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二章了解地区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2

第二章了解地区。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章了解地区”,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jAB88.COM

[教学目的]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3、了解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和在各过中的经济地位,以及锡、适宜两种矿产的分布
6、掌握东南亚的人口分布特征,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繁荣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及人口分布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读图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如果我们在广西或云南越过我国的国界线,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揶风海韵”是这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东南亚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1、引导学生观察图2-1,指出东南亚的范围: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并介绍中南半岛得名的由来
2、结合世界政区图,由学生分析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特征:亚洲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二、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
1、引导学生找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并设问:a这些河流都发源与哪国?
b大致是什么流向?为什么?
C这些河流的上游,主要分布着什么地形区?它们在分布上与河流有什么关系?(山河相间)
D这些河流的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E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上游流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因此,这里河流的什么资源丰富?
F中南半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对+东南亚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D学生讨论完成P36活动4题
2教师以手作比,小结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令列分布
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1、引导学生找到马来群岛,并设问:
A从整体上看,马来群岛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什么位置?
B这些河流的长度与流速与中南半岛相比,有什么特点?
C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思考:马来群岛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根据板快构造学说理论,马来群岛有什么特点?
2、小结马来群岛的特征
3展示表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各是什么?对农作物的生产各有什么影响
4、结合教材,重点突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对东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5、学生做P35活动3题,小结
[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亚洲的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2、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二、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河流
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众列分布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上游: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
(2)下游:流速慢,冲积成肥沃的平原
3、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人口分布在河流周围
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1、地势崎岖,山岭崎岖
2、平原较少,河流湍急
3、多火山地震
四、气候与农业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农作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随时收获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有什么地形特征?其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各有怎样的影响?
五、主要国家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查找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分布着哪些国家?
2、提问:东南亚各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唯一的内陆国是哪个?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哪些?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位于赤道附近的国家有哪些?(学生识记东南亚的国家)突出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地位
3、引导学生找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及注入的海洋。并强调: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展示世界政区图,指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提问:
(1)东南亚处于哪两大洲和哪两大洋之间?
(2)东南亚处于这两大洲、两大洋的什么部位?
(3)引用郑和下西洋的典故,说明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六、马六甲海峡
1、讨论:从日本到印度,走海上的最近路线,该怎样走?(引入马六甲海峡,突出其位置特点: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2、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并提问:马六甲海峡联系着哪两大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航线向西向东,可以分别到达哪些地区?
3结合教材的文字和活动2题,小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过渡)东南亚因地处赤道,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平原铸就了东南亚丰富的物产
七、富饶的物产
1、引导学生观察图2-6,熟悉图例,了解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并指出:东南亚有丰富的矿产和种类繁多的热带经济作物
2、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锡、石油、水稻、油棕、椰子的主要出口国,教师小结:
天然橡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油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水稻——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锡——马来西亚、缅甸;石油——印度尼西亚、文莱
3、结合教材P39活动1、2题,理解泰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的原因。
八、人口
1、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说明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并设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学生自度思考:东南亚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哪里?东南亚的居民组成有什么特点?
3、结合教材重点突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并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经济开发所做的贡献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见基训
[板书设计]
五、主要国家
1、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2、马来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
六、富饶的物产
第二节南亚
[教学目的]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城市,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2、掌握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分布和两条大河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南亚的主要山脉、平原和高原、河流
3、学会分析图2-13、2-14、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发展的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产业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
难点:南亚热带季风的成因、特点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
[教具准备]
南亚政区图、南亚地形图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读图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西游记》这部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唐僧西天取经的地方在哪儿?古代的天竺国就是今天的南亚地区.
一、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学生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南亚的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地处印度半岛
2、观察地图,估算南亚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线的度数,从纬度、五带的角度说明南亚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纬8—35度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
3、引导学生观察“南亚地形图“,找出南亚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几南面濒临的大洋印度洋,指出南亚的范围:大体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印度洋之间
4、学生阅读南亚政区图,迅速找出南亚的国家,而后上台点答
5、观察设问:南亚八国中,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岛国?哪些是我国的邻国?
6、教师编口诀小结: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尼和不,临海孟印巴,相邻有四国,尼不印和巴
7、结合教材讲述南亚“次大陆“的含义和“南亚”的区别
(过渡)南亚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就让我们一起来畅游吧
二、南亚的地形和河流
1、学生讨论完成P42活动1、2、3题
2、指图设问:南亚自北向南,依次能分为哪三大地形区?说出各地形区的名称?哪个地形区的面积最广?
3、教师板画小结:南亚北部是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狭长崎岖;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面积广阔,略成弧行;南部是德干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
(过渡)河流一般是由河流冲积而成,请在南亚地形图找出南亚的两条河流
4、引导学生在图2-10上画出南亚的两条河流并判断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5、引导学生填表P42
6、讨论:南亚的河流和地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河流流向受地势、地形的影响和制约,而河流又塑造中部广阔的平原,成为主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这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反映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结]学生结合板图小结,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
第二节南亚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1)亚洲南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之间
(2)北纬8---35度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
2、范围:喜马拉雅山和印度洋之间
二、主要国家
三、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2、两大河流
河流名称发源地主要流经国家注入海洋
印度河我国西藏巴基斯坦阿拉伯海
恒河喜马拉雅山印度、孟加拉国孟加拉湾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南亚的纬度位置如何?
(过渡)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对南亚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亚的气候
四、南亚的气候
1、学生阅读P43图2-1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该图反映的是什么气候类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该气候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过渡)为什么南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呢?
2、结合板图讲述:南亚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度地区,多属热带;又因为北面有高山阻挡阻挡了亚洲中部的冷气流侵入,故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仍然偏高。
(过渡)由于手地形因素和纬度因素的影响,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和东南亚的相比,有具有显著的特点。
3、结合图2-13,引导形式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按如下步骤分析:
(1)该城市一年中气温教高的是哪几个月?降水有什么特征?
(2)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哪几个月?气候有什么特征?
(3)该地气温在20度以下的是哪几个月?
(4)学生纵上所述,小结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4、结合板图分析南亚热季高温少雨、湿季多雨的原因
5、引导学生看图2-14、图2-15回答:活动1、2题并设问:南亚两种季风,哪种季风盛行时,能给南亚带来大量的降水?哪种季风盛行时,能给南亚带来干旱?哪种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6、教师展示表格,具体分析南亚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见教参P63)
7、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册P22“南亚农作物分布”图,思考:
(1)南亚的农作物有哪些?
(2)从地形来看,小麦、棉花、水稻、黄麻各分布在哪里?为什么?(结合地形、气候的因素讨论)
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孟加拉国西部水稻需较多的水,上述地区降水充足,且地形一平原为主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二者耐旱能力强,这些地区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足
黄麻恒河下游和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小结:南亚人民正是根据各地地形的特点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过渡)唐代高僧玄奘到南亚取经,取的是什么经呢?为什么要到那里取经呢?
五、宗教与社会
1、学生自读思考:南亚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南亚各国个信奉什么宗教?
2、学生自读P15阅读材料,了解南亚的著名宗教建筑泰姬陵
六、人口与经济
学生自学,思考:
1、南亚的人口在数量和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南亚各国属什么经济性质的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有哪些
3、印度发展工业的优势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4、教师结合有关资料,重点了解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
[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堂重点
[板书设计]
三、气候与农业
1、气候类型及特征
2、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3、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农作物及分布(见表格)
四、宗教与社会
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五、人口与经济

相关阅读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本学期总第14课时

本单元第1课时

授课日期:3、29

课题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

课型

新授课

1、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说出东南亚的位置特点及在世界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河流的流向,分析地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南亚的地理位置。

2、学会读图分析、比较法的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

复备

一、

激情

导入

二、

自主

学习

一、如果我们在云南越过我国南面国界,就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椰风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这就是东南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

二、(1)出示本节课的预习目标,由学生朗读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地形;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2)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读课本,并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对问题进行讨论。

一、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和。

二、地理位置(1)五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2)海陆位置:

东南亚位于洲的东南部,东南与洲相望;东临洋,西临洋。

三、地形特征:中南半岛北部,高山和大河延伸,形成,的地表形态。河流下游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

复备

三、

激情

互动

四、

魅力

精讲

五、

拓展

应用

成。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很多,较少。

四、气候特征:中南半岛以气候为主,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降水偏少为,6月到10月盛行,降水很多为。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为,终

年。农作物可以。

五、河流特征:

找出34页活动题中的河流,并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六、国家:

1、找出P36活动题1中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三、(1)组内互动: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

(2)组间互动:组内选出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外组帮忙解决。

(3)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可能

存在的问题:

1、识图分析东南亚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联系?

2、比较分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

3、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解释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主要位于低纬度,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所以河流上游急,下游缓。马来半岛(山岭多、平原少),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大。

1、假设你要东南亚旅行,下列哪些物品需要准备,并说明原因。

1、伞2、防水雨鞋3、太阳镜4、羽绒服

5、登山鞋6、防晒霜7、晕船药

第二章名词


第二章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人们认识事物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名词。名词属于实词,有具体的含义。所以,名词可以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或定语。我们是最重要的词类之一。下面开始上课吧,一定要记住名词的分类和用法啊,课后还要你亲自动手操作呢。)
一、名词的种类
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
专有名词指特定的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注意专有名词开头要大写,并且其前面不用冠词。如:NewYork纽约,John约翰,French法语,Congress议会等。
普通名词是指一般的人、事物或是一个抽象概念的名称。
如doctor医生,school学校,team队,ink墨水,peace和平等。
提示:普通名词之前可以用冠词a、an和the。
普通名词又可以分为:
1.个体名词:表示某类人或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体。
如:teacher教师;hospital医院;car小汽车;daughter女儿。
2.集体名词:表示相关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集合体。
如:class班级;team队;police警察;government政府。
3.物质名词:表示无法分为个体的,不具备确定的形状和大小的物质。
如:tea茶;air空气;cotton棉花;fire火;butter奶油。
4.抽象名词: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感情等抽象概念的词汇。
如:hate恨;beauty美人;health健康,experience经验;advice劝告;business生意。
二、名词的数
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①可数名词:表示能够以数计算的事物的名词。通常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都属于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表示一个时用单数,多于一个用复数。如:acat一只猫;apupil一个学生;anapple一个苹果;anenvelope一个信封;twobirds两只鸟;manypeople许多人。
②不可数名词:不能以数计算而必须通过用容器的量来表示的名词,叫作不可数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属于不可数名词。其通常的使用形式是:容器单位+of+物质名词,如aglassofmilk一杯牛奶;twobottlesoforange二瓶桔子水;threeboxesofchalk三盒粉笔;fourbowlsofrice四碗米饭。
注意:当不可数名词作主语的时候,该句的谓语动词一定要用单数形式。
如:Thereisnomilkinthebottle.
瓶子里没有牛奶了。
当一些用来指数量或数额的复数名词作主语时,该句子的谓语动词仍然用单数形式。
如:Athousandkilometersisntalongdistancefortheplane.
对这架飞机来说,一千公里并不是一个很远的距离。
Amilliondollarsisabigsumofmoneyforthemaninthestreet.
对普通人来说,一百万美元是一大笔钱。
普通名词之中,有一些词既可以作可数名词,又可以作不可数名词,但在意义上有一些区别。
如:afish一条鱼(可数名词)
fish鱼肉(不可数名词)
apaper报纸(可数名词)
paper纸(不可数名词)
apower大国(可数名词)
power威力(不可数名词)
adress一件女服(可数名词)
dress女服(统称)(不可数名词)
2.名词的数
①单数
表示“一个”,“一本”,“一只”,“一座”等概念时,应该使用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其方法是在该名词之前加a或an。例如:
Itisadog.
这是一只狗。
Givemeanapple,please.
请给我一个苹果。
注意:以辅音开头的名词之前,加a。
如:aman一个男人,abank一家银行
以元音开头的名词之前,加an。
如:anorange一个桔子,anegg一个鸡蛋
但如果a和an之后紧接着形容词修饰名词,这时就要看该形容词开头字母是元音还是辅音,然后决定用a,还是an,而不管名词开头是什么字母。例如:
awoman一位妇女
anoldwoman一位老太太(不能说:aoldwoman)
anegg一个鸡蛋
abigegg一个大鸡蛋(不能说:anbigegg)
②复数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时,应该使用名词的复数形式。
名词复数的变化分为规则与不规则两种形式。
(i)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
A:一般情况下在名词词尾加-s:
pencil→pencils铅笔,
worker→workers工人,
lamp→lapms灯,
doctor→doctors医生。
B:以s,sh,ch,x结尾的词,加-es:
class→classes班级,课
dish→dishes碟子
watch→watches手表
brush→brushes刷子
box→boxes盒子
C:以f或fe结尾的词,去掉f或fe,变成v再加-es:
knife→knives刀子,
life→lives生命;
thief→thieves小偷,
leaf→leaves叶子,
shelf→shelves书架,
wolf→wolves狼,
wife→wives妻子,
half→havles半数,self→selves。
但以下几个名词例外,要直接加-s:
chief→chiefs头领roof→roofs屋顶
handkerchief→handkerchiefs手帕
D: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要把y改成i再加-es:
family→families家庭,
city→cities城市,
duty→duties责任,
university→universities大学。
注意: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名词,变成复数时要直接加-s.如:
boy→boys男孩,
toy→toys玩具,
monkey→monkeys猴子
E:以辅音字母加o结尾的名词,一般情况下在后面加-s:也有加es的情况。
photo→photos照片,
piano→pianos钢琴,
radio→radios收音机,
zoo→zoos动物园,
studio→studios工作室,制片厂。
tomato→tomatoes西红柿,
hero→heroes英雄,
potato→potatoes土豆。
(ii)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
A.单数名词中的元音字母发生变化:
foot→feet脚
goose→geese鹅
tooth→teeth牙齿
man→men男人
woman→women女人
mouse→mice老鼠
B.词尾发生变化:
child→children孩子
crisis→crises危机
basis→bases基础
ox→oxen牛
C.单复数同形:
afish→afewfish鱼
adeer→fourdeer鹿
asheep→somesheep羊
aChinese→twoChinese中国人
aJapanese→threeJapanese日本人
D.只有复数形式
Clothes衣服trousers裤子glasses眼镜
E.有些单数形式的名词具有复数含义
Pelple人们,人民police警察public公众
nbsp;(iii)组合名词的复数
A.在组合名词的主体部分之后加s:
brother(s)-in-law姐夫,妹夫
passer(s)-by路人
looker(s)-on旁观者
step-mother(s)继母
B.如果组合名词之中没有主体部分,就在最后一个词之后加s:
Grown-up(s)成年人
Talk-back(s)专线电话
Go-between(s)中间人
C.将构成组合名词的每个部分都变成复数:
manteacher→menteachers男老师
womanjudge→womenjudges女法官
D.将构成组合名词的后一部分变成复数
aboystudent→boystudents男生
amothertiger→mothertigers母
③单复数名词词义的转换
不可数名词本来没有复数形式,但有一些不可数名词变为复数后,其含义发生变化。如:
fish鱼肉→fishes不同种类的鱼
fruit水果→fruits不同种类的水果
iron铁→irons熨斗
steel钢→steels各种钢
force力量→forces军队
paper纸→papers报纸,文件
time时间→times时代
drink喝→drinks饮料
work工作→works著作
good好→goods货物
water水→waters各种水
hair毛发→hairs(几根)头发
manner样式→manners风度
glass玻璃→glasses眼镜
rice米饭→rices各种稻米
三、名词的所有格形式
名词的所有格是表示名词中所属关系的形式。名词所有格的构成有两种形式:
1.名词+s
①在单数名词的词尾加s
thegirlsdoll这个小姑娘的布娃娃
theteachersbook那位老师的书
Marysroom玛丽的房间
Myfathersoffice我父亲的办公室
复数名词词尾如果没有s,也要直接加s。
thechildrensgame孩子们的游戏
womensroom女洗手间
②如果名词已经有复数的词尾-s或-es,则只需要在词尾加“”。如:
thestudentsclassroom学生们的教室
themassesmovement群众运动
thepatientsopinion病人们的意见
passengerslounge旅客休息室
姓氏中以s结尾,也可单独用“”。
Mr.Jonesoffice琼斯先生的办公室
Mr.Hawkinsworks霍金斯先生的著作
③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有一件东西,则在最后一个名词之后加s;如果不是共有的,则需要在每一个名字之后加s。如:
ThisisMaryandSusansEnglishteacher.
这是玛丽和苏姗的英语老师。
ThatsTomandPetersschool.
那是汤姆和彼德的学校。
TomsandPetersfathersareintheteachersoffice.
汤姆的父亲和彼德的父亲在老师的办公室里。
注意:名词所有格修饰的词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省略。如:
1.表示店铺或某人的家的名词:
atthebutchers(shop)在肉店
atthebarbers(shop)在理发店
atMr.Whites(house)在怀特先生家
2.被修饰的名词在句中或前文出现过:
MikesopinionisbetterthanPeters(opinion).
麦克的主意比彼德的(主意)好。
Thisisnotmybike.ItsSusans(bike).
这不是我的自行车。是苏姗的(车)。
Whosecaristhat?Itsherfathers(car).
那是谁的轿车?是他父亲的(车)。
2.名词+of+名词表示所有格
有生命的名词,一般使用s结构表示该名词的所有格。而无生命的名词,一般用名词+of+名词的结构表示该名词的所有格。
thegateoftheschool学校的大门
thetitleofthearticle文章的标题
thedrawerofthedesk写字台的抽屉
thecorridorofthehouse房子的走廊
注意:上述情况也有例外:
1.s结构有时可以转换成of结构。例如:
Mymothershandbag→thehandbagofmymother
我母亲的提包
thewomansname→thenameofthewoman
那个女人的名字
LuXunsworks→theworksofLuXun
鲁迅的著作
Chalplinsfilms→thefilmsofChalplin
卓别林的电影
2.一些用于表示距离、时间、国家或者城镇等等无生命的名词,也可以使用s表示所有格。例如:
todayweather今天的天气
Chinaculturenbsp;中国的文化
tenminutesdrive十分钟的车程
Guilinsscenery桂林风景
3.关于双重所有格形式
双重所有格就是将of结构与s结构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形式。例如:
apaintingofXuBeihongs
徐悲鸿的一幅作品(众多作品中的一幅)
比较:apaintingofXuBeihong
徐悲鸿的画(仅指一张画)
afriendofmydaughters
我女儿的一个朋友(很多朋友中的一个)
比较:afriendofmydaughter
我女儿的一个朋友(仅指这一个朋友)
aninventionofEdisons
爱迪生的一项发明(指许多发明之一)
比较:aninventionofEdison
爱迪生的发明(仅指这一项发明)
四、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1.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1)作主语。例如:
Thegirlisgoodatplayingthepiano.
这个姑娘钢琴弹得非常好。
TheSummerPalaceisfamousforitsscenery.
颐和园以它的风景而著名。
(2)作表语。例如:
Hisfatherisalawyer.
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
Theyoungmanisahair-dresserinCCTV.
这个小伙子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发型师。
(3)作宾语。例如:
TheyarehavingaFrenchlesson.
他们正在上法语课。
Doyouenjoythisdish?
你喜欢吃这道菜吗?
(4)作宾语补足语。例如:
TheycalledherXiaoLi.
他们都叫她小李。
MostofthemmadeBushtheirPresident.
他们大多数人选了布什当总统。
(5)作定语。例如:
ThisisoneofthebestpaintingsofQiBaishi.
这是齐白石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Theyhaveseveralschoolbusesforboysandgirls.
他们有几辆接送孩子们的学校班车。
2.名词作主语要注意的问题
(1)hundred,thousand,million,dozen在表达具体的数目时,其后不能加s;但在表达笼统的数目时,其后要加s,并与of连用。例如:
Therearetwohundredandseventyboystudentsandaboutthreehundredgirlstudentsinourschool.
我们学校有275个男生和大约300个女生。
ThousandsofpeoplewerewatchingthefootballgameintheBeijingworkersstadiumatthattime.
那时,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观看那场足球赛。
(2)由“the+形容词”构成的名词的用法。
表示人,其谓语一般用复数形式;表示物(包括想法,概念等),其谓语常用单数形式。例如:
Theyoungarealwaysregardedasasymbolofhope.
年轻人永远被看作是希望的象征。
Thefoolishalwaysdosomethinglikeliftingarockonlytodropitontheirownfeet.
蠢人总是做那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
Allthebeautifulisalwayspursuedbythegirls.
一切美的事物都总是姑娘们追求的目标。
3.易混淆的名词的使用
(1)voice,sound,noise
voice是专指人发出来的声音;sound泛指一切声音(包括悦耳的或不悦耳的);noise专指噪音,另人心烦意躁的声音。
例如:“MayIcomein?”sheaskedinaloudvoice.
“我可以进来吗?”她大声地问道。
Canyouhearthesoundoftheseahere?
你在这里能听见大海的声音吗?
Doyouthinknoiseisakindofpollution?
你认为噪音是一种污染吗?
(2)match,game
match是指用于拳击、网球、高尔夫球等场合的比赛;而game是指用于棒球、足球或篮球等以ball为结尾的场合的比赛。
TherewillbeafootballgamebetweenChinaandBrazilnextSunday.
下周日有一场中国与巴西的足球赛。
Idontliketowatchaboxingmatch.
我不喜欢看拳击比赛。
(3)salary,pay,wages
pay是泛指一切报酬(包括固定的和临时的);salary一般是指白领阶层如职员、医生、教师等按月领取的报酬;wages是付给蓝领阶层(一般指体力劳动者),按小时、天或星期计算的报酬。
Hefinallygotajob,butthepaywasntgood.
他最后找到一份工作,但工钱不多。
Hiswifeisengagedinabankandhasaverygoodsalary.
他的妻子在一家银行工作,薪酬很高。
Heworksattheportandusuallygetshiswagesattheweekend.
他在那个港口工作,通常周末发薪。
(4)trip,journey,travel
trip是指短途的旅行;journey是指经过空中或陆地,在外面停留较长时间的长途旅行;travel是指到较远的地方甚至是到国外的旅行。
Wellhaveatriptotheseasidetomorrow.Doyouwanttogowithus?
我们明天要去海边玩玩,你想跟我们去吗?
TheyarenowonalongjourneytoEurope.
他们现在在去欧洲旅行的途中。
Howlongdidtheytravelabroadlastyear?
去年他们在国外旅行了多长时间?
(5)home,family,house
home是指家,尤其是指所有的家庭成员生活的地方;family指家人,尤指全体家人;house是指家存在的地点,重点强调房子。
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
你们家有几口人?
Thelightison.Shemustbeathome.
灯亮着。她一定在家里。
Theirsonboughtalargehouseattheseasideforthem.
他们的儿子给他们在海边买了一所非常大的房子。
(6)road,street
street通常是指城市里的街道,是表示两边有房子的那些道路,因此不能用于表示乡村的道路。在城市里street通常指那些东西方向的道路。在一些词组中如streetmarket,streetmap等只用street。
road可以用于城市,也可用于乡村。在城市里,road通常是指那些南北方向的道路。
ChanganStreetisjustinfrontofTianAnMen.
长安街就在天安门的前面。
Thisroadleadstotheharbour.
这条路通向港口。
(7)cloth,clothes,clothing
cloth是指布料、绸子等做衣服用的原料,是不可数名词,因此它的前面不能加不定冠词。
注意:当cloth是指特殊用途的布时,便成为可数名词。例如:
Shegavemeabeautifultablecloth.
她给了我一块漂亮的桌布。
clothes是指衣服,只有复数形式,因此不能与a或an连用,也不能用数词修饰。不能说aclothes,twoclothes等,而只能说someclothes,theseclothes。
clothing是集体名词,服装的总称,没有复数,不能说aclothing。
Thispieceofclothisverybeautiful.
这块布料很漂亮。
Shegaveheralotofoldclothes.
她给了她好多旧衣服。
Thelittlegirllikestowearnewclothes.
这个小姑娘喜欢穿新衣服。
ChildrensclothinghereismoreexpensivethaninBeijing.
这里的童装要比北京贵一些。
Doesthisshopsellwomensclothing?
这家商店卖女装吗?
(8)work,job
work的意思是“工作,用功”,是不可数名词;job表示“零工,具体的工作、职业”,是可数名词。
ShehasalotofworktodoonSundays.
每到周日她都有好多活要做。
Hehasnowaytofindanewjob.
他没有办法去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9)country,nation,state
这三个词都含有国家的意思,但各自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Country侧重于表示国土、疆域或家园;
Nation侧重于表示民族、国民或人民;
State主要强调的是政权和国家机器。
Chinaisagreatcountrywith5,000yearscivilization.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伟大国家。
Thewholecountryfellintojoyandhappiness.
全国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DoyouknowwhenChinabecameamembernationoftheUN?
你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吗?
Heisrespectedbythewholenation.
他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ThisformertrampfromAustriabecametheheadofstatetenyearslater.
这位前奥地利流浪汉十年后成了国家元首。
Statemedicineisbeingreformed.
国家公费医疗制度正在进行改革。
(10)holiday,vocation
holiday可用于表示各种假日,如公休日,各种节日的假日或寒暑假。通常用单数holiday表示短期的假期,如threedaysholiday(三天的假期),onholiday(在假日)等。
Vocation专用于英国学校的假期;而在美国所有比较长的时间的休假都用vocation。
Weallhavetwodaysholidayeveryweek.
我们现在每周休息二天。
Howwillyouspendyourholiday(s)ofNationalDay?
国庆节休假你打算怎样过?
ThewintervocationwillbeginonJan.12thnextyear.
寒假将于明年一月十二日开始。
Hervocationisatanend.
她的休假结束了

第二章分解因式


第二章分解因式
1.分解因式
总体说明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以后的代数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多项式除法的简便运算,分式的运算,解方程(组)以及二次函数的恒等变形等,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节是因式分解的第1小节,占一个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类比思想,让学生了解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感受分解因式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熟悉乘法的分配律及其逆运算,并且学习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因此,对于因式分解的引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它为今天学习分解因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于八年级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再者本节还没有涉及因式分解的具体方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任务分析
基于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因数分解的经验,但对于因式分解的概念还完全陌生,因此,本课时在让学生重点理解因式分解概念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数学能力,如:类比思想,逆向运算能力等。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数学能力: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看谁算得快——看谁想得快——看谁算得准——学生讨论——反馈练习——学生反思.

第一环节看谁算得快
活动内容: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2.67×132+25×2.67+7×2.67=
(3)992–1=.
活动目的: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第二环节看谁想得快
活动内容: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学生思考:从以上问题的解决中,你知道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注意事项:由于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对于本环节问题的理解则显得比较轻松,学生能回答出993–99能被100、99、98整除,有的同学还回答出能被33、50、200等整除,此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逐渐明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积的形式.

第三环节看谁算得准
活动内容: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2)m(a+b+c)=;
(3)(m+4)(m-4)=;
(4)(y-3)2=;
(5)a(a+1)(a-1)=.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ma+mb+mc=;
(2)3x2-3x=;
(3)m2-16=;
(4)a3-a=;
(5)y2-6y+9=.
活动目的: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注意事项:由于整式的乘法运算是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因此,学生能很快得出第一组式子的结果,并能很快发现第一组式子与第二组式子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
第四环节学生讨论
活动内容: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1)a(a+1)(a-1)=a3-a
(2)a3-a=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结论: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辨一辨:下列变形是因式分解吗?为什么?
(1)a+b=b+a(2)4x2y–8xy2+1=4xy(x–y)+1
(3)a(a–b)=a2–ab(4)a2–2ab+b2=(a–b)2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更清楚以下事实:
(1)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是一种互逆关系;
(2)分解因式的结果要以积的形式表示;
(3)每个因式必须是整式,且每个因式的次数都必须低于原来的多项式的次数;
(4)必须分解到每个多项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讨论,能找出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联系与区别,基本清楚了“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是一种互逆关系”以及“分解因式的结果要以积的形式表示”这两种事实,后两种事实是在老师的引导与启发下才能完成.

第五环节反馈练习
活动内容:
1、看谁连得准
x2-y2.(x+1)2
9-25x2y(x-y)
x2+2x+1(3-5x)(3+5x)
xy-y2(x+y)(x-y)
2、下列哪些变形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a+3)(a-3)=a2-9
(2)a2-4=(a+2)(a-2)
(3)a2-b2+1=(a+b)(a-b)+1
(4)2πR+2πr=2π(R+r)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因式分解意义的理解是否到位,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注意事项: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因式分解意义的理解基本到位.

第六环节学生反思
活动内容:从今天的课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回顾与反思,强化学生对因式分解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清楚地了解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互逆关系,加深对类比的数学思想的理解,对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有一个初步认识.
注意事项:从学生的反思来看,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提高了逆向思维的能力,对于类比的数学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对于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也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巩固练习:课本第45页习题2.1第1,2,3题
思考题:课本第45页习题2.1第4题(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做)

四、教学反思
传统教学中,总是先介绍因式分解的定义,然后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来强化巩固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记忆与理解,其本质上是对因式分解的概念进行强化记忆.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对因式分解的记忆退到了次要的位置,它把因式分解作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全面思考、灵活解决矛盾的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因数分解类比出因式分解,对学生进行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由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对比,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也使得学生对于因式分解概念的引入不至于茫然.
尽管新旧两种教法的对比上,新课程的教学不一定马上显露出强劲的优势,甚至可能因为强化练习较少,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成绩比不上传统教法的学生成绩,但从长远目标看来,这种对数学本质的训练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数学的机械模仿记忆的层面上.
总之,教学的着眼点,不是熟练技能,而是发展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发生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