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鲁教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复习目标】
1.燃烧的概念及其条件的探究。(重点)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缓慢氧化、自燃、爆炸基本概念。
4.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火灾自救及逃生策略。
5.认识新能源。
6.自燃界中的碳循环。
7.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重点、难点)
8.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9.一氧化碳的性质、检验方法及用途。
10.促进燃烧的方法。
【自主学习】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物质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物质具有___________(2)可燃物与充足_____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
身的________。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移走(或隔离)___________(2)隔绝________(3)降低___________。
3.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煤、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__________再生的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_________会污染空气并形成酸雨。
5.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_变化。煤的气化、煤的焦化、煤的液化属于________变化
6.碳的化学性质:碳具有性和性,但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的气体;_____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_____。固体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__。
8.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_____,不能________,也不能供给呼吸。
(2)CO2跟水反应(添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______色变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与石灰水反应:现象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CO2用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来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二
氧化碳是最好的________。二氧化碳还是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等的_________。
10.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实现。
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_______或
________(主要成分_______)和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装置类型_______,收集二氧化
碳的方法:____________,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不能用__________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将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若木条______则证明已经收集
满了;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12.一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______的气体,具有_______性、______性、_____性。
13.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O2CO2
药品
反应原理
药品状态和条件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收集方法及
适用原因(1)
(2)
验满方法(1)
(2)
检验方法
【达标检测】
1.2015年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
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
究燃烧需要________;
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
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________。
(2)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
(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4.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II)中溶液变______色;
②实验(III)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_____________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7.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
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B.大力植树造林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8.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
是。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入。(选“a”或“b”)。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装置相比,
其主要优点是。
9.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
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右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B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1.无色气体A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A溶于水可生成B,B能使石蕊溶
液变红;B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A和C;A与灼热的黑色固体D反应,可生成无
色气体E,E燃烧时火焰为蓝色,燃烧后生成A;将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并生成白色沉淀F。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F。
写出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小结】
WwW.JAB88.cOm

精选阅读

燃料燃烧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燃料燃烧”,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4章燃料燃烧(复习课)
一、知识准备1.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2.一般情况下,使可燃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叫着火点。燃烧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⑴,⑵,⑶。3.可燃物燃烧可以分为和。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放出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放出热量,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的物质。
4.一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它有,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结合,使其丧失功能。,,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5.在内,如果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使气体的体积,就会引起。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6.灭火的方法有:、、。当被困火灾区,应用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7.无数实验证明,的质量总和等于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和不变。镁条燃烧时,参加反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质量,故生成的固体质量燃烧的镁条质量。8.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知水由组成。9.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10.在4P+5O2=2P2O5反应中,份质量磷与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物质的质量比m(P)∶m(O2)∶m(P2O5)=。1.、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12.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既要节约和综合利用现有的能源,还要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如:、、等。1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二、思考与交流
1.在古代,人类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取火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
A.甲乙丙B.丙甲乙C.乙丙甲D.甲丙乙
2.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5)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某同学为了检验家里购买的硫酸铵化肥是否合格,他称取27.5g化肥样品与足量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氨气用100.0g废硫酸吸收。测得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所涉及的反应为: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2NH3+H2SO4==(NH4)2SO4。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g。
(2)该化肥的含氮量为(精确到0.1%),
则这种化肥属于(填:“合格”或“不合格”。
合格硫酸铵含氮量为20%以上)产品。
(3)请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
过程)。

三、达标检测
1.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不得超过0.1mg/m3。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4KMnO4+5HCH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
现取某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样品500mL,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8×10-8(0.00000158%)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g,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
(1)求500mL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密闭容器内装入某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此混合气体可能是H2、CO、O2三种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
(1)此混合气体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a.若由H2、O2混合而成,则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
b.若由CO、O2混合而成,则一氧化碳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
c.若由组成,则。
(2)若此混合气体肯定由O232g和其他两种气体组成,讨论各成分气体间的质量关系。
a.在混合气体总质量为62g这一特定情况下,H2、CO、O2三者质量之比为;
b.在混合气体总质量不作规定的情况下,混合气体中其他两种气体质量的取值范围及相应限制条件是什么?
取值范围:;
限制条件:。
四、课后训练《单元测试》
五、教学后记

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导学案鲁教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第九单元金属
学习目标:
1.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了解合金及其性能。认识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
3.知道铁锈蚀的条件及防护。
4.认识炼铁及其反应原理,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矿物。
5.认识置换反应。
自主学习
1.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__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铁丝在氧
气中___,生成__色固体;铜在空气中加热,由___色变成___色固体。
2.下面是金属的用途和性质,请把用途和性质相对应的连接起来:
金属铜用来作电线延展性
铁用来作铁锅导电性
铝制成铝薄作食品包装导热性
3.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纯金属变成合金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
的变化,如合金的硬度一般组成它的金属,熔点一般组成它的金属。合金比纯金属用途广,如用于造飞机、卫星、人造骨等。
4.常见的铁矿石有、、、等,常用来炼铁的
有、等。
5.铁的冶炼:
(1)炼铁的原料及作用:提供原料,提供能量并产生还原剂,
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2)炼铁的主要设备,主要反应原理是。
6.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7.金属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些金属有特殊的用途,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很必要。
(1)金属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优点:可以金属资源和能源,还可以对环境的
污染。
8.置换反应:(如:)
合作探究
1.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
现象。
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
Zn
Fe
Cu
结论:锌、铜、铁的活动性顺序:。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除K、Ca、Na外)。
达标测试
1.下列物品的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C.金缕衣D.塑料器具
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3.下列关于铁和铜的说法中正确()
A.它们都是银白色B.它们都可溶于稀盐酸
C.它们都能被磁铁吸引D.它们都可与氧气反应
4.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铁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用铁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
5.公元二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士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是在强热的条件下()
A.很活泼B.很稳定C.易氧化D.易还原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B.碳素钢C.青铜D.氧化铁
7.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铁制品再生锈的是()
①涂油②刷油漆③砂纸擦④镀铬⑤水洗⑥放在干燥处
A.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①④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稀盐酸氧化铁B.铁钢C.石灰石大理石D.生石灰水泥
9.用赤铁矿炼铁,CO是()
A.助燃剂B.还原剂C.氧化剂D.催化剂
10.金属材料的使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用活泼金属制取不活泼金属是常用的方法,如
4Na+TiCl44NaCl+Ti,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1.下列有关金属资源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可以用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水管
C.用过的干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D.回收利用一个铝质易拉罐的成本比新造一个要高,所以不用回收
12.下列四个实验中,铁钉最易生锈的是()

13.下列有关金、银、铜三种金属的性质归纳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三种金属颜色不同B.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C.只用一种试剂不能区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D.金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14.要除去银粉中含有的少量铜粉,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Hg(NO3)2溶液B.AgNO3溶液C.ZnSO4溶液D.H2SO4溶液
15.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
质是()
A.Fe和CuB.CuC.Fe;D.Mg和Cu

16.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拓展提升
1.下列是某种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延展性导电、
导热性耐腐蚀性该金属加入到稀盐酸中
银白色固体较硬4.5g/cm3高好好好无气泡产生
①试推断该金属的化学性质。
②该金属可能有的几种用途是。
2.已知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2CuO2Cu+CO2↑。某同学设计一个
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
(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
现象是,
原因是。
(3)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说出不
用空气的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
(4)如用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_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设计了右图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
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小亮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以比较铁和锌
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
(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华、小红两位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
示),都实现了探究目的。小华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y是溶
液;小红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y是溶液。通过以上探究,四种金
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样
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1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
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g。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由此得到启示是:在使用黄铜制品时应注意。(合理即可)

总结反思:

燃烧燃料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燃烧燃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4章燃烧燃料学案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知识归纳
1.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
2.一般情况下,使可燃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叫着火点。燃烧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⑴,⑵,⑶。
3.可燃物燃烧可以分为和。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放出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放出热量,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
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的物质。
4.一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它有,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结合,使其丧失功能。,,
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5.在内,如果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使气体的体积,就会引起。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6.灭火的方法有:、、。当被困火灾区,应用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方法研习
1.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路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D.散热快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选用细铁丝并卷成螺旋状,这是为了()
A.铁丝不易燃烧B.散热快
C.温度达到着火点D.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
4.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B.蒸汽锅炉爆炸
C.气球爆炸D.车胎爆炸
5.夜间发现煤气泄露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打开排气扇,把煤气抽走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处
C.关闭气源阀门,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立即打电话,请人来维修
6.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高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火柴梗潮湿
7.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这是因为()
A.舱内氧气不够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舱内温度过低D.没有达到着火点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9.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
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
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
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丙甲乙C.乙丙甲D.甲丙乙
10.白磷应保存在里,白磷露置在空气中会因而引起,
此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1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与水蒸气在较高温度转化成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12.图4–1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

拓展研究
1.图4–2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人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人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面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2.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
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5)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知识归纳
1.无数实验证明,的质量总和等于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和不变。镁条燃烧时,参加反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质量,故生成的固体质量燃烧的镁条质量。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知水由组成。
3.叫做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是:,。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
(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5.在4P+5O2=2P2O5反应中,份质量磷与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物质的质量比m(P)∶m(O2)∶m(P2O5)=。
6.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方法研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③分子的数目;④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2
B.CuSO4+2NaOH=Cu(OH)2↓+Na2SO4
C.Fe+O2=Fe2O3
D.2H2O=2H2↑+O2↑
4.Ag高锰酸钾加热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g,则生成氧气质量为()
A.(A+B)gB.(A–B)gC.(B–A)gD.无法判断
5.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A.FeSB.Fe2S3C.FeOD.FeS2
6.将A、B、C各10g混合后加热,A完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gD,同时增加了8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
A.1∶5B.5∶1C.1∶4D.4∶1
7.将mg硫在n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
A.一定等于(m+n)g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D.以上答案都正确
8.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物I2的质量
B.反应物所含分子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分子种类相同
C.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9.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还可能含有元素。
10.海洛因、鸦片、大麻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品,其中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大麻,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大麻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C3H6O+O2——CO2+H2O
⑵NH3+O2——H2O+NO
⑶Cu+HNO3——Cu(NO3)2+NO+H2O
⑷KClO3——KCl+O2
12.科学家正在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利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TiO2)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即:2H2O2H2↑+O2↑。某同学看到此化学方程式,即想到两点:①水在激光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②每36g水可以分解成4g氢气和32g氧气。你还能想到更多吗?请将你的想法填写到下面的空白中。(再任写两点)

拓展探究
1.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这一问题时,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大家十分兴奋。观察生成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中插上一支燃着的火柴棒放人二氧化碳中,发现立即熄灭。请根据同学们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条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同学们做铁丝在CO2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
(3)通过镁、铁在CO2中燃烧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4)通过镁可以在CO2中燃烧这个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某研究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探究,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
的缘故。
(3)实验验证:
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
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称量前需
②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微热,观察到金属钠着火燃烧,冷却后,再称量称量时观察到
③将锥形瓶瓶塞取出—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称量时观察到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5)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3.密闭容器内装入某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此混合气体可能是H2、CO、O2三种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
(1)此混合气体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a.若由H2、O2混合而成,则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
b.若由CO、O2混合而成,则一氧化碳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
c.若由组成,则。
(2)若此混合气体肯定由O232g和其他两种气体组成,讨论各成分气体间的质量关系。
a.在混合气体总质量为62g这一特定情况下,H2、CO、O2三者质量之比为;
b.在混合气体总质量不作规定的情况下,混合气体中其他两种气体质量的取值范围及相应限制条件是什么?
取值范围:;
限制条件:。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知识归纳
1.、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既要节约和综合利用现有的能源,还要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如:、、等。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方法研习
1.大庆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分馏塔中给石油加热,不同温度时分别有液体汽化出来,再冷凝分离,这种操作称为分馏。石油分馏可得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A.化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混合物
2.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蒸馏B.煤干馏C.干冰升华D.天然气泄露
3.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不能得到下列物质中的()
A.焦炭B.水煤气C.煤焦油D.焦炉气
4.不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是下列中的()
A.煤焦油B.汽油C.柴油D.煤油
5.点燃某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出现,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
A.CH4B.H2C.COD.O2
6.下列物质在点燃前不需验纯的是()
A.氢气B.硫C.一氧化碳D.甲烷

拓展探究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冰态物,主要分布在海底和陆地冻土带沉积物中。经勘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储量巨大,有望成为主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可燃冰”是一种晶体,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笼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然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3CH4H2OB.CH43H2OC.CH46H2OD.CH48H2O
(2)若将天然气从其冰态物中分离出来,有三种方法:
①在一定温度下,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②在一定压力下,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③通过加入甲醇或盐类等物质,可降低水合物的凝固点。

第4章整理与归纳
【内容提要】
l.燃烧发生的条件: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物质必须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物质周围的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以上。
灭火的方法: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可燃物与氧气隔离,可燃物周围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下。
2.化学方程式
(1)原则:
a.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步骤
①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H2O2——H2+O2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
2H2O2——2H2+O2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改成等号。
2H2O22H2O+O2↑

【专题讨论】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1)。
【确定研究方法】
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刚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4–3A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4–3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
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2)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3)

【结论分析】
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4)

【思维启迪】
某同学用如图4–4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锌粉充分接触生成氢气,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填“a方向”、“b方向”或“O”),其原因是:。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综合学科题,既用到了化学知识,同时也必须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很多学生在解题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即反应前后天平左盘上物质的质量不变,但忽略了产生得到氢气使气球鼓起后使它所受空气浮力增大,故最终天平指针向右偏。
启迪:化学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不要为学化学而学化学。学科与学科的渗透已成为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趋势。

第4章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常见的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电灯发光C.瓦斯爆炸D.食物发霉
2.“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一氧化碳
3.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C.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H2和O2形成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5.2004年11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空难震惊世界,它警示人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下列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属于易燃物的是()
6.下列物质发生泄漏时,再遇到火源,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N2B.CC.H2D.CO
7.在化学反应中,4NH3+5O2=4R+6H2O中,R的化学式为()
A.N2B.NOC.N02D.N203
8.相同质量的下列单质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A.镁B.炭C.氢气D.铝
9.下列燃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液氢
10.下列做法不会给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是()
A.在春节为增加节目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B.用甲烷做燃料
C.以含硫的煤做燃料D.柴油车的排气管后面喷出一团团的黑烟
11.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A.27B.25C.14D.18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化纤类服装
D.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1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杆着火点高
C.火柴杆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杆接触的氧气少
14.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15.学校的图书馆在购买书库的消防器材时,应选择哪种消防器材比较合适()
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B.消防水龙头
C.干粉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
16.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H2+O2的理解完全不正确的是()
A.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每两份质量的水通电会生成两份质量的氢气和一份质量的氧气
D.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会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17.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质量,④物质总质量,⑤分子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⑦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
18.将物质A、B、C各10g混合后加热,生成3gD,同时增加9gC,若再增加A40g,B正好完全反应。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B.1∶4C.4∶lD.5∶1
二、填空题
19.作为能源的化石燃料中,常用的固体燃料是,液体燃料是,气体燃料是。化石燃料在利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燃烧时产生的、
以及所造成的。能源危机迫使我们开发新能源,你认为可开发的新能源有
、等。
2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4)碳酸受热分解
以卜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1.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图4–5所示。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是由于
,从而使木头燃烧起来。
22.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示例填写下表。
物质有利的一面(用途)不利的一面
氢气理想的燃料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爆炸
氧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23.其物质3.2g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24.有报道说,使用天然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如下好处:
(1)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2)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因为是一种清洁能源,泄露不具有危险性
你认为上述不适合宣传的是(填序号),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
25.小明和小吴进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如图4–6。
(1)小明同学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他在锥形瓶底部放了一些澄清石灰水,目的是
如忘了放(注:装置气密性好),则会造成后果。
⑵小吴同学与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一些不同,如B图,他将锥形瓶倾斜,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后称量时天平指针指在(填“中间”、“偏右”或“偏左”),为什么?

26.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对黑色物质的来源,提出你的二个预测(假设),并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来证明你预测的正确性。
预测序号实验步骤和方法现象和结论
预测1:可能来源于
预测2:可能来源于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7.62g红磷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

28.实验室用30g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待完全反应后发现生成了二氧化碳11g,求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热门主题