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疑难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4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疑难解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疑难解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本文属小品散文,篇幅不长,但构思十分严谨、紧凑,围绕动人二字,凭借短短几百字,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由衷的敬佩、赞美之情,这得力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虚实相生:写先生博闻强识,敲打他的秃头酣畅地背诵,足见其动人;写讲到紧张处,演讲变成表演之动人;写讲完后,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就更动人了。作者紧紧抓住梁任公演讲时的感情投入,细致入微地刻画他的性格气质,令人如晤其面,如闻其声。这是实写。至于文中说二十年后我触景生情,顿时忆起先生的演讲,看似平铺直叙,实乃曲笔,道出了先生的演讲对人的深层影响;又如,具体写听众的反应时而屏息以待,时而跟着他欢喜,时而泪下沾襟,甚至听后,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这些都是虚写,侧面烘托了演讲所具有的强烈的感召力。虚实的完美结合,避免了松散、拖沓,使文章生动活泼、变幻多姿,写透了学人本色,也体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运笔自如的功力。

对比:篇首说明青年学子对先生景仰的缘由,用两个倒不是因为借青史威名尚不能同学术文章相比肩,于鲜明的对照中衬托出他的博大精深;同时以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来比照,强化他的不同凡响。此外,还以直接听演讲和读这篇演讲稿趣味上的差别,以及先生笔锋常带情感与他在言谈演讲中所带情感的悬殊,突出这次演讲的声情并茂。充分地运用多层次多方面的对比,使得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拓展视野:借助想像,或借一种图像来表现另一种图像,或不把事物的全貌展现于读者面前,而是利用折射让你看到这件事在周围激起的片片涟漪,这就是虚的表现手法。它让你如观水中月、看镜中花,引你揣摩象外之象言外之音。

你能品味出文中虚里蕴含的妙趣吗?相信在你的再创造中,一定能得到极大的审美享受。

2、综观全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融合了作者对梁任公的敬仰之情、欣赏之情和赞美之情,这些情感的表达,有的是直接的发自内心的评价;有的是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一种心情,但不是直抒景仰赞叹之情;有的则是完全含蓄的,看不到赞美之词或任何表达心情的词句。你能分别找出几个与它们相应的句子吗?

直接的表达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淡演讲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感情袒露、浓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通过很幸运动人欢喜感动这些词,表达了一种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之情。

完全含蓄的表达,对人物外貌的描绘,既写实相又写神采,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欣赏赞美之情。也许是因为爱之过甚,在遵循人物固有特点时,又略有夸饰,如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又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我们仍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一种感情。

相关阅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

2、过程与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难点】
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价和感受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研讨一作些旁注。
【教学过程】

一、竞猜题导入

我想给大家出一道竞猜题,请根据我对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谁?

1、他给二十世纪文坛留下2000多万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旁征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审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实秋,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

二、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

 ⑴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3、质疑用词写法:

 ⑴ “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⑶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⑷ “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4、探究明确:

 ⑴ “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⑵ 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⑶ 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⑷ “热心肠”属古今异义,本文指感情浓烈,照应第8段。

5、评点大师:

作旁注:

 ⑴ 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 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6、表演开场白: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三、教师小结

本课重点品文品人。品文—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四、布置作业

梁任公的肖像描写与凤姐出场的肖像描写异曲同工,展示凤姐肖像,明确其身材—相貌—气质的写法,任选班上某位同学或老师进行肖像描写,50字以内。
【板书设计】

演讲特点人物特点
 
 形象有学问
 幽默有文采
 动情热心肠
 率真幽默率真 
【教学设计说明】

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质朴而隽永,品人品文是教学重点,为落实《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教案从评改大师的角度切入,即为大师修改文章、评点文章,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确认了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既使学生不迷信权威,又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布置作业则采用参照式阅读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转化为文字表达能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学习目标】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分析品味语言,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怎样在记叙中融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简介】

 1、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学习过程】

一、课前积累

梁实秋名言: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二、文学常识及字词积累

加点字词注音: 戊戌 叱咤 莅临 迥异 精悍 激亢 箜篌 酣畅 蓟北

三、通读全文,勾画描写梁启超演讲的语句,并作旁注。

思考1:梁启超的这次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 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思考2:古诗《箜篌引》是朝鲜子高妻丽玉所作。请同学上台表演梁启超独特的开场白语言和动作。分析作者写这个细节的作用。

《箜篌引》: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

(经他一朗诵,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在作者听后20年后仍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诗歌。印证梁启超演讲独特精彩,留给人的深刻印象。)

四、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1质疑语法

⑴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2、质疑用词写法

⑴ “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⑶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4)“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⑴“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⑵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⑶ 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⑷“热心肠”属古今异义,本文指感情浓烈,照应第8段。)

五、小组探讨

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注意的是,每组每伴代表最多限说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六、学习探究

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分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1、直接表达

(1)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份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2)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3)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4)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5)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6)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2、含蓄的表达

(1)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2)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3)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七、课外作业

 用叙事的方式写一位你最尊敬或者最喜欢的人,要求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少于300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答辩题目及解析》,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答辩题目及解析

1.请你谈谈批注式阅读都有哪些常用的批注类型?试举一例展开谈谈它的好处有哪些?
【参考答案】
常见的批注类型有:感受式批注、点评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赏析式批注、疑问式批注。
我下面着重谈一下对于“点评式批注”的理解,点评式的批注有利于锻炼学生对于文本的再加工,避免了书上写什么就看什么的简单交互,更多的是自己对于文本个性化解读。
通过长期的批注式阅读,学生会将书学活,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文艺批评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一切的精神。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梁任公的演讲特点,掌握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个性化的体会梁任公的鲜明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师风范,学习梁任公身上的宝贵品质。
【重点】
通过批注式阅读法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
【难点】
体会梁任公充满激情演讲背后的真诚。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3.请你谈谈教学过程中出示金圣叹批水浒图片的用意?
【参考答案】
我设计今天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展开的,金圣叹批水浒可以说是名著批注里面不可多得经典,课上出示这样的图片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什么是“批注”,学生从金圣叹的批注中能够体会到金圣叹对于文本的细致觉察,便于学生自己进行批注。
出示图片更加直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意识。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4.请你谈谈对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感受?
【参考答案】
读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文字后,我的心情先是激动后是感动,文章用极为简练的语言为我再现了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场景,描写场景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对于梁先生的刻画更是鲜明细致,将演讲时的戏剧性完完全全的展示在我们面前,看过之后真是让人激动。细品过后又让我对这位先生发出了敬意和感动,演讲的身心投入,明星般的变法的大人物对于学术对于知识依然保持着那份不变的热情和真情的态度,隔着文章的字句是能够感受到温度的,这样一个有激情的大师哪能不让我们感动呢?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5.课下你让学生思考“质疑”“批判”这两个词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读书的就在于读自己,高中的学生有较强的整理和归纳的能力,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这堂课主要教授了学生“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意在将学生对于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在头脑中进行再次加工,这样再加工的过程就必须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否则就成了浮于表面的形式,能够体会文章的好是第一个层次,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第二层发现对于文章的“不满”,就会产生更加活跃的思维,这样的碰撞便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学习目标:

1感受与鉴赏: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

2积累与整合: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学会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应用与拓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字词落实及相关背景资料,请参照“状元桥”) 

二、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3)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3、质疑用词写法: 

“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探究明确:

 “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热心肠”,本义:待人热情,做事积极的心性,亦即是古道热肠,文中“热心肠”指梁先生用他的一腔热血,一腔爱国热忱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学术人格的魅力来感染人,教育人。照应第8段。

4、评点大师:作旁注:

 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三、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通览全文,找出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可见,作者对于梁启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作者怎样突显这些印象的?

(3段)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外貌神态特点——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

(4段)独特的开场白(谦逊自负)描语言

(5段)深情朗读《箜篌引》(意韵丰厚)

(7、8段)演讲时敲头回忆(自然可爱)动作特点

手舞足蹈、时悲时喜(自由洒脱)举行动

我们在细节描写中看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形象和风范,他语言的诙谐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的动作。这里不仅看到了梁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乃至众人对他的敬佩。

3、在梁任公的这次演讲中,除了这些细节的刻画,还有哪些侧面能够显现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我在听完先生这篇演讲后二十余年,……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生动激昂,意韵深厚的演讲深深地打动着人们,而作者从侧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洒脱的梁启超,这其中融会着他人生的感悟以及潇洒不羁的真性情。

小结: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听众及作者的感受来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我们要学在描语言、立外貌、举行动、抓侧面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有学问”,“有文采”这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下面重点分析“有热心肠”

1、先生讲到《桃花扇》,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祯的死,大明王朝的灭亡。《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祯的死,大明王朝的灭亡。梁启超想到变法的失败,光绪帝被囚。他为国家悲,为民族悲,为百姓悲。

2、为何讲到杜甫的诗,“先生又张口大笑了”?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久久压抑在杜甫心头的阴霾终于烟消云散,他自然喜极而泣。任公也处于乱世之中,杜甫的喜与忧他感同身受。

3、先生为何开篇讲到《箜篌引》这首古诗?

明确:有一狂夫,披发提壶,涉河而过,被水冲走,其妻紧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绝,对江弹箜篌,一曲终,遂投河。这种疯狂的人格力量就是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义无反顾,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视死如归。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们明知变法会流血,会牺牲却依然坚定地实施变法的执着与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讲时的哀痛可想而知。他为牺牲的战友而哀,为百姓而哀,为国家而哀。

五、拓展提升

说说本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模仿这些写人手法,描写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师。

要求: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六、总结

梁任公为革命奔走呼号,直面生死;为学术呕心沥血,笔耕不辍。斯人虽逝,精神长存。先生的谆谆教诲依然如黄钟大吕般响彻耳畔。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少年中国说》中的片段

板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

声音——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内容——丰富而有趣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

人物特点: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

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

(自负、谦逊、博闻强识、自由洒脱)

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