类群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动物主要类群

动物的主要类群

1.识别和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2.原生动物特征:身体微小,是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寄生在动物体内。

应用:1.可以净化污水;2.过量繁殖可以引起赤潮现象;3.能使人患病

3.腔肠动物特征:有口无肛门,体内有消化腔,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生活在水中,如水螅。有触毛。

4.线形动物特征: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寄生在牲畜体内使人患病。

5.扁形动物:身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两侧对称,有些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可使人患上寄生虫病。

6.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蚯蚓),细长柔软,蠕动,肌肉收缩加刚毛支持进行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呼吸(分泌黏液),

应用: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2.促进物质循环;3.可作为药用

7.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五辐射对称,如:海星、海胆、海参。

8.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9.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昆虫的特征: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1)鱼纲

主要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鱼类适于在水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躯干和尾部肌肉发达,鳍维持身体平衡,鳔调节身体比重。2。黏液和鳞片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侧线有感觉作用,3.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腹、背、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应用:1.是蛋白质的来源,还可以制成药品饲料,蚕食蚊虫,防止疾病。

著名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根据它们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的特点,进行混合放养,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和各种天然饲料,增加鱼的产量。

(2)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3)爬行纲

主要特征: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水分散失,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内受精,变温动物,是摆脱水的真正陆地动物。

应用:1.可作皮制品和名贵药材;2.是一些有害动物的天敌

(4)鸟纲(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鸟类适应于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胸骨突出,形成龙骨突;体表被覆羽毛等,减少空气的阻力。适应于飞翔的生理功能是:气囊的存在使其具有双重呼吸的功能(具有散热作用);心脏发达;胸肌发达;食量大、粪便及时排出等。有喙无齿,心脏4腔,卵生,体温恒定

应用:1.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2.是人类重要的食品

(5)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例如兔与狼的牙齿,两者的区别是有无犬齿,这说明了它们食性不同。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
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看书、填表
温故知新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看书、讨论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
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讨论影响植物无性繁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大蒜发芽,土豆长芽,扦插富贵竹的茎段,嫁接蟹爪莲,绿豆发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帮助指导
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
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课后记: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其他昆虫的发育
像家蚕、蜜蜂、蝇、蚊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像蝗虫、蟋蟀、螳螂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对昆虫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形成全面的观点。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观察、思考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部分学生表述交流
看书讨论
得出结论
课后实验
进一步明确
巩固新知热身:昆虫知识竞赛,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有关?毛毛虫与蝴蝶有关吗?知了为什么要蜕皮?等引出课题。以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悠悠文明史,慢慢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
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育的一般过程,或者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点拨指导
质疑:蜜蜂、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
组织学生观察蝗虫等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
从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如蝉的一生,黑暗和光亮处的对比;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灯,引导学生思考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从昆虫生殖发育过程,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昆虫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侧面,应该关注和自觉保护昆虫的多样性,保护昆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环境。
课后记: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
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课时:1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青蛙
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可能是由鱼类进化来的。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认真观察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得出结论
阐述观点
说明道理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得出结论
进一步明确
巩固新知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
问题:
1、青蛙都能鸣叫吗?
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吗?
点拨指导
得出结论
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解释说明
知识回顾
感悟与收获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